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生
作品入展:全国第八、九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五届楹联展;纪念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全国大型书法展;全国第二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电视书法大赛;敦煌国际书法艺术节“全国书法小品展”;“书法导报”国际书法篆刻展;“梁披云杯”全国书法大赛;纪念傅山诞辰400周年全国书法艺术展;中国煤矿书法家精品展。
作品获奖:全国青少年第四届“神龙杯”书法展金奖;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第十届教学成果展二等奖;全国迎澳门回归书法展一等奖;全国煤矿第六届书法展二等奖;首届皖北煤电杯全国书法大奖赛优秀奖;山西省第七届书法展获奖;山西省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获奖;山西省书法小品展获奖;第二届山西国际书画展特别奖;颜真卿故里全国书法展优秀奖;全国第二届职工艺术节“环能杯”书法展优秀奖。
张连生作品欣赏
被人大资料中心全文转载的文章:
《费马原理在中学物理上的应用》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校长负责制与校长的观念》
《怎样复习好学生实验》
《地球为什么没有被拉断》
《有代表性的讲座》
《正本清源与改革创新――当前物理教学亟待解决的两个方面》
《真善美――教育的终极目标》
《“感·知·用”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应用》
《“趣、疑、思、探、悟”——中学物理教学的真缔》
《老师啊老师》
近年来获得的奖励:
99年被评为南通市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
2000年被评定为江苏省中学物理特级教师
2003年被评为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2004被评为南通市名师
独立撰写并发表的论文目录(部分):
1.鼓励学生找岔子,1987.7,江苏教育,2000字
2.费马原理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1988.6,中学物理,1000
3.风筝升天与逆风行船---对一个长期存在的错误的否定,1989.7,物理通报,3000
4.重视凸透镜成像中的基础知识,1991.4,中学生物理,3200
5.动量定理解题的技巧,1991.7,中学理科,1500
6.不标准摆钟一昼夜超前或滞后标数的计算,1992.2,数理化学习,2400
7.你会这样用F=ma吗,1992.3,中学物理,1500
8.参照物与相对运动,1992.4,数理化学习,3400
9.二次射线法求观像范围,19931,数理化学习,2500
10.学好说明,用好说明,1993.1中学物理教学参考,4000
11.不可伸长——重要的隐含条件,1993.4中学物理教学参考,4000
12.一道光学题的全解,1993.9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800
13.习题教学探究,1993.12,物理教学,1500
14.支持力的作用点为什么会移动,中学物理报
15.渡河问题的七个题例,物理报
16.数理结合,相得益彰,1996.,师院学报
17.巧换参照系,速解高考压轴题 1994.4 数理化学习 3500
18.习题课教学探讨,1994.12,中学物理教学参考,7000
19.校长负责制与校长的观念,1994.7,天津教育,3000
20.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谈一类高考题的速解1994.10,物理教学探讨,3200
21.充分挖掘课本插图的内涵,1996.1,物理教师,3000
22.浅谈楞次定律的教学相长,1996.3,物理教学探讨,3500
23.力的积累效应的奇特行为,1996.3,中学物理教学,2400
24.怎样复习好学生实验,1996.1,物理教学探讨,5500
25.再谈怎样复习好学生实验,1997.1,物理教学探讨,5000
26.关于满口状态下加减水银的分析,1997.7,物理教学探讨,1600
27.两个n,意义不同,1998.2,中学物理,1200
28.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1998.9,物理教学,4000
29.深化模型教学,发展思维能力,1999.6,中学物理教学,3200
30.实------1999年全国高考物理试卷的基本特征,2000.5,物理通报,3200
31.中学物理教师应有的泛学科意识------关于中学物理教师自身的思考,2000.5,中学物理教学参考,5900
32.对摩擦力演示实验的改进,2000.6,实验教学与仪器,1500
33.一题多解,各领风骚-----妙题赏析,2000.8物理教学探讨,1500
34.地球为什么没有被拉断——兼谈力的效应,2000.9,天津教育,1800
35.怎样认识力——本人支教课堂实录,2000.9物理教学,6000
36.对液体中沉底物体的接触面积需要科学界定,2001.6物理教学探讨,2700
37.初二物理的复习与考试,2002.1物理教学探讨,2500
38.对2001年理综压轴题的品味和认知,2002.4物理教学,3500
39.从一道高考题谈多普勒效应,2002.6物理通报,2500
40.教材定位与素质教育,2002.8中学物理教学参考,3000
41.建立参照系的技巧,2003.3中学物理教学,1500
42.电流的规律,2005.4,初中生世界,2000
43.“感·知·用”教学法的建构和应用,2005.6,中学物理教学参考,5000
44.“趣、疑、思、探、悟”——中学物理教学的真缔,2005.7,物理教学探讨,3000
部分获奖的论文:
《一叶知秋还是一芽报春》96全国第七届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研讨会一等奖
《教书育人与育人教书》97年获得江苏省物理学会一等奖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2000.1获得南通市自然科学院优秀论文奖
《中学物理教师应有的泛学科意识》2001获南通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
《教材定位与素质教育》2002年获南通物理学术年会一等奖
上一篇:刘瑜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