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重庆高考语文
2014重庆高考作文参考
立意:人要有善心,爱心,良知。要学会关爱别人,即使是陌生人。可引用“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充分说明人要有仁善之心。题目围绕这个标题即可。材料解析:“玻璃碎片,危险!”则体现了一种责任与关怀、宽容与原则。材料丰厚,富有深意。“文似看山不喜平”,今年的材料作文可谓一波三折,情节跌宕,有波澜、有起伏。结尾处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它体现了一种价值引领,彰显了一种责任担当,让人深受触动。这个材料贴近生活,耐人寻味,具有多元化的含义。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与挖掘,诸如关爱与责任、善良与宽容、尽职与原则、以及生态与环保等。这一材料有叙述、有对话、有起伏,有冲突,易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有话可说,而且说真话、说实话,利于考察学生真实的作文水平。意蕴丰富,立意深远。小材料蕴涵深主题、小细节彰显厚关爱、小对话体现大境界。这一作文可以发掘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它体现了一种友善、敬业的做人准则,启示我们修德明辨,将关爱化作言行,将责任注入品质、将原则铭记心扉、将道德提升为境界。考生写作的时候,可以从以下这几个角度考虑:关爱与责任:游客打算租房,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做决定”。老人的提议展示了为他人考虑的一种人文情怀,也体现了一种关爱从点滴开始的素养,更蕴含了消费时代的道德价值观念。善良与宽容:当游客打碎玻璃杯时,老人宽慰的话语不仅抚慰了游客的心,也揭示了他的善良。这个世界上善良的情怀会让人永远记住。尽职与原则:老人捡玻璃碎片这个细节、这个举动,不仅将老人的尽职行为、原则风范、敬业做派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蕴涵了一种生态环保的担荷意识。这个作文引导我们关注生活、关注自我成长,遵守社会规范,让道理变成人格,让规范变成尊严。它启示我们:做人,要做一个充满关爱的人!做人,要做一个坚持原则的人!做人,要做一个坚守责任的人!这个题目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对于下一届学生而言,要关注时代话题,比如友善、敬业等,这些也是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2014.重庆高考作文立意是
2014年重庆高考作文——租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比较好的立意是:1.凡事多为别人考虑;2.做事情要注重细节
2014年重庆高考语文作文可以写有关细节的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你的作文主题是注重细节,结合所给材料来看,是完全可以这样写的,肯定没跑题,你放心吧。
每年高考时间是几号?
每年的高考日期都选定在6月的7、8号中国在1952年建立起来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并组织了新中国的第一次高考,同时也确定了高考的时间是8月中下旬,考试日期为三天。1955年高考时间进行了第一次改革,时间确定为7月中下旬,同样是三天时间。1979年将高考日期确定为7月7、8、9号。2003年,教育部才最终决定将高考时间固定在每年的6月7、8、9日。由于现在高考普遍只需要两天时间,因此高考时间就确定为现在的6月7、8号。扩展资料:高考日期选定的原因:其实,2003年教育部将高考日期固定在6月7、8日是有其原因的。因为进入七月份以后,全国上下普遍高温,尤其是南方地区,还伴随着台风、洪涝等大量的自然灾害,种种不利因素都会对考生的发挥存在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将高考提前至六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很多问题的出现。这样的举措有利于保证考生的健康,减缓考生的心理压力,也可以确保他们在考试当中发挥出自己的实力。今年的高考延后至七月,给考生们多出了一个月的充分复习时间。其实不论高考的时间如何变化,其考试内容和难度都将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如何再次参加高考。
选择复读,即可再次参加高考。对于高中刚毕业的人,如果录取到了不满意的专业或学校,可以直接不用到学校去,不用把自己的档案寄到学校去,然后直接选择复读,从新再考一次。如果是在上大学途中想要参加高考,即已经是高校在校生了,需要先退学,获取退学证明后,以往届生身份参加考试。扩展资料:每个复读生都想在一年的复读中提高学习成绩,若是因为心理原因导致高考失利,那就要找到缓解考试紧张的方法。若是知识上的欠缺,就要做好“抓强补弱”,让强势学科更强,并加强弱势学科的学习,争取弱势学科的学习有所突破。若是考试技巧的原因,就要在一年的考试中总结自己的考试技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考复读
2014年福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去年新东方点评了,今年呢?高手在哪里~~~,谁知道
新东方在线特整理2014年福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相关资料供各位考生参考:福建2014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图片版)(http://t.cn/RvXK84J) 福建2014高考语文试卷(下载版)(http://t.cn/RvXKRJs) 2014年高考真题和高考答案——不吐不快专区点击进入>>更多2014年高考各科试卷、答案及新东方老师点评信息点击进入>>最后,新东方在线预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以上是新东方在线为您提供的信息希望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有疑问欢迎您随时向新东方在线企业知道提问。
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
高考作文题目:人生的转折点
生命中总有些时刻令我们记忆犹新,而这些时刻也通常代表着我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我的人生转折点就是高考这一年。
高考那年,我18岁,正值青春无畏的年纪,但是高考的重要性让我在考试前深刻地意识到,这可能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它不仅决定了我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代表我至此为止18年人生中所走过的路,所累积的努力成果。
为此,我格外珍惜高考这最后的黄金机会,努力准备和复习。考试当天,当我真正面对试卷的时候,内心无比澎湃,因为我知道,这次我已经全力以赴,无愧于自己,也不会辜负所有支持和鼓励我的人。
高考结束后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人生已经来到了一个转折点。我对未来充满憧憬,但是也明白再也回不去从前那样简单无忧的生活。我将面临更加复杂的世界,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我也已经成长为一个更加独立坚强的人,有能力去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
高考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它结束了我的青春,但是也让我更加勇敢地迈向人生新的阶段。无论我最终会走向何方,这个转折点都将是我成长路上不可忘怀的里程碑,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这就是我虚构的高考作文内容和体会。人生总有些重要的时刻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高考便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启蒙老师,让我真正学习独立,并在我还年轻的时候就领略到责任和成长的滋味,这份体会是我此生最宝贵的财富。
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有哪些?
23年各省高考作文题目的主题和难度因地区和教育系统而异。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帮助的信息,但请注意,这些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建议,实际情况可能因地区和情况而异。
难度:
- 广东省:作文题目“我的成长历程”。这是一个相对简单的题目,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来写一篇关于成长的文章。
- 浙江省:作文题目“移动支付带来的变化”。这个题目相对较难,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 湖南省:作文题目“踮起脚尖”。这个题目需要学生有创造性和想象力。
- 四川省:作文题目“从优秀到卓越”。这个题目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考和职业规划能力。
简单:
- 江西省:作文题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个题目简单易懂,学生可以写一篇感人的文章。
- 福建省:作文题目“环保行动”。这个题目让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并积极行动。
需要注意的是,每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都有其特色和创新点,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并通过深入思考、分析和写作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014高考文言文专题
1. 2014高考语文共有几套题 全国共有18套题。 1、新课标全国卷Ⅱ(适用省:贵州 甘肃 青海 西藏 黑龙江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新疆 云南 海南) 2、新课标全国卷Ⅰ(适用省:河南 河北 山西 陕西) 3、北京卷 4、上海卷 5、江苏卷 6、天津卷 7、湖南卷 8、重庆卷 9、山东卷 10、广东卷 11、浙江卷 12、湖北卷 13、四川卷 14、福建卷 15、安徽卷 16、辽宁卷 17、江西卷 18、广西大纲卷 2. 语文文言文题目 2014年安徽省【三】(15分)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可爱者甚蕃 蕃: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3)香远益清 益: (4)亭亭净植 植: (5)宜乎众矣 宜: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6.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17.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分) 【三】(15分) 14.(1)通“繁”多.(2)洗涤(3)更,更加。(4)“植”通“直”,立。(5)当然(5分,各1分,意思对即可) 15(1)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2)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4分,各2分,意思对即可) 陶渊明“爱菊”的原因:花之隐逸者也; 世人“爱牡丹”的原因:花之富贵者也(2分) 17.示例一:这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示例二:既明确写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又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厌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4分) 3. 2014年济宁高考语文文言文默写范围 高考大纲背诵篇目(高中段) B2:卫风·氓 离骚 前赤壁赋 B3:蜀道难 登高 琵琶行 锦瑟 劝学 师说 B4: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B5:逍遥游 Xx:阿房宫赋 虞美人 卫风·氓(B2-4) 离骚(B2-5) 前赤壁赋(B2-9) 蜀道难(B3-4) 登高(B3-5) 琵琶行(B3-6) 锦瑟(B3-7) 劝学(B3-9) 师说(B3-11) 念奴娇·赤壁怀古(B4-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B4-6) 逍遥游(B5-6) 阿房宫赋(X4-3)虞美人(X3-3) 4. 2017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值的判定及答题套路有哪些 2017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15分)[文言文阅读] 8~12,单选 四、(21分) 13题,文言文翻译,8分 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 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 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2017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套路 文言文阅读答题套路:语序句式断句法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①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等特殊句式。 “……者,……也”是典型判断句式; “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 “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 ②倒装句的语序最值得注意。 ③其他的一些固定格式。 “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例: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文言文阅读答题套路:语序句式断句法例子 1、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2、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食帛。
高考文言文2014
1. 2014河北高考大纲要求背诵的文言文有哪些 高中14篇: 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韩愈《师说》、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诗经?卫风?氓》、《离骚》、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初中50篇: 《孔子语录》、孟子《鱼我所欲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左传?曹刿论战》、《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诸葛亮《出师表》、陶潜《桃花源记》、郦道元《三峡》、韩愈《杂说(四)》、刘禹锡《陋室铭》、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周敦颐《爱莲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诗经?关雎》、《诗经?蒹葭》、曹操《观沧海》、陶潜《饮酒》、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湾《次北固山下》、王维《使至塞上》、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行路难》、杜甫《望岳》、杜甫《春望》、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观刈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李贺《雁门太守行》、杜牧《赤壁》、杜牧《泊秦淮》、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无题》、李煜《相见欢》、范仲淹《渔家傲》、晏殊《浣溪沙》、王安石《登飞来峰》、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水调歌头》、陆游《游山西村》、辛弃疾《破阵子》、文天祥《过零丁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龚自珍《己亥杂诗》 2. 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14年山东语文高考大纲:现代文阅读增加18分 命题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并注重对考生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探究能力的考查。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确定语文考试内容。 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作文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其中基础等级要求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发展等级要求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联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50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第Ⅱ卷为文言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写作题等题型。其中:语言文字运用27分,古代诗文阅读共30分,名句名篇共6分,现代文阅读共27分,作文共60分。作文题:字数不少于800;除诗歌外,其余文体都在考试范围中;所有的作文题型都在考试范围中。 3. 2014年济宁高考语文文言文默写范围 高考大纲背诵篇目(高中段) B2:卫风·氓 离骚 前赤壁赋 B3:蜀道难 登高 琵琶行 锦瑟 劝学 师说 B4: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B5:逍遥游 Xx:阿房宫赋 虞美人 卫风·氓(B2-4) 离骚(B2-5) 前赤壁赋(B2-9) 蜀道难(B3-4) 登高(B3-5) 琵琶行(B3-6) 锦瑟(B3-7) 劝学(B3-9) 师说(B3-11) 念奴娇·赤壁怀古(B4-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B4-6) 逍遥游(B5-6) 阿房宫赋(X4-3)虞美人(X3-3) 4. 2014年深圳中考文言文默写篇目有哪些 1 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九下 242 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九下 243 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七上 154 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八下 305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七上 156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八上 307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八下 308 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八上 259 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八上 2510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八上 251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 八下 301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八下 2513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七上 1514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八下 2515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九上 2516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九上 2517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八下 2518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八上 3019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九上 2520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八下 2521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七上 1522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八下 2523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八下 30 课内23首不作更动 课标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9年级) 文言文 序号 篇目 作者 册数 课目1 孔子语录(论语十则) 七上 102 鱼我所欲也 孟子 九下 19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九下 184 曹刿论战 左传 九下 215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九下 226 出师表 诸葛亮 九上 247 桃花源记 陶潜 八上 218 三峡 郦道元 八上 269 杂说(四)(马说) 韩愈 八下 2310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八下 2611 陋室铭 刘禹锡 八上 2212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八下 2713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八下 2814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八上 2715 爱莲说 周敦颐 八上 2216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八下 24古诗词 序号 篇目 作者 册数 课目17 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九下 2418 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九下 2419 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七上 1520 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八下 302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 八下 附录22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七上 1523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八上 302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 七上 附录25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八下 3026 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八上 2527 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八上 252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八上 252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 八下 3030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 八下 附录3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八下 2532 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 九上 附录33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七上 1534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 九下 附录35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八下 2536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七上 附录37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七上 附录38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八下 附录39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八下 附录40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九上 2541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七上 附录42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 八下 附录43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九上 254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八下 2545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八上 3046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九上 2547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八下 2548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七上 1549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八下 2550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八下 30 默写50篇为课标规定,不作变动 红色是附录中的诗词,只考机械默写 2008中考文言文课内阅读篇目 册数 课目 课文 作者 七上 10 《论语》十则 孔子 课标篇目七下 5 伤仲永 王安石 七下 15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略读课文 八上 21 桃花源记 陶渊明 课标篇目八上 22 陋室铭 刘禹锡 课标篇目八上 22 爱莲说 周敦颐 课标篇目八上 23 核舟记 魏学洢 略读课文 八上 26 三峡 郦道元 课标篇目八上 27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八上 27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课标篇目八上 29 *湖心亭看雪 张岱 略读课文 八下 21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八下 22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略读课文 八下 23 *马说 韩愈 略读课文 课标篇目八下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课标篇目八下 26 小石潭记 柳宗元 课标篇目八下 27 岳阳楼记 范仲淹 课标篇目八下 28 醉翁亭记 欧阳修 课标篇目九上 21 陈涉世家 司马迁 九上 22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九上 24 *出师表 诸葛亮 略读课文 课标篇目九下 1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课标篇目九下 19 鱼我所欲也 《孟子》 课标篇目九下 21 曹刿论战 《左传》 课标篇目九下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课标篇目 新增 口技 愚公移山 陈太丘与友期。
重庆高考作文应该怎么写如何立意2015年
一、今年,重庆高考作文为材料作文,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作文给出的材料是: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要求: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二、这个作文材料虽短、事件虽小,但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兼具情感性与思想性。它弘扬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乘客们表现出的理解、体谅、关爱,展示了亲情的可贵、理解的宝贵、关爱的珍贵,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与温暖,渗透着时代的正能量。 首先,领悟材料饱含的丰富情怀。 浓浓的母子情:刚上车的小男孩为什么让司机等他妈妈呢?因为母亲腿脚残疾,行走不方便。儿子就成了母亲的“小拐杖”,成了母亲的小向导。孩子请求等待的行为,体现了他对母亲的体贴和关爱,也体现了对母亲的孝心与呵护。 深深的大众爱:司机和乘客等了一分钟,孩子的妈妈没到,乘客们开始抱怨,认为耽误了大家的时间。在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产力,时间就是效率。在埋怨声中,母亲一瘸一拐地上车了,这时,车上所有人都沉默了。这一沉默蕴含了什么?蕴含了对弱势群体的怜悯、同情、尊重、包容,也蕴含了普通人的温暖情怀。 和谐的社会情:生活中,一个平凡的小细节、小场景,随时可以爆发由埋怨引起的争吵,甚至斗殴。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可贵的理性、理解、理智,同时也需要一种宁静、温润、成熟的境界。这个材料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其次,剖析材料蕴含的深刻思想。 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这一材料作文具有很强现实的针对性和鲜明的思想导向性。它能引导人们,沉静下来、反思自己、反思社会,重新认识生命、认识价值、认识崇高。 孩子要求司机等待妈妈上车,乘客由不满、抱怨到沉默,这一变化体现了什么思想?体现了和谐健康的精神走向。具有而言,可以从几点进行挖掘: 其一,宽容精神。宽容的人不会对他人有太多的挑剔,也不会一味喋喋不休地抱怨。宽容精神其实很简单,就是停止抱怨。 其二,敬畏生命。生命是平等的,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正常人与残疾人。只要是生命,都应当得到尊重、爱护、敬畏。 其三,道德价值。人活着,应当怀着温柔与悲悯,保持对善良、友好、光明的渴望。把道德的善,人性的美,作为生活的良方。 其四,平和心态。平和是社会和谐的基点,平和让人感受生命的温情。这个材料从侧面揭示了和谐心态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保持乐观开朗、豁达舒畅、宁静安详。 总的来说,这次作文不容易跑题,审题的门槛并不高,但是要写出材料蕴含的情意、深意、趣意,却需要平时眼观社会、思考社会、心系他人、胸襟开阔、情感饱满。写作时,考生们既可以从情感性入手,也可以从思辨性落笔。要力争立意深远、视角独特、拟题新颖,思维清晰、语言流畅,写出“人味”“情味”“思味”。
2014重庆语文高考作文较好的立意和题目
立意:人要有善心,爱心,良知。要学会关爱别人,即使是陌生人。可引用“钩帘归乳燕,穴 纸出痴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充分说明人要有仁善之心。
题目围绕这个标题即可。
材料解析:
“玻璃碎片,危险!”则体现了一种责任与关怀、宽容与原则。
材料丰厚,富有深意。“文似看山不喜平”,今年的材料作文可谓一波三折,情节跌宕,有波澜、有起伏。结尾处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它体现了一种价值引领,彰显了一种责任担当,让人深受触动。
这个材料贴近生活,耐人寻味,具有多元化的含义。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与挖掘,诸如关爱与责任、善良与宽容、尽职与原则、以及生态与环保等。这一材料有叙述、有对话、有起伏,有冲突,易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有话可说,而且说真话、说实话,利于考察学生真实的作文水平。
意蕴丰富,立意深远。小材料蕴涵深主题、小细节彰显厚关爱、小对话体现大境界。这一作文可以发掘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它体现了一种友善、敬业的做人准则,启示我们修德明辨,将关爱化作言行,将责任注入品质、将原则铭记心扉、将道德提升为境界。
考生写作的时候,可以从以下这几个角度考虑:
关爱与责任:游客打算租房,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做决定”。老人的提议展示了为他人考虑的一种人文情怀,也体现了一种关爱从点滴开始的素养,更蕴含了消费时代的道德价值观念。
善良与宽容:当游客打碎玻璃杯时,老人宽慰的话语不仅抚慰了游客的心,也揭示了他的善良。这个世界上善良的情怀会让人永远记住。
尽职与原则:老人捡玻璃碎片这个细节、这个举动,不仅将老人的尽职行为、原则风范、敬业做派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蕴涵了一种生态环保的担荷意识。
这个作文引导我们关注生活、关注自我成长,遵守社会规范,让道理变成人格,让规范变成尊严。它启示我们:做人,要做一个充满关爱的人!做人,要做一个坚持原则的人!做人,要做一个坚守责任的人!
这个题目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对于下一届学生而言,要关注时代话题,比如友善、敬业等,这些也是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2019年重庆高考作文题目怎么写(审题立意解析)
重庆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许多老工匠不敢尝试,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有时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 请根据以上材料作文。 重庆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机遇与勇气 人生而不公平。比尔.盖茨曾不止一次说过这句话。人生下来除了拥有生命这个主体外,几乎无一平等,不平等的出身,不平等的教育,甚至不平等的机遇。人拥有同样的开放潜力,却鲜有同等的发展机遇。假使这世上真有机遇一说,鲁迅算得上是个开辟者,错失像名医一样的悬壶济世,顺理成章成为文学巨匠,地上本没有路,还硬是在机遇的催生下让他走出一条追随者万千的思想启蒙之路。关汉卿先生便没有那么幸运。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也只落得个生卒年份不详。有这么一条机遇之路,但这条路也许不宽敞。不是每一个都拥有迈克尔.杰克逊天才般的机遇,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和能力为在娱乐圈获得一席之地而成为“LadyGaga”。当今的娱乐世界不是音乐与艺术的世界,而是培养机遇的前沿阵地。不是所有厉害的角色都能入这个圈子,便有了王祖贤、陈晓旭等人只能淹没在路边的水坳里,纵然她们曾经不凡地存在过。这条路铺在世界的每一处,亦消失在世界的每一处。拉斯维加斯很小,每天都有上万西装足者进入赌场,然后衣衫褴褛地黯然离去。华尔街很小,容不下气势恢弘的建筑,即使你拥有无与伦比的美丽也无缘跻身其中。香港很小,但每天都上演着许多迅速枯萎的传奇。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那么多已经错过的和即将失去的东西俯拾皆是。它们统统见证着,体会着,感慨着。于是,有关命运的生死决斗一一上映。在这场决斗中,失败者在历史上连名字也未曾留下,而成功者却为历史书页的记录者一这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试悲歌。碌碌无为的人们啊,把机遇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机遇的概率行事是现代人的怪癖。机遇从不光顾没有准备的头脑,弱者坐待良机,强者制造时机。
2019年重庆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怎么写及审题立意点评
重庆高考语文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青春中国凯歌前行,******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 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重庆高考语文作文点评及解析 【材料分析】今年的作文题是非常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并且是针对热点让学生进行扮演,学生或者可以扮演1919年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或者可以扮演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学生......学生可以根据材料给出的相应年代,选择一个背景,把自己置身其中。例如在1919年,学生可以从责任、担当等方向入手;在1949年,学生可以从拼搏、信念角度入手;在1979年,学生可以从爱国、拼搏等角度入手;在,学生可以从奋斗、梦想等角度入手;在2049年,学生可以从感谢、学习角度入手。总体来说,这道作文题充满正能量,主旋律意识非常强,并且学生可选择的余地比较多。 【立意提示】(1) 青春应拼搏(2)趁青春努力奋斗(3)青春当有信念(4)我的青春,我的中国梦(5)花样年华,激情青春(6)青年向上,时代向前。
2015新课标二卷文言文
1. 求最近五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默写名句题 (2015高考全国新课标卷1)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使至塞上》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015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答案】(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015高考广东卷) 11.补习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何时可掇?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断绝。(曹操《短歌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雁,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3)昨夜闲潭梦落花,__________________。江水流春去欲尽,__________________。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夫夷以近,__________________;险以远,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答案:(1)明明如月,忧从中来。 (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3)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潭落月复西斜。 (4)则游者众,则至者少。 (2015高考重庆卷)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⑴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杜牧的《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 惊慌失措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2)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2015高考北京卷) (1)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2)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还曾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3)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 词中“唯翁醉中知其天”“醉翁啸咏,声和流泉”,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参考答案】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015高考山东卷)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记载的孔子言论中,用星辰作比喻,形象的表述“为政以德”社会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器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3)杜甫五律《旅夜书怀》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的景象雄浑阔大,反衬了作者孤苦漂泊的悲怆心情。 答案:(1)譬如星辰,居其中而众星拱之。 (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015高考安徽卷)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句中的 甲: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1 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使人听此调朱颜。 乙:1、悬泉瀑布,__________________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__________________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 。 4、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 ,歌窈窕之章。 6、相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甲: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乙:1.飞漱其间2.惑而不从师3.谁家新燕啄春泥4.青鸟殷勤为探看5.诵明月之诗6.气吞万里如虎 (2015高考天津卷) 15.按序号在对应横线上补写空缺部分,任选5句。 (5。 2.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2卷考试说明有什么变化 1、2015年全国新课标语文《考试说明》和2014年相比,在试题结构、赋分、题型、默写范围、能力要求、时间、分值、难度等方面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可谓一脉相承,体现了稳定性和承继性原则,这是基于社会大背景和新课标考试省份逐年增多而需要阶段性稳定的考虑。 2、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题类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选择题分值约为30分。 试卷结构: 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分必考题和选考题.必考题。要求考生全部作答,选考题考生只能从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择一类作答。必考题125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83%;选考题25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17%。 3. 2015年新课标2高考语文难吗 1、2015年新课标二卷高考语文试卷与往年相比,难度有所降低,考生应该可以考出一个理想的高考成绩。 高考分数线预计会有所提高。2、2015年高考各科答案已经陆续公布,考生可以到各大门户网站或当地的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 目前网上有各种版本的高考试题和答案,有些不是官方公布的准确答案,有可能与标准答案有误差。考生要注意鉴别。 3、2015年高考已经结束了,考生应该对照答案预估一下自己的高考分数,然后按照往年的高校录取分数选择欲填报的学校和专业,查询一下这些学校的录取原则。4、2015年高考成绩及各批次控制分数线预计在6月23日前后公布,考生要到当地官网公布的查询网站查询高考成绩和分数线。 填报志愿工作在高考成绩公布后马上开始进行。具体填报志愿的时间教育考试院官网会通知。
2017语文全国卷2文言文解析
1. 2018全国卷二语文答案 全国Ⅰ卷语文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 1.D 2.A 3.B (二) 4.B 5. 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②军人的冷峻: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6. 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三) 7.D 8.C 9.第一问:①《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②《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③《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 第二问: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对同一时间报道的侧重点不同。二、古代诗文阅读(一) 10.C 11.C 12.B 13.(1)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2)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二) 14.B 15. 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遏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三) 16.(1)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2)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3)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三、语言文字运用 17.B 18.C 19.B 20.示例: ①“堵住”改为“堵塞”; ②“管子”改为“管道”; ③“换掉”改为“更换”; ④“打算”改为“计划”; ⑤“正遇上”改为“正值”。 21.示例: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设置发展目标,然后制订达成目标的操作策略,最后展开评估与信息反馈,再据此作进一步修订。 四、写作 22.答案略。 2. 2017年语文II卷作文的优秀文章 全国卷II:根据古诗句自拟文(适用地区: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海南)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认立意,并合理引用。 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3. 2017全国二卷语文作文答题方向 第一句是来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实际上它强调的是君子的个人品格,可以上升到民族精神来;第二句是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杜甫写给弟弟的诗,体现了怀念的情绪,但到如今,它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就是一种思乡爱国情感的体现;第三句是李清照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她写的是“桂花”,桂花靠的是香气袭人,而不是花容来吸引人,这里强调的是人内在的品质;第四句是魏源的“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强调的是个人的理想与志向;第五句鲁迅的“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说的是需要正视现实,敢做敢当,强调的是个人品格和社会现实的关系;第六句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个人要努力做时代的弄潮儿;有了上述的理解,就会发现,这6句诗句是有共同点,就是强调个人品格与家国天下的关系。 有了这样的分析,这篇作文也就有了三个方向的写作:一是完全强调于个人品格;二是完全强调于家国天下;三是个人品格与家国天下的关系。最佳的,应该是第三个方向,如果能写到这个方向上,作文是容易得高分的。 4. 2017全国卷Ⅰ高考作文怎么解析 2017全国Ⅰ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 作文材料源于央视5月份的一组连续报道,为了让考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命题时做了必要的调整与提炼。 命题在材料选用方面下足功夫,在写作要求的命制方面,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 立意高远却力避空泛,坚持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强。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讲好中国故事”;引导考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要求大处着眼,十二个“中国关键词”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则完全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这样处理既利于引发考生的写作欲望和真情实感,也利于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细化、实化、具体化。 这些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 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 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相互对照、相互发明……凡此种种,都可能写出上佳的文章。 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中国的缩影和表征,它们之间既存在着丰富的张力和层叠的思辨空间,又共同构成了多样而立体的中国。
2015年重庆高考理科数学难吗
1、重庆市2015年高考理科数学试卷与往年相比,难度有所降低,考生应该可以考出一个理想的高考成绩。
2、2015年高考各科答案已经陆续公布,考生可以到各大门户网站或当地的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
3、2015年高考已经结束了,考生应该对照答案预估一下自己的高考分数,然后按照往年的高校录取分数选择欲填报的学校和专业,查询一下这些学校的录取原则。
上一篇:固元膏的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