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阅兵
中国人民解方军建军节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建军节是每年的八月一日,今年的八一是星期四。1、每年的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俗称“八一”建军节。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带领北伐军三万余人,在周恩来 、贺龙 、叶挺 、朱德 、刘伯承等领导下,于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2、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成立纪念日。3、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新中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4、建军节期间,中国各地都要集中开展 “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 的活动,纪念人民军队的诞生。5、2017年是建军90周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于2017年7月30日上午9时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于2017年8月1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观《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有感
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位于内蒙古的朱日和训练基地隆重举行。
这次的阅兵,不同于以往的阅兵,沙场阅兵时刻保持战斗行军状态,真正体现了“招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必胜”的磅礴气势,“野味”,“战味”十足,使人看得热血沸腾。
接受检阅的有36个方队梯队,包括1个护旗方队,1个纪念标志队和9个作战群。而40%的装备是第一次公开亮相,这也大大的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与好奇心。
战机轰鸣中,200多名武装官兵护卫看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向前挺进。571台兵器在地面展开分列式。三型大炮混编,铁甲生辉,展示陆军火力的“拳头”。22辆99A坦克呈“箭”形布阵,气势磅礴。它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主战坦克,能够在运动中自发精准击中目标,它使我国的信息站能力上了新台阶。而自行大炮军队则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密集火力倾泻到敌人头顶,出敌不意。信息支援部队的电子侦察装备是“千里眼,顺风耳”,它发现敌人,锁定敌人引导我方火力消灭敌人,是杀敌制胜的关键力量。紧跟在信息支援部队后的无人机方队也不甘示弱,它们一旦出动,就能让敌人的通信系统看不见,连不上,无用武之地。这些“钢铁保卫群”是我国的“强军队”,它们向世界展现了我军的先进装备,用“强军队”托起了中国梦。
“拔点夺要,战略破袭”,这言简意赅的八个字是对特种兵作战群的高度赞扬。特种兵海陆空三栖投送,来无影,去无踪,拔要点,夺要害,是刺向敌人的锋利匕首,他们的战斗力既来自单兵战斗素养,也来自与众不同的特战利器。接下来亮相的海军战斗队是一支两栖作战部队,被称为“海中蛟龙,陆地猛虎”,为海上战斗撑起一张从天空到水面的全方位保护网。
紧接着,17架直升机组成“八一”标志,象征着人民军队的“八一”起点,24架直升机汇成“90”字样,象征着人民军队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令我大开眼界的是空中突击队,他们是生了翅膀的陆军先锋队,出敌不意,从天而降,可以侦查,可以攻击。它们让中国陆军从平面走向三体,是中国新型陆军的一个缩影。而预警雷达耳聪目明,盯着敌人的飞机和导弹,全天候地守望着国家空域的安全。它们组成的空中作战群,真可谓是“箭织天网,护卫长空”啊!
随后出现的空中加油机更是让我惊叹不已,它就像是“移动加油站”,有了它的不断“输血”,战机飞得更远,打的更久,对敌人的威慑更大,装备保障方队能让瘫痪的战车“起死回生”,转身重返战场。工程兵、防化兵有了这些五花八门的车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天堑鸿沟也挡不住。中华民族的科技事业正在节节高升!
90年前的八月一日凌晨,南昌城头一声枪响,中国共产党拥有了自己的革命武装,中国人民拥有了自己的子弟兵。山河为碑,历史作证。从长征路上前赴后继到敌后抗日浴血奋战,以解放战争横扫千军如卷席到抗美援朝以弱胜强,打出国威军威,从建设以来,激情燃烧,到改革开放春潮涌动,党领导人民军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向90年建军历史致敬!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前进吧,中国人民解放军!
建军90周年阅兵为什么在朱日和的最新相关信息
原因如下:
1、此次军演是军队成立90年,并非国家成立,这是换地点的主要原因。
2、演习一次,相当费事。尤其是北京非常繁忙,阅兵需要演练,而演练就要封道。而且前两年刚在北京进行阅兵,而2年后又在北京有一次阅兵。所以本次放在北京不合适。
3、此次演习是实战演习,而北京地方不大,怎样实现直升机降落,这都是问题。
大阅兵几年一次?
国庆节阅兵时间不是固定的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2009年建国六十周年,共举行了十四次国庆大阅兵。中国目前一般是5年阅一次,但也会根据目前国际环境需不需要阅兵而决定。例如2015年,我国在9月3日为了庆祝中国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举办了九三大阅兵,这是中国迟到的对抗战胜利的宏大纪念;热泪盈眶间,是对一个国家复兴崛起的深情期望。展示中国军事实力。军事实力是现代国家竞争的最后的硬实力,所有的国家博弈、经济竞争,终归需要军事实力作为支撑,否则就无法进行大国博弈,就只能当大国博弈的配角。当前,大国博弈已经到深水区,大国之间可以妥协和腾挪的空间已越来越小。体现在具体的国际事件上,如美俄、欧俄因乌克兰问题撕破脸,再如在货币战层面各国互不相让等。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世界大棋局上的最重要棋手之一,是到了展示军事实力的时候了。
中国多久一次阅兵?
现在是十年一阅。1949、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84、1999、2009、2019年共十五次。阅兵,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迎送国宾和军队出征、凯旋、校阅、授旗、授奖、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以示庆祝、致敬,展现部队建设成就,并可壮观瞻,振军威,鼓士气。扩展资料:1、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空中梯队因同时担负空中警戒任务,携弹飞行。2、1950年建国1周年阅兵,19天后出兵朝鲜。3、1951年建国2周年阅兵,民兵方队阅兵,出现喷气式飞机。3、1952年建国3周年阅兵,公安部队阅兵。4、1953年建国4周年阅兵,火箭炮兵阅兵。5、1954年建国5周年阅兵,伞兵首次亮相,骑兵最后一次受阅。6、1955年建国6周年阅兵,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后的阅兵。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阅兵
锡林郭勒盟朱日和训练基地有多神秘?
7月30日上午9时,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将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届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将现场直播。朱日和是亚洲最大、也是解放军最先进的陆空军事训练基地,可与美国的“国家训练中心”媲美,被称为东方的“欧文堡”。离开北京数百公里,走进内蒙古草原深处,也就来到了北京军区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这里曾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当年在报纸上“朱日和”三个字都不能提,报道这里的军事活动,只能说是在“华北某地”,外军也只能在侦察卫星图片上,目睹它的风采。2003年8月25日,我军首次将朱日和基地对外军开放,这里的神秘面纱才向世界揭开。走进基地,首先让人感叹的是它的规模,基地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大的训练基地,主要担负的任务是组织师、旅、团级部队完成合同战术演练,协同装甲兵和其他兵种进行技术、战术训练。1997年7月,中央军委为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需要,决定把北京军区原装甲兵训练场扩编成全军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朱日和训练基地可展开集团军规模的实兵战役演习,在全军仅此一家。并为陆军装备的各种武器进行实弹、实爆作业和航空兵实施对地面部队攻击演练提供保障。2007年,军委、总部把朱日和训练基地确定为我陆军唯一复杂电磁环境建设试点单位。2011年上半年,军委、总部再次决定:将朱日和训练基地建成全军唯一陆军联合作战实验场。在这里上千项科技练兵成果得到检验论证,数百个新战法、训法得以产生,数十万部队得到磨练。
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其中悟空是什么意思?
天宫: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是中国自助研发的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包括释放伴飞小卫星,完成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的对接。
蛟龙: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2017年5月23日,“蛟龙”号完成在世界最深处下潜,潜航员在水下停留近9小时,海底作业时间3小时11分钟,最大下潜深度4811米。
天眼: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被形象的称作中国“天眼”。
悟空:“悟空”是中国科学卫星系列的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2015年12月17日8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它具有能量分辨率高、测量能量范围大和本底抑制能力强等优势,将中国的暗物质探测提升至新的水平。
墨子:指的是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在酒泉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大飞机:大飞机一般是指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大型运输机和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一次航程达到3000公里的军用或乘坐达到100座以上的民用客机。
阅兵仪式多久举行一次
国庆阅兵每五年或十年组织一次。阅兵规模最大,展示的武器装备最先进;建军节和抗日战争纪念日阅兵规模可适当控制,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可以每一至两年安排一次;其他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反侵略活动纪念日根据需要临时确定。以下这6次国庆阅兵最具有代表性:1、1949年建国大阅兵:开国大典中的最美乐章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盛大阅兵。首都30多万人参加了开国大典,陆海空三军部队1万多名官兵接受了检阅。2、1959年国庆大阅兵:受阅武器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此次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十一次国庆阅兵,首次“逢十大阅”。对此非常重视,准备工作也比较早。3、1984年国庆大阅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1981年9月14日至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北某地举行了军事演习和盛大阅兵,此次演习后,在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的提议下,决定在1984年10月1日举行建国35周年国庆阅兵。4、1999年国庆大阅兵:中国军队跨世纪的风采展示1999年10月1日,共和国迎来了50华诞。时值世纪之交,这一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式,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世纪大阅兵”。5、2009年国庆大阅兵:创造五个“最”的新世纪阅兵此次阅兵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大阅兵,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威慑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有效手段,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现代化事业突飞猛进,国民收入、经济实力乃至军事实力都有明显提高,完全有能力进行新一次的国庆阅兵。6、2019年国庆大阅兵:展示了改革强军的新成就此次阅兵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次阅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是人民军队改革重塑后的首次集中亮相,充分展示了改革强军成就。国庆阅兵的意义:国庆节举行阅兵仪式是为了展现武装力量建设成就,可以很好的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国庆阅兵活动,可以很好的向全国和全世界集中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军事大国之一,也像中国一样非常注重自己国家的阅兵仪式。俄罗斯人会在这个阅兵仪式中载歌载舞,庆祝二战的胜利。俄罗斯大概是世界上举行阅兵仪式最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二战后莫斯科红场上举行过的阅兵仪式就已经超过了150次,整个俄罗斯到目前为止甚至已经举办了近200次阅兵,充分发扬了“战斗民族”的尚武精神,就连外国人看到了他们的阅兵仪式都为之振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阅兵比较频繁,从1949年—1959年十年间,每年都举行了国庆阅兵,后来受“文革”等原因的影响,此后中国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1984年时,根据邓小平的提议,恢复了国庆阅兵。到1999年的国庆50周年阅兵,期间又相隔了15年。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阅兵次数中,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是1959年国庆阅兵,这也是新中国第十一次国庆阅兵,参加的人数达到了七十万人,受阅部队的装备中新式的大炮、坦克、歼击机等武器,都是由我国自行制造。
军事题材电影观后感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
这周四,学校组织我们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影片反映了党和红军为了穷苦人民翻身得解放,打土豪,分田地,同敌人进行着艰苦的斗争。冬子的爸爸在战斗中负了重伤,为了省下麻醉药给其他红军伤员用,坚持不用麻醉药动手术。手术中他浑身冒汗,但他咬紧牙关没发出一声呻吟。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啊!冬子的妈妈为了掩护群众转移,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最后在烈火中光荣牺牲。潘冬子从小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有志气,有胆量;他巧妙地躲过敌人岗哨的严密盘查,完成了给山上红军送盐的任务;他巧改一字,使囤积居奇、勾结敌人的米行老板损失上万斤大米;他智斗凶残的胡汉三,又亲手杀死了这个大恶霸。看着这些精彩片断,我既为他捏着一把汗,又从心眼里佩服他。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胸怀……”每当我听到这震撼人心的歌声,便禁不住热血沸腾。《闪闪的红星》这部影片我太喜欢看了,闭上眼睛,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便浮现在我眼前。
看着这部影片,我自己也仿佛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每当看到红军战士战斗时陷入困境的场面,我恨不得冲上前去,帮助红军战士把敌人消灭干净。
看完这部影片,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应该加倍珍惜。如今,没有了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我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是在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呵护下长大的,没有经过任何艰难困苦,可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我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加倍努力,将来报效祖国,维护和平。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挫折等着我,我要像冬子的爸爸那样,绝不向困难低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战胜它;当遇到危险或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我要像冬子的妈妈那样,挺身而出,见义勇为,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一切。在生活的道路上,我要像冬子那样,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重任,把祖国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从严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以顽强的拼搏精神,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小英雄。
这部革命故事影片像导航的灯塔,处处照亮我前进的道路。它又像战斗的号角,时时催促着我奋发向上,勇往直前,它是我心中的一颗启明星!
军事博物馆观后感
走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股浸润着历史庄严、满含着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世纪之风便扑面而来。正当厅屹立一尊毛泽东同志的雕像,是他,当年带领着四万万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在敌人的屠刀下翻身做主,开创出如今这一片美好的世界。
中央展厅中陈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军事装备,有模型、有实物。件件都透漏着中华民族的那种绝不屈服、永远向上的精神。那高耸的“东方红一号”导弹更是阐述着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自信和骄傲。
冬风刺骨,两翼展厅已颇是寒冷,一些当年参加过战斗,或许还立下过无数次战功的飞机、坦克、轮船、火炮静静地在那里躺着,将那曾经的霸气深藏起来,一动不动,纵使那风一次次呼啸而过。它们已经完成了历史赋予自己的使命,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在那静静地躺着,享受着它的子民们的无尽的敬意……
从大汶口时期的第一场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似乎总是笼罩在一层或浓或淡的硝烟中:朝代更迭、平定叛乱需要战争,抵御外侮、护我中华也需要战争。在这无数次的战争中,伟大的中国人民一次次发挥出自己无穷的智慧,创造出种种先进的兵器。这些样式各异种类繁多的兵器描绘出了一幅中国兵器的改革图:最初的石质斧钺到后来的铜质戈戟,再到后来的火枪火铳,到现在的枪炮弹药、导弹卫星。这一系列的发展无不彰显着中国人民的智慧,预示着中华民族的再度腾飞!
如今的中国已经永远告别了过去的那种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状态。她制定了和平外交政策,并且努力地遵循着这些政策来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以期达到所有人共同的目标——世界和平。陈列馆中的一切便是这最好的见证。
一张张颜色灰暗的旧照片,一幕幕不堪入目的破壁残垣为我们讲述着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中反抗外国侵略、誓死保卫家园所作出的一次次斗争。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但同时又是一段振奋人心的历史。旧中国在那里灭亡,新中国从那里走来!
让我们高举起新中国的伟大旗帜,肩负起历史交给我们的使命,脚踏实地,面带着坚定的微笑向前、向前——那里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上一篇:h9油耗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07-10 90阅兵
- 07-10 h9油耗
- 07-10 头发多适合的发型
- 07-10 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 07-10 全身美白产品排行榜
- 07-10 八一男篮将退出c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