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4高考改革
辽宁最新高考改革方案是2017还是2018
辽宁省高考改革的新政策是从2018年起开始实施。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起,调整我省统一高考考试科目。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课程)3个科目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等级性考试科目构成,满分为750分。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各为150分。不分文理科,外语考试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考生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报考高校要求,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每个科目满分均为100分。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按照全国统一高考时间施行,2018年6月底前,制定《辽宁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
辽宁新高考是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辽宁 新 高考 是从2018年开始实行,也就是从2018年9月高一 新生 入学时开始实行,2021年已经进行了首届新高考,采取3+1+2新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语文、数学、外语为统考,另外从历史、物理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科目 考试 ,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科目考试,总分为750分。 一、 工作 目标 辽宁省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模式;稳妥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到2021年,初步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二、主要任务 (一)调整和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两类,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普通高中学生 毕业 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作为高 校招 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考试科目。合格性考试科目覆盖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科目;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考生以高校专业选科要求等为主要依据,选择其中3门参加考试。考生在选择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时,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然后在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 考试范围。以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为依据,合格性考试范围为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内容,选择性考试范围为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 考试组织。合格性考试科目中的语文(含 民族 语文、汉语)、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物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和选择性考试科目均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统一公布成绩。合格性考试中的其他科目,全省统一制定方案,由各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考试对象。普通高中在校生均须参加合格性考试,如参加高考,在高三年级还须参加选择性考试;允许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参加合格性考试,如参加高考,必须参加选择性考试。考生的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合格,方可参加该科目选择性考试。 考试安排。全省统一组织的合格性考试每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上下学期末。普通高中在校生首次参加考试不得早于高一下学期末,考试科目不多于4门,高三上学期结束前须完成全部合格性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可自主安排合格性考试科目。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合格的,不允许再次报考,未合格的科目可继续报考。 选择性考试每年组织1次,与全国统一高考同期进行,普通高中在校生仅限高三年级学生参加;高中阶段其他学校毕业年级学生和社会人员参加选择性考试,与普通高中在校生同时进行。 成绩呈现。全省统一组织的合格性考试每门科目满分均为100分,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选择性考试每门科目满分均为100分,其中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成绩采用原始分呈现,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再选科目成绩按照规则转换成等级分呈现。 (二)建立和规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将其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在组织实施评价过程中,要完善评价内容,重点考查、如实记录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 艺术 素养和社会实践(含劳动实践)等方面的表现。要严格评价程序,在对学生评价材料进行整理遴选、公示审核的基础上,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要强化评价结果使用,着力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在高校招生中使用。在我省招生的高校,须提前向社会公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 (三)深化统一高考改革。 考试科目。从2021年起,我省统一高考考试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 考试安排。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其中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部分组成。 高考成绩构成。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成绩和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总分为750分。其中:语文和数学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满分均为150分。外语科目满分150分,其中听力部分30分,笔试部分120分。2021年、2022年,听力成绩不计入外语成绩,外语成绩以考生外语笔试成绩的1.25倍计入;从2023年起,听力成绩计入外语成绩。选择性考试科目中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以原始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再选科目以等级分分别计入总成绩,各科满分均为100分。选择性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选择性考试科目选考要求。普通高校对学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提出的选择性考试科目选考要求,是学生选考的主要依据。在辽宁省招生的普通高校,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科学合理设置选择性考试科目选考要求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选择性考试再选科目的赋分规则。每科原始分为100分,转换时以30分作为等级转换的赋分起点,满分100分。将考生每门选择性考试再选科目的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转换基数为实际参加该选择性考试科目的人数。选择性考试再选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区间,根据线性转换公式计算得到考生的等级分,一分一档,考生等级分排序和原始分排序不变。 改进招生录取方式。高考成绩公布后 填报志愿 ,考生 志愿 由“专业+学校”组成,实行 平行志愿 投档,依据考生首选物理或历史科目的不同,分别划定最低 录取分数线 ,分别投档录取。 (四)稳妥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 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办法,将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与普通本科教育考试招生相对分开。 普通高中 毕业生 参加高职院校春季招生必须参加招生院校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招生院校参考考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以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为主要依据,择优录取。 高职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方式,由省统一组织实施。
我是辽宁省新高一的学生,听说高考改革了,谁能给我简单解释一下新高考
辽宁省高考改革的新政策是从2018年起开始实施。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起,调整我省统一高考考试科目。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课程)3个科目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等级性考试科目构成,满分为750分。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各为150分。不分文理科,外语考试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考生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报考高校要求,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每个科目满分均为100分。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按照全国统一高考时间施行,2018年6月底前,制定《辽宁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
关于高考是2015年改革,还是2017年?改革方案是?
您好,高考改革只对在2017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有影响,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2014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具体内容如下:
【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高考计分3+3,自选科目看特长】
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学业水平要测试,综合素质入档案】
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检验学生学习程度,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组织实施。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
【取消艺体特长加分,省级加分不通行】
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
【回归全国统一卷,异地高考更有戏】
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
【自主招生后进行,联考培训要取消】
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
【高职院校搞“特招”,职业技能是必考】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录取不再按批次,双向选择机会多】
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校长签发通知书,录取结果可申诉】
高校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建立招生问责制,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绿色通道再拓宽,寒门学子不用愁】
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部属高校要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3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有关辽宁高考近十年卷子规律,各科都是自主命题还是全国卷?(详细,具体)
02-03年是北京的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 为全国卷
04年是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省内命题 为辽宁卷 但出的题偏难
05-08年由于04年的高考偏难 出题权收回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 但语数外为辽宁省单独使用称辽宁卷 综合科为全国二卷
09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 数语外为辽宁卷 综合科为辽宁-宁夏卷
10-12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 数语外为辽宁卷 综合科为全国新课标卷
所以辽宁省自主命题的年份只有一年 为04年 其他都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
我是2012届的辽宁省毕业生 建议学弟学妹们高考前将09年后的辽宁卷 新课标卷做一遍
其他省市 和辽宁省其他年份的卷子对辽宁省的考生没有做的必要 但复习的时候要多做为好
希望有帮助
辽宁高考卷子是什么卷子
辽宁高考卷是全国二卷。新高考全国卷二使用省份:辽宁、海南、重庆(新高考:语文、数学、外语为全国卷;物理、历史、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由所在省市自主命题。)从2021年开始,辽宁采取3+1+2新高考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采用新高考全国卷二:1、物理或历史二选一;2、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四选二,后3门均为本省自命题。一、辽宁高考科目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实行“3+1+2”模式,包括统一高考(以下简称高考)语文、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3门科目,以及考生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以下简称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其中,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考生在历史和物理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科目,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科目。二、辽宁高考各科分数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成绩和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总分为750分。其中,语文和数学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满分均为150分。外语科目满分150分,其中听力部分30分,笔试部分120分;听力成绩不计入外语成绩,外语成绩以考生外语笔试成绩的1.25倍计入,按照四舍五入的原则取整。选择性考试中历史、物理2门首选科目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为100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再选科目以转换后的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为100分。
辽宁高考是什么卷
辽宁高考是全国二卷。新高考全国卷二使用省份:辽宁、海南、重庆(新高考:语文、数学、外语为全国卷;物理、历史、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由所在省市自主命题。)从2021年开始,辽宁采取3+1+2新高考模式,其中3为语文、肆派数学、外语,采用新高考全国卷二:1、物理或历史二选一;2、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四选二,后3门均为本省自命题。一、辽宁高考科目。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实行“3+1+2”模式,包括统一高考(以下简称高考)语文、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3门科目,以及考生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以下简称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其中,选择性纳芦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考生在历史和物理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科目,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科目。二、辽宁高考各科分数。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成绩和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总分为750分。其中,语文和数学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满分均为150分。外语科目满分150分,其中听力部分30分,笔试部分120分;听力成绩不计入外语成绩,外语成绩以考生外语笔试成绩的1.25倍计入,按照四舍五入的原则取整。选择性考试中历史、物理2门首选科目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为100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再选科目以转换后的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为100分。
辽宁2015年高考享受加分政策考生名单什么时间公示
1、2015年辽宁省将分市、县对享受高考加分政策的考生进行公示,不会全省统一公示。2、例如沈阳招生考试网公示了沈阳市负责审核的高考加分项目考生名单,以及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项目的考生名单。其他高考加分项目考生名单待相关部门审核合格下发后另行公示。 此次公示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考生共有5292名,照顾条件全部为“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2015年沈阳市招考委负责审核高考加分项目考生,公示名单中共有6人,加分项目均为“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依据《2015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简章》,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 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可于5月18日至25日,通过来电、来信的方式向辽宁省招考办或沈阳市招考办对被公示人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举报人要署本人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反映问题要真实准确。
急问哪位高人知道2016年辽宁省高考加分、减分、照顾高考录取的具体详情
辽宁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加、降分照顾录取考生资格审核工作已经开始,请有关考生注意各市招考办的通知。
符合加分、降分条件的考生
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考生;
双语教学的民族中学毕业的朝鲜族和蒙古族考生;
在高中阶段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的应届毕业生;
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者;
烈士子女;
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华侨子女;
台湾省籍考生;
获得省级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及因见义勇为死亡或致残人员子女;
获得市级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及因见义勇为死亡或致残人员子女。
高考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考生:
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
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残疾军人(人民警察)、因公牺牲军人(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人民警察)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的现役军人子女。
综上,加分和照顾项目一共分为19项,其中有4项为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5项加3分、6项加5分、2项加10分、2项加20分。
加20分的项目分别为: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以及烈士子女。
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项目包括: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因公牺牲军人子女;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等。
加3分的项目包括:高中阶段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优秀团干部、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团员、省级优秀应届毕业生(经查询系统调取相关信息,审核通过酌情增加3—9分最多累加三项荣誉得分)。
加5分的项目包括:经市州和省侨办终审确认的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省台联终审确认的台湾省籍考生;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实验活动一、二等奖获得者。
加10分的项目包括:高考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和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
特别提示
按照规定,从2016年开始,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和高考加分资格。
参加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者不再保送。
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或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获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
有关获奖学生拟参加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的,在同等条件下高校应优先考虑给予参加考核资格。
2013年高考哪些省份使用全国卷
河南、河北、山西、陕西语文及综合、湖南综合、江西综合、湖北综合采用全国Ⅰ 卷;贵州、甘肃、青海、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海南语数英、辽宁综合采用全国Ⅱ卷。2014年,使用全国统一命题高考试卷的省份为15个,2015年起增加了江西、辽宁和山东3个省份。一些专家表示,“全国一张卷”将为后续很多改革奠定基础,如异地高考问题,打破分省录取、打破录取批次、实现一档多投等。发展历程高考试题全国卷简称全国卷,它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全国卷分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和全国丙卷。从2013年开始,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从2016年开始,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Ⅲ卷。并且从2016年开始,全国Ⅰ、Ⅱ、Ⅲ卷分别改称为全国乙、甲、丙卷。小语种(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高考统一使用全国卷,各省均无自主命题权,且不分甲、乙、丙卷。2020年开始,因部分原课标全国卷地区高考改革,新推出新高考全国卷Ⅰ、Ⅱ卷。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高考试题全国卷
2014高考题几个省的一样
2014年高考河北、河南、山西一样都使用全国新课标Ⅰ卷,宁夏、吉林、黑龙江、新疆 、内蒙古 、云南 、贵州、甘肃、青海、 *** 、海南一样都使用全国新课标Ⅱ卷。 广西一个省使用全国卷 ,湖南 、 陕西 、湖北 、江西 、辽宁 、江苏 、 浙江 、上海 、 北京 、天津 、 广东、 山东 、福建、安徽、重庆、四川都是单独命题的。 2015年全国各省高考试题使用版本汇总 新课标全国Ⅰ卷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 新课标全国Ⅱ卷适用地区:青海、 *** 、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广西、辽宁 海南省:自主命题(政、史、地、理、化、生)+ 新课标全国Ⅱ卷(语、数、英) 湖北省:自主命题(语、数、英)+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理综) 湖南省:自主命题(语、数、英)+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理综) 陕西省:自主命题(数、英)+ 新课标全国Ⅰ卷(语、文综、理综) 山东省:外语类采用“全国卷”并恢复听力考试,其他科目仍为“山东卷” 安徽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北京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重庆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福建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广东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江苏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上海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四川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天津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浙江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上一篇:wenya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07-07 辽宁省2014高考改革
- 07-07 wenya
- 07-07 2014广东高考文综
- 07-07 教师节祝福语大全
- 07-07 2014江苏高考状元
- 07-07 我项链两千多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