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声叠韵
双声叠韵
“双声”是指两个音节声母相同“叠韵”是指两个音节韵母相同。双声、叠韵是古代汉语中构成双音节的重要的构词手段,古代的联绵双音节词,磊部分都是双声词、叠韵词。双声、叠韵可以增加语言的音乐美感,同时还促使了中古声母和韵部的发现。
一、两个字的古声母相同是双声。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一个双音节词中两个字的汉语拼音的声母相同,就是双声。也就是同声母的字,可以构成双声。
例如:
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国风·邶风·静女》周朝:作者佚名
释义: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视线遮蔽看不见,搔头徘徊心紧张。
“踟蹰”:徘徊、彷徨。
【chí chú】两个音节声母是ch是一个双声词。
2、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国风·郑风·子衿》周朝:作者佚名
释义: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挑”“达”:独自来回地走着。
【tiǎo tà 】两个音节声母是t是一个双声词。
二、“叠韵”是指两个音节韵母相同。
例如:
1、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国风·陈风·月出》周朝:作者佚名
释义: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
“窈纠”:形容女子体态苗条。
【yǎo jiǎo 】 都是ao韵,称为叠韵。
2、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风·燕燕》周朝:作者佚名
释义:燕子飞翔天上,参差舒展翅膀。妹子今日远嫁,相送郊野路旁。
“差池”:不齐一
【cī chí】 都是i韵,称为叠韵。
三、《诗经》主要以四言为主词语丰富而具体化大量地使用双声叠韵的词语,而且叠音词的使用数量非常之大,同时还善于运用模拟声音的词语在行文之中长于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由于语音变化,两个字是否双声、叠韵。古今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什么是双声与叠韵,什么叫双声叠韵
什么是双声与叠韵1、两个字的古声母相同是双声。
2、两个字的古韵母相同是叠韵。
3、双声叠韵是汉语的一种声韵现象。
4、在对联和诗歌中比较常见,恰当地使用双声叠韵会增强联语的音乐美。
5、关于“双声”,前人认为一个双音节词中两个字的“反切”上字相同,必为双声。
6、关于“叠韵”,按照前人的说法,“反切”之下一字与所切之字相同,必为叠韵。
双声叠韵1、双声词是双音节词的俩个字的声母相同,不能拆开使用。
2、如“淋漓”、“宣泄”、“惆怅”、“踌躇”
3、叠韵词是双音节联绵词的前后俩个音节的韵母相同或相近,不能拆开使用,如“缠绵”、“朦胧”、“彷徨”、“缥缈”、“翩翩”
什么叫双声叠韵1、①关于“双声”:
2、两个字的古声母相同是双声。
3、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一个双音节词中两个字的汉语拼音的声母相同,就是双声。
4、也就是同声母的字,可以构成双声。
5、比如:尴尬,伶俐,明媚,迷茫。
6、②关于“叠韵”
7、两个字的古韵母相同是叠韵。
8、用现代语言解释,汉语拼音的韵母与用此韵母拼音所得的字,就是叠韵。
9、也就是同韵母的字可以构成叠韵。
10、比如:徘徊,骆驼,迷离。
上一篇:乐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