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诗意
一、小池古诗意思简单
1、(评出识字能手小组)识字方法多,识字乐趣多。
2、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对《小池》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3、(4)书写“尖”,先看书写示范,然后自己写,再展示。老师提醒记住“小”字变成部件后竖钩变成一条短竖。
4、(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我首先以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想以此激起学生亲近大自然的情感。接着我直接揭题,引导学生和我一起书写课题,齐读课题,一开课便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儿。接着我让学生回忆生活中他们见到过的小池塘的景色,然后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绘图上的景物,以此自然引人到本首古诗的教学内容上来。这样的安排,既扎实又有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5、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6、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各章节优质课公开课视频、课件、教案
7、小池译文及注释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8、引导图文对照,理解“泉眼、惜、晴柔”等词语,指生说第二句诗意,体会拟人写法,师说用意。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生在古诗中圈出来。
9、(2)学生对于“景物”这个词不理解,应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景物:可供观赏的景色和事物。在自然界,一草一木、一花一鸟、甚至一虫一鱼都可以是一种景物。)
10、介绍作者: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最善长写山水诗,一生写诗
11、(3)在教写“爱”字时,应该给学生强调爪字头的三点的方向,这个字比较难写,应该在展台下展示和点评。
12、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各章节优质课公开课视频、课件、教案
13、在孩子两三岁前,读诗不用解释,只要把读诗当作唱歌,体会其中的韵律感就行。到孩子四五岁,懂些事情时,再加进“讲解”。但这讲解一定要简单,简单地说一下这首诗的意思,同时把影响到理解的一些词解释一下就行了。
14、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各章节优质课公开课视频、课件、教案
15、*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6、根据《新课程标准》及低年级三维标准的目标和学生的学情,以及古诗教学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7、同课异构模式公开课视频给您优秀的课堂助力!!!
18、()惜(),()爱()。()才露尖尖角,()立上头。
19、小池景色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的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
20、谁愿意来教读这首古诗的第一句。这一句话里藏了四个生字宝宝,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二、小池古诗的意思诗意1、*想一想:小娃为什么不隐藏好自己的踪迹呢?引导理解“不解藏踪迹”的意思。
2、这首七言绝句《小池》从小处入手把大自然中的及平常的细小事物涓涓细流、浓密树阴、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写得相亲相依,和谐自然,犹如一幅色彩明丽的水墨画。诗句捕捉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景物稍纵即逝的变化,极富情趣。特别是“惜、爱、露、立”几个动词的巧妙运用,使这优美、宁静的画面充满了生机。在这首诗里,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由衷的喜爱。
3、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4、(附:正值妇女节期间,“女神”们的优秀作品已经陆续亮相多时,借今日特别致敬工作室目前唯一“男神”陈洪峰老师。因为您的引领、指导,我们工作室的女老师们在童趣中学习,在诗意中成长。谢谢!)
5、(2)小老师教读“露”,露是指显现在外面的意思,比如夏天来了,我们穿着短袖,什么就露出来了(手臂),显现在叶片外面的小水珠,我们把它叫做“露珠”,开放在室外的餐馆,我们把它叫做“露天餐馆”,开放在室外的剧场,我们把它叫做“露天剧场”。
6、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7、小池古诗诗句划分线,是这样理解,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8、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一幅小池图。指名说想像到了些什么。
9、以下是修改稿(红色为修改部分)
10、交流,简单了解诗意
11、一年级下册《小池》教学设计(第二稿)
12、(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读中饱含“舍不得”)
13、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14、根据上一句诗,对出下一句诗。
15、老师:“大家和老师一起学说这首美丽的《小池》吧。”
16、示范朗诵,解释诗歌意思,介绍作者。
17、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18、(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识字、写字是重点。因此,在学生理解课文后,应创设一个轻松、开放的平台,让学生与生字直接对话,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并让学生进行扩词、说话练习,增加词汇量,拓宽思路。留出5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写字,教师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并养成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
19、《小池》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
20、出示本组课文要求会写的汉字。指名学生认读,并口头组词。
三、小池古诗解释意思1、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2、从今天开始,让孩子们和娟子妈妈一起开启古诗词之旅吧!
3、听诗、读诗、背诗的本质,其实是一种爱的教育,也是我们华夏民族流传千年的教育方式。给孩子早期的诗歌启蒙,不仅可以让他们领略中国文字和古诗词的音节之美,更可以锻炼孩子的吐字、用气,提升他们的语音语感,对这个时期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4、(2)将仄声字归类出示:小、眼、有,带学生诵读,看看这三个字的声调,告诉孩子在我国古代,第三声和第四声合起来是仄声。凡是仄声都要读短音。让同学们读小、眼、有。
5、玩游戏:生字回家
6、白话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7、*让学生读诗破案:读读诗句,你能发现小娃偷采白莲的踪迹吗?
8、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各章节优质课公开课视频、课件、教案
9、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池》这首诗,小朋友们可以回家给爸爸妈妈讲一讲这首诗的意思,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朗诵这首诗。
10、《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意思是说: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小荷叶才刚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上头。
11、(2)出示资料,介绍作者白居易。
12、引出课题,学生齐读。
13、第四:欢迎成为《娟子妈妈讲故事》的VIP会员,音频精品内容全部免费收听。点击蓝色字体即可:《娟子妈妈讲故事》vip会员开通,欢迎加入!
14、(设计意图)学习古诗,除了要让学生读懂读好之外,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这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很难的。新课程提出,要重视学生自己的体验,这是很重要的。读这首诗,二年级的学生看到的是什么呢?他们想到的是什么呢?这就是他们自己的体验,我们老师是无法替代的。在朗读感悟这一环节,我用课件出示诗中所描绘的情境,配以悠扬委婉的乐曲,教师用动情生动的语言描述引领学生走入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在学生充分调动情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从而达到在有感情诵读中加深体会、丰富想象、获得审美感受的目的,自然地突破教学难点,达成第三条学习目标。
15、背诵古诗,总结全诗
16、画出自己心中小池的样子。
17、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8、认写“首”字,明确学习目标
19、感受诗人炼字之妙,体会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20、我国古典诗歌浩瀚如大海,璀璨如星河,每个人所接触的不过沧海一粟;并且对所接触的有限的篇章,我们也不敢说完全读懂了读透了——即便这样,已受益匪浅。
四、小池古诗解释意思简单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出示“流”的金文和小篆让学生猜字,出示“流”字,带学生诵读,强调拖长音。
3、师:刚才的同学在朗读时,都将诗的作者告诉了我们,他是谁呀?生(齐):杨万里板书:宋杨万里介绍作者:《小池》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写过2万多首诗,保留到现在的有4200多首。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诗。
4、且将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5、泉水从泉眼静静地流淌出来,那么细小,好像泉眼爱惜它,舍不得它流走似的;岸边的绿树把阴影映洒在水面上,似乎是喜爱那一池晴和柔美的碧波。新长出的荷叶还卷着,刚刚在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早就有一只蜻蜓轻盈地立在上面,不愿飞走。
6、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相机在田字格中书写“无、树、爱”,教师范写,知道如何写好看,学生数空,再在书本中的田字格中书写。
7、(3)再读古诗,引导背诵。
8、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
9、(2)猜字谜:露:路上有雨组成什么字?
10、(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看篆文猜字、初步了解平声字和仄声字及诵读古诗)
11、出示多媒体,总结全诗要点,体会诗人炼字之妙。
12、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13、(1)小老师教读“荷”,草字头的字和什么有关?由此组词:荷叶、荷花。
14、俗话说:日读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诗歌是承载口述传统的中流砥柱,千百年来,传达了各种文化的内在价值。诗歌贯穿人类整个历史,不论是何种文化、不论其在哪一片大陆,诗歌都在传诵着我们共同的人性和共有的价值观念,将最简单的词句转化为对话与和平的有力催化剂。
15、出示诗句四句(1)请小朋友们在头脑中想象画图(2)解释小荷和尖尖在诗句的意思
16、泉眼似乎很珍惜泉水,所以水流的很细很慢,树荫照在水中,猛烈的阳光变的柔和。小荷才露出一个小小的尖尖的花苞,就已经有蜻蜓站在了上面。
17、大致理解诗中的意思,感知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18、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19、学·古诗|《春晓》:用耳朵写成的诗
20、儿童背诵、学习古诗,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感悟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使孩子终生受益,好处数不胜数。
五、小池的意思古诗1、情感升华,总结全诗
2、古诗《小池》全文的白话文意思是: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3、泉、流、爱、柔、荷、露、角、蜻、蜓
4、大丰收啊,古诗中描述小池有什么景物呢(荷叶、泉水,蜻蜓等等)
5、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泉、荷、流。
6、《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7、解释: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8、涓涓细流,浓密的树阴,小巧的荷叶,顽皮的蜻蜓,让这宁静、优美的小池塘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情画意令人陶醉,不仅这些,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其实杨万里还有一首描写夏季的古诗,课下我们可以再诵读一下他的《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9、小朋友们知道春晓这首古诗的意思吗?知道作者是谁吗?他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写出这首古诗吗?让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首中国古诗吧!
10、第一:本系列为付费精品内容,我们采用的是小鹅通付费平台,大家可以扫码登录,付费购买收听。
11、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12、教学准备:课件、字卡教学过程:谈话导入
13、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教学准备:
14、总结:这首诗的名字叫《小池》,一共4句,我们把4句的诗歌称作绝句,一句话中有几个字就叫几言,所以这首诗就是七言绝句。
15、“尖”强调“小”字的钩要藏起来。
16、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17、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18、《小池》作者:杨万里解释: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官至秘书监。一生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他以正直敢言,累遭贬抑,晚年闲居乡里长达15年之久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有《诚斋乐府》。
19、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唐朝的杨万里写的,南宋著名的文学家,爱国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他擅长描写大自然中的风光景物,自然流畅,风趣活泼。
20、*联系生活说说:你曾瞒着家人悄悄地做过什么事?
上一篇:我是小姨的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