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雨林在燃烧
亚马逊雨林发生大火!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
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INPE)的数据显示:2019年,自1月以来,卫星数据探测到超过7.2万起火灾,较2018年同期增长83%。这些数字都已创下纪录。
8月至今,巴西共发生5000多起火灾,其中以三个州为甚:帕拉州1380起,马托格罗索州790起,亚马逊州503起。这3个州有一个共同点:都以亚马逊雨林作为其唯一的或者部分生物群落。
火灾确实发生了,在国外一些论坛上也能发现这个事件的热度特别高。据他们所说大火已经持续烧了十几天了。成片的雨林被烧成灰,情节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
这是今年7月份的火灾情况↓
频繁的大火发生的浓烟让周边圣保罗的天空变暗了一小时。
现在它的森林覆盖率与400年前相比,亚马逊热带雨林的面积整整减少了一半。
造成森林面积减少的原因存在以下几种:
1. 人为引发的大火使森林面积不断减少。也造成巴西成为温室气体排放量最高的地方之一。巴西每年排放约3亿公吨二氧化碳,当中2亿来自砍伐及焚烧亚马逊热带雨林。
2. 近年来大量移民涌入,造成农业耕地紧缺,伐林也不合理。
3. 全球降水量减少,气候越发干旱,森林难以存活。
有人说亚马逊雨林年年都会发生火灾,也没见出啥事,反正森林有自己的恢复能力。
事实上大家也许高估了雨林的恢复能力
科学家调查了在火灾事件发生后1年、3年和9年内,对未燃烧森林区域和燃烧森林区域进行对比,发现未烧毁的原始森林控制区记录的树木数量随时间保持稳定。然而,在燃烧1次和2次的森林中,在火灾后的3到9年间,胸径为10-20厘米的树木都有明显的减少。
一张图说明一切↓
哪怕是一场火灾也会导致森林退化,影响植物的多样性
有人说这是【博尔索纳罗总统的雨林开发政策】才导致现在这个结果
博尔索纳罗对于巴西的热带雨林宝藏的最大想法是:这么好的宝贝不利用何止是浪费,简直就是罪过。基于一个认知——“太多的环境保护区将阻碍本国的经济发展进程”,博氏对于热带雨林的开发是铁了心的。其提出过的措施包括:
1,开辟一条穿越亚马逊雨林的高速公路;
2,禁止如“绿色和平组织”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一类的非政府环保组织的行动;
3,停止对土著居民的土地划界,将现有资源用于发展采矿业;
4,(已实行)原独立负责保护原住民利益和文化的巴西国家印第安人基金会(National Indian Foundation,FUNAI)不再拥有批准新的原住民保留地的权力,这项审批权将归入农业部。同时归入农业部的还有登记林业服务的权力等。
5,计划取缔巴西的环境部;
6,开发农业。
滥砍滥伐之下,森林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各种灾害发生的概率会变大、程度会加重,其中就包括火灾。
亚马逊雨林有“地球之肺”的美称。由于被砍伐的树木腐烂分解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评估认为,林业、农业和土地利用变化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几乎占到人类活动排放的四分之一。 与1990年代相比,原始森林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已经下降了30%。
这是某些网友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亚马逊森林火灾会对整个地球生态产生什么影响?应当如何应对?
亚马逊森林作为地球之肺,连续的大火不仅带来的是无数树木被烧毁,同时也一、加剧了全球环境的恶化。面对肆虐的火灾,我们应该积极应对,以科学的手段去治理灾后的亚马逊森林,保护地球之肺。一、亚马逊森林大火2019年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给位于巴西地区的亚马逊森林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这场大火持续了3周以上,火灾覆盖了巴西、玻利维亚、巴拉圭等邻国。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位列全球森林火灾之首。随着近些年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森林资源对全球来说是尤为重要的。世界每年需要近十亿棵树来吸收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为全球输送氧气。而此次的火灾无疑对世界而言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从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到全球变暖的速度增快,多个物种的频频消失再到地质灾害的频发,一系列的蝴蝶反应都随着这场大火而来了。二、亚马逊森林的作用亚马逊森林作为地球之肺,每年可以吸收近6亿吨二氧化碳。占据全球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总数的四分之一,对调节全球气候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大气的污染净化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亚马逊森林同样也是地球上数百种生物的家园,它们有的常年栖息于此,亚马逊森林在保护珍稀物种的发展上也是至关重要的。三、如何保护亚马逊森林面对亚马逊森林的大火,显然我们人类应该意识到先要团结起来,积极灭火。各个国家需要共同维护地球生态环境,我们无意指责巴西政府对于此次亚马逊森林大火的隐瞒态度,但是我们需要从这场大火中学到些什么。我们需要在对森林保护方面从制度设计到体系的完善再到指挥协同、灾害预防、及时补救几个方面通力合作,不断增强防范化解重大森林的火灾应急能力,和谐发展可持续生态环境。
为什么亚马逊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它有多大的作用?
我们人类是用鼻子呼吸,还有肺,而且肺是我们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那么地球有肺吗?是的森林就是地球的肺呀,尤其是亚马逊雨林被全世界是公认的地球之肺。为什么这么形容亚马逊雨林呢?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我们的肺是如何工作的。大家都知道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进入身体的各个组织。然后,身体内无用的二氧化碳再通过肺排出体外。这样就完成了气体交换,维持人体的正常呼吸。那么地球之肺亚马逊雨林是如何呼吸的呢?难道也和我们的肺一样吗?是的方法类似,但是和我们呼吸交换气体的方向是相反的。也就是说,亚马逊雨林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亚马逊雨林中的植物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将氧气释放到空气中供我们呼吸。亚马逊雨林很大吗?能释放出那么多氧气吗?亚马逊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雨林。虽然亚马逊雨林无法提供全人类呼吸的氧气。但他们产出的氧气至少占到全球氧气总量的两成,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据了。亚马逊雨林真是太厉害了,这么大的雨林里面有很多小动物。是世界上物种最多的雨林。动植物种类都很丰富,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动植物王国。但是雨林的面积每年都在不断缩小,里面的很多动植物都死掉了,具体原因还是因为人们为了发展经济,毁林造田,非法砍伐,采矿破坏,修路建房等生产活动。再加上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森林大火。这都使得亚马逊雨林不断地被破坏。再这样继续下去,会不会有一天雨林就不复存在了呢?雨林要是没了,里面的动物是不是也就要消失了?影响远远还不止这些,大火会使更多的二氧化碳还放到空气中。而一旦雨林不在了,无法及时吸收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瞬间飙升。加速全球变暖,南北极的冰川就会快速消融,地球的生态会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对于人类来说,可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亚马逊雨林为什么会被称为“地球之肺”?
我们知道肺是用来呼吸的,把亚马孙雨林成为肺,说明雨林承载着地球呼吸的功能。之所以这么说,有以下几个原因。其实无论是雨林还是森林还是树林,只要是植物都有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而产生氧气,这与动物的呼吸作用的过程正好相反,动物是吸收氧气,而产生二氧化碳如果地球上没有植物了,那么地球上就相当于没有氧气了,人类就只能走向灭亡。由此可见植物在地球上的作用有多么重大。只不过一颗植物所产生的氧气量有限,而亚马孙能被称为地球之肺的原因与就在于,它有许许多多的植物,各种各样的植物。亚马孙雨林占全世界雨林总量的一半,占全世界森林的五分之一,想一想这么多植物聚在一起产生的氧气量将会是巨大的。亚马孙雨林所产生的氧气量占全球氧气量的十分之一。地球上每个人都在呼吸着亚马孙雨林所产生的氧气。不仅产生氧气,同时还承担着净化空气的功能。如果亚马孙雨林消失,地球上的氧气将会变得很稀薄,每个人都会像生活在珠峰上一样。
超3万起!巴西亚马孙雨林8月火灾数创12年纪录,这释放了哪些信号?
超3万级的火灾创12年的纪录。巴西亚马孙雨林的火灾着实让大家惊叹。不过数字背后也透露出火灾频发度在逐步增加,甚至当地产生火灾面积越发的广泛,同时因自然天气所影响,导致火灾增加数量是明显的提高。巴西亚马逊雨林每年都会有产生火灾的情况,不过今年创下了12年记录,那说明全球气温是有明显增加,这种受制于自然天气所带来的影响,确实会让当地人们伤脑筋。一、全球气温明显增高随着近几年高温持续不断,很多国家都能够感受到今年夏天是有明显的气温升高的迹象,很多地方因为气温升高,导致干旱缺水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甚至有些地方河流直接干枯,市民用水得不到保障,而因此带来的火灾也都大大的增加,巴西亚马孙雨林其实每年的火灾数量也都还是比较多,可是今年的数量超过3万起,并且创造12年记录,那说明当地火灾受制于气温升高在逐步的增加。二、火灾频发度在增加通过数据可以表明当地的火灾产生的量是非常大。这些数据确实能够直接的表明当地火灾情况,可能对当地市民影响和周边环境的影响会非常的大,亚马孙雨林的面积也是比较广。再加上当地又是大片的森林河流,一旦发生火灾及救援难度是非常大,所以给当地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也是非常严重。三、火灾的产生面积更广由于亚马孙雨林是属于。大自然所形成的环境,所以今年的火灾产生以后,其面积涉及的就比较广,这给当地的政府和市民所带来的负担也会非常大,由于火灾面积涉及较广,就业难度会逐步增加,可能整个暑假亚马孙雨林都处在一个火烟四起的状态下,市民的生活也都会受到影响,大家都非常担忧火灾的蔓延。
亚马孙雨林火灾数量激增,超20%林地被毁,该采取哪些施保护这片森林?
我认为应该要在当地宣传保护亚马逊雨林的知识,除此之外也应该要设立监察人员,在亚马逊雨林周边地区巡查。世界上最大的雨林是巴西地区的亚马逊雨林,被称之为地球之肺。我认为这个称号是实至名归的,因为亚马逊雨林每年都能够吸收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氮,同时也可以为地球的生物提供大量的氧气。由此可见,森林以及雨林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自然界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缺少了森林以及雨林,那么地球上绝大部分生物都会因为缺少氧气而死亡。亚马孙雨林火灾数量激增,超20%林地被毁。根据世界环保组织的观察,亚马逊雨林的火灾数量在短时间之内突然急增,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百分之二十的林地被摧毁。所带来的后果其实是非常严重的,百分之二十的林地被摧毁,当然实际受到损伤的雨林面积将会更大。因此当地政府以及各个环保组织,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制止亚马逊雨林被破坏的行为。宣传环保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基本上都是由人为造成的。归根结底,是由于绝大部分人根本没有足够的环保意识。尤其是在巴西地区的亚马逊雨林周边,人们总是会对雨林进行滥砍滥伐。所以应该要在当地宣传环保方面的知识,从人们的意识当中下足功夫。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宣传保护环境的知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亚马逊雨林的生态环境。设立巡查队伍。当然宣传保护知识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应该要设立更多的巡查队伍。如果一旦发现存在破坏雨林的行为,巡查人员必须要第一时间上前制止。当地政府也应该要设立更加严格的法规,对破坏生态环境以及破坏渔民的违法人员,进行罚款甚至拘留等处罚。
亚马孙雨林火灾数量激增,为什么会爆发严重森林火灾?环境该如何保护?
因为亚马逊雨林周边的居民,总是会在森林当中乱砍乱伐。因此才会将火种带到森林当中,从而造成生理火灾的发生。环境保护应该由各个国家共同努力,单单依靠个人的力量其实是非常渺小的。森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我们的生态链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森林不仅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也能够为我们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地球上的生物能够吸收氧气,在地球上正常生存和发展。但是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进步,也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全球每年的森林面积正在不断缩小,这也直接导致全球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平均气温也在不断的上升当中。亚马孙雨林火灾数量激增。亚马逊雨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雨林,是地球的肺。每年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大量的氧气。但是亚马逊雨林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受到了严重破坏。在这之前,亚马逊雨林的火灾数量正在不断激增。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亚马逊雨林被火灾烧毁的面积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二十。并且数据还在不断增加当中,如果人类不对此加以改变,那么总有一天亚马逊雨林将会从地球上消失。周边地区的居民缺少意识。亚马逊地区之所以会频繁发生森林火灾,我认为这与当地的居民有着很大的关系。但对居民总是喜欢在亚马逊雨林乱砍乱伐,因此才会将火种带到森林当中。再加上亚马逊雨林潮湿干燥,这也直接导致发生火灾之后,会使得火灾迅速蔓延,影响至更大的森林。宣传环保意识。要想做到保护环境,单单依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真正做到。因此需要各个国家之间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每个国家争取做到一定的植树造林面积。国家之间互相努力,才能够集结所有人的力量,改善我们的地球生态环境,增加雨林面积。
地球之肺「亚马逊雨林」燃烧会有什么影响?
最近亚马逊雨林发生大火,燃烧3星期才被发现的新闻引起了热议,一个名为#为亚马逊祈祷#的话题更是引起了世界共鸣。
亚马逊雨林是“地球之肺”,除此之外,我们对亚马逊雨林还了解多少呢?雨林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火灾?雨林失火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又有什么影响呢?小游来为你讲解。
认识亚马逊雨林
亚马逊热带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雨林 ,占据了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占全球森林面积的20%。它横跨9个南美洲国家,覆盖了南美洲40%的土地。
▲亚马逊热带雨林
亚马逊雨林产氧量约为全球氧气的20%,被称为“地球之肺”。同时,亚马孙雨林蕴藏着世界最丰富最多样的生物资源。
这里生活着地球50%~70%的物种,是地球最丰富,也最具生命力的生态系统。昆虫、植物、鸟类及其他生物种类多达数百万种,有“ 世界动植物王国 ”之称。
▲亚马逊热带雨林珍贵的动物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亚马逊热带雨林还能影响洋流,同时也维持着地球的生态多样性。雨林中的植物吸收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在减缓全球变暖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亚马逊雨林不仅是无数动植物和100多万土著居民赖以生存的家园,更是整个地球中极为重要的一片土地。可在前不久,它遭遇着大火的侵蚀......
亚马逊雨林火灾情况
8月21日,新闻才公布亚马逊雨林大火的情况,此时,大火已经在亚马逊雨林燃烧了3个星期。
为什么雨林着火3个星期都无人问津呢?又有多少人知道 亚马逊雨林每年都会发生几万次的火灾。 虽然它离我们很远,但我们真的能够对此视而不见吗?
巴西的国家太空研究机构(INPE)从 2013 年起开始追踪亚马逊的火灾情况,在他们发表的数据中, 今年的森林火灾超过 72843 起,创下2013 年以来最高的数据,比去年同期上涨 83%。
▲2013~2019年森林火灾发生率
其中一周发生的火灾就有 9500 多起。由于大风和过量的火灾烟雾,圣保罗的居民经历了停电,8月21日下午 3 点,当地的天空变暗了大约1个小时。
森林火灾的发生,有可能是人为导致,也有可能是自然现象。比如美国的加州、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又或者是我们四川的凉山,都会发生周期性的森林大火。
▲美国加州的森林大火
森林自燃被认为是生态系统的一种自然现象,它的好处在于促进森林的新陈代谢。
▲截图来自知乎答主@江小川
但热带雨林的湿度很高,所以自燃现象发生的概率要远远低于干旱地带的森林。
绝大多数热带雨林着火都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砍伐树木,使得当地气候变得干旱。
在热带雨林生态中,水分会通过蒸腾现象从树木上升到大气中变成云,然后再通过降水返回到雨林中,这个水循环的过程可以确保雨林的湿度保持在较高水平。
而一旦人类对雨林滥砍滥伐,森林的退化会改变当地的湿度,从而导致热带雨林更容易着火。
二是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刀耕火种是人类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在采用的农业经营方式,经过火烧的土地会变得松软,肥力充足,非常适合耕种,而且这种方式省时省力,可以实现高效开荒,但也很可能会引发森林大火。
雨林失火有什么影响?
大家可能觉得烧那么一两次,森林会有自己的恢复能力,不用太担心。但一份亚马逊雨林火灾的影响研究显示,大家对于亚马逊雨林的恢复能力可能高估了。
科学家调查了在火灾事件发生后 1 年、3 年和 9 年内森林的变化,对未燃烧的森林区域和燃烧过的森林区域进行了对比。
▲9年没燃烧过的区域
▲9年内燃烧过1次的区域
▲9年内燃烧过2次的区域
由此,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是:偶发性森林火灾会导致森林结构和成分的剧烈变化,每发生一次火灾,森林成分就会发生级联变化。
简单来说就是,哪怕是偶发的火灾也会造成森林退化,大树变成小树。
前面我们说了,热带雨林是“地球之肺”,为生物提供氧气。而热带雨林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 固碳 。热带雨林可以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碳固定在植物体内或土壤中,以此来改善全球变暖的情况。
而越来越多的火灾,已经让雨林的固碳能力减弱,从而加剧温室效应。 如果热带雨林遭遇火灾,原本被固定在树木中的有机碳经过燃烧后会变成二氧化碳被释放到大气中,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除此之外,我们担心的是雨林最终会变成草原,再然后变成沙漠!热带多雨炎热的气候塑造了雨林,但雨林也维持了这一气候的运转。
如果持续毁林,这个稳定循环将会被打破,那么整个亚马逊可能有一天会被推离旧的平衡,从稠密的热带雨林变成开放林地或者稀树草原。
一旦这种事情发生,那将是这个星球生态的头等大事,比几万年前撒哈拉从草原变为沙漠更加严重,也将会是人类文明面对的最大一次灭绝。
所以对热带雨林的保护,真的不是无关紧要的,它关乎全人类的未来。
亚马逊雨林为什么会被称作“地球之肺”?它为何在不断缩小?
热带雨林对地球气候至为重要,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逊热带雨林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这片雨林遍布动植物,但却成为了人类禁区,它到底有多可怕呢?它的面积超过了550万平方公里,抵得上两个印度了,虽然降雨量十分丰富,但全年闷热潮湿,温度也在20度以上,亚马逊雨林有“世界动植物王国”的称号,即使现在地球环境不断恶化,但在亚马逊雨林里也能发现很多新型的动植物种类,成为了许多生物探险家的天堂。“生命禁区”的来历那为什么亚马逊雨林成为了“生命禁区”呢?科学家认为,正是因为亚马逊雨林的动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在闷热潮湿的环境里更容易滋生害虫细菌,人类一旦进入雨林中很容易感染疾病。在热带雨林中,有很多的剧毒生物和大型食肉动物,如果人类不小心暴露在他们面前,被咬上一口,有很大的可能就一命呜呼了。在亚马逊雨林中随处可见密密麻麻的蚂蚁,剧毒的蛇虫和大型蜘蛛,这些都让人类感到害怕,就像世界上最毒的箭毒蛙,生活在亚马逊雨林中,一旦被盯上,那就只能祈祷了。热带雨林中的水虽然这些动物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但在恶劣未知的环境中,人类难免感到害怕崩溃。但仍然有一些胆大的探险家,为了寻找珍稀生物不惜来到热带雨林中,如果人类一旦决定要前往亚马逊雨林,一定要带好充足的食物与水,虽然热带雨林的水资源十分丰富,但这些水中都含有大量的细菌微生物,是不能直接饮用的。如果在雨林中不小心迷了路,没有充足的体力,又怎能走得出去呢?进入亚马逊雨林是一场赌注,即使有人携带了充足的水和食物,穿上了厚重的探险服,但仍然会遭遇意外,如果没有人及时救助,在偌大的雨林中,很有可能会丢失性命。人类对雨林的破坏亚马逊雨林固然可怕,但人类对雨林的破坏力也不容忽视,随着热带雨林面积的减少,动植物的栖息地也在被破坏,很多的珍稀动物也在慢慢减少,如今森林覆盖率已经不足60%了,罪魁祸首便是人类。
亚马孙雨林大火已经烧了半个多月,这会对地球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亚马孙雨林的意义,远不止一大片森林那么简单亚马孙火灾消息铺天盖地席卷而来,蔓延得像这场大火一样轰动一样快。熊熊燃烧的烈火图、再配上一些动物仓皇出逃的照片,已撩拨人们的情绪;再配上“巴西浩劫:亚马孙大火持续十天十夜,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地球之肺衰竭,媒体集体噤声,政府不闻不问”这类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更是让天灾多添一丝人祸的阴谋味道。然而仔细分辨消息,其实刷屏的许多照片都跟此次火灾无关,或是之前亚马孙火灾的照片——是的,大火几乎年年都有。而这次的火灾主要集中在巴西的亚马孙州,原本是多地高频爆发的零星小火,逐渐燃烧汇集在一起,才演变为大火。8月18日时,大风导致烟雾弥散了至少半个巴西,影响到了大量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比如圣保罗市居民经历了停电,当地时间下午一点,黑烟已经遮天蔽日,整个天空都变暗了,造成大量恐慌,森林火灾消息便逐渐发酵。据巴西的国家太空研究机构(INPE)发表的数据显示,最近一周火灾爆发严重,短短七(8.15-8.22)就有 9500 起森林火灾,滚滚浓烟在卫星照片上都清晰可见。火灾在 8 月 17 日达到顶峰,18 日以后逐渐递减。截止今日,灾情已慢慢得到控制,考虑接下来亚马孙地方出现降雨的天气预报,这次火灾可以说已经度过了凶险期。虽然没有某些言论渲染得那么恐慌,但这次的火灾就不值得关注了吗?不,这背后透露出一个可怕的事实——雨林竟然起火了。
亚马逊雨林烧了3个星期,什么原因导致雨林燃烧?
亚马逊雨林是热带雨林,理论上是很难发生自然火灾的。但巴西境内的亚马逊雨林一年发生的火灾数目将近4万起,在一个不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发生数目如此多的火灾,那么原因只可能有一个,那就是人为纵火,并且是故意的人为纵火。诚然,亚马逊雨林是“地球之肺”,是属于全世界的。但亚马逊雨林是在巴西境内,所以它更是属于巴西人民的。保护环境可能是全世界的共识,但对于落后地区食不果腹的人们的来说,生存远比保护环境更重要。巴西的经济水平很低,同时相比起广袤的雨林面积,巴西的耕地面积并不十分充裕。所以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耕地来维持生活,只能选择破坏雨林。而破坏雨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一把火把雨林烧掉。这是一种不顾大局、急功近利的行为。但对于落后地区的人们来说,可供他们选择余地并不多。如果他们能有发达国家人民一样富足的生活,相信他们也可以保护环境,守护亚马逊雨林。但事实却不是这样,我们对这种刻意纵火的行为只一味地批判并不能直指问题的根源,反而会有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既视感。燃烧过后的亚马逊雨林所以问题的答案已经很清楚了,因为落后地区的人们需要耕地,所以他们纵火点燃了亚马逊雨林。这种纵火行为一年有四万起,我们不知道究竟是哪一起纵火引发了这场无法控制的大火,我们更无法找到一种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方法。
亚马逊森林大火发生原因 亚马逊森林内部气温高易着火
亚马逊雨林作为地球之肺,其对于全球整个生态环境的维护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近年来,亚马逊森林曾频频起火。科家们对背后的原因进行探测后,得出了如下结论。由于亚马逊雨林的温度过高,因此与砍伐行为相遇,容易出现火灾。亚马逊雨林内部的原住民经常不加节制的砍伐树木,而树木在干燥的情况下便会起火,火势蔓延的速度也会加快。 一、亚马逊森林内部气温高 之所以会频频起火,是由于亚马逊森林一直处于一个高温的环境中。众所周知,亚马逊平原是位于热带地区的,整个亚马逊森林内部气温都非常高,而温室效应的现象也非常严重。再加上雨林内部的原住民经常砍伐树木,而树木一旦不够潮湿,遇到干燥的环境,便容易起火。 亚马逊雨林自诞生以来,火灾发生的次数就不在少数。而随着人类对亚马逊森林的进一步探索以及人类文明的逐步发展,亚马逊雨林的火灾也增加得越来越快,其被火烧的现象也越来越严峻。据统计,近年来,亚马逊森林所发生的火灾已经达到了数万之数,而火灾频发也导致亚马逊雨林的面积急剧减小。 很多人疑惑,亚马逊森林虽然气温很高,但是由于其内部空气非常湿润,树木被点燃的可能性应该很小。这一推断其实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虽然亚马逊雨林的空气湿润。但是在太阳暴晒,太阳辐射增大的情况下,部分地区仍会出现高温干燥的情况。 二、扑灭大火很难 在部分区域处于高温干燥的环境中,木材或者其他易燃物很容易滋生火苗。再加上亚马逊森林内部有许多木材等易燃物,火苗一经诞生,便会迅速同旁边的易燃物相联系,由此火势会越来越大,扑灭行为也越来越难。至此,亚马逊森林曾经发生过一起超大火灾。而工作人员在16天后才成功将大火扑灭。由此可见,亚马逊森林内部发生火灾是很容易的,并且扑灭火势是很难的。
亚马逊大火灾的原因是什么
不少学者认为,亚马孙的这次大火,和之前的美国加州火灾不太一样。INPE资深科学家Alberto Setzer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此次大火“90%的火灾是人为的,无论是故意还是偶然”。
事实上,雨林地区的火灾大多是由人为导致。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讲师陈锋曾多次到我国云南林区调研。他告诉《中国科学报》,当地95%以上的火灾由烧荒、上坟烧纸等人为因素引起。
如果亚马逊森林被烧毁,对地球生态会有何影响?
森林对于地球环境的调节平衡等作用大家都心知肚明,影响的不仅仅确实植物,那里更有丰富的水源和物种分布,如果火势一直得不到控制,对地球整体环境的影响也会凸显出来!它也是许多昆虫和动物物种的家园。医生开出的药物中约有一半最初来自亚马逊雨林中的植物和动物。如果亚马逊雨林继续被清除,我们将失去所有这些重要的植物和动物。雨林的烟雾甚至蔓延到了几千公里之外的城市,火海在亚马逊雨林中疯狂肆虐,导致亚马逊雨林中的热带植被、树木和其中所栖息的动物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伤害。所以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因雨林的生态功能减弱,所以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雨林地区物种丰富,是世界的基因宝库,所以物种灭绝速度将大大加快。地球之肺损伤了,最后伤害的也是我们自己。低海拔地区和山区的人可能感觉不明显,但是在高原地区,本身植物生长不发达,氧气本来就稀薄,将会变得更加稀薄。保护亚马逊雨林已经成了国际上的共识,很多专门保护亚马逊雨林的环保机构也接连成立,这些机构的目的是保护雨林,同时向雨林所在地区的人,宣传雨林的重要性,虽然亚马逊热带雨林火灾在全球来讲是小范围的,但是他造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大量的二氧化碳,粉尘的产生以及地标森林覆盖的减少,均会对当地的自然生态产生不少的影响,有数据认为,1960年到现在,全球森林面积下降了一半,那么如果这个数据准确,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这个数据又是否准确呢?它是如何界定森林的标准呢?也需要考据。
亚马逊森林火灾会对整个地球生态产生了什么影响?
为了应对在亚马孙雨林肆虐的火灾,中国建筑师为空中消防战士——无人消防机设计了巨大的高塔作为它们的消防站。一只犰狳从树后蹿出,在一堆树叶中搜寻食物。突然响起一阵噼里啪啦的异响,这只穿山甲般的小兽立马将爪子搭在脖子上,蜷缩成一团。烟雾在不远处袅袅升起……很快就腾起了火焰,并蔓延开来,但消防员恐无从着陆:这一幕发生在亚马孙雨林深处。然而,透过树梢可以看到远处高塔上似乎有一队不明飞行物起飞并迅速靠近。这些是装备消防水枪的无人机。50余架无人机在树枝间穿梭,在起火点上空停稳并向下喷水,至水耗尽就返回高塔补充。在这样的“滂沱大雨”下,原本肆意横行的火苗很快缴械投降。无人机圆满完成任务,凯旋而归……醒醒,别做梦了。在亚马孙雨林深处的火灾确实存在,但高塔和空中消防战士暂时还只是五位中国建筑师天马行空的想象:这批名为“雨林守护者(Rainforest Guardians Skyscraper)”的概念建筑是他们参加2014年度业内前卫杂志eVolo摩天大楼设计竞赛的作品。该设计并未获得一等奖,但由于它针对森林火灾这一自然灾害的独特设计而获得鼓励奖。最近这二十几年,火灾光顾亚马孙盆地的频次翻了一番。1998年,一场特大森林火灾蹂躏了巴西北部罗赖马州12000平方千米的植被。大火持续了4个月,罗赖马州7%的森林面积就此消失。祸不单行,即便火灾停止了,森林仍无法归于平静。“高大的热带雨林在火灾肆虐后重振生机的本领并不比它们抵御火灾的能力强多少,热带雨林被焚毁而腾出的空间很快被火灾后迅速生长的热带稀树草原占据,而其生物多样性远不及热带雨林。”美国伍兹霍尔研究中心(Woods Hole Research Center)研究员迈克尔·科(Michael T. Coe)解释道。热带稀树草原的高草和灌木仅需2至3年即可长成,然而热带雨林需要长达数个世纪才能恢复至原先的状态。总之,火灾在令森林消失的同时使稀树草原得到迅速扩张……而麻烦在于,稀树草原相比热带雨林更为干燥且极易引燃。一旦起火,火势在稀树草原中将以惊人的100米/分钟的速度蔓延,而在热带雨林中不过0.5米/分钟。
为了浇灭连烧3周的亚马逊大火,美国派出的灭火飞机B747有什么来头?
美国派出的灭火飞机B747可以说是客机的升级版,因为普通的飞机能够携带的阻燃剂很少,而像这样“地球之肺”的大型火灾,阻燃剂少了那是远远不够的。而且B747灭火飞机喷洒的阻燃剂的面积也是一般灭火飞机无法比拟的。此次派出它来灭火也是证明亚马逊热带森林火势之大,也间接表明亚马逊热带森林的气候也是升高不少,毕竟这一次大火史无前例的。号称“地球之肺”的亚马逊热带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横跨了8个国家,占地面积达700万平方公里。它储存了8亿立方米的木材,能供应地球20%的氧气。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会派出B747-400这架灭火飞机去扑灭大火,而不是随便派个灭火直升机去。而且B747的机腹内可装载71922升的阻燃剂,容量比洛克希德的P-3 Orion灭火机容量高了7倍,并且装了4个喷口,无需低空飞行就可喷洒大量的阻燃剂。其优势在于可以装载更多的阻燃剂,所铺洒的面积也更大,所以从铺洒面积上来看B747—400这架飞机更适合去扑灭这种大型热带雨林的大火。生态发展对于人类生存是互利共赢的,过度消耗地球资源早晚有一天人们自食其果,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才是遏制自然灾害的根本,从源头解决问题。如果巴西继续过度采伐热带雨林,那时所发生的森林火灾,是再多的再大的灭火飞机也是难以扑灭的。
为何说连烧三周的亚马逊大火烧掉了巴西的最后一条底裤?
亚马逊是世界的肺,也是一个大型的制造氧气的机器,但是对于巴西来说,亚马逊就更加的重要了,因为几乎都是依靠着亚马逊,所以对于巴西来说亚马逊的大火可以说是烧掉了最后一个底裤了。亚马逊雨林的农业方式非常的原始,所以很早的时候就依靠树木的燃烧的灰当做肥料。然而热带雨林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土壤腐殖质浅薄,耕种后很快营养消耗殆尽,农民被迫对新的雨林毁林开荒。所以,火焚森林是在当地地方政府保护范围之内。而且巴西为了保护好这个亚马逊雨林·,为了保护这个世界都非常关注的地球的肺遭到进一步的破坏,巴西政府计划在2018年前每年退耕还林2100平方公里,并且做到了。有些人没多大概念,大约就是每年种2100平方公里的树,三年就种一个上海那么大的面积。巴西在进口方面主要是电子设备、小麦、汽车等。在出口方面大多是钢材还有矿产。这些都是矿产,大工业,但是这些都和巴西的内部的亚马逊森林没有任何的关系,可以说没有带来利益!所以巴西拥有着亚马逊这样很好的资源,但是却无能为力将其转换为本国的经济,反而还需要保护起来,不然会受到其他国家的指责。在近几年中,巴西的政治开始出现危机,而且在经济方面也开始得到一定的退后,所以对于亚马逊森林的保护方面可能没有那么好了,其破坏率已飙升至创纪录水平。自今年1月份新总统博尔索纳罗上任以来,亚马逊雨林的树木正以每周超过两个曼哈顿面积的速度消失。
上一篇:王俊凯改航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