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石棺
亚历山大大帝的生平简介
1、亚历山大生平简介。马其顿的亚历山大三世(前356年-前323年),世称亚历山大大帝,古希腊马其顿王国国王,是古希腊著名王室阿吉德王朝成员。亚历山大出生于前356年的佩拉,在二十岁时从他的父王腓力二世手上继承马其顿王位,几乎他的统治期间都在进行前无古人的大型军事征服活动。直到他三十岁时他已经建立当时疆域最大的帝国,范围从希腊、小亚细亚、埃及、波斯、两河流域、阿富汗以及印度西北部。他在战场上从未被击败,且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将军之一。在13岁时,他的父亲为他找来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任其导师,在前336年腓力二世被刺杀之后,亚历山大继承父亲的王位以及一个强大的王国与经验老道的军队。他被科林斯同盟任命为希腊远征军司令,并利用此职位进行腓力二世筹备的泛希腊联军对波斯征服计划。前334年,他向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统治的小亚细亚地区发起进攻,开始长达十年的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在一连串的决定性战役击败波斯,其中著名的战役有伊苏斯战役和高加米拉战役,并推翻其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征服整个波斯帝国,使得他帝国疆土从亚得里亚海直至印度边界。为了寻找并抵达“世界的尽头和大外海”,亚历山大大帝在前326年侵略印度,但最终应军队要求不得不撤军。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死在他预计的帝国首都巴比伦,没能来得及实现他入侵阿拉伯的计划。在他死后,由于无合适继承人,他的将领们互相不服且开始争夺他遗留下的帝国,最终引发继业者战争,亚历山大帝国也就迅速瓦解。2、布西发拉斯布西发拉斯(古希腊语:Βουκέφαλος,约前355年—前326年),它是亚历山大大帝的爱马,名字βούς 即“公牛”的意思,κεφαλή 即“头”,合起来就是“牛头”。作为亚历山大大帝的座骑,布西发拉斯和它的主人经历大大小小的战争,它的传说让古代直至今日的艺术家开启许多想像空间,许多描绘亚历山大的英勇场景同时,布西发拉斯同样被一起绘出。亚历山大相当喜爱他的这匹战马,在某次东征的路上,亚历山大不小心把它给遗失了,烦忧的亚历山大就在当地发出公告,若当地人不帮他把布西发拉斯找出来,他就要把全区域的人都杀光。公告发出不久,立刻有人把布西发拉斯给带回来。布西发拉斯除了曾被亚历山大骑过外,就没有给其他人骑过了,因为它也不让其他人骑。尽管布西发拉斯陪着亚历山大出生入死好几次,但似乎亚历山大并不是只有这匹战马,据普鲁塔克记载,亚历山大大帝在格拉尼库斯河战役中战马被敌人杀死,但这匹并不是布西发拉斯。阿利安根据欧奈西克瑞塔斯(Onesicritus)的来源,记录布西发拉斯是因年老积劳而死,当时它已近30岁了,这年龄在今日马匹中也算相当不错的。亚历山大在布西发拉斯死去的地方建造一座以它名字命名的城市布西发拉(Bucephala),来纪念他的爱马。布西发拉坐落于希达斯皮斯河岸(今杰赫勒姆河)的杰赫勒姆附近。扩展资料:前323年6月10或11日,亚历山大逝世于巴比伦城尼布甲尼撒二世的王宫之内,年仅32岁。关于他死前前几日的活动,史书上有些些许不同。普鲁塔克记载约在去世14天前他与舰队司令尼阿卡斯和一同饮酒狂欢,接者整个晚上至第二天整天又与迈迪亚斯喝个痛快,接着亚历山大发了热病,病情最后相当恶化,在这段期间内马其顿士兵们很担心且焦虑他的健康状况,还传出亚历山大已死的谣言。在士兵鼓噪后,在亚历山大去逝前几日他们被允许可以探望国王。当士兵们排成一排鱼贯从亚历山大病榻走过,此时亚历山大已经病到无法言语,只能点头示意,向士兵们表达欢迎。阿里安记载的类同普鲁塔克,他们都引用《王宫日志》的记载。另外,狄奥多罗斯则是记载另一种不同版本。说亚历山大在纪念海克力斯的祭典中用大杯子喝了太多未稀释的酒,突然产生剧痛而发出惨叫,在11日承受痛苦而渐渐衰弱,他并没有发展成热病,最后因痛楚过世。然而,普鲁塔克特别否认这个的情节是杜撰,非真实。亚历山大大帝的遗体安放于黄金人形石棺内,填满着香料和一些反腐药品,石棺再置入一金棺材中,上面用代表皇家的紫袍包覆着。根据埃里亚努斯记载,当时亚历山大的预言家亚里斯坦德(Aristander)预言亚历山大安葬之地将会“人民愉快且永不被征服”,使得亚历山大的继业者们对于安葬之处更加吵得不可开交,更有可能继业者们争夺遗体是为了这是合法性的象征,毕竟安葬前一任国王是一种皇家特权。当亚历山大的灵车车队前往马其顿的路上,埃及的托勒密设计骗取了灵车和遗体,并暂时改放于孟菲斯。他的继承人托勒密二世把亚历山大的石棺运到亚历山大,并安葬于这座以他命名的城市之中。在托勒密九世之时因为财政困难,把石棺改用玻璃材质,原来的黄金石棺被拿去发行钱币去了。亚历山大大帝的遗产包括他扩土导致的文化融合,如希腊式佛教。他建起至少二十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最著名的就是埃及的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在东方安置许多希腊殖民地,导致希腊文明一直向东传播,形成希腊化时代的到来,直到15世纪中叶的拜占庭帝国、以及1920年代的小亚细亚中部卡帕多细亚希腊人和东部的本都希腊人仍可以发现希腊化遗留痕迹。他以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阿喀琉斯为偶像范本,最终自己也成为一个近乎神话的人物。他也以融合希腊文化和非希腊文化而著名。他在军事上的成就使后世的军事将领设法与他看齐,且全世界的军校都曾教导他使用过的战术。他经常被列入世界上至古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与他的导师亚里斯多德并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亚历山大大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西发拉斯
简介亚历山大帝生平事迹(356-323B.C.)
在人类征服者的历史上,亚历山大大帝无疑名列前茅。2
300年前,他于32岁英年早逝,而多年后这位马其顿君王依然是历史学家与研究学者讨论的主角,其中尚包括了他生前的丰功伟业,以及他的神秘死亡。 他出生于公元前356年,几乎一出生就注定要做大事;虽然他的确切出生日期不确定(一般认为可能是7月20日),但传说就在他诞生那一天,月神雅蒂米丝的神殿烧毁 ─ 这便是亚历山大势必成大器的征兆。 他是马其顿君王菲利普二世与皇后奥林匹亚之子,很年轻就登基为王,他还是青少年时便赢得了子民的爱戴。据信他小时候大多是与他父亲来回奔波于军营,每次当他父亲凯旋归来时,他都会担心苦恼自己登基后便无大事可做。 的确,他的丰功伟迹很类似希腊及北欧英雄的传说。 一个传说是他在13岁就有很健壮的体魄与成熟的心智。亚历山大驯服了一匹叫做布赛菲洛(Bucephalus)的马,那是他父亲买入的一匹马,无人可以控制。亚历山大赌下13元 ─ 等于购买那匹马的价钱 ─ 说他可以驯服那匹马,后来他发现那匹马是被自己的影子给吓著了。所以他让马面对太阳,安稳地骑了上去。后来他骑着布赛菲洛一直来到印度,而当布赛菲洛死于印度时,他建立一座城市叫布赛菲拉,以纪念他的爱驹。 亚历山大也有很伟大的导师,都是由他父母所聘请来给予儿子最好的教育。其中有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他教导亚历山大许多希腊人的生活方式,亚历山大都加以采纳。亚历山大也对其他文化、哲学、伦理学、政治、生物等等项目很感兴趣,尤其是特别喜欢荷马的作品。事实上他特别喜欢「伊里亚德」,他还把阿基里斯当成了自己的行为典范。 李奥尼达斯(Leonidas)与利西马卡斯也是他的导师,他很讨厌李奥尼达斯(Lysimachus),而利西马卡斯教导他认识世上其他各种文化。他在利西马卡斯的教导下很快就会欣赏戏剧、诗歌与音乐,也学会了弹奏七弦竖琴。 他的进步神速,到了16岁,当菲利普王出巡时,他就接掌统治领地的大权。他在16岁时成立了自己的领地亚力山多波利(Alexandroupolis),而到了20岁父亲过世时,他已经准备好登基。 菲利普王是在剧院遭到杀害的,许多人怀疑是由亚历山大自己或他母亲所策划。即使如此,亚历山大仍然顺利成为马其顿君王,不久就采取了亚历山大大帝的称号。 不过要等到波斯王大流士(Darius)为了逃离亚历山大大帝,在山中被贵族贝苏斯(Bessus)杀害之后,亚历山大大帝才在公元前332年登基为波斯王。不久他就成为了全亚洲之王。
亚历山大帝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
二十岁时父亲被刺杀身亡后
他便登上皇位
此时希腊底比斯以为年轻刚继位的亚历山大帝无能为力
因而作乱
结果被亚历山大帝平定。后来亚历山大帝远征波斯帝国
此时波斯帝国的士兵人数众多
但是波斯大军是由不同民族组成互不信任对方
而且波斯王大流士三世并不是一位厉害的军事家。相比之下亚历山大帝的军队精锐多了
能与亚历山大帝的战略计谋配合(历史上有不少将帅想好了
部下弄错了的例子)
结果大流士三世战败及被叛臣所杀(据说是被金链束起然后将其刺死)
不过亚历山大帝还是让他和历代帝王一起安葬在一起
还娶了大流士三世的女儿
以表示民族共融。 亚历山大帝以为世界东边的尽头就是印度
一心想建立世界帝国的他当然发兵攻打印度
因此亲自率领五万大军进攻印度
历时八年
初时印度的战象令亚历山大帝的军队吃了不少苦
但军事天才亚历山大帝终究还是找到破解方法。可是经过八年征战的亚历山大帝军队已元气大伤不复以前的雄风
而印度全国有步兵二十万、骑兵十万和四千头战象的强大兵力
那位印度皇帝也不像大流士三世
更糟糕的是亚历山大帝的士兵已离家八年了
开始不愿意继绩战斗下去了
结果亚历山大帝在攻下印度河后便兵分三路撤退了。第一路是走陆路
第二路则走海路
第三路则由亚历山大帝亲自率领走沙漠
他本人也下马与士兵一起走路
在沙漠也曾迷路和缺粮
足足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返回得来。 亚历山大帝死前曾说自己应该把手伸向棺材外面以表示自己死时是两手空空的。 2011-02-21 07:48:07 补充: 亚历山大帝曾审问一名被捕的海盗
问他为何使大海动荡不安
海盗却说:「你和我也是一样
只不过是你是率领你的军队
我是率领我的船队
两者有何分别。」
参考: me
书籍
大英博物馆有多少中国文物
英国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如下:1、英国国家博物馆的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2、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一言以蔽之,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标刻着中国历史上各个文化登峰造极的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且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 然而,这仅仅是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2万3千件中国历代稀世珍宝中的一部分,另外的十分之九都存放在10个藏室中,除非得到特别许可,一般游客是无缘谋面的。3、某些藏品,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只有特别的专家才可获得机会一饱眼福。《女史箴图》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是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 4、现在世界上只剩两幅摹本,其一为宋人临摹,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笔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英国国家博物馆中的这件摹本。它本为清宫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藏在圆明园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大尉基勇从圆明园中盗出并携往国外。 5、在中国厅中央墙上有几十平方米的敦煌壁画,其割痕虽犹可见,却难掩其久远的鲜丽及三位“浓丽丰肥”菩萨的雍容华贵。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国宝级敦煌画卷及经卷多以万计,除了这幅壁画,其他藏品在中国厅内却难觅踪迹。
大英博物馆十大藏品
1.镇馆之宝——埃及木乃伊 2.草纸上的画——《亚尼的死者之书》 3.三种文字的国王诏书——罗塞塔碑 4.劫后余生——罗马时代的宝石玻璃器皿 5.英国最老公民——林道人 6.中国陶瓷——China china 7.遗失的“明珠”——敦煌壁画 8.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女史箴图》 9.新晋表情包——路易斯西洋棋 10.神之右手——阿拉伯铜手《亚尼的死者之书》,公元前 1300~前1200 年。这是距今3200年前画在草纸上的画。亚尼是个真实存在的人物,他是新王国第十九王朝时代的。这幅画作为陪葬品放在亚尼的墓中,全长二十四公尺,用长达六十章的篇幅,描绘死者在来世获得永生所需的咒文和约定事项。收藏家佛里斯班士于1887年在尼罗河中游克索西岸的墓室中发现,是众多以草纸记录的《死者之书》当中保存最好、最出色的,堪称为古埃及美术中极致的作品,也是古埃及生死观的明白表现。4号展厅中的罗塞塔石碑(RosettaStone)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碑上刻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草书和古希腊文三种文字书写的时任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的诏书。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英国国家博物馆(俗称:大英博物馆)于1759年起对公众开放。大英博物馆和法国卢浮宫、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世界四大博物馆。
世界四大大帝是什么?
世界四大大帝是亚历山大大帝,君士坦丁大帝,秦始皇,拿破仑。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亚欧大陆,历史上是非常有能力的一位军事家,同时也是政治家,秦始皇统一了华夏,历史上属于有铁腕政治的帝王,从古至今也是第一个将自己称为皇帝的人。拿破仑就像是统一者一样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同时也是法兰西的缔造者。秦始皇秦始皇统一了华夏,历史上属于有铁腕政治的帝王,从古至今也是第一个将自己称为皇帝的人。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并且实施了很多巩固政权的政策,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而且还修筑了长城,抗击匈奴,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被誉为千古一帝。
世界四大大帝是谁?
世界历史上的帝王非常多,每一任帝王在位时期他们所做的事情很多都为后世所传颂。那么在这些帝王中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四位帝王是:1、君士坦丁大帝士坦丁大帝,又称君士坦丁一世,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王朝的开朝皇帝,君士坦丁大帝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尊崇基督教的罗马皇帝,306年至337年在位。君士坦丁大帝的生平事迹中,影响较为深远的贡献可大致分为重建政治中心、改革基督教派以及制定民法。君士坦丁对基督教派的内部事物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他颁布的禁止佃农离开租种的土地的法令,就是变相的将佃农绑定在土地上,成为了农奴。为欧洲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被称为西方的"千古一帝"。2、秦始皇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自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由此,可以看到秦始皇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修建规模宏伟的万里长城,一直存留至今让世界叹为观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始皇基业,功在千秋。秦始皇嬴政誉为“千古一帝”。3、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大帝是古代马其顿国王,即亚历山大三世,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一,亚历山大对他的同代人有着极其广泛的影响。他足智多谋,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希腊和中东开化民族开始相互密切往来,因此极大地丰富了这两个民族的文化,对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亚历山大,这名年纪轻轻就征服了大半个世界的英雄,亚历山大大帝不幸去世,年仅33岁。4、拿破仑拿破仑·波拿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卓越的军事家,野心勃勃的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出生在法国科西嘉岛。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粉碎了欧洲“反法联盟”的多次武装干涉,打乱了欧洲的封建秩序,促进了欧洲各国人民的觉醒。稳定了法国大革命的社会,它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拿破仑法典》在历史上流传甚广,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法律几乎都借鉴了这部法典。拿破仑戎马一生,其一生经历错综复杂。
土耳其离北京有多远
直线距离6820多公里。土耳其到中国首都北京,直线距离是6820多公里。飞机飞行需要从北京到土耳其首都安卡拉需要从转伊斯坦布尔市中转,总共需要16~18个小时。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土耳其位于亚洲最西部,横跨欧洲、亚洲两大洲。其三面环海,北为黑海,西为爱琴海和马尔马拉海,南为地中海,海岸线长7200公里。土耳其与亚、欧8个国家相邻,陆地边境线长2648公里。东有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伊朗;东南有伊拉克、叙利亚;西有保加利亚、希腊;北部隔海与罗马尼亚、俄罗斯、乌克兰相望;南部隔海与塞浦路斯相对。北京的的地理位置: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端,介于东经115°20′至117°30′,北纬39°28′至41°05′之间,地处海河流域中部;毗邻渤海湾,上靠辽东半岛,下临山东半岛,与天津市相邻,并与天津市一起被河北省环绕。总面积16410平方千米。
北京到土耳其有多少公里?
北京到土耳其首都的距离是6820公里。中国和土耳其距离是5950公里。中国首都北京和土耳其首都的距离是6820公里。中国是文明古国,历史悠久,五千年文明之河从未断流。四大发明造福人类,为人类历史发展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土耳其是伊期兰国家,历史上也曾雄极一时,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土耳其属于土耳其共和国,是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土耳其的国土包括西亚的安纳托利亚半岛、以及巴尔干半岛的东色雷斯地区。北临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邻爱琴海,并与希腊以及保加利亚接壤,东部与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历史上的土耳其曾经是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的中心,加上三面环海的地势和内陆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其拥有了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土耳其同时也是一个现代化国家,有着一流的旅游服务设施。其中伊斯坦布尔、安卡拉、伊兹米尔是土耳其第一、二、三大城市。土耳其已成为欧洲的主要旅游观光地。夏季、冬季疗养地的开发在急速地进展,从世界各地来探求土耳其历史、文化、美丽自然的人们每年都在增加。从地中海的海水浴到乌鲁塔山的滑雪场。土耳其人拥有可以提供给任何游客的各式各样的东西。
亚历山大大帝的事迹
亚历山大大帝(Kyng Alisaunder)(前356-前323),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马其顿帝国最负盛名的缔造者。他足智多谋,雄才伟略,骁勇善战,在统治马其顿王国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伐,领军驰骋欧亚非三大陆。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非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上游,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中亚的药杀 水(今锡尔河)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使古希腊的文明发扬远播,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公元前336年夏,亚历山大之父、古代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在女儿的婚礼上突然遇刺身亡,刚满20岁的亚历山大继承了王位。被腓力二世所征服的希腊各城邦国和色雷斯、伊利里亚等地的一些部落纷纷乘机叛乱或宣布独立。年轻统帅亚历山大首先率军进至巴尔干半岛北部,征服了背叛自己的伊利里亚诸部落,把色雷斯人击退至多瑙河滨。此时,过去曾与马其顿作对的底比斯人谣传亚历山大阵亡,乘机掀起了反马其顿的轩然大波。亚历山大知道,底比斯是希腊诸城邦中有名的大城邦,如不把这次暴乱平息下去,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决定杀一儆百,当机立断,火速挥师南下,以闪电般的速度出敌意外的出现在底比斯城下。底比斯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无不惊慌失措。底比斯城被攻陷,变成了一堆瓦砾,全部居民都被变卖为奴,只有过去和腓力二世或亚历山大友好或赞助过马其顿的少数人除外。
亚历山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底比斯的毁灭,确实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希腊诸城邦望风归顺,纷纷表示臣服。随后雅典也表示臣服,并恳求宽恕。没过多久,各邦国又统一在亚历山大的领导之下,承认亚历山大为最高统帅。于是,亚历山大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大展宏图,组织对东方的远征了。
亚历山大远征东方波斯的借口是波斯人曾蹂躏过希腊圣地,又参与过对腓力二世的谋杀。据说,临出征前,亚历山大把自己所有的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全部分赠他人。当时有位将领迷惑不解的问道:“陛下,您把所有的东西分光,把什么留给自己呢?”“希望!”亚历山大干脆利落的答道,“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带来无穷的财富!”随后,亚历山大怀着征服世界的渴望,离开故土,踏上了千里迢迢的征程。
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即达达尼尔海峡),开始了长达10年的东征之战。他用以开始远征波斯帝国的军队,由步兵3万名、骑兵5千名和战舰160艘组成。波斯帝国却拥有数十万大军,战舰400艘。而且,波斯帝国面积比马其顿王国约大50倍,更何况远东古老而富足的埃及、巴比伦、腓尼基等诸多国家均已被波斯征服,并入波斯版图。尽管力量悬殊,但亚历山大善于从本质上看问题。他深知,波斯帝国虽国土辽阔,军队庞大,威名犹在,但其势已衰,内部四分五裂,皇帝大流士三世是个意志薄弱、缺智乏谋的平庸昏君。而马其顿王国气势正盛,锐不可当。亚历山大借助一举渡过赫勒斯滂海峡之余威,利用己方高昂的士气,一鼓作气,突破敌防线,首战告捷,彻底摧毁了波斯人的士气和抵抗的决心,开辟了向亚洲扩张的道路。不少城邦不战而降, 甚至把亚历山大视为将他们从波斯人统治下解放出来的救星。
公元前333年秋,亚历山大又在伊苏斯城附近以其著名的“马其顿方阵”击败了不甘心初战失败的大流士三世。
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率步兵4万和骑兵7千向美索不达米亚进军,在尼尼微附近的高加米拉展开了与波斯的最后一场大规模的决定性战斗。大流士三世经过精心准备,拥有骑兵4万、步兵100万、刀轮战车200辆和来自印度的战象15头,与亚历山大军队相比,具有绝对优势。但亚历山大与大流士三世斗智用谋,再次奇迹般的战胜了这位波斯皇帝。特别有趣的是,当仅有不到5万军队的亚历山大命令他的士兵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安卧休息、养精蓄锐之时,手握百万大军的大流士三世却因害怕夜袭令士兵彻夜不眠。波斯士兵全副武装,胆战心惊的整整站了一夜,个个无精打采,毫无斗志。次日,即公元前331年10月1日清晨,亚历山大率精神饱满、士气高昂之军进入战场,熟练的运用其机动灵活的“马其顿方阵”,最终战胜了强劲的对手。亚历山大乘胜东进,占领了东方最大的城市、古代东方的文化中心巴比伦,并为自己加了一个称号——“巴比伦及世界四方之王”。此后,亚历山大又率兵从巴比伦出发,势如破竹地占领了波斯帝国的首都苏撤、波斯波利斯和矣克巴塔那等三座都城。大流士三世逃至北方的大夏,被大夏的总督比索斯杀死,弃尸于路旁。最终还是亚历山大在追赶途中发现了他的尸体,并将其送回波斯波利斯,厚葬于波斯皇陵墓。至此古波斯帝国及阿契美尼德王朝遂亡。马其顿军队征服了波斯的全部领土,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建立起来。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率军由里海以南地区继续东进,经安息(帕提亚)、阿里亚、德兰古亚那,北上翻越兴都库什山脉,到达巴克特里亚(大夏)和粟特。前325年侵入印度,占领印度河流域,他还企图征服恒河流域,但是经过多年远途苦战,兵士疲惫不堪。由于印度人民的顽强抵抗,加之疟疾的传染,毒蛇的伤害,兵士拒绝继续前进,要求回家。亚历山大不得不放弃东进计划,公元前325年7月从印度撤兵。
公元前324年,其陆军回到波斯利斯和苏萨,舰队在底格里斯河口靠岸,随后返抵巴比伦,东侵即告结束。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1]在巴比伦发高烧身亡。亚历山大去世前深明人生的虚空,自己奋战十余年,战无不胜,但却胜不了死亡,并命部下在其死后将自己的棺材两侧留上孔将其两只手伸出,以示后人,他虽一生奋战终仍两手空空离去。
亚历山大东征历时10年,行程逾万里,灭亡了波斯帝国。在西起巴尔干半岛、尼罗河,东至印度河这一广袤地域,建成幅员空前的亚历山大帝国。在东侵过程中,沿途建了许多新城,有好几座是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最著名的是埃及北部沿海的亚历山大城,今天已经发展为埃及最大的海港。亚历山大建都巴比伦,部署入侵阿拉伯的规划。但是在公元前323年,他发烧死去,靠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也随之瓦解。 帝国被他的四位将领瓜分,其中多利买将军在南面统治了埃及,巴勒斯坦,西流基将军在东面统治了叙利亚,地中海一带。卡幸达将军在西统治了马其顿和希腊一带,吕西马吉将军在北统治了小亚细亚,土耳其一带。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就如此败落。
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在苏萨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亲自带头同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女儿斯塔提拉结了婚,许多马其顿的将领都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同日参加婚礼的有1万对之多。在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郑重宣布,马其顿人与亚洲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他还亲自馈赠给新娘新郎许多礼物,以示鼓励。他下令让3万名波斯男童,学习希腊语文和马其顿的兵法。亚历山大以后,希腊文化依然在亚洲得到不断传播。历史学家称此现象为希腊化文化,将从亚历山大起到埃及被罗马征服为止这一段时间(前323—前3年),称之为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的主要事迹
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前356一前323),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恒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公元前336年夏,亚历山大之父、古代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在女儿的婚礼上突然遇刺身亡,刚满2O岁的亚历山大继承了王位。被腓力二世所征服的希腊各城邦国和色雷斯、伊利里亚等地的一些部落纷纷趁机叛乱或宣布独立。年轻统帅亚历山大首先率军进至巴尔干半岛北部,征服了背叛自己的伊利里亚诸部落,把色雷斯人击退至多珍河滨。此时,过去曾与马其顿作对的底比斯人谣传亚历山大阵亡.趁机掀起了反马其顿的轩然大波。亚历山大知道,底比斯是希腊诸诚邦中有名的大城邦,如不把这次暴乱平息下去,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决定杀一儆百,当机立断,火速挥师南下,以闪电般速度出敌意外地出现在底比斯城下。底比斯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无不惊慌失措。底比斯城被攻陷,变成了一堆瓦砾,全部居民都被变卖为奴,只有过去和腓力二世或亚历山大友好或赞助过马其顿的少数人除外。
亚历山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底比斯的毁灭,确实起到了杀一儆百作用。希腊诸城邦望风归顺,纷纷表示臣服。随后雅典也表示臣服,并恳求宽恕。没过多久,各邦国又统一在亚历山大的领导之下,承认亚历山大为最高统帅。于是,亚历山大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大展宏图,组织对东方的远征了。
亚历山大远征东方波斯的借口,是波斯人曾蹂躏过希腊圣地,又参与过对腓力二世的谋杀。据说,临出征前,亚历山大把自己所有的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全部分赠他人。当时有位将领迷惑不解地问道:“陛下,您把所有东西分光,把什么留给自己呢?”“希望!”亚历山大干脆利落地答道,“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带来无穷的财富!”就这样,亚历山大怀着对无穷财富的渴望,离开故土,踏上了千里迢迢的征程。
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即达达尼尔海峡),开始了长达10年的东征之战。他用以开始远征波斯帝国的军队,由步兵3万名、骑兵5干名和战舰160艘组成。波斯帝国却拥有数十万大军,战舰400艘。而且,波斯帝国面积比马其顿王国约大50倍,更何况远东古老而富足的埃及、巴比伦、腓尼基等诸多国家均已被波斯征服,并入波斯版图。尽管力量悬殊,但亚历山大善于从本质上看问题。他深知,波斯帝国虽国土辽阔,军队庞大,威名犹在,但其势已衰,内部四分五裂,皇帝大流士是个意志薄弱、缺智乏谋的平庸昏君。而马其顿王国气势正盛,锐不可挡。亚历山大借助一举渡过赫勒斯滂海峡之余威,利用己方高昂的士气,一鼓作气,突破敌防线,首战告捷,彻底摧毁了波斯人的土气和抵抗的决心,开辟了向亚洲扩张的道路。不少城邦不战而降,甚至把亚历山大视为将他们从波斯人统治下解放出来的救星。
公元前333年夏,亚历山大又在伊萨斯城附近以其著名的“马其顿方阵”击败了不甘心初战失败的大流上三世。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率步兵4万和骑兵7于向美索不达米亚进军,在尼尼微附近的高加米拉展开了与波斯的最后一场大规模的决定性战斗。大流上三世经过精心准备,拥有骑兵4万、步兵100万、刀轮战车200辆和来自印度的战象15头,与亚历山大军队相比,具有绝对优势。但亚历山大与大流士三世斗智用谋,再次奇迹般地战胜了这位波斯皇帝。特别有趣的是,当仅有不到5万军队的亚历山大命令他的土兵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安卧休息、养精蓄锐之时,手握百万大军的大流上三世却因害怕夜袭令士兵彻夜不眠。波斯士兵全副武装,胆颤心惊地整整站了一夜,个个无精打采,毫无斗志。次日,即公元前331年10月1日晨,亚历山大率精神饱满、士气高昂之军进入战场,熟练地运用其机动灵活的“马其顿方阵”,最终战胜了强劲的对手。亚历山大乘胜东进,占领了东方最大的城市、古代东方的文化中心巴比伦,并为自己加了一个称号——“巴比伦及世界四方之王”。此后,亚历山大又率兵从巴比伦出发,势如破竹地占领了波斯帝国的苏撤、波斯波利斯和埃克巴塔那等三座都城。
大流士三世逃至北方,被手下一名总督杀死,弃尸于路旁。最终还是亚历山大在追赶途中发现了他的尸体,并将其送回波斯利斯,葬于波斯皇陵。
埃及新出土27具千年古棺的背后有何历史故事?
在古棺上面发现了很多制作精美,装饰多彩的文物。这里面一定隐藏着一个地方的故事,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9月20日的时候,埃及找到了14具古棺,在古棺里面有很多的文物。而且它的埋藏时间超过了2500年。专家人员检测,这些棺材在埋上之后,从来都没有被打开过。而且据专家记载,3000多年以来,塞加拉发现了很多的墓地。现在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现在新挖出了27具千年古墓,对于他们那里的人来说,可以说是十分具有文化底蕴的。现在因为受疫情的管控,所以相关的景点还没有被开放。相信在不久之后,这些遗址将会对人类进行开放参观,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让人们更加认识这些文化。其实除了在国外发现这些古墓,在国内也发现了很多古墓。大多都是我国古代时期,他们那些有地位人的棺木。而且在其中还有很多的陪葬品在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朝代的印记。如果一个朝代兴起的是青铜器的话,而那些陪葬古墓里面大多都是青铜器。如果那时的朝代兴起的是玉器的话,那么棺材里面的陪葬品大多都是玉器。这可以展现了当时盛行的到底是什么?发展的到底是什么?可以对古代进行有关的了解和探究。所以对于这些古墓对我们国家还是十分重要的了。而且挖出来的这些文物可以向人们进行展示,在了解我国古代的同时,也可以知道这些文物究竟是用怎样的手法进行制造的。而且有的文物在现代根本就制造不出来,古人的精湛技艺究竟是怎样完成的?是我们现在应该值得考究的。所以无论是古墓还是文物,对我们都十分重要,我们都应该对他进行保护。
埃及发现大型墓地 有几个石棺?
埃及古文物部部长阿纳尼(Khaled al-Anani)发表声明称,埃及考古学家在开罗南部发现了一个包括有八座坟墓和大约四十个石棺的大型墓地。,据阿纳尼介绍,在墓地中有从古埃及晚期到托勒密王朝时期的各个古埃及历史时期的墓葬。它们都是祭司和官员的坟冢。此外,在墓中还发现了包括珠宝和葬礼雕像在内的各种文物。埃及科学家们认为,这是埃及近年来最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考古学家在考古发现地区还需要再工作大约五年。近日,阿纳尼对外界宣布,埃及考古学家们在开罗吉萨金字塔所在区发现古埃及法老第五王朝(大约公元前2504—2347年) 统治时期一名高级官方的古墓。古墓中有独特的彩色壁画,描绘远古时期日常生活,如采摘水果、狩猎、捕鱼。古墓中没有找到木乃伊或者其它有价值的东西。此外,去年(2017年),阿纳尼还发布消息称,埃及考古学家们在卢克索发现一座3500年的古墓。这座古墓主人生前是一名珠宝商。 古墓保存得不是很好,但是首饰和雕像珠宝商妻子的雕像以及陪葬的面具得以保存到现在。
石棺的考古之谜
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西麓有个阿里休尔特什村,该村以一个奇怪绝伦的石棺而扬名天下。来访游人一直络绎不绝。据石棺上文字记载:此棺是 1500年前的能工巧匠用整块大理石精雕细凿而成。公元960年,村民们将专程从罗马运来的波斯公爵桑特兄弟阿卜顿和圣南的尸首殓于其中,又别出心裁地在馆盖与棺体之间凿一小孔,并安上一根钢弯管。数年后的一天,突然一股清泉从棺内向外汩汩流淌,从早到晚昼夜不息,年夏一年不绝如缕。据测定.每天流量达400公斤左右。即便天干地涸的大旱之前,也照样如此。这个全长193厘米的石棺紧紧密闭,固若金汤,棺盖与棺体早已连为一体。棺内是否尚有骸骨,人们不得而知。但经过反复多次的检查试验,清澈透明的泉水清凉纯正而绝无任何异味,是不可多得的上乘饮水。1942年10月,希特勒纳粹士兵闯入阿里休尔特什村,在石棺上撒尿拉屎,倾倒污水脏物,不久便出现了泉水枯竭的奇怪现象。数年后,当村民将石棺周身彻底洗净以后,泉水又恢复了“生命”,直至今日,仍是源源不断地日夜流淌。1961年7月,从法国格勒诺布尔市来了两个决意揭秘的工程师。他们经过一番苦心研究后断言,泉水是由渗透入棺的地下水,雨水以及空气中的湿气组合而成。他们请人用砖木将石棺垫高架空,四周裹以塑料薄膜,又亲自守卫,以防他人从弯管向格内灌水。可是,这两位工程师的断语被事实否定了。他们辛辛苦苦地守护了40天,泉水依然长流不止。1970年,英国《泰晤日报》悬赏10万美金,奖励揭晓石棺之谜。于是英国、美国、荷兰、德国、西班牙、瑞士、比利时等19个国家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先后前来寻幽探秘,但均以失败告终。
神秘石棺上刻开者即死,考古人员冒险打开,为何吓得直呼不可能?
最让考古学家惊讶的莫过于墓主是一个九岁小女孩,为何一个小小的女孩的墓地规格会如此的大。最后经过考察得知墓主的名字是李静训,她的身份也不是一般人,而是左光禄大夫岐州刺史李敏的千金,而她的祖父李贤是和隋文帝一起征战的天下的有功之人,所以给小女孩如果高规格的葬礼不仅仅是因为她自己的身份,也有因为她祖父的身份。这座墓地的地址是十三朝古都西安市,说实话对于西安的考古人员来说发现墓地真的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毕竟“墓地上面的城市”这个称号不是浪得虚名的。整座墓地的规格也是比较大的,长6米、宽5米、深3米。而且墓地里面的棺材是石棺,在隋朝的时候能够用上石棺身份真的不是一般百姓了。不得引人注意的是石棺上面写的字,上面写的是“开者即死”。这样做很有可能就是小女孩的家人为了保护石棺不受到偷窃,希望小女孩死后不受到打扰。除了制作精细的石棺之外,更有超过数百件的陪葬品放在石棺附近,玉器、珠宝、金杯等等数不胜数,在一个小女孩墓地里面放这么多的陪葬品足可以见小女孩家人对她的重视,也算是对小女孩的愧疚。其实值得一提的是小女孩的身份,她是北周大将军李贤的曾孙女、李敏的女儿,据记载她的曾外祖是隋文帝杨坚,而外祖父是北周宣帝宇文赟,如果活着的话真的可以说掌上明珠了。
我要亚历山大大帝的那段历史和他个人的情感问题
[编辑本段]亚历山大大帝 1.亚历山大大帝(Kyng Alisaunder)(前356-前323),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马其顿帝国最负盛名的缔造者。他足智多谋,雄才伟略,骁勇善战,在统治马其顿王国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伐,领军驰骋欧亚非三大陆。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非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上游,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中亚的药杀 水(今锡尔河)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使古希腊的文明发扬远播,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公元前336年夏,亚历山大之父、古代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在女儿的婚礼上突然遇刺身亡,刚满20岁的亚历山大继承了王位。被腓力二世所征服的希腊各城邦国和色雷斯、伊利里亚等地的一些部落纷纷乘机叛乱或宣布独立。年轻统帅亚历山大首先率军进至巴尔干半岛北部,征服了背叛自己的伊利里亚诸部落,把色雷斯人击退至多瑙河滨。此时,过去曾与马其顿作对的底比斯人谣传亚历山大阵亡,乘机掀起了反马其顿的轩然大波。亚历山大知道,底比斯是希腊诸城邦中有名的大城邦,如不把这次暴乱平息下去,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决定杀一儆百,当机立断,火速挥师南下,以闪电般的速度出敌意外的出现在底比斯城下。底比斯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无不惊慌失措。底比斯城被攻陷,变成了一堆瓦砾,全部居民都被变卖为奴,只有过去和腓力二世或亚历山大友好或赞助过马其顿的少数人除外。
亚历山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底比斯的毁灭,确实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希腊诸城邦望风归顺,纷纷表示臣服。随后雅典也表示臣服,并恳求宽恕。没过多久,各邦国又统一在亚历山大的领导之下,承认亚历山大为最高统帅。于是,亚历山大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大展宏图,组织对东方的远征了。
亚历山大远征东方波斯的借口是波斯人曾蹂躏过希腊圣地,又参与过对腓力二世的谋杀。据说,临出征前,亚历山大把自己所有的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全部分赠他人。当时有位将领迷惑不解的问道:“陛下,您把所有的东西分光,把什么留给自己呢?”“希望!”亚历山大干脆利落的答道,“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带来无穷的财富!”随后,亚历山大怀着征服世界的渴望,离开故土,踏上了千里迢迢的征程。
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即达达尼尔海峡),开始了长达10年的东征之战。他用以开始远征波斯帝国的军队,由步兵3万名、骑兵5千名和战舰160艘组成。波斯帝国却拥有数十万大军,战舰400艘。而且,波斯帝国面积比马其顿王国约大50倍,更何况远东古老而富足的埃及、巴比伦、腓尼基等诸多国家均已被波斯征服,并入波斯版图。尽管力量悬殊,但亚历山大善于从本质上看问题。他深知,波斯帝国虽国土辽阔,军队庞大,威名犹在,但其势已衰,内部四分五裂,皇帝大流士三世是个意志薄弱、缺智乏谋的平庸昏君。而马其顿王国气势正盛,锐不可当。亚历山大借助一举渡过赫勒斯滂海峡之余威,利用己方高昂的士气,一鼓作气,突破敌防线,首战告捷,彻底摧毁了波斯人的士气和抵抗的决心,开辟了向亚洲扩张的道路。不少城邦不战而降, 甚至把亚历山大视为将他们从波斯人统治下解放出来的救星。
公元前333年秋,亚历山大又在伊苏斯城附近以其著名的“马其顿方阵”击败了不甘心初战失败的大流士三世。
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率步兵4万和骑兵7千向美索不达米亚进军,在尼尼微附近的高加米拉展开了与波斯的最后一场大规模的决定性战斗。大流士三世经过精心准备,拥有骑兵4万、步兵100万、刀轮战车200辆和来自印度的战象15头,与亚历山大军队相比,具有绝对优势。但亚历山大与大流士三世斗智用谋,再次奇迹般的战胜了这位波斯皇帝。特别有趣的是,当仅有不到5万军队的亚历山大命令他的士兵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安卧休息、养精蓄锐之时,手握百万大军的大流士三世却因害怕夜袭令士兵彻夜不眠。波斯士兵全副武装,胆战心惊的整整站了一夜,个个无精打采,毫无斗志。次日,即公元前331年10月1日清晨,亚历山大率精神饱满、士气高昂之军进入战场,熟练的运用其机动灵活的“马其顿方阵”,最终战胜了强劲的对手。亚历山大乘胜东进,占领了东方最大的城市、古代东方的文化中心巴比伦,并为自己加了一个称号——“巴比伦及世界四方之王”。此后,亚历山大又率兵从巴比伦出发,势如破竹地占领了波斯帝国的首都苏撤、波斯波利斯和矣克巴塔那等三座都城。大流士三世逃至北方的大夏,被大夏的总督比索斯杀死,弃尸于路旁。最终还是亚历山大在追赶途中发现了他的尸体,并将其送回波斯波利斯,厚葬于波斯皇陵墓。至此古波斯帝国及阿契美尼德王朝遂亡。马其顿军队征服了波斯的全部领土,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建立起来。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率军由里海以南地区继续东进,经安息(帕提亚)、阿里亚、德兰古亚那,北上翻越兴都库什山脉,到达巴克特里亚(大夏)和粟特。前325年侵入印度,占领印度河流域,他还企图征服恒河流域,但是经过多年远途苦战,兵士疲惫不堪。由于印度人民的顽强抵抗,加之疟疾的传染,毒蛇的伤害,兵士拒绝继续前进,要求回家。亚历山大不得不放弃东进计划,公元前325年7月从印度撤兵。
公元前324年,其陆军回到波斯利斯和苏萨,舰队在底格里斯河口靠岸,随后返抵巴比伦,东侵即告结束。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1]在巴比伦发高烧身亡。亚历山大去世前深明人生的虚空,自己奋战十余年,战无不胜,但却胜不了死亡,并命部下在其死后将自己的棺材两侧留上孔将其两只手伸出,以示后人,他虽一生奋战终仍两手空空离去。
亚历山大东征历时10年,行程逾万里,灭亡了波斯帝国。在西起巴尔干半岛、尼罗河,东至印度河这一广袤地域,建成幅员空前的亚历山大帝国。在东侵过程中,沿途建了许多新城,有好几座是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最著名的是埃及北部沿海的亚历山大城,今天已经发展为埃及最大的海港。亚历山大建都巴比伦,部署入侵阿拉伯的规划。但是在公元前323年,他发烧死去,靠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也随之瓦解。 帝国被他的四位将领瓜分,其中多利买将军在南面统治了埃及,巴勒斯坦,西流基将军在东面统治了叙利亚,地中海一带。卡幸达将军在西统治了马其顿和希腊一带,吕西马吉将军在北统治了小亚细亚,土耳其一带。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就如此败落。
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在苏萨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亲自带头同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女儿斯塔提拉结了婚,许多马其顿的将领都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同日参加婚礼的有1万对之多。在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郑重宣布,马其顿人与亚洲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他还亲自馈赠给新娘新郎许多礼物,以示鼓励。他下令让3万名波斯男童,学习希腊语文和马其顿的兵法。亚历山大以后,希腊文化依然在亚洲得到不断传播。历史学家称此现象为希腊化文化,将从亚历山大起到埃及被罗马征服为止这一段时间(前323—前3年),称之为希腊化时代。
名言
山不走到我这里来,我就到它那里去——亚历山大大帝;
把世界当作自己的故乡——亚历山大大帝;
把财富分给别人,把希望留给自己,她将带给我无穷无尽的财富——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陵墓究竟在何处
据说,亚历山大逝世后,他的部将托勒密把他的遗体运到埃及,最后安葬在亚历山大城,并为他建立起一座富丽堂皇的陵墓。当罗马人占领亚历山大城时,恺撒、奥古斯都、卡拉卡尔皇帝等人都曾拜谒过亚历山大的陵墓。可是此后,亚历山大的陵墓就在历史上神秘消失了。一些考古学家在亚历山大古城的废墟上,开始了对亚历山大陵墓的寻找和挖掘工作。根据希腊人的习俗来分析,城市的创建者在死后就成了神,一般会被葬在市中心,让他的灵魂永远保护全城。因此,考古学家认为亚历山大的陵墓很有可能位于亚历山大城东部的皇宫区,处在两条主要街道的交叉点上。波兰大学教授玛丽亚·贝尔纳德在一只出土的古陶灯上,发现了古亚历山大城的图案。在这图案上的建筑群中,有一个圆锥形的建筑,她认为可能就是亚历山大的陵墓,因为奥古斯都的陵墓是带尖的圆柱形建筑,而这种墓制很有可能就是模仿亚历山大陵墓建造的。英国人维斯认为,早期托勒密王朝陵墓可能与亚历山大陵相似,但亚历山大陵墓应该更宏伟。他推测亚历山大的棺椁很可能被安置在一座庙宇里,陵墓里一定会有许多珍贵的饰物、精美的艺术品、王权的标志、国王的雕像以及优良的武器等。在一次突围中,亚历山大骑着布斯法鲁斯率军粉碎了波斯军队的进攻。该图见于他的下属西顿王的石棺。后来,考古学家发现了亚历山大父亲腓力二世的陵墓,印证了维斯的猜测。在这个陵墓的中央停放着高大的大理石石椁,上面设有镶着宝石的沉重的金质瓶状墓饰。国王的遗骨周围是一些银器和铜器、王权的标志、金箭袋、战盔,还有腓力二世及其妻子奥林匹亚德、儿子亚历山大的象牙雕像等。这个发现在考古界引起了轰动,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不过,尽管考古学家在寻找亚历山大陵墓的工作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亚历山大究竟葬身何处却至今仍无人知晓。
亚历山大地下陵墓的特征
亚历山大的陵墓自四世纪末以后就从历史上消失了,当远方来的旅行向当地人打探这位征服者的陵墓时,亚历山大里亚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按古希腊的习俗,创建城市的国王,在他死后一般都要埋葬在城市中心。因而有的考古学家分析认为,陵墓很可能在位于城市东部皇宫区。也有人认为,陵墓应在两条街道的交叉点上。波兰考古学家玛丽亚·贝尔纳德对当地出土的古陶灯进行了一番研究后发现,古人在制作陶灯时,在边上绘制了古代亚历山大城的模型。因此她对陵墓的位置做了一个有趣的推测。她认为在模型中的许多建筑物之中,有一个圆锥形的建筑物可能就是亚历山大陵墓。因为,奥古斯丁皇帝的陵墓就是尖顶圆锥形建筑。这种墓形很可能就是在模仿亚历山大陵墓。
上一篇:beaute de kose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06-18 亚历山大石棺
- 06-18 beaute de kose
- 06-18 维密kk
- 06-18 如何消除眼部细纹
- 06-18 2018年全球大学排行榜
- 06-18 2017年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