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视频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教学设计题 阅读课文并尽兴教学设计(语言点的确定8分,教学设计22分)
没完全看明白提的要求 是要设计成阅读课吗?还是别的课型?
生词:有点儿 比 习惯 天气预报 大风 感冒
语法点:1.有点儿 2.比较句 简单形式--A比B+adjective 表示差异大的复杂形式--A比B+adjective多了 3.句首名词话题句 “这儿的天气你习惯了吗?” 4.别…了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如何讨论天气,以及比较两地的天气情况
教学对象:(自填)
教学步骤:1.处理生词(老步骤 什么领读分读的 自填吧)
2. 学习语法(这个找一些教学语法的书套上用就行了 这里就说下比较句吧)
板书比较句的简单形式
写出两个城市的温度 问学生哪个城市冷或者热 然后引导他们用比较句来说
可以再换“热”
给出两个温度差异大的城市 问学生哪个城市很冷 引导他们用复杂形式的比较句来说
注意特别要指出“A比B很adj”的形式是错误的 汉语里只能在形容词后跟表示程度差异大
然后换别的形容词复练(用图片 或者指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差别等等)
3. 练习课文(这个也是老套路)
把课文处理好以后 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练习比较自己故乡的城市和现在所在中国城市的天气比较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模板 导语:对外汉语教学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是国家改革开放大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下面我分享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模板,欢迎参考! 一、教学情况 1、所用教材: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语言技能类 汉语教程 第一册(下)杨寄洲 主编 2、教授对象:人文系一年级学生 3、课程类型:语法 4、教学时间:一课时 5、参考资料: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语言技能类 汉语教程 第一册(下)杨寄洲 主编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语法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语气助词“了”,时量补语的用法和区别,能够正确使用语法点,规范汉语学习用语的准确性与精确度。 三、教学方法 使用简单的汉语及基本的英语作为媒介语,尽量使学生能够听懂和理解语法的讲解,使语法教学顺利展开。语言尽量幽默,肢体动作表达到位,尽可能安排足够的时间讲解练习,巩固学习。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1、“了”作为语气助词的用法及语气助词“了”在表示动作的完成时的用法。 2、时量补语的用法。 五、教学过程 时量补语指的是表达动作或状态持续的时间。询问时要说:“多长时间?”例如:“一会儿、一分钟、一刻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半天、一天、一个星期、半个月、一个月、半年、一年等。 1 动词不带宾语时,主语+动+时量补语 1)、他 【在清迈】 工作﹤了﹥ 两年。 (他是主语,工作是动语,两年是时量补语,起补充说明工作持续的.时间长度的作用) 2)、他 【在越南】 生活﹤了﹥ 5个月。 (他是主语,生活是动语,5个月是时量补语,起补充说明生活这个动作持续的长度的作用) 3)、我 【每天都坚持】 锻炼 一个小时。 (我是主语,锻炼是动语,一个小时是时量补语,起补充说明锻炼的时间长度的作用) 2 动词带宾语(或动词是离合词)时,要重复动词,主语+动语+宾语+动语+(了)+时量补语 1)、他(主语)游(动语)泳(宾语)游(动语)了一个下午(时量补语)。 2)、他(主)学(动)汉语(宾)学(动)了 两个多月了(时量补语)。 3)、我(主)睡(动)觉(宾)睡(动)了 八个小时(时量补语)。 3 宾语是人称代词,宾语+时量补语 1)、我等了你(宾)一个下午。 2)、我养鸡(宾)十五年了 4 宾语不是人称代词时,动词+时量补语+宾语(和宾语之间可加“的”) 1)、A、你看了多长时间的电视? B、我看(动)了三个小时(时量补语)(的)电视(宾语)。 2)、A 、你学了几年的汉语? B、 我学(动)了一年(时量补语)(的)汉语(宾)。 5 动词后边有了,句末还有了,表示动作仍在进行。 1)、他学了一年汉语。 (可能不学了) 他学了一年汉语了。 (现在还可能在学) 2)、他在北京住了两年。 (现在不在北京住了) 他在北京住了两年了。(现在还在北京住) 6 巩固练习 1 ) 朗读下面短文并指出文中一共出现多少个时量补语。 我来泰国七个多月了,觉得清迈的天气很好,人也很热情。跟泰国人相处了几个月,我发现 自己的泰语进步了很多,每天的生活也安排的很充实。平时每天上完三个小时的课,我就会去图书馆看一个下午的书,到了下午五点就去体育馆跳一个半小时的健美操,之后回宿舍休息半个钟头,再去洗澡。晚上看了两个小时电视就去睡觉。这样的生活舒服了。我想在这里多住几个月,可是妈妈说:“七个多月见不到女儿的面了,很想念”。所以为了见到妈妈,我只能提前回国了。 2 写五个带时量补语的句子,分别按照以上5个语法点的内容书写。 3 运用时量补语写一段小短文,要求句子中带时量补语不少于7个。(120字以内) 六、 总结 语法是连词成句,表达句意的纽带。只有学好语法,我们才能正确掌握语言的表达,才算真 正学好一问外语。虽然语法的学习过程是十分枯燥乏味的,但却是必不可是的。决不能因为语法很难掌握,就对语法产生畏惧。我们要坚定学习的决心,努力加强语法的学习与训练,脚踏实地的学好中文,学好语法。 ;
对外汉语各种教学法的对比
对外汉语各种教学法的对比 导语:对外汉语中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下面我进行各种方法的对比,欢迎参考! 1. 语法翻译法与自觉对比法 相同点:(1)自觉对比法继承了语法翻译法的“语法为纲”,在教学原则上都强调语法教学,在教学方法上都重视用学习者的母语进行讲解(2)重视学习者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培养,强调阅读原著和名著。 不同点:(1)产生年代及其代表人物:语法翻译法源于拉丁语教学法,盛行于15—17世纪的欧洲,19世纪得到理论和实践上的阐述,代表人物是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自觉对比法盛行于苏联40年代以前。(2)理论基础:语法翻译法③语言学理论基础:机械语言学或历史比较语言学 认为所有语言同出一派④心理学理论基础:官能心理学或联想心理学。自觉对比法,苏联的教育学强调知识的作用,“知识-技能-熟巧”三段论;语言学理论:语言-言语-语言;心理学理论基础:巴普洛夫的两个信号系统学说(3)定义:语法翻译法是以语法为基础,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自觉对比法是在同母语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掌握系统的语言知识,经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最终达到熟巧的一种教学方法。(4)教学方式:语法翻译法以语法教学为中心,强调系统语法的学习,着重词法与句法的讲解;对比翻译法主张外语教学必须理论如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或规则先行,强调理解的模仿。(5)学习材料的选择:语法翻译法主张语言材料的`内容以能否突出某种语法形式为准,而自觉对比法主张学习所学外语国家的文学著作,即典范的文学语言。(6)学习内容:语法翻译法以阅读和书面翻译为主,对语音练习和口头表达,尤其是听力和会话不做任何要求;自觉对比法主张先教文字,四会并举,反对听说领先。 总结:自觉对比法由古典的语法翻译法脱胎而来,但它引进了对比这个概念,形成了既翻译又对比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翻译法。 2语法翻译法与认知法 相同点:(1)都重视母语在教学中的使用(2)重视语法规则的学习 不同点:(1)产生年代及其代表人物:语法翻译法源于拉丁语教学法,盛行于15—17世纪的欧洲,19世纪得到理论和实践上的阐述,代表人物是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认知法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为[美]卡鲁尔 布鲁纳。(2)理论基础:语法翻译法③语言学理论基础:机械语言学或历史比较语言学 认为所有语言同出一派④心理学理论基础:官能心理学或联想心理学。认知法,语言学基础: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理论④心理学基础:认知心理学,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3)学习对象:语法翻译法没有什么限制,认知法探讨的是中学以上的成年人在本国的环境中学习外语的过程及其规律。(4)母语的使用:语法翻译法主张运用学习者母语进行课堂教学,存在过分依赖母语的缺陷,认知法主张恰当得利用母语,,同时对母语和目的语进行对比分析。(5)教学重点:语法翻译法以阅读和书面翻译为主,把翻译作为教学目标;认知法主张听说读写全面训练,把培养语言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反对机械模仿。(6)对待语言错误:语法翻译法将错误归咎于学习者没掌握好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认知法对错误进行有分析的的指导。(7)教学中心:认知法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自学为主(8)认知法主张运用电化手段,营造教学情景,提供学习者在各种情景中使用外语的机会,这是语法翻译法所没有的。 总结:认知法是一种经过改革的现代语法翻译法,它把认知心理学理论、当代语言科学引进外语教学的方法体系,使之更加科学。 3直接法与听说法 相同点:(1)排斥母语,要求教师尽量用目的语教学,也要求学习者直接用外语来思维和表达(2)注重模仿、联系,形成习惯(3)重视口语教学(4)及时纠正错误,避免错误内容的反复刺激造成负面影响。(5)教师通过做动作使学习者理解所学词语和句子 不同点:(1)直接法主张以句子为单位,进行学习和运用,通过类比、替换的方式造出新句,听说法主张应以句型为中心,通过反复操练句型形成正确的类推(2)直接法坚持归纳途径教语法原则,要求学习者先掌握语言材料,从感性材料中归纳语法规则,反对死记文法规则,听说法主张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但是过分重视机械训练(3)直接法主张以当代通用语言为教材,听说法由于过分注重语言结构形式,忽视了语言材料的内容和意义(4)产生年代及其代表人物:直接法产生于19世纪末的西欧,代表人物德国的贝力子、丹麦的叶斯珀森、英国的帕默、艾克斯利。听说法产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是现代外语教学史上理论基础最雄厚的教学法,代表人物是弗里斯、拉多。 4直接法与视听法 相同点:(1)两者都排斥母语,主张用目的语教学,同时营造目的语的直接坏境,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2)重视口语教学,强调模仿练习 不同点:(1)产生年代及其代表人物:直接法产生于19世纪末的西欧,代表人物德国的贝力子、丹麦的叶斯珀森、英国的帕默、艾克斯利。视听法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代表人物是古根汉。(2)理论基础:直接法主张仿照“幼儿学语”的方式和自然过程来设计二语教学过程,以顺乎人类学语言的自然规律。建立语言和外界实物的直接联系和模仿大人说话是幼儿习得母语的基本策略。心理学基础:联结主义心理学。受其影响,强调词语与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而不通过母语。视听法语言学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3)除了排斥母语外,视听法还排除文字为中介,认为过分依赖文字符号而减弱对语音、语调、节奏等语言表达的练习(4)相较于直接法通过动作解释词语,视听法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将声音和图像结合起来,创造较为真实的语言坏境,通过语言和形象的结合,利于理解和记忆。 5直接法与功能法 相同点:把学习的词语同外部世界的具体事物直接挂钩,创造一定的情景 不同点:(1)产生年代及其代表人物:功能法产生于70年代的西欧,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代表人物:[英]威尔金斯 亚历山大 威多森 [荷兰]范埃克(2)理论基础:功能法,语言学基础:社会语言学 功能语言学;心理学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3)强调以语音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正确运用语言的同时还注重运用的得体性(4)语言教学从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学习目标选择语言材料,并努力使教学过程交际化(5)对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保持一定的容忍度(6)重视专业外语的教学,突出不同的领域、范围所需目的语的教学,使教学更具有明确性和针对性。 ;
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怎样把课堂打造的丰富有趣,增加学员学习的趣味性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有哪些教学方法能保障教学质量的同时又让学员不觉得枯燥无味呢?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适合对外汉语的教学方法!!一、教具辅助法多媒体辅助:可以借助图片、视频等等方式,展示或者添加学习材料。词卡复习:卡片的正面写汉字,背面写拼音。词卡的利用也有一定的技巧,如给词造句、连词成句、用词编故事等。图文分享:分享旅行的照片、有趣的图片、学生感兴趣的微信文章等。问卷调查:根据学习内容从网上搜索或自主设计问卷。课上让学生来完成,并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提问和讨论。个性化教具: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选择教具。学生若喜爱中国的书法,老师可以在课上让学生体验一下写毛笔字。但要注意适度,不要过多地占用课堂时间,也不要每次课都用一个方法。二、互动演练法游戏教学:这一方法往往是最受学生欢迎的,适用范围也是最广的。词汇复习、发音练习、语法练习等都能用得上。角色扮演:从初级到中高级都适用。初级的演练情境如“打车、点餐”,中高级的如“面试、相亲”等。布置任务:这一方法主要针对中高级的学生,任务的难度应该视学生的语言水平而定。常见的如:公司介绍、调查报告、话题写作、做采访等。三、反转思维法词汇辨析:根据学生所积累的语言知识,让学生辨析近义词。这一方法对中高级的学生更为适用。学生提问:让学生主动提问,老师回答。最终当然还要回到学生的身上,让学生多说。这有助于发现学生的视角和兴趣点。故意“刁难”。为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老师可以故意提出与学生相反的观点或者进行反问。升级表达: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表达上的升级。不妨尝试做个“懒”老师,让学生补充、归纳或者总结。
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如下:一、教具辅助法1、多媒体辅助:可以借助图片、视频等等方式,展示或者添加学习材料。2、词卡复习:卡片的正面写汉字,背面写拼音。词卡的利用也有一定的技巧,如给词造句、连词成句、用词编故事等。3、图文分享:分享旅行的照片、有趣的图片、学生感兴趣的微信文章等。4、问卷调查:根据学习内容从网上搜索或自主设计问卷。课上让学生来完成,并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提问和讨论。5、个性化教具: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选择教具。学生若喜爱中国的书法,老师可以在课上让学生体验一下写毛笔字。但要注意适度,不要过多地占用课堂时间,也不要每次课都用一个方法。二、互动演练法1、游戏教学:这一方法往往是最受学生欢迎的,适用范围也是最广的。词汇复习、发音练习、语法练习等都能用得上。2、角色扮演:从初级到中高级都适用。初级的演练情境如“打车、点餐”,中高级的如“面试、相亲”等。3、布置任务:这一方法主要针对中高级的学生,任务的难度应该视学生的语言水平而定。常见的如:公司介绍、调查报告、话题写作、做采访等。三、反转思维法1、词汇辨析:根据学生所积累的语言知识,让学生辨析近义词。这一方法对中高级的学生更为适用。2、学生提问:让学生主动提问,老师回答。最终当然还要回到学生的身上,让学生多说。这有助于发现学生的视角和兴趣点。故意“刁难”。为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老师可以故意提出与学生相反的观点或者进行反问。3、升级表达: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表达上的升级。不妨尝试做个“懒”老师,让学生补充、归纳或者总结。
上一篇:求生之路3剧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