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个抑郁症患者
世界上第一个抑郁的人是谁?
世界上第一个得抑郁症的人并未被证实是谁,被公开证实得抑郁症的名人有罗温·艾金森。全球有3.5亿抑郁症患者,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范围内第二大致残疾病。而我国目前抑郁症人群约为9000万人,每年都会有20万左右人因抑郁症自杀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患有抑郁症人的情绪可能会从闷闷不乐>>悲痛欲绝>>自卑抑郁>>悲观厌世,更有甚者会有自杀企图等行为。扩展资料:抑郁症都有什么具体表现一、情绪低落,抑郁悲观,思维活动抑制,行为活动减少。轻者门门不乐没有愉快的感觉,对任何事物兴趣骤减,重者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二、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比较迟钝,自己觉得“脑子好像是一个生满了锈的机器,不转”,与人对答困难,严重的人会无法与人交流。三、意志活动减退,不愿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常常自己坐在一旁或者整日窝在屋子里不见任何人也不见阳光,焦虑不安、搓手顿足在屋子里踱来踱去等,严重者会偶尔有自杀的行为或行为。四、而有的人不典型的抑郁症:患有“微笑”型抑郁症,“微笑”是出于应付社交、工作、家人,或者碍于面子违心的笑,等只有自己时会感到深刻的孤独和寂寞其实很多抑郁症患者并不会向人们所表达什么,平常人也看不出来那些有抑郁症的人患上了抑郁症。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每年250,000人抑郁而死,我想告诉所有人一个关于
世界上第一个得抑郁症的人是谁?
罗温·艾金森。罗温·艾金森(RowanAtkinson)的学历是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牛津大学双硕士,罗温·艾金森从小接受英国国教信仰,他的大学本科开始是在纽卡斯尔大学,专业为电气工程,之后转入牛津大学的女王学院攻读硕士。在网络上有说到他是得抑郁症的第一个人,他能够逗笑大家,但是唯独治愈不了自己。他出版了许多作品,刚开始是在一类喜剧节目中展现出自己,后面大家越来越喜欢他,他的节目也由真人出镜到后面别人改成动漫的形式,供小孩观看,他也存在于我的童年,给我的童年带来了许多快乐。而且憨豆先生目前为止向慈善机构捐赠了超3亿美元,也就是2亿人民币,纵观全球,没有一个艺人的捐款数量有他多吧,在他高学历的背景下,他并没有趾高气昂地对待他人,“滑稽,搞笑,无厘头”一直都是他的代名词。他有一次收到邀请来中国出演,整个过程,他没有携带任何的保安人员,他自己提着行李箱,来中国完成演出,没有经纪人,没有“场面”。不像国内的一些明星,伤风败俗地引导他们错误的价值观。
世界上第一个抑郁症患者是憨豆吗?,
不是,世界上第一个得抑郁症的人并未被证实是谁,被公开证实得抑郁症的名人有罗温·艾金森。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抑郁症是最常见的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抑郁症在如今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问题,具体的表现可能会有情绪比较的低落,在心情方面没有较大的起起伏伏,对于看待事情上面看待的非常大,不会像正常人一样非常的开心,或者是非常的难过,总是喜欢自己一个人呆在一个房间,不喜欢吃饭,不愿意融入他人的社交圈子。在出现抑郁症的时候还会出现自责的现象,就是明明不是你的错,他一直会放在心上,觉得是自己的原因,认为自己给家人带来了负担,对不起父母、子女或亲朋,甚至对过去的错误或过失痛悔不已,妄加责备,严重时会达到妄想的程度。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抑郁症
憨豆先生为什么会有抑郁症
抑郁症。早在演完《憨豆先生的假期》之后,艾金森就说过自己不会再扮演憨豆。他说:“我太老,不再有资格扮演他。”随着最早的《憨豆先生的大灾难》全球2.4亿美元票房,争议开始多起来,人们说他夸张、造作、重复自己。《憨豆特工》公映时,他因为票房不佳而患上抑郁症,不得不在美国进行了5周的治疗。而这个“票房不佳”,是英国年度票房第五名。扩展资料:2007年接受采访时,他已经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完美主义个性并非一种优点,而是一种病态,但他无能为力。他说:“坦白说,我认为拍任何片子都很困难,也很沉闷,很容易陷入焦虑,总觉得自己没有真正演好。身为完美主义者,你永远觉得有个目标是达不到的,而且越离越远,这让人感到挫败。”他开始否定自己:“很多人认为我能在舞台上让他们发笑,我就能在现实中让他们发笑。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我本来是个相当安静,甚至有点乏味的人,只是碰巧成了演员而已。大家总把憨豆看成一个永远不会变老的人,永远精力充沛。但事实上,我不是他。”参考资料来源:大众网-“憨豆”上街:明明是博士却演傻子 拍个大电影得了抑郁症
中外历史上得抑郁症的人物都有谁?
古往今来,有很多名人都跟抑郁症有过不解之缘,甚至最终导致失去了生命。名人的例子更加说明了抑郁症这种疾病对人的影响以及这种疾病的范围之广,存在性之强。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历史上得抑郁症的名人有哪些,希望给大家以警示。
1、海明威:挣脱不了抑郁的罗网
以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而荣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生活经历并非像外人想像的那样,充满文学家的浪漫与激情,相反却处处是紧张与压力,甚至他的内心还时常经受着剧烈痛苦而复杂纷呈的变化。他曾企图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摆脱与逃避沮丧、低落的情绪,如不停歇地旅行冒险、不停地寻求各种刺激生活等。海明威总想在身体上企求生存,可是他在心理上却渴望着死亡。
“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小说中老人的内心独白,也是海明威一生的写照。抑郁,就像一张挣脱不了的罗网,将这位文学巨匠紧紧地缠绕。
为了挣脱出焦虑与忧郁情绪,海明威曾不断寻求女人与烈酒的刺激,他跟许多女人有过关系,结过许多次婚,搬过很多次家;饮酒从红葡萄酒到威士忌,最后到伏特加,但是仍无济于事。他像只被凶恶老鹰穷追不舍的猎物,被追得走投无路、无处躲匿。在1961年夏日的一天,他终于用子弹结束了顽强拼搏的一生。
这一年,海明威62岁。
2、梵高: 悲情画家悲情离世
在19世纪的那些伟大画家中,梵高的价值在那个时代被人们低估了。虽然后来他变成了最著名的画家,一幅画能卖到8250万美元,但在当时,他却是最落泊的艺术家。一贫如洗的他一直靠他的商人弟弟资助生活。
生活的潦倒、情感的挫折、命运的不公,这一切都让梵高越来越郁郁寡欢,他会时常选择用一些自残的方式来折磨自己。1888年12月23日,梵高和法国阿尔城艺术家协会会长戈甘经历过一场激烈争论后,用剃须刀在自己的耳朵上割下了一块肉,并用报纸将它包起来,带到妓院里—这是梵高第一次用过激的“表演”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而事实上,他当时的抑郁症已经很严重了。
1889年2月,梵高因耳伤出院才过了一个月,当他正走在医院的一个出口处时,突然拿起了装满松节油的瓶罐,喝下了一升多松节油,这是他第一次企图自杀。之后的梵高便时常有些令亲友不安的举动出现,显然这是因为精神负担过重而引起的。
终于,到了1890年7月27日,不负心理重荷的梵高拿着手枪走进了一个农民的田庄。他没有将左轮手枪对准自己的头部或心脏,而是朝自己的下腹部开了一枪。然后他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当被人发现时,已是两天后的早晨了。
这位才华横溢的大画家死时年仅37岁 。
崔永元承认曾患抑郁症
“抗战8年指的是全民抗战的时间,14年是加上了东北义勇军和抗日联军的历史,两种提法并不冲突。”崔永元发布《我的抗战2》之后,崔永元高调接受了访问。而针对网友提问“您2001年得了忧郁症,2006年后康复,您那时候最大的压力是什么?能不能给我们讲解一下当时的情况?”崔永元回答,“2002年得的抑郁症,2004年康复,以后以此说法为准。”(摘自:信息时报)
秋天大多喜欢悲秋,很多人的心情多少有些抑郁情绪,抑郁导致死亡的现实生活案例比比皆是,防范于未然才是根本,在此小编带你细数中外名人抑郁症患者,给他们内心造成极大折磨。
三毛自杀之谜
1990年12月4日,医院发现三毛子宫内膜肥厚,母亲担心可能是癌症现象,安排三毛到荣民总医院住院检查。1991年1月2日,三毛住进荣总,由妇科医师为她检查治疗并手术,术后没有发现癌症现象。由于三毛过去常有严重失眠,幻听幻觉,精神异常(歇斯底里现象),院方安排1月4日彻底检查她在精神方面的症状。1月3日9点,家人还在陪伴她的时候,她向护士取到一颗安眠药。10点50分,家人离开病房,一再叮嘱三毛好好休息。1月4日凌晨,三毛在医院被发现自缢而死。
作家徐迟抑郁症自杀
19岁时,徐迟就在上海《现代》发表诗作,22岁出版轰动文坛的诗集《二十岁人》,1981年1月在《人民文学》发表闻名全国的《歌德巴赫猜想》。
然而在经历爱妻徐松癌症去世、第二次婚姻破裂等一连串打击后,热情、执着和乐于助人的徐迟开始变得孤僻、沉默,除了与三四个人谈天外,就是足不出户、闭门独思,并且与家人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后来干脆实行四不政策:不读报、不看电视、不下楼、不会客。
当他情绪忧虑时,就自怨自艾低首叹息,甚至惶惶不可终日,他对朋友有时也谈他的寂寞和孤独,甚至说想到过自杀。这时,他的症状已完全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精神科干预已是迫在眉睫,但是,周围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这一点。他孤独无助,精力衰竭,终于悄无声息地独自走向了灵魂的天国。
王国维死于抑郁症?
一直以来,王国维之死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大疑案,关于他的死因众说纷纭,有殉情说、逼债说、惊惧说、文化殉节说等等。
学者陈明远在博客中说,他经过反复核实史料,再三思考之后,用现代心理学方法作精神分析得出结论,王国维是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导致自杀身亡。王国维患上抑郁症,首先跟他的性格、气质因素有关,王国维属于典型的内向性、抑郁型气质。他自尊心极强,个性清高,倔强。他最看重人格的尊严,奉行“士可杀不可辱”的原则,他是最具独立人格、思想自由而且最有创意的知识分子。同时,“除了自身的气质、性格因素以外,自幼家庭不幸(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人生三大厄运都降临到他的头上)造成的精神创伤、一年前长子因医疗事故而病逝、时局动荡不安、环境的种种压力,以及罗振玉侮辱性的绝交对于内心的打击,这些负面作用汇聚起来迸发的毁灭性合力,终于酿成了一代宗师赴水自沉的悲剧。”
海子卧轨自杀
诗人海子也是死于抑郁症,死的方式也异常惨烈——卧轨自杀。他出身贫寒,生前一无所有却才华横溢,沉迷于诗歌的写作到了痴迷的程度。
他的四任女友都因他的贫寒先后离他而去。他的诗集是在他死后多年,由他的好朋友西川帮助整理出版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诗歌界给了他崇高的荣誉,他的才华也渐渐地被世人了解和接受。
只可惜,诗人早已驾鹤西去,再也看不见、听不见这一切了!了解了他的身世,理解了他不被世人了解和接受的痛苦,再来读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便有了一种揪心的疼痛。他多么希望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就像他的诗里憧憬的一样。但残酷的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所有梦想,所以他就只有到天国去追寻他的梦想了。
诗人顾城杀妻案
1993年10月8日,“朦胧诗”诗人顾城,用斧头杀妻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惨案发生在新西兰北部人口只有2000多人的激流岛上。
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国文艺界的顾城杀妻案。据顾城的遗著《英儿》的内容,人们猜想顾城最后的疯狂是因为一个追逐利益的女人伤害了他,导致他的崩溃,这个女人在顾城的书中被称为“英儿”,由于“英儿”的背叛,导致了顾城的家破人亡。
张国荣因抑郁症自杀
据悉,张国荣患抑郁症已有20年历史,事业与感情是患病的主要原因。
久病自成医,张国荣对于自己的病情是十分清楚的,他在1987年的自传中这样写道:“记得早几年的我,每逢遇上一班朋友聊天叙旧,他们都会问我为什么不开心,脸上总见不到欢颜。我想自己可能患上忧郁症,至于病源则是对自己不满,对别人不满,对世界更加不满。”
阮玲玉为情自杀
阮玲玉是中国默片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演员。这个外表华丽,内心细腻的女演员,用才情演绎了一部部经典影片。然而和张达民不幸的婚姻,以及和唐季珊纠缠不清的情感,让她的内心充满了伤痛,最终选择了服毒自尽。那时的她年仅25岁。
阮玲玉应该是一个最典型的抑郁症例子,为情所困,为情所伤,最后又为情而亡。情感危机可能会让一个人瞬间就陷入抑郁状态。
韩国女星李恩珠
韩国女星李恩珠因抑郁自杀。现场勘察时,警方在床头边发现了一张字迹潦草的纸,写着“妈妈对不起!我非常爱电影事业,也非常渴望演电影!现在的生活不是人的生活!我不想怨恨任何人!”此纸条后来被认定是李恩珠的遗书。
有人分析,她自杀原因可能是演电影《红字》入戏太深,留下后遗症。此外,也有消息说,李恩珠在拍摄电视剧《火鸟》时,曾因为裸露镜头引起争议,她自己一直为此非常难过,这可能也是导致她抑郁的原因之一。
托尔斯泰:在写完《安娜·卡列尼娜》后,托尔斯泰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疾病的折磨使他不仅放弃了个人的家庭生活,同时也放弃了文学创作,将精力投入到哲学与宗教的研究,并宣称”艺术不仅是没用的,而且是有害的”。
伍尔夫:英国女作家伍尔夫一生被精神分裂折磨,却以她独立特行的强者风范,开了一代意识流小说和散文的先河。她有一种常人不具备的绝妙的头脑,是个天才的“狂人”,她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幸福的无常与人生的空虚,以至于精神崩溃,走到了离她家不远的马斯河投水自尽。
叶塞宁:苏联作家叶塞宁患有精神抑郁症,1925年12月,他离开莫斯科,与自己的两个孩子吻别后,到了列宁格勒,并在28日凌晨割腕自杀。
黑塞: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作家黑塞,曾遇到特殊的心理压力,引发了严重的抑郁,甚至是精神分裂。1917年前后他介入心理分析,小说《荒原狼》把他的孤独、不能忍受的分裂用文字的方式表现出来。
徐迟:19岁时,徐迟就在上海《现代》发表诗作,22岁出版轰动文坛的诗集《二十岁人》,1981年1月在《人民文学》发表闻名全国的《哥德巴赫猜想》。然而在经历爱妻徐松患癌症去世、第二次婚姻破裂等一连串打击后,他开始变得孤僻、沉默,足不出户、闭门独思。后来干脆实行四不政策:不读报、不看电视、不下楼、不会客。他孤独无助,精力衰竭,终于悄无声息地独自走向灵魂的天国。
柏杨:2007年12月,因《丑陋的中国人》一文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台湾作家柏杨,因患抑郁症,拒绝进食,被家人送往医院救治。
张纯如:以《南京大屠杀》一书闻名的华裔女作家张纯如,被路人发现用手枪在美国加州洛斯盖多自杀于汽车内时,年仅36岁。张纯如生前经诊断患有忧郁症,曾因病而住院。从《南京大屠杀》到她准备写的美国二战被俘军人受日军虐待的历史,都是尽显人性恶劣、残忍血腥的历史,给她内心造成极大折磨。这些内容也与张纯如的病因不无关联。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年)
宋朝开国君主,涿州人(今属河北)。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武艺高强,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掌握兵权。后发动陈桥兵变,取得帝位,国号宋。在位十六年,庙号太祖。他因兵变得了天下,怕再把天下丢失,后来就得了抑郁症,也有了“杯酒释兵权”的典故。
美国总统林肯(1809--1865年,美国第16任总统)
林肯26岁和32岁时,抑郁症发作最厉害,一度险些自杀。在给友人的信中,林肯曾经表示自己是“活着的人中最痛苦的一个”。在任总统期间也未幸免于难。据报道称,他常常失眠,对生活绝望,导致白天工作无精打采,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饱受抑郁症折磨的林肯,在当时还没有心理医生的情况下,竟然自己琢磨出了对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这就是“剪报”,他把报纸上美国人对自己的期望和赞扬的溢美之词剪下来,放在随身的口袋里,在心情抑郁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以此振奋精神,缓解病情,并最终战胜了抑郁症。
英国首相丘吉尔(1874--1965年,英国1940--1945、1951--1955年两任首相)
丘吉尔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三巨头”,是矗立于世界史册上的一代伟人。他把自己的抑郁症称为“黑狗”,并以亲身体验告诉公众:“要是‘黑狗’开始咬你,千万不要置之不理,要是严重的征象已经持续了数周,而且还有自杀念头的话,那就该赶快去看医生。”心胸豁达、兴趣广泛的丘吉尔没有败给忧郁症,他告诉大家,绝望是可以战胜的。
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1837~1898年,又称希茜公主)
15岁那年,希茜的母亲带着她赶赴某地与姐姐会面,准备安排希茜的姐姐与年轻的皇帝约瑟夫定亲。然而,就在希茜的姐姐去更换衣服的时候,皇帝已经对希茜一见钟情,声称非希茜不娶。就这样,在1854年,17岁的希茜嫁入皇家成为皇后。但是,婚后的希茜公主并不幸福,因为希茜的婆婆把她视为对自己权利的最大威胁。婆婆剥夺了希茜教育子女的权利,使希茜与孩子如同路人。而在这场婆媳的冲突中,丈夫从不敢为希茜争取利益,希茜公主因此得了抑郁症。后来,皇太子鲁道夫因婚姻失意自杀,更给了希茜公主一个致命的打击。从此,希茜公主离开了让她心酸的王宫,离开了维也纳,以养病为由游历欧洲。1898年,希茜公主在日内瓦被意大利无政府主义分子杀害,时年61岁。失去了希茜的皇帝痛不欲生,住在宫内怏怏不快,最后也寂寞地死去。
英国戴安娜王妃(1961-1997年)
或许世人看到的是关于戴安娜王妃的美丽高贵,却从未料想过这朵英国王室最娇艳的玫瑰,其实是生活在忧伤与落寞中。戴安娜王妃得过4次抑郁症,症状时轻时重。导致戴安娜抑郁的诱因来自两方面,首先是与查尔斯王子貌合神离的感情,后来并引发婚姻危机。其次是生育了两个王子,尤其是生育威廉王子后,戴安娜出现了严重的抑郁症。戴安娜曾用多次婚外恋的方式,试图逃避烦恼、摆脱抑郁,同时也对查尔斯的不忠进行报复,但由于责任感以及万人瞩目的状况,她不得不小心翼翼,这又反过来加重了她的心理负担。在令人难熬的婚姻中,她曾感到绝望与厌世并导致厌食。由于她的私人医生及时发现并给予积极的治疗,她的抑郁才没有造成太大的社会影响。虽然戴安娜最终不是死于抑郁,但这位高贵女性因为生活的不如意而导致抑郁症的出现,却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牛顿(1642—1727年)
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他发现了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引力定律和运动定律,数学上发明了微积分方法,光学方面完成了十分重要的研究,包括设计一种新型反射望远镜。通过实验的比较来检验和改进理论的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实际上也是他创立的,这种方法取代了多少带有荒唐幻想成分的凭空想象。牛顿是遗腹子,他三岁时,母亲再嫁,幼小的牛顿由他的外婆抚养。1665年剑桥大学毕业。牛顿性格孤僻,对自己的工作要求严格,他常常陷入与其他学者争夺优先权的苦涩辩论之中,这也许与他孩提时代的经历有关。1692年,在牛顿50岁那年,终因抑郁与偏执而导致精神失常。1727年3月20日,牛顿在痛苦的疾病折磨下逝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
英国自然科学家达尔文(1809--1882年)
英国伟大的自然科学家达尔文是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他伟大的发现却不幸的与家庭的悲剧交织在一起。1839年1月,达尔文同他舅舅的小女儿埃玛在梅庄教堂举行了婚礼,新娘是个贤淑美丽的姑娘。尽管达尔文与妻子之间互敬互爱,但表兄妹之间的结合却拉开了家庭悲剧的序幕。埃玛一共生了10个孩子。其中长女、次女和最小的儿子均幼年夭折,另外的7个孩子也都患有程度不同的各种疾病。达尔文的二儿子、三儿子、五儿子和终生未嫁的四女儿均患有程度不同的精神病。其他三个孩子虽然没有明显的精神病症状,但他们婚后却没有留下后代。据后人考证,达尔文的家族长期患有一种神秘的疾病,这种疾病到达尔文这一代已经表现得很明显。达尔文从中年起就患上了“精神抑郁症”,这种疾病折磨了他的整个后半生。1882年4月19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逝世,人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以表达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
不是所有的抑郁症人都能幸运的战胜这只“黑狗”。
美国影星梦露(1926—1962年)
金发、碧眼、红唇,以及被风吹起的白色裙子,这是梦露留在世人心中永恒的记忆。人们很难把“性感女神”与抑郁症联系在一起。在美国和西方世界,梦露这个名字几乎是无人不晓的。准确地说,她绝无仅有地切合了男人们对物质美人的幻想,她仿佛从没有拥有过思想,用婴儿般的稚气诱惑着男人的虚荣心。金发碧眼、性感嘴唇、娇美身材,这个从孤儿院出来的姑娘后来红透整个好莱坞,使多少爱慕虚荣的少女羡慕,她的容貌、身姿、举止,被一代代女星模仿。而她在36岁的风华之年,在她洛杉矶的公寓里突然服食了过量的安眠药,被断定为“自杀身亡”。由于她与美国女影星克劳馥有过一夜情同性恋,与美国棒球明星迪马季奥和剧作家米勒的两次失败婚姻,以及同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家族的恩恩怨怨,使她死亡的真正原因至今还让万千影迷困惑不解。
荷兰著名画家梵高(1853--1890年,印象派画家)
梵高是荷兰人,但他后来一直生活在法国。他到巴黎时已经33岁了。但巴黎太嘈杂喧嚣了,后来他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小镇与高更一起生活。那时,他的创作势头非常旺盛,画出了著名的《向日葵》。有一天,梵高与好友高更讨论艺术创作问题,高更高傲的训人口吻使梵高不能容忍,他将一只玻璃杯扔向高更的脑袋,梵高也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高更惊恐地离开了他。加之生活所迫,梵高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进了疯人院。在病中,他依然创作不休。在作品中,他以辉煌的色彩表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充满着熊熊燃烧的生命激情。1890年7月27日,他借口打乌鸦借了手枪,到田野边靠在一棵树干上,将子弹射入了自己的胸膛。7月29日凌晨,37岁的梵高停止了呼吸。他对哥哥提奥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苦难永不会终结。不久,提奥也随他而去。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1899—1961年,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以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而荣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其生活经历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充满文学家的浪漫与激情。相反,他的内心时常经受着剧烈的苦痛。他企图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摆脱低落的情绪,不停地冒险旅行。他总想在身体上求得生存,而心理上却渴望着死亡。他的小说《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桑提亚哥在海上与鲨鱼搏斗的经历与内心活动,正是海明威当时矛盾心态的展示:“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抑郁,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将这位文学巨匠紧紧地包裹。为了挣脱焦虑与忧郁的情绪,海明威曾不断寻求女人与烈酒的刺激,他跟许多女人有过关系,结过许多次婚,搬过很多次家。饮过的酒从红葡萄到威士忌,最后到伏特加,但都无济于事。他被抑郁这只“黑狗”追得无路可逃。在1961年的夏天,他终于用子弹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这一年,他62岁。
除了以上列举的人物之外,我们还可以说出一长串经受过抑郁之苦的名人,比如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美国第41任总统布什,好莱坞著名女影星赫本,美国科学家路里亚,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德国著名作家歌德,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波兰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香港演员翁美玲,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等等,都被抑郁症这只“黑狗”追咬过。以及英国喜剧名星憨豆先生(艾金森)、主持人崔永元也曾公开承认经受过抑郁之苦痛。
是不是名人就容易被抑郁这只“黑狗”所青睐呢?英国心理学家波斯特博士通过十年的研究终于发现:“创造性的才华和病态的心理,确实有着某种联系。天才中多有精神疯狂病症,而精神疯狂症又时常能激发灵感和创造性。因此,许多高智商的人也都容易患有精神病。”莫斯科精神病研究所的埃夫罗姆松研究后也坚定地认为:“在天才和疾病之间,确实有一种不可忽视的联系。”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报道,著名的精神病学专家弗茨拉德教授在研究后指出: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西方哲学泰斗康德,以及英国大文豪奥威尔,作家安徒生、巴尔扎克,诗人拜伦、雪莱、普希金、罗伯特等在文史领域曾经独领风骚的大师,在生前都患有抑郁或精神分裂症。而疾病在导致他们行为怪异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潜能。这正如巴尔扎克所言:“天才就是人类的病态,它就如同珍珠是贝的病态一样”。波斯特博士用现代精神病理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人类近代300位著名人物后得出了以下结论:在政治家中占17%的人有明显精神病特征,如希特勒、林肯、拿破仑;科学家中占18%,如高尔登、门德耳、安培、哥白尼、法拉弟;思想家中占26%,如罗素、卢梭、叔本华;作曲家中占31%,如瓦格纳、普契尼、舒曼;画家中占37%,如凡高、毕加索;小说家和诗人中占的比例最大,竟达46%,如福克纳、普鲁斯特、劳伦斯、莱蒙托夫等等。
得过忧郁症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上曾患抑郁症的名人 赵匡胤(宋太祖,公元927~976年) 凯瑟琳伊丽莎白(希茜公主、奥地利皇后,1837~1898年) 亚伯拉罕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1861~1865年) 文斯顿丘吉尔(英国前首相,1874~1965年) 川端康成(日本著名小说家,1899~1972年) 阮玲玉(中国30年代电影明星,1910~1935年) 徐迟(中国著名作家,1914~1996年) 乔治布什(美国前总统,1924~) 玛丽莲梦露(美国影星,1926~1962年) 三毛(中国台湾作家,1943~1991年) 顾城(诗人,1956~1993年) 张国荣(香港著名歌星,1957~2003年) 张纯如(华裔作家,1969~2005年) 米歇尔永贝里 (前摔跤世界冠军,1970~2004年) 陈宝莲(香港影视明星,1973~2002年) 海明威(美国作家,1899~1961年) 凡高(荷兰画家,1853~1890年) 戴安娜王妃(威尔士王妃,1961~1997年) 李恩珠(韩国演员,1980~2005年) 崔永元(节目主持人,1963~
据调查全球约2.8亿人患抑郁症,抑郁症的症状有哪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生活中以及工作中的压力是越来越大的,很多人都会出现抑郁的情况,所以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抑郁症已经成为了高频率发作的精神疾病。抑郁症较轻的话是消极,孤独的那么太严重的话就会有轻生的念头。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抑郁症的症状有哪些呢?如果我们判断了抑郁症的症状,那么就可以进行及时的治疗,以防到时候有不必要的情况发生。患有抑郁症的患者他会有消极的情绪,即使他是在人群当中,他也会感到非常的低落,嗯,精神是提不起来的,有时候也会为了别人的感受而强颜欢笑,但是这样的话反而使自己变得非常非常累,而且而且抑郁症的患者会非常的敏感,总会为一些小事而低落,有时候可能还会非常生气,大发雷霆,这些都是抑郁症的表现,就是情绪低落和敏感。同时还有一个就是记忆力下降,因为有些抑郁症的出现,他们的记忆力可能会有下降的情况,而且他还总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同时他也和周围的事情比较抗拒一些,对自己喜欢的事情也非常的消极,提不起来精神。同时他们也会有影响心理和生理,同时还可能还会引起一些生理性的疾病,那么就表现为食欲下降,心慌气短等等并发症。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他们可能会产生轻生的念头,他们会对自己的生活失去信心,他也不愿意去向别人倾诉,所以慢慢的他们就开始讨厌和憎恶自己,所以就会产生一些轻生的念头,出现这种情况的话,那么就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这差不多就是抑郁症患者的表现。所以我们一定要在生活压力巨大的情况下避免抑郁症的发生,同时应该保持一颗向上乐观的心,也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全球约2.8亿人患抑郁症,为何会有这么多人患有抑郁症?
人们患有抑郁症,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1.社会竞争压力大,导致巨大的精神压力。2.缺乏锻炼导致身体出现问题,产生了抑郁症。3.很多人心理出现问题,产生了抑郁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心理疾病,抑郁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部门统计,全球大约有2.8亿的抑郁症患者,这些人饱受抑郁症困扰。抑郁症虽然发病原因至今未能完全清楚,但是大多数人通过合理的治疗和修养,能够治愈抑郁症。一、社会竞争压力太大,导致很多人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压力,最终得了抑郁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随着快节奏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得了抑郁症。抑郁症的发病原因虽然尚未明确,但是数据表明,社会压力是其中很大的一项诱因,很多人在社会竞争中,内心产生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当精神压力大到一定程度,自己无法承受,就会得抑郁症。二、身体出现了问题,导致产生了抑郁症。抑郁症不仅是心理疾病,还和人的身体有很大关系,当一个人的神经系统出现问题,体内的某些激素出现了紊乱,就会产生厌世的情绪,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这个时候要进行药物干预,否则会加重抑郁症。因此身体出现问题,也是抑郁症产生的主要原因。三、抑郁症可以通过治疗痊愈。抑郁症的治疗时间很长,很多人得了抑郁症之后,会变得讳疾忌医,甚至产生逃离现实的想法。抑郁症患病人数虽然很多,但是有不少人通过治疗,调整自己的作息和生活规律,参加运动锻炼身体,减轻自己精神压力,最终治愈了抑郁症。得了抑郁症之后,要积极配合治疗,相信抑郁症能够治愈。抑郁症患者增多,和社会因素有很大关系,巨大的社会竞争,让很多人得了抑郁症。大家对此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全球有超过3.5亿人患有抑郁障碍,抑郁症与躁郁症有哪些区别?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中的一些负面情绪也在不断的攀升。面对新时代的进程,很多中青年人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都无法找到自己的定位。在经济生活以及家庭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难以抵御压力,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其中抑郁障碍成为了现代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问题。那么抑郁症与躁郁症有什么区别呢?首先我们说到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慢慢地消沉,从开始的闷闷不乐到最后的悲痛欲绝。这样的患者往往需要进行心理医生的治疗,或者长期服用抗抑郁的药物来保持自己的身心状态。有些难以抵抗抑郁的患者甚至出现过自杀的行为。而躁郁症,是躁狂抑郁症的简称,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写道,躁狂抑郁症也叫双相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属于心理障碍的一种类型,是基于抑郁症与狂躁症并发的一种疾病。相比于单独患有抑郁症的患者而言。患有躁郁症的人更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很多患者在狂躁期间,无法理智的控制自己的行为,病症反复的发作,对他们自己家庭、朋友以及同事都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伤害。所以,当发现自身存在抑郁症或者躁郁症的状况,应及时的去寻找心理医生进行治疗。尽快的寻找到社会中以及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压力,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让自己摆脱抑郁症甚至躁郁症的状态。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我们要始终明白自身的健康才是发展下去的根本。当面对社会中各种不可抗的因素时,我们要及时的调整自己的状态,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忧郁症患者
诸位,日前本人经过一系列谨慎的研究和考证,有了一个比较重大的,应该说可以被称为学术发现的成果。如果能被承认的话,我想应该能算是中国忧郁症病史上的重大贡献吧。如题,这个发现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忧郁症患者的人选。
不卖关子了,这个人就是伟大的孔夫子。理由如下,论语篇十五【卫灵公】有载: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整天吃不下饭,整夜睡不着觉,这不就是忧郁症的典型症状么。可见,那时的孔夫子如果接受现代医学的心理诊断的话,无疑是个忧郁症患者。
也许同志们会嘲笑我,你也太无聊了吧,这有什么意义呢?这个就不好说了,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现在忧郁症这么流行,诸多权威机构都已经发表了预测,未来人类社会,包括我们具体的个人将 要面对的最大的威胁就是忧郁症与癌症。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忧郁症恐怕比癌症的威胁更大。癌症,毕竟相对客观,其生成和发展机理虽然复杂,但还不至于全无踪迹可寻。但忧郁症这样的精神障碍,找不到合适的词,请允许我先将就用“障碍”这样的字眼来进行描述。其隐蔽性以及相应地复杂度更高,毕竟,它和人类的精神存在,比如思维,情感有着几乎无法分割的紧密联系,而且和人的历史性,比如过往的生活经历也高度相关。如此一来,忧郁症案例几乎每一个都是非常具体化的,这就导致了忧郁症的治疗几乎就变成了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过程。直接的后果就是往往治疗结果无法确定,成本那更是高昂到让普通人望而却步的程度。
你想想,忧郁症应该没被列入当前的医保项目吧,为什么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花钱太多,社会没那个承担能力。个别明星大腕号称忧郁症被治愈了,且不说他们的宣称是否可靠,起码他们都是能花起那个钱的人。打个比方,不用太多,普通人让你每天花1000块钱治病,有几个人能承担的起的。每天1000,估计在忧郁症治疗中连门槛都算不上。据说国内现在一个合格的,有必要资质和经验的心理医生的起步咨询价就是1000/小时。想想都可怕。
说孔夫子是忧郁症患者,开玩笑的成分居多,搞不好还会招来一帮时下比较流行的国学弟子的围殴,不说这个了。其实,观察历史我们会发现,在古代社会,根本就没有什么忧郁症之说。古代的精神疾病,或者说障碍,大体上只有疯子一说。古人的生活比较简单,那么相应地疾病也就比较简单,从这个层面讲,所谓忧郁症之类的精神障碍,首先是现代病,然后是社会病。它跟具体的个人还真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只不过人类社会整体的某些否面的,消极的,或者说暗黑的特质,体现在这些个体身上罢了。这个话题说起来很大,暂且打住,以后有机会我们再细说。
总之,写这么一篇多少有点哗众取宠的文章,我的用意只是想鼓励病友和周围的亲属们,忧郁症在今天再正常不过了,它是社会转型和自我更新的必然产物。它不好治,恐怕也治不好,但也死不了人,咱做好带病存活的准备也就行了,毕竟,生活还是要继续的。说两句高大上的话,就今天这个世道,没得过忧郁症的人,你都不好意思称自己是有文化的人,更何况知识分子。再说了,连我们的文明师祖,孔夫子都不能幸免的事,你我就别做他想了。
中外历史上得抑郁症的人物
海明威:挣脱不了抑郁的罗网
以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而荣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生活经历并非像外人想像的那样,充满文学家的浪漫与激情,相反却处处是紧张与压力,甚至他的内心还时常经受着剧烈痛苦而复杂纷呈的变化。在1961年夏日的一天,他终于用子弹结束了顽强拼搏的一生。这一年,海明威62岁。
梵高: 悲情画家悲情离世
在19世纪的那些伟大画家中,梵高的价值在那个时代被人们低估了。虽然后来他变成了最著名的画家,一幅画能卖到8250万美元,但在当时,他却是最落泊的艺术家。一贫如洗的他一直靠他的商人弟弟资助生活。
终于,到了1890年7月27日,不负心理重荷的梵高拿着手枪走进了一个农民的田庄。他没有将左轮手枪对准自己的头部或心脏,而是朝自己的下腹部开了一枪。然后他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当被人发现时,已是两天后的早晨了。这位才华横溢的大画家死时年仅37岁 。(摘自网络)
上一篇:bx5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07-13 世界上第一个抑郁症患者
- 07-13 bx5
- 07-13 每当就造句二年级
- 07-13 玫琳凯 传销
- 07-13 6月份6项海外考试取消
- 07-13 家长会黑板报版面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