浑源旅游
来源:运动鞋批发网 编辑:运动君
时间:2023-10-07 19:44:56
1、北岳恒山风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4A景区恒山被称为“五岳”中的北岳,为道教圣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自古为兵家据险以守之地,以丰富的景观特色著称于世。景区主要分为以双峰并峙的天峰岭和翠屏峰为中心,包括天峰岭景区、翠屏峰景区、千佛岭景区、温泉景区和浑源城景点群。恒山庙群和山、石、树、洞互相映衬,交融相错,形成十八景奇观;古建筑群三十多处,亭台楼阁构筑雄伟壮观,以“悬空寺”最为出名。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大磁窑镇2、山西悬空寺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建成于1400年前北魏后期,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原来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来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之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曾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十大不稳定建筑。悬空寺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恒山十八景中“第一胜景”。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3、浑源永安寺文物保护单位浑源永安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东北鼓楼北巷,创建于金代(1115年-1234年),元明清代曾多次重修。殿内明间增设天花和藻井,制造精巧。殿内四壁绘满水陆画,人物分层布列,色泽基本完好,绘有儒、释、道三教人物八百余。浑源永安寺的建筑和大面积的壁画,为研究民间对儒、释、道神信仰提供了重要史料。永安寺位于大同浑源县城内东北鼓楼北巷,俗称大寺,是浑源县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古代建筑。寺内院落平坦,布局严整,殿宇巍峨,古朴壮观。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4、山西神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神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山西浑源县北岳恒山脚下,湿地总面积315.99公顷,湿地率为78.14%。山泉奔涌,碧波荡漾,自然景观环境优美,人文景观历史悠久。园内湿地资源类型多样、景观独特、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鲜明的黄土丘陵河流溪源与库塘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湿地共有维管束植物41科102属144种,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北岳恒山脚下5、山西恒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恒山国家森林公园是1992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林造字(1992)200号文件批准建立的。地处山西省大同盆地边缘,浑源县境内南部山区,总面积28274.4公顷。公园北临浑河,东至官王铺乡,南接西河口乡,西连土岭乡。 自然景色绝佳,东西绵延250千米,有108峰。是塞上地区不可多得的天然森林公园。其可览度属于中景级以上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有八十五个,其中森林景观十五个,自然景观三十二个,人文景观三十八个。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6、律吕神祠文物保护单位律吕神祠位于浑源县城北2.5千米永安镇神溪村东部的孤石上。据史料记载,祠始建于北魏时期,后代多次维修。坐北朝南,南北 37.5米,东西 30.4米,占地面积 976.5平方米。现存有大殿、山门、五龙影壁及钟鼓楼。根据现状推测,大殿应为元代建筑,其他建筑时代较晚。律吕神祠建筑格局较完整,大殿基本保存元代建筑的特征,特别是殿内的壁画甚为珍贵,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东北部7、浑源圆觉寺塔文物保护单位圆觉寺塔,是大同地区现存一座密檐塔。明朝成化年间(公元 1465 — 1487 年)重加修缮。八百多年来,它一直风雨不动地屹立在恒山北麓浑源县县城内的圆觉寺之中。全称为圆觉寺释迦舍利砖塔,俗称小寺塔,位于县城北隅,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塔高九层,密檐飞拱,通体砖砌,呈八角形,全仿木结构建筑。整个圆觉寺塔分为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塔座高约4米,也是效仿木结构建筑的。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8、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文物保护单位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西南十公里处的荆庄乡荆庄村,原名“大云禅寺”。始建于北魏后期(386年-534年),大殿主体构架为金代(1115年-1234年)所建,元、明、清历代均有过修葺和增补。现存的大云寺只是当年的下寺,在荆庄南有座龙山,曾经是金元时期大文豪元好问隐居之地,与金时的中书令张德辉、文学家李冶号称“龙山三老”,至死不仕蒙元。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是国家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西南十公里处9、浑源文庙文物保护单位浑源文庙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内西大街,始建于辽金以前,元朝初年扩建,明成化八年(1472年)大规模重建,至万历三十九年(1671年)文庙全部建成。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720平方米。中轴线上建有戟门、大成殿、祟圣祠。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瓦覆顶。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内西大街10、栗毓美墓文物保护单位栗毓美墓,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栗毓美墓位于山西浑源县城东门外,为清道光年间河东河道总督栗毓美墓。为表彰他的治河之功,清道光皇帝在他死后追赠其太子太保衔,敕建坟墓。栗毓美字韩辉,号朴圆,浑源城人。清嘉庆二十年以举人出仕,历任河南宁陵知县、开封府知府、湖北按察使、河南布政使等职。道光年间他以治理黄河有经验调升河东河道总督,专职治理黄河。陵墓占地99324平方米。大门外两侧,立着两通高达五米的汉白玉巨碑,坟高一丈六尺,台高二尺五寸。全部用汉白玉围砌。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东门外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大磁窑镇2、山西悬空寺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建成于1400年前北魏后期,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原来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来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之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曾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十大不稳定建筑。悬空寺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恒山十八景中“第一胜景”。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3、浑源永安寺文物保护单位浑源永安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东北鼓楼北巷,创建于金代(1115年-1234年),元明清代曾多次重修。殿内明间增设天花和藻井,制造精巧。殿内四壁绘满水陆画,人物分层布列,色泽基本完好,绘有儒、释、道三教人物八百余。浑源永安寺的建筑和大面积的壁画,为研究民间对儒、释、道神信仰提供了重要史料。永安寺位于大同浑源县城内东北鼓楼北巷,俗称大寺,是浑源县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古代建筑。寺内院落平坦,布局严整,殿宇巍峨,古朴壮观。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4、山西神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神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山西浑源县北岳恒山脚下,湿地总面积315.99公顷,湿地率为78.14%。山泉奔涌,碧波荡漾,自然景观环境优美,人文景观历史悠久。园内湿地资源类型多样、景观独特、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鲜明的黄土丘陵河流溪源与库塘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湿地共有维管束植物41科102属144种,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北岳恒山脚下5、山西恒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恒山国家森林公园是1992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林造字(1992)200号文件批准建立的。地处山西省大同盆地边缘,浑源县境内南部山区,总面积28274.4公顷。公园北临浑河,东至官王铺乡,南接西河口乡,西连土岭乡。 自然景色绝佳,东西绵延250千米,有108峰。是塞上地区不可多得的天然森林公园。其可览度属于中景级以上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有八十五个,其中森林景观十五个,自然景观三十二个,人文景观三十八个。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6、律吕神祠文物保护单位律吕神祠位于浑源县城北2.5千米永安镇神溪村东部的孤石上。据史料记载,祠始建于北魏时期,后代多次维修。坐北朝南,南北 37.5米,东西 30.4米,占地面积 976.5平方米。现存有大殿、山门、五龙影壁及钟鼓楼。根据现状推测,大殿应为元代建筑,其他建筑时代较晚。律吕神祠建筑格局较完整,大殿基本保存元代建筑的特征,特别是殿内的壁画甚为珍贵,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东北部7、浑源圆觉寺塔文物保护单位圆觉寺塔,是大同地区现存一座密檐塔。明朝成化年间(公元 1465 — 1487 年)重加修缮。八百多年来,它一直风雨不动地屹立在恒山北麓浑源县县城内的圆觉寺之中。全称为圆觉寺释迦舍利砖塔,俗称小寺塔,位于县城北隅,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塔高九层,密檐飞拱,通体砖砌,呈八角形,全仿木结构建筑。整个圆觉寺塔分为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塔座高约4米,也是效仿木结构建筑的。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8、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文物保护单位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西南十公里处的荆庄乡荆庄村,原名“大云禅寺”。始建于北魏后期(386年-534年),大殿主体构架为金代(1115年-1234年)所建,元、明、清历代均有过修葺和增补。现存的大云寺只是当年的下寺,在荆庄南有座龙山,曾经是金元时期大文豪元好问隐居之地,与金时的中书令张德辉、文学家李冶号称“龙山三老”,至死不仕蒙元。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是国家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西南十公里处9、浑源文庙文物保护单位浑源文庙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内西大街,始建于辽金以前,元朝初年扩建,明成化八年(1472年)大规模重建,至万历三十九年(1671年)文庙全部建成。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720平方米。中轴线上建有戟门、大成殿、祟圣祠。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瓦覆顶。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内西大街10、栗毓美墓文物保护单位栗毓美墓,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栗毓美墓位于山西浑源县城东门外,为清道光年间河东河道总督栗毓美墓。为表彰他的治河之功,清道光皇帝在他死后追赠其太子太保衔,敕建坟墓。栗毓美字韩辉,号朴圆,浑源城人。清嘉庆二十年以举人出仕,历任河南宁陵知县、开封府知府、湖北按察使、河南布政使等职。道光年间他以治理黄河有经验调升河东河道总督,专职治理黄河。陵墓占地99324平方米。大门外两侧,立着两通高达五米的汉白玉巨碑,坟高一丈六尺,台高二尺五寸。全部用汉白玉围砌。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东门外
上一篇:杭州第二中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