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长矢兮射天狼
楚辞中名句赏析
楚辞”的出现,才又将*诗歌延续了命脉,并且和《诗经》一起,确立了*诗歌现实**和浪漫**双峰并峙的局面。下面是楚辞中名句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楚辞中名句赏析 篇1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解读】
我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
显然,我们可从这里发现,虽然屈原是楚国贵族,是个士大夫,可他在流放期间对劳动人民的深入接触,他深深的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所以,在他的诗歌里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这句话就表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解读】
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懊丧。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他的理想是抗击强秦的侵略,维护楚国的**,实行清明的**。诗人为了实现理想,虽九死而无一生,他也是心甘情愿,始终不悔。这种精神,影响了千百代人民。
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解读】
老百姓过日子乐趣各样,我独自爱修养****。即使我被肢解也不变我的思想,又怎能挫败我远大志向。
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解读】
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心中的太阳)。体现了屈原一个至清的浪漫**诗人的求索精神。
5、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九歌·**》)
【解读】
身已**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6、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大司命》)
【解读】
谕指诗人感叹自己没有新相知的欢乐,却有与妻子生别离的悲苦。后用以描述有情男女新相知的快乐和分别的痛苦。
7、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解读】
鸟飞千里最终回到自己的老窝,狐狸死的时候,据说那个头总是朝着它的出生地。这里用比喻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绝不背弃故国,最终要返归故国的决心;后用来表达人们对故国故土的思念之情。
【解读】
这是诗人屈原自己乘龙驾马,去寻古帝重华(帝舜)同游于天上,以至于可以和天地日月一样亘古永存。这两句后用以指伟大的精神品格具有永恒的价值。
8、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卜居》)
【解读】
(现实)世界浑浊不清:蝉翼被认为重,千钧被认为轻;黄钟被毁坏丢弃,瓦锅被认为可以发出雷鸣(般的声音);谗言献媚的人位高名显,贤能的人士默默无闻。
9、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事。(屈原《卜居》)
【解读】
所谓尺有它不足的地方,寸有它的长处;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慧有它不能明白的问题;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显不了灵的地方。您(还是)按照您自己的心,决定您自己的行为(吧)。龟壳蓍草实在无法知道这些事啊!
10、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解读】
世人都被污染,唯独我一人清净;众人都已醉倒,唯独我一人清醒。
11、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渔父》)
【解读】
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
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渔父走了,唱出了上面的几句歌: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这仍是“与世推移”的意思。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
12、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
【解读】
秋天的气息是多么的让人感到悲戚啊!萧瑟的景啊,草木荒的荒、落的落,一片衰败景象。
这句话出自宋玉的《九辨》,宋玉是屈原的学生,写过很多赋。古人有悲秋的传统,大都源于此句。是诗人对秋的体会,千百年来得到了大家的共鸣。
1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宋玉对楚王问》)
【解读】
他唱的歌曲愈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宋玉的这句话表达了不为人知的苦闷,同时也表现了君子不与小人同日而语的崇高情怀。
楚辞中名句赏析 篇2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这句已经引用很多了,不赘言。
2.袅袅西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九歌》是屈原最美的篇章,许多问题体现了人们细腻的感情,《湘君》《湘夫人》两篇尤其体现这一点,湘君是湘水的男神,湘夫人是女神,神话传说中舜死在苍梧之后,他的两个夫人,娥皇,女英二人十分悲痛,投湘水而死,成了湘水女神,而舜自然就成了湘水的男神。《九歌》是屈原根据民间祭祀的歌曲改编的,可见当时楚国祭祀时的盛况,而且从许多篇章来看,都与爱情有关,可能祭祀之时也是男女发展爱情之时。《湘君》《湘夫人》是楚人祭祀湘水之神的祭歌,但是《湘君》主要讲湘夫人如何盼情郎而不致,《湘夫人》主要讲湘君为湘夫人建了一个温暖的家,一点都不像一般人想象的有祭祀的隆重,完全就是两首情歌,而其中细腻的感情,总会有触动你的一点。
3.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九歌·大司命》
这句是说,一味忧伤又能怎样,只能希望你健康,人的寿命有长短,悲欢离合奕属正常。司命是掌管生死的神,可以看出在春秋战国时代并没有阎王的概念,而无常,奈何桥,彼岸花,三生石,孟婆汤,轮回,**等概念均来自佛教,那时人们认为“死”由大司命掌管,“生”由少司命掌管,所以楚人也祭祀这两个神,而《大司命》《少司命》就是屈原根据民间改编的祭歌。这句诗虽然有强自宽慰的味道,但是也属达观。
4.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千古情语之祖。
5.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东君》
东君就是太阳神。长矢是天上的星名,由九颗星组成一个弓箭的形状,天狼星在西北(秦就在楚国西北),诗人想象东君用长矢去射击天狼,不觉流露出对秦国的憎恨。
6.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九歌·河伯》
河伯是黄河之神,此篇讲的是河伯的爱情故事,这是首句。其实《河伯》描写的也许不是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主人公最后流露出一丝哀伤。神话传说中后羿成了第三者,最后还把河伯的眼睛射瞎,天帝还不为其主持公道。
7.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山鬼》
与中原人不同,楚国祭祀的山鬼是一个妩媚的女子,并非魑魅魍魉的妖**怪形象。这是此篇的最后一句。山鬼全篇都是弥漫着凄婉哀伤的情绪,山鬼盼情郎而不来,强自宽慰,最终失望而归,而这最后一句,情与景德交融已达不可分割的化境。
8.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九歌·**》
殇,之未成年而死或者战死。这篇是祭祀为国捐躯的壮士的,一扫九歌一直拥有的或隆重或凄婉的气氛,完全变成惨烈。全篇刚勇有力,荡气回肠,诗人用一种极为亢奋的笔触,来描写一种阳刚之美。
9.天命反侧,何罚何佑。齐桓九会,卒然身杀。——《**》
屈原的一篇奇作,以问难的方式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开天辟地,神话传说,天文地理,历史故事无所不问,显示出作者的博学。由于年代久远,失去了韵律性,不过我们可以根据**了解许多古代的知识,包括失传的神话传说,古人的`宇宙观,世界观等等。
10.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九章·哀郢》
飞走的鸟不忘老巢,狐狸死的时候头向着所居住的山冈。诗人用这种比喻说明了自己怀念故乡的心情。郢,楚国都城,屈,楚国的贵族之姓,屈原的故乡应该就是郢,而郢已经被秦国攻下,诗人已经无法返回故乡,而回去辅政的愿望也更加渺茫。
11.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思蹇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九章·抽思》
忧思难忘,抑郁难眠,很多人都有过的经历吧。
12.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卜居》可能不是屈原所作,但是表现了屈原的精神。这句体现了黑暗的现实。不过,屈原依旧坚持自己的高洁,其实,我们也应该相信天道有常。
1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同样,这篇渔父也不一定是屈原所作,因为卜居、渔父两篇已经带有一些汉赋的色彩了。这句体现了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但是此篇中的渔父明显更有魅力,最后那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注释:头发),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体现了道家的保身之道,与屈原形成鲜明对比。高中老师讲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时曾经探讨过屈原与渔父谁是谁非的问题,当时并没有得出结论。个人认为其实二人的态度都不好,屈原被流放是因为小人的谗言,而屈原自己又太过高洁,大丈夫能屈能伸,光明正大并不能解决一切,《明朝那些事儿》里当年明月借徐阶的心理告诉我们,对付小人就要用小人的办法,所以徐阶干掉了严嵩父子。而张居正明显也不正,背后一枪解决了高拱。其实“委蛇”是一种极其高深的处世哲学,管仲,王翦,萧何,叔孙通,杨一清都是明白人。但是,我们可以不同意屈原的做法,但是不可以不敬佩,坚持原则的人是可敬的,为原则而死的人更为可敬,我们可以不同意,但是不可以嘲笑。屈原,文天祥这种人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魂。
14.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
屈原的另一神作。有人说这是宋玉所作,其实不然,《招魂》结尾描写了作者与君王去打猎的情景,并且作者担心君王会伤到“青兕”(兕,雌犀牛,传说射杀者,三月内必死),是一种真实感情的流露,宋玉并不具备此条件,只有屈原,这位楚怀王曾经的近臣,才有资格说这些话。招魂其实是一种仪式,作者利用其丰富的知识以及浪漫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篇美丽的画卷。这篇与《**》一样,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传说。
楚辞中名句赏析扩展阅读
楚辞中名句赏析(扩展1)
——楚辞中的经典名句
楚辞中的经典名句
“楚辞”是公元前四世纪,战国时代后期,产生于*南部楚国地方的一种新诗体。由于楚文化本身与中原文化有区别,所以楚辞有其独特之处,同时许多美丽的辞藻我们也体会不到,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体会到其美丽之处。“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文心雕龙》),与诗经不同,楚辞是屈原根植于楚文化独创的文学风格,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楚辞中的经典名句,欢迎大家参考!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首先说明,许多人认为这句是屈原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不过要说明的是,整个离骚是屈原表明自己人格、志向、以及发牢骚的文章,没有劳苦大众什么事,这里的“民生”是“人生”的意思,这句是屈原慨叹自己抑郁心情的名句。屈原表述自己郁闷心情的句子有很多,《惜诵》《哀郢》《抽思》《怀沙》《惜往日》《悲回风》《涉江》以及这篇《离骚》当中有很多这样的句子,都表现了屈原高洁的人格,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志向,我们可以不同意屈原这些高洁的品质,但是不能不尊敬。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这句已经引用很多了,不赘言。
3.袅袅西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九歌》是屈原最美的篇章,许多问题体现了人们细腻的感情,《湘君》《湘夫人》两篇尤其体现这一点,湘君是湘水的男神,湘夫人是女神,神话传说中舜死在苍梧之后,他的两个夫人,娥皇,女英二人十分悲痛,投湘水而死,成了湘水女神,而舜自然就成了湘水的男神。《九歌》是屈原根据民间祭祀的歌曲改编的,可见当时楚国祭祀时的盛况,而且从许多篇章来看,都与爱情有关,可能祭祀之时也是男女发展爱情之时。《湘君》《湘夫人》是楚人祭祀湘水之神的祭歌,但是《湘君》主要讲湘夫人如何盼情郎而不致,《湘夫人》主要讲湘君为湘夫人建了一个温暖的家,一点都不像一般人想象的有祭祀的隆重,完全就是两首情歌,而其中细腻的感情,总会有触动你的一点。
4.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九歌·大司命》
这句是说,一味忧伤又能怎样,只能希望你健康,人的寿命有长短,悲欢离合奕属正常。司命是掌管生死的神,可以看出在春秋战国时代并没有阎王的概念,而无常,奈何桥,彼岸花,三生石,孟婆汤,轮回,**等概念均来自佛教,那时人们认为“死”由大司命掌管,“生”由少司命掌管,所以楚人也祭祀这两个神,而《大司命》《少司命》就是屈原根据民间改编的祭歌。这句诗虽然有强自宽慰的味道,但是也属达观。
5.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千古情语之祖。
6.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东君》
东君就是太阳神。长矢是天上的星名,由九颗星组成一个弓箭的形状,天狼星在西北(秦就在楚国西北),诗人想象东君用长矢去射击天狼,不觉流露出对秦国的憎恨。
7.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九歌·河伯》
河伯是黄河之神,此篇讲的是河伯的爱情故事,这是首句。其实《河伯》描写的也许不是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主人公最后流露出一丝哀伤。神话传说中后羿成了第三者,最后还把河伯的眼睛射瞎,天帝还不为其主持公道。
8.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山鬼》
与中原人不同,楚国祭祀的山鬼是一个妩媚的女子,并非魑魅魍魉的妖**怪形象。这是此篇的最后一句。山鬼全篇都是弥漫着凄婉哀伤的情绪,山鬼盼情郎而不来,强自宽慰,最终失望而归,而这最后一句,情与景德交融已达不可分割的化境。
9.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九歌·**》
殇,之未成年而死或者战死。这篇是祭祀为国捐躯的壮士的,一扫九歌一直拥有的或隆重或凄婉的气氛,完全变成惨烈。全篇刚勇有力,荡气回肠,诗人用一种极为亢奋的笔触,来描写一种阳刚之美。
10.天命反侧,何罚何佑。齐桓九会,卒然身杀。——《**》
屈原的一篇奇作,以问难的方式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开天辟地,神话传说,天文地理,历史故事无所不问,显示出作者的博学。由于年代久远,失去了韵律性,不过我们可以根据**了解许多古代的知识,包括失传的神话传说,古人的宇宙观,世界观等等。
11.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九章是屈原的九篇作品由后人整合到一起的,大多讲述诗人抑郁的心情与高洁的志向,与离骚很相似,但是较离骚的感情每篇都有一些变化。这句诗人用食用玉英比喻自己修养行为高洁。
12.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九章·哀郢》
飞走的鸟不忘老巢,狐狸死的时候头向着所居住的山冈。诗人用这种比喻说明了自己怀念故乡的心情。郢,楚国都城,屈,楚国的贵族之姓,屈原的故乡应该就是郢,而郢已经被秦国攻下,诗人已经无法返回故乡,而回去辅政的愿望也更加渺茫。
13.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思蹇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九章·抽思》
忧思难忘,抑郁难眠,很多人都有过的经历吧。
14.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卜居》可能不是屈原所作,但是表现了屈原的精神。这句体现了黑暗的现实。不过,屈原依旧坚持自己的.高洁,其实,我们也应该相信天道有常。
1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同样,这篇渔父也不一定是屈原所作,因为卜居、渔父两篇已经带有一些汉赋的色彩了。这句体现了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但是此篇中的渔父明显更有魅力,最后那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注释:头发),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体现了道家的保身之道,与屈原形成鲜明对比。高中老师讲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时曾经探讨过屈原与渔父谁是谁非的问题,当时并没有得出结论。个人认为其实二人的态度都不好,屈原被流放是因为小人的谗言,而屈原自己又太过高洁,大丈夫能屈能伸,光明正大并不能解决一切,《明朝那些事儿》里当年明月借徐阶的心理告诉我们,对付小人就要用小人的办法,所以徐阶干掉了严嵩父子。而张居正明显也不正,背后一枪解决了高拱。其实“委蛇”是一种极其高深的处世哲学,管仲,王翦,萧何,叔孙通,杨一清都是明白人。但是,我们可以不同意屈原的做法,但是不可以不敬佩,坚持原则的人是可敬的,为原则而死的人更为可敬,我们可以不同意,但是不可以嘲笑。屈原,文天祥这种人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魂。
16.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
屈原的另一神作。有人说这是宋玉所作,其实不然,《招魂》结尾描写了作者与君王去打猎的情景,并且作者担心君王会伤到“青兕”(兕,雌犀牛,传说射杀者,三月内必死),是一种真实感情的流露,宋玉并不具备此条件,只有屈原,这位楚怀王曾经的近臣,才有资格说这些话。招魂其实是一种仪式,作者利用其丰富的知识以及浪漫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篇美丽的画卷。这篇与《**》一样,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传说。
楚辞中名句赏析(扩展2)
——楚辞名句赏析
楚辞名句赏析
《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光辉璀璨的明珠,以屈原为**,创作出了《离骚》、《九章》、《九歌》、《**》等优秀诗作。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楚辞》名句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离骚》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辈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九章-哀郢》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九章-涉江》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其光。——《九章-涉江》
后皇嘉树,橘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九章-橘颂》
伯乐既没,骥焉程兮?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九章-怀沙》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夫》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渔夫》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九辩》宋玉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楚辞,其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也**了楚国文学)。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论》)。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史记》中已说屈原“作《怀沙》之赋”《汉书·艺文志》中也列有“屈原赋”、“宋玉赋”等名目。
在汉代,楚辞也被称为辞或辞赋。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共16篇辑录成集,定名为《楚辞》。楚辞遂又成为诗歌总集的名称。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作,故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远游》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作者,东汉校书郎王逸《楚辞章句》以及后来洪兴祖《楚辞补注》,均认定是屈原。《楚辞章句》题解云:“远游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履方直之行,不容于世。上为谗佞所谮毁,下为俗人所困极,章皇山泽,无所告诉。乃深惟元一,修执恬漠。思欲济世,则意中愤然,文采铺发,遂叙妙思,托配仙人,与俱游戏,周历天地,无所不到。然犹怀念楚国,思慕旧故,忠信之笃,仁义之厚也。是以君子珍重其志,而玮其辞焉。”其后历代学者对此篇作者为屈原均无异议。直到近代,始有人表示怀疑。今文经学家廖*首先发难,其《楚辞讲义》云:“《远游篇》之与《大人赋》,如出一手,大同小异。”现代学者,陆侃如早年所著《屈原》、游国恩早年所著《楚辞概论》,都认为《远游》非屈原所作(游氏晚年观点有所改变),郭沫若《屈原赋今译》、刘永济《屈赋通笺》也持同样的观点。而姜亮夫《屈原赋校注》、陈子展《楚辞直解》等则坚决认为《远游》为屈原所作。归纳起来,说《远游》非屈原所作,大致有三点理由:第一是结构、词句与西汉司马相如的《大人赋》有很多相同;第二是其中充满神仙真人思想;第三是词句多袭《离骚》《九章》。但姜亮夫、陈子展都认为《远游》结构语句与《大人赋》多相同之处,只能说明《大人赋》抄袭《远游》;描写神仙真人与屈原所处的楚文化氛围吻合,而神仙真人思想也仅是此篇的外壳而不是主旨所在;一人先后之作,中有因袭,自古而然,不足为奇。今人更有著专文“从文风、修辞、语法、韵律等几方面客观而科学地列出一些事实,以证明《远游》的作者只能是屈原而决非别人”(姜昆武、徐汉树《〈远游〉真伪辨》,载《楚辞研究论文选》)。因此,《远游》为屈原所作,基本已成为定论。
屈原与当时楚国政坛矛盾极深,而对那个嫉贤忌能、**忠良的朝廷,他唯一的办法是离去。对一个热爱国家的大臣,离开郢都去周游四方,并不是愉快的。这欲离不离,欲去还留的心态,使他把情绪寄托化为《远游》这首诗。
楚辞中名句赏析(扩展3)
——楚辞中的爱情诗名句(楚辞名句唯美千古绝句)
《楚辞》里的爱情诗主要在「九歌」里,最华美的莫过於这四篇——
1、湘 君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及,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櫂兮兰枻,斲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鼌骋鹜兮江皋,夕弥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你的脚步为何会犹豫迟疑呢?难不成是为了哪个留恋沙洲?为了你来,我准备又准备,妆容换了又换,可是,望穿了秋水,只不看见你的身影。远远听见你吹排箫,却不晓得你是为谁吹奏这美妙的音乐。龙舟华美,我却珠泪滚滚。是的呀。两心不同,总有媒人也徒劳;恩爱不深,情断决绝也只在一朝。驻足北渚,依旧不看见你,我将玉玦抛进江心,把佩玉摔在澧水滨。良辰美景不再来,我却还能如何?只能是孤身一人,漫步聊以散心。这难耐的相思呀……】
2、湘 夫 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和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茝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箿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箿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袟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你降临在北渚,我这里是望眼欲穿,心里一阵阵的抽上来。——我忙了又忙,谁知道竟是「山鸟集水萍」、「树上挂渔网」一般的做了无用功。是你在召唤我嚜?要我驾了车前去相聚成欢?虽然你的宫室华丽芬芳,却是在水**的呀。我只能把锦佩抛进江心,将汗衣摔在澧水滨。良辰美景不再来,我也只能独自散步遣愁心!】
这两篇犹如姊妹篇,互相遥遥呼应似的。又因为错过彼此心里都起了误会,终究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也叫人替他们舒了口气,因为不是单相思。J又不免叫人想起来李清照那一阙著名的《一剪梅》了:「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美,却又淡淡的忧伤,更美。
3、少 司 命
秋兰兮蘼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孔盖兮翠旍,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回眸一笑便生了情愫。初恋时心心相印最叫人快乐呢。可是,却盼不到盼望的人,如何不心神恍惚?】
木心先生说「少司命」的爱情是贵族精神的爱情。
4、山 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後来。表**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美好的人儿在山中、林间徘徊游荡,只因为不看见心中的那个人。真是忧心忡忡,红颜容易凋零,思念的人可是忘记了要回来?风声雨声树木萧萧里,亦只能够是空自相思空悲伤呀!】
曾经在网络里看见过一组山鬼的国画,原始,却美到了叫人要窒息的感觉。或许,**那种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美是美的极致?
楚辞中名句赏析(扩展4)
——诗经楚辞名句取名
诗经楚辞名句取名
很多家长喜欢为宝宝起一些比较简洁的名字,那么如何利用诗经楚辞取名是很多家长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经楚辞名句取名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很多家长喜欢为自己的小孩起一些古风的名字,所以很多时候都会用诗经楚辞取名,那么你知道诗经楚辞起名有哪些需要知道的注意事项吗?
1、诗经楚辞取名忌讳不及其余的地方
名字的“禁区”有的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有的则是字义的限制,有的从属于自身的社会观念和审美意识。一些字便成了名字的“禁区”。
2、诗经楚辞取名忌读“绕口”字
命名有时可以得用叠音的方法。例如:**、方芳、辛欣等。如果不是叠音的姓名,名和姓的发音方法就要拉开一定的距离,否则,读起来不顺口,达不到的效果。有些名字读起来费劲、吃力,弄不好就会读错、听错。所谓“绕口”字,主要是指双声字、叠韵字和同音字。由于声母相同,连续起来发音费力;韵部相同的字连读,发音也较困难;所以,双声叠韵是造成“绕口”的主要原因。由此看来,忌用“拗口”字起名,主要是指不用双声、叠韵字起名。掌握了这个规律,就好办得多了。
3、诗经楚辞取名忌讳过于时髦的字
在历史的任何阶段,总会涌现出一些极为时髦的字眼儿。如果命名时追逐这样的字,必然使人感到家长文化素质差,简单是俗不可耐,而且这样的名字,也容易重复。
4、诗经楚辞取名忌读**的谐音
有些人的名字,表面上看非常高雅,但由于读起来会与另外一些**的词句声音相同或相似,便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嘲弄**谑,成为人们开玩笑的谈资,产生某种滑稽的喜剧效果。这种语词可分为两类:一是生活中某些熟语,一是贬义词。例如:宫岸菊(*局)、蔡道(菜刀)、卢辉(炉灰)、何商(和尚)、陶华韵(桃花运)、李宗同(*)、汤虬(糖球)、包敏华(苞米花)等。
5、诗经楚辞取名忌讳生冷字
名字是供交际使用的,否则,名字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当今的时代是计算机的时代,绝大多数计算机储存的汉字仅限于常用字。如果命名时,使用一些生僻字,一般人不认识,必须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命名使用生僻字,只能白白增加别人工作的难度、麻烦。人们在使名时选用生僻字的动机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不落俗套。但一般人们认识的常用字,却不过三、四千字,而命名又主要是为了让别人称呼,并不是为了卖弄学问。有人曾举
6、诗经楚辞取名忌讳姓名字体的单调重复
有些人命名,喜欢汉字的形体结构做文章。例如:石、磊、林、森、聂、耳这三个名字即是此例。这种命名的审美效果颇佳,可惜我们的姓氏能如此的微乎其微。而且即使石、林、聂三姓,也不可能人人都使用这种方法。有些人取名时喜欢将姓名用字的部首偏旁相同,并将此作为一种命名技巧来推广,如李季、张驰,这种技巧实际上不值得提倡。
7、诗经楚辞取名忌讳祖先和先贤的名字
汉族起名,一般避祖先的名号。其一是汉族传统极讲辈分。以祖先名字为名,不但打扰了辈分的排序;而且会被视为祖先的不敬。其二是由于汉族的特殊性决定的。汉姓,首先是承继父姓,然后起一个本人的名字,而某些****或外国人,有本名、父名或本名加母姓、父姓。如法国人的'姓名通常为三段,即本名,加母姓,加父姓。如果汉姓名的在承继了父姓以后,再加上祖先的名字,那么两者就没有丝毫区别了,这样你根本无从分辨李四这个人到底是爷爷还是儿子了。楚辞起名,诗经楚辞取名
8、诗经楚辞取名忌讳过于夸赞的字
名字好听与否,不在于用词多么华美,而在于用词用得恰当到好处。但有的人可能会犯下错误:给男孩子起名,总是离不开一些过于生猛的字,如豪、强、炎、猛、闯、刚等,虽然斩钉截铁,读起来刚强有力,用男子汉派头,但也容易使人联想到浑噩猛愣、放荡无检,使气任性,不拘礼法,误认为是一些赳赳武夫,所以,自古以来,一般贵族士大夫在给男孩子命名时,都尽量避开这些字。
9、诗经楚辞取名大姓忌讳简单名字
目前我国人名出现单名热,而单名最大的弊端就是造成大量的重名现象。对于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要完全避免重名是不可能的。而且,许多小姓即使重名,也没有多大的影响。譬如褚姓,在一个单位里能有一位姓褚的,已属罕见,再出现一位重名者,简单是奇迹。大姓则不然。“张王李赵遍地刘”,这样的姓氏如果再取单名,热必造成大量的重名。一般地说,小姓的命名相对地要容易一些,选择的余地比大姓要大许多。一些被大姓滥用俗了的字眼儿,和小姓组合在一起,效果就大不一样。例如:风伟、褚健、库斌、萨华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小姓的命名就可以马虎一些。除了选择的余地大一些,小姓和大姓所遇到的问题几乎差不多。
10、诗经楚辞取名忌讳多音字
我国的姓氏多半属于单音字。也有个别姓氏属于多音字,如:乐字。这种姓氏显然在交际时会造成麻烦。如果说姓氏的多音是无可奈何的事实,那么名字的拟定是完全可以避免这种麻烦的。所以对于多音字应尽量回避。如果要用,最好通过联缀成义的办法标示音读。例如:崔乐天、孟乐章。前者通过“天”说明“乐”当读lè,后者通过“章”说明“乐”读yuè。最后一个用意义告诉你应读什么。
楚辞中名句赏析(扩展5)
——诗经楚辞名句取名
诗经楚辞名句取名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当初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诗经楚辞名句取名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1.彬蔚 富有文采。适合男孩跟女孩取名字。出自于陆机《文赋》“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2.彬彬 文质兼备。适合男孩取名字。出自于《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博裕 广阔富饶。适合男孩取名字。出自于汉代刘向《说苑敬慎》:“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
4.博闻 见闻广博。适合男孩取名字。出自于《汉书东方朔传》:“自以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5.博容 度量大。适合男孩跟女孩取名字。出自于《后汉书桥玄传》:“懿德高轨,泛爱博容。”
6.博文 通晓古代文献。适合男孩取名字。这个名字取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7.博艺 博通艺文。适合男孩跟女孩取名字。出自于《孔子家语弟子行》:“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是冉求之行也。”
8.博雅 学识渊博,品行端正。适合男孩跟女孩取名字。出自于《后汉书杜林传》:“博雅多通,称为任职相。”
9.承德 蒙受德泽。适合男孩取名字。出自于《汉书礼乐志》“詔抚成师,武臣承德”。
10.朝宗 百川归海。适合男孩取名字。出自于《诗经小雅沔水》“沔波流水,朝宗于海”。
11.澄泓 水清而深。适合男孩取名字。出自于唐代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茧纶牵拨剌,犀焰照澄泓。”
12.存志 保全志向。适合男孩取名字。出自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滍水》:“学道遭难逢危,终无悔心,可以牢神存志。”
13.澹雅 淡泊高雅。适合男孩跟女孩取名字。出自于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图画》:“夫画者澹雅之事。”
14.得韬 拥有用兵的.谋略。适合男孩取名字。出自于李德裕《 李文饶集》“不劳孙子法,自得太公韬”。
15.德辉 仁德的光辉。适合男孩取名字。出自于《礼记乐记》“故德辉动于内,而民莫不承听。”
16.方旭 早晨太阳刚出来的样子。适合男孩取名字。出自于《太玄从》“方出旭旭”。
17.飞轩 指廊宇。适合男孩取名字。出自于《文选刘琨》:“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18.芳华 亦作“芳花”。香花。适合女孩取名字。出自于《楚辞九章思美人》:“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19.芳蕤 盛开而下垂的花。适合女孩取名字。出自于晋陆机 《文赋》:“播芳蕤之馥馥,从青条之森森。”
20.芳苓 香草名。指莲。适合女孩取名字。出自于《文选枚乘》:“漃漻薵蓼,蔓草芳苓。”
21.芳蔼 芳香而繁盛。适合女孩取名字。出自于《楚辞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
22.芳菲 花草香美的样子。适合女孩取名字。出自于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3.管彤 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适合女孩取名字。出自于《诗经邶风静女》“贻我彤管”。
24.和畅 亦作“和昶”,温和舒畅。适合男孩取名字。出自于晋代王羲之 《兰亭集序》:“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5.涵畅 滋润化育,使之发扬。适合男孩取名字。出自于《程氏外书》卷三:“兴于诗者,吟咏性情涵畅道德之中而歆动之,有‘吾与点’之气象。”
26.涵涵 水波晃动。适合男孩跟女孩取名字。出自于唐代韩愈《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铭》:“秩秩而积,涵涵而停。”
27.浩初 太初。适合男孩取名字。出自于唐代陈子昂《昭夷子赵氏碑》:“请尔灵龟,永晏息乎浩初。”
28.浩丽 壮丽。适合女孩取名字。出自于唐代司空图 《成均讽》:“江天浩丽,杳春思于龙舟。”
29.浩然 正大刚直。适合男孩取名字。出自于《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30.浩学 博学。适合男孩取名字。出自于宋代范仲淹《南京书院题名记》:“先生之嗣,故都官郎中维 ,枢密直学士纶 ,并纯文浩学,世济其美,清德素行,贵而能贫。”
31.泓涵 水深广,形容学问渊博。适合男孩跟女孩取名字。出自于唐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
32.泓浵 水深广。适合女孩取名字。出自于明代吕坤《序》:“其既放也,泓浵瀇瀁,若千里悬流,四达而不可穷。”
33.慧艳 聪明美丽。 适合女孩取名字。出自于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后生一女,稍长,极慧艳。”
34.慧语 妙语。 适合女孩取名字。出自于明代程羽《鸳鸯牒》:“*慧语谁聆,娇花不赏,飘香坠粉,亦复何疑。”
35.嘉言 美好的语言。适合 取名字。出自于宋代朱熹《朱子全书学五》:“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
36.嘉懿 善、美。出自于成语:嘉言懿行。意思是美善的言行。适合男孩跟女孩取名字。
37.江沅 沅,水名。适合男孩跟女孩取名字。出自于《楚辞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
38.瑾瑜 形容美德贤才。适合男孩跟女孩取名字。出自于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今世所覩,怀瑾瑜而握兰桂者,悉耻为之。”
39.景铄 盛美,盛明。适合男孩取名字。出自于班固的《东都赋》:“铺鸿藻,信景鑠,扬世庙,正雅乐。”
40.静淞 淞:水汽凝结的冰花。适合女孩取名字。出自于宋代曾巩《雾淞》“园林初日静无风,雾淞花开处处同”。
41.隽秀 优异出众。适合男孩跟女孩取名字。出自于唐代刘餗《隋唐嘉话》卷上:“百药年未二十,仪神隽秀。”
42.俊材 特别优异的人才。适合男孩取名字。出自于《说文》“俊材千人也”。
43.俊慧 秀美聪明。适合女孩取名字。出自于清代俞正燮《癸巳类稿韩文靖公事辑》:“爱妓王屋山,俊慧非常。”
44.俊杰 才智出众的人。适合男孩取名字。出自于《春秋繁露爵国》“十人者曰豪,百人者曰杰,千人者曰俊,万人者曰英”。
45.俊丽 秀丽。适合女孩取名字。出自于宋代苏轼《荐宗室令畤状》:“吏事通敏,文采俊丽,志节端亮,议论英发。”
46.俊爽 英俊清朗。适合男孩跟女孩取名字。出自于《晋书裴楷传》:“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
47.俊伟 卓异壮美。适合男孩取名字。出自于汉代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
48.俊雄 豪迈出众的人,英雄。适合男孩取名字。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沓,熛至风起。”
49.俊誉 才智出众的名声。适合男孩取名字。出自于宋代谢采伯《密斋笔记》卷四:“时蜀人陈尧叟亦有俊誉。”
50.峻雅 高雅。适合男孩取名字。出自于明代宋濂《王君子与文集序》:“韩柳之古健, 欧苏之峻雅,何莫不得乎此也。”
楚辞中名句赏析(扩展6)
——关于楚辞的名句经典语录
关于楚辞的名句经典语录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语录吧,语录不讲求篇章结构,形式较为灵活。那么你所知道的语录都是什么样子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楚辞的名句经典语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2、愿岁并谢,与长友兮。——屈原《楚辞》
3、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楚辞》
4、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楚辞》
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6、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7、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楚辞》
8、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
9、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少司命》
10、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楚辞》
11、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楚辞》
12、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屈原《楚辞》
13、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辞》
14、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屈原《楚辞》
15、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楚辞·离骚》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楚辞·离骚》宁溘死以**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楚辞·离骚》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楚辞·离骚》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楚辞·离骚》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楚辞·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楚辞·离骚》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楚辞·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楚辞》
16、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楚辞》
17、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楚辞》
18、表**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山鬼——屈原《楚辞》
1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6月8日名言)出自《楚辞·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楚辞·离骚》令羲,传説中驾驶日车的人;崦嵫(yānzī),指代日落。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出自《楚辞·远游》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出自《楚辞·离骚》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出自《楚辞·湘夫人》女娲有体,孰制匠之?舜服厥弟,终然为害。出自《楚辞·**》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楚辞》
20、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屈原《楚辞》
21、愿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鬼——屈原《楚辞》
22、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楚辞·九章·哀郢》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楚辞·九章·橘颂》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楚辞》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楚辞》
23、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屈原《楚辞》
24、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事。”出自《楚辞·卜居》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出自《楚辞·涉江》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出自《楚辞·涉江》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出自《楚辞·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出自《楚辞·涉江》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出自《楚辞·涉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出自《楚辞·涉江》尧、舜之抗行兮,了杳杳而薄天。《楚辞·九章·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楚辞》
25、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楚辞·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楚辞·离骚》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楚辞》
26、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登苍天而高举兮,历众山而日远。观江河之纡曲兮,离四海之霑濡。攀北极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虚。——贾谊《楚辞》
27、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楚辞·九章·涉江》
28、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屈原《楚辞》
29、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屈原《楚辞》
30、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屈原《楚辞·卜居》
3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楚辞》
3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33、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屈原《楚辞》
34、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楚辞》
35、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屈原《楚辞》
36、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楚辞》
37、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春气奋发,万物遽只。——屈原《楚辞》
38、石筛筛兮蔽日,雪叠叠兮薄树。车萧条兮山逼,舟容与兮水路。悯晨夜之摧挫,感春秋之欲暮。征夫辍而在位,御者局而载顾。《楚辞》
39、愿至昆仑之悬圃兮,采钟山之玉英。揽瑶木之橝枝兮,望阆风之板桐。弱水汩其为难兮,路中断而不通。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然隐悯而不达兮,独徙倚而彷徉。怅惝罔以永思兮,心纡轸而增伤。——庄忌《楚辞》
40、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屈原《楚辞》
41、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屈原《楚辞》
42、悲哉于嗟兮,心内切磋。款冬而生兮,凋彼叶柯。瓦砾进宝兮,捐弃随和。铅刀厉御兮,顿弃太阿。骥垂两耳兮,中坂蹉跎。蹇驴服驾兮,无用日多。——王褒《楚辞》
43、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何所冬暖?何所夏寒?《楚辞》
44、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屈原《楚辞》
45、魂茕茕兮不遑寐,目眽眽兮寤终朝。——王逸《楚辞》
46、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屈原《楚辞》
47、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去乡离家兮来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蓄怨兮积思,心烦憺兮忘食事。原一见兮道余意,君之心兮与余异。车既驾兮朅而归,不得见兮心伤悲。倚结軨兮长太息,涕潺湲兮下霑轼。忼慨绝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屈原《楚辞》
48、皇天*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沉藏。叶菸邑而无色兮,枝烦挐而交横。颜*溢而将罢兮,柯仿佛而萎黄。萷櫹椮之可哀兮,形销铄而瘀伤。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揽騑辔而下节兮,聊逍遥以相佯。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俇攘。澹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心憷惕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屈原《楚辞》
49、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屈原《楚辞》
50、河伯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灵何惟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屈原《楚辞》
51、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屈原《楚辞》
52、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飏!以为君独服此蕙兮,羌无以异于众芳。闵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心闵怜之惨悽兮,愿一见而有明。重无怨而生离兮,中结轸而增伤。——屈原《楚辞》
53、姱修滂浩,丽以佳只。曾颊倚耳,曲眉规只。滂心绰态,姣丽施只。小腰秀颈,若鲜卑只。——屈原《楚辞》
楚辞中名句赏析(扩展7)
——在《诗经》《楚辞》 中的美好名字
在《诗经》《楚辞》 中的美好名字
自古以来,我国国人在为孩子起名时,都想为其取一个寓意美好的名字。这样的名字不仅体现出了父母对于孩子的祝愿之情,也有利于加强孩子的自信。而借鉴诗经、楚辞给孩子取名,是传统的起名方法之一。所以这里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诗经楚辞中寓意美好的名字,希望大家喜欢。
《礼》曰:“子生三月,父亲名之,既冠而字之。名所以正形体、定心意也;字者所以崇仁义、序长幼也。夫人非名不荣,非字不彰,故子生,父思善应而名字之,以表其德、观其志也。”
人非名不荣,非字不彰。我们传统风俗认为名字对孩子的一生的气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好名字,即寄托了长辈的期望祝福,也可能对孩子的未来起到一定的助力呢,宁可信其有。
古人取名有“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之说。加之*古籍之多,无法一一涉猎,故止列举《诗经》与《楚辞》中一些寓意美好的词,以供大家参考,也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可以在典籍中发掘更喜欢更合适的名字。
《诗经》
国风 部分
1、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蓁,茂盛貌。
2、燕飞。《邶风·燕燕》:“燕燕**,差池其羽”。
3、淑慎。《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淑慎,和善谨慎。如**有艺人名萧淑慎。
4、惠然。《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惠然,顺从貌。
5、静姝。《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下文还有个“静娈”,都是娴静美丽的意思。
6、炜彤。《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彤:红色。炜:光彩。
7、洵美。《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8、燕婉。《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燕婉:安静和顺,也指如意郎君。字面漂亮,但这一篇《新台》主旨是讽刺卫宣公的,上下文的意思不是很好,慎用。
9、如云。《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如云:像云一样众多。《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屈原《湘夫人》:“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10、邦媛。《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邦:国家。媛:美女。另有“邦彦”——《郑风·羊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彦:杰出的人才。如北宋有词人名周邦彦。
11、灵雨。《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灵雨:及时雨。
12、朝雨。《鄘风·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指早晨的雨。唐时王维有诗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3、芃芃(音朋)。《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芃芃:草木茂盛貌。值得一提的是,该篇的作者许穆夫人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女诗人。
14、绿竹。《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15、琇莹。《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琇:宝石。莹:光亮透明。
16、巧倩、美盼。《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上文连用六个比喻,赞美卫庄公夫人的美貌,文字很美。
17、佩玉。《卫风·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瑳(cuō):玉色洁白,这里指露齿巧笑状。傩(nuó):通“娜”,婀娜。
18、琼琚。《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美玉之意, “琼瑶”、“琼玖”亦是。
19、陶陶。《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陶陶:和乐舒畅貌。
20、佩玖。《王风·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诒我佩玖”。佩玖:佩戴用的美玉。
21、静好。《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静好:安静美好。
22、舜华、舜英。《郑风·有**车》:“有**车,颜如舜华···颜如舜英”。舜华、舜英都指木槿花。
23、德音。《郑风·有**车》:“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德音:善言。
24、子佩。《郑风·子衿》:“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子佩和子衿在这里都指对方的衣饰(从而代指对方)。 25、零露。《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零露:零落的露水。
26、清扬。兮、婉如。《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婉如清扬”。清扬:形容眉目清澈漂亮传神。婉:美丽。
27、琼华。《齐风·著》:“尚之以琼华乎而”。下文“琼莹”、“琼英”,均形容美玉。
28、美清。《齐风·猗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赞美眼睛美丽清亮。
29、如英。《魏风·汾沮洳》:“美如英”,下文还有“美如玉”。如花似玉貌。
30、清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31、素衣。《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沃”。素衣:白色的衣服。北宋晏几道词曰:“素衣染尽天香,玉酒添成国色”。BUT在《礼记》等典籍中,“素衣”也指丧服。
32、菁菁。《唐风·杕杜》:“有杕之杜,其叶箐箐”。菁菁:草木茂盛。
33、采苓。《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诗经》中,“采~”形式的词语多次出现,除此之外,还有“采蘩”、“采薇”、“采菲”、“采芑”、“采菽”等。都是采摘某种植物的意思。
采采。《周南·芣苡》: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同“彩彩”;繁茂、鲜艳。
34、文茵。《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文茵:车中的`虎皮坐褥。这个词外柔内刚有木有!
35、湄(méi)。单名一个“湄”字,取自《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虽然没有文中的“在水一方”“蒹葭”有名。湄:河岸,水与草相接之处。是水与岸之间近水近岸似水似岸非水非岸的一抹,极动人的一个字。
36、渥(wò)丹。《秦风·终南》:“颜如渥丹,其君也哉”。渥:涂。丹:赤石制的红色颜料,今名朱砂。渥丹:色泽红润貌。
37、美淑。《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38、舒窈。《陈风·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舒:舒缓轻盈貌;窈纠(jiǎo)其实是连在一起的,体态窈窕貌。但我觉得“舒窈”是个更好听的名字。《月出》是整本《诗经》中非常有意境的一篇,在我大爱的电影——徐克的《梁祝》中也有出现,我对她爱不释手。
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意境美。
姣嫽。佼(jiāo):同“姣”,美好。“佼人”即美人。僚:同“嫽”,娇美。
39、楚楚。《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楚楚:鲜明貌。
40、如雪。《曹风·蜉蝣》:“蜉蝣掘阅,麻衣如雪”。个人最喜欢刘禹锡的一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41、荟(huì)蔚。《曹风·候人》:“荟兮蔚兮,南山朝隮”。荟蔚:云雾弥漫貌。
小雅 部分
1、翕(xī)、和乐。《小雅·鹿鸣之什·常棣》:“兄弟既翕,和乐且湛”。翕:和顺。《易经·系辞上·第六章》曰:“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静翕”也是一个文静内敛的名字。
棣华。韡(wěi)韡。“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棣华:常棣花之意,谐音“帝花”。韡韡:光明华美貌。美则美但太生僻了。
2、依依。《鹿鸣之什·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依依:柳枝随风飘摇。在其它语境中也形容不舍。
3、霏霏。《鹿鸣之什·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后文还有:“雨雪雰雰”)。霏霏:雪花纷飞貌。然而该词多用以形容雨雪天气,阴森气氛。如范仲淹《岳阳楼记》:“*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没完没了的下雨必然就令人抓狂了啊!所以凡事讲个度,名中若用“霏”字,一个足矣!
4、燕绥suí。《南有嘉鱼之什·南有嘉鱼》:“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燕:即“宴”,这里指宴请,描述席间的景象;绥:安宁。后文还有“燕笑”、“燕喜”等。
5、令仪。《南有嘉鱼之什·湛露》:“岂弟君子,莫不令仪”。令仪:优雅的风度。取这个名字的知名人士有:包拯他爹包令仪、孔祥熙和宋霭龄的长女孔令仪等。
6、闻天。《鸿雁之什·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个人非常喜欢的一句(总让我想起三国时的凤雏···)。
7、金玉。《鸿雁之什·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金玉:比喻珍贵和美好。这里用作动词,指珍惜。
8、攸宁。《鸿雁之什·斯干》:“君子攸宁”。
9、骏德。《节南山之什·雨无正》:“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骏德:犹言美好的品德。
10、翰飞。《节南山之什·小宛》:“宛彼鸣鸠,翰飞戾天”。翰飞:高飞。
11、巧颜。该名字绝对是个大花瓶,看看《节南山之什·巧言》怎么说的:“巧言如簧,颜之厚矣”!这才叫骂人不带脏字。在《诗经》的语境下,无论“巧言”还是“巧颜”都是很不好的名字,不要被字面给骗了。
12、溱溱(音真)。《鸿雁之什·无羊》:“旐维旟矣,室家溱溱”。和国风篇第一个词条“蓁蓁”是一样的意思,表众多。五行缺水的话可以用“溱”。此字多音,也读秦。
13、嘉卉。《谷风之什·四月》:“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嘉卉:美丽的草木。是个带着青草气息的名字,小清新范儿。
14、雅南。《谷风之什·鼓钟》:“以雅以南,以龠不僭”。雅和南均指音乐,且相当于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演奏的那种高雅音乐。
15、苾(bì)芬。《谷风之什·楚茨》:“苾芬孝祀,神嗜饮食”。苾芬:芬芳。又如《谷风之什·信南山》:“是烝是享,苾苾芬芬”。
16、思柔。《甫田之什·桑扈》:“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在这里,思是助词,柔指柔和。形容美酒温和。
17、英英。《鱼藻之什·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英英:轻盈明亮貌。在其它语境中,也可指杰出、有才、美好等。
大雅 部分
1、维桢。《大雅·文王之什·文王》:“王国克生,维周之桢”,维:维系;桢:支柱,栋梁。后文《周颂·维清》中还有“维周之祯”,祯是吉祥的意思。
2、缉熙。《文王之什·文王》:“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缉熙:光明。《文心雕龙·时序》曰:“并文明自天,缉熙景祚”。
3、鹰扬。《文王之什·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鹰扬:犹言鹰之飞扬,威武貌。《后汉书·刘陶传》:“鹰扬天下”,霸气外露有木有!但该词极易被读成“阴阳”,登时霸气侧漏了···
4、玉瓒(zàn)。《文王之什·旱麓》:“瑟彼玉瓒,黄流在中”,玉瓒:天子祭祀时用的玉酒器。
5、思齐。《文王之什·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这里“齐”字其实读“zhāi”,通“斋”,端庄貌。《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从而衍生出成语“见贤思齐”,这里就读“qí”了。
6、徽音。《文王之什·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徽音:美誉。
7、静嘉。《生民之什·既醉》:“其告维何?笾豆静嘉”。静嘉:洁净美好。
8、清馨。《生民之什·凫鹥》:“尔酒既清,尔肴既馨”。
9、柔嘉。《荡之什·抑》:“敬尔威仪,无不柔嘉”。柔嘉:柔和美善。《荡之什·烝民》:“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
10、柔惠。《荡之什·崧高》:“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柔惠:柔和仁惠。
11、懿德。《荡之什·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懿德:美德。感觉这个词儿一般都用作什么皇太后的谥号···
上一篇:小毛虫评课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