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名人
一、宜兴紫砂刻字名家
1、清雍正、乾隆时期著名紫砂壶大师,以汉方壶传世闻名。
2、近两年,其实是整个艺术品市场深刻调整的寒冬期,许多名家字画在拍卖市场均遭遇价格跳水的尴尬,“景舟石瓢”为何能在精品如林的艺术市场上独领风骚?在广州艺术国际博览会艺术总监彭文斌看来,这是紫砂艺术与书画艺术在同一把壶上完美演绎的必然结果。
3、顾景舟、任淦庭、吴云根、朱可心、裴石民、王寅春、蒋蓉。
4、陶刻(或瓷刻)的工艺属性不同于其他雕刻工艺,是在陶瓷坯体未烧成前而为减法的手工装饰工艺,用刀和刀法与金石篆刻等在不同固体上的雕刻完全不同。王涛指出,坯体似坚却脆,笔触连接缓在前,笔锋修饰而成。一般从事印章、牙雕、石雕、玉雕、金属雕刻的专业人士,虽有基础,转刻陶刻有一个转换和适应的过程。
5、盆景、房子、财富......
6、?民国时期的壶艺家:?
7、陈鼎和陶器厂,1916年(一说1920年)由陈元明兄弟俩开办,在宜兴县城开店,并在上海设办事处。生产紫砂壶、杯、盆、瓶及文具。底铭“陈鼎和造“方印、圆印和”陈元明“印,出口产品则有美文C.T.H.CO字样。有的器皿钤”乾隆年制“篆刻阳文方印或定制店家的名号。
8、吴汉文艺名跂陶。
9、常与跂陶(吴汉文)、漱石(陈经耕)、若水(饶寿川)等合作,由耀庭制壶,跂陶、漱石氏等书画或镌刻。
10、“润记”紫砂商号紫砂底款多为“宜兴紫砂名壶”方章。
11、饶寿川自幼念过私塾,喜文习字。1920年他到潜洛专事陶刻,因为有文字基础,他能在紫砂器上铭刻金文、篆文及行草和一些花卉图案。20年代后期,饶寿川被铁画轩聘为技工,开始以“若水”名号署款,此款有“君子之交淡若水”之意。当时的低档紫砂器由他书画别人陶刻,高档品由他亲自书画陶刻。
12、0元畅又作元锡、袁锡。
13、欧子明明嘉靖至万历年间人。宜兴烧制均陶较为成功的名艺人。制品玲珑精巧,浑朴而妍致。作品有花盆、水盂、盘、碗、笔洗和佛像等,尤以洗类为多。由于他对釉色有精深研究,其产品誉称“欧窑”。
14、吴亚亦、吴群祥、吴鸣、陈珍庆、陈福渊、陈钢、陈国良、陈进海、陆巧英、?陆文霞、何道洪、何挺初、邵新和、张红华、张锁坤、张守智、房玉兰、范永良。
15、蒋永西1921年进入陶工传习所刻字班,师从名师邵云如。在名师的指导下,他学会了各种陶刻技法,并由邵云如为蒋取名号“岩如”。艺成后,蒋永西被宜兴利用公司聘为技工,刻制了大量的瓶盆紫砂器。上世纪30年代初,蒋永西被宜兴名店“毛顺兴”聘为技师,专刻花盆。上世纪30年代中期,蒋在吴德盛公司任技师,并与任淦庭合作,由任书画,蒋陶刻,落款均为“陶”或“企陶”。
16、范福奎之子,范大生堂侄,深得范家壶之真传,建国初期宜兴紫砂工艺厂7位名师(裴石民、吴云根、朱可心、施福生、邵陆大、范正根、范祖德)之一。
17、紫砂花盆,古朴典雅大方,在种着花草的紫砂花盆上松土,整叶,浇水......其原料、工艺和制作大师,亦非同寻常。
18、0石林何心舟常用刻款之一。
19、邵春元曾为宫廷制壶。
20、很多地方都有,说宜兴只是那个地方胜产这些东西罢了。这个比较多紫砂泥的有江苏宜兴,江西景德镇。
二、宜兴紫砂陶刻名人录1、1玉如诸葛勋常用款之一。
2、邵步云邵大亨后人之孙、邵全章之子。
3、家羽后身韩泰常用款之一。
4、李宝珍常以“宝珍”方印为款识。民国“三宝”(李宝珍、汪宝根、陈宝生)之一。
5、1永泰常州紫砂商号。
6、邵二孙工治壶,为明代名手。
7、清代光绪时宜兴紫砂艺人。生卒不详。善制茗壶,工整精细,质朴柔和。
8、29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9、1施记施金廷款之一。
10、承云从明天启至崇祯年间人。善制紫砂大壶,气势非凡,造型别致。
11、陈绶馥清乾隆至嘉庆年间人。善制紫砂大壶,工刻绘。其力作“披云壶”,壶身如三代铜器,胎内指纹历历可见。一面刻盆景松石,颇饶唐六如笔意;一面刻行书宋词,有晋唐帖意。
12、1裕民紫砂商号。
13、果毅亲王,别号春和主人,康熙十七皇子爱新觉罗·允礼,雍正异母弟,为王公贵富中珍爱紫砂器之一人。其曾请壶工史继长制壶或署“静远斋制”、“静远斋史继长制”,每多佳器。
14、创办“润记”紫砂商号。盖内款多为“润记”,偶有姓氏章“胡”和名章“润甫”并用者。
15、紫砂壶名家排名,供春,时大彬,陈鸣远,陈鸣远制南瓜壶。
16、紫砂壶大师级人物每年的作品仅二三十把,有的甚至一壶难求,而市场上刻着大师名字的紫砂壶随处可见,而且很多冒充假大师出来行骗的,来看看官方公布的真正的大师名单,宜兴就这120位称为大师,其他都是冒牌货,请转走告诉其他壶友。
17、彭再生清同治五年至民国三十六年间人,宜兴均陶名技工,善制花盆、花瓶,又擅长鼓凳等器。所制鼓凳形式多样,美观大方。其狮头鼓凳、四方古钱豉凳、四方凹魁、四方凸魁等别出心裁,精工细作。
18、民国“五大家”(程寿珍、范大生、冯桂林、裴石民、王寅春)之一。现代“七大紫砂老艺人”(任滏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之一。
19、陈用卿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俗名为陈三呆子。制品工整规范,不落俗套,如莲子汤婆、钵盂、圆珠诸器能做到不规而圆。落款直接运用刀工,仿钟繇笔意。
20、蒋永西一作“蒋荣熙”。
三、宜兴紫砂小石刻是谁1、钱彭年“彭年”款。
2、范庄农家为清末民初时期宜兴西望墟乡间艺人之闲章。
3、陶刻艺人中,比较出名的有陈少亭、任淦庭等。任淦庭先生作品,笔力遒劲,刀锋灵秀,正草隶篆,各具风格,自成章法。由于他的紫砂雕刻独树一帜,影响较大,成为紫砂陶刻的一代宗师。他的“桃李”成才者不少,著名的有徐秀棠、毛国强、沈汉生等。现在在紫砂陶刻上颇有影响的还有谭泉海、鲍志强等。
4、程盘根程寿珍之子。
5、其篆章字法与邵亨裕、亨祥章相类,世有“邵家壶”之称。
6、谈洪泉字伯章,号泉石。
7、1卧龙(居士)诸葛勋常用款之一。
8、0李仲芳茂林子,行大。
9、王寅春(1897一1977年)现代制作筋纹器茶壶的著名艺人。12岁拜金阿寿为师学艺。艺成至上海仿古器,见识甚广。亦善制各类方形砂壶。其代表作六方菱花壶、梅花周盘壶和圆条壶等,造型雍容大方,色泽润和,纹理清晰,口盖准缝严密。曾设计制作大批新品。当代名人中受其熏陶影响者不乏其人。
10、饮和陈寿福常用刻款。
11、陈少亭出身陶艺世家,其父陈伯亭为清末紫砂陶刻名家,善制壶,精陶刻,并首创陈氏独门陶刻凿砂、镂砂、透雕工艺。陈少亭幼时聪慧过人,在宜兴有“灵童子”之美誉,他读古文习碑帖临花鸟,传统文学功底深厚。
12、0黄玉麟曾受吴大澂(愙斋)、顾茶林聘为制壶。
13、(泰鼠文款)出口泰国紫砂的印款。
14、紫砂的兴起是缘于文人阶层推崇,它装饰手法丰富,体现了造型设计与使用功能的完美融合,是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的集大成者。
15、友兰邵友兰常用款之一。
16、金沙寺僧、供春、董翰、赵梁、元畅、时朋、李茂林、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邵盖、蒋伯?。
17、?清代主要壶艺家:?
18、《阳羡砂壶图考》著录有披云楼藏“范庄农家白泥中壶”一具,制作朴雅,壶身镌“饮和”二字,署款“陶刻”,书法学赵松雪。底钤“范庄农家”篆文方印,盖内钤“静安”二字篆印。另有“范庄农家仿曼生紫泥大壶”一具,上镌:“饮之延年曼生”,底钤“范庄农家”篆印,盖内钤“静安”篆印。
19、乔重禧清咸丰至光绪年间人。原籍上海。先随师傅瞿应绍画壶稿,瞿逝世后到宜兴,依师图稿制壶。工刻绘,尤以梅花居多。刻绘时将口、盖全部划分,统一布局,这在砂壶刻绘装饰上是一大创新。
20、他刻的壶上经常留石生刻。他的真才实学却得到了紫砂壶爱好者的认可,他被大家赞誉为宜兴紫砂壶雕刻界的“宜兴三石”之一。
四、宜兴紫砂壶刻字名家1、逸然轩邵云如室名。
2、范泽林,生于1920年前后,民国后期的陶刻高手,曾以“石如”及“石生”名号陶刻紫砂器,解放后,参加合作社,中国工艺大师鲍志强的陶刻曾受过范泽林的指点。
3、合作的有任伯年、胡公寿、虚谷、吴昌硕等书画大家、文化名人,还有制壶名家何心舟、王东石等,铭刻高手陈山农等。
4、邵大亨清道光至咸丰年间人。年少成名。制壶以浑朴取胜,玉色晶光,气韵温雅。所创鱼化龙壶,倾注时龙舌伸出,富有天趣。制作的掇球壶,骨肉停匀,雅俗共赏,嘴把匀称自然,口盖直而紧,注茶无落帽之忧。邵性格孤傲,清介正直,非到其困乏时,虽一壶千金亦不可得。
5、|民国范庄农家特大传炉
6、范大生清同治十三年至民国三十一年间人。字绳武,号承甫,从师范鼎甫,善制合菱、鱼化龙等壶,浑朴有致。每次出品,销售一空。年逾声名益隆。
7、1金廷施金廷款之一。
8、0子贻申锡常用款。
9、明代紫砂壶创作大师——时大彬、李仲芬
10、1章新泰上海紫砂商号。
11、我们不仅有优质的砂器,
12、当代壶艺家排名主要有:
13、|近现代范大生大东坡提梁壶
14、常用刻款有“颖川”、“於陵子”、“羽林逸人”。
15、天资聪慧,悟性极高,国学功底深厚,且涉猎广泛。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在上海为古董商仿制历史名作。也是中国十大紫砂壶大师之一。虽然“这是一段不光彩的历史”(顾自省),但也藉此开拓了视野,并结交了沪上艺术界的名流。建国后,为紫砂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八十年代就被誉为“壶艺泰斗、一代宗师”。作品古朴而典雅、工精现秀巧、洒脱不失严谨、流畅可见规矩。
16、锡山俞传邵宝琴四十年代以前用款。
17、——陶艺家、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原副馆长王涛
18、李茂林字养心,号茂林。
19、任淦庭出身书香世家,15岁师从金石书画家卢兰芳。艺成后任吴德盛公司技师,雕刻作画谋生,吴德盛公司制品上的“陶”或“企陶”落款多为任所刻。
20、葛保林清光绪十五年至民国十九年间人。堆花技艺高人一筹,风格独特。堆花时不拟草图,轻抹浓涂,而使图案形神兼备。其拇指老茧也被用来渲染禽羽兽毛。所堆山水亭台、风帆轻舟等画面,有远近浓淡之分,充满诗情画意。
五、宜兴紫砂壶刻字大师少石1、吴云根又名吴芝莱。
2、你能否确定这把壶的年代吗?能确定为原砂紫砂?是手工制作吗?如按你说是将近四十年的话就起码是1979年之前到1972年前后造的吧。要是那个年代的产品是绝对不允许制造者署名盖印章的,只能是《中国宜兴》的底款,壶盖内有的是阿拉伯数字的编号,有的只能是制作者的名字印款。你可否将壶的照片上传,最好是传到我邮箱。因为传上这里没有缩放功能。
3、陈和大自幼在宜兴东坡书院上学,1921年进入陶工传习所刻字班,师从名师邵云如。上世纪20年代中期,陈和大被利用公司聘为技工,并起用师父邵云如所起的名号“石如”。30年代后,陈和大陶刻技法日趋成熟,布局合理,字画流畅,但总体缺少变化。抗战后,陈和大在上袁潜洛一带串门陶刻,以通货为主,量大而档次一般。建国后,陈和大参加了合作社,继续从事陶刻,直至1968年病逝,享年66岁。其传器有周盘壶、汉君壶、花瓶及笔者所藏双色木瓜壶等。
4、史维高、魏孟民、王元美、吴芷来、陈用乡、胡耀庭、邵柏原、路衮补、陈文叙、蕉雪子、吴阿昆、周永福、于子良、冯彩霞、黄玉麟、余生、赵松亭、金士恒、吴阿根。
5、0吉安瞿应绍常用款之一。
6、紫砂花盆清丽优雅,栽花木,置景物,有自然质朴淳厚的文化韵味,有陶瓷彩绘般的华丽雕刻装饰,又有似瓦盆那样吸水透气的性能,十分有利于花草树木的生长。布置厅堂令人心旷神怡清雅潇洒别具一格。
7、91位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
8、邵宏俊出身贫寒,15岁师从紫砂名师陈伯亭,学习陶刻,他刻苦勤奋虚心好学,艺成后,为紫砂实业家赵松亭陶刻仿古器。1911年之后,邵宏俊技艺日趋成熟,他开始以“潜陶”名号署款,此款有自己是“潜洛陶人”之意。后邵又被铁画轩及利用公司聘为技师。1915年,宜兴利用公司在美国巴拿马赛会上获奖的紫砂器上就有“潜陶”的铭文。他一生中在铁画轩工作的时间最长,铁画轩款的传器也最多。
9、岩如主人邵云如刻款之一。
10、研深谈尧坤印款之一。
11、0时朋一作“时鹏”,大彬之父。
12、0华凤翔传器以彩釉汉方壶较多。
13、紫砂盆器雕刻的内容十分丰富,山水、花鸟、人物、变形图案,或工或写,深刻远近,无所不能,正、行、草、隶、篆,线条顿挫抑扬,轻重缓急,都做到淋漓尽致的刻画发挥,雕刻的刀法主要是借鉴我国古代碑刻、篆刻而形成的独特刀法。它不同于传统的碑、篆刻刀法及其艺术效果,历经数百年的创作发展形成了今天丰富多变的雕刻刀法。主要分为阳刻、阴刻两大类;表现形式有刮(较浅)、刻(较深)、双刀、两边下刀,还有涩刀、留刀、迟刀、轻刀、切刀、舞刀等各种金石用方法。
14、吴德盛陶器行,1916年由吴汉文开设于宜兴县城。早期制壶底铭“松鹤轩”楷书方章或“跂陶发明”篆书方章。1921年注册“金鼎商标”,此后所制紫砂器底铭此商标或“吴德盛制”方印。
15、0冰心道人程寿珍、程盘根父子刻款。
16、这种树在乡下遍地都是,做成盆景却价值不菲
17、0大鹏杨彭年号大鹏。
18、听着音乐,喝着茶,轻轻松松调五脏!
19、沈君用名士良,明万历年间人。制作紫砂壶,承欧正春一派。制品多浮雕,玲珑剔透,形象逼真,且善配泥色。造型工致巧妙,盖口准缝,不苟丝发。因自幼知名,人称沈多梳(宜兴对垂髻少年之称)。
20、郑宁候不详何时人。善摹古器,书法亦工。砂壶胎薄而坚致,制作精巧。
上一篇:圣诞节英语作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