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二十年庆典
火了20年的娱乐圈巨头王中军:风光时有多辉煌,落魄时就有多凄惨
一个人一旦身居高位久了,围绕在他身边阿谀奉承的人必定不少, 曾创立“华谊兄弟”这个传媒公司的王中军, 作为圈内火了整整20年的 娱乐 巨头, 他一度和弟弟王中磊成了 娱乐 圈的顶级大佬, 在他发展得最好的时候,他曾不惜花8亿去购买名家字画, 把生活过得优哉游哉,令人羡慕! 而作为圈内的大佬,因为手中掌握了太多的资源, 当时他也几乎得到了所有明星的奉承, 结果谁能想到,随着一次次的判断失误, 事业“日落西山”的他,如今已经走到了为救华谊要变卖家产的地步! 正所谓“树倒猢狲散”,在他落魄后, 之前围绕在他身边的人也全都纷纷离去, 他用自己的人生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 “风光时有多辉煌,落魄时就有多凄惨”! 出生于1960年的王中军,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 虽然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可他却从小喜爱艺术, 自幼酷爱绘画,幻想着长大后能成为一名艺术家, 可惜他的父母却并不想让他踏上艺术这条道路, 在他16岁那年,还没读完中学的王中军便在父母的要求下, 退学应征入伍,跟他的父亲一样成了一名军人。 20岁那年,他退伍回到了北京, 发现从小一起爬树掏鸟窝的小伙伴摇身一变成了大学生, 王中军也不甘居于人后,他也考取了夜大的大学文凭, 当时读的还是他从小喜欢的美术。 从夜大拿到文凭后,王中军去了国资局出版社, 一开始他对于这份工作充满了激情, 然而在干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 其实他喜欢的并不是这种按部就班的工作, 因此在苦熬三年后再也无法熬下去时, 王中军毅然放弃了这个“铁饭碗”, 随后去了一家文化公司工作。 也正是因为如此,王中军正式接触了传媒行业, 并且喜欢上了这个行业,为了能在这个行业走得更远, 他在这里干了三年后又离开了这里, 只身一人去了美国留学,学的正是传媒专业。 1994年,王中军从美国回来后, 他创办了华谊兄弟广告公司,主营广告业务, 后来看到影视圈的发展前景特别好, 于是他便开始投资拍摄影视剧作品, 由于他投资的这些影视作品为公司赚了不少钱, 觉得这个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好的王中军心想: “投资电影能赚这么多钱,还开什么广告公司?” 于是他跑去和弟弟王中磊说了自己的想法, 没想到兄弟俩一拍即合,直接成立了影业投资公司。 经过几年的努力,王中军和弟弟王中磊创办的公司发展得风生水起, 从编剧、导演、制作,再到市场推广和院线发行等等, 他的影视公司已经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产业链, 在发展影视投资事业的同时,王中军还成立了经纪公司, 将他看好和觉得有发展潜力的明星艺人都签约到旗下, 最先被他相中的便是从小穿着开裆裤一起长大的发小冯小刚, 当时冯小刚已经凭借《甲方乙方》等作品成了知名大导演, 为了将这位发小拉进来, 1998年,王中军直接开出了400万年薪,外加华谊兄弟公司股份的薪酬, 成功打动了冯小刚,将冯小刚拉进了华谊公司的阵营。 冯小刚也没有让王中军失望,进入华谊兄弟公司的第一年, 他就凭借一部《没完没了》替华谊赚了近2000万元, 在尝到甜头后,华谊接连投资冯小刚拍摄了不少作品, 这些作品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不过,让王中军以及华谊的事业进入巅峰的, 还是要归功于王中军慧眼识珠,签约了经纪人王京花。 早在王京花签约华谊之前,她就已经是圈内有名的经纪人, 名下签约了一大批名气和作品都没得说的艺人, 例如我们熟悉的陈道明、胡军、刘嘉玲等人,当年都是王京花旗下的艺人。 为了将王京花签到旗下,王中军直接开出了给她一半股份的诱惑, 在巨大的金钱诱惑下,王京花也很快答应了他的邀请加入了华谊公司, 而从王京花后来为华谊做的贡献来看, 事实证明王中军兄弟俩的选择是没错的。 由于王京花自身签约了不少明星艺人,她进入华谊后, 这些之前和她签约的艺人,自然也就成了华谊公司的资源, 加上王京花加入华谊后为公司签下了不少明星艺人, 在王京花的帮助下,华谊很快就成了坐拥几十名人气明星的大公司, 被誉为当时业界内最成功的民营影视公司之一! 在王中军和王中磊兄弟俩摇身一变成了 娱乐 圈的巨头后, 很多想要得到发展和资源的明星艺人也纷纷围绕在他们身边, 尤其是一些不温不火的女星,为了成名和上位,更是不惜牺牲一些什么, 例如当年“双冰”争夺华谊一姐这件事情就闹得轰轰烈烈, 当时王中军的弟弟王中磊,还一直在花丛中流连忘返, 相继和不少我们熟悉的人气女星传出了绯闻。 相比弟弟喜欢在花丛中摘花赏花来说, 王中军在实现了财富自由之后爱上了收藏各种艺术品, 他曾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 花8亿买下了梵高、毕加索、曾巩三人的三个作品, 当时风光无限的王中军在采访时还调侃: “只有在收藏面前,我才感觉到自己也只是一个穷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太飘,他的事业很快就迎来了下坡路。 王京花和他的合约到期之后, 便拒绝和他续约,直接对他说:“老板,我想自己创业。” 王中军害怕对方名下的艺人,以及她帮华谊签的艺人也会离开, 就问道:“那艺人呢?” 王京花也没有客套,直接了当地说:“想跟我走得跟我走,不想跟我走的留在公司。” 然而等王京花走的时候, 她名下签约的陈道明、胡静、刘嘉玲等几十个明星艺人, 全部走得一干二净,在失去这些明星艺人的支撑之后, 华谊这座 娱乐 圈的大厦立马变得摇摇欲坠。 当然,真正让王中军和华谊兄弟走起下坡路的, 还是后来被曝光的一系列丑闻, 首先是和圈内大咖艺人闹掰, 例如2013年和周星驰合作电影时,影片的票房高达13亿, 但据媒体爆料,华谊后来将原本承诺给周星驰的分红取消了,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河拆桥”, 因此和周星驰关系破裂的华谊,从此再也没和对方合作, 而在出了这样的事情之后,很多明星艺人也开始不敢和华谊合作。 除此之外,还有2018年的范冰冰事件, 因此事受到影响的华谊据说亏损高达10亿元, 这次的亏损让本来就摇摇欲坠的华谊变得更加艰难, 再加上其他各方面的亏损,以及华谊的经营不善, 据王中军后来在采访中透露:“当时欠了各种债务,47个亿!” 而为了让华谊继续维持下去,曾花8亿购买名家字画的王中军, 不惜变卖自己多年来的收藏品, 甚至还出售了早年在香港买下的两座豪宅, 然而就算是这样,华谊至今也依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在王中军和华谊陷入低谷的时候, 早年一直围绕在其身边的那些明星艺人以及那些所谓的朋友, 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用王中军的话来说就是:“你会有种世态炎凉的感觉。” 其实除了事业遇到瓶颈以外, 王中军如今也同样为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感到担忧, 尤其是他的小儿子王天,现在已经成了他的心病。 王中军一共有2个儿子,大儿子叫王夫,今年已经29岁, 一直被王中军当成接班人来培养的王夫, 如今已经开始着手接手华谊公司的准备, 被当成华谊接班人的他,目前正在公司担任董事的职务, 尽管王夫和年轻时的王中军相比显得太过稚嫩, 可他自身也称得上是一位年轻有为的人, 唯独小儿子王天也,一直是王中军担忧的对象。 据媒体消息了解,如今24岁的王天也, 去年在北京昌平的一个别墅区内擅闯私人住宅, 后来警方来处理的时候,他还拒绝配合民警工作, 对民警大打出手的他,最终被判刑了一年,因此遭受了牢狱之灾。 因此从王中军两个儿子的状况来看, 大儿子王夫的懂事让他感到欣慰, 而小儿子王天也的放纵,却成了让他忧心的心结。 作为曾经风光无限的一位圈内大佬, 王中军当年在内地 娱乐 圈真的称得上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就和香港 娱乐 圈的向华强一样,是妥妥的“话事人”之一, 然而事业落魄后,他如今在圈内已经成了无人问津的“过气大佬”。 从王中军以及华谊的现状发展来看, 近些年发展起来的能人并不少,也有着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兴起, 王中军想要重新站回高处并不如容易, 而华谊公司当年一家独大的盛景,也几乎很难再重现。
华谊兄弟有难,阿里影业7亿相助?是情义相挺,还是另有所图?
前段时间,华谊兄弟发了这样一个公告:阿里影业拟向华谊兄弟提供7亿元借款,借款期限为五年。 公告称,华谊兄弟将与阿里影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在公司主控影视项目、艺人发展、衍生品开发、营销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 并且华谊集团保证,在协议生效后的5年内,华谊集团至少完成主控并上映10部院线电影的产能。 讲真,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是有点不相信的,华谊兄弟向阿里借款7亿元?华谊什么时候沦落到"借钱"的地步了? 不过后来仔细想想,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曾经有多风光,如今就有多落寞。 2018年对于华谊兄弟来说,绝对是"不平静"的一年,各种负面消息缠身。 去年,崔永元一番"猛操作",不仅让范冰冰人设崩塌,也把华谊兄弟推上了风口浪尖,虽然华谊兄弟此前曾表示:所有合同均合法合规,并依法及时缴纳了相关税款。 可范冰冰的"打脸"就在眼前,实在让公众很难信服。 当然,华谊如今的境况可不是崔永元一人的"功劳",华谊的危机,其实早就开始了,崔永元顶多算是推波助澜。 华谊陷入危机最早可以追溯到"王京花出走"。 2005年,在与华谊五年合约期满后,王京花带着几十个艺人一起从华谊跳槽到橙天,这其中还包括陈道明、刘嘉玲、梁家辉、夏雨等大牌艺人。 媒体们都惊呼:华谊被掏空了! 不过当时华谊倒是很刚,王中军还放出狠话:"换成是我走了还差不多,华谊缺了谁都可以!" 不过这还只是开始,从2010年开始,范冰冰、李冰冰、周迅等明星也相继出走。 2011年,连"当家艺人"葛优也走了。这一来二去的,虽不至于"挖空"华谊,但要说一点没影响,我是不信的! 如果说大批艺人出走只是小痛小痒,那么冯小刚的"衰败"就是大动筋骨了。 作为国内第一个累计票房过十亿的导演,冯小刚对华谊来说,绝对是"摇钱树"的存在,王中磊那句"华谊的天下,有一半是冯小刚打下的"真不是玩笑话。 要知道早年间,华谊连续投资了冯小刚12部电影,每一部都是赚钱的。 不过这个好运气并没有延续下去,2012年,冯小刚《1942》上映,可票房却远远不及预期,两个交易日华谊市值就蒸发了13个亿。 这也是第一次,冯小刚的名号失灵。 而这次失利,华谊兄弟也开始意识到:只依赖某个"导演或明星"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他们开始另辟蹊径。 2013年,王中军提出了"去电影单一化"的目标,开始发展互联网、实景 娱乐 等周边业务,想借此摆脱对电影行业的依赖。 可最后的结果是:周边业务没做起来,主营的电影业务倒是走下坡路了。 2014年到2015年,华谊电影业务遭遇滑铁卢,出品的好几部电影接连遇冷,除了2015年的《寻龙诀》还行,其他都没什么火花。 两年尝试以失败告终,华谊兄弟只好临时刹车,接着把目光放到了明星的流量上。 2015年,华谊兄弟先后"高价"收购了浙江东阳浩瀚影视 娱乐 有限公司和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 其中,东阳浩瀚的股东包括艺人李晨、冯绍峰、Angelababy、郑恺、杜淳、陈赫等明星,东阳美拉的股东则是老搭档冯小刚。 这意图很明显了,收购公司只是表面,最主要是跟明星们的利益捆绑,而这确实也有些效果。 随着明星们的"努力",华谊的情况开始好转。 2017年,华谊全年营收达38.71亿元,同比增长10.49%,票房方面凭借《摔跤吧!爸爸》、《芳华》、《前任3》也拿下了不错的成绩。 讲真,照这个局势发展下去,华谊要想恢复曾经的"辉煌"还是有机会的,可谁知半路杀出了崔永元这个"剑客"。 2018年,崔永元曝光了"阴阳合同"内幕,紧接着华谊股价持续下跌,刚刚好转的业绩也就成了一纸空谈。 电影方面也没有好的作品,2018年下半主控的电影中,不是亏本,就是游走在亏本边缘。 最后也就演变成了"2018年亏损近10亿"的惨状。 很多人猜测,这次华谊兄弟怕是要凉了,可事实证明,虽然迎来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但饿死的骆驼比马大,凉是必须的,但还不至于彻底凉凉。 今年1月8日,华谊发布了9条关于申请银行授信公告,授信金额累计达到25亿元。如今,阿里影业也"伸出援手",借款7亿帮华谊解了"燃眉之急"。 那么问题来了,同是电影行业,为什么阿里影业会出手帮华谊呢? 华谊兄弟有难,阿里影业来相助。 对于阿里借款给华谊的举动,一开始我也挺纳闷的,可后来一查发现:阿里和华谊早就分不开了。 据悉,早在2004年以前,在马云与张纪中合作推广雅虎搜索时,就已经跟"华谊兄弟"王中军王中磊有所接触了。 2006年6月,马云正式入股华谊兄弟,所占股份还不少,哪怕是后来马云成立阿里影业,股份有所削减,但双方还是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 当然,阿里影业之所以借款给华谊兄弟,可不光是为了"友谊"—— 与其说,阿里帮了华谊兄弟,倒不如说阿里是在帮自己。 这些年来,华谊兄弟并不是阿里唯一参股的,博纳影业、光线传媒、万达集团、大地影院等行业巨头,阿里都有入股。 再者,阿里影业还表示,这次与华谊的合作,其实是为自己的"锦橙合制计划"助力。 这个计划是阿里影业2018年11月提出的,大概内容就是:阿里影业将以主投、主控或主宣发身份,和一流制作团队合作,扶持青年导演、编剧等, 在国内四大电影档期,5年内上映20部电影。 之前凭借"啥是佩奇"刷屏的《小猪佩奇过大年》就是"锦橙计划"的产物。 有人猜测,这或许是阿里影业在填补在电影内容上的空缺。 虽然阿里影业在历经连续亏损后,情势有所好转,接连押中《西虹市首富》、《我不是药神》、《飞驰人生》、《流量地球》等爆款电影。 但大多以投资、联合出品方的身份,代表性的主控项目几乎没有。 不难看出,阿里是在下一盘"大棋"。 但任谁也没想到,在这盘大棋里,曾经的电影巨头华谊兄弟,居然成了棋子一般的存在,也是不胜唏嘘! 不过,这也很难说,毕竟 娱乐 这个行业一向变化莫测,说不准什么时候,华谊就突然走出了低谷期。 不到最后一步,谁是谁的棋子还不一定! END 【今日话题】 #你觉得华谊兄弟能度过"寒冬期"吗?#
上一篇:trilogy of lust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