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安徽高考理综
安徽2008年高考试题的理综的化学题有错误吗?
0 8年高考理综化学分析 安徽亳州二中周军旗
http://blog.sina.com.cn/junqizhou
高考前,我就担心我的学生在高考中会出现问题,结果答案出来后有些学生哭着给我打电话,有些学生考出的结果比平时差多了,主要集中在理科综合上面!
考前,我给大家分析了,今年要是出难题怪题的地方很可能在数学和理综上面,语文每年即使出的简单了都被人骂的一无是处,不可能出现过于偏的题型,外语明年很可能是120分,在难度上应该是降下来,这样为了高考的区分度,必须在数学和理综上难度上有所提升!可能在题目的难度和类型上有所改变,结果我担心什么就出现什么了!
我曾经说过,高考的做题顺序一定是先易后难,先做用时短省心的题目,这样对自己平稳情绪和控制试卷都有很大的好处,一张试卷往往改变一下做题顺序和方式,结果大不相同!有些同学在难题和费时的题上花费过多时间,以至于其他题目没时间做或者时间没有了心情过度紧张就更发挥不出来了.这次的理科综合很多同学是先做化学,以以往的经验,我们的化学都是用时短得分高的科目,很多学生平时都能达到100多分,所以化学先做出来信心就有了,再去做生物和物理就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了,但是今年安徽的化学题目过于怪异,很不科学!
选择题整体不难,很多可以用排除法去做,应该不会浪费时间,可以做全对,都是我们平时高考模拟中的一般体型,难度不大,可以做好,这里主要是化学的大题:
首先是第一道大题,26题16分全部用于考察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相关计算,第一,二,四小问是配平方程式,第三,五小问是考察方程式的相关计算,配平方程式很重要,方程式的计算也很重要,可以考,但是这两个知识点最多在高考108分中只能分配6分就足够了,方程式配平3分还不行么?方程式的相关计算3分还不行么?有必要两个知识点分配16分么??把方程式的配平放在一题之中连考三次,真不知道是哪个专家的意愿?难道我们很多其他化学方面的知识点都不值得去考,难道那么多题型非要在方程式的配平上做文章?我们化学有几千个知识点,理论方面的有氧化还原反应问题,离子反应问题,物质的量问题,元素周期律问题,化学平衡电离平衡问题,电化学问题,中和滴定问题,工业生产问题等待,你都考察了什么了?氧化还原问题只有方程式的配平可以考么?我们知道的是,大学和以后的化学研究在方程式的配平上都不是以后的发展和研究方向,一些很复杂的无机和有机化学反应很复杂,有时候配平需要很长时间,有的甚至10几分钟,那些不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方向,而且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关于化学方程式配平的软件,一个非常复杂的方程式我们可以借助软件很快的配平,不知道这些专家是怎么看的?你认为没有这个基础我们的学生以后就什么都不是吧?你知道这些试题对我们的学生意味着什么么?你要考配平方程式,你认为重要,我们都可以理解,但是一题你考三次,我就无法理解了?你可以说,我们考察的是基础知识,有些同学没做好是因为他的基础差,我们高考就是为了选拔人才,就得有所区分,那么我问你,你能真正的考察全部学生的真实化学水平么?我们都知道化学总共就12道题目,8个选择题4个大的综合题,选择题往往是一个知识点或相关内容考一个,大题往往是几个方面,化学几千个知识点放在12题中确实对出题者是个大问题,谁也不可能把所有化学重要问题内容都体现出来,毕竟题目有限,所以很多专家和老师都希望能更多更全面的考察化学,更多的知识点的考察以体现学生全面的素质,但是这里一个大题只考察氧化还原方面的配平方程式,我实在无法理解!氧化还原是我们高中化学最重要最基础的一个理论知识,包括氧化还原的基本理论知识,氧化还原中各物质的关系,氧化性还原性的比较和物质结构的关系,氧化还原的表示,氧化还原中的守恒关系,氧化还原的相关计算,氧化还原与滴定,氧化还原与电化学等等,太多太多可以考察的东西,而我们的专家眼里只看到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一个劲的考,认为这样能考察出学生的基本素质.多么单一的考察,多么愚蠢的执着啊!
这一题因为配平麻烦,特别费时间,而且很多高中老师在考前对于配平方程式的问题没有特别强调,很多同学也认为最多考一题几分的事,没有过多的专注和特别的复习,而且很多学生因为一时做不出来就容易急,结果有些学生在这一题上竟花了20多分钟,特别是两个都是关于方程式的计算,而且计算也很复杂和烦琐,所以很多同学失去了耐心,这也达到了我们专家的考察学生基本能力,区分的目的了.
不过客观的说,也说明我们学生的问题了,在作题时不能冷静,我说过化学高考题的大题超过6分钟就应该考虑放一下再做,超过10分钟就要先放弃最后有时间再做,不应该在个别题目上纠缠过多时间,那个同学花了20多分钟,结果答案也没全做对,如果多用10分钟去做别的会把物理做个更好,而且耽误的不仅是时间,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自己的情绪!
第二个大题27题是一个无机推断,前20号元素,和气体问题,这是我讲的重点,我在考试前就讲了,无机推断一般都是前20号元素加上铁铜,而气体是我特别讲的问题,关于气体我把它放在了前20号元素里面了,首先看气体的元素,气体都是非金属形成的,所以考察元素在非金属元素中,先确定推断的范围,再看气体的组成,气体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气体单质只有氢气,氧气,氮气,氟气,氯气这五种,稀有气体一般不考察,所以单质气体很容易想到,这些组成元素都在前18号元素中,气体化合物对于非金属来说,一般只有有氢化物和氧化物,所以如果不会的话,把元素范围控制在前20号元素中,再把前20号元素中的金属元素都除去,剩下的一个一个的试验都可以找出答案,这题的气体单质肯定排除,气体化合物由于有氧气参与反应,应该是气体氧化物,把前20号元素中的非金属每个的气体氧化物都找出来试验,其实没有几个元素了,无非是C,N,S这三个元素的氧化物了,很容易想到是C,那么就是碳化物的问题了,这时候就把碳化钙找到了.所以这题估计学生应该可以很好的做出来.问题中有一点就是乙炔和氧气的反应题目中标的是加热符号,而我们一般都是点燃,这里给很多同学带来疑虑,这就是个基础认识问题了,加热和点燃来讲目的都是提高温度达到物质着火点,没什么本质的区别,所有点燃的都可以变为加热的,这里很多同学没有认识好这点,不过加热可以分为不同温度,实际上加热和点燃还是有区别的,遇到有疑虑的时候怎么处理?我们的同学过多的浪费时间在疑虑上了,有疑虑也得快速把自己想的答案带进去验证一下啊,不能迟疑或者无谓的浪费时间啊!
第三题28题,是个关于推断和实验相结合的题目,形式很好,考察学生的应变和综合思考,分析能力.但是有一点不足之处就是黄色粉末的干扰,中学化学中黄色粉末物质的考察是很常见的,多次出现在高考题中,有过氧化钠,硫,卤化银,黄铁矿等是常见的考察对象,但是这里很明显不是,应该是氧化锌,这里高中学生累死也不可能想起来,很多学生选择的是过氧化钠和二硫化亚铁,这样的话就不可能做好了,所以这里考察对象问题是不是有点问题啊?但是学生们的应变能力太弱也暴露出来了.碳不可能置换出钠,所以不可能是过氧化钠,二硫化亚铁似乎可以,但是实验前已经用氮气把空气中的氧气都赶走了,没有氧气后才加热的,碳也不会和二硫化亚铁反应,所以不可能生成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所以应该尽快排除这些干扰,那么我们又不可能知道是氧化锌,怎么去做这题呢?还是要学会分析题目.氮气已经把空气全部赶走,而氮气不参与反应,这样只有MZ和碳反应了,我还要强调范围意识了!首先把我们要思考的范围”MZ和碳加热”写在草稿纸上,别的什么都不要考虑了,只考虑”MZ和碳加热”,而产物是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当然是二氧化碳了!那么答案出来了:MZ+C=CO2或CO+M,而M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银白色的金属在高中化学中无非就是钠镁铝锌铁了,这时候我们不知道是哪种金属(应该是锌)都无所谓了,因为答案已经出来了!是MO(氧化锌)!其实思考范围就在”MZ和碳加热”,但是很多同学一看到题目难,就什么都盲目了,连基本的范围意识都没有了!不过答案用M表示应该在题目中给学生以提示,因为我们以前看到的都是写元素符号,或者给我们提示用字母代替,这里我们真不知道出题者不写提示是什么目的?是不是又是考察我们学生的想象力啊.
第四题29题是一道有机推断题,提示和条件以及方向都很明显,是有机推断里的简单题,我想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轻松做出来,但是第一问有问题:
(1)化合物C的分子式是C7H8O,C遇FeCl3溶液显紫色,C与溴水反应生成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则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为“对甲基苯酚”的结构简式,实际上答案也可为“邻甲基苯酚”的结构简式,该题由于题干表述不明确,如果改为“C的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会稍好一些。象这种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在高考中不应该过多涉及,苯酚的苯环上的溴取代物可以在苯酚上羟基的邻位和对位,此外上去的基团比如溴原子又受原来苯环上其他基团的影响,这里有甲基的影响,若想考察准确而更有意义点应该给信息,把这一问改成信息题,这样标准答案就不会有争议,学生也就不会困惑了!
这次理综化学卷整体是有待商榷的,这个整体整合还没有合肥的几次模拟考试更科学合理,也有些很不错的题目思路和出发点很好,可以考察和锻炼我们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是应该改进一下,这里我希望我们安徽的专家能在一些细节上多下工夫!当然这只代表我自己个人的看法,毕竟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高中化学老师,所看的很多方面很片面,特别是带着个人感情色彩去看的,整体宏观意识达不到,所以希望专家给我批评和指导!我也知道高考题很难出,又要尽可能全面的把知识点考察,又要有区分度,还要科学合理,所以我把我的一些看法说出来,希望大家可以讨论,是不是可以在理科综合现有模式上更好的把物理化学生物组合起来为我们的高考选拔人才服务!有些看法过于偏激,希望专家不要生气!
安徽高考理科总分多少
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统考科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个科目,其中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学科;“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语文、数学(文、理)、外语(含听力)各科满分均为150分,综合科目满分为300分,文化课总分的满分值为750分。【摘要】
安徽高考理科总分多少【提问】
750分【回答】
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统考科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个科目,其中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学科;“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语文、数学(文、理)、外语(含听力)各科满分均为150分,综合科目满分为300分,文化课总分的满分值为750分。【回答】
2016年安徽省高考使用全国卷几?全名是什么?
全国Ⅰ卷。全国Ⅰ卷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全国Ⅱ卷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全国Ⅲ卷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海南省:全国Ⅱ卷(语、数、英)+单独命题(政、史、地、物、化、生)山东省:全国Ⅰ卷(外语、文综、理综)+自主命题(语文、文数、理数)扩展资料全国卷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从2016年开始,全国Ⅰ、Ⅱ、Ⅲ卷分别改称为全国乙、甲、丙卷。小语种(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高考统一使用全国卷,各省均无自主命题权,且不分甲乙丙卷。新课标卷特征1、考查内容与新课程匹配;2、根据新课程的特征,分必考与选考题。3、命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课本教材为依托,考察学生综合能力。
安徽高考试卷是全国几卷
安徽高考用全国乙卷考试。高考卷一卷二卷三的区别:1、适用地区不同。全国一卷: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山东、浙江。全国二卷: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海南。全国三卷: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2、难易程度不同。全国一卷>全国二卷>全国三卷。高考试题全国卷简称全国卷,它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从2016年新增Ⅲ卷。并且全国Ⅰ、Ⅱ、Ⅲ卷分别改称为全国乙、甲、丙卷。特征:1、考查内容与新课程匹配。2、根据新课程的特征,分必考与选考题。3、命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课本教材为依托,考察学生综合能力。从全国卷使用地区看,使用卷一的地区高考竞争压力较大,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相对发达的东部和中部省份。使用卷二的地区高考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北和西北省份、这些省份相对于中东部省份教育发达程度也要低一些。使用三卷在我国西南区域、不管是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都落后全国水平。国家设置不统一的高考试题是在依据各地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保证相对的协调发展。否则地区间教育差距有可能会越来越大。
高考最后40天如何提高理综
高考最后40天如何提高理综如下:1、认真学习《考试说明》考试说明中对考查的知识范围、各种能力、试卷题型和难易程度的控制等均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所以备考要仔细领会《考试说明》的要求,体会命题者的意图,打有准备之仗。2、复习不要摒弃“课本”结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复习中对课本上相应的重要章节要认真阅读。以近年的理科综合试题来看,有些试题直接源于课本。因此,考生对《考试说明》规定知识点必须按要求认真复习,并突出知识重点,抓住主干知识,使自己知识结构网络化。3、对待习题要“精选精练”不做习题不能检验自己的水平,也不能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但做题决不能陷入新的“题海”之中。仔细研究这几年综合试卷不难发现,试题的涉及面广,不仅限于课本还要关注媒体报道及科学知识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果在复习中再去花大量时间去做偏题、难题、怪题,而不在拓展视野、提高能力上下功夫是一种舍本求末的做法。考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精选一些典型习题精练。4、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现在学习方法,应用性和能力型试题明显增多,且多以现实生活中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有的来源于热点问题(如能源问题、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等);有的选自现代科技(如衰变、熔盐燃料电池、基因等);还有取材于重大科技发现(如弱相互作用、霍尔效应等)。所以要加强应用性、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学习,培养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最后10天高考理综怎么提高
我也是理科的复读生。
对我们复读生来说其实心态比提高更重要。有个好心态,考场上不着急,遇着难题也不急,对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不知你自己总结没有,自己究竟是因为什么只能的一百多分,是时间不够,还是不会,还是粗心。
我就针对我提的这几点先说吧。
时间不够。时间问题其实是你做题慢的问题,如果你能在做简单题中省出来时间,在钻稍难的题就有时间了。提高做题速度的办法很大程度上要靠多练,并且记住一些常用的到处公式和结论,比如安培力等于B方L方V比R,这很省时间的。普遍做生物时都是很仓促的,也是应该记住一些常用的答案,比如“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两年高考复习,我发现这个答案出现的还是不少的。还有记住一些同用的规律,比如验证一个性状实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进行杂交实验时要“隐雌显雄”。
如果是不会,那很好解决。高一高二时我的成绩也不好,高二下学期的末考在年级排到了200多名,我家长找班主任谈,老师说是我没找到做题的方法,其实就是做题少。高二的暑假我开始做题,主要是数学和综合。理科生高考考好关键就是看数学和理综。到高三我的成绩就好多了,市里考前的的三次质量预测我都超过划定的一本线几十分,但高考时发挥失常,但这条路子是没错的,理科生就是要多做题,很多东西不是你听老师讲会的,而是你做题错会的。现在我在复读学校,身边的同学,都是在不停的做题。理科生提高,做题是必不可少的。
粗心。这就需要你自己克服了。我能说的就是你考试时静下心,争取做到做过的题不失分少失分,这样即使你不会的题一分不得也没有遗憾了。
其次答题技巧也很重要。比如像写物理大题时,你不会的话就往上列可能用到的公式,比如一道题是天体运动,你不会,起码要往上面写上万有引力公式这样的基本公式,这样会给不少分的。还有要在列的公式后面标上号,让老师一目了然,好给你分。
2014安徽高考分数线
2014安徽高考分数线:一、普通类:1、文史:一本541,二本500,三本469,专科150。2、理工:一本489,二本438,三本409,专科150。二、艺术类:1、文史:艺术类(本科),戏剧与影视类350,非戏剧与影视312。艺术类(高职专科),120。2、理工:艺术类(本科),戏剧与影视类307,非戏剧与影视271。艺术类(高职专科),120。三、体育类:1、文史:体育类(本科)325,体育类(高职专科)150。2、理工:体育类(本科)2855,体育类(高职专科)150。以上内容参考 枞阳新闻网-2014安徽高考分数线公布 一本文科541理科4
2015年安徽省高考分数线
2015年安徽省高考各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文科:一本 597分,二本 558分,三本 522分,高职(专科)200分;理科:一本 555分,二本 511分,三本 483分,高职(专科)200分。填报高考志愿的技巧:充分了解招生政策、查阅排名评价等参考资料、设定实际目标、参考往年录取情况、实地考察、备选方案。1、充分了解招生政策:在填报高考志愿前,要先了解各院校的招生政策,包括专业要求、录取要求、招收计划等信息。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进行志愿填报。2、查阅排名、评价等参考资料:对于没有一个明确的倾向性或方向性的学生,建议可以参考相关的高校排名、评价等,以便帮助做出更明智的选择。3、设定实际目标:填报高考志愿应该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兴趣爱好、以及未来职业规划等因素,从而根据自身的需要去制定一个目标。4、参考往年录取情况:了解往年各学校录取的情况,对于自己选择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以防止填报过于理想化或不切实际的志愿。5、实地考察:对于选定的院校,可以实地考察,了解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毕业生就业情况等信息。6、备选方案:在填报志愿时,建议先列出一个优中选优的方案,再加入备选方案。及时地准备好备选方案,有利于事后的有利补救和后期的预调剂。
2013年高考哪些省份使用全国卷
河南、河北、山西、陕西语文及综合、湖南综合、江西综合、湖北综合采用全国Ⅰ 卷;贵州、甘肃、青海、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海南语数英、辽宁综合采用全国Ⅱ卷。2014年,使用全国统一命题高考试卷的省份为15个,2015年起增加了江西、辽宁和山东3个省份。一些专家表示,“全国一张卷”将为后续很多改革奠定基础,如异地高考问题,打破分省录取、打破录取批次、实现一档多投等。发展历程高考试题全国卷简称全国卷,它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全国卷分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和全国丙卷。从2013年开始,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从2016年开始,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Ⅲ卷。并且从2016年开始,全国Ⅰ、Ⅱ、Ⅲ卷分别改称为全国乙、甲、丙卷。小语种(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高考统一使用全国卷,各省均无自主命题权,且不分甲、乙、丙卷。2020年开始,因部分原课标全国卷地区高考改革,新推出新高考全国卷Ⅰ、Ⅱ卷。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高考试题全国卷
2013年高考哪些省份使用全国卷
河南、河北、山西、陕西语文及综合、湖南综合、江西综合、湖北综合采用全国Ⅰ 卷;贵州、甘肃、青海、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海南语数英、辽宁综合采用全国Ⅱ卷。2014年,使用全国统一命题高考试卷的省份为15个,2015年起增加了江西、辽宁和山东3个省份。一些专家表示,“全国一张卷”将为后续很多改革奠定基础,如异地高考问题,打破分省录取、打破录取批次、实现一档多投等。发展历程高考试题全国卷简称全国卷,它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全国卷分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和全国丙卷。从2013年开始,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从2016年开始,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Ⅲ卷。并且从2016年开始,全国Ⅰ、Ⅱ、Ⅲ卷分别改称为全国乙、甲、丙卷。小语种(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高考统一使用全国卷,各省均无自主命题权,且不分甲、乙、丙卷。2020年开始,因部分原课标全国卷地区高考改革,新推出新高考全国卷Ⅰ、Ⅱ卷。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高考试题全国卷
安徽高考理科最高分
安徽理科最高分为714分,出自安庆一中。安庆一中的简介:1、安庆一中,全称安庆市第一中学,简称“一中”,是位于中国安徽省安庆市的一所全日制、高级中等学校。安庆一中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全国文明校园、安徽省学科优势特色学校、安庆市一级学校、富阳教育集团成员单位。2、安庆一中的校园占地面积约72.74亩,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共有47个教学班,500余个教学班次,3800余名在校学生,1100余名教职员工。学校设有26个教学部门,包括普通高中、国际部、艺术教育、国际课程、职教中心等。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1名国家级特级教师、多名省级骨干教师、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班主任、优秀年轻教师等。3、学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本质、高产出的人才。学校强调学生品德教育,每年组织丰富多彩的外出探索、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文化交流等活动;注重学科创新,多次获得省市级各类竞赛的优异成绩;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开设计算机、律师、公务员、医学等特色课程。安庆一中教学优势1、优质教师队伍:安庆一中招聘了一大批高学历、高级别的优秀教师,并采取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考核和激励,为教师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宽松的教学环境。2、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学校在普通中学教育的基础上,还设有艺术、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同时也开设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的学习环境。3、规范的管理制度:学校始终秉持“以德为素,以治为本”的理念,严格规范校内管理,明确校规及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为什么精子中的线粒体集中在尾的基部
病情分析: 动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雄性细胞,异配生殖中的雄配子;由精子器产生的单倍体生殖细胞.在藻菌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以及裸子植物中的苏铁目和银杏目,都具有鞭毛而能游动的精子;但裸子植物中的松杉目和买麻藤目以及全部被子植物,精子都不具鞭毛.指导意见: 外部形态 精子形态因植物种类而异,有双鞭毛精子,多鞭毛精子和无鞭毛精子等.原始陆生植物苔藓和低等维管植物石松与卷柏一般为双鞭毛游动精子;水韭,木贼,真蕨和裸子植物中的苏铁和银杏则为多鞭毛游动精子.每个精子有 100根以上的鞭毛,而苏铁目泽米属的一个游动精子约有1~1.2万根鞭毛.苏铁和银杏的精子形似陀螺,远极端呈螺旋带状,大量鞭毛丛生于螺旋带上.螺旋带的轮数有所不同:泽米属6轮,苏铁属5轮,银杏属3轮.裸子植物的松柏目及买麻藤目和被子植物的精子不具鞭毛.在维管植物中,体积最大的精子是苏铁类(泽米属)植物的一种(Zamia chigua),其直径约400微米. 生活护理:内部结构 各种植物类群的精子内部结构差异很大.低等植物的游动精子,在结构和发育上类似于动物精子.如丽藻精子具两条鞭毛,鞭毛长在细胞的前端,并向后部延伸.整个游动精子可以分为3个区:①细胞的前端约占 1/4,包括一团线粒体;②在中部有一较长的核,约占细胞的1/2;③末端也占1/4,包含一团质体.在精子超微结构的研究中,多鞭毛的泽米精子是比较详细研究过的一个例子.它的整个细胞体积大部为核所占据,薄层细胞质在细胞的周缘为质膜束缚.从纵切面看,精子螺旋带呈梯状.精子前部顶端有一电子致密的帽状物质.细胞质中有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中国科学家朱澄等从小麦的成熟花粉粒中,观察到具尾部结构的精细胞.它的一端是钝的头部,主要为长椭圆形的细胞核所占据;另一端是细胞质延伸的尾部,末端渐尖,约占细胞长度的2/3(图3c).精子细胞质中除含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器,核糖体,小液泡和退化的质体外,还具有微管以及与细胞纵轴相平行的大量纤丝状结构.线粒体集中在尾部细胞质中.
上一篇:2018年新年祝福语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07-28 2014安徽高考理综
- 07-28 2018年新年祝福语
- 07-28 赛豹v
- 07-28 讨厌上海人
- 07-28 北京申奥口号
- 07-28 激光脱毛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