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女人
没有太多化妆品时代的欧美女星谁最美?盘点20世纪中期欧美最美女星
在20世纪中期,西方欧美的影视业已经很发达了,同时也涌现出了很多非常纯粹的美丽的女明星。说到这里,估计很多小伙伴们就会想到奥黛丽·赫本、秀兰·邓波儿、玛丽莲·梦露、伊丽莎白·泰勒等这样的知名女星。那么在那个没有太多化妆品的时代里,女性们表现出来的多半是自己非常纯粹的美。那么她们当中谁最美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凯瑟琳·赫本 1907年5月12日凯瑟琳·赫本赫本出生于美国哈特福德市,是美国著名的女演员。凯瑟琳·赫本在1934年的时候就已经凭借这电影《清晨的荣誉》荣获了第六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她的主要影视作品有《清晨的荣誉》、《寂寞芳心》、《摘星梦难圆》、《费城故事》、《非洲女王号》、《夏日时光》等等。 能够出演这么多名作,获得如此多的奖项,凯瑟琳·赫本凭借可不仅仅只是自己精湛的演技,自己的颜值也是站着很大比重的。凯瑟琳·赫本给很多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的女王,高鼻梁,脸型透露着一定的骨干,一双迷人挑逗的眼睛,这让当年很多男性都一见倾心。 格蕾丝·凯利 格蕾丝·凯利是奥黛丽·赫本的好姐妹,1929年11月12日出生于美国费城,也是20世纪中期著名的美国影星。格蕾丝·凯利是在1949年6月25日正式登台演出的,期初是一名戏剧演员。后来在1950年期间在一部叫做《十四小时》的电影中出演一名小角色而被著名导演弗雷德·金尼曼看中。之所以被看重不仅仅只是因为她优秀的演技,同时也是因为格蕾丝·凯利爆表的颜值,因为格蕾丝·凯利的颜值非常上镜。 格蕾丝·凯利的样子给人一种非常有亲和力的美感,内双大眼,微微上翘的鼻子,尤其是笑起来的时候非常的迷人可爱。格蕾丝·凯利生前可以说是非常幸福美满的,最后是嫁给了摩纳哥亲王雷尼尔三世,并且有着三个孩子。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格蕾丝·凯利最后是因为车祸而离世。 海蒂·拉玛 海蒂·拉玛也是20世纪中期美国的一名著名女星,不过海蒂·拉玛1914年11月9日出生于欧洲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海蒂·拉玛是个很有才的女人,不仅是一名女演员,而且还是一名发明家,关键是还有着非常美丽的面容。 海蒂·拉玛是在1931年初次接触到影视行业的,她出演的第一部电影叫做《街上的钱》。在1933年的捷克斯洛伐克出演的爱情影片《欲焰》中成为了首位以 *** 镜头出镜的女演员。后来在1937年的时候在路易斯·海耶的推荐下来到了美国好莱坞,之后才改艺名为海蒂·拉玛。 前面也说到了海蒂·拉玛也是一名发明家,其实这个发明也有着一定的巧合在里面。当她欣赏了著名音乐家乔治·安太尔的作品后,她根据钢琴的原理发明了“跳频技术”,为后来的CDMA以及我们经常使用的Wi-Fi等技术奠定了基础。 海蒂·拉玛的主要影片基本上都是关于爱情生活的,比如说前面说到的《欲焰》、《齐格菲女郎》、《霸王妖姬》等等,总共有25部作品。能够在这种类型的影视中当主要角色的,绝对也是跟她自身的颜值分不开的。尖下巴、高鼻梁、厚嘴唇、一双有点深邃的大眼睛,这让当时很多男性都把持不住的,而这就是海蒂·拉玛纯粹的美。 贝蒂·戴维斯 同样,贝蒂·戴维斯也是一名20世纪中期美国的著名女星,1908年4月5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洛厄尔。他在1929年就登上了百老汇的舞台,期初使命戏剧演员,很有活力,很有朝气,很受欢迎。由于自己的高延迟,在1935年贝蒂·戴维斯就接触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部电影《女人女人》,而且在次年就因为这部电影荣获了第八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项。 贝蒂·戴维斯可以说是颜值加演技,试想有几个演员能够在自己第一部作品当中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呢?贝蒂·戴维斯是那种比较纯粹的甜美,有着一点点妩媚的大眼就是她的利器,但是这种妩媚却也不是那么致命,充满着韵味。 玛丽莲·梦露 玛丽莲·梦露,这个就太熟悉了,十足的性感女神。1926年6月1日出生于美国洛杉矶市,1946年的时候玛丽莲·梦露接触到了影视业。玛丽莲·梦露拼接着自己的长相以及机器性感的身材使得当时的西方无比疯狂。 玛丽莲·梦露的那张在纽约大街上的照片,裙子被下面的热气吹起张开成喇叭状的照片;面对镜头两眼微眯,双唇微翘;在沙发上 *** 双腿的照片等等等等可以说都已经不被定义为照片了,而是一种特殊情感的表达,这种情感就是一种纯真性感的定格。 秀兰·邓波儿 说起秀兰·邓波儿,相信有过童年的小伙伴们也不会陌生了,这是美国著名的童星。虽然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秀兰·邓波儿都是那张纯洁,可爱美丽的儿童脸形象。但是秀兰·邓波儿长大后,成年后的青春照也是非常养眼的,而且这是最纯粹的美。 秀兰·邓波儿长大后可以说是很多男性心中非常完美的女人形象。浓眉大眼高鼻梁,较厚的嘴唇旁带着一个小酒窝,略尖下巴的娃娃脸,美丽和纯洁要比童年时的秀兰·邓波儿更加的有韵味。叫问谁若是看见这样的可人儿不会投去芳心呢? 伊丽莎白·泰勒 伊丽莎白·泰勒,这个大家都太熟悉了,颜值爆表不多说,就单单1963年版的《埃及艳后》给多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伊丽莎白·泰勒1932年2月27日出生于英国伦敦,有着那种英国女性独有的气质和没,女人的妩媚,柔与美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1942年还只有9岁的伊丽莎白·泰勒就已经接触到了影视行业,拍的第一部电影叫做《每分钟出生一个孩子》。 再来看看她后来的作品《玉女神驹》、《战国佳人》、《青楼艳妓》、《埃及艳后》等等,看着这些电影名字都知道,这些必定是要由着高颜值的女性才能HOLD住全场的。伊丽莎白·泰勒纯洁的美,迷人的微笑,单纯的眼神等等永远都看不厌,给好几代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奥黛丽·赫本 奥黛丽·赫本,一位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英国女星以及舞台剧演员,对于他的颜值我在这里只想说两个字“完美”!《罗马假日》、《美人鱼》、《蒂凡尼餐厅》、《窈窕淑女》等等,哪一部不是跟“美”挂钩的? 奥黛丽·赫本的气质、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眉毛等等都勘正完美,绝对的黄金比例。长的如此完美的女人,而且是非常纯粹的美,不是吹牛,恐怕现在整容医院都整不出来这样的。奥黛丽·赫本的外貌不得不说是人见人爱,已经有多少人被她的美丽而吸引?这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没有太多化妆品时代的欧美女星谁最美?盘点20世纪中期欧美最美女星
在20世纪中期,西方欧美的影视业已经很发达了,同时也涌现出了很多非常纯粹的美丽的女明星。说到这里,估计很多小伙伴们就会想到奥黛丽·赫本、秀兰·邓波儿、玛丽莲·梦露、伊丽莎白·泰勒等这样的知名女星。那么在那个没有太多化妆品的时代里,女性们表现出来的多半是自己非常纯粹的美。那么她们当中谁最美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凯瑟琳·赫本
1907年5月12日凯瑟琳·赫本赫本出生于美国哈特福德市,是美国著名的女演员。凯瑟琳·赫本在1934年的时候就已经凭借这电影《清晨的荣誉》荣获了第六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她的主要影视作品有《清晨的荣誉》、《寂寞芳心》、《摘星梦难圆》、《费城故事》、《非洲女王号》、《夏日时光》等等。
能够出演这么多名作,获得如此多的奖项,凯瑟琳·赫本凭借可不仅仅只是自己精湛的演技,自己的颜值也是站着很大比重的。凯瑟琳·赫本给很多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的女王,高鼻梁,脸型透露着一定的骨干,一双迷人挑逗的眼睛,这让当年很多男性都一见倾心。
格蕾丝·凯利
格蕾丝·凯利是奥黛丽·赫本的好姐妹,1929年11月12日出生于美国费城,也是20世纪中期著名的美国影星。格蕾丝·凯利是在1949年6月25日正式登台演出的,期初是一名戏剧演员。后来在1950年期间在一部叫做《十四小时》的电影中出演一名小角色而被著名导演弗雷德·金尼曼看中。之所以被看重不仅仅只是因为她优秀的演技,同时也是因为格蕾丝·凯利爆表的颜值,因为格蕾丝·凯利的颜值非常上镜。
格蕾丝·凯利的样子给人一种非常有亲和力的美感,内双大眼,微微上翘的鼻子,尤其是笑起来的时候非常的迷人可爱。格蕾丝·凯利生前可以说是非常幸福美满的,最后是嫁给了摩纳哥亲王雷尼尔三世,并且有着三个孩子。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格蕾丝·凯利最后是因为车祸而离世。
海蒂·拉玛
海蒂·拉玛也是20世纪中期美国的一名著名女星,不过海蒂·拉玛1914年11月9日出生于欧洲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海蒂·拉玛是个很有才的女人,不仅是一名女演员,而且还是一名发明家,关键是还有着非常美丽的面容。
海蒂·拉玛是在1931年初次接触到影视行业的,她出演的第一部电影叫做《街上的钱》。在1933年的捷克斯洛伐克出演的爱情影片《欲焰》中成为了首位以全裸镜头出镜的女演员。后来在1937年的时候在路易斯·海耶的推荐下来到了美国好莱坞,之后才改艺名为海蒂·拉玛。
前面也说到了海蒂·拉玛也是一名发明家,其实这个发明也有着一定的巧合在里面。当她欣赏了著名音乐家乔治·安太尔的作品后,她根据钢琴的原理发明了“跳频技术”,为后来的CDMA以及我们经常使用的Wi-Fi等技术奠定了基础。
海蒂·拉玛的主要影片基本上都是关于爱情生活的,比如说前面说到的《欲焰》、《齐格菲女郎》、《霸王妖姬》等等,总共有25部作品。能够在这种类型的影视中当主要角色的,绝对也是跟她自身的颜值分不开的。尖下巴、高鼻梁、厚嘴唇、一双有点深邃的大眼睛,这让当时很多男性都把持不住的,而这就是海蒂·拉玛纯粹的美。
贝蒂·戴维斯
同样,贝蒂·戴维斯也是一名20世纪中期美国的著名女星,1908年4月5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洛厄尔。他在1929年就登上了百老汇的舞台,期初使命戏剧演员,很有活力,很有朝气,很受欢迎。由于自己的高延迟,在1935年贝蒂·戴维斯就接触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部电影《女人女人》,而且在次年就因为这部电影荣获了第八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项。
贝蒂·戴维斯可以说是颜值加演技,试想有几个演员能够在自己第一部作品当中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呢?贝蒂·戴维斯是那种比较纯粹的甜美,有着一点点妩媚的大眼就是她的利器,但是这种妩媚却也不是那么致命,充满着韵味。
玛丽莲·梦露
玛丽莲·梦露,这个就太熟悉了,十足的性感女神。1926年6月1日出生于美国洛杉矶市,1946年的时候玛丽莲·梦露接触到了影视业。玛丽莲·梦露拼接着自己的长相以及机器性感的身材使得当时的西方无比疯狂。
玛丽莲·梦露的那张在纽约大街上的照片,裙子被下面的热气吹起张开成喇叭状的照片;面对镜头两眼微眯,双唇微翘;在沙发上裸露双腿的照片等等等等可以说都已经不被定义为照片了,而是一种特殊情感的表达,这种情感就是一种纯真性感的定格。
秀兰·邓波儿
说起秀兰·邓波儿,相信有过童年的小伙伴们也不会陌生了,这是美国著名的童星。虽然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秀兰·邓波儿都是那张纯洁,可爱美丽的儿童脸形象。但是秀兰·邓波儿长大后,成年后的青春照也是非常养眼的,而且这是最纯粹的美。
秀兰·邓波儿长大后可以说是很多男性心中非常完美的女人形象。浓眉大眼高鼻梁,较厚的嘴唇旁带着一个小酒窝,略尖下巴的娃娃脸,美丽和纯洁要比童年时的秀兰·邓波儿更加的有韵味。叫问谁若是看见这样的可人儿不会投去芳心呢?
伊丽莎白·泰勒
伊丽莎白·泰勒,这个大家都太熟悉了,颜值爆表不多说,就单单1963年版的《埃及艳后》给多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伊丽莎白·泰勒1932年2月27日出生于英国伦敦,有着那种英国女性独有的气质和没,女人的妩媚,柔与美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1942年还只有9岁的伊丽莎白·泰勒就已经接触到了影视行业,拍的第一部电影叫做《每分钟出生一个孩子》。
再来看看她后来的作品《玉女神驹》、《战国佳人》、《青楼艳妓》、《埃及艳后》等等,看着这些电影名字都知道,这些必定是要由着高颜值的女性才能HOLD住全场的。伊丽莎白·泰勒纯洁的美,迷人的微笑,单纯的眼神等等永远都看不厌,给好几代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奥黛丽·赫本
奥黛丽·赫本,一位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英国女星以及舞台剧演员,对于他的颜值我在这里只想说两个字“完美”!《罗马假日》、《美人鱼》、《蒂凡尼餐厅》、《窈窕淑女》等等,哪一部不是跟“美”挂钩的?
奥黛丽·赫本的气质、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眉毛等等都勘正完美,绝对的黄金比例。长的如此完美的女人,而且是非常纯粹的美,不是吹牛,恐怕现在整容医院都整不出来这样的。奥黛丽·赫本的外貌不得不说是人见人爱,已经有多少人被她的美丽而吸引?这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女性主义的发展简史
一般来说,西方女性主义历史被分为三段:自由女性主义(liberal femini *** ),激进女性主义(radical femini *** ),和后结构派女性主义(post-structuralist femini *** )。 自由女性主义也被称女性主义第一浪潮(first-wave femini *** ),它可以追溯到1792年英国女作家Mary Wollstonecraft发表的 《表明女人的权利》( 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但其主要风行年代为1918-1928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其主要目标是争取女性在法律和政治上的官方(de jure)地位。 此间,欧美女性开始积极的争取参政权利。 也是通过这一波女性主义活跃分子的努力,欧美女性最终得以投票权。 女性主义第二浪潮(second-wave femini *** )主要的活跃时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间,以激进女性主义为主导。 激进女性主义认为,光取得投票权是没有用的。 因为选举系统是男人决定的,而在选举系统之外的生活也是以男人为主导的。 她们提出了“父权社会”(patriarchy)的说法,认为女性生活的改善不仅仅应该是在选举系统里的平权,而应该深入到生活各个方面,比如说家庭分工等等。 激进女性主义最著名的宣言是“生活的就是政治的”,即在生活中对自身权力的争取也是有重要政治意义的。 同时活跃在这个时期的还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Socialist femini *** ),主要投身于六、七十年代的左派运动,认为改变女性地位的根本在于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才可能达到性别平等。 这些提法,很快就被女性主义第三浪潮(third-wave femini *** ) 的学者们否认了。 投身女性主义第三浪潮的学者们主要采取了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t)的观点,吸纳了包括酷儿理论、后殖民主义等各学科的精华。 她们提出,过去的女性主义,都是以西方白人中产阶级女性为中心的。 她们认为在第一浪潮和第二浪潮当中,女性主义者都高高在上的认为女性正确的生存方式是单一的,而没有看到,世界上的女人数众,在不同的环境里,有不同的压迫、不同的应对方式、不同的需要。 不能一概而论。
女性主义的发展简史
西方女权主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代女权主义 (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 西方女权主义起源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以后,19世纪下半叶出现第一代,和欧洲工业革命同步。1789年10月,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一群巴黎妇女进军凡尔赛,向国民议会要求与男子平等的合法人权,揭开了女权运动的序幕。1790年法国女剧作家高尔日发表了《妇女权利宣言》,提出17条有关妇女权利的要求。宣言后来成为女权运动的纲领性文件。1792年,英国女作家M.沃斯通克拉夫特发表《为女权辩护》一书,提出妇女应当在教育、就业和政治方面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待遇。19世纪中叶,女权运动的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 。直至1920年,美国通过法案,保障女性享有选举权。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目标明确,妇女要求与男子有相同的经济、政治权力;以行动、实践为主,侧重于推动立法。最为典型的是拉拉.蔡特金领导的妇女同工同酬运动与各国女性争取选举权的一系列运动。这一阶段奠定了女权运动的奋斗目标,也形成了女权运动是一场社会实践运动的基调。教育、就业及政治权利的诉求归根结底是最求女性追求平等的社会角色地位,而不健全、非理性的劳动力市场是女权运动的最大障碍。可以说,把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不利地位视为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的重要根源,就是这一阶段形成的。尽管其后女权主义思想理论有了发展,劳动力市场的环境背景也在不断变化,但是这种观念还是在女权主义者中根深蒂固。
第二代女权主义(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现代女权主义,这一阶段是女权主义在西方最重要的阶段。女权主义者发现,尽管女性在政治经济领域争取平等的努力取得明显的成果,但是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地位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例如,得到选举权的妇女群体在政治依然处于从属地位,同工同酬、平等就业基本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职业隔离与职业发展前景不佳的问题凸现。这种矛盾的情况促使女权主义者向纵深思考,形成了独特的女权主义理论,主要有三派: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朱丽叶忒.米切尔,她最著名的“提出女性主义的问题,给予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就明白地亮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号。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主要是从经济和阶级斗争方面要求妇女和男性的平等,他们所重视的是妇女的经济地位与物质生活。虽然有不同的解读,但是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重要理论渊源。把无交换价值、无报酬的家庭劳动视为阶级压迫,积极地投身社会的生产劳动。在重视生产经济领域的问题上,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是第一代女权主义的直接继承者。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代表人物为19世纪英国的米尔、当代美国的傅瑞丹。米尔是英国十九世纪自由主义健将,他在他的代表作——《女性的屈服》一书中,集中地阐述了他的女性权益的观点。米尔指出法律的不平等使得婚姻制度里的婚姻关系犹如主人与奴隶的关系。现代社会就是人们有迁徙的自由、选择职业的自由,以及改善生活的机会。但是对已婚妇女而言,她却没有这些现代男人享有的自由。傅瑞丹继承了18世纪以来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同时又更加强调女性在公共领域的参与。因此,傅瑞丹在其名著《女性迷思》一书中,首先对女性的家庭角色展开锐利的解析与批评。傅瑞丹指出父权社会的文化机制竭尽所能地塑造一个幸福的家庭主妇形象,使得女性把自己的一生寄托于家庭与婚姻关系。然而这个理想形象,只是个迷思。为了发挥自我潜能,妇女必须和男性一样从事公共领域的活动。故此,傅瑞丹鼓励女性放弃以家庭主妇的形象作为自我认同,不过,她并未提倡女性在实质上放弃家庭生活,而是在事业与家庭间取得平衡。自由主义女权者认为家庭束缚是一种强有力的干扰因素,必须依靠国家立法干预,形成介入机制。因此,自由主义女权运动继承了自由主义运动的衣钵,以争取立法保障为主要诉求,积极维护妇女政治权利。
激进主义女权主义:这一派诞生最晚,活跃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严格地说,这一派并不是统一的思想派别,而是前两种思想流派极端理念的集中表现。以美国的凯特.米丽特为代表,以她的著作《性政治学》为思想典范。这一派把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家庭私人生产剥削解读为“性剥削”,把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家庭束缚解读为“性束缚”,他们把女性和男性完全对立起来:男人是敌人,女人是朋友;男人是暴躁,女人是温柔;男人是迫害者,女人是被迫害者;男人是压迫者,女人是被压迫者……实际上,他们将女权运动要求男女平等的社会诉求改造成了从根本上消除男女差异,直至女权至上。对女权运动的传统领域——社会政治与经济,他们抱着轻蔑的态度,他们把女性解放运动解读为“性解放”,要求从根本上消解传统家庭模式。他们的激进主张与“性解放运动”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争议。
第三代女权主义:后现代女权主义,面对“性解放运动”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保守主义对妇女解放运动的有力质疑,离婚率明显上升,爱滋病泛滥等等,女权主义者开始反思。特别是在消除男女二元对立方面,形成了“温柔的女权主义”“绿色女权主义”。他们一方面肯定了女权运动保护女性社会权益的成果,另一方面对女权主义者试图颠覆传统家庭模式提出了质疑。后现代女权主义还在成长阶段,分为唯本论与构成论两个主要派别。唯本论继承了传统女权主义的男女二元分界,试图在承认男女差异的基础上消除男女不平等。构成论则从根本上否定男女二元分界,强调性别角色的社会性,把男女平等的主张看成父权制的产物。虽然两者理论出发点不同,但是都在认同传统家庭模式基础上完成妇女解放的目标。
上一篇:黄河的主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