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考纲
2023年新高考数学考纲是什么样的?
相信学弟学妹们都对2023年的高考很关注吧,现在让学姐来带领你们看一看吧。2023年高考数学平均分:112.2分这个结论是按照近几年的数据统计所得出的。学员在高中毕业考试数学考试中,满分为150分,这当中选择题为单选和多选两种,满分为100分;主观题涵盖填空题、解题目作答、证明题等,满分为50分。按照近几年高中毕业考试的数据统计,2023年全国高中毕业考试数学平均分为112.2分。2023新高考数学考纲要求在新高考数学大纲中,总体结构分为基础与拓展两个部分。其中基础部分包括:函数、三角函数、导数、不等式、数列、初步统计与概率等,而拓展部分则包括:数学证明、向量、空间几何、矩阵、数理逻辑、微积分等。同时,新大纲还增加了数据分析和应用题两个板块,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2023高考数学考纲要求
2023高考数学考纲要求为: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在能力要求内涵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同时对能力要求进行了加细说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确具体。在现行考试大纲三个选考模块中删去《几何证明选讲》,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2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总体上,这些变化对2023年高考数学考试影响不大。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在这次高考考纲修订基本原则“坚持整体稳定,推进改革创新;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提前谋篇布局,体现素养导向”中,将“整体稳定”放在了首位。2015年、2016年全国数学2卷就突出了稳中求变,约有80%的试题是稳定的,只有约20%的试题是创新的,2020年高考仍然还会沿用这种思路命制试卷。二是近两年高考试卷已先于2023年高考考纲在命题中渗透了一些变化与创新,全国数学⒉卷最大的变化点是,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了中国传统数学文化精髓。在数学文化方面,2016年高考全国2卷理科数学第8题、文科数学第9题涉及到了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算法。
2022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
2022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据了解,2022年新加入新高考的8省市将采用全国卷,目前新高考全国卷分为一卷和二卷。目前新高考数学全国卷共有四种题型: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题、解答题;下面是各题型分值及题量情况:新高考数学全国卷共22道题,其中解答题分值最大。高考数学考试范围:①单项选择考试范围。集合的基本运算、复数的基本运算、统计与概率-排列组合、立体几何、概率事件、指数与对数函数、平面向量与平面几何、函数的与导数。②多项选择考试范围。解析几何(双曲线)、三角函数、不等式应用、对数运算及不等式基本性质。③填空题考试范围。解析几何(抛物线)、数列(等差或等比)、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轨迹计算。④解答题考试范围。三角函数(正弦余弦定理)、等比数列及其求和、统计与概率、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
2021浙江高考历史考试说明及大纲 考试范围是什么
2021年高考临近,浙江省各选考科目考试内容和要求有哪些?看一看《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说明》就知道啦。具体内容要求与去年一样,并已由出版社重印发行。为方便广大考生,在此特以电子版形式提供收藏阅览。 2021浙江高考历史大纲 怎么利用考试大纲备考 大纲浏览阶段: 在把大纲拿到手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将大纲大致浏览一遍,看一下哪些章节是必考点,在心里有个数,在浏览大纲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先将一些必要的公式背一下,或者写几遍,公式可是很重要的,高考的时候公式忘记了,就完蛋了。 依照大纲,了解书本重点: 大纲上面会列出高中各章节的必考点,同学们需要对应大纲,在书中的目录上或者书内标注大纲考点,同学们不要以为这个过程是无用的,标完了之后,同学们就可以不用总对照着大纲了,会省去很多麻烦。
2021浙江高考技术考试说明及大纲 考试范围是什么
2021年高考临近,浙江省各选考科目考试内容和要求有哪些?看一看《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说明》就知道啦。具体内容要求与去年一样,并已由出版社重印发行。为方便广大考生,在此特以电子版形式提供收藏阅览。 2021浙江高考技术大纲 取消考纲意味着什么 取消考纲,对教师与学生而言,备考的范围相应扩大,确实是一项挑战。可能在实施初期,有部分老师、学生会感到不知所措,找不到重点。 也意味着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再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或者说是机械的运用,而是要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如下:1、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三角变换及其应用,这一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但不是难点,主要出一些基础题或中档题。2、概率和统计,这部分和生活联系比较大,属应用题。3、考查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性质,轨迹方程问题、含参问题、定点定值问题、取值范围问题,通过点的坐标运算解决问题。4、考查集合运算、函数的有关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5、证明平行或垂直,求角和距离。主要考察对定理的熟悉程度、运用程度。
高考数学考什么知识点
高考数学考6个考点分别圆锥曲线、导数、概率、数列、三角函数和立体几何。第一,函数与导数。主要考查集合运算、函数的有关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第二,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三角变换及其应用。这一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但不是难点,主要出一些基础题或中档题。第三,数列及其应用。这部分是高考的重点而且是难点,主要出一些综合题高考数学只要考你的立体几何解析几何项链,解三角函数等等。高中我们数学学习的内容也很多,但是在高考当中呈现的也基本上全部都出来了,但是大部分的知识点都是通过穿插在一些大题当中进行展现的,只有极个别是出现在选择题当中的
新高考数学新增了哪些内容?
新高考数学新增了哪些内容介绍如下:1、总体变化的新教材知识点设置走向全国卷考试纲。使用新教材后,从各区统考、市重月考题的难易度来看,2023年高考数学卷的难易度上升,接近全国卷的概率较高。2、必修一反函数部分在新教材中中标星级,不再作为考察点。有些普高学校不再教反函数的内容了。3、必修二旧教材高一教三角函数和数列。新教材是三角函数、复数和向量。三角函数的部分没什么变化。追加了积化和差和差化的积式。(本来教材中就没有涉及,因为是在考试中使用,所以影响不大。多个部分,在新教材中,目标选择的多个三角表示形式和辐角的主值变多,意味着多个三角表示可以在大问题上直接使用。在平面矢量一章中明确了三角形重心坐标的求法,这意味着重心公式可以直接使用。4、必修三旧教材高二上原为行列式和解析几何,新教材中册除了行列式和矩阵部分,改为立体几何和概率统计,解析几何置于选一。由于分析几何内容受到限制,意味着在立体几何板块中,学生用纯几何方法解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5、选择性必修课包括分析几何(直角坐标系、圆锥)、空间矢量和数列。数列的一部分消除了旧教材中的极限部分,同样接近全国卷的考纲。解析几何、空间矢量部分与旧教材相差不大,解析几何主要增加了关于第二定义的知识点,并与全国数学教材统一。择一的内容是上海卷多年考察的重点难点,试卷压轴的大问题往往是考察解析几何和数列。因此,学生们应着力于这些内容,努力弄清直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性质,学好空间向量解题途径,使之在考试中获得更多的分数。6、选择性必修二限选二增加一章导数内容,与旧教材无关。在全国卷的数学中,常常将导数部分的出题组合起来考察导数、单调性、数形结合等内容,但上海卷如何考察导数知识点还不清楚。选一式还包括排列组合和概率深化,概率部分较以前的内容有所扩展,难度加大,增加了有限样本空间、百分率、全概率公式等内容,有可能给高考带来数学期待等新的知识点。但这部分往往只涉及一个填空题,掌握公式,多做题理解套路,问题不大。7、选择性必修三数学建模内容作为限制三单独编成新教材。这表明国家强调“数学趋向应用”的理念。
关于高考文科数学考纲
(一)集合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3.集合的基本运算
(二)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1.函数
2.指数函数
3.对数函数
4.幂函数
5.函数与方程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与根的个数。
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三)立体几何初步
1.空间几何体
(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3)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 示形式。
(4)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
(5)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
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同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此平面内。
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 直线。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2)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
理解以下判定定理: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两个平面垂直。
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两个平面平行,则任意一个平面与这两个平面相交所得的交线相互平行。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3)能运用定理、公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四)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1.直线与方程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3)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4)掌握确定直线位置关系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5)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6)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2.圆与方程
(1)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
(2)能根据给定直线和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3)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3.空间直角坐标系
(1)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2)会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五)算法初步
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
(1)了解算法的含义和算法的思想。
(2)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
2.基本算法语句
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
(六)统计
1.随机抽样
(1)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
2.用样本估计总体
(1)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
(2)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 作用,会 计算数据平均数和标准差。知道平均数与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基本的数字特征。
(3)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4)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变量的相关性
(1)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会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2)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不要求记忆)。
(七)概率
1.事件与概率
(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2)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2.古典概型
(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2)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 随机事件所含的基 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
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
(八)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
1.任意角、弧度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的概念。
(2)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2.三角 函数
(1)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2)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 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能画出 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3)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0,2 ]上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图像与x轴的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 内的单调性。
(4)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5)了解函数 的物理意义;能画出函数 的图像。了解参数 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
(6)会用三角函数 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了解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
(九)平面向量
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
(2)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
(3)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2.向量的线性运算
(1)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理解其几何意义。
(2)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
(3)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5.向量的应用
(十)三角恒等变换
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不要求记忆)。
(十一)解三角形
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2.应用
(十二)数列
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
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十三)不等式
1.不等关系
2.一元二次不等式
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4.基本不等式:
(十四)常用逻辑用语
1、命题及其关系
2、简单逻辑联结词
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十五)圆锥曲线与方程
(十六)导数及其应用
1、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1)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
(2)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2、导数的运算
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十七)统计案例
了解下列一些常见的统计方法,并能应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回归分析
2、独立性检验
(十八)推理与证明
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十九)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引入
1、复数的概念
2、复数的四则运算
(二十)框图
1、流程图
2、结构图
上一篇:黄豆的功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