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鳇
鱼个体巨大,纺锤形,向尾部延伸变细,体高为全长的9%-22%。个体生长全长可达6米,体重1000余公斤。欧洲鳇头长约为全长的23%,吻长为全长的7%-12.5%。吻短而柔软,呈锥形,为软骨;口突出,呈新月形,位于头的腹面,向两侧延伸。须4根、较长,侧扁形,其上附有叶状纤毛。鳃耙数17-36。欧洲鳇体表覆有1层柔软的皮,骨板5行,背骨板9-17枚,为卵圆形,纵裂似一锯齿梳形,第1个背骨板最小。侧骨板37-53枚,光滑;腹骨板7-14枚,藏于皮下。骨板行间在体表分布有大量小骨板和细粒,骨板行在尾部不相连。背鳍不分枝,鳍条48-81;臀鳍不分枝,鳍条22-41。尾柄非侧扁形。欧洲鲟背部和体侧呈青灰色,有时黑色,向下逐渐转为白色。其腹部白色,吻为黄色。[1]
对比维度
欧洲鲟俄罗斯鲟外观食性肉食性肉食性科鲟科鲟科目鲟形目鲟形目欧洲鲟为亚冷水性鱼类,存活水温为1~30℃,不同种类略有不同,溶氧大于6毫克/升时生长最快。[1]
欧洲鲟分布在里海、亚速海、黑海和亚得里亚海。里海主要分布在伏尔加河、乌拉尔河及其支流,黑海主要分布在东海岸河流河口地区,如多瑙河、第聂伯河和德聂斯特河。亚速海主要分布在顿河。欧洲鲟在库拉河、捷克列河和库班河也有栖息。[1]
欧洲鲟幼鱼捕食水生昆虫幼体、鲱鱼和鯷鱼,较大个体捕食水鸟、幼海豹和鱼类,成鱼一般以鱼类为主食。
欧洲鲟在鲟鱼类中溯河最早,分为两个种群及冬季种群和春季种群。在多瑙河产卵洄游几乎整年都观察到。春季洄游型在1-4月溯河,水温4-5℃开始洄游,当年产卵。秋季洄游型在8月开始溯河,10-11月达到高峰,翌年产卵,秋季洄游型种群占居优势。在里海春季洄游型3-4月溯河,秋季洄游型在9-10月溯河。在伏尔加河冬季种群占居优势;在乌拉尔河则相反春季种群占居优势,约占70%。欧洲鲟洄游距离在940 -1810公里。[1]
欧洲鲟的邮票
欧洲鲟生长迅捷,在里海1龄鱼平均全长51厘米、平均体重571克,黑海西北部和亚速海1龄鱼平均全长40厘 米、体重250-500克。在随后年份里,黑海和亚速海欧洲鳇生长逐渐超过里海。在黑海雌鱼,3龄鱼全长106厘米、体重6.2公斤,5龄鱼全长121厘米、体重9.6公斤,10龄鱼全长163厘米、体重25.9公斤。成熟的雌鱼全长为230-270厘米、体重90-120公斤,成熟的雄鱼全长180-220厘米、体重60-90公斤。欧洲鳇性成熟较迟。在里海洄游雌体年龄在14-28龄,雄鱼11-16欧洲鲟龄。洄游鱼性比为1∶1,伏尔加河欧洲鳇雌鱼初次性成熟年龄16龄,多在19-22龄,雄鱼为11龄,多在14-16龄。雌鱼产卵间期5年以上,产卵始水温6-7℃,水温21℃停止产卵,适宜水温为9-17℃。卵径3.33-3.84毫米,卵重29.5毫克,成熟系数雌鱼13.2%-17%,雄鱼平均为3.9%,怀卵量50万-80万粒,最高达270万粒。[1]欧洲鲟的鱼子酱
皮可制革;鳔称为“鳇鱼肚”,含有丰富的胶质,可配制上等漆料,并可入药;肉味道鲜美;脊椎骨、鼻骨等均 为上等佳肴,素有“鲨鱼翅,鲟鱼骨,食之延年益寿,滋阴壮阳”之说;体表由硬磷形成的骨板是制作工艺品的材料;尤以鱼卵最为名贵,用鲟鱼卵制成的“鱼子酱”,含脂量极高,被视为世界三大珍味之一。1.池塘条件
可选用面积为4~10亩的土池、水泥池,水深在1.5~2米,底泥不超过20厘米。注、排水方便。
2.水源条件
水源应无污染、水质清新,可以是河水、井水、泉水、水库等。
3.池塘管理
(1)池塘消毒鱼种下塘一周前,用75公斤/亩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杀死池内杂鱼、敌害。
(2)池塘注水生石灰清塘后,经日晒一周后进行注水。
(3)放养规格及密度500克左右的鱼种,每亩放养密度400~700尾。放养前鱼种应进行消毒。
(4)日常管理及饲养管理实行定时、定点、定量的投喂原则。鲟鱼种放塘后可在池塘的四周安置6个1平方米的食台,沉入水中进行诱食。当鱼完全驯化好后,可撤掉部分食台进行定点投喂。日投饵率由鱼体重的1%逐步递增到3.5%,以后随着鱼体长大逐渐减小投饵率,鱼达到1公斤以上时,投饵率不超过鱼体重的1%。投喂时间为每天黎明和黄昏一次,每次投喂量为日投饵量的50%,每次投喂时间以1小时为宜。经常检查食台,观察鲟鱼的摄食及活动情况。
鲟鱼生存温度为1~30℃,但其最适生长温度为18~25℃,所以夏季最好有冷水水源,使水温始终低于30℃,保持其最适生长温度范围。水中溶氧大于6毫克/升时,鲟鱼生长最快,一般溶氧量≥5毫克/升即可,NH4≤0.0125毫克/升,NO2≤0.2毫克/升,尽量避免酸碱度值大范围的波动,酸碱度值范围7.7~8.5,每天早6时和晚6时进行鱼池水温和溶氧的监测。每天监测溶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鲟鱼属于底层鱼类,它对水中是否缺氧不敏感,它不象常见的鱼类那样因缺氧而浮头,如管理人员不及时发现池水缺氧,将会造成大批死鱼。
(5)定期检查每隔半个月打一次样,记录其生长情况,调整投喂量。
(6)做好防逃、防盗工作。
(7)特别注意鲟鱼池内不能进入含氯分子的物质,如漂白粉等。
鲟鱼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CR)名录,如今,保护工作正在展开。1997年,津巴布韦国际濒危动植物种贸易公约会议(CITES),接受了德、美递交的世界鲟鱼保护方案,将鲟形目的所有种类均列入了公约保护物种,其中欧洲鲟为附录Ⅰ保护物种。
上一篇:剪刀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