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海高考
上海高考总分是多少?
上海本科高考总分660分,专科高考满分450分。1、本科2021年报考本科院校的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和听说测试,下同)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总分为660分。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均为150分,不分文理,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其中一次考试已安排在1月份进行,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均为70分。2、高职(专科)2021年仅报考高职(专科)的考生,只需参加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考试。语文、数学和外语科目每门满分均为150分,不分文理,总分为450分。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其中一次考试已安排在1月份进行,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2021年分数线:据“上海发布”公众号消息,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刚刚权威发布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秋季招生本科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400分,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503分。艺术类、体育类本科文化控制分数线也同步公布。(注:上海市高考本科成绩满分为660分)高考成绩询通道于6月23日晚18时开通,届时考生可通过“一网通办”PC端、“随申办”移动端(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和APP)“高考成绩查询”专栏查询高考成绩。
上海高考总分是多少?
上海高考总分如下:上海高考总分为660分,各科目分值设置如下,语文科目150分、数学科目150分、外语科目150分、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任选3门210分,总分之和为660分。高职(专科)总分450。高考简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参加考试的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和计划,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高考
上海历年参加高考人数
5万人。上海2021高考人数近5万人,重点大学上线人数是10431人,录取率约为21%,仍然排名全国第三位,与2020年基本持平。2020年,上海市高考报名人数是5万人。重点大学上线人数是10431人,录取率是20.86%,全国排名第三位,比2019年下降了0.94%。上海高考报名人数不等于上海秋季高考人数,它包括春考、专科自主招生考试、三校生高考、秋季统一高考,而我们所说的高考人数通常只是指秋季高考人数。上海国际学校的学生也不是都能参加高考的,只有有上海高中学籍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高考,上海只有教委规定的参加中考录取的21所国际高中或者国际课程班学生有高中学籍,而2018年这21所学校招生人数为1969人,上海生源仅仅1377人,而且这部分学生高中学的课程完全不同不说,他们还必须在高一和高二参加完相应科目的合格考后,才有资格报名等级考。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上海历年参加高考人数
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来,上海每年6月高考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007年考生数量为11.04万;2015年,本市高考考生数量为5.1万。查阅历年《上海统计年鉴》发现,1997年至2003年,本市每年户籍人口出生数量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区间,分别为6.42万人、6.17万人、6.56万人、6.95万人、5.76万人、6.2万人和5.73万人。但是自2004年开始,本市当年户籍人口出生数量进入“8万+”时代,其后十多年间虽有起伏,但大趋势是上升,并于2014年升至12.41万人的阶段性高点。扩展资料:业内专家分析,考生人数变动的主要原因是适龄入学人口总量减少。就在几年前,曾有预测,上海高考人数将在2016年、2017年间迎来回升。对于这样的说法,专家并不认同。从上海高中入学情况来看,近三年数字保持平稳,并未出现较大波动。从长期来看,源自人口变迁进程中的生育高峰周期循环。他指出,由此可以推断,本市未来6年间,适龄入学人口总量不会有较大变动。目前上海已经基本形成了由中高职贯通、中本贯通、春季高考、秋季高考、三校生高考等构建的“立交桥”,考生少了“一考定终身”的压力。同时,随着“3+3”模式和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的推进,孩子在升学问题上,有了更多选择。在高等教育选择范围扩大的基础上,家长、学生心态更为平和。这两方面,都为未来适龄入学人数的变动做好了准备。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上海高考人数“拐点”还没到
上海市2015高考总分是多少
600分。2015年上海春季高考科目为“统一文化考试+院校自主测试”,总分600分。统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其中,语文、数学试卷由“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附加试题”两部分内容构成,外语使用学业水平考试试卷。院校自主测试科目为面试或技能测试。上海春季高考新方案明确,招生院校公示预录取考生和候补录取资格考生两张名单,被预录取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到其中一所高校进行录取确认。预录取考生和列入候补名单并最终被预录取的考生,不得参加当年秋季高考。扩展资料:据了解,2015年,上海春季高考报名者超过2万人,比照2014年参加秋季高考的5.2万人、2015年学业水平考试与春季高考两者合并报名5.4万人的数字,春季高考规模接近秋季高考“半壁江山”。上海市闵行三中校长颛孙长宗介绍说:“我们学校今年有211名高三学生,其中181名报名参加春季高考,比例超过85%,而去年这一数字为零。春季高考特别适合我们这类比较普通的高中,学生的目标本来就是市属高校,增加了一次选择的机会。”春季高考招生高校中有6所设置了技能测试环节,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类,将考查学生工具使用方法的正确性、实践操作过程中动作规范度与测试结果正确性等。“工程类招生采用技能测试,更加有利于招到合适的人才。”该校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朱嘉美说。参考资料:人民网-上海春季高考报名人数比2014年增长20多倍
上海历年高考人数
其他信息:1、2022年上海市高考报名人数为5万多人。 2、2021年上海高考报名人数是7万人,较2020年的5万人,高考报名人数增加2万人,增加了1.4倍。高考报名人数的暴增,主要与疫情有关,很多准备出国的学生,选择了高考。这样就造成了2021年的上海高考竞争压力更大。但是招生人数,尤其是985、211院校的招生人数并没有暴增。 3、2020年7月7日上午,上海高考如期举行。全市约5万名考生走进104个常规考点参加考试。与往年相比,由于受疫情影响,高考时间整整向后推迟了一个月,加上近段时间申城连续遭遇暴雨,让今年的上海高考变得跟往年有些不同寻常。 4、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6月7日至9日举行。上海今年共设有19个考区、101个考点,约有5万名考生参加高考,全部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中进行。 5、上海2018年高考报名总数仅为5.2万人,较2006年的11.38万人,报名人数规模缩减超过50%。上海秋季高考招生计划数为4.3万人,其中58所市属高校约招3万人,8所部属高校约招3000人,600多所外地高校约招1万人。报名人数与招生计划均创5年来最低。
上海高考一本分数线
上海一本分数线为503分。上海一本大学分数线如下:1、复旦大学:最低分580分以上2、上海交通大学:最低分580分以上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最低分566分4、上海财经大学:最低分565分5、华东师范大学:最低分564分6、上海外国语大学:最低分561分7、华东理工大学:最低分546分8、东华大学:最低分539分9、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最低分537分10、上海大学:最低分535分。1、复旦大学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位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复旦公学,是中国最早由民间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后,学校成为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国立高等医科院校。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2、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河北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的录取分数线为660分,上海交通大学在河北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的录取分数线为651分。上海交通大学在山西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的录取分数线为646分,在山西文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的录取分数线为613分。上海交通大学在北京综合类的本科批普通类选科要求不限的录取分数线为672分。
上海一本分数线
上海一本分数线为503分。上海一本二本分数线分别为503分、400分。上海本科大学分数线,分数最高的本科大学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对应分数线分别为580分以上、580分以上、566分。分数最低的本科大学为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上海立达学院,最低分均为400分。分数最低的公办本科大学为上海电机学院,分数线为430分。上海考生想上本科大学至少需要400分,想上公办本科大学需要430分。上海一本学院上海一本学院共设有17所,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上海一本大学共17所,均为公办本科学院。
上海高考考哪些科目?总分多少?
上海的高考成绩总分满分为66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为70分。1、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2、选考科目: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选3门,每科70分,按照A+、A等比例给分。考试注意1、遇到“记忆堵塞”要保持冷静,然后试着回忆,真的想不起来的放在一边,可以在其他问题中找到灵感。一般政治问题的答案可以在多项选择题中找到。2、注意睡眠,调整生物钟。就像我之前说过的那样,频繁的深夜脱发也会削弱你的记忆力。在高考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给自己一个充分和自信的心态来迎接考试。
上海高考考哪些科目,总分多少?
总分660分,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等级性考试开考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均为150分,不分文理。等级性考试开考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其中一次考试已安排在1月份进行,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均为70分。仅报考高职(专科)的考生,只需参加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考试。语文、数学和外语科目每门满分均为150分,不分文理,总分为450分。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其中一次考试已安排在1月份进行,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等级性考试开考科目的等级性考试成绩由高到低分为A+、A、B+、B、B-、C+、C、C-、D+、D、E共5等11级。其中A+约占5%,A、B+、B、B-、C+、C、C-、D+各约占10%,D、E共约占15%。A+折算为70分、A为67分、B+为64分、B为61分、B-为58分、C+为55分、C为52分、C-为49分、D+为46分、D为43分、E为40分,每档相差3分。普通本科学校可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及学科人才的培养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科目,分学科大类或专业自主提出选考科目,最多不超过三门,学生符合一门即可报考,对于没有这方面要求的学校,考生均可报考。高考结束后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以对未来的规划进行志愿填报,同时也可从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各高校官网处了解。了解的大学信息包括历史、分类、特色、隶属、招生章程等,专业信息有专业课程、专业内涵、专业就业、专业培养方向、专业是否优势等等来选择院校及专业。
2014年上海高考《语文》一模考试试题
2014年上海高考《语文》一模考试试题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
我们的文化需要培育科学精神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化,由儒释道合力构成,领跑者无疑是儒家文化。因而我们的人文精
神,便被打上了儒家道德文章的烙印。笃信“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在国人眼中,科学乃器者、术者、艺者。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文化的中心要点就是一个‘道’字”。道的阐释者——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常态是坐而论道。道者,人道、天道也。前者人伦之道,后者自然之道。尤以人伦之道最为强势。“铁肩担道义”,所担者,人伦之道,而非真理。这种文化心态一直持续到20世纪。
我们的文化有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 )罕有科学精神。( )中国有四大发明,有浑天仪、圆周率等,( )这些都是科学发明,不等于科学精神。默顿认为,科学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中都会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社会结构,都有可能为科学精神的充分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民主制度与科学精神有度的吻合,因而是科学精神的拍档。而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难以在制度上保障科学及其科学精神的同步发展。
20世纪被称作科学世纪,“这不仅因为二十世纪有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和科学成就,而且因为科学通过技术手段,转化为前所未有的物质力量,给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科学渗入人类知识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成为‘真理’的代名词”。然而,什么是科学精神,人们却始终争论不休。
默顿给出科学精神的四个特点:第一,科学精神具有普遍主义。普遍主义的直接表达方式是真理。也就是说,科学是真理。真理与种族、国籍、宗教、阶级和个人品质无关。真理是赤*的。科学探索就是追求真理。第二,科学精神具有“公有性”。意指科学不是个人的财产,而是与社会性的、尤其与科学共同体密切相关。即便以个人名义命名的学说、定律,也不是个人财产。牛顿名言清楚地表达了科学的这一性质:“如果我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第三,科学具有无私利性。所谓无私利性,“既不等同于利他主义,也与利己主义行动无关”。它是“求知的热情、无尽的好奇心、对人类利益的无私关怀” 的产物。准确地说,科学不是利益的产物,而是出于求知和好奇,是为知识而知识。这同样是单纯地追求真理的结果。第四,科学具有“有条理的怀疑主义”。是借助专业知识、逻辑和经验对现有的知识进行质疑。这种精神就是笛卡尔的普遍怀疑的精神。“我只求专门研究真理,所以我想,我的做法应当完全相反,凡有疑窦的意见,统统认作绝对的虚假,加以排除,看看心中是否还剩下什么不可怀疑的东西”。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是一种方法,是为寻找真理服务的。通过普遍怀疑,一旦发现确凿无疑的东西,便是发现了真理。科学的本性是求知,求知即是寻求真理。科学精神最精要的内涵是追求真理。默顿提出的科学的精神气质,归结起来就是:科学就是寻求真理。不是出于功利目的,而是为求知而求真理。真理与身份、种族、等级等无关。
梁启超在谈及科学与东西方文化时,批评国人对待科学的态度,认为,国人把科学看得太低、太粗。以为“科学无论如何高深,总不过属于艺和器那部分,这部分原是学问的粗迹,懂得不算稀奇,不懂得不算耻辱”。其次,将科学看得太呆太
窄。莫不要说厌恶科学的人,“就是相对尊重科学的人,还是十个有九个不了解科学性质。他们只知道科学研究所产生的结果的价值,而不知道科学本身的价值”。
我们的文化传统,原本缺乏科学精神。进入20世纪,我们没有真正意义上找奥科学精神赖以滋生和发展的“拍档”。我们确实是随着世界现代化进程走向现代、走向科学。但是,用时下流行的语言,我们是被现代化、被科学化。我们接受现代技术、设备、生产线,却没有来得及在我们的文化中,适时接受乃至培育出科学精神。令人担忧的是,由于科学在近现代社会明显的物质效用,因而它“一直享有巨大的威望。人们期待它解决一切问题,深入理解全部存在,帮助满足任何一种需求。……当科学成为我们时代的标志之时,恰恰是它不再以科学形态出现的时候”。贪欲使人背离了科学,而将其中的技术运用到极限。现代人只占有技术,甚至是技术的物质结果,却不享有任何科学。尽管我们自诩我们的时代是科学的时代,但是,人类与科学精神的距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遥远。科学“精神本身被技术过程吞噬了”,造成科学服从技术,技术服从人的物
欲的结果。在举国推动文化大发展的时候,在我们的文化中培育科学精神,是文化发展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
(摘自《民主与科学》)杂志2012年第一期,有删改)
(1)第一段“这种文化心态”是指 。(2分)
(2)根据文意,可依次填入第2段空格处的一项是( )。(2分)
A.因而 即使 那么 B.因而 虽然 但
C.却 即使 那么 D.却 虽然 但
(二)简析第5段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3分)
(三)第6段划线句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1.中国古代取得了诸多的科技成就,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中拥有了科学精神。
2.20世纪被称为“科学世纪”,主要因为有诸多伟大发现和科学成就。
3.牛顿的科学研究成果与科学共同体相关,因为不属于他的私有财产。
4.梁启超认为“相对尊重科学的人”其实大多数并不懂得科学本身的价值。
6.根据文意,简析我们的文化缺乏科学精神的原因。(4分)
(二)阅读选文,完成第7—12题。(21分)
一个春天留下的迷人逗号
与常州数次擦肩而过,并没有激起叩开大门进去看看的冲动和兴致,感觉被历史称为“吴”的故事与精彩都留在了南京、苏州和扬州。当走进常州,走进淹城的时候,曾经的偏见被柔和的细雨和不急不躁的风一点一点地剥离出去,以致无影无踪。展现在眼前的已不是主观的平淡,而是一位朴素的长者伫立在那里。
这位长者就是至
今世界无双的“三城三河”的淹城遗址。
淹城有着金陵、苏州、扬州没有的古朴和沉静,可以把它称之为曾经被雕琢又被原始了的一块地;曾经被使用、被耕作但没有被包装、被炒作、被现代起来的一块地。
这片地的形状十分特别,细细看,极像一个中规中矩的逗号。一层河一城土的叠加着,不大不小不增不减地圈着围着。它把春秋涌动出的现代朝气一一卷收起来,禅师般的打坐。用亘古的风度,观风,观云,观花开花落,观服饰发型更迭,观世世代代走过的人还有碾过的那些事。它始终沉默着,比介子推、嵇康、陶渊明们还沉默,宛如未见经传时的海明威,慈祥地在寂寞的地方迎送一双双实际的、实惠的、实用的眼睛,还有探索的、发现的、劳作的眼睛,在眼睛世界里,毫不气馁地坚守着自己的坚守。
这些眼睛被裹在淹城身上的褴褛服饰和“大隐隐于市”的沉默神态严重迷惑了。可以说,遗址用它的不张不扬“骗”过了无数喜欢猎奇的眼睛。这不是遗址的错,似乎也不是眼睛们的错,因为淹城是春秋留在长江边上的一个逗号,它在风云变幻和世代更迭中期待,期待故事的完整性和句号的出现。在句号没有出现之前,淹城如同哨兵,在这里忠心耿耿地站位,一站就是三千年。
淹城真的是个逗号。很小。从景观上讲,“三城三河”尽管有上千亩地,但与长城比,与金字塔比,与大春秋时代比,的确是个不起眼的“小弟弟”。然而,“小淹城”则用自己的坚守、耿直、坚韧,修炼出让世人无法山寨、无法克隆、无法造假的奇特魅力,去向可以飞越太空、遨游深海的现代人讲述或者还原历史碾过的春秋故事。
船在子河、内河、外河间游动,船下的涟漪幻化为手拉手的时空隧道,我们在这隧道上穿梭流连,任眼睛去扑捉前后左右的时空符号,去捡拾那些珍奇的细微陈迹,品咂春秋留在这里的古朴味道。
水躲开猎奇人的眼睛,在这里演绎它的活法。
我被静静的水同化了。有了沿着水流寻找一星半点“源头活水”的幼稚想法。
我曾经大胆地鼓吹,文化就是活法的结晶和载体。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地域或曰一个部落集团的文化就是这个民族、地域和部落集团的活法。淹城的先人为了活着,于是创造出“三城三河”的城堡模式。有人说这是“冷兵器时代的城防标本”,有人说是“吴越争霸的军事堡垒”,我则觉得是当时人们活法的写真,或曰《桃花源记》的现实版和升级版。他们想到的似乎不是“争”,而是存在与活着,或曰安全地活着,平静地活着,自由自在地活着。于是用陆地生存,用河流保卫,静静地繁衍,静静地生息。躲开刀光剑影,躲开你争我抢,躲开尔虞我诈。我猜测陶渊明是不是曾经到过这里,因为这里满地都是他的诗,到处是田园派的影子。“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望云渐高鸟,临水愧游鱼”;“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等等,诗行里不正是对古淹城的写照吗?他们追求的完全不是官一代富二代,也不是浮躁的名利与“高富帅”,而是“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的勤奋舒然的朴素活法。
淹城真的是个逗号。它是三个逗号叠起来的一个让人沉思的奇异符号。外城与外城河,内城与内城河,子城与子城河,三个牵手相连相依的符号,相得益彰地在这里静静地看风,看雨,看江河东去,看人间戏剧,不起眼的逗号标志又是那么夺人眼球,他负载的活法文化似乎超过了现代人仰慕的珠宝和钻石,钻石并不恒久,活法则不是。
可是,淹城为什么是个逗号,而不是句号、省略号或者感叹号?难道这里还有更为紧要的秘密没有传递?淹城还要向走进或者走近他身边的我们诉说什么情怀?
我不知道。
无论抚摸老当益壮的树,掬起沉甸甸的水,还是捡起黢黑的泥土,都让一个陌生者的内心产生震撼。我不仅从它们身上感觉到了强大的磁力,还感觉到了春秋文化在这里酿造、沉淀和形成的气场感应——智慧的,倔强的,创造的,坚守的,都汇集在任何一个点上,去折射和解说千年春秋的灿烂。
有这样不能复制,不能山寨的气场,逗号所要引出的就不仅仅是“回来吧”或者“归来吧”的昭示,至于还有什么,我不清楚,但我期待着。[来源:学+科+网]
(选自《散文百家》2012年第10期,有删改)
7.第一段中“平淡”的意思是 。(2分)
8.第4段划线句运用了一人和比喻,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9.“淹城真的是个逗号”一句在第6段和第11段重复出现,分析作者的写作用意。(3分)
10.第10段中,为什么说淹城是“《桃花源记》的现实版乃至升级版”?(4分)
11.选出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两项( )( )。(6分)
(六)第一段“我”对淹城先觉得“平淡”,后比作“长着”,先抑后扬,突显敬意。
(七)第三段多次使用“被”和“没有被”,解释了淹城保持古朴沉静风格的原因。
(八)第五段“似乎”一次,说明了作者判断的不确定性,表达既直白又准确恰当。
(九)第八九两端巧借“水”的一项,由实到虚,引出对淹城“活法文化”
的探究。
(十)第十二段连用三个问句表达“我”对淹城文化内涵的深入探寻,也引读者思考。
(十一)第十五段“期待”一次寄寓了“我”回归古代淹城古朴而沉静生活的美好愿望。
(1)结合全文,简析本文标题的作用。(4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
13.(1)千岩万转路不定,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3)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来源:Zxxk.Com]
(4)夕阳下,酒旆闲, 。(马致远《寿阳曲 远浦帆归》)
(5) ,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6)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柳宗元《小石潭记》)
(7)子曰: ,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泰伯》)
(8)奇文共欣赏, 。(陶渊明《移居》)
2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4—16题。(8分)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释:九华山在池州青阳西南,为宣州清弋江村去舒州的必经之处。
14.写出这首诗中所有押韵的字: 。(1分)
15.下列对本市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景,巧妙地交代送别的时节,渲染送别的氛围。
B.颈联用对比手法突出友人虽春风得意但难掩惆怅之情。
C.尾联“寂寥”一次直接抒发作者惜别之情,照应题目。
D.诗中明快之景与惆怅之情构成“乐景衬哀情”的效果。
16.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对诗的颔联写一段赏析文字。(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张载,字子厚,长安人。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年二十一,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载读其书,犹以为未足,又访诸释、老,累年究极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一夕,二程至,与论《易》,次日语人曰:“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撤坐辍讲。与二程语道学之要,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于是尽弃异学,淳如也。
举进士,为祈州司法参军,云岩令。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每月吉,具酒食,召乡人高年会县庭,亲为劝酬。使人知养老事长之义,因问民疾苦,及告所以训戒子弟之意。[来源:Zxxk.Com]
熙宁初,帝以为崇文院校书。移疾屏居南山下,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敝衣蔬食,与诸生讲学,每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已。以为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大蔽也。
因吕大防之荐,诏知太常礼院。与有司议礼不合,复以疾归,中道疾甚,沐浴更衣而寝,旦而卒。贫无以敛,门人共买棺奉其丧还。翰林学士许将等言其恬于进取,乞加赠恤,诏赐馆职半赙。
【注释】二程:即程颐、程颢,他们兄弟二人都是南宋的理学家。
赙:拿钱帮助别人办丧事。
A、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A. 以书谒范仲淹( ) (2)终日危坐一室( )
20.敝衣疏食( ) (4)诏知太常礼院( )
1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1.乃警之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因问民疾苦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3.以为知人而不知天 及凯旋而纳之
4.复以疾归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19.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2分)
16.反而求之六经
17.涣然自信曰
18.为祈州司法参军
19.言其恬于进取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一)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
(二)贫无以敛,门人共买棺奉其丧还。
21.请概括张载治学的成功之道。(3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6题。(12分)
①六
一居士云:“风霜冰雪,刻露清秀。”以山色言之,四时之变化亦多矣,而惟经风霜冰雪之余,则别有一种胜韵,澹澹漠漠,超于艳冶浓丽之外。春之盎盎,百花献巧争妍者,不可胜数,而梅花独于风霜冰雪之中,以标格韵致为万卉冠。故人徒知万物华于温燠①之余,而不知长养于寒冱②之时者,为尤奇也。由此观之,士生而处丰厚,安居饱食,毫不沾风霜冰雪之气,即有所成,去凡品不远。惟夫计穷虑迫,困衡之极,有志者往往淬励磨练,琢为美器。何者?心机震撼之后,灵机逼极而通,而知慧生焉。即经世出世之学问,皆由此出,而况举业文字乎?
②吾友无异,少遭困呃,客寄四方,益自振,下帷发愤,穷极苦心,发为文章,清胜之气,迥出埃壒③,若叶落见山,古梅着蕊;一遇慧眼而兼收之。固其宜也。然予每会无异于长孺④座上,嘿嘿而亲之,私自念此非经风霜冰雪之余,有以消磨其习气而然欤?古人有言:“能推食与人者,尝饥者也;赐之车马而辞焉者,不
畏徒步者也。”若畏饥而惮步,则天下事其吝为之,怯为之,不亦多乎?无异常天下之难者也,必无难天下事矣,予以此券无异焉。
选自袁中道《陈无异寄生篇序》
【注释】①燠(yu四声):暖,热。 ②冱(hu四声):冻结。 ③壒(ai四声):尘土。 ④长孺:即虞长孺,明末居士,袁中道的朋友。
22.六一居士,就是______________(人名)。(1分)
23.对文中“无异常天下之难者也,必无难天下事矣”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陈无异经常面对天下困难的事情,他一定不会为难于天下大事。
B.陈无异把天下困难的事情当做平常事情,他一定不会被天下大事难倒。
C.陈无异尝试做过天下困难的事情,他一定不会认为做天下大事是困难的。
D.陈无异把天下困难的事情当做平常事情,他一定不会认为做天下大事是困难的。
24.第①段中“皆由此出”的“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用原文的句子回答)(2分)
25.第①段中写了“百花”和“梅”,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析其作用。(3分)
26.本文和《伶官传序》都是序文,请比较两篇文章不同的写作目的。(4分)
二、作文(70分)
2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这个时代,“复制”似乎无处不在:点击一下鼠标,可以复制一篇文稿;接受一次美容,可以复制一个偶像;建造一条流水线,可以复制一批产品;圈划一块土地,可以复制一座城市;传唱一首歌,可以复制一样情感;阅读一本书,可以复制一种思想......
上述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写诗歌。
(2)不少于800字。
(3)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求2010年高考上海卷语文答案!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 语文试卷
答案要点及评分参考
一 阅读80分
(一)
1.笔墨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
2.两处引用阐明了笔墨艺术的魅力;引用沈尹默的话阐明笔墨艺术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引用宗白华的话阐明笔墨艺术胜过许多复杂的艺术。
3.A
4.情感和美感
5.D
6.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
(二)
7.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眼眶里饱含着泪水,表达了母亲的悲伤之情
8.去天目山,不仅是为了看树,更是为了缅怀先烈,这是积久的愿望和庄重的活动
9.虚实结合,将现实场景与历史回忆交织起来(由林中景色联想到战争岁月;欢快的场景与悲壮的场面形成对比),突出了萧洪明坚毅不屈的形象,表达了母亲对青春岁月的追念。
(五)
17.(1)交往 (2)到 (3)一向 (4)调任
18.C
19.(1)陈尧咨暗示转运使让欧阳公离开,不让(他)留在州府。 (2)桂阳有争船而互相斗殴至死的人,(这个)案件长久没能判决。
20.对僧人贿赂不以为然,对处理好此事自信从容,安抚僧人。
21.廉洁 爱民 正直 睿智
(六)
22.规模和得名缘由
23.这句话描写了山中若有若无的蝉蝇一类的声音,以声衬静;突山了九疑山中峰之下的静寂。
24.C
25.这句话整散结合;先用整句突出九疑山的山峰兼有嵩、华、衡、岱的特点,强调其峻峭与宏伟,节奏鲜明;再用散句描摹这样的山峰很多,句式参差,富于变化。
26.九疑山地处衡山之南,宏伟美丽;却不能列于五岳;作者撰文对此表示不满;希望人家认识九疑山特有的长处。
二 写作70分
上一篇:和平鸽纪念脚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