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标准身高
小学生标准身高
1、小学生一年级标准身高:男生身高:113.0--121.7cm,女生身高:111.5--121.8cm。2、小学生二年级标准身高:男生身高:117.8--128.4cm,女生身高:115.7--126.0cm。3、小学生三年级标准身高:男生身高:123.2--134.0cm,女生身高:122.3--132.7cm。4、小学生四年级标准身高:男生身高:127.0--138.4cm,女生身高:126.3--138.7cm。5、小学生五年级标准身高:男生身高:131.0--143.0cm,女生身高:131.5--144.6cm。6、小学生六年级标准身高:男生身高:135.5--148.6cm,女生身高:135.9--151.0cm。身高是指从头顶点(v)至地面的垂距,一般以厘米(cm)作单位,也较经常用“米”(m)。身高是对人体纵向部分的长度,源于人体的纵向生长,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人的身高物质基础是骨骼。身高是体型特征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为世人关注,预测身高的方法有许多种,如用骨龄预测法、用足长预测法、用父母身高预测法、用儿童青少年当年身高预测法、用青春期开始时的身高预测法、数学预测法等。预测身高的方法很多,可以用当前骨龄和当前身高预测成年后身高:其理论依据是各年龄阶段的身高和成年后的身高具有高度的相关性,R=0.8。根据当前骨龄,就可预测出还可能长多高。
小学生平均身高是多少?
一年级: 男生身高:113.0--121.7 cm 女生身高:111.5--121.8 cm二年级: 男生身高:117.8--128.4 cm女生身高:115.7--126.0 cm三年级: 男生身高:123.2--134.0 cm女生身高:122.3--132.7cm四年级: 男生身高:127.0--138.4cm女生身高:126.3--138.7 cm五年级: 男生身高:131.0--143.0 cm女生身高:131.5--144.6 cm六年级: 男生身高:135.5--148.6 cm女生身高:135.9--151.0 cm瓦尔克尔氏预测法瓦尔克尔氏预测法(瓦尔克尔氏自身身高预测法),是一个较为简便的预测最终身高的方法,这个方法是利用儿童少年某一时期的身高来预测未来的最终身高,或是以两个时期的身高进行比较后得出最终身高。该方法有一定的可靠性,被广泛运用于身高预测中。此法共分为一次预测法及两次预测法。
儿童身高标准
儿童身高标准如下:1.男孩身高标准:参照标准的中位数(均值),1岁76.5厘米;2岁88.5厘米;3岁96.8厘米;4岁104.1厘米;5岁111.3厘米;6岁117.7厘米;7岁124.0厘米;8岁130厘米;9岁135.4厘米;10岁140.2厘米;11岁145.3厘米;12岁151.9厘米;13岁159.5厘米;14岁165.9厘米;15岁169.8厘米;16岁171.6厘米;17岁172.3厘米;18岁172.7厘米。2.女孩身高标准:参照标准的中位数(均值),1岁75.0厘米;2岁87.2厘米;3岁95.6厘米;4岁103.1厘米;5岁110.2厘米;6岁116.6厘米;7岁122.5厘米;8岁128.5厘米;9岁134.1厘米;10岁140.1厘米;11岁146.6厘米;12岁152.4厘米;13岁156.3厘米;14岁158.6厘米;15岁159.8厘米;16岁160.1厘米;17岁160.3厘米;18岁160.6厘米。儿童的身高标准随年龄不同存在差异,可参考相应的估算公式,如2~10岁儿童的估算公式为:身高(cm)=年龄×7+77。
孩子身高标准
孩子身高标准:新生儿的身高在出生时一般是48-52cm,多数小朋友是50cm左右,存在2cm的波动范围。出生后第一年身长增长最快,大约为25cm。前3个月身长增长约11-13cm,约等于后9个月的增长值,6个月的时候大概长15cm,到1岁的时候身长大约75cm。第二年身高增长速度逐渐减慢,约10-12cm,也就是2岁的时候大约87cm。2岁以后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生长速度呈下降趋势。2-6岁的身高标准公式是年龄×7+75(cm),7-10岁的身高公式是年龄×6+80(cm)。如果生长发育过程中,达不到上述标准,家长需要关注一下,就医查明原因,明确是否存在生长发育障碍的疾病。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包括:1、遗传因素,它占到70%,需参照爸爸和妈妈的身高,如果爸爸和妈妈的身高较高,孩子长高的几率较大。如果孩子的爸爸和妈妈身高较矮,孩子身材较矮的可能性较大。2、饮食因素,如果孩子吃的比较多,而且饮食结构比较合理,也有助于身高增长。3、充足的睡眠,睡眠对孩子的身高发育至关重要,不能让孩子熬夜。因为促进长高的生长激素主要是在夜间分泌,所以睡眠对身高发育比较关键。4、适当的体育锻炼,弹跳类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孩子身高增长。
儿童生长标准是多少?
儿童生长参照数据
一、数据来源:“2005年第四次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中城区数据
二、制定方法:国际通用的LMS方法
三、参照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1. 主要指标:体重、身长/身高、身高的体重、头围、体块指数(BMI)
2. 生长标准为数字表格形式表达,表格表达方式为百分位数表达方式。
标准图表(数值表、曲线图)
(1).生长标准图表:采用每月龄间隔,用百分位数表达方式。
百分位数标准包括:3rd、5th、10th、25th、50th、75th、90th、95th、97th
(2).图表范围:年龄的体重(0~83个月)、年龄的身高(长)(0~83个月)、年龄的头围(0~72个月)。
身长的体重(45cm~105cm)、身高的体重(65cm~125cm)和年龄的BMI(0~83个月)。
所谓用百分位数法来评价身高的方法,是将某年龄组的男孩或女孩,取出100名,按身高的厘米数由小到大排列起来,小的百分位数值低,大的百分位数值高,求出某个百分位(用P做代号)的数值,常分为第3、10、25、50、75、90、97百分位数。P3即代表第3百分位数值,P50则代表第50百分位数值即平均身高数值,P97则代表第97百分位数值。医学上根据百分位法把人体生长发育分为5个等级:排在第25至第75位之间的属于中等,在第75至第97位的为中上等,第97位以上者为上等,第25一下3以上之间为中下等,第3位以下的为下等,属于身材矮小。
如果一个儿童的身高不在预计的靶身高的百分位曲线范围内,就需要寻找阻碍其生长发育的原因。因此在使用生长标准判断儿童身高是否正常时,结合父母的身高是很有帮助的。对于青春发育期的儿童,则还需结合性征发育,骨龄等综合指标来判断。
男童、女童各有相应一套标准。
图表一
年龄
男
女
体重(kg)
身高(cm)
体重(kg)
身高(cm)
3rd
50th
97th
3rd
50th
97th
3rd
50th
97th
3rd
50th
97th
出生
2.62
3.32
4.12
47.1
50.4
53.8
2.57
3.21
4.04
46.6
49.7
53.0
3月
5.37
6.70
8.29
57.7
62.0
66.3
4.96
6.13
7.62
56.5
60.6
64.9
6月
6.80
8.41
10.37
64.0
68.4
73.0
6.34
7.77
9.59
62.5
66.8
71.2
9月
7.56
9.33
11.49
67.9
72.6
77.5
7.11
8.69
10.71
66.4
71.0
75.9
12月
8.16
10.05
12.37
71.5
76.5
81.8
7.70
9.40
11.57
70.0
75.0
80.2
15月
8.68
10.68
13.15
74.4
79.8
85.4
8.22
10.02
12.33
73.2
78.5
84.0
图表二
年龄
男
女
体重(kg)
身高(cm)
体重(kg)
身高(cm)
3rd
50th
97th
3rd
50th
97th
3rd
50th
97th
3rd
50th
97th
18月
9.19
11.29
13.90
76.9
82.7
88.7
8.73
10.65
13.11
76.0
81.5
87.4
21月
9.71
11.93
14.70
79.5
85.6
92.0
9.26
11.30
13.93
78.5
84.4
90.7
2.0岁
10.22
12.54
15.46
82.1
88.5
95.3
9.76
11.92
14.71
80.9
87.2
93.9
2.5岁
11.11
13.64
16.83
86.4
93.3
100.5
10.65
13.05
16.16
85.2
92.1
99.3
3.0岁
11.94
14.65
18.12
89.7
96.8
104.1
11.50
14.13
17.55
88.6
95.6
102.9
3.5岁
12.73
15.63
19.38
93.4
100.6
108.1
12.32
15.16
18.89
92.4
99.4
106.8
新生儿生长发育标准
新生儿生长发育标准 新生儿生长发育标准。孩子对于家长而言是最为宝贵的,新生儿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是具有一定标准的,家长可以根据标准来判断宝宝的发育情况。下面一起来看看新生儿生长发育标准。 新生儿生长发育标准1 视觉 新生儿一出生就有视觉能力。观察的过程能刺激宝宝大脑的发育,人类学习的知识85%是通过视觉得来。新生儿大部分的时间在睡觉,每2~3小时会醒来一会儿,当宝宝睁开眼时,父母可以试着让宝宝看自己的脸,因为宝宝的视焦距调节能力差,最佳距离是19厘米。还可以在20厘米处放一红色圆形玩具,吸引宝宝的注意力,然后移动玩具上、下、左、右摆动,宝宝会慢慢移动头和眼睛追视玩具。 排便 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12小时会排便。胎便呈深绿色、黑绿色或黑色的黏稠糊状,这是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吞入羊水中胎毛、胎脂、肠道分泌物而形成的粪便,一般需要3~4天胎便可排尽。吃奶之后,胎便逐渐转成黄色。喂配方奶的宝宝大便呈淡黄色或土灰色,且多为成形便,但常有便秘现象。母乳喂养的宝宝,胎便则多是金黄色的糊状便,次数多少不一,每天1~4次或5~6次甚至更多。有的宝宝则与之相反,经常2~3天或4~5天才排便一次,但粪便并不干结,仍呈软便或糊状便,排便时要用力屏气,脸涨得红红的,好似排便困难,这也是母乳喂养儿常有的现象,俗称“攒肚子”。 排尿 新生儿第一天的尿量一般为10~30毫升。在生后36小时之内排尿都属正常现象。随着哺乳、摄入水分,宝宝的尿量逐渐增加,每天可达10次以上,每日总量可达100~300毫升,满月前后每日可达250~450毫升。宝宝排尿的次数多,是正常现象,不要因为宝宝排尿次数多,就减少给水量。尤其是夏季,如果喂水少,室温又高,宝宝会出现脱水热,喝母乳的宝宝可以不喂水。 体温 新生儿的正常体温在36摄氏度~37摄氏度。由于新生儿的体温中枢功能尚不完善,体温不易稳定,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体温变化较大。新生儿的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因此,要注意新生儿保暖。尤其在冬季,室内温度保持在18摄氏度~22摄氏度,如果室温过低容易引起硬肿症。 睡眠 新生儿每天睡眠约需20小时以上。出生后,宝宝睡眠规律未养成,夜间尽量少打扰,哺乳间隔时间由2~3小时逐渐延长至4~5小时,尽量使宝宝晚上多睡白天少睡一些,尽快和成人生活节奏同步。 能力发展标准 醒着时,近旁10~15厘米处发出响声,可使四肢躯体活动突然停止,好像在注意聆听声音。 新生儿喜欢听妈妈的声音,不喜欢听过响的声音和噪音。如果在耳边听到过响的声音或噪音,宝宝的头会转到相反的方向,甚至用哭声来抗议这种干扰。只要宝宝醒着,家人要多和他说话,用亲切的语气和宝宝交谈,可以给宝宝播放优美的音乐,还可以给宝宝准备摇动时会发出柔和响声的玩具。 触觉 宝宝从胎儿期开始就已有触觉。已经习惯于被包裹在子宫内的宝宝,出生后还是喜欢紧贴着身体的温暖环境。当抱起新生儿时,他们喜欢紧贴着你的身体,依偎着你。 当宝宝哭时,父母最好抱起他,并且轻轻地拍拍他,这一过程可以满足新生儿触觉安慰的需要。新生儿对不同的温度、湿度、物体的质地和疼痛都有触觉感受能力,喜欢接触质地柔软的物体。嘴唇和手是宝宝触觉最灵敏的部位。 宝宝最爱看妈妈的笑脸 对于新生儿来说,除了吃奶的需要,再也没有比妈妈更重要的了。宝宝最喜欢的是妈妈温柔的声音和笑脸,当妈妈轻轻地呼唤宝宝时,他就会转过脸来看妈妈,这是因为宝宝在子宫内时就听惯了妈妈的声音,尤其是抱着他、抚摸着他并轻声呼唤他时,他就会很理解似的对妈妈微笑。宝宝越早学会“逗笑”就越聪明。 新生儿生长发育标准2 新生儿第一周发育特点 刚出生的新生儿皮肤分红、细嫩,四肢较短,小手握得很紧。由于顺产自然分娩中对新生儿的压迫,宝宝头部有些变形,能看到头顶卤门皮下软组织明显的跳动,很多新妈妈可能会好奇想摸,建议不要随便摸宝宝卤门,也要防止被碰撞。 刚出生的宝宝确实是吃了就睡觉,饿了又会闹着要吃奶。宝宝吃奶时有连续的咽奶声,吃完后能安静入睡一段时间;如果宝宝吃奶时要花很大力气,或者猛吸一阵后就哭,睡着后1个小时候左右就醒来哭闹,喂奶后又入睡,这样循环重复多次,就是母乳不足,宝宝吃不饱。 新生儿第二周发育特点 宝宝出生后一周内体重有一个生理性下降,一般下降量不超过400克。在第7天到第10天就逐渐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当然也有一些喂养、或者个别原因,有晚至第三周才恢复出生体重。宝宝出生第二周,四肢就会无自主、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比如有较大声音惊吓时,宝宝四肢会下意识地向胸前抱。 也有不少妈妈会发现,宝宝睡觉有时会发出一点点呼声,其实这是他因鼻腔异物干扰而自己努力呼吸的声音,不用太过于担心。 新生儿第三周发育特点 宝宝出生三周了,这时的宝宝已经建立起各种条件反射。当妈妈用手指轻轻触碰他的掌心时,他就会条件发射地握紧妈妈的手指,还挺有力气的呢。当妈妈准备喂奶时或者宝宝饿醒想吃奶时,头就会左右摇摆张开小嘴,不停寻找目标,这个样子的宝宝是非常得意可爱。 宝宝虽然现在还没有意识去触摸物体,但是却非常喜欢妈妈的抚摸,也非常喜欢妈妈的声音和笑脸。当妈妈看着宝宝时,他也可能会跟妈妈对视呢。这时候的妈妈应该给宝宝一个开心的笑脸哦。 新生儿第四周发育特点 新生儿出生四周,跟前三周相比,宝宝的进步非常明显,也更加可爱。这个时期的宝宝颈部力量加强很多,可以趴在床上或者大人的胸前,把头短时间内稍微抬起一些,而且还能左右转动小脑袋,非常得意的样子。 宝宝开始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睡眠、吃奶和大小便的习惯。宝宝还能辨别妈妈的声音和气味,只要听到妈妈的声音,宝宝就会非常兴奋的样子,而且宝宝在哭闹时听到妈妈的声音,情绪也会很快安稳,然后安静下来。有些妈妈还会把自己衣服放在宝宝旁边,让宝宝闻到妈妈的气味而不会随便哭闹。 新生儿生长发育标准3 新生儿发育有什么特点 1、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平均在3.0kg左右,身长46—53cm左右,头围33—38cm; 2、新生儿一天要睡20小时,大约有3小时是深睡不醒的; 3、新生儿对光反应敏感,特别喜欢看脸的外形,2周内的新生儿己能区别出妈妈与爸爸的脸外形; 4、新生儿的听觉已相当灵敏,因为在胎内早己听惯母亲平时讲话的声音及母亲主动脉搏动声的节律,所以在哺母乳时比较安静,出现亲切感和安全感,而当新生儿哭吵时,只要母亲发声呼唤孩子即能安静,换了父亲的呼唤声就没有同样的效果。新生儿还能区分声音的高低、音。向和声音持续时间,平均出生58小时的新生儿己能区分200和1000Hz的音; 5、新生儿出生时嗅觉中枢及末梢早己发育成熟。哺乳时新生儿闻到乳的香味就会积极地寻找乳; 6、新生儿的味觉已发育很完善,对不同的味觉产生不同反应。出生仅2小时就能对味觉进行分辨,对微甜的糖水表示愉快,对柠檬汁表示痛苦,还能区别不同浓度的糖溶液。出生最初几天女婴比男婴更喜欢甜味; 7、新生儿的触觉有高度的灵敏性,尤其在眼、前额、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 8、新生儿两手握拳很紧,在俯卧位时能抬头l—2秒钟,已有反射性的匍匐动作。扶新生儿直立时,两下肢稍能负重,出现踏步反射及立足反射; 9、新生儿还有几种特殊的生理状态,即:生理性黄疽、假月经、乳腺增大、泌乳现象。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
2-12岁的儿童在青春期发育之前,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增长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一般2-6岁儿童体重每年增长约为2kg左右,身高每年增长约为6-8cm。7-12岁儿童体重每年增长约为3kg左右,身高每年增长约为5-7cm。按照身高和体重的公式,2岁-6岁体重=年龄×2+8,7岁-12岁体重=年龄×3+2,2岁-6岁身高=年龄×7+75,7-10岁身高=年龄×6+80。
中国儿童身高标准表
儿童身高标准如下:1.男孩身高标准:参照标准的中位数(均值),1岁76.5厘米;2岁88.5厘米;3岁96.8厘米;4岁104.1厘米;5岁111.3厘米;6岁117.7厘米;7岁124.0厘米;8岁130厘米;9岁135.4厘米;10岁140.2厘米;11岁145.3厘米;12岁151.9厘米;13岁159.5厘米;14岁165.9厘米;15岁169.8厘米;16岁171.6厘米;17岁172.3厘米;18岁172.7厘米。2.女孩身高标准:参照标准的中位数(均值),1岁75.0厘米;2岁87.2厘米;3岁95.6厘米;4岁103.1厘米;5岁110.2厘米;6岁116.6厘米;7岁122.5厘米;8岁128.5厘米;9岁134.1厘米;10岁140.1厘米;11岁146.6厘米;12岁152.4厘米;13岁156.3厘米;14岁158.6厘米;15岁159.8厘米;16岁160.1厘米;17岁160.3厘米;18岁160.6厘米。儿童的身高标准随年龄不同存在差异,可参考相应的估算公式,如2~10岁儿童的估算公式为:身高(cm)=年龄×7+77。
中国小孩子标准身高
儿童身高标准如下:1.男孩身高标准:参照标准的中位数(均值),1岁76.5厘米;2岁88.5厘米;3岁96.8厘米;4岁104.1厘米;5岁111.3厘米;6岁117.7厘米;7岁124.0厘米;8岁130厘米;9岁135.4厘米;10岁140.2厘米;11岁145.3厘米;12岁151.9厘米;13岁159.5厘米;14岁165.9厘米;15岁169.8厘米;16岁171.6厘米;17岁172.3厘米;18岁172.7厘米。2.女孩身高标准:参照标准的中位数(均值),1岁75.0厘米;2岁87.2厘米;3岁95.6厘米;4岁103.1厘米;5岁110.2厘米;6岁116.6厘米;7岁122.5厘米;8岁128.5厘米;9岁134.1厘米;10岁140.1厘米;11岁146.6厘米;12岁152.4厘米;13岁156.3厘米;14岁158.6厘米;15岁159.8厘米;16岁160.1厘米;17岁160.3厘米;18岁160.6厘米。儿童的身高标准随年龄不同存在差异,可参考相应的估算公式,如2~10岁儿童的估算公式为:身高(cm)=年龄×7+77。
中国青少年平均身高是多少?
以中国19岁的青少年为例,男生的平均身高已经达到175.7厘米,目前位列全球第一;女生的平均身高达到了163.5厘米,目前排在全球第三。影响身高的因素:1、遗传遗传被认为是影响人们身高的最直接的原因。孩子的外貌和身高基本上是由父母决定的。就像身高,父母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孩子的身高设定期望值。如果父母都很矮,只需要让孩子长到标准身高就可以了。想让自己的孩子长得特别高是不现实的。如果父母都很高,家族祖传高身高,那么孩子的身高应该不用太担心,让他自然成长就好了。2、运动运动是影响身高的一个后天因素。父母可以让他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参加一些室内或室外的运动。运动对孩子的骨骼生长有好处。就像男孩学习打篮球,女孩学习跳舞,者都会对长高有一定的帮助。3、饮食饮食对儿童的身高也有一定的影响。其实,其原理就是通过食物向身体补充一些相关元素,这样骨骼才能生长得更好,从而达到长高的效果。但是,外部因素只起辅助作用,当然对身体有好处,但不要对它有太多的期望。身高能长多少是一个变数。
中国平均身高是多少?
中国成年男性(老年人、中年人、年轻人)平均身高167.1cm,女性(老年人、中年人、年轻人)155.8cm,体重男性为66.2kg,女性为57.3kg。由于现代生活物质水平提高了,年轻一代人比上一代人相对要高,所以年轻人比中年人普遍要高,中年人比老年人普遍要高。大家都知道,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居民,身高都有所差距。比如东北地区、山东地区的居民,身高都比较高,但是四川和云南等地区的居民,身高都比较矮了,这可能就是因为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不同,导致的这种身高差。根据2018年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男性的身高为167.1厘米,女性平均身高为155.8厘米。这样看起来很符合中国人的逻辑,男性的身高普遍比女性的高,这似乎也是很合理的,顺便一提,还有平均体重,分别是57.3kg以及为66.2kg。过去了几年,这个数值应该会往上提个1-2cm的样子。其实,对于世界各国的平均身高,很多研究组织都已经做出了调查了,并且也给出了较为准确的数据,在中国,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71厘米,而女性则是159厘米,这其中,山东人的平均身高是全国最高的。可能很多人都会对这个数据产生质疑,不过,各位高个子朋友不要忘了,这是13亿人口的平均身高,所以,出现这个数据也是可以理解的。看到全国的平均身高之后,没达到这个数,你可就拖后腿了。目前我国的目标是要实现基本小康的宏伟目标,现在大部分地区已经是衣食无忧了,这时候人们就开始由物质生活的需求转变为了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关注自己的形象,目前来说身高也是择偶标准的重要标准之一。虽然身高不一定有多好,但是目前社会的普遍现象就是这样,相对于一些身高偏矮的人来说身高比较高的人就是在相亲中的重要加分项,起码在我们中国这是很现实的事情。
上一篇:久久播我不卡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07-07 儿童的标准身高
- 07-07 久久播我不卡
- 07-07 浙江卫视春晚2018
- 07-07 shenqingshu
- 07-07 超声法去眼袋价格
- 07-07 平顶山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