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安徽高考文综试题
2011年高考浙江省文综卷 地理部分 选择第九题
题前边有句话是这个:图6中,M为赤道与某一经线L1的交点,北半球任一纬线L2上两点Q1、Q2 分别位于经线L1的东、西两侧。完成9~10题。
可知:M点位于赤道,Q1、Q2位于北半球
从某日晨线经过M、Q1和昏线经过M、Q2可知该日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半球
所以排除D,D选项应该是太阳直射在赤道,至于现在影子在那个方向不考虑,考试的时候没有时间
由L2上两点Q1、Q2分别位于经线L1的东、西两侧,可知M、Q1、Q2位于三条不同的经线,所以这三点不可能位于同一经线圈,排除C,
由题意Q1、Q2之间经度差达到最大值时,可以为180°,此时Q1、Q2位于同一个经线圈,且刚好是该日晨线、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所以答案为A。
第10题 由Q1、Q2与L1的地方时差不等,可知Q1、Q2与两点不可能以经线L1对称,即不可能同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当晨线经过M、Q1时,该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当晨线经过M、Q2时,该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题中只说纬线L2上两点Q1、Q2分别位于经线L1的东、西两侧,Q1、Q2距经线L1 距离可大、可小,只要不相等就满足题意。 所以应该选B
求2011年湖南高考文综地理选择题答案详细解析
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 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 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A.研发中心 B.一般零部件厂 C.核心零部件厂 D.整车厂 【答案】 1、B 2、C 【解析】 1、该组题从日本地震的热点切入,考察工业分类与工业区位。 该题要结合题内题外知识解答。 日本汽车公司在中国建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市场,其次是降低生产成本。 在中国建零部件厂发生在地震之前,A不正确。 中国的整车生产使用中国生产的配件,减少运费,成本降低,B正确。 汽车制造厂是资金与技术导向型工业,而不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C不正确。 中国生产的零部件主要是供应中国的整车生产,D不正确。 2、该组题从日本地震的热点切入,考察工业分类与工业区位。 该题要结合题内题外知识解答。 日本汽车公司在中国建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市场,其次是降低生产成本。 由于技术保密等原因,部分核心零部件与主要研发机构仍在日本,所以地震造成这些零部件厂停产,中国的整车生产自然被迫减产,C正确。 【小题备注】 1、 难度A 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 来源:2011,高考,新课标卷,材料单选题,第1题 特征:概念掌握题 2、 难度B 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 来源:2011,高考,新课标卷,材料单选题,第1题 特征:概念掌握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 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据此完成3-5题。 3、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4、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5、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答案】 1、C 2、D 3、A 【解析】 1、本组题也是热点问题(转基因大豆)切入,着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巴西人口比美国少,巴西高原面积广大,适宜大豆种植,“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开发种植较晚是最大的优势,C正确。 2、本组题也是热点问题(转基因大豆)切入,着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巴西大豆的专业化水平、科技投入、劳动生产率都没有美国高。 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便宜,D正确。 3、本组题也是热点问题(转基因大豆)切入,着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中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品种退化”严重,所以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加大科技投入,A正确。 中国后备耕地资源少,不能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劳动力投入,加大化肥使用量不能提高大豆质量。 【小题备注】 1、 难度A 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 来源:2011,高考,新课标卷,材料单选题,第3题 特征:概念掌握题 2、 难度A 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 来源:2011,高考,新课标卷,材料单选题,第4题 特征:概念掌握题 3、 难度A 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 来源:2011,高考,新课标卷,材料单选题,第5题 特征:概念掌握题 读图1,完成6-8题。 图1 6、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m B.55m C.60m D.65m 7、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m B.40m C.90m D.65m 【答案】 1、C 2、C 3、B 【解析】 1、本组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地形与河流等地理事物联系能力。 图中最高处海拔在80-85米之间,最低处海拔在20-25之间,所以最大高差无限接近65米,但不能是65米。 C正确。 2、本组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地形与河流等地理事物联系能力。 ①②③④四处,③处等高线最密集,流速最快。 C正确。 3、本组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地形与河流等地理事物联系能力。 仅从地形因素考虑大坝建在如下图示位置,设计坝高13米,大坝顶端最高与50米等高线持平,略微超过50米等高线,由图例可知坝顶长约为40米。 【小题备注】 1、 难度B 考查:地理事物的特征与分布 来源:2011,高考,新课标卷,材料单选题,第6题 特征:读图分析题;规律应用题 【小题备注】 2、 难度B 考查:地理事物的特征与分布 来源:2011,高考,新课标卷,材料单选题,第7题 特征:读图分析题 【小题备注】 3、 难度B 考查:地理事物的特征与分布 来源:2011,高考,新课标卷,材料单选题,第8题 特征:读图分析题,概念掌握题 图2显示青藏铁路从 *** 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 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 据此完成9-ll题。 图2 9、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 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 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 *** 延伸 D.P箭头指示北方 10、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 A.坡 B.河流 C.沟 D.原地 11、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 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 【答案】 9、B 10、C 11、B 【解析】 9、本题利用青藏铁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实际能力。 图不清楚直接影响学生做题。 该段铁路是上坡,所以铁路不可能沿等高线布线,A不正确。 因为该段是青藏铁路,地处青藏高原,虽然是河谷,冬季河流仍然结冰,B正确。 C、D选项做错的同学很多,尤其是选D的多。 题干中“从 *** 向北”“上坡段某处”只是说“上坡段某处”在 *** 以北,并没有给出 *** 的位置与方位所在,C、D不正确。 10、本题利用青藏铁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实际能力。 图不清楚直接影响学生做题。 M、N间的堆积物在沟口处,所以是流水从沟里带来的沉积物堆积而成,C正确。 11、本题利用青藏铁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实际能力。 图不清楚直接影响学生做题。 如果是防御坡部位崩塌T设施就不建在沟口处,A不正确。 T设施相当于隧道,铁路从下面穿过,让沟里的洪水与泥沙从上面流过,对铁路起到保护作用,B正确。 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T设施就与河岸平行,而非与河岸垂直,C不正确。 由上面分析,T设施是为了保护铁路而不是为野生动物留下通道,D不正确。 【小题备注】 9、 难度B 考查:地理事物的特征与分布 来源:2011,高考,新课标卷,材料单选题,第9题 特征:读图分析题,概念掌握题 10、 难度B 考查:外力作用影响下的地貌 来源:2011,高考,新课标卷,材料单选题,第10题 特征:读图分析题,概念掌握题 11、 难度B 考查:自然灾害的影响及防治 来源:2011,高考,新课标卷,材料单选题,第11题 特征:读图分析题,概念掌握题追问 我第8到第11看不懂啊,那个图看不清,第8题不知道做啊,看不懂
几点的时候才算正午?
每个地方不一样
因为各地因为同北京的经度不一样,而不同。一般是在12点之后。在北京东边的是在12点之前,在北京西边的是在12点之后。
也可以根据你当地的实际经度计算出来。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度的正午时刻为12点正。
每相差1度,就相差4分钟。
例如,你当地是东经125度,比北京多5度,5*4=20,那么你这里正午时刻就是在12点20分钟的时候。要推后20分钟。
如果,你当地是东经118度,比北京少2度,2*4=8,那么你这里正午时刻就是11点52分钟。要提前8分钟。
2012年安徽高考文综政治第一题选什么?
1.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且表述正确的是
A. 运用经济手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为7.5%
B. 运用行政手段——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C. 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规范并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D. 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选A。
1.制定经济目标属于经济手段。且题干说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因为我国以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都是定为8%以上,造成片面追求GDP忽视环境和人文因素,所以把GDP下调,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热点,可以出环保PM2.5的题目。
2.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属于货币政策,经济手段。不是行政手段,且和题干不密切。
3.规范引导民间融资可能属于行政手段,也可能是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况且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指发行国债。
4.落实和完善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一定是是财政政策,即经济手段。货币政策指银行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
5.BCD选项和题干要求不符,题干要求综合,这三个选项只是部分。
2013年全国哪个省份的高考难度最大?
(2013年)高考试卷难度系数排名: 第一名是湖北 第二名安徽省(安徽省本次高考宗旨为以原创视角和新颖题目考察考生以达到区别与其他省市的大流趋向。安徽题目考察新题型较多考察内容同其他省市覆盖面更广,考察考生课外知识多。数学试卷普遍偏难拔高题占0.45左右而一般来说应占总题型0.71的基础题目在本次安徽卷中只达到了0.5左右。据调查本次安徽卷为安徽近十年来难度系数最大一次。不过据安徽教育厅发布消息安徽会大幅度降低各高校分数批次线 以面对此次试卷难度。)第三名 福建 (本次福建试题出现一边倒趋势各科试卷难度同往年都有大幅度上升。对考生考察知识全面覆盖面广泛。2013年福建省普通高考仍设置必考和选考内容,其中语文、英语、历史、政治等学科考点有些调整,其他学科总体保持稳定。与2012年比,试卷结构、考查内容及难度变化较大。) 第四名 重庆(本次重庆较往年难度大考察视角新颖原创性强增大了考生的理解难度试题增大了学科内容的综合力度,知识点覆盖全面,设计巧妙,二卷试题层次分明,从易到难,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试题构思巧妙,联系自然,全面考查了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 第五名陕西(本次陕西考试难度较高主要集中在数学英语方面。据称陕西会在2014年适当降低高考难度。) 第七名江苏省(本次江苏卷主要考察学生基础能力数学题目对于基础知识扎实的考生来说比较容易。同时与往年相比整体难度有所提升与2012年考试说明相比,考点总数由99条变为98条,有增减有合并,难度有升有降。) 第六名湖南(湖南本次试卷语文试题难度下降。综合题型难度与2012年几乎相同,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中各部分知识的具体要求和掌握程度没有变化。主要考察学生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第八名浙江(本次浙江卷文科难度与理科相当这有利于区分文科尖子生。同时本次试卷难度比往年加大考查知识和考查能力结合起来,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五个方面) 第九名辽宁(本次试题总体感觉难度适中、题型稳定,知识点考查与前几年相仿,覆盖比较全面,难度由浅至深,层次感分明。今年考试有些题目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大,但是该类考题难度不大,考生在仔细分析后,应该会很好解答。) 第十名河南(河南高考试卷以容易和中等难度题为主,今年也不例外,没有太偏太难的题目,总体比较“平和”。但是理综和数学难度较大考生考试状况不理想)第十一名 黑龙江(今年黑龙江新课标卷结构与去年整体变化不大知识覆盖面全几乎覆盖了整个高中重点内容选修部分有一定难度) 第十二名 山东(山东省每年高考试卷都高于往年本年试卷难度同往年无太大变化总体较为平稳)第十三名广西(根据考生的反映和专家的分析显示,今年高考理综试题难度比往年降低,文综依旧紧跟时事热点,“中国梦”成为文综试卷中的一道分值12分的论述题。此外,禽流感、雾霾、孩子减负等热点事件也都入围。) 第十四名 宁夏 (宁夏往年难度较为平稳 2013年高考试卷波动较大考察试卷审题和理解能力拔高题目适当增加另外本省本次批次招生分数有所下 降可见难度上升趋势)第十五名 广东省 (广东今年来难度维持在0.7到0.75左右本次难度系数为0.78 难度主要集中在数学 英语上 语文难度不大) 第十六名江西(省高招办负责人分析本次本省高考试题难度系数加大不少考生反应试题难度较难尤其是数学和化学)第十七名 河北 (据专家分析 本次河北试卷总体难度适中基础题目多 知识点多 分数易得)第十八名 山西(据学生电话反应此次试卷难度偏低) 第十九名 海南 (此次海南基础题目多 试卷简单易做这是媒体的评价)第二十名 四川 (这个看看四川数学考完后同学们的反应就知道了)第二十一名 青海 第二十二名 云南第二十三名 西藏 第二十四名 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十五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权地区省略。北京上海等。2013年与2014年综合统计 省/区/市 2013一本 录取率 2014一本 录取率 平均1 北京24.33%24.81%24.57%2天津24.52%24.25%24.39%3上海22.64%21.92%22.28%4青海18.61%17.97%18.29%5宁夏17.05%18.74%17.90%6山东18.37%12.2%15.29%7福建14.19%14.1%14.15%8内蒙古11.21%16.38%13.80%9浙江13.38%13.61%13.50%10陕西13.21%13.33%13.27%11新疆12.92%12.80%12.86%12吉林14.47%10.33%12.40%13云南12.79%8.9%10.85%14安徽10.12%11.38%10.75%15贵州13.87%7.45%10.66%16海南11.42%9.49%10.46%17湖南9.59%10.37%9.98%18江苏10.00%9.38%9.69%19河北9.03%10.23%9.63%20黑龙江9.58%9.17%9.38%21湖北8.20%10%9.1%22重庆9.34%8.74%9.04%23江西9.07%8.92%8.99%24广西7.72%9.2%8.46%25甘肃10.46%6.3%8.38%26河南6.79%7.6%7.20%27广东5.93%8.07%7.0%28山西5.89%6.17%6.03%29辽宁5.74%6.30%6.02%30西藏4.78%6.45%5.62%31四川5.28%5.46%5.37%
2013全国各省高考难度排名
(2013年)高考试卷难度系数排名: 第一名是湖北 第二名安徽省(安徽省本次高考宗旨为以原创视角和新颖题目考察考生以达到区别与其他省市的大流趋向。安徽题目考察新题型较多考察内容同其他省市覆盖面更广,考察考生课外知识多。数学试卷普遍偏难拔高题占0.45左右而一般来说应占总题型0.71的基础题目在本次安徽卷中只达到了0.5左右。据调查本次安徽卷为安徽近十年来难度系数最大一次。不过据安徽教育厅发布消息安徽会大幅度降低各高校分数批次线 以面对此次试卷难度。)第三名 福建 (本次福建试题出现一边倒趋势各科试卷难度同往年都有大幅度上升。对考生考察知识全面覆盖面广泛。2013年福建省普通高考仍设置必考和选考内容,其中语文、英语、历史、政治等学科考点有些调整,其他学科总体保持稳定。与2012年比,试卷结构、考查内容及难度变化较大。) 第四名 重庆(本次重庆较往年难度大考察视角新颖原创性强增大了考生的理解难度试题增大了学科内容的综合力度,知识点覆盖全面,设计巧妙,二卷试题层次分明,从易到难,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试题构思巧妙,联系自然,全面考查了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 第五名陕西(本次陕西考试难度较高主要集中在数学英语方面。据称陕西会在2014年适当降低高考难度。) 第七名江苏省(本次江苏卷主要考察学生基础能力数学题目对于基础知识扎实的考生来说比较容易。同时与往年相比整体难度有所提升与2012年考试说明相比,考点总数由99条变为98条,有增减有合并,难度有升有降。) 第六名湖南(湖南本次试卷语文试题难度下降。综合题型难度与2012年几乎相同,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中各部分知识的具体要求和掌握程度没有变化。主要考察学生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第八名浙江(本次浙江卷文科难度与理科相当这有利于区分文科尖子生。同时本次试卷难度比往年加大考查知识和考查能力结合起来,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五个方面) 第九名辽宁(本次试题总体感觉难度适中、题型稳定,知识点考查与前几年相仿,覆盖比较全面,难度由浅至深,层次感分明。今年考试有些题目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大,但是该类考题难度不大,考生在仔细分析后,应该会很好解答。) 第十名河南(河南高考试卷以容易和中等难度题为主,今年也不例外,没有太偏太难的题目,总体比较“平和”。但是理综和数学难度较大考生考试状况不理想)第十一名 黑龙江(今年黑龙江新课标卷结构与去年整体变化不大知识覆盖面全几乎覆盖了整个高中重点内容选修部分有一定难度) 第十二名 山东(山东省每年高考试卷都高于往年本年试卷难度同往年无太大变化总体较为平稳)第十三名广西(根据考生的反映和专家的分析显示,今年高考理综试题难度比往年降低,文综依旧紧跟时事热点,“中国梦”成为文综试卷中的一道分值12分的论述题。此外,禽流感、雾霾、孩子减负等热点事件也都入围。) 第十四名 宁夏 (宁夏往年难度较为平稳 2013年高考试卷波动较大考察试卷审题和理解能力拔高题目适当增加另外本省本次批次招生分数有所下 降可见难度上升趋势)第十五名 广东省 (广东今年来难度维持在0.7到0.75左右本次难度系数为0.78 难度主要集中在数学 英语上 语文难度不大) 第十六名江西(省高招办负责人分析本次本省高考试题难度系数加大不少考生反应试题难度较难尤其是数学和化学)第十七名 河北 (据专家分析 本次河北试卷总体难度适中基础题目多 知识点多 分数易得)第十八名 山西(据学生电话反应此次试卷难度偏低) 第十九名 海南 (此次海南基础题目多 试卷简单易做这是媒体的评价)第二十名 四川 (这个看看四川数学考完后同学们的反应就知道了)第二十一名 青海 第二十二名 云南第二十三名 西藏 第二十四名 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十五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权地区省略。北京上海等。2013年与2014年综合统计 省/区/市 2013一本 录取率 2014一本 录取率 平均1 北京24.33%24.81%24.57%2天津24.52%24.25%24.39%3上海22.64%21.92%22.28%4青海18.61%17.97%18.29%5宁夏17.05%18.74%17.90%6山东18.37%12.2%15.29%7福建14.19%14.1%14.15%8内蒙古11.21%16.38%13.80%9浙江13.38%13.61%13.50%10陕西13.21%13.33%13.27%11新疆12.92%12.80%12.86%12吉林14.47%10.33%12.40%13云南12.79%8.9%10.85%14安徽10.12%11.38%10.75%15贵州13.87%7.45%10.66%16海南11.42%9.49%10.46%17湖南9.59%10.37%9.98%18江苏10.00%9.38%9.69%19河北9.03%10.23%9.63%20黑龙江9.58%9.17%9.38%21湖北8.20%10%9.1%22重庆9.34%8.74%9.04%23江西9.07%8.92%8.99%24广西7.72%9.2%8.46%25甘肃10.46%6.3%8.38%26河南6.79%7.6%7.20%27广东5.93%8.07%7.0%28山西5.89%6.17%6.03%29辽宁5.74%6.30%6.02%30西藏4.78%6.45%5.62%31四川5.28%5.46%5.37%
安徽高考试卷是全国几卷
安徽高考用全国乙卷考试。高考卷一卷二卷三的区别:1、适用地区不同。全国一卷: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山东、浙江。全国二卷: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海南。全国三卷: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2、难易程度不同。全国一卷>全国二卷>全国三卷。高考试题全国卷简称全国卷,它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从2016年新增Ⅲ卷。并且全国Ⅰ、Ⅱ、Ⅲ卷分别改称为全国乙、甲、丙卷。特征:1、考查内容与新课程匹配。2、根据新课程的特征,分必考与选考题。3、命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课本教材为依托,考察学生综合能力。从全国卷使用地区看,使用卷一的地区高考竞争压力较大,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相对发达的东部和中部省份。使用卷二的地区高考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北和西北省份、这些省份相对于中东部省份教育发达程度也要低一些。使用三卷在我国西南区域、不管是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都落后全国水平。国家设置不统一的高考试题是在依据各地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保证相对的协调发展。否则地区间教育差距有可能会越来越大。
安徽是全国几卷?
安徽高考使用全国Ⅰ卷(全国乙卷),即新课标一卷,一卷一般比二卷难一些。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使用地区: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这12个省市区。据了解全国乙卷的总分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这三科满分为150,文综,理综为300分,其他地区可能会有一些加分政策。2022各地区高考使用试卷情况1、全国甲卷适用地区: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藏。2、全国乙卷适用地区:河南、安徽、江西、山西、陕西、黑龙江、吉林、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3、新高考I卷适用地区:山东省(全部科目),河北、湖北、湖南、江苏、广东、福建(语数外)。4、新高考II卷适用地区:海南省(全部科目),辽宁、重庆(语数外)。5、自主命题省份适用地区:北京、天津、上海、浙江。
2023安徽文综是全国卷吗
2023安徽文综是全国乙卷。2023安徽高考实行“3+文综/理综”传统高考模式。安徽全国乙卷的组成科目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和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的任选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高考全国卷乙卷不会因考题差别导致教材差别,一切都是遵照高考大纲命题的。高考后乙卷不能拿走,高考试卷会密封后送到指定的阅卷场所,阅卷后的高考试卷属于高考档案的一种,要存档保留一定年限的,考生是无法再次接触到自己的高考试卷的。考生需要做好以下准备:1、了解乙卷文综试题的题型和难度特点,如高频出题区、交叉融入等类型的变化,这需要对历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乙卷文综试题进行总结和研究。要清楚各题型难易度和平时的练习侧重点。2、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乙卷文综考查的知识面更广,涉及的知识点也更加全面。这需要考生对初中阶段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特别要把握基础而又重要的知识,为应对各种题型打下基础。3、进行业内模拟,解决乙卷文综考生面临的最大难度在于应对不熟悉的题型,超出平时练习范围的题目。这需要考生在高中阶段进行业内各地文综真题或模拟题的练习,对各种题型进行熟悉和掌握。这也有利于建立应试心态和习惯。4、熟悉不定向和交叉题的解题技巧,乙卷文综的不定向和交叉题可能更难,这需要考生对此类题型的解题技巧和要领进行专项练习,以应对各种样式的不定向和交叉题。特别是在时间安排和重点把握上需要有清晰的意识。5、丰富的写作素材和范文,乙卷文综的写作题目可能比较广,这需要考生准备更加丰富和全面的素材及范文,熟练各种文章类型、时态语态变化及不同视角的运用等。这也为应对各种写作话题创造有利条件。中考使用乙卷文综的意义1、加大区外交流,促进教育公平。使用乙卷,意味着安徽考生将面临来自全国各省市的考题,这有助于加大各地区考试内容的交流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地区而产生的教育资源和教学差异,实现教育机会的公平。2、增强试题的权威性和公信度,乙卷文综试题由国家级专业组织设计,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度。这使得考试结果更加科学和公正,也增加了社会各界对考试的认可度。这有利于中考的权威性建设。3、促进教学规范化,各地区使用统一的乙卷文综试题,这推动各学校对初中教学内容和要求的统一和规范化。这使得初中毕业生具备更加清晰和统一的知识结构,有利于高中教育的衔接及发展。
安徽高考文综考什么卷
安徽高考用的是全国乙卷。高考满分750分,语数外每科各150分,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满分都是300分。安徽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科。22023安徽高考难度怎么样安徽高考试卷难度相对适中,高考难度较大,是噩梦模式。安徽985录取率全国倒数第一,211录取率也排名靠后,一本录取率相对还能缓和点。安徽高考难不难主要取决于考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考生成绩好觉得试卷简单,那么即使2020年高考试卷很难,相信你也可以对答如流,考出自己的好成绩。安徽高考试卷难度单单从试卷的试题本身来说,这个和每个人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和擅长的题目类型有关系,还和个人的临场发挥有关联,所有高考考生现场状态非常重要。全国乙卷使用省市一共有12个,分别是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等,其中全国乙卷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全国乙卷和一卷有什么区别1、使用省份不同:新高考1卷省份有山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广东、福建(语数外);而全国乙卷省份有河南、安徽、江西、山西、陕西、黑龙江、吉林、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2、命题单位不同:全国乙卷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而新高考一劵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高考全国乙卷有难度的,特别是使用全国乙卷省份的教育资源不高,比如河南人口这么多,只有一所211大学,陕西也是只有一所211大学,对于这些省份的学生来说,全国乙卷的难度是比较大的。而且高考全国乙卷的录取分数线也比较高,竞争强度大,每到高考学生和家长都觉得压力很大。考全国乙卷的高考生想要上个好大学,那么分数都会设置的比较高。
2015年高考各省考试卷一样吗
不是都一样的
新课标一卷
2015年前使用省份:河南 河北 山西 陕西(语文及综合)湖北(综合)江西(综合)湖南(综合)
2015年增加使用省份:江西(语文 数学 英语)、山东(英语)
2016年增加使用省份:湖北(语文 数学 英语)、广东、陕西(数学)、福建、安徽、四川、山东(综合)
新课标二卷
贵州 甘肃 广西 青海 西藏 黑龙江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新疆 云南 辽宁(综合)海南(语文 数学 英语)
2015年增加省份:辽宁 (语文 数学 英语)
01、北京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02、天津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03、上海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04、重庆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05、安徽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06、山东省:自主命题(语、数、理综、文综)+新课标Ⅰ卷(英)
07、广东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2016年起全部使用全国卷 ;英语听说考试由广东省自主命题
08、江苏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09、浙江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10、四川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11、福建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英语听力使用新课标全国卷英语听力;2016年起全部使用全国卷
12、湖北省:自主命题(语、数、英)+新课标Ⅰ卷(文综、理综);2016年起全部使用全国卷
13、湖南省:自主命题(语、数、英)+新课标Ⅰ卷(文综、理综)
14、陕西省:自主命题(数、英)+新课标Ⅰ卷(语、文综、理综)
15、海南省:自主命题(政、史、地、理、化、生)+新课Ⅱ卷(语、数、英)
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 高考急用!!!!!求答案!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也就是说,在踏上社会的之前一定要先修好自己的德行。
人有多大的福报,完全取决于这个人的品德心胸。比如这个人品德不好,坑蒙拐骗,没有一点道德廉耻,那么他将来处在高位,不但不会造福百姓,反而陷百姓于水火之中。换句话说,无德之人即使有福报,也无法承受。
反观有德之人,即使生活贫困潦倒,但是志高廉明,一样会受人爱戴,让人尊敬,生活自然安乐,福报匪浅。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所以,修身是做人之根本,把这个人字站正站稳,才能在将来的生活中自在安乐,不会痛苦迷茫。
我的回答还很笼统,也是根据我修佛的经历悟的,不当之处,请多见谅。
跪求安徽历史
古代
远古 安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省内发现的“和县猿人”,距今已有约35万年历史。据科考,“和县猿人”出现时间应不晚于“北京人”,甚至与“蓝田人”相当。[1]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本省潜山县的薛家岗又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痕迹,后来又在本省多处发现了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隋唐之前 商朝(前16世纪 - 前11世纪)的开国君主汤曾经短期定都在安徽北部的亳州,[2]当时安徽大部份居民并非华夏族,而是后来逐步同化入汉族的东夷、山越人等。 战国末期,前278年,楚国的郢都(今湖北荆州)被秦国攻占,于是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前224年,楚国大将项燕被秦国的王翦60万大军击败,前223年,寿春陷落,楚国灭亡。前221年,秦国完成征服六国、统一天下的计划。安徽大部分地区属于九江郡(寿县),北端属于泗水郡和砀郡。秦末楚汉相争,项羽在今安徽灵璧县历垓下之战败给刘邦,自刎于乌江(安徽和县)。刘邦建立汉朝。 汉武帝时东瓯国举国迁到庐江郡(安徽西部的舒城地区)。汉朝末年,寿春成为军阀袁术的基地。袁术后来自称皇帝,但不久病死,寿春归属军阀曹操(亳州人,三国曹魏之实际开创者)。 南北朝期间,从4世纪开始的之后三百年间,几支塞北游牧民族入侵华北地区并相继建立军阀政权,南方则一直保持着汉人的王朝。安徽北部成为南北方对峙的前线,战火不断。383年在北方的前秦和南方的东晋之间展开的淝水之战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次战役。 隋唐 隋朝统一,使安徽摆脱了五代十国期间“南北对峙”主战场的困境。隋文帝开创的开皇之治,使江淮地区经济得到较好的恢复。隋炀帝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到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经过短暂的混战,唐朝统一天下,并保持了一个多世纪的和平和统一。 安史之乱中,安徽北部淮河地区备受战火蹂躏。晚唐时875年王仙芝、黄巢起义,从河南经安徽和县渡长江入皖南,到福建、广东,后经安徽攻长安,天下大乱,藩镇割据,不久唐朝灭亡。 宋元 北宋后期,北方的金朝崛起。1127年以后,安徽北部的淮河再次成为南北对峙的前沿,战祸连年。1161年金朝海陵王完颜亮出兵伐宋,被虞允文指挥的宋军大败于今安徽马鞍山采石矶,史称采石大战失败。1234年,金亡于蒙古帝国。1276年,蒙古人攻占南宋京城杭州。安徽全境归元朝。 明朝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现在的江苏省和安徽省直属中央六部管理,称为“直隶”。该区域跨长江和淮河南北,首次将经济和文化差异很大的广阔地区,包括今安徽北部朱元璋洪水频繁的家乡凤阳府(今皖北地区),今安徽南部多山的徽州府(今黄山市一带),和今江苏南部以富裕著称的太湖流域,都划归同一个行政区管辖。明太祖洪武二年定都临濠府(今皖北地区),史称明中都,洪武八年迁都应天府(即今南京市),但凤阳府(原临濠府)已近基本建设完毕皇陵与皇宫,(皇宫与皇陵宫殿毁于明末张献忠,宫墙毁于文革)。 明代在安徽境内共设有7个府,其中4个位于长江以南:徽州府(6县)、宁国府(明初曾叫宣城府、宣州府,最终仍定名为宁国府,6县)、太平府(3县)、池州府(6县);3个位于江淮之间:安庆府(7县)、庐州府(4县1州),设凤阳府(5州13县);淮河以北未设府,淮河以北全境属凤阳府。明成祖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原直隶地区改称南直隶。1635年明末李自成起义军攻陷凤阳府,烧毁皇宫与皇陵。 清朝 1645年,清军攻占南京,将南直隶改为江南省;1667年,又将江南省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省会初驻应天府后迁至安庆府管理安徽民政的江南左布政使则长期寄驻江宁府(今南京市),直到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也一并迁来安庆。至此,安徽省界基本稳定下来。 晚清时期,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安徽南部是其主要粮食和军事基地,在曾国藩的湘军和陈玉成的太平军反复拉锯战中,安徽南部人口损失巨大,经济凋蔽。战后从河南、湖北居民移居皖南,文化习俗有所改变。同时期,捻军也发源于贫困而土匪横行的今皖北地区。李鸿章在庐州府附近招募淮军赴江浙作战。太平天国之后淮军成了清朝的一支重要力量。 清代安徽省下设两道,皖南道(初驻安庆府,后移至芜湖县),皖北道(驻凤阳府)。
近现代
民国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安徽省设三个道,芜湖道、安庆道和淮泗道(驻凤阳),省会变动较大。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蚌埠兴起。1912~1926年,安徽历柏文蔚、倪嗣冲、张文生、马联甲、吕调元、姜登选、陈调元等省首长。1926年底陈调元归顺北伐国民革命军。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安徽成了日伪、国军和中共新四军力量交织的地区。1940年在安徽发生国共冲突的皖南事变。1947年蚌埠脱离凤阳县被设为安徽省第一个省辖市,1948年到1949年,安徽是国共内战期间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的主战场。 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一度以长江为界分为皖北(驻合肥)和皖南(驻屯溪,今黄山市)2个行政公署(省级),1952年合并。省界有小幅的调整:为了更好治理洪泽湖,盱眙县和泗洪县划归江苏,作为交换,江苏徐州的萧县和砀山县划给了安徽。 在1959-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安徽省的非正常死亡人口达到500~600万人,[3]占灾前人口3446万人的18.37%,其比例居中国各省的第一位。当时的省委书记曾希圣因此被调职。 1978年11月24日,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秘密将土地公开,实行大包干,创造性地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使得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结果是,1979年粮食比上年增长6倍,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的5年粮食总和,农业获得大丰收。与此同时,安徽省肥西县、来安县也开始试验包产到户。 1982年1月,中共中央总结经验,发出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肯定了安徽的做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迅速推开。安徽农民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安徽各市风貌(32张) 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安徽的农村和城市改革也逐步开始。在农村,流通体制改革进行,农村市场逐步放开;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科技兴农”方针被提出,乡镇企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兴起。1980年,全省开始推行企业经营责任制,并改革工资制度和奖金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企业“吃大锅饭”的状况得到初步改善。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安徽经济开始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安徽文综是全国几卷
安徽高考用全国乙卷考试。高考卷一卷二卷三的区别:1、适用地区不同。全国一卷: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山东、浙江。全国二卷: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海南。全国三卷: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2、难易程度不同。全国一卷>全国二卷>全国三卷。高考试题全国卷简称全国卷,它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从2016年新增Ⅲ卷。并且全国Ⅰ、Ⅱ、Ⅲ卷分别改称为全国乙、甲、丙卷。特征:1、考查内容与新课程匹配。2、根据新课程的特征,分必考与选考题。3、命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课本教材为依托,考察学生综合能力。从全国卷使用地区看,使用卷一的地区高考竞争压力较大,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相对发达的东部和中部省份。使用卷二的地区高考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北和西北省份、这些省份相对于中东部省份教育发达程度也要低一些。使用三卷在我国西南区域、不管是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都落后全国水平。国家设置不统一的高考试题是在依据各地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保证相对的协调发展。否则地区间教育差距有可能会越来越大。
上一篇:剩女的代价剧情介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