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粒子有什么用
上帝粒子指的是什么?
上帝粒子指的是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也称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英语:Higgs boson)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自旋为零的玻色子,不带电荷、色荷,极不稳定,生成后会立刻衰变。希格斯玻色子是非常重要的粒子。科学家在1965年预测了它的存在,2012年正式确定了它的存在,这也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拼图中的后一块。希格斯玻色子是与希格斯场密切相关的粒子。上帝粒子作用:希格斯粒子(上帝粒子)是一种亚原子粒子,也就是说,理论上认为它应当是构成宇宙的最基本组成部件之一。但是它仍然有待实验观测证实。科学家们提出的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了这种粒子的存在,其作用是解释为何其它粒子会拥有质量。根据这一理论,在宇宙大爆炸之后,一种看不见的力,即希格斯场和与之相对应的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一同形成。正是这个场赋予其它基本粒子以质量的属性。
上帝粒子是什么? 有什么用?
1、定义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是标准模型里的一种基本粒子,是一种玻色子,自旋为零,宇称为正值,不带电荷、色荷,极不稳定,生成后会立刻衰变。希格斯玻色子是希格斯场的量子激发。根据希格斯机制,基本粒子因与希格斯场耦合而获得质量。假若希格斯玻色子被证实存在,则希格斯场应该也存在,而希格斯机制也可被确认为基本无误。2、作用希子可能会与前面提到的标准模型粒子相互作用,但也可能会与诡秘的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相互作用,形成暗物质,这在近期天文物理学研究领域里,是很重要的论题。扩展资料上帝粒子美国物理学家、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利昂·莱德曼曾著有粒子物理方面的科普书籍《上帝粒子:如果宇宙是答案,那么问题是什么?》,后来媒体也沿用了这一称呼,常常将希子称作是“上帝粒子”(The God Particle)。这一称呼激起了公众媒体对于希子的关注和兴趣。莱德曼说他以“上帝粒子”为这粒子命名是因为这粒子“在当今物理学中处于极为中心的位置,对我们理解物质的结构极为关键、也极为难以捉摸”。不过他也开玩笑地补充说另一个原因是“图书出版商不让他把这粒子称作‘该死的粒子(Goddamn Particle)’,尽管这别称可能更恰当地表达了希子杳无踪迹的性质以及人们为之所付出的代价与遭受到的挫折感。”然而,许多科学家却不喜欢这一称呼,因为它过分强调了这粒子的重要性和太宗教化。而且即使这粒子被发现,物理学者仍旧无法回答一些关于强相互作用、电弱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的统一化问题,以及宇宙的起源问题;希格斯本人是无神论学者。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希格斯玻色子
上帝离子是什么
上帝粒子,是对希格斯玻色子的别称。是现在发现的基本粒子之一。
它与任何宗教完全没有关系,它是现代科学界研究宇宙起源的成果之一。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玻色子:只有玻色子才能够衰变为两个光子。从实验已观常到这125GeV粒子能够衰变为两个光子,因此,这粒子是玻色子。
2。零自旋:这可以从检验衰变模式证实。在初始发现之时,观察到125GeV粒子衰变为两个光子,根据对称性定律,可以排除自旋为1,剩下两个候选自旋为0或2。这决定于衰变产物的运动轨道是否有嗜好方向,假若没有,则自旋为0,否则,自旋为2。2013年3月,125GeV粒子的自旋正式确认为0。
3。偶宇称或正宇称:研究衰变产物运动轨道的角度,可以查得到底是偶宇称还是奇宇称。有些理论主张,可能存在有膺标量(pseudoscalar )希子,这种粒子拥有奇宇称。2013年3月,125GeV粒子的宇称暂时确认为0。
4。衰变道:标准模型已对希子的衰变模式给出详细预测,这包括双光子道、W^+W^- 道、ZZ 道、b\overline{b} 道、\tau^+\tau^- 道。LHC已于2013年观察到双光子道、W^+W^- 道、ZZ 道,证实希格斯场可以与玻色子相互作用。 LHC又于2014年观察到其它两种模式 b\overline{b} 道、\tau^+\tau^- 道,证实希格斯场可以与费米子相互作用。这意味着希子不只是衰变至传递作用力的玻色子,它还衰变至组成物质的费米子。 对于这些模式,实验初始得到的分支比(branching ratio)或衰变率结果稍微高过预期值,意味着这粒子的物理行为可能更为怪异,但是,CMS团队领导约瑟·英侃德拉(Joseph Incandela)认为,这分歧并不严峻。
5。与质量相耦合:希子必须能够通过希格斯场与质量相耦合,也就是说,与W玻色子、Z玻色子相耦合。对于标准模型希子而言,所涉及的耦合常数 c_V=1 。从分析LHC实验得到的数据, c_V 在标准模型数值的 15%内,置信水平95%。
6。高能量碰撞结果仍旧与先前一致:在大型强子对撞机2015年重新开启之后,碰撞能量将达到设计的13 – 14 TeV,未来实验将专注于寻找其它种类的希子(如同某些理论预测)与检试其它版本的粒子理论,实验获得的高能量结果必须与希格斯理论一致。
什么是上帝离子
是【上帝粒子】不是【上帝离子】
上帝粒子就是【希格斯玻色子】
希格斯玻色子被认为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有“上帝粒子”之称。“上帝粒子”是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莱德曼对希格斯玻色子的别称。这种粒子是物理学家们从理论上假定存在的一种基本粒子,目前已成为整个粒子物理学界研究的中心,莱德曼更形象地将其称为“指挥着宇宙交响曲的粒子”。
自1899年汤姆逊爵士发现电子开始,直至如今,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人类一直孜孜不倦的探索着微观世界的奥秘。1995年3月2日,美国费米实验室向全世界宣布他们发现了顶夸克时,一套称之为标准模型的粒子物理学模型所预言的62个基本粒子中的61个都已经得到了实验数据的支持与验证,看上去标准模型马上就要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对物质微观结构的探索已经到达了它的尾声,似乎人类也马上就要听到这一跌宕起伏的,充满了高潮与华彩的探索乐章的终曲,但是仍然有一个粒子,游离在这座辉煌的大厦之外,仿佛一个幽灵,这就是希格斯粒子,而且就是这个粒子可能会击垮整座大厦。但是也许会为我们揭示出一条全新的探索旅途。就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个世纪中期以来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以及现在处于主流的标准模型理论。
希格斯波色子,为什么被称为“上帝粒子”?
因为希格斯波色子与空间中物体的质量形成有关。希格斯波色子又被称之为希格斯离子,是质量这一维度的组成元素,有了质量离子才会结合为原子,原子才会结合成为分子,分子进一步组成了物体。所以说希格斯离子被认为是世界的组成元素,这也就是为什么被称为上帝离子的原因了。在上世界六十年代,英国的物理学家希格斯开始研究物质质量的根本,质量其实就是一个物体获得加速度的难度,物质的重量越大,获得加速度的难度越大,以此来定义物质的重量。这是希格斯在以此散步中偶然突发奇想的想法,认为空间就像水,物质在水中运动会受到阻力,需要突破这种阻碍就需要有所付出,以此获得的加速度就是我们所说的质量。后来欧洲的科研机构CERN在日内瓦建造了一座大型强子对撞机,科学家们尝试将离子加速到光速,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印证希格斯波色子的存在,终于在2013年试验成功,初步确认了希格斯波色子是存在的,并且定名为希格斯玻色子 ,之后希格斯本人因此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奖。希格斯波色子的发现是人类物理学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是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证明了很多之前的理论,例如真空不空,和空间并不是一个虚无的东西,而是拥有自己的特性的,希格斯波色子被验证广泛的存在于空间之中,给所有的物质施加质量以保证他们的重力加速度,让人们认识到即使是在绝对的真空中也可以对物质进行实在的影响。另外最重要的是希格斯波色子可以打破对称性,这种变相性会造成若电场破坏,这将是未来人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上一篇:女神枪手电视剧全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12-11 上帝粒子有什么用
- 12-11 女神枪手电视剧全集
- 12-11 追信
- 12-11 96岁老人写歌赠亡妻
- 12-11 花蝴蝶舞蹈
- 12-11 儿童江南style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