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改主战坦克
99式主战坦克
99式主战坦克99式坦克是ZTZ-99式主战坦克简称,工程代号WZ-123,由9910式改进而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新的主战坦克,火力、机动性及防护能力比59式、69式、79式、88式更好,但制造成本比96式高,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主战坦克。其具备优异的防弹外型,其炮塔和车体均采用复合装甲,抗弹能力成倍提高,是中国陆军装甲师和机步师的主要突击力量,被称为中国的陆战王牌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作为中国第三代坦克,其强大的火力性能和综合性能为其赢得了称赞。主要数据。 型号:ZTZ99/ZTZ99A;乘员:3名/3名;全重:51吨/52吨;发动机马力:1200马力/1500马力;发动机:150HB/150HB改进型号;最大公路时速:67公里/小时/80公里/小时;最大越野时速:56公里/小时/60公里/小时;作战行程:450公里/600公里;主炮口径:125毫米滑膛炮/125毫米滑膛炮;备弹:41发/41发。研发历史。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中国解放军仍大量装备第一代的59式坦克,在战时暴露出了大量问题,中国坦克发展迫切需要追上世界各国。1998年三代坦克初步研制成功,并开始小规模列装部队。1999年,新型主战坦克参加了国庆大阅兵,被称为98式坦克。1999年定型后正式被称为ZTZ99式主战坦克。 装备情况。 目前,两种型号的99式主战坦克共生产了约500辆,全部装备中国陆军,未出口。
99式坦克和96式坦克有什么区别?
1.驾驶员位置 这是两者最显著的差别。96系列坦克的驾驶座是传统布局,在车体前部左侧;而99则是在中间,和T72类似。 2.火炮抽气装置 96系列的火炮抽气装置位于炮管中部靠前,99的抽气装置位于炮管中部。 3.负重轮 99使用的是类似于T72早期型号的八瓣负重轮,这种负重轮在泥地行驶时易夹泥不易排除,俄国因此将其摈弃,但不知为何我军最新的坦克却仍坚持使用这种负重轮; 96的负重轮布局很有特色,这里很多人容易忽略的:96头尾两对负重轮和中间四对是不同的,中间的4对是沿用88式坦克的负重轮,轮沿上有一圈反凹,头尾两负重轮对则是96独有。 4.履带 99的履带是双销履带,挂胶或不挂胶都有,而96系列除了在阅兵时使用挂胶履带,标配仍是经典的1946年型580mm 全钢履带,这种履带是T55、T62、59、69、79、88等的标配,看来我军对于零部件通用性还是很重视的。 5.炮塔 99的炮塔上比96多了车长周瞄,还有99最特色的激光干扰器,96的观瞄设备则较为简化,但96A的观瞄窗较大。另外,96的高机转塔和T72很相似。96A和99的反应甲块数量和形状也不同。 从大外形上来说,99的炮塔比96更长一些,但这一点由于图片拍摄角度的问题,有时不容易看出来。 6.车体 96属于40吨级的坦克,发动机横置,车体长6.7米;99属于50吨级的坦克,由于发动机纵置,所以车体长达7.6米。99比96大出一圈。从外观上看,96的车体较紧凑,显得高一些,99的车体由于长,所以显得更低矮。
99式主战坦克
99式主战坦克99式坦克是ZTZ-99式主战坦克简称,工程代号WZ-123,由9910式改进而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新的主战坦克,火力、机动性及防护能力比59式、69式、79式、88式更好,但制造成本比96式高,是中国最先进的主战坦克。其具备优异的防弹外型,其炮塔和车体均采用复合装甲,抗弹能力成倍提高,是中国陆军装甲师和机步师的主要突击力量,被称为中国的陆战王牌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作为中国第三代坦克,其强大的火力性能和综合性能为其赢得了称赞。主要数据型号:ZTZ99/ZTZ99A;乘员:3名/3名;全重:51吨/52吨;发动机马力:1200马力/1500马力;发动机:150HB/150HB改进型号;最大公路时速:67公里/小时/80公里/小时;最大越野时速:56公里/小时/60公里/小时;作战行程:450公里/600公里;主炮口径:125毫米滑膛炮/125毫米滑膛炮;备弹:41发/41发。研发历史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中国解放军仍大量装备第一代的59式坦克,在战时暴露出了大量问题,中国坦克发展迫切需要追上世界各国。1998年三代坦克初步研制成功,并开始小规模列装部队。1999年,新型主战坦克参加了国庆大阅兵,被称为98式坦克。1999年定型后正式被称为ZTZ99式主战坦克。装备情况两种型号的99式主战坦克共生产了约500辆,全部装备中国陆军,未出口。
中国最先进的坦克 99G式主战坦克(中国最先进的五大坦克)
我们国家如今已经是跻身全球军事强国行列之中,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二位,当然武器装备也不能落后了,你知道目前我们中国最先进的坦克是哪一个吗?中国最强坦克有是有哪些呢?在这其中有要数99式主战坦克最为厉害,接下来就就和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 中国最先进的五大坦克: 1、ZTZ-99G式主战坦克 2、ZTZ-99式主战坦克 3、VT-2主战坦克 4、MBT-3000主战坦克 5、ZTZ-96主战坦克 1、99G式主战坦克 99G式主战坦克就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坦克了,其前身是99式主战坦克的改良版,是中国第三代主战坦克,拥有着超强的攻击性并且防护能力也是极高,机动性相较于99式主战坦克是更为出色,装备也是更加的先进和精良。此坦克在世界最强坦克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存在,比起美国最厉害的M1A2主战坦克也是不遑多让! 2、ZTZ-99式主战坦克 ZTZ-99式主战坦克也是中国最为先进的坦克之一,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超级坦克”,是我国陆军装甲部队的主要攻击力量,其攻击性超强,防御力惊人,2009年中国成立60周年的阅兵式上首次展现它的风采。 3、VT-2主战坦克 VT-2主战坦克也是中国最新的一款主战坦克,其目前主要是用于外贸之上,目前陆军部队中所装备的还是以ZTZ-99式主战坦克、99G式主战坦克为主,但VT-2主战坦克的各项性能也是非常优秀,在攻击力和机动性上也是有着非常完美的数据,在2016年的时候曾在珠海的航展上有过亮相。 4、MBT-3000主战坦克 MBT-3000主战坦克也是中国第三代的主战坦克之一,目前也是已经装备到中国陆军部队中,其各项先进的技术以及性能全面的超过俄罗斯等西方国家,当然其攻击力也是超强的,125毫米的炮管就连导弹都可以发射,实力超级强大! 5、ZTZ-96主战坦克 ZTZ-96主战坦克是中国在90年代末所自主研发的一款主战坦克,目前也是国内部队中所装备最多的主战坦克,其造价低、攻击力强相比起ZTZ-99式主战坦克和99G式主战坦克在技术上虽说要差一点,但是性价比高,所以陆军部队中一般都是这两站坦克相搭配着装备与部队之中。
中国99式主战坦克火力猛装甲先进
众所周知,坦克作为一种高效能的综合性地面武器系统,在二战初期,凭借着自身超强的攻击力和良好的机动性,在现代化战争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第一辆坦克出现到今天,它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历程,其在战场上的作用也愈发突出。99A式坦克尤其是在二战初期,纳粹德国正是利用大规模的坦克集群突击战术,频频发起所谓的“闪电”攻势,一时间横扫欧洲,所向披靡。德军坦克这群钢铁巨兽所展示出来的超强战力,给人们的内心都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这也使得世界各国对坦克研发的热情日益高涨,各种新型坦克层出不穷。而我国的坦克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经过众多科研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如今已经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59式中型坦克在新中国成立伊始,我们就着手进行了59式中型坦克的研制,然后陆续又开发出62式轻型坦克,63式水陆两用坦克以及69式,79式,88式,96式等多种型号的主战坦克,并先后列装到部队。62式轻型坦克目前我国重型机械化部队配备的则是99式重型坦克,建制已经达到了上千辆的规模。96式坦克99式坦克属于第三代主战坦克,在攻防能力,机动性以及电子信息化等诸多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它不仅火力猛而且速度快,堪称是我军的“地面猛虎”,是名副其实的陆军王牌装备。99式重型坦克99式坦克自重为51吨,长度为7.6米,宽为3.5米,高2.37米,当炮口向前时全车长度达到了11米。它的主炮采用了我国独立研制的125毫米滑膛炮,备弹量40枚。在2000米的范围内,可以击穿900毫米厚的敌方装甲,同时它还具备有发射炮射导弹的能力。而且99式主炮的装弹机已经实现自动装填,大大提高了发炮效率,射速达到了每分钟8至9发。其坦克手的数量也因此也缩减至3名。99式坦克还配备有12.7毫米的88式高射机枪和7.62毫米的86式同轴机枪各一挺,备弹数分别为500发和2500发。此外它还携带了多枚爆破榴弹,烟雾弹等攻击武器。再加之可以准确做到瞄导合一的猎歼式综合火控系统,使得99式坦克的攻击力十分强悍。快速灵活也是99式坦克的一大优势,其动力系统采用的是涡轮增压中冷式柴油发动机吗,输出功率为1200马力,最大行进距离超过了450公里,最高行驶速度可达每小时80公里。这保证了99式坦克无论是平原还是高原地形作战,都能有非常好的表现。在防御力方面,99式坦克的炮塔防护装甲采用了陶瓷复合装甲加反应式装甲的组合设计,此项技术为我国首创。其单兵作战的防御力超过欧美同类型坦克的单一反应装甲。而99式的改进型,99A型坦克的防护性能则更突出,它在炮塔正面和尾仓两侧分别加装了重型爆炸反应装甲。在全副披挂状态时,其炮塔正面防穿甲和破甲能力均达到了1000毫米厚的均质钢板的水平。此外,99A还全面换装了最新的北斗专项导航定位系统,大大增强了其相互支援和协同作战的能力。放眼当今世界,只有俄罗斯的最新型T-14(阿玛塔)主战坦克,在性能上强于我们的99式系列坦克,但是阿玛塔的单车造价超过了400万美金,以俄罗斯的当前的国力根本不能支撑起大规模量产。至今位于乌拉尔的兵工厂仅向俄军交付了10余辆这种“华丽的阅兵车”。俄罗斯T-14坦克而美国的M1A2型主战坦克,不但各种性能指标乏善可陈,而且还是人力装填炮弹。其所谓的贫铀装材料,在可靠性上也没有保证。但单车成本却要450万美金以上,反观我国最新的99A型坦克的造价仅为250万美金左右,因此在武器性能和成本造价方面,都超过了美国的M1A2。再对比印度方面,不论是他们自诩为“印度豹”的阿琼坦克,还是花费20亿美金巨资从俄罗斯购买的T-90MS型坦克,都无法和我们的99A相提并论。俄罗斯 T-90MS 塔吉尔坦克性能较好的T-90MS也不过只是俄罗斯T-90坦克的改进版,而T-90则是冷战时期苏军装备的老旧型号,不仅火力弱速度慢,而且故障率也居高不下。尤其是在高原作战时,99A型坦克的优势更加明显,全面轻松碾压T-90MS。印度阿琼坦克至于印度造的阿琼坦克早就变成了扶不起的“阿斗”,研发了近半个世纪还没成熟,彻底沦为一个笑话。如果印度想真的想拿这些“万国牌”武器,向我们挑衅碰瓷儿,那等待他们的结果不言自明。中国“陆地之虎”99A式坦克总之99式坦克的出现,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成功弥补了前两代坦克的弱点,实现了我国坦克技术的跨越式进步,从此无人再敢小视我国机械化部队的强大实力。让我们一起为我们的铁甲卫士点赞吧!
中国的99式坦克和美国的M1A2相比,哪种比较厉害?
中国的99式坦克和美国的M1A2相比,美国的M1A2强于中国的99式坦克。2017年世界,美国权威军事杂志根据坦克机动性能、火力性能和装甲防护水平三大指标,综合评估世界各国主战坦克总体性能,美国M1A2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依旧是“老大”。从公开数据看,是M1A2比九九式强了很多。目前从世界范围内的综合作战能力排名来看,M1A2坦克排名第一,九九式坦克排名第四。从排名来看,九九式不如M1A2。从目前公开的对比数据看,中国的九九式在夜视系统、传导系统、火力系统方面,都不如M1A2。最关键的是九九式没有经历过实战。目前西方国家通用的坦克炮口径是120毫米的滑膛炮,其性能只有德国的‘豹2’A6装备的同型炮比我国的性能略好一点,其它都比我国的穿甲性能稍差一些。我国的99式坦克又配备了先进的炮射导弹,这是西方坦克所没有的,因此在火力性能上,我国一下子超出了一大块。最令西方感到神秘的是,我国在新坦克上应用了主动式光电干扰发射器,这也是我国引进俄罗斯‘阿雷娜’主动防护系统改良的结果,可以有效的反制干扰敌方发射的激光制导和毫米波制导的反坦克导弹的攻击,能使来攻击的导弹偏离或改变方向,减少被命中的概率。总之,就新一代坦克在性能方面,我们与其他国家各有利弊。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虽然我们在坦克技术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世界坦克技术现在日新月异,我们在发展,敌人也在发展。如何在坦克的各项性能指标上全面超越对方,是敌我双方都在认真研究和开展的主要课题。俗语说的有矛就有盾,反过来也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切不可故步自封,也不应夜郎自大,安下心来,认认真真发展我国的坦克攻击技术和防护技术,才是我们所能走的唯一正确道路。
我国99式主战坦克与美国的M1A1哪个好?
衡量一种坦克性能好坏及强弱主要体现在三大综合指标:
1.攻击力;2.机动性;3.防护力;
三者相符相成,缺一不可。一、攻击力
坦克的攻击力主要由坦克上装备的主炮、所使用弹药及火控系统有关。
99式坦克装有一门48倍口径125毫米滑膛炮,是目前世界上坦克炮中口径最大的,其使用寿命可达到650发穿甲弹。火炮高低射界为-5度- 18度,方向射界为360度,装有自动装弹机,火炮最大射速为10发/分(平稳行驶状态)、7发/分(越野行驶状态),使用分装式弹药,弹种主要有脱壳穿甲弹、破甲弹、杀伤榴弹及炮射导弹。辅助武器主要为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及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
99式使用穿甲弹主要有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及特种合金弹芯穿甲弹。这两种弹芯的穿甲弹的性能我们只能根据公开的资料进行分析。我国已公开的新型105毫米及120毫米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的穿甲能力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与世界上同口径及同弹芯的穿甲弹基本相同,前者发射钨芯穿甲弹可在2000米距里上击穿510毫米的均质钢装甲(均为垂直状态,下同),如在加长型炮管发射其可在同等距离上击穿530毫米的均质钢装甲。后者可在同等距离上击穿560毫米的均质钢装甲,可见其威力已十分可观。因此,笔者认为99式坦克上所使用的125毫米钨芯穿甲弹至少不会低于它们,我国与巴基期坦共同研制的“哈德利”主战坦克使有125毫米钨芯穿甲弹在2000米的距离上可击穿630毫米的均质钢装甲,这已能击穿全世界95%的现役主战坦克,所以,99式上使用的钨芯穿甲弹至少等同于630毫米。如炮管经过改进,提高了炮管膛压,增加了炮口初速,在同等距离上达到700毫米的穿甲深度也是完可能的,而我国的一位弹药专家也曾经说过,我国研制的最新型125毫米钨合金穿甲弹基本可在2000米的距离上击穿美国M1A1的前主装甲。特种合金弹芯穿甲弹是我国研制的一咱新型弹种,采用非铀特种合金作为弹芯,其强度、密度及韧性都比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高出很多,穿甲能力则提高了20%,其弹芯长径比为25:1,对于分装式穿甲弹,这个比率已是很可观了,其在2000米距离上可穿透约750毫米的均质钢装甲,可击穿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第三代主战坦克。其穿甲威力与使用贫铀合金弹芯穿甲弹差距已很小了。
除此之外,99式还具有发射炮射导弹的能力。我国以公开了105毫米炮射导弹的细节,并已装备在部分88B主战坦克及62A水陆两栖坦克上,其最大射程可达5000米,导弹采用雷射驾束制导,最大平飞速度800米/秒,平均速度为500米/秒,飞行至最大射程所需时间只有8-10秒,命中率可达90%以上,静破甲深度可达700毫米,除可用来打击坦克及各种装甲目标以外,还可用于攻击低空飞行的敌方武器直升机及精确打击敌方火力点及工事等。99式所使用的在性能上与其基本相同,由于口径的增加,在破甲深度上也许会有较大的提高,达到800毫米以上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口径再大的火炮,性能再先进的弹药也要在先进的火控系统的指挥下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威力,因此,99式坦克上装备了先进的全数字式火控系统,并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其性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某些性能还具有我们自已独特之处。
99式坦克采用的火控系统为全数字式稳像式,具有先进的猎-歼能力,是否具有这种火控系统也是区分第三代主战坦克的重要标志。 火控系统由横风感应器,双向稳定器,车长、炮长昼夜热成像观瞄仪,数字式弹道电脑,雷射测距仪,自身速度,目标速度测量仪,炮耳倾角传感器,药温,环境温度指示器等组成,车长有专用的控制面板及信息显示器。除炮长瞄准镜内配备有热像仪外,车长还具有独自的周视潜望镜,内装有新型的红外热像仪及雷射测距仪,作战时可实现360度全方位搜索,热像仪在夜间探测距离可达到4000米,识别目标距离可达到2500米。在多目标出现时,由车长确定打击目标,随后由炮长瞄准射击。在紧急情况下,车长还可采用猎-歼能力强行调炮,超越炮长射击。系统具备的目标自动捕获及跟踪功能,使炮长的操纵过程更加简便快捷,全成自动跟踪、自动调炮、自动射击只需7秒。动对动具有90%以上的命中率。(以40千米/小时行驶速度,射击距离2000米)
99式坦克还首次装备 “车载信息系统”。这种战斗信息管理系统把车载导航 (GPS 全球定位系统)和瞄准系统与信息传输系统,先进的雷射探测器、红外干扰机等有机的结合起来,。然后将处理后的信息反应到车长的战术显示器上。坦克乘员借助从信息系统所获得的战场态势实时了解战场态势。并可与地地、地空单位进行信息互联、互通,并进行资源共享。但是否采用了资料汇流排进行各系统交联笔者不得而知。不过,笔者猜测这种可能力性不大。
M1A2装有一门44倍口径的120毫米M256型滑膛炮,该炮实际上是美国生产的德国120毫米滑膛炮,这种坦克炮也是被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广泛使用(像德国的豹2、日 本的90式、美国的M1A1/2)。火炮中部装有热护套,炮口装有瞄准校准装置,可进行快速校炮。使用了多种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材料,(如单壁自紧身管技术)使火炮的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是目前西方威力最大的坦克火炮。火炮高低射界为-10度- 20度,方向射界为360度,采用定装弹药,并没有使用自动装弹机,大部分弹药存放在尾部炮塔内,最大射速主要由装填手的熟练程度来决定,最高不会超过6发/分,如果在越野状态下,最高不会超过4发。弹种主要有M829系列贫铀穿甲弹和XM830空心装药破甲弹。辅助武器主要为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及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
M1A2使用的穿甲弹主要是贫铀穿甲弹,这也是世界上唯一采用贫铀弹而不装备钨合金穿甲弹的坦克。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开始对贫铀合金作为穿甲弹弹芯材料的研制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目前主要生产的是M829系列。M1A2目前主要使用的是M829A2贫铀穿甲弹。由于贫铀所固有的物理特性,使其在穿甲能力上要比一般的钨合金穿甲弹要高出10%-20%,其炮口初速为1700米/秒,美国以外公布该弹可在2000米的距离上击穿580毫米厚的均制钢装甲,不过笔者认为这个资料美国有所保留,后来有资料表明这个数字可能会达到730毫米,所以说,这才是其真实的穿甲能力。可见其威力是非常大的。未来新型的M829E3将会陆续投入使用,它比M829A2的弹丸更轻,但采用了更细长的贫铀弹芯,因此穿甲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2000米距离上可击穿近800毫米厚的均制钢装甲。可耗不费力的击穿现役几乎世界所有坦克的前装甲。XM830多用途弹具有破甲和爆破功能,即可攻击坦克等装甲目标,也可用于攻击敌方工事等软目标,但其爆破能力与专用榴弹相比效果要差一些。
M1A2是目前世界上装备的火控系统最先进的坦克之一,不仅装有高精度、全数字式的火控系统,还是世界上第一种装备车载信息系统的坦克。
M1A2采用的是数字式指挥仪坦克火控系统,相对于M1A1主要变化包括:安装车长独立第二代热像仪,这也是识别该型坦克的主要特征之一,这将大大提高坦克在能见度很低(黑夜和烟幕)情况下与多个目标交战能力,并使车长具有超越炮塔射击的能力。新型CO2雷射测距仪,该测距仪工作波长与热像仪相同,测距范围加大,穿透烟幕和尘烟能力更强,并对人眼是安全的。车长瞄准镜及炮长瞄准镜均为有双向稳定,炮塔为全电驱动,并随动于主瞄准镜。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炮长用主瞄准镜捕获目标,炮长的火控指令和自动弹道传感器的弹道修正资料同时输入弹道电脑,电脑解算弹道并控制火炮和炮塔的转动从而使火炮稳定地瞄准目标。该火控系统使M1坦克具有在行进间射击固定目标和运动目标的能力。由于M1A2装上了车长独立式周视热成像瞄准镜,使得M1A2具有了猎-歼能力,使射击反应时间缩短了45%,1分钟内交战的目标数增加了50%,夜间最大视距可达2500米。
车载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战场指挥与控制能力,“车际信息系统”也称“车辆战场管理系统”,主要由战区地图系统、位置/导航系统、数字式电台系统、双重电脑系统、敌我识别系统组成。
各方面信息通过综合显示器上的战区地图系统,车长及乘员及时掌握敌、友车辆的位置、航向,敌、友军部队的准确态势,车辆关键系统的现状及故障情况等关键信息,并通过数字式电台系统自动进行信息交换,使车长和上级指挥员能准确了解战场情况,减少繁重的事务性工作量,增强了战场态势的感知能力。通过位置/导航系统, 驾驶员在先进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的支援下,无须时时查看地图及关键性的地形特征,集中精力进行战术机动驾驶。“车际信息系统”实质上是采用了战斗机的某些技术,使地面战斗中,单车、部队的指挥与控制能力和协同动作的质量大大提高。并与有邻部队时行地地、地空信息交流,信息共享。
防护力
坦克的防护力主要包括主动防护和被动防护两方面,主动防护一般包括光电对抗型、硬杀伤型、烟雾隐蔽型三类。被动防护则主要指坦克主装甲的抗打击能力。
99式坦克保持了国产主战坦克一贯低矮外形。炮塔和车体正面装甲设计成大角度倾斜形式,既提高了装甲防护能力,又可增加跳弹的机率。车体前部装有复合装甲,并且倾角很大,其防动能穿甲弹及聚能破甲弹可相当于620毫米和10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炮塔前部则装有大尺寸的可更换式复合装甲模块,这可由其上的三个吊环得到证实。该复合装甲由2层高强度装甲钢及淬化陶瓷装甲叠加而成,其防护能力如何?外界是无法获知的,其防护能力也多是外界的推测。这里,笔者根据已公开的图片也对其进行一下分析,力求可以得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从俯视照片中可以看出其复合装甲要比96式厚很多,笔者以125毫米炮作参考比例,精略测量其厚度至少在500毫米以上,再精确一下是520毫米,这样,如果以国际上一般认为该复合装甲能与同等厚度的均制钢装甲的70%来计算,99式炮塔前部的防护动能穿甲弹及聚能破甲弹的能力可分别达到742毫米和1300毫米厚的均制钢装甲,如果这个资料准确的话,99式坦克的防护能力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完全可在2000米的距离上防住美国M829A2型贫铀穿甲弹的打击,但防M829E3则有些力不从心。不过,其外表面还可外挂反应装甲以进一步提高防护能力。据称,我国59D型坦克上使用的反应装甲是我国研制的第一代产品,可使59D坦克的防护能力提高20%,既使99式使用这种第一代的反应装甲,其车体正面及炮塔正面的防护能力则分别提高到744毫米、1200毫米和880毫米、1500毫米,车体可承受M829A2型贫铀穿甲弹的打击,炮塔前部则可完全抵挡住M829E3的打击。
99式的炮弹存放在炮塔吊蓝下的自动装弹机中的弹仓内,并没有采有西方坦克广泛使用的隔舱化设计,但考虑到提高乘员的生存能力,自动装弹机,油料箱与乘员舱之间安装了隔离装甲板,其内还装有高效的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系统可在被击中50毫秒内启动灭火,防止油箱及弹药发生殉爆。可有效的提高乘员的生存能力。
除以上的被动防护,99式还具有光电对抗能力,在炮塔后部上装有一具光电压制系统,该系统可由车长进行操纵,可发射高能雷射对敌方的光学观瞄设备进行压制、干扰、破坏。由于其仰角很大,可达到45度,对武装直升机的观瞄设备也具有很大的威胁,具有一定的反直升机能力。另外,炮塔上装有全向雷射告警装置,可在受到敌方雷射照射时,进行报警,并自动或手动启动烟雾发射器。炮塔两侧还各装有两具5联装烟幕发射器。可发射新型的烟雾干扰弹。车内还装有整体式三防系统,可在核、生、化条件下进行作战。
M1A2作为M1系列中的最新改型,具有很强的防护能力,其车体前部及炮塔前部装有贫铀装甲,这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装备这种装甲的坦克。贫铀装甲是由贫铀合金材料特殊热处理后制成的,其强度极限高达150公斤/毫米,比优质合金钢还高50%。这种贫铀复合装甲采用网状结构,网状骨架采用贫铀合金材料,网格间加入防止贫铀合金氧化的材料,这样既减轻了坦克重量,又取得了更好的材料匹配性能。外侧加入蜂窝状结构的吸能材料,靠“软硬兼施”的手段吸收穿甲弹的动能,以降低对装甲的损害。因此,当年美国在M1A1HA上装备贫铀装甲后,声称其装甲防护水平比原M1A1提高了30%以上。有关资料称,M1A2在车体前部及炮塔前部的贫铀装甲,其防穿甲弹的能力可达到1200-1500厚的均制钢装甲。笔者认为这里的水份太大,如果像其所说能达到这样的防护水平,不用说现在的120毫米或125毫米的钨、铀合金穿甲弹无法其构成威胁,只有未来的140毫米穿甲弹才有这个能力。那么,美国的这种贫铀装甲至少要领先世界各国15年。但就现在世界装甲研制的技术水平看,这是不可能力的,因此,笔者认为其真实的防护能力应在750毫米上下,车体的装甲应比炮塔的厚度薄,防护力也比炮塔弱一些,笔者估计其车体前部的装甲及炮塔前部装甲在防御动能穿甲弹和聚能破甲弹的能力分别是:车首为600毫米和102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炮塔前部为750毫米和13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这基本可以为其提供较强的正面防护能力。在美国装有贫铀装甲的M1坦克上并没有看到其装有任何反应装甲,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美国对其防护能力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96式坦克和99式坦克他的各项性能一样吗?
是不一样的
1、火控系统上,99和96其实还是有一定区别的。99现在火控系统不成熟,故障率较高。
2、射程上、99式射程要比96式远。
3、动力装置上。两者都使用涡轮废气增压柴油机(水冷循环式12缸4冲程),有人说什么是仿制乌克兰的T-84。T-84基本型所用的是对式二冲程风冷循环燃气轮机,改进型采用柴油机但是是90年代中后期才定型,基本上跟99同步了。99的为1200马力,23。7马力/吨,但是不太成熟,故障较多,寿命较短。96为730马力/2000转,18。0马力/吨,是使用的多年的型号,可靠性上基本没问题。两者动力舱都可以实现一体吊装。(齿轮箱吊不出来)传动、减震、悬挂系统就不具体说了,专业程度较高,没多少人关心。
总体来说,96相当于晚期的T-72,98与99则可以与M1A1相媲美。
96改主战坦克的评价
作为一型从二代坦克发展而来的,带有部分第三代坦克特征的“准三代”主战坦克,96基本型的火力、防护、机动三大性能和俄军装备的T-72C基本相当,同西方最新型主战坦克如M-1A2、豹-2A6等比较起来,除火炮威力外,在火控系统性能、装甲防护能力、机动性和夜战能力等方面均差距明显。对各国军队而言,部队战斗力的提升和现实的军费供给之间永远都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面对部队装备严重老化而99式又无法大批量装备部队的现实,利用在99式上的成熟技术来改进服役多年的96式坦克以满足部队换装的数量需要,就成为了中国陆军所能做出的最为现实的一个选择。 从目前公开的信息判断,96G和96基本型相比,加装了新型的炮长热成像夜视仪、用新型的上反式火控系统取代了原有的下反式火控,并在车体和炮塔前部加装了和99G上相同的新型国产反应装甲。经过这些改进后的96G型坦克,在火力性能和防护能力上较之96基本型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在战斗全重增加的同时并没有对动力系统进行相应升级,使得该坦克的机动能力有所下降。在火力性能上,96G上最大的亮点就是装备了新型的炮长热像仪和上反式火控,作为一型性价比极高的“准三代”主战坦克,96式最为人诟病的缺点就是夜战能力的严重低下,服役之初的96式因为尚无达到实用要求的热成像夜视仪可用,只能先装备上技术水平相对成熟的微光夜视仪以解燃眉之急。如果说昼间交战时96式还可以凭借着技术差距相对不大的下反式稳像火控系统和威力强大的125毫米主炮同M-1A2勉强一搏的话,那么一旦进入夜战,M-1A2则完全可以凭借其装备的发现距离达3000米的热成像仪对最大夜视距离只有800米的96式形成无可逆转的压倒性优势。自99式问世以后,利用其装备的新型热成像夜视仪对96式进行相应改进的计划就被提上了日程,并最终在96G上成为了现实,这意味着96G的夜间交战距离从96式的800米一跃提升到2000米!除了夜战能力的提升外,96G上新装备的热成像仪还向我们透露了另一个重要的信息——96G上装备的已经不是96基本型上原有的下反式火控系统,而是新型的上反式火控。笔者得出这个结论并非空穴来风,对坦克火控系统稍有了解的军迷们都会知道,下反式火控受其设计原理的限制,难以实现和热像仪的正常交联。要使昂贵的夜视仪的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换装技术水平更为先进的上反式火控,而这也将使96G在在反应速度和射击精确度,尤其是“动对动”时的射击精度获得一个明显的提升。但是,受经费限制,96G上并没有像99式和M-1A2那样为车长装备独立的周视夜视仪,在观瞄能力上和后两者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实以目前国产坦克火控系统的整体发展水平而言,为96G装备最新的自动跟踪火控系统已经不存在任何障碍。但部队装备更新的最主要决定因素从来不是技术水平的先进与否,随着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我军的军费分配开始全面向海空军倾斜,陆军在经费有限的同时还必须尽最大努力来维持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因此不得不在装备发展上有所取舍。在这样的环境下,96式没有装备新型的“猎歼”火控系统,也没有装备独立的车长周视夜视仪,也都在情理之中。在防护能力上,首先要关注的一点是,99式主战坦克上最富特色的防护装备——安装在炮塔顶部的激光压制系统并未在96G型主战坦克上出现,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该套设备的造价过于昂贵,出于经济性考虑,96G放弃了该系统。因为没有装备任何主动防御系统,96G的防护能力就完全倚赖于自身的装甲。96基本型是我军装备的第一种采用焊接式炮塔和模块式主装甲的主战坦克,在其车体前部和炮塔前部(主炮两侧)共装备了3块683型复合装甲,这3个复合装甲模块通过螺栓和坦克基甲相连,可在装甲块损毁时快速更换,在使用上具备了极大的灵活性,并可在新型装甲模块出现后进行快速升级。根据《当代中国的兵器工业》一书介绍,683型复合装甲系由52所和617厂等单位在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复合装甲——681型复合装甲的基础上改进而成,采用了“金属+非金属特种材料+金属”的“三明治”式结构,对于尾翼稳定穿甲弹和破甲弹均具有良好的防御能力。通过装备683型特种装甲,96基本型炮塔装甲在2000米距离上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防护能力达到了530毫米均质钢装甲的水平。这一指标同俄罗斯的T-90型坦克(未装备反应装甲)相当,超过了日本的90式(520毫米),但明显低于M-1A2(700毫米)。考虑到96基本型和M-1A2在战斗全重上的差距(96基本型战斗全重41吨,而M-1A2则达到了惊人的63吨),这样的差距也在情理之中。和96基本型相比,96G在外形上的最大改变就是在车体前部和和炮塔前部及两侧加装了新型的反应装甲模块。根据北方工业公司发布的国产外贸型反应装甲的资料,我国最新研制的FY系列反应装甲在主要防护指标上已经达到了俄军装备的“接触-5”型反应装甲的水平,即对尾翼稳定穿甲弹的防护能力相当于300毫米均质钢装甲。通过加装新型反应装甲,只需付出一定的重量代价(坦克的战斗全重增加3吨左右)96G防穿甲弹的能力一跃达到了惊人的830毫米,与装备了“接触-5”的T-90相当!根据美、德两国在1996、1999年进行的多次实弹射击试验的结果表明,即使使用美国最新型的M829A2型贫铀穿甲弹,在1500米距离上设计,也无法有效毁伤装备了“接触-5”型反应装甲的T-72坦克,而96G的防护能力尚在装备了“接触-5”的T-72之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正是因为新型国产反应装甲赋予了96G主战坦克异常强大的防护能力,才让我国的设计人员敢于在96G上放弃装备同99式相同的激光压制系统。至于坦克三大性能中的另一项——机动能力,目前尚没有信息证明96G在动力系统上采取了改进步骤。因此基本可以确定,96G上仍然沿用了在88系列和96基本型上装备了多年的12150ZL型V型12缸水冷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该发动机标定功率537千瓦(730马力),标定转速2200转/分。也曾有网友以96系列的另一种改进型——国产85-3型主战坦克曾装备过1000马力柴油机的实例为依据,推测96G上也装备了类似的大功率柴油机。网友们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并不现实。坦克发动机是我国军工研发中一个多年的瓶颈,虽然85-3和96G一样系从96基本型改进而来(许多网友也就是从这一点出发,得出了在96G上装备同型号发动机没有明显技术障碍的结论),但我们必须看到,85-3只是一种针对外贸市场的出口车型,根据我国军事科研工作的传统,外贸装备上采用的各种新设备的试验性质明显大于实用价值。而且除了昙花一现的85-3外,就再未见到任何在国产主战坦克上装备此型发动机的纪录。这与12150ZL型发动机的装备历程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根据官方公布的资料,12150ZL型涡轮增压柴油机是从1973年开始研制,1974年生产出第一台初样车,此后又经历了长达13年的研制改进,于1987年始告定型,1989年,该型号发动机同其配套车型——88式主战坦克一起正式列装部队,从正式列装之日算起,该型发动机已在我军服役了17年。部队对该型号发动机的反映是“坚固可靠,皮实耐用,维护简便”,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这个“维护简便”,从笔者手中掌握的资料看,12150ZL是通过在12150L-7型柴油机基础上采用涡轮增压技术研制而来,而12150L-7的前身则是苏联的B2-54A坦克柴油机,也就是国产59式坦克上装备的发动机型。这就意味着我国军工部门在研发12150ZL型发动机时,已经最大限度的考虑到了装备的技术继承性,尽可能的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成熟部件,通过这种“小步快跑”的发展模式,大大降低了部队后勤部门的维护压力——原有的用于12150L-7的维护设备和零配件大部分都可继续用在12150ZL上,对于一直被军费不足困扰的我军而言,这种继承性和随之而来的经济性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同样的思路也体现在96基本型的改进工作上,从前面的讲述中我们已经可以了解到,军方之所以选中96G作为一线装甲部队的主力装备,经济因素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96G和96相比所进行的一切改进——简化型热像仪、附加装甲等都是已经在99式坦克上使用多年的成熟技术。因此很难想象,军方会为了提高一个并不被视为最主要指标的机动性能,而装备一种从未有过正式服役记录的新型坦克发动机,并把已经成型的后勤保障系统完全推倒从来,这已经完全违背了改造96式的初衷——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诚然,以96G主战坦克44吨左右的战斗全重,730马力的发动机功率确实是小了些(单位功率仅有16.6马力/吨),这已经打破了俄罗斯T-90坦克创造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中的发动机单位功率最低记录(T-90发动机额定功率840马力,战斗全重46.5吨,单位功率18马力/吨)。单位功率降低造成的直接结果便是坦克战术机动性,特别是加速性能的下降,这必然会对96G的实战使用产生不利的影响。但对于急需提升一线装甲部队战斗力的我国陆军而言,这种“两害相较取其轻”的选择虽然无奈,但还不算完全不可接受。不过,从增强部队战斗力的角度出发,笔者还是建议,应对96式动力系统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改进,如对该车的行星转向机构进行一定的改进以提高可靠性,并为坦克驾驶员增加液压助力装置,以减轻驾驶员的体力消耗,更好的发挥作战效能,并在军费条件允许时,考虑为96G换装合适的大功率发动机。 96G的出现为我军装甲部队在经费有限的现实条件下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据笔者估计,在96G批量服役后,我军装甲部队的装备体系很有可能采用以下构成:以装备数量较多的96G和大量59D来保持部队装备,同时少量装备99式坦克来保持我军装甲部队对周边各国装甲力量的技术优势,而性价比最佳96G则将大批量装备我军一线基干部队,成为我军装甲部队的战力中坚。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全面提高了火控系统性能和防护能力的96大改型主战坦克的服役,标志着长期以来中国陆军第三代主战坦克主力选型之争的尘埃落定。曾被无数军迷给予厚望的99式主战坦克受限于昂贵的造价,只能少量装备北方部分主力集团军。而96G则凭借其良好的性价比和更加灵活的战略机动性,最终赢得了这场二虎之争。
99式坦克是中国最先进的坦克吗,
99式坦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新的主战坦克,火力、机动性及防护能力比59式、69式、79式、88式更好,但制造成本比96式高,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主战坦克。其具备优异的防弹外型,其炮塔和车体均采用复合装甲,抗弹能力成倍提高,是中国陆军装甲师和机步师的主要突击力量,被称为中国的陆战王牌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作为中国第三代坦克,其强大的火力性能和综合性能为其赢得了称赞。但机动性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因为我国的发动机制造比较落后。99式坦克在世界上同等坦克的排名,个人认为可以排第3。由于中国对新型坦克参数的保密,所以,世界上坦克的排名就没有中国的99式坦克。
中国最先进坦克是什么?基于99的。
华南虎坦克。就是习惯上成为03式坦克,是基于99G型坦克发展而来。这款坦克战斗全重68吨,06年定型,07年初开始装备部队,用以替换老的59系列和80系列。03型装备威力巨大的155MM炮,可发射各种先进的炮弹和炮射导弹。操作方便、灵活,机动性极佳,是世界上机动性最强的路上人造可移动物体。公路最大速度为250公里/小时,最大越野速度为200公里/小时,03的防护性能极高,正面装甲采用最新的复合贫铀装甲,厚度为1600MM,可以抵御世界上任何一种现役反装甲武器的不间断的饱和攻击。03内部共有成员2人,配备炮弹150发,导弹40发,与155MM炮并列有一门10MM“强弩”激光炮,可大量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
上一篇:兰州风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