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根塔勒
1998-1999年曼联队(世界足坛梦之队)
守门员:舒梅切尔(丹麦/曼联)
舒梅切尔是我所见过的最完美的门将。
他高大的身材、冷静的封堵、敏捷的反应和舒展的扑救,
都足以摧垮任何一位前锋的自信,为己队牢靠地守住最后一道防线。
他的扑点球技术堪称一流,一代天骄范巴斯腾、博格坎普都曾在他的面前垂首叹息。
他的另一大绝活,在于能用迅速准确的手抛球,为球队吹响进攻的号角。
作为丹麦队在1992年欧锦赛谛造“新安徒生童话”,
以及曼联队1998-1999赛季书写“三冠王”伟业的主要功臣,
舒梅切尔在世界足球史上理应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
中卫:巴雷西(意大利/AC米兰)
巴雷西无疑是贝肯鲍尔之后最优秀的自由人,
他是意大利国家队和米兰王朝十多年来后防线的定海神针,人称“铁扫帚”。
他出色的卡位、准确的抢断、镇定自若的指挥和富有穿透力的长传,
几乎成了足球教科书上的典范。
他十年来一贯良好的竞技状态和不事二主的高风亮节,为全世界的球迷津津乐道。
如果说巴雷西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他罚失的点球比他进的球还稍微多一些。
在效力AC米兰十多年间,他一共只为球队打进三个球。
而1994年世界杯决赛中,巴雷西踢飞意大利队第一个点球时,
英雄泪纵流的场面让球迷们无不为之动容。
但巴雷西在球场上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进球,而在阻止进球,
在这点上,巴雷西是辉煌的。
左后卫:马尔蒂尼(意大利/AC米兰)
小马尔蒂尼是米兰军团中另一位旗帜性的人物,他效力于红黑兵团的时间更长。
出生于足球名门的他天赋超人,准确的铲断和出色的助攻,
是他在绿茵场上赖以成名的绝技。
而俊朗的外表和谦谦君子的风度,使他在球场外也倍受球迷的爱戴。
除了世界杯冠军和世界足球先生外,马尔蒂尼几乎尝遍了世界足坛的顶级荣誉。
在巴雷西光荣退役之后,马尔蒂尼曾一度改打中卫,也表现出不俗的实力,
但他在球场上的最佳位置还是左边卫。
右后卫:卡福(巴西/罗马)
卡福成名于1992年和1993年的丰田杯,那时他效力于巴西圣保罗队。
在那两年的丰田杯上,
圣保罗队接连战胜当时在欧洲赛场上不可一世的巴塞罗那和AC米兰,卡福功不可没。
特别是在对阵AC米兰时,
卡福的助攻将号称世界第一左后卫的马尔蒂尼防守的左路践踏得惨不忍睹。
卡福转战欧洲赛场后,一直效力于罗马队,
并在2000-2001赛季,帮助球队夺得久违的意甲冠军。
在国家队中,卡福更是风光无限,
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连续三届参加世界杯决赛的球员,且两度夺得冠军。
去年夏天,他以队长的身份最终登顶,捍卫了桑巴足球的荣誉。
后腰:里杰卡尔德(荷兰/AC米兰)
“黑天鹅”里杰卡尔德是荷兰三剑客中唯一一位从未有状态危机的,
他稳定的发挥和从容的调度是球队中场高效运转的保证。
里杰卡尔德的身上没有同胞古力特和巴斯腾那样显著的光环,
但他踢球方式一样的优雅,他曾夺得1990年丰田杯最佳球员的称号。
里杰卡尔德在米兰是无可替代的,
但面对竞争与压力,他选择在职业生涯的后期回到阿贾克斯。
1994-1995赛季,他带领阿贾克斯的天才少年们,一举夺得欧洲冠军杯,光荣引退。
里杰卡尔德职业生涯中最痛苦的一幕当属1990年世界杯,
他因为不满现任德国队主教练沃勒尔对他的纠缠,而与其互吐口水,被双双罚下场,
荷兰队因此兵败城下,提前结束冠军梦。
赛后,对方锋线主力克林斯曼承认里杰卡尔德被罚下是比赛的转折点,
因为他在场上时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右中场:古力特(荷兰/AC米兰)
也许中场这个位置不定期有其他人比古力特更适合入选这个最佳阵容,
但古力特是阿奔最喜欢的球星,因此堂而皇之地入选了。
古力特是那种一上场便能将所有聚光灯汇集于一身的球星。
他出众的爆发力、大幅度的摇摆、高大的身躯和与身材不符的华丽脚法,
都让球迷无法忘怀,
而他那一头精心编制的辫子和醒目的小胡子,简直就是雄性的标志。
1987年古力特以900万美元的世界足坛最高身价从埃因霍温转会到米兰城,
和队友开创了米兰王朝,同年,他获得世界足球先生称号。
1993年后他转战于桑普多利亚和切尔西队,
并以教练兼球员的身份成为第一个夺得英格兰足总杯的外籍教练。
1988年,古力特以队长身份率荷兰队夺得欧锦赛冠军,
1994年世界杯前夕,因与主教练在战术上的看法有所不同,退出国家队。
右中场:马特乌斯(德国/国际米兰)
马特乌斯是德国足球自贝肯鲍尔之后又一位“天皇级”人物。
他在1986年世界杯上还只是一个专门盯防马拉多纳的“小卒式”人物,
到了1990年,他已经俨然成为领军人物,他作为队长,
带领日耳曼军团象战车一样碾过每个对手,直取冠军,
而自己也在当年获得世界足球先生。
在国际米兰队,他与克林斯曼、布雷默组成的德国“三驾马车”也红极一时,
为国米夺得迄今为止最后一个联赛冠军。
随着年岁的增长,马特乌斯在球场上的位置开始后移,
在回到拜仁后,他甚至踢起了中卫,但他在球队的核心地位一直没有变,
他良好的竞技状态也一直没有变。
作为中场队员,
马特乌斯的洞察力、远射能力以及身上固有的日耳曼式的意志力,都是一流的。
前腰:马拉多纳(阿根廷/那不勒斯)
马拉多纳肯定是我们这个星球最有天赋、表现最为出色的球星。
贝利时代的球,阿奔没有见识过,
但我想如果马拉多纳若是在他那个年代踢球,贝利只能是他的配角,
马拉多纳才是地球上唯一的球王。
无须用言语累述马拉多纳的球技,只要看1986年那场英阿大战,
老马的一记“上帝之手”与那个赅世惊俗的进球,
就让你深刻地体会他在球场上的机智与神奇。
因为马拉多纳的存在,阿根廷队的主教练比拉尔多的球星战术才能发挥到极致。
其实马拉多纳在球场上不需要固定的位置,整个中前场都是他的天下。
马拉多纳是阿根廷人的神,
1990年世界杯,他与门将戈耶切亚两个人将阿根廷带入决赛。
1994年世界杯,马拉多纳中途被阿维兰热“暗算”,含恨退出世界杯,
阿根廷队群龙无首,也因此中途落马。
那不勒斯队因为马拉多纳的到来,
从一支二流球队跃升为意甲冠军和欧洲联盟杯冠军。
球场外的马拉多纳多次遇到麻烦,但这并不是我们要关注的,
我们只要知道在绿茵场上的马拉多纳是完美的就够了。
前锋:范巴斯腾(荷兰/AC米兰)
范巴斯腾曾经是让众多球星为之激动的名字,
这位成长于阿贾克斯的尼德兰天才少年,1987年投入AC米兰的怀抱,
与队友携手撑起米兰王朝的天空。
他是真正的剑客,步履优雅,轻灵飘逸,踢球宛若跳芭蕾,
总是在你感叹他的曼妙时,一剑封喉,掠下城池。
范巴斯腾有过许多美妙的进球,1988年欧锦赛对阵前苏联队的决赛中,
那个令对方门将达萨耶夫目瞪口呆的零度角凌空抽射,也让球迷们回味无穷。
范巴斯腾上演帽子戏法的能力也是极其强大的,
他在1992年欧锦赛对阵马耳他队时,一人进了5个球,帮助荷兰队8:0狂扫对手;
在1993年欧洲冠军杯赛中4:0大胜歌德堡队时,他一人囊括所有进球。
巴斯腾两度成为世界足球先生和欧洲足球先生。
1990年世界杯是他足球生命的低潮期,
1994年世界杯前一个赛季,巴斯腾蓄足了劲,在前11场联赛中就进了13个球,
但天妒英才,巴斯腾来不及破联赛进球记录,更来不及在世界杯上替自己正名,
就在一次意外中受伤,并从此离开了绿茵场。
巴斯腾的悲剧,是现代防守足球、杀伤足球的结果
前锋:罗伯特巴乔(意大利/尤文图斯)
罗伯特巴乔是小贝出现前拥有最多女球迷的球星,
现在的他仍拥有众多的追求者,但大多都已年近三十或年过三十了。
巴乔有着一双忧郁的蓝色眼睛,和一只飘逸的马尾辫,
配上轻盈的步伐,灵动的跑位,暗藏杀死的妙传,刁钻诡异的任意球,
巴乔就是绿茵场上的莫扎特。
巴乔少年成名,在1990年世界杯前以当时足坛最高身价,
从佛罗伦萨转会至尤文图斯,开始他绿茵生涯中最辉煌的阶段。
意大利世界杯,巴乔首次在世界大赛中亮相,就搏得了喝采。
美国世界杯决赛中,巴乔将点球踢飞,那低头间的叹息,为自己赢得了太多的同情。
法国世界杯,巴乔用同样的方式让自己解脱,但老马尔蒂尼给巴乔的时间太短了,
他不足以拯救整个意大利,尽管他有那样的能力。
日韩世界杯,特拉帕多尼干脆将巴乔丢在国内,尽管他的竞技状态很是不错。
在俱乐部中,巴乔因为皮耶罗的崛起,被迫到其他俱乐部去寻找位置,
但几个大牌俱乐部都未能让巴乔真正的舒心,
倒是博洛尼亚,布雷希亚这样的小俱乐部,给巴乔带来幸福。
巴乔还在踢球,他依然会在自己职业生涯的晚年,发射出光芒。
前锋:罗马里奥(巴西/巴塞罗那)
“独狼”罗马里奥是小个子球员的典范,身材不高,却异常灵活,
良好的爆发力,准确的跑位,灵敏的嗅觉,
让罗马里奥总能在恰当的时机出现在恰当的位置,然后给予对手最致命的一击。
早年间,巴西有个叫卡雷卡的球星,人称“守门员的恶梦”,
其实相比之下,罗马里奥更适用这个外号,
他总是鬼魅般地出现在对方最心脏的部位,毫不留情地痛下杀手,
对方的守门员恐怕都在诅咒罗马里奥的脚为什么不断掉。
罗马里奥的射门方式不拘一格,花样百出,
他或拨、或弹、或磕、或射、或捅,总能以最合理的方法将球送入球门。
很多不喜欢罗马里奥的人,总是会指责他的懒散,
但这实际上是罗马里奥的机智,他这种在球场上的慵懒作风,
既能节省大量体力,又能迷惑对方,使对方疏于防范。
不过即便是有专人盯防他,也未必能束缚住他,
因为他的单兵作战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罗马里奥还有一个神奇之处在于,
他个子不高,却也偶尔能以头球在巨人群中用头球破门。
罗马里奥现在从巴西国内联赛流落到西亚富国中淘金,
他还在为进一千球而努力。
他职业生涯中的八百多个进球,个个货真价实,来自于激烈的现代足球当中,
倘若他生活在贝利时代,他这种进球如拾草芥的劲头,定能使贝利汗颜。
罗马里奥在1990年世界杯还只是个替补,
到1994年世界杯,他与贝贝托这对堪称世界上最好的锋线搭挡为巴西队赢得了金杯。
1998年和2002年,罗马里奥都未能最终出现在世界杯赛场上,
无法让球迷们看到他与罗纳尔多的“罗罗组合”,
但杯赛前的记者会上那一掬英雄泪,又让多少人唏嘘不已。
1967-1977年拜仁慕尼黑队(世界足坛梦之队 )
德甲冠军1968-1969、1971-1972、1972-1973、1973-1974
德国足协杯冠军1965-1966、1966-1967、1968-1969、1970-1971
欧洲冠军杯赛冠军1974、1975、1976
欧洲优胜者杯赛冠军1967
丰田杯赛(洲际杯)冠军1976
1968——1976 黄金年代 1968年是相对动荡的一年。布兰科·泽贝奇接过了前任主教练采科夫斯基帅印,开始用他的铁腕治军。他甚至还禁止球员购买和饮用啤酒。虽然专家对他的预测十分悲观,但是他仍然率领拜仁慕尼黑队夺得了真正的双冠王:在德甲联赛中以8分的优势压倒亚琛队夺冠,在德国杯决赛中击败沙尔克04队捧杯。然而在以后的几年里,德甲联赛中出现了另一支劲旅门兴格拉德巴赫队,给拜仁慕尼黑队制造了不小的麻烦。在1970和1971年的德甲冠军争夺战中,门兴队两次击败了拜仁慕尼黑队。 1972年拜仁慕尼黑队在新帅乌多·拉特克的带领下,在崭新的慕尼黑奥林匹克球场重新举起德甲冠军奖盘。更让拜仁慕尼黑队球迷欣喜的是:盖尔德·穆勒在这个赛季攻入了40个进球,而球队在两分制的联赛里最终积55分,这两项数据均创造了德甲联赛纪录。在杯赛中拉特克的队伍也一路势如破竹,并在决赛的加时赛中2比1击败科隆,把奖杯带回了慕尼黑。 随后拉特克又带领球队夺得了两次德甲冠军。接下来拜仁慕尼黑队终于迎来了第一个重量级的冠军:1974年的欧洲冠军杯。施瓦岑贝克的进球让球队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决赛中1比1战平马德里竞技,两队不得不进行重赛。在重赛中,拜仁慕尼黑队在贝肯鲍尔的带领下4比0战胜了马德里竞技,赫内斯和穆勒都梅开二度。 在这一年里,德国国家队也夺得了世界杯冠军。他们在慕尼黑举行的决赛中击败了宿敌荷兰队。在那场2比1的胜利中,有六名拜仁慕尼黑队的球员在场上踢球:迈尔,贝肯鲍尔,施瓦岑贝克,布莱特纳,赫内斯和穆勒。他们中有两人进了球:布莱特纳的点球,以及穆勒那粒让人难忘的锁定胜局的一球。 尽管直到1980年拜仁慕尼黑队才又一次夺得了联赛冠军,但他们在欧洲赛场上的表现却是无以伦比的。1975年,在巴黎举行的欧洲冠军杯决赛上,球队依靠罗特和穆勒的进球2比0击败了利兹联队。1976年拜仁又在格拉斯哥凭借罗特的进球1比0击败了法甲劲旅圣埃蒂安队。这两年的球队教练换成了德特马·克拉默,而球队也两夺冠军杯,成就了三连冠的伟业。同时,在1976年的丰田杯上,拜仁慕尼黑队以两回合0比0和2比0的比分战胜克鲁塞罗队,但这也是球队上个世纪赢得的最后一个大赛冠军头衔。
上一篇:wii游戏下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