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6
“生命禁区”可可西里被禁!去了可能就回不来的地方...
敬畏自然,珍爱生命! 前一段时间,可可西里事故频发... 为有效保护可可西里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9月4日,青海格尔木市公安局发布通告: 禁止一切 社会 团体或个人随意从格尔木前往玉树州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开展 旅游 、探险、非法穿越等活动。 凡是出租车、私家车由格尔木载客前往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一律必须先行前往公安机关进行备案。 简单来讲就是: 没事儿不要来可可西里! 有人觉得格尔木警方是在危言耸听,但现实中的可可西里比这上面写的还要恐怖百倍。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是目前世界上 原始生态环境 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 它平均海拔5000米,也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上面这两段话,看似是在介绍可可西里的概况,实则是在告诉你们它 隐藏的危险 ! “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 就是说这里没有进行开发,一切都保留着大自然最纯正的模样。 当然也包括野生动物... 希望所有人都记住,在这片土地上,人类不是主人,藏羚羊,藏野驴...它们才是可可西里的 “常住居民” 。 除了它们,还有很多凶猛的动物,比如体型硕大的 野牦牛 、粗壮的 藏棕熊 、当然还有让人闻风丧胆的 狼群 ... 你永远不知道它们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出现,一旦碰到了后果不堪设想。 “平均海拔5000米”: 这句话其实就是在隐晦的告诉你,这里自然条件恶劣,含氧量不足沿海地区的一半。 而且这里地形复杂,雪山冰川林立,江河湖泊纵横...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才被称为 “生命的禁区” 。 记得之前看电影《可可西里》的时候,有这么惊心动魄的一幕: 巡山队员在与盗猎分子的追逐中陷入了流沙,从挣扎到绝望再到最后被流沙吞噬,那种无助感,看得人揪心... 你看,就连日夜守护这片土地的巡山员,都不能从可可西里完全“脱身”,所以你怎么能保证自己可以安全的离开这里呢? 不要觉得电影在夸大事实,真实的情况就是这样。 被大家追捧的可可西里原始状态的背后,就是藏着如此恶劣的环境。 夏天,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到流沙和沼泽中。 如果你还是一个人前往的,那真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绝望的等待自己被吞噬掉。 冬天,可可西里的气温最低能达到零下46摄氏度! 也就是说一旦迷失了方向,你就只能在广袤无边的风雪中自生自灭。 所以,你还敢来么? 但也有人觉得,只要自己准备充分了,是不是就没关系了? 旅行菌想友情提示一下,大部分出事儿的都是觉得自己做好充分准备的。 大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这句话还是希望大家都能牢牢记在心里。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一个叫 刘银川 的人。 他可以算是前几年国内的 “顶级流浪者” ,去过很多地方,有很丰富的徒步经验。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还是没能走出“无人区”。 他当初规划了一条总长1504.788公里,最高拔5429米,平均拔4794米的路线。 他原本计划用60天完成这次挑战,但70多天过去了还是没有他的消息。 他的朋友和家人觉得不妙,开始求助。 可一听到刘银川的大概情况后,搜救队员直接说: “进去就没想到能找到活人,想着能找到遗体或者遗物,给(刘银川)家人一些安慰。” 搜救队员还说,刘银川挑战的羌塘无人区里太冷,气温会低于零下40摄氏度。 他们带上发电机和电热毯都感到无力,更别说只带了羽绒睡袋的刘银川了。 你看, 人类有时就是会高估自己 ,认为自己能掌控大自然,但是到最后还是被大自然给征服。 其实,旅行菌看到可可西里“被禁”的通告时,表示很赞同。 因为有些人就是会有 “逆反心理” ,哪怕一个个危险的例子都摆在眼前了,他还是会觉得自己是特殊的那一个,危险一定找不上自己。 但就是因为现在有太多这样的人,才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去挑战“禁区”。 多的时候一年发生十几起游客失联遇难的事情都有。 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旅行菌真是又难过又生气... 现在通告一出,可以扼杀掉很多人前往可可西里的想法,从一些方面来说,是一个好事儿。 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前往可可西里,对可可西里来说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人类活动多了,就会在另一方面影响可可西里自己的生活。 比如前一段时间,新闻报道了一个90后小伙辞职去 可可西里捡垃圾 的事情。 因为那里没有被开发,所以各种设施都不完善,人类活动的垃圾无处可扔,只能扔到那片美丽的土地上。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扔下的那一片垃圾,无足轻重... 但就是每个人都这么想,也就有了现在成百上千吨的垃圾。 要知道可可西里是很多河流的源头,也是很多珍稀动物赖以生存的家园,这些垃圾对它们而言就是一种无形的毁灭。 而且,人类活动多了,还会增加 盗猎 的风险。 前两天看新闻说一名曾参与枪杀索南达杰的嫌犯在潜逃26年后被抓获。 索南达杰就是电影《可可西里》的主角。 1994年1月18日,他在与盗猎分子的一场枪战中英勇牺牲。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贪婪的淘金者进入可可西里,大量捕杀藏羚羊, 藏羚羊数量从20多万只一度锐减至不足2万只 。 后来一群英勇的战士为了保护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生灵,奋勇战斗,不少人因此牺牲了性命。 守护可可西里的英雄们 虽然现在可可西里申遗成功, 这片4.5万平方公里的湿地上,已经近10年没有过枪响 ,但是守护这里的每个人还都心有余悸。 遗憾的是,这些年依旧有很多人私自进入可可西里 旅游 探险、非法穿越... 其实这是为盗猎者埋下了机会。 守护可可西里的英雄们 所以,可可西里被禁,不管是对那些动物还是对那些日夜守护这里的战士而言,都是一个好消息。 可可西里,需要我们共同来守护。 虽然我们无法亲眼目睹这里的美丽,没办法踏足这片神秘的土地。 但书中有言: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行,然心向往之” 。 我们内心的信仰之地也许此生都无法到达,但是只要心中有这个信仰,就已经足够了。
为什么可可西里被称为“生命禁区”?可可西里有何秘密?
可可西里位于青海西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它是中国四大无人区之一,也是最大的无人区之一,总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横跨青海、新疆、西藏。所谓无人区,是指没有人能在这里长期生存下去,而可可西里是世界上三大无人区之一,可见这里比中国其他三个无人区危险得多。可可西里也被称为“生命的禁区”和世界的“第三极”。在可可西里最温暖的地区,西津乌兰湖,一年中最温暖的时间在零下4度左右,而可可西里最冷的地区,乐县乌兰措在一年中最温暖的时间保持在零下10度左右,最冷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46度。如果没有足够的温暖,人们可能会在这里冻死。正因如此,可可西里基本上是一块开发在苔原上的无人区。冻土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冰川近300条,冰蓄量约816亿立方米。 此外,雪山和复杂的地貌也意味着这里的气压低,氧气稀少。可可西里的含氧量甚至不到沿海地区的一半。比如在其他地区,沸水必须达到100度才能沸腾,但在可可西里的一些地区,80度已经是沸点了。有的朋友看到这个,可能会说开水快不是好事,还能节省时间。其实并不是,这也意味着这里的人呼吸不到正常情况下一半的氧气。这种缺氧状态只要三天,人们就有80%的几率患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这些疾病虽然是小病,但有时如果症状不严重,服药两天即可痊愈。但这些一般条件。不适用于可可西里,小感冒会引起高原肺水肿,使氧气稀薄的情况下呼吸困难,甚至咳血。 一旦患上高原肺水肿,如果不及时治疗,用不了多久就会没了生命。更危险的是可可西里周边没有医院。如果你想去医院,你只能离开可可西里,或继续前进。所以,即使你患有高原肺水肿,幸好有同伴愿意送你去医院。最终的结果只是求医途中的死亡,即使是复杂的地理环境也会让你的同伴惊慌失措,在此结束生命。可可西里的地貌十分复杂,到处都是流沙、沼泽或湿地。探险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险情,那就是汽车行驶时,会掉入深不可测的沼泽湿地。越动越沉,他们只能弃车逃跑,而在《可可西里》这部影片中,有一个山地巡逻队被流沙吞没的场景。这时候,不要抱着侥幸的想法,以为可以打电话求救。不要说这些危险是一瞬间发生的。就算有时间求救,你的电话也打不出去,因为可可西里根本就没有信号,这里再怎么高科技的通讯设备也打不通。 如果你有幸成功弃车逃生,你与意志力的对抗也算是真正的开始。可可西里的天气多变。可能前一秒天晴,下一秒下大雨,时不时也有。伴随着5级以上的大风,这种情况下,徒步穿越可可西里那更是难上加难,一天能走15公里也不错。在可可西里逗留的时间越长,面临的危险和困难就越多。如何满足日常饮水是一个大问题。不要将可可西里视为“千湖之国”。有大小湖泊7000多个,冰川众多。但这些湖泊多为咸水湖,只会让人越喝越渴。冰川只会在夏天融化,而且是冰川融水流入这些泻湖的最后一个地方。因此,许多游客和探险家在穿越可可西里的途中因口渴而死。 虽然可可西里非常危险,不适合人类进入,但它的生态环境并没有被太多人破坏,保存完好。是目前世界上原生态环境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既然是原始生态环境,自然就有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动物。对于许多野生动物来说,可可西里简直就是它们的天堂。除了最具代表性和最著名的藏羚羊、野牦牛、棕熊、白唇鹿外,这里常年栖息着230多种野生动物。鸟类有50多种,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野生动物园,因此可可西里也被称为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基因库。然而,不要 当这些动物很可爱时,不要掉以轻心。他们的危险不应被低估。野牦牛、棕熊等动物觉得自己的领地受到冒犯,可能会主动攻击人类。 这一系列危险的存在,使得穿越可可西里的死亡率不亚于攀登珠穆朗玛峰。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探险家和游客把穿越可可西里当成自己的梦想,不知不觉闯入,最终睡在美丽而危险的可可西里。就在去年,可可西里发生了两起游客丧生的事故。. 因此,去年9月,青海格尔木市公安局不得不发布公告,禁止一切形式的非法穿越可可西里、旅游、探险活动。如果需要去,还需要提前到公安局备案,得到批准后才能进入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有什么好玩的
导语:可可西里有什么好玩的?去可可西里可以玩些什么呢?可可西里又称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中国最大、海拔最高、最神秘的“死亡地带”。它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总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高寒地带。下面是可可西里好玩的活动介绍,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周围没屏障,地势高峻,平均海拔高度在 5000 米以上。可可西里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但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动物使这位“少女”更加妩媚动人。 住宿& 交通: 可可西里保护区可参观但不能拍照,旅客可以宿营,或到附近的五道梁或不冻泉住宿。在可可西里,旅客可以走青藏线,坐火车到格尔木市,再租车前往,或是乘坐格尔木到拉萨的.班车,在五道梁前的保护站下车 可可西里旅游玩什么? 骑行 骑上山地车,让心在广阔的高原上自由地驰骋。其实,在可可西里骑行和在这里徒步同样艰苦,很多沼泽地根本没法骑行,所以骑行之前一定要做好详细攻略并且预约好当地的向导。 由于没有路标,加上各种各样的简易便道极多,骑行非常容易迷路。即使是使用详细的地图(实际上可可西里并没有什么详细而有效的地图)和卫星定位仪还是不可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一定要有一位熟悉当地道路情况的牧民带路。另外,即使如此,还是应该在物资和心理上做好迷路的准备,以便万一迷路,不至于发生混乱。 徒步 可可西里徒步穿越旅游不但要挑战高原气候和广袤沙漠、平原、大山的严峻,还要挑战徒步穿越者沿路的补给问题。所以请想去可可西里徒步的驴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可可西里徒步必备装备: 由于可可西里的气候条件比较恶劣,要想前往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尤其是保暖等个人护理上要当心,否则很容易出现危险。在前往之前,最好向曾经入藏的朋友或网友收集更多的相关资料,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囊内容。 1、必备用品:手电筒、常用药品、水杯、太阳帽、保暖服装及个人护理用品,如防晒霜、润唇膏、口罩(防风沙及灰尘)等。 2、常备药品:红景天、感冒药、阿司匹林、头疼散、黄连素、清凉饮料冲剂、螺旋藻、救心丹。 以上就是可可西里有什么好玩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有所了解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可可西里哪里好玩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是21世纪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景区内还是有察尔汗盐湖、昆仑山口、沱沱河、东台吉乃尔湖,以及格尔木胡杨林。 察尔汗盐湖 察尔汗盐湖,是中国青海省西部的一个盐湖,与茶卡盐湖齐名,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地跨格尔木市和都兰县,由达布逊湖以及南霍布逊、北霍布逊、涩聂等盐池汇聚而成,格尔木河、柴达木河等多条内流河注入该湖。由于水分不断蒸发,盐湖上形成坚硬的盐盖,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直接修建于盐盖之上,察尔汗盐湖蕴藏有丰富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等无机盐,总储量达20多亿吨,为中国矿业基地之一。有著名的万丈盐桥。 昆仑山口 昆仑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神话传说的摇篮,古人尊为“万山之宗”、“龙脉之祖”,因而有“国山之母”的美称,藏语称“阿玛尼木占木松”,即祖山之意。莽莽昆仑,气势磅礴,四季寒冬,银装素裹,群山连绵,万仞云霄。登临山口,巍巍昆仑的千峰万壑如同披着银灰色铠甲的群群奔马,随着风起云涌,滚滚向前。 沱沱河 沱沱河又称托托河、乌兰木伦河,蒙语意为“红河”,位于中国青海省西南部,是长江源的西源,是可可西里区域的南方底部之一。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西南侧姜根迪如雪山的冰川,冰川尾端海拔近五千五百米。 这里有庞大的雪山群,海拔六千米以上的雪峰共有二十座,永久雪线高达五千八百米 ,群峰上有四十条现代冰川和许多冰斗。它的最上源有东西两支,东支发源于格拉丹东雪山群西南侧的姜根迪如雪山下的冰川;西支源于尕恰迪如岗雪山的西侧,两河受冰川融水补给,成为河流的最初水源。东西两支汇合后称纳欣曲,下行24公里与右岸的切美曲汇合后才称沱沱河。沱沱河出唐古拉山区后继续北流,截开祖尔肯乌拉山较低的山岗,流至囊极巴陇附近,在流到青藏公路的沱沱河沿时,它已是深3米,宽20-60米的大河了。沱沱河长江源特大桥就飞架在沱沱河沿的河滩上。 东台吉乃尔湖 东台吉乃尔湖位于格尔木市,在柴达木盆地内,滨湖大多为湖积和湖相化学沉积,盐碱地广布,同样是青海的一个绝美的盐湖,如果你觉得茶卡盐湖已经有些商业化并且游客众多,不妨来东台吉乃尔湖一睹这纯正的蒂芙尼蓝。东西台吉乃尔湖区深居柴达木盆地腹地,是一个以卤水为主的特大型锂矿床。 格尔木胡杨林 格尔木的胡杨林生长在昆仑山脉和茫茫戈壁盐滩之间的沙漠化地带里,因此显得尤为珍贵。林中生长着芦苇、梭梭、红柳、盐爪爪、骆驼刺等沙生植物,与栖息的野生动物一起,伴随着古老的胡杨。 在格尔木这片被沙漠淹没的地带,胡杨以其坚韧不拔的个性,编织着一道绿色屏障,有力地阻挡了沙漠的扩大。其中,除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保留下来的老胡杨林之外,在格尔木河边还有一片新生的胡杨林。它们并非人工种植,而是在沿河以及低洼水分较充足的地方,由过去被烧毁或砍伐的胡杨老根重新萌发形成。
上一篇:144书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