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6号船首航大西洋
远望4号测量船
远望4号测量船基本介绍远望四号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综合性航天远洋测量船,前身为我国远洋调查船--向阳红10号,1998年8月归建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1999年2月改为远望四号测量船。1999年10月,远望四号测量船首次远赴印度洋,执行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海上测量通信任务首战告捷,船舶实现了从训练型向任务型的转变,现已宣布退役。远望四号船是1998年8月由原“向阳红10号”改建而成的航天远洋测控船,主要担负卫星和飞船海上跟踪、遥测、通信和控制任务。船长156.2米,船宽20.6米,最大高度39米,满载排水量12700吨,吃水7.5米。船舶巡航速度18节,最大航速20节,海上自持力100天,续航力18000海里。船体采用B级冰区加强,任意一舱破损而不沉。远望四号船主要承担导弹、运载火箭、921工程宇宙飞船等飞行试验的海上综合测控、通信任务,具有测控精度高、实时性强、全天候工作等优点。在短短四年时间里,六下太平洋,四征印度洋,累计海上作业8723个小时,总航程达8万5千余海里,出色地完成了6次国家级大型试验海上测控通信任务。研制历程远望号船队在1965年由国务院总理建议、1968年经中共中央主席批准成立。船队共有六艘船只,分别称为远望一号至远望六号,远望4号测量船便是其中一艘。使用情况2007年8月5日凌晨5点10分,远望4号在江阴基地靠泊时,被港海666号万吨级运煤货轮碰撞,碰撞点在4号船艏油舱部位并引发大火,大火在4小时后扑灭,但船上监测仪器已严重受损,没有人员伤亡,随后该船送往江阴船厂维修。国务院非常重视这次事故,要求有关部门严查原因。2011年12月14日在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远望四号测量船正式宣布退出海上测控舞台。这是继远望一号船退出海上测控序列、远望二号船不再承担远洋测控任务之后,第三艘退出海上测控舞台的测量船,这标志着我国航天远洋测量技术正在向更高水平发展。型号演变远望五号由第七零八所负责总体设计,江南造船公司建造,于2007年9月30日交付使用。远望六号于2008年4月12日在上海正式交付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使用。武器性能名称:远望4号测量船建造时间:1998年现状:已退役满排吨位:10000-50000吨舰长:156.2米型宽:20.6米满载排水量:12,700吨航速:20节自持力:100天
远望2号测量船
远望2号测量船远望二号远洋航天测量船是我国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控船。主要承担我国航天飞行器的海上测控、通信和打捞回收任务。是我国航天测控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海上测控中,担负着天地话音传输任务,让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在太空中成功与地面通信。武器性能名称:远望2测量船建造时间:1977年下水时间:1977年全排水量吨位:10000-50000吨船长:192米型宽:22.6米满载排水量:21000吨航速:20节自持力:100天介绍远望二号于1977年下水,长192米、宽22.6米、高38.5米,满载排水量2.1万吨,最大航速20节,自持力100天。先后圆满完成亚洲一号、东方红三号、风云二号、烽火一号等卫星和神舟试验飞船27项重大海上测控任务。创造了中国航天与远洋测控史上“六个第一”、“四个第一”的记录。远望2整体表现远望二号舰是我国第一代综合航天远洋测控船。主要承担我国航天飞行器的海上测控、通信和打捞回收任务。是我国航天测控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舰长192米、宽22.6米、高38.5米,满载排水量2.1万吨,最大航速20节,自持力100天。远望2各种记录至2005年10月,远望二号舰已28次飞越大洋,安全航行40万多海里,相当于绕地球20圈,圆满完成了运载火箭发射、国内外各类卫星发射等任务。在国外,还有“神舟”飞船的飞行。包括该试验在内的30余项重大航天测控任务,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出海频率最高、总航程最长、任务模型最全、连续测控时间最长的记录和远洋测控。远望二号曾两次获得一等功,四次获得二等功,并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试验突出贡献奖”。远望二号的“六佳”包括任务模型最全、出海频率最高、海上连续测控时间最长、任务切换时间最短、外港挂靠次数最多、最长的总航程。“四个第一”是首次承担国外卫星发射海上测量任务、首次实现海上对卫星的控制、首次成功利用联合姿态控制技术调整卫星姿态、首次是时候在外港停留了。作为新中国诞生的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二号也于1980年首次航行到太平洋,填补了我国海洋空间测控空白,延伸了我国空间测控领域从陆地到海洋的网络。在执行首次载人飞船任务期间,远望二号完成了太阳能电池板展开、飞船变轨、军委副主席曹刚川与航天员杨利伟通话等关键任务,为飞船的正常运行和顺利返回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远望二号与中国载人航天2003年10月中旬,“神舟五号”一次又一次飞越远望二号,从监测飞船太阳能电池板的部署到发布指令引导飞船变轨,从保障航天员与地球的通信以完成各种测量和通信。远望二号在惊涛骇浪中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承担的各项任务。在“神舟”飞船5次海上测控任务中,远望二号成功测控了飞船运行段和轨道段,相当于完成了167颗卫星的测量任务,设置了数万颗卫星。状态数据,并远程发布命令。一次性圆满完成1700余件,完成了航天器跟踪测轨、遥控指挥、数据注入、变轨控制、遥测参数接收与处理、图像与语音传输等关键测控事件。成功完成。航天专家表示,远望二号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特别是“神舟五号”任务做出了巨大贡献。该船完成第一轮太阳能电池板监测,第五轮完成飞船变轨,第五轮完成飞船变轨。六圈保证了宇航员之间的交流,对飞船的正常运行和顺利返回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远望二号与中国海事测控航天远洋测控是在海水涌动、舰船晃动、天线晃动、目标运动等复杂环境下实施的。远望二号在这种复杂环境下不断开展科技攻关,屡创海上测控奇迹:远望二号在执行国外“亚洲一号”卫星测量任务时,在卫星入轨8分钟后及时捕获南太平洋目标,并将精确计算出的各项参数发送给卫星提前22分钟进行测控。中心,其初始轨道预报精度比国外公司要求高出数倍。“位章联控”是国际航天界公认的高难度测控技术。远望二号成功地将这一超高难度测控技术应用于“风云二号”卫星任务测控,使我国海洋空间测控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实现了从测量到历史性跨越到测量和控制。在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测量船的国家中,还没有测量船远程控制卫星的先例。为填补这一空白,远望二号经过八年攻关,掌握了动态环境下的稳定跟踪、定姿定位、精密标定、电磁兼容等海上测控技术。近年来,远望二号按照载人航天和海上测控任务要求,突破了航天器低仰角快速捕获等多项难点,攻克了测量等十余项重大技术难关。工况设计、跟踪捕获、精密定轨、软件设计。关于未来的任务远望二号现任舰长吴金高表示,对于27岁的远望二号来说,后续任务更多的是压力和挑战。他正在积极准备和制定新任务要求的应急预案。谋划、加强船员培训和培训,开展技术创新和攻关,目标是解决所有问题再出海。中国航天远洋舰队舰长简世龙表示,“神舟六号”的海上测控并不是“神舟五号”的简单重复。按照“神六”任务要求,远望二号等4艘远望勘测船正从五个方面进行精心准备:一是在硬件方面对相关测控通信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开展船舶动力系统的航修和厂修,更换部分设备,进一步提高可靠性;二是在软件方面,开始熟悉文件和方案草案,并进行相应的软件设计和准备调整;三是加强人员专业培训,开展一专多能培训、岗位培训、针对性培训;四是狠抓质量建设管理,出现的问题一律清零;五是加强船员政治思想教育,增强责任意识。远望二号远洋航天测量船是我国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控船。主要承担我国航天飞行器的海上测控、通信和打捞回收任务。是我国航天测控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海上测控中,担负着天地话音传输任务,让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在太空中成功与地面通信。使用情况神舟五号任务期间,远望二号在南太平洋进行了监测。 2003年10月15日9时30分,捕获到航天器信号,使航天器进入椭圆初始轨道。神舟六号任务期间,也是在南太平洋,2005年10月12日09时30分,飞船被捕获,并注入初始轨道数据。2010年起,远望二号不再承担远洋测控任务,停靠在中国卫星海事测控部码头,开始承担长期的卫星管理任务。模型进化远望三号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二代航天探测船。 1994年4月26日建成下水,1995年5月18日编入远望舰队。远望四号于1998年由向阳红10号科考船改造而成,长156.2米,宽20.6米,高39米,吃水7.5米,满载排水量约12000吨。双向语音通讯等功能。远望五号由708所设计,江南造船公司建造,2007年9月30日交付使用。名称:远望二号调查船建造时间:1977 年推出时间:1977满排吨位:10000-50000吨技术数据船长长度:192米模压宽度:22.6米满载排水量:21,000吨航速:20节自持力:100天
远望号测量船的介绍
“远望”号测量船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研制成功的一艘现代化测量船。“远望”一号建成于1977年8月,“远望”二号建成于1978年9月。该舰舰长190米,宽22.6米,高38.6米,排水量21000吨。在“远望”号测量船上装备有完善的导航设备和精密的测量系统。它的导航设备除了一般舰船上使用的光学、天文导航设备、惯性导航设备、无线电导航设备外,还装备卫星导航和声呐信标导航设备,从而可以精确测量船位,保证对导弹、卫星、飞船测量的精确。测量船上的测量系统有雷达跟踪系统,它有一个巨大的抛物面天线,能连续跟踪飞行中的火箭、卫星、飞船;遥测系统也有巨大的抛物面天线,可接收飞船发出的数据信息,并能转发给发射控制中心;VHF语音通信系统,用于飞船与地面控制中心的话音通信,通信系统用于船上各部门间和外界的通信联系、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对各系统测得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传送到发射控制中心。在“远望”号测量船上装备的多种精密测量系统,可以在预定海域,对进入其测量弧段的导弹、卫星、飞船进行跟踪遥测,并能精确的测定他们的着落点,以便进行对卫星、飞船的回收。在“神六”飞船载人航天试验中。四艘“远望”号测量船分别布阵于太平洋(远望一号,远望二号)、大西洋(远望三号)、印度洋(远望四号)执行对“神六”飞船的测控任务,正是由于“远望”号测量船装备了完善的导航设备和精密的测量系统才使他们出色、圆满的完成了测控任务。
远望号测量船的远望五号
测量船用于航天测控,是我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5号测量船于2007年9月29日在江南造船厂正式交付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使用。远望五号测量船集船舶建设、航海气象、电子、机械、光学、通信、计算机等领域最新技术于一身,由通用船舶平台和航天测控装备两大部分组成,分为船舶、测控、通信、气象4个系统。满载排水量2.5万吨,抗风能力可达12级以上,能在南北纬60度以内的任何海域航行。中国自1977年至1998年先后建成4艘远望号航天远洋测量船,截至2007年9月共54次航行大洋,总航程130余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60圈,累计海上作业7000余天,先后圆满完成国内外应用卫星发射和“神舟”飞船的发射试验等63次航天测控任务。远望五号与原来的4艘船相比,设计更加先进、美观,设备配置更加合理,数字化、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程度明显提高。船内采用光纤构建综合信息高速传输平台,各大系统能够利用这个平台扩展业务功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并具备海上智能会诊、排除故障的能力。全船成功采用了减震降噪技术和变风量空调系统,同时在舱室布置上也更人性化,功能更齐全,大大提高了船员长期远洋生活的舒适性。远望五号和正在江南造船厂建造的另一艘测量船远望6号测量船,将构成中国航天远洋测量船队新一代“姊妹船”,建成使用后,将大大提高应对未来高强度航天飞行试验任务的能力,为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远望号测量船队相继攻克了船摇稳定、电磁兼容、海上标校、航天器轨道确定和改进、航天器海上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地实现了海上测控事业的一系列重大跨越。海上综合试验能力从过去两三年执行一次任务,发展到如今一年执行10次任务;执行任务的海域从太平洋扩展到三大洋;执行任务的能力从原来的单一测量,发展到如今的能测能控。中国最新远望5号航天测量船和其姊妹远望6号将替代远望一,二号保持中国远望测量船队的四艘规模。2016年1月,底返回中国的“远望五号”测量船,全年连续海上作业156天,刷新了远望号单船一次出航时间的历史纪录。
远望号测量船的远望二号
远望二号船是我国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控船,主要承担我国航天飞行器的海上测量、控制、通信和打捞回收任务,是我国航天测控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船长192米,宽22.6米,高38.5米,满载排水量2.1万吨,最大行速20节,续航100天。远望二号船组建于1978年,30多年来,先后25次远征大洋,总航程30余万海里,累计海上作业时间1826天,先后27次圆满完成了亚洲一号、东方红三号、风云二号、烽火一号等卫星和神舟号试验飞船的重大海上测控任务。
上一篇:被浪卷走新郎获救时紧抱新娘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09-12 远望6号船首航大西洋
- 09-12 被浪卷走新郎获救时紧抱新娘
- 09-12 怎么获得夏洛特
- 09-12 2020央视中秋晚会直播
- 09-12 麦当劳中国将停用塑料吸管
- 09-12 上海上空现海市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