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戏
京剧的资料 京剧简单介绍
1、京剧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象征意义的符号之一,是中国戏曲文化的国粹典范,她特点鲜明,内涵丰富,技艺精湛。无论是五颜六色长、幼、善、恶生动、分明的脸谱,还是那具有时代特色、五彩缤纷的京剧服饰;无论是丰富多彩、悦耳动听的京剧旋律;还是那极具艺术魅力的“四功五法”;无论是绚丽多彩、华灿至极的表演程式,还是那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流派;无论是各有千秋的名家名角,还是那丰富多彩、深刻刻画历史人物的故事情节……所有这些无不渗透着艺术家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辛勤耕耘和深厚功底,无不独具引人入胜的无穷魅力。
2、京剧传承必须按规律操作,唯有口传心授才能使流派发扬光大,流派传承只能够通过老师的循循善诱、指点迷津并辅以反复示范来达到传承的目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能流传下来的并非都能被观众接受,比如她的慢节奏就不被当代年轻人所热衷和喜爱。这正是摆在我们面前京剧振兴与传承的难题。广大观众是所有戏曲振兴与传承的沃土,离开了观众,统统就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过来,所有成功的艺术精品又反哺、愉悦、教育了观众,成为了观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到任何时候都是不可改变、不可颠倒的。社会浮躁、人心浮动、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已经成为了戏曲振兴与传承的巨大干扰。为名、为利走穴的演职员,其颠倒的价值观也直接扭曲了观众的欣赏观。
什么是京剧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优秀的剧种。京剧产生在清朝中叶,有将近200年的历史,它吸收了许多地方戏的精华,又受到了北京地区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影响,逐渐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京种。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京剧介绍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中国影响最大的戏剧。分布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各地,在清代乾隆55年的时候,就有很多的戏台,班子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方式,又吸收了一些地方的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后才形成了京剧。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几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京剧在全国影响都非常的大,有国际之称。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成长也是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也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从2010年开始,京剧就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中国著名京剧有哪些?
中国京剧名家有:
老生有:谭鑫培、 谭富英 、马连良 、杨宝森 、周信芳 、言菊朋 、奚啸伯等等。
小生有: 姜妙香、 叶盛兰、叶少兰、李宏图等等。
旦角有: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张君秋、赵燕侠、 李世济、梅葆玖、杜近芳、李维康、 刘长瑜等等。
老旦有:李多奎、李金泉、李鸣岩、赵葆秀、兰文云等等。
净行有:金少山、郝寿臣、裘盛戎、袁世海、尚长荣、康万生、 邓沐伟、孟广禄、杨赤等等。
中国京剧名曲有:
《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挑滑车》《打金枝》《拾玉镯》《三击掌》《六月雪》《四进士》《搜孤救孤》《秦香莲》《打严嵩》《挡马》《金玉奴》《樊江关》《野猪林》《八大锤》《空城计》《霸王别姬》等。
1、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取材于昆曲《千金记》和《史记?项羽本纪》,故事讲的是,秦末,楚汉相争,韩信命李左车到项羽处诈降,诓项羽进兵。
致使项羽及部队在九里山遭遇韩信的十面埋伏,把项羽困在垓下。项羽突围不出,又听四面楚歌,疑楚军尽已降汉,遂在营中与虞姬饮酒作别。虞姬自刎,项羽杀出重围,感到没有面目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边自刎。
2、锁麟囊
《锁麟囊》取材于清焦循《剧说》中引自《只麈(zhǔ)谈》的一段民间故事,这出戏讲的是:登州富户之女薛湘灵自幼受母溺爱,出嫁时获陪嫁无数,另有一只锁麟囊,内装奇珍异宝。锁麟囊是绣有麒麟的“锦袋”、“荷包”。
3、钓金龟
《钓金龟》的故事最早见于清末《古柏堂传奇》中唐英改编的《双钉案》。该剧讲述的是:宋代,在河南孟津有孀妇康氏,生有二儿,长子张宣,次子张义。张宣进京赴试,一去不归。康氏依靠次子张义在孟津河钓鱼苦度生活。
4、盗御马
《盗御马》的故事见于《施公案》第七集第一回(总第三九八回)《避火炮偷渡后山河 盗御马三进连环套》。该剧讲述的是,清初,绿林好汉“铁罗汉”窦尔敦,久占河间一代,因不服黄三太指金镖借银,窦尔敦、黄三太二人遂约定比武较量,在比武过程中,黄三太落败,遂使用暗器打伤窦尔敦。
5、四郎探母
《四郎探母》的故事取材于《杨家将演义》及民间故事,大致剧情是:杨继业的四子杨延辉在宋、辽金沙滩一战中被辽掳去,改名木易,与铁镜公主结婚。
中国十大京剧大师
我国十大京剧大师分别是:1、谭鑫培(1847-1917)湖北武昌人,老生演员。他不仅奠定了京剧老生行的发展格局,形成了“无腔不学谭”的局面,并由此而带动了京剧多方面的发展,故有“伶界大王”之称。2、王瑶卿(1881-1954)江苏靖江人,旦行演员。王瑶卿是京剧旦行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他善于融会糅合,有许多杰出的创造,因而王与谭鑫培被人们并称为“梨园汤武”。王瑶卿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旦角艺术人才,“四大名旦”无一不出自他的门下。3、梅兰芳(1894-1961)江苏泰州人,旦行演员。梅兰芳是京剧史上迄今影响最为深远的人物,人们通常以他的名字来代称中国戏曲艺术的表演体系。他的艺术中正平和,韵味无穷。梅是中国古典戏曲终极意义上的人物,可谓“剧圣”。4、杨小楼(1878-1938)安徽怀宁人,武生演员。杨小楼是京剧武生行的一代宗师,他对京剧武生艺术价值的探求,集中体现在他身体力行的“武戏文唱”中,讲究人物的刻画和形式的优美。杨的表演,无论唱念做打,都纵逸自如,如出天籁。5、杨小楼(1878-1938)安徽怀宁人,武生演员。杨小楼是京剧武生行的一代宗师,他对京剧武生艺术价值的探求,集中体现在他身体力行的“武戏文唱”中,讲究人物的刻画和形式的优美。杨的表演,无论唱念做打,都纵逸自如,如出天籁。6、周信芳(1895-1975)浙江慈溪人,老生演员。周信芳长期在上海从艺,使他成为海派京剧的杰出代表。在京剧史上,他尤以改革创新著称。他的表演,节奏鲜明,情感丰富,贴近生活,感染力强。他所创立的麒派艺术,许多话剧、电影演员也从他那里汲取养分。7、程砚秋(1904-1958)吉林长白人,旦行演员。程砚秋在京剧中乃一奇才,他以一副被视为“鬼音”的歌喉,创立了一个世所称誉的“程腔”,风靡南北,影响深远,至今不衰。程以声腔艺术成就最高,其唱格调高绝,幽渺深邃,动人心魄。8、马连良(1901-1966)北京人,老生演员。马连良是生行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马派的风格,清丽雅致,又明快浅近,故能雅俗共赏。9、裘盛戎(1915-1971)北京人,净行演员。他是京剧花脸行中最为杰出的代表,花脸艺术发展到他那里,无论表演水平还是审美境界,都得到空前提高。裘广泛汲取前辈艺人的滋养,又涵融自己的艺术见解,另辟蹊径,赢得“十净九裘”的殊荣。10、萧长华(1878-1967)客籍江苏扬州,丑行演员。萧长华的表演艺术虽属小丑,但无论唱念做打,皆不温不火,恰到好处,故格调高雅,清新脱俗。
什么的京戏
(精彩)京戏、(字正腔圆)的京戏、(有板有眼)的京戏、(余音绕梁)的京戏、(刚柔相济)的京戏。京戏是名词,名词前面白勺“的”。“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所以什么的京戏前面要用形容词。“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如: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扩展资料:“的、地、得”用法区别:1、“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如:天渐渐地冷了。2、“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如:跑得喘不过气来。3、“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如:菊花开了,有红的,有黄的。
京剧代表作有哪些?
京剧代表作有:霸王别姬、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空城计、贵妃醉酒、定军山等。京剧继承了皮簧戏的艺术成就及其丰富的剧目。不但有二簧、西皮、吹腔、四平调、拨子等属于二簧系统的剧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戏曲工作者和广大戏曲演员相互合作,共同进行整理修改,其中优秀的剧目作为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列入中国新文化艺术林苑而被保留下来,继续在舞台上广泛流传。这类剧目据估计大约有200 余出,例如《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挑滑车》《打金枝》《拾玉镯》《三击掌》《六月雪》《四进士》《搜孤救孤》《秦香莲》《打严嵩》《挡马》《金玉奴》《樊江关》《野猪林》《八大锤》《空城计》《霸王别姬》《智取威虎山》等。传承价值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作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严格的。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当然,同时也相应地使它的民间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因而,它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京剧代表作品有哪些?
京剧代表作有:霸王别姬、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空城计、贵妃醉酒、定军山等。部分介绍1、霸王别姬秦末,楚汉相争,韩信命李左车诈降项羽,诓项羽进兵。在九里山十面埋伏,将项羽困于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项羽突围不出,又听得四面楚歌,疑楚军尽已降汉,在营中与虞姬饮酒作别。虞姬自刎,项羽杀出重围,迷路,至乌江,感到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自刎江边。2、长坂坡刘备自新野撤走,在长坂坡被曹操夤夜率兵追及,所部及家眷失散;赵云舍死忘生,单枪匹马冲入曹营,屡涉险境,终于万马军中救出简雍、糜竺、甘夫人及刘备幼子阿斗。3、空城计叙述的是诸葛亮因马谡自持才能而失掉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军15万攻打诸葛亮驻地西城。当时,诸葛亮所部精锐俱已遣出,西城空虚,只有驻地的老弱士兵,寡不敌众,万分危急。诸葛亮定空城之计,以城门大开,从容不迫,若无其事地登上城楼观山赏景,饮酒抚琴。相关内容京剧继承了皮簧戏的艺术成就及其丰富的剧目。不但有二簧、西皮、吹腔、四平调、拨子等属于二簧系统的剧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戏曲工作者和广大戏曲演员相互合作,共同进行整理修改,其中优秀的剧目作为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列入中国新文化艺术林苑而被保留下来,继续在舞台上广泛流传。
有个很长的关于京戏的问题要大家解决一下,谢谢了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戏剧
问题描述:
贵妃醉酒 霸王别姬 锁鳞囊 红娘 智斗 空城计 四郎探母 尚派的双阳公主 甘露寺 战太平 击鼓骂曹 白帝城 追韩信 徐策跑城 文昭关 武家坡 二进宫
这些戏的内容我想拜托大家给我讲解一下,我知道可能会有很多,大家会很累的。可是我这里为了推广京剧,很需要。我很喜欢京剧,可是我以前没有一个接触这些的平台,现在想恶补一下。谢谢大家了。
解析:
不介意我一个一个说吧:)
1、《贵妃醉酒》
京剧《贵妃醉酒》是一出载歌载舞的单折戏,是梅派的经典剧目之一。相传由四喜班的吴鸿喜所创,有路三宝、梅兰芳、筱翠花等不同的演法。又名《百花亭》。《贵妃醉酒》从清代盛行的“弦索调”后改汉剧,又改京剧,路教授梅此剧,1914年在北京演出。
《贵妃醉酒》故事讲的是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一天,唐玄宗约杨贵妃在百花园赏花,时辰到了,唐玄宗却去了西宫梅妃处。杨贵妃在百花亭久侯不至,就闷闷不乐地喝起了酒,不觉沉醉,自怨自艾,悻悻回宫。
跟随着甜润流丽的唱段,引发出对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崇敬之情,他一生排扬创作了400出左右的大小剧目,常演剧目就在百出以上,塑造了栩栩如生的温柔、刚烈、含蓄、高雅、华贵的中国女性形象。
京剧中大量的戏还是以综合性表演为主。就是在剧中唱、念、做、打都有,至少唱、做的比重很大。而在京剧《贵妃醉酒》中不仅歌舞并重,可以说是歌舞合一。梅兰芳先生还在剧中创作了杨玉环的“扇舞”“衔杯下腰”“卧鱼”等经典动作……
听《贵妃醉酒》剧唱段,可以说是越听越有味道。
“海岛冰轮初转腾”是京剧《贵妃醉酒》中的名段,这出戏也是京剧舞台上表现“醉”戏最有名的。刻画出杨贵妃醉酒之后的心理活动。其中在“宫怨”一场中还有一段《太白醉写》,说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酒醉之后写“吓蛮书”的故事……
李白有三首与唐、杨有紧密关系的诗:
第一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褴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回向瑶台月下逢。”
第二首“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第三首“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
《贵妃醉酒》中的这一段是四平调,四平调的曲调与节奏灵活,任何复杂不规矩的唱词都可以用它来唱。这可以说是这出戏的一个特点。另一个是这出戏的伴奏音乐用了很多曲牌,象二黄小开门、二黄万年欢、二黄 *** 曲、反二黄小开门等等,这样一来,就给观众以极大的视觉与听觉享受。
说到京剧《贵妃醉酒》这出戏,最早戏中杨贵妃的上场是踩着跷出场的,后被梅兰芳改掉,并精心设计了下腰、扇舞、醉步等各种身段与步法。把杨贵妃演得既美艳姣柔又仪态端庄。以至梅先生对这出戏也是钟爱有加,他年过花甲时还在北京吉祥戏院演出这出戏,并在数次出国演出中把这艺术精华献给世界人民。
在学习《贵妃醉酒》唱段和聆听戏里戏外故事的过程中,你是否感悟到戏曲表演要吸引观众就必须加强“做功”的表演,梅兰芳大师最突出的是他那三十多种优美的手势表演——兰花指,给后人一个深刻的启示:演戏做人离不开真诚与勤奋。
2、《霸王别姬》
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互争天下。刘邦拜韩信为元帅,屯兵于九里山前,调度各路诸侯,十面埋伏。使李左车诈降于楚,诱项羽深入重地,围于垓下。张良又遍吹洞箫,命军卒学作楚歌,声韵凄凉。风送入楚营,而楚将楚兵闻之,皆动思乡之念。一夜之间,尽行解散;所未去者,止有八百余人,及周兰、恒楚二将。项羽无可如何,惟思冲出重围,以图再来。乃入帐中,与虞姬作别。虞姬即项羽之妻,历年战争,均在营中随侍。项羽逞举鼎拔山之勇,身经七十二战,战无不利,奈徒恃勇力,卒中韩信之计。势促时穷,不得不割舍此爱妻,以免拖带弱息之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置酒与虞姬共饮,泣下数行,作歌以寄慨。虞姬亦歌而和之。黎明时,周兰、恒楚,催促动身。虞姬明知百万敌军,断非一弱女子所能出险,诳得项羽佩剑,立拼一死以断情丝。项羽幸无后顾之忧,逃至乌江口,亭长驾船相迎,项羽不肯渡江。盖自起义有八千子弟相从,至此无一生还,实无面目见江东父老。遂自刎焉,仍得与虞姬在地下结好合之缘也。
该剧又名《九里山》,亦名《楚汉争》、《亡乌江》、《十面埋伏》,清逸居士编剧,初由杨小楼、尚小云合演,继为杨小楼、梅兰芳的代表作,再后金少山与梅兰芳搭档演出,又别具一格。
此剧悲剧氛围极凝重。如虞姬巡营时所唱[南梆子]:"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轻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情景交融的语言,苍凉的歌唱,使人感受到悲凉、凄清的夜晚,虞美人漫步荒野战场时萦绕心中的忧虑和怅惘。紧接着传来下层士兵的叫苦声,四面楚歌声,与剧中人物眼看大势已去、无可奈何的心情交融在一起。景生情,情生景,形神兼备,虚实相生,从而创造出深邃的意境,让人们透过历史的风云变幻,品味到美人殒命、英雄末路的苦涩和悲凉。
这出戏中虞姬有一段风格别致的剑舞,是梅兰芳以京剧舞蹈为基础吸收了武术动作而创造成的。梅先生在表演剑舞时,不是卖弄技巧和功夫,而是与剧中人物的情感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节奏鲜明、婀娜多姿的剑舞,揭示虞姬的心理发展层次。她开始是为项羽解忧,以后就变成与之诀别了。梅先生在舞剑时,表现了虞姬矛盾复杂的心情。她面对逆境与败局,暗暗为项羽的功亏一篑而痛惜,表面上却要强装笑脸安慰丈夫,但背着项羽时,又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凄怆,偷偷拭泪。她为项羽舞剑,意在激励丈夫于九死一生之际还要去奋争!这便是舞中有戏,戏中有情,从而使这位对霸王饱含深情的虞美人形象令人难忘。
3、《锁鳞囊》
登州富户薛家女儿薛湘灵出嫁,嫁前薛母赠以锁鳞囊,内装珠宝,婚期中途遇风雨,在春秋亭避雨时,遇贫女赵守贞出嫁的花轿,赵守贞感叹身世凄凉,不禁啼哭,薛湘灵得知缘由,顿生同情,慨然以锁鳞囊相赠,雨止各去六年后,登州大水,薛湘灵与家人失散,流落天莱州,遇见旧仆胡婆,被其介绍当地官员卢家为仆,照顾卢公子天鳞,天鳞把球抛进一座小楼,逼湘灵去拾,湘灵上楼看见当年的锁鳞囊,不觉感泣,卢夫人原来就是赵守贞,见状加以盘问,才知湘灵就是当年赠囊之人,遂结为姐妹,并助她一家团圆。
4、《红娘》唐朝贞元年间,相国之女崔莺莺随母扶父亲崔相国灵柩回籍,途经河中府,在普救寺西厢暂住。书生张珙访友途中到寺内闲游,与崔莺莺邂逅,顿生爱慕之心,于是以读书清静为名借寓寺中。张珙乘崔莺莺母女为崔相国设醮追荐之便,借口为亡母诵经,在佛殿得一觑崔莺莺芳容。崔莺莺亦爱张珙风流俊雅,两心相属。忽报叛军首领兵围普救寺,欲强抢崔莺莺为妻。老夫人惶惧中不知所措,声言有人退得贼兵,即以崔莺莺妻之。张珙自告奋勇,修书请来友人白马将军,领兵生擒孙飞虎,危急即解。在宴请张珙的席间,老夫人当面悔婚,愿多 送金钱,请择婚另娶,并命崔莺莺与张珙兄妹相称。张珙闻言,如冷水浇头,若呆若痴。崔莺莺听罢,似雨打残花,暗自悲伤。使女红娘对崔莺莺与张珙十分同情,对老夫人的行径大为不满。张珙气闷思念成疾,红娘不避嫌疑,为他与崔莺莺传书递简,使二人深夜花园相会,在红娘机智热情的撮合下,终于成其好事。老夫人闻知,怒打红娘,严加审问。红娘不顾皮肉之苦,据理力争,指出错误不在别人,而在老夫人自己。问得老夫人哑口无言。在红娘的劝说下,只得答应二人的婚事。但老夫人又以相国家无白丁之婿为由,须得功名后,始论嫁娶。于是,张珙束装就道,与崔莺莺依依惜别。
荀派名剧。
5、《智斗》
6、《空城计》
7、《四郎探母》
8、尚派的《双阳公主》
9、《甘露寺》
10、《战太平》
11、《击鼓骂曹》
12、《白帝城》
13、《追韩信》
14、《徐策跑城》
15、《文昭关》
16、《武家坡》
17、《二进宫》
什么是京剧,京剧详细介绍
1、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
2、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3、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京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鼓板为主。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杂、武、流等行当,后三行已不再立专行。各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念做打的技艺各具特色。京剧以历史故事为主要演出内容,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常演的在三四百个以上。
更多关于什么是京剧,京剧详细介绍,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594a261615822379.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京剧剧目的名称有哪些?
京剧剧目的名称:《白蛇传》、《野猪林》、《将相和》、《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红娘》、《望江亭》、《李慧娘》、《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满江红》、《武则天》、《谢瑶环》、《黑旋风李逢》、《海瑞罢官》、《正气歌》、《徐九经升官记》、《白毛女》、《赵一曼》、《黛诺》、《奇袭白虎团》、《节振国》、《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京剧的艺术特点1、综合性:京剧表演中有唱,有舞,有对白,有武打,还有各种象征性的动作,把歌唱、音乐、舞蹈、美术、文学、雕塑和武打技艺等多方面的内容融汇在一起。因此,京剧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艺术。2、虚拟性:京剧表演中,演员在舞台上模拟生活实际进行虚拟的表演。比如,演员拿着马鞭,就代表角色正在骑马;两旁分列几人,代表千军万马的战争场面等。这种虚拟性表演,能够在有限的时空里表现不同时空的人物和事件。虚拟性是京剧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京剧艺术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3、程式性:京剧表演中,不同的行当有着适合该行当的固定唱腔、表演动作以及容妆和服装,这就是京剧的程式化表现。如“起霸”表示大将出场,“马”表现骑马,“走边”表现夜间疾行等。
京剧代表剧目有哪些?
1、《打渔杀家》是京剧中著名的剧目。这个戏本是《庆顶珠》中的两折,又名《讨渔税》,似取《水浒后传》中李俊事改编而成,为京剧优秀剧目之一。2、《玉堂春》不仅是京剧旦角的开蒙戏,还是中国戏曲中流传最广的剧目之一。此剧是清代花部乱弹作品,作者不详,故事见冯梦龙编订的《警世通言》卷24《玉堂春落难逢夫》,《情史》卷2中亦有此事。3、《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是一出单折戏,取材于中国唐朝历史人物杨贵妃的故事,经过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创作、表演而广为人知,是梅派代表剧目之一。4、《空城计》又名《抚琴退兵》,京剧传统剧目,取材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该剧目在剧情上通常前接《失街亭》,后接《斩马谡》,合成《失空斩》。5、《八大锤》又名《王佐断臂》,包括《车轮大战》《断臂说书》两折,京剧传统剧目。该剧目取材于《说岳全传》第五十五至第五十七回,除京剧外,滇剧也有此剧目,徽剧、秦腔有《朱仙镇》。
京剧曲目有哪些著名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也是深受我们中华儿女的喜爱,不少人想知道一些传统文化的具体知识,比如:京剧有哪些著名的曲目呢?其实主要包括1、《宇宙锋》,这部戏也是梅兰芳的代表作,被誉为梅派经典曲目。2、《玉堂春》,它是京剧旦角必须学会的一部戏,同时也是中国戏曲界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3、《长坂坡》,这部戏改编自《三国演义》,具体的剧本则是根据《京剧丛刊》的第三集整理而来。4、《群英会》,又被形象的称为《蒋干中计》或《蒋干盗书》。5、《打渔杀家》,考证可能是取自《水浒后传》中李俊事改编而来。
著名京剧曲目有哪些?
1、京剧:金玉奴.洞房(旦角折子戏)《金玉奴》是戏曲传统剧目,亦名《棒打薄情郎》,取材于《古今小说》第二十七卷《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豫剧皇后陈素真、京剧大师荀慧生的早年剧目,还有评剧、河北梆子均有此剧目,川剧有《棒打莫稽》,徽剧、滇剧均有《红鸾喜》。2、京剧:空城计(折子戏)《空城计》又名《抚琴退兵》,京剧传统剧目,取材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该剧目在剧情上通常前接《失街亭》,后接《斩马谡》,合成《失空斩》。3、京剧: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全剧)中国豫剧《大破天门阵》是原河南省豫剧院二团根据京剧移植过来的一个剧目,经豫剧大师唐喜成,豫剧大家吴碧波、杨素真,豫剧名家杨志礼、李文斌等联袂演绎后,可谓红极一时,很快成为豫剧的一个保留剧目。随被全国豫剧界所搬演。4、京剧:苏三起解(旦角折子戏)《苏三起解》因话本和戏剧闻名的苏三,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而苏三蒙难,逢夫遇救的故事,也确实发生在山西洪洞县。直到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洪洞县司法科还保存着苏三的案卷。5、京剧:让徐州(折子戏)《让徐州》根据《三国演义》第12回改编的历史故事。叙述三国时期,曹操围攻徐州,徐州府君陶谦将刘、关、张三兄弟请来解围,痛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恶行,并待为上宾,诚恳邀请刘备主持徐州政务,以表示自己对汉王朝的衷心。刘备表示心领,但他决不能接受这个请求,暂留小沛。无奈,陶谦苦苦哀求,关羽、张飞也帮助劝说,刘备这才勉强应允。
上一篇:拾金不昧的锦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