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戒
勒的组词有哪些
勒的组词有哪些:庵摩勒、鞍勒、贝勒、鞴勒、_勒、勒逼、勒毕、鞭勒、勒兵、勒帛、勒脖子、敕勒、勒崇、捶勒、柑勒、勾勒、钩勒、勒花、勒的笔顺是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竖、横折钩、撇。勒字的笔顺图解共十一画勒 1横 2竖 3竖 4横 5竖 6横折 7横 8横 9竖 10横折钩 11撇勒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勒的拼音为lè,部首为革,结构为左右,注音为ㄌㄜ_,ㄌㄟ,笔顺编号为12212511253。勒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基本解释 点此查看勒的详细内容[ lè ]1. 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马勒。2. 收住缰绳不使前进:悬崖勒马。3. 强制:勒令。勒索。4. 统率:勒兵。5. 雕刻:勒石。勒碑。勒铭。[ lēi ]1. 用绳子等捆住和套住,然后用力拉紧:勒紧。2. 方言,强制,逼迫。二、详细解释[ lè ]名词(1) (形声。从革,力声。从“革”,表示与皮革有关。本义:套在马头上带嚼子的笼头)(2) 同本义勒,马头络衔也。——《说文》勒面绩总。——《周礼·巾车》案勒一具。——《汉书·匈奴传》。注:“马辔也。”弓矢鞍勒。——《后汉书·乌桓鲜卑传》缨辔贝勒。——《仪礼·既夕礼》(3) 又如:马勒;勒面(古代马面饰)(4) 对数能量损失,中子能量损失的一种量度,等于中子初始能量与在慢化过程中任一点上能量之比的自然对数值(5) 勒克司的简称(照度单位)(6) 姓。动词(1) 约束;收紧缰绳以止住马骡等或使马转身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楚辞·九章·思美人》扬桴上陇坂,勒骑下平原。——虞世南《出塞》(2) 又如:勒马;勒帛(系帛作腰带);勒限(给一定的期限);勒口(套上带嚼口的笼头);勒子(妇女用的,由形如两片叶子连接起来的帽圈)(3) 雕刻 。如: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勒石(刻字于石);勒铭(勒碑,勒石。镌刻铭文);勒巧(把记巧文字刻在石上);勒碑(4) 统率勒兵,下令军中。——《史记·魏公子列传》(5) 又如:勒兵(治军,操练或指挥军队,陈兵。检阅军队);勒卒(部署、操练士卒);亲勒六军(6) 强迫;强制 。如:勒取(强行索取);勒迫(强迫);勒停(强制停止;勒令停职)(7) 割,划宋江按住那婆娘,右手却早刀落,去那 婆惜嗓子上只一勒,鲜血飞出。——《水浒传》(8) 勒索 。如:勒_(_勒、累_。勒索,克扣)(9) 挑动,挑逗 。如:勒战(挑战)(10) 另见lēi[ lēi ]动词(1)捆住;套住;或捆住或套住后再用力拉紧(多单用)擅直勒死平民。——关汉卿《窦娥冤》(2)又如:勒紧裤带(3)另见lè三、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勒【卷三】【革部】____也。从革力_。__切说文解字注(勒)__落_也。落_古今字。糸部_下云落也。知_之不作_矣。_名。勒、_也。_其_而引之。按网部?、_落_也。金部_、_勒口中。此云落_者、_落其_而_其口。可控制也。引伸之_抑勒之_。又_物勒工名之_。_韵云。石虎_勒。呼_勒__。此名之不正也。_雅。_首_之革。革_勒之省。___者、_所_也。故曰_首。毛_?革皆_依古金石作?勒、_勒。毛_曰。攸、_首_也。革、_首也。自_上句_首_二字而莫得其解。从革。力_。__切。一部。下面介绍下勒字的其他相关知识:关于【勒】字的英语有:curb、extort、suspend、tighten、关于【勒】字的成语有:浮收勒索、临崖勒马、敲诈勒索、敲榨勒索、悬崖勒马、浮收勒折、勒马悬崖、勒索敲诈、言同勒石、燕然勒功、关于【勒】字的诗词有:《安南贡象·锦鞯宝勒度南云》、《敕勒歌》、《抱疾谢李吏部赠诃黎勒叶》、《浣溪沙·拟勒雕鞍上虎丘》、《辉腾锡勒草原》、《上元夜·金勒银鞍控紫骝》、《醉花阴·姓名未勒慈恩寺》、《天赐白·君不见书生镌羌勒兵入》、《政府生日·朝回宝勒照金狨》、《棋酒为意·小小试部勒》、关于【勒】字的组词有:庵摩勒、鞍勒、贝勒、鞴勒、_勒、勒逼、勒毕、鞭勒、勒兵、勒帛、勒脖子、敕勒、勒崇、捶勒、柑勒、勾勒、钩勒、勒花、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我字的详细信息
勒的组词
勒的组词有弥勒、马勒、贝勒、敲诈勒索、悬崖勒马、格勒、敲诈勒索、那不勒斯、弥勒佛、巴勒斯坦。资料扩展: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实施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从而构成犯罪。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这是本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不同的显著特点之一。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公私财物。敲诈勒索的行为只有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时,才构成犯罪。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是本罪的加重情节,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敲诈勒索罪的惯犯;敲诈勒索罪的连续犯;对他人的犯罪事实知情不举并乘机进行敲诈勒索的;乘人之危进行敲诈勒索的;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敲诈勒索的;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巨大的;敲诈勒索手段特别恶劣,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或其他严重后果的;等等。所谓要挟方法,通常是指抓住被害人的某些把柄或者制造某种迫使其交付财物的借口,如以揭发贪污、盗窃等违法犯罪事实或生活作风腐败等相要挟。一般来说,威胁、要挟内容的实现不具有当场、当时性。但行为人取得财物可以是当场、当时,也可以是在限定的时间、地点。但是,如果行为人为了迫使被害人答应在日后某个时间、地点交付财物而当场对被害人使用了暴力,其暴力实际起的是与以实施暴力相威胁一样的胁迫作用,只是因为其不是作为当场占有他人财物的手段,所以,不能认定为抢劫罪。如果其暴力尚未造成被害人严重伤残或者死亡,可以认定为敲诈勒索罪;如果造成被害人严重伤残或者死亡的,可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
上一篇:畜牧器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