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歌仔戏陈三五娘
有关于《陈三五娘》的资料吗?
电影名:陈三五娘 导演:杨小仲 主演:蔡自强 苏鸟水 苏鸥 玉花 施教恩 上映:1957年 地区:中国大陆 颜色:彩色 类型:戏曲片/歌仔戏 地址:台湾 陈三五娘 (1957)故事梗概 剧本根据蔡尤本、许志仁口授整理。 某年元宵佳节,广东潮州街上,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人群川流不息,一幅人间好景色。书生陈三,送哥嫂到广南上任,路过潮州,欣逢佳节,也来赏灯。陈三与黄家五娘相遇,相见之下种下情苗。富豪之子林大,亦于灯市惊五娘之美,即托媒送聘。五娘之父黄九郎贪财应许,五娘坚持不从,但严命难违,她悲伤万分。六月,五娘与婢女益春在绣楼赏夏尝荔,五娘触景伤情,满腹辛酸。此时,陈三正好骑马寻访五娘,两人远远相见,双方看清正是灯下人。五娘将荔枝手帕投落,以寄深情。陈三拾得荔枝手帕,喜出望外,即谋入府,以图与五娘一叙衷情。数日后,陈三化装磨镜匠来到黄府,假装替黄家磨镜,乘人不觉,故意将宝镜打破。黄九郎闻知大怒,陈三求情,愿卖身为佣,以赔宝镜。五娘料得陈三来意,又喜又惧,心意彷徨。陈三卖身黄府,一心想借机接近五娘,但咫尺天涯,却难得与五娘相见。五娘亦因陈三之来心烦意乱,她既无法摆脱林家婚事,又不能与陈三缔结良缘,千思万想,朝夕愁思,只见玉容消瘦,病体缠绵。日月飞逝,陈三来到黄府,不觉已将年余,陈三历尽苦楚,终因五娘态度若即若离,使陈三不能明白真情实意。。失望之余,欲返乡里,婢女益春获悉,婉言相劝,留下陈三。陈三乃修书托益春交予五娘,五娘阅后,深受感动,即命益春召见陈三,两人相会,互诉衷情,山盟海誓,比翼连理,永不分离。此时因五娘借病拖延林家婚事,引起林大不满,亲来黄家限黄九郎于三天内成亲。五娘闻之,不知所措,陈三策计私奔,事逼无奈,五娘只得背井离亲与陈三出走。三更月夜,路途崎岖,陈三、五娘、益春,一行三人,向大道奔去。
文学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1、中国文学奖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当代中国四大文学奖。2、文学巨匠古希腊诗人荷马; 意大利诗人但丁; 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 英国积极浪漫主意诗人拜伦;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 印度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 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 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
叶青有演过哪些歌仔戏
蛇郎君 孟丽君 秋霜燕子飞 断肠红 秦淮烟雨
周公与桃花女 描金扇 杨家将 巫山一段云 玉堂春 蔡松坡与小凤仙 彩云天涯
薛丁山救五美 赵匡胤 新七侠五义 红尘客 金缕歌 春江花月夜 陆文龙 金雕玉芙蓉 孔明三气周瑜
秋江烟云 玉楼春 冉冉红尘 伍子胥过昭关 皇甫少华与孟丽君 陈三五娘 梁山伯与祝英台 薛平贵与王宝钊 白蛇传
叶青歌仔戏的歌仔戏作品
1965年《船过水无痕》《鬼见愁决斗独臂双刀》《南刀北剑》 台视1980年《丹桂飘香》饰 杜明飞《嘉庆君游台湾》 台视1969年《花田错》饰 卞畿《双燕归巢》饰 李世生1970年《郑元和与李亚仙》饰 郑元和《望子成龙》饰 俊卿《痴情债》饰 盲剑客1972年《七侠五义》饰 白玉堂《薛仁贵征东》饰 薛仁贵1973年《西汉演义》饰 楚霸王、刘如意(演两个角色)《大江英豪》饰 桂兰1974年《三国演义》饰 关公、孔明(演两个角色)1975年《忠孝节义图之陆文龙》饰 陆文龙《忠孝节义图之鸳鸯灯》饰 白玉飞1976年《绵山恨》饰 介之推《大江风云录》饰 东方杰1977年《赵匡胤》饰 赵匡胤《豪杰传》饰 罗成、罗通(演两个角色)中视1970年《雨过天晴》饰 江志文《柳燕娘》饰 薛强《明宫秘辛》饰 太子《董小宛》饰 顺治皇帝1971年《孙膑下山》饰 孙膑《王家老店》饰 韩铁芳《杨家将》饰 杨延昭《吴三桂与陈圆圆》饰 吴三桂《狸猫换太子》饰 陈琳《侠义双雄》饰 展昭、颜春敏(演两个角色) 《胭鲁泪》饰 文燕山《渔娘》饰 逢良、逢春(演两个角色)《孤离泪痕》饰 张显阳《郭子仪》饰 郭子仪《桃园三结义》饰 关云长、赵子龙(演两个角色)《孝子雪冤记》饰 韩少山、《悲欢情天》饰 张志坚《朱洪武与刘伯温》饰 刘伯温1972年《樊梨花》饰 薛刚华视1982年《潇湘夜雨》饰 冷秋湖《灞桥烟柳》饰 燕飞卿1983年《玉莲花》饰 赵匡胤《岳飞》饰 岳飞、秦桧(演两个角色)《人面桃花》饰 李玉麒《红鬃烈马》饰 薛平贵《相思曲》饰 白玉飞《长青柳》饰 介之推1984年《蛇郎君》饰 罗浮《孟丽君》饰 孟丽君《秋霜燕子飞》饰 秋玉郎《断肠红》饰 柳俊卿1985年《周公与桃花女》饰 周乾《描金扇》饰 江远峰《杨家将》饰 杨延昭《巫山一段云》 饰 五儿(白雪生) 《玉堂春》饰 王金龙《蔡松坡与小凤仙》 饰 蔡松坡《彩云天涯》 饰 敖子都1986年《薛丁山救五美》饰 薛丁山《赵匡胤》 饰 赵匡胤《新七侠五义》 饰 白玉堂1987年《红尘客》 饰 张七《金缕歌》 饰 甄宓1988年《春江花月夜》饰 玉磐《陆文龙》 饰 陆文龙《金雕玉芙蓉》 饰 余凤麟1990年《孔明三气周瑜》 饰 孔明1991年《秋江烟云》 饰 陆天俊(克威)1992年《玉楼春》 饰 李后主(李煜)1994年《伍子胥过昭关》 饰 伍子胥1995年《皇甫少华与孟丽君》 饰 皇甫少华1996年《陈三五娘》 饰 陈三1997年《梁山伯与祝英台》 饰 祝英台1998年《薛平贵与王宝钏》 饰 薛平贵1999年《白蛇传》 饰 许仙2001年《秦淮烟雨》 饰 候朝宗 1993年《冉冉红尘》 饰 李志坚
有谁能跟我详细介绍一下高甲戏、梨园戏、歌仔戏的区别?
一、音乐:1.高甲戏:高甲戏的音乐唱腔兼用“南曲”、“傀儡调”和民间小调,以南曲为主,兼收木偶调和民间小调,并在旋律节奏上进行了必要的改革,使之适合舞台上表演各种人物性格的需要,具有浓郁的地方韵味。唱工用本嗓,唱字行腔雄浑高昂,也有清婉细腻的音韵。2.梨园戏:梨园戏音乐属泉腔,由南音、笼吹、十番和部分潮调等融合而成。唱词多为长短句形式,曲韵属古中州韵,用泉州话演唱。语言声调分七声,即除去声外,平、上、入三声分阴、阳。男女同腔同调,本嗓发声。3.歌仔戏:歌仔戏音乐分为唱腔和伴奏音乐两部分。其唱腔属曲牌联缀体,在联缀时可采用同宫同调、同宫异调、异宫同调、异宫异调等方式。唱腔曲牌大体可分为七字仔、杂碎仔、卖药仔、杂念仔等四大主调以及哭调和调仔等,其伴奏音乐则分为串仔、吹牌和锣鼓经。二、乐器:1.高甲戏: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分为文乐和武乐。文乐以唢呐为主,配以洞箫、三弦、二弦,后来又加入琵琶、杨琴、二胡、中胡、小提琴和大提琴;武乐有百鼓、小鼓、通鼓、铎板、大小锣、大小钹、特别是响盏和小叫。2.梨园戏:传统乐队由鼓师、副鼓、中吹、弦管、副笼5人组成。乐器有鼓、板鼓、方梆、锣仔、马锣、北锣、钟锣、双音、大钹、小钹、碗锣、响盏、小叫以及品箫(笛)、嗳仔(小唢呐)、大嗳(大唢呐)、三弦、二弦。3.歌仔戏:歌仔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有椰胡、大简弦、京胡、唢呐、单皮鼓、锣、铙钹等。扩展资料歌仔戏的内容以演唱民间故事为主,代表剧目有《陈三五娘》、《刘秀复国》、《八仙过海》、《济公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多强调忠孝节义,一般没有固定剧本,至今仍沿袭以“戏先生”讲戏并分配角色的方式演出。而高甲戏前身是“宋江戏”,宋江戏以武打为主,其套数多采用民间的“_狮”(即由艺人装扮成武士,手执各种武器,分别与雄狮搏斗),现存舞台上的武打套数“冷煎盘”、“大碰场”、“凤摆尾”等保留着“_狮”的传统表演,也吸收了提线木偶的武打,称为“嘉礼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甲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梨园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歌仔戏
石惠君的介绍
石惠君,著名小旦演员。1966年1月19日生,父亲石文户是歌仔戏界知名的编导,母亲金宝是外台歌仔戏颇负盛名的青衣。1982年参加叶青「神仙歌剧团」,在密集的半年训练后,参与第一部电视歌仔戏《潇湘夜雨》的演出。1987年因故息影两年后,于七十八年(1989)重新加入「华视歌仔戏」的石惠君演出行列,从此活跃于电视萤光幕。1992年「河洛歌仔戏剧团」成军,石惠君由电视转入现代剧场歌仔戏的演出,成为剧团的当家旦角。
什么是歌仔戏
歌仔戏是福建省闽南方言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以流传于闽南的闽南歌仔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京剧、闽剧等戏曲的营养而形成,它诞生于二十世纪初的台湾岛,是中国三百六十多个戏曲剧种中唯一诞生于台湾的剧种。它流传于台湾、福建闽南和东南亚华人华裔聚居地。【摘要】
什么是歌仔戏【提问】
歌仔戏是福建省闽南方言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以流传于闽南的闽南歌仔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京剧、闽剧等戏曲的营养而形成,它诞生于二十世纪初的台湾岛,是中国三百六十多个戏曲剧种中唯一诞生于台湾的剧种。它流传于台湾、福建闽南和东南亚华人华裔聚居地。【回答】
起源迄今约有百余年历史,相传歌仔戏是由福建漳州地区的“歌仔”(锦歌),结合车鼓小戏之身段与地方歌谣小调发展而成。“歌仔”原为说唱艺术,自明代以降即流传于漳州地区,锦歌为每首四句的传统民间小调(以七言或五言为一句),原先仅是描述日常生活的歌谣,后来才发展成演唱地方故事的小调。2006年5月20日,歌仔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回答】
什么是歌仔戏
歌仔戏是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的传统戏剧。歌仔戏是20世纪初叶发源于宜兰,目前台湾民间最兴盛的传统戏曲之一,也是具代表性的传统表演艺术。歌仔戏是以掺杂古典汉诗、汉文的文言文及闽南语(台湾腔、漳州腔)为主的戏剧。早期演出内容多半为让大众也能接触文雅辞汇或忠孝节义故事,是早期农业社会重要娱乐活动之一,也是“台湾常民文化”的代表。步入当代的歌仔戏演出形式日渐丰富、多元、精致,当代更出现许多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戏团与重要文艺传承人。2006年,歌仔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颁定为台湾文化资产之重要传统艺术类【摘要】
什么是歌仔戏【提问】
歌仔戏是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的传统戏剧。歌仔戏是20世纪初叶发源于宜兰,目前台湾民间最兴盛的传统戏曲之一,也是具代表性的传统表演艺术。歌仔戏是以掺杂古典汉诗、汉文的文言文及闽南语(台湾腔、漳州腔)为主的戏剧。早期演出内容多半为让大众也能接触文雅辞汇或忠孝节义故事,是早期农业社会重要娱乐活动之一,也是“台湾常民文化”的代表。步入当代的歌仔戏演出形式日渐丰富、多元、精致,当代更出现许多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戏团与重要文艺传承人。2006年,歌仔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颁定为台湾文化资产之重要传统艺术类【回答】
上一篇:叶选廉完蛋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