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应该怎么样过春节
留学生是如何过年的?
2013年的春节,应该是我唯一一个没有和家人一起过的春节了。其实一开始也没有什么感觉,在LA的华人好朋友也不少,大家吃着火锅唱着歌,来瓶小酒助助兴,也是其乐融融。直到看到那年春晚的片头,有一个关于“回家”的广告。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留学在外,碰到过那么多语言、生活、学习上的困难与辛苦,我从来都觉得是一种磨砺,也从不会和爸妈说起。唯独在这欢乐喜庆的日子里,我想念他们的情绪格外强烈。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最想把自己的快乐与之分享的对象就是他们。我想和他们一起贴春联,一起搞卫生,一起分享这一年所有的琐碎细节。然而他们却不在身边。又过了几年,见到了身边种种同学朋友同事,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是深漂北漂沪漂,还是绿卡枫叶卡,每一个过年漂泊在外的人,都有他必须坚持的理由。苏轼先生有言:此心安处是吾乡。只要和家人的心在一起,尽管独身一人,亦能获得温暖与力量。愿天下游子,能回家的阖家团圆,不能回家的平安喜乐。祝大家春节快乐。
留学生在海外可以怎样过新年
春节将至。但是很多留学生远在异国他乡,不少学子心中生出了深深的失落感。下面来说说留学生在海外可以怎样过新年,一起来看看。 独在异乡 失落感普遍存在 当被问及“春节怎么过”时,大多数受访的海外学子都表现出一种回不了家的失落感。在西班牙奥维耶多大学留学的刘嘉瑞说:“在国内时,我从小到大都是和家人一起过春节,如今已经有两年没在家过春节了。春节将至,看到朋友们在朋友圈里分享各自和家人在一起为迎接春节而忙活的时候,我心里还是挺失落的,也会很想家。” 纪梦茹就读于德国哥廷根大学,她非常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特别是春节。在国外留学已经一年半了,她一直没能回家过年。自认为是“吃货”的她,因不能和家人一起度过一个有说有笑、开怀大吃的春节而备感失落。“除夕的时候我会和家人视频,但是因为大家要忙着准备年夜饭,通常没说几句就匆匆结束了视频,这时心里还是会有些难过。”纪梦茹说。 为了弥补春节回不了家的遗憾,纪梦茹计划着与好友结伴出行。为了弥补春节回不了家的遗憾,纪梦茹计划着与好友结伴出行。 春节不能回家,除了学子有失落感,家长因孩子过年不能回家团聚,心里也不是滋味儿,但是大多数父母都不愿意给孩子传递负能量。王嘉旸在加拿大多伦多上大学,她妈妈说:“每次过节,我和她爸爸看着空荡荡的家还是挺失落的。和女儿联系的时候怕她想家,一般都说一些开心的事儿。有时候我会忍不住流眼泪,就赶快把摄像头对着她爸爸,只想把自己开心的一面带给女儿。”刘嘉瑞每年除夕也会和家人视频,他说:“从镜头里我能看到家里热热闹闹的场面,虽然不能跟家人一起过年,但是看到他们开心,我心里也美滋滋的。家人们会在视频里抢着跟我说话,每次听到他们说‘你在外面要好好的,不用担心我们,家里一切都好’的时候,眼泪就会在我的眼眶里打转。” 相约好友 驱散失落感 “在西班牙过年虽然不如在家那么温暖热闹,但好在有中国小伙伴,可以相约一起过年,失落感不会那么大,比一个人在异国他乡要好很多。”刘嘉瑞说,“过年的时候,在西班牙的中国好友会聚在一起,要么在家做饭,要么外出聚餐。大家在一起做年夜饭、玩游戏、看春晚,过年的气氛还是很浓的。” 刘嘉瑞(右一)聚集了一批好友,准备在除夕夜吃火锅庆祝一番。刘嘉瑞(右一)聚集了一批好友,准备在除夕夜吃火锅庆祝一番。 去年除夕,在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留学的胡玉卿就和3个小伙伴一起比赛包饺子,看谁包得最好看,吃起来最美味。“以前在家过年时,我跟我妈学了如何调馅,所以那天我包了三鲜馅的水饺,一出锅就被抢光了,大家都说特别好吃。”胡玉卿非常自豪地说。 与刘嘉瑞和胡玉卿一样,很多受访的海外学子表示,除夕夜一般会和两三个好友一起度过,大家聚在一起,春节过得也很充实。除了包饺子、吃年夜饭,也有学子会凑在一起学习、准备考试。“在加拿大,圣诞假期一结束,新学期就开始了,一般到中国快过年的时候,也是学业压力很大的时候,要准备很多场大考试,还要写作业。所以我们过年期间经常会聚在一起学习,累了的时候还可以相互激励。学着学着时间就过去了,过年回不了家的失落感也就变淡了。”王嘉旸说。 参与集体活动 展示文化风情 现在,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和留学生数量的增加,在海外庆祝中国春节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在我们学校附近,有一个中餐厅,老板是中国人,除夕夜他会邀请我们中国留学生到餐厅吃年夜饭,我们也会提前过去贴对联、挂灯笼、贴福字,营造春节的氛围。在除夕夜,老板的父母会包很多饺子,还会给我们发红包,这样过春节也算年味十足,感觉跟在国内过年差不多。”王嘉旸说,“在尼亚加拉大瀑布,过年的时候会有免费的音乐会,学校社团也会举办华人春晚,听说今年请来了两个国内的明星,我和几个小伙伴好不容易抢到了门票,准备到时候去看看。” 举办迎新春活动,除了为中国留学生提供了娱乐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中国文化。刘嘉瑞说:“春节期间,我们学校会组织中国学生在校门口摆摊卖吉祥物、春联、灯笼,还有很多中国小吃。这时我一定会去逛逛,感受一下过年的气氛。除了中国留学生以外,还有很多当地人也去逛。每当有外国学生问我中国春节的习俗时,我都会特别自豪地向他们讲述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届时,学校里的华人社团还会开设一个学习班,教外国学生写春联、做灯笼、包饺子等,外国学生因为好奇,会很踊跃地参加。去年有一位西班牙的女同学参加完活动后,还把自己包的饺子带回了家,他们一家人品尝了饺子之后,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随后特意报了一个旅行团,准备到中国去看看。”(
春节有哪些习俗俗
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时间交界点,人们除旧布新,卸下一年的疲惫,感受浓郁的年味,享受幸福美满。用最庄重的仪式感,表达出对这个节日的重视,祈愿新年吉祥。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剪窗花、写春联、贴年画、挂灯笼、放鞭炮、包饺子、守岁、拜年,一个个习俗,孕育了中国特有的“年味”。春节的习俗:春节风俗1:打扫房子在过春节的前一天,全家一起做个大扫除,把整个家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大年初一就不再动扫帚等清洁工具,这是很普遍的一个习俗,“扫尘”的读音通“扫陈”,意味着扫除陈旧,除尘布新,把一切晦气和霉运扫地出门,辞去旧年,干干净净地以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这项每年春节都十分重要的活动,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春节风俗2:挂年画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年画是中国古代一种寓意吉祥的形象。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衍生形成的一种中国民间特殊的象征性装饰艺术,中国早期的年画都与驱凶避邪、祈福迎祥这两个母题有着密切关系,在祈祷丰收、祭祀祖宗、驱妖除怪等年节风俗习俗化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年节装饰艺术。春节风俗3:写春联贴门神春联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宋代时,人们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后来,人们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除了春联外,不少地方也保留着贴门神的习俗。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而由于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自此,以这两位名将作为门神的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春节风俗4:年夜饭除夕晚上,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年三十的饺子一般要在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晚上子时再吃,因为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开始。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春节风俗5:共饮屠苏酒什么是屠苏酒呢?屠苏是一种草名,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的,饮屠苏酒的风俗则是经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每年腊月,孙思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此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古人饮屠苏酒的方法很独特,平常饮酒是年长者先饮,而饮此酒是从年少的小儿饮起,年长者在后,每人只饮少许,古人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春节风俗6:互相拜年春节当天一家老小换上崭新的衣服,和亲戚之间互相走动串门,互相拜年是春节重要的活动之一。很多人在外面工作,一年可能见不了几次,这个习俗可以很好地加深亲戚朋友之间的感情。其中小孩子就特别喜欢拜年,因为小孩子给长辈拜年之后,长辈通常要给一个红包,称为“压岁钱”,据说能够辟邪驱鬼,保小孩子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除了小孩会给长辈拜年之外,同龄的人之间也会互相道贺,说些吉祥话庆祝新年。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关于过春节的习俗,从古至今也是流传下来很多,而且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别,正是这些有趣的习俗让过春节这项活动充满了仪式感。
春节有哪些习俗?
春节的习俗:贴春红、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祭祖等。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贺岁活动,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飘色、舞龙、游神、庙会、逛花街、赏花灯、游锣鼓、游标旗、烧烟花、祈福、掼春,也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等。春节期间贴年红、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各地皆有之,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春节民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关于春节的传说: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人们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后来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老人告知了人们驱赶“年”兽的办法。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春节。
国外 春节民俗
朝鲜和韩国的春节民俗是吃年糕汤,放风筝,打陀螺,玩跷跷板等。
蒙古国也过春节,春节在蒙古语中称“查干萨尔”,意为“白色的月亮”,因此有人习惯称蒙古国的春节为“白月节”。 “白月节”是蒙古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国家法律规定“白月节”放假3天。 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打扫卫生,干干净净迎新年。除夕夜是蒙古人合家团聚的日子,人们准备了美味佳肴,有煮熟的整羊、摆成塔状的点心、包子、饺子,还有奶茶、酸奶等。
春节,新加坡华人以交换"红包"、悬挂红色的小旗和吃鱼来表示他们的信念。新年吃鱼意味着吉利。鱼和菜蔬分别盛在圆碟子里,撒上胡椒和调味品,用筷子搅拌各种配料,做着向上搅调的姿势。据说,此举象征着在未来的事业中发财和幸运。新加坡的华人有一道菜叫作“鱼生”,鱼生广东人吃得多了,在九江,就能尝到九江鼎鼎有名的“捞鱼生”。食家说,自有九江人开始,就有这种“捞鱼生”的吃法了。 九江人吃鱼生时,需要筷子捞匀配料,有“捞起捞起”的好意头,渐渐成了当地的一种习俗。在九江白米巷的这家荣华酒店还保留着这个吃法。据酒店老板陈满华介绍,“捞鱼生”的特点主要是配料,有炸芋头丝、红白萝卜丝、炸粉丝、姜丝、蒜丝、辣椒丝、葱丝、榄角碎、荞头丝、麻花粒、白芝麻、花生等,总共有十几道配料。光是准备这么多种配料,师傅就要花上半天时间,还要将选好的鱼进行专门的放养。客人一到就立即杀鱼放血,以保持鱼肉的新鲜味美。难怪要预约才能吃到了。片片薄薄晶莹剔透的鲩鱼肉上撒上了清香的柠檬叶丝,鲜美极了。食家说鱼生要即捞即吃,吃完再继续捞。原来“捞鱼生”还分两种不同季节的捞法。先看看冬天的吃法吧。冬天要先捞鱼再捞配料,好让鱼吸收配料的香味。先将鱼生放入大盘中,加生油一起捞,生油起杀菌的作用,放胡椒、盐捞匀,接着放浸了白醋的萝卜、糖,再加生油,把各种配料都放适量进去,捞均匀,最后撒芋丝、花生、麻花粒这些脆口的配料。夏天则程序相反,由于天气炎热,要先捞配料再捞鱼,这样鱼肉就能保持鲜美。一筷子夹下去什么配料都有了,入口爽脆,咬到鱼生则鲜嫩清甜。新加坡华人的幸福之道包含着四个方面,即幸运、富裕、和平和长寿
出国留学生如何过春节
2017年是中国传统的鸡年,很多出国留学生需要在国外过年,那么他们是怎么度过春节呢?跟着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出国留学生是如何度过鸡年春节 1月28日,中国的农历春节,在人们的翘首期盼中正悄悄赶来。 春节是喜庆和团聚的大日子,但对于大部分留学在外的游子而言,往往剩下更多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和与往日大相径庭的除夕体验。 近年来,外国人对中国的春节也颇有兴趣,就连BBC也专门以中国春节为主题,拍摄了一套特别中国风的纪录片,《中国新年》,评分高达9.5分。 but,留学生朋友们还是慎入吧,看了特别想回家过年! 其实,异国的春节是和国内不一样的景象,与其让自己犯思乡病,不如找一些朋友在国外抱团取暖。 春节期间留学生们大致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1.乐观型---忙到忘了过节 累觉不爱了!由于学制的不同,每年过春节的时候,正是国外大学进行考试的时候,很多留学生都是在准备复习中度过了自己的年三十。 繁忙的学业,让他们几乎忘记了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更没有时间去思考怎样过节。 2.望梅止渴型----网络上我们来相会 当然,对于更大部分留学生而言,春节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还是备受重视的。 作为团圆的节日,能有幸回祖国过春节,可谓全体中国留学生心向往之的夙愿。 然而,欧美大部分学校在春节期间是并不放假的,对于留学的学子而言,回家过年就变得难以实现了。 还好!不能回家,留学生仍然可以和家人“见面”,网络的迅猛发展,减少了面对面沟通上的地域阻隔,很多学子通过视频的方式给家人拜年,既能话话家常又能看见样子,而且更为经济便利些。 现在的留学生们,绝大部分都有过对着视频过年的体验,这种方式也就成为了留学生和家人交流的最便捷的方法。 3.食神型---吃上完美的年夜饭才是头等大事 年夜饭在春节是一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大部分留学在外的人儿也会选择给自己弄上一桌,此时此刻,一块留学的同学更胜似亲人。大家聚在一块,抱团取暖! 中国学生通常在做年夜饭的问题上分工也很明确。谁去超市买菜,谁掌勺,谁负责找春晚节目,谁负责贴对联,大家此时行动的也都很麻利,为的就是让身在异乡的除夕添些年味儿。 以前在国内什么都不会做的留学生,从出了国起大多数也都蜕变了。从简单的煮面、煎蛋,到复杂的炒菜、煲汤,一段时间后,大家都成了“中国好厨子”。做年夜饭时,很多中国同学的聚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包一顿饺子,而是做一桌丰盛的大餐。 4.BGM型----就算我不看我也要放 春晚作为春节的必备背景音,留学生们也不愿错过。除夕夜,很多留学生都会借助网络观看春晚,电脑上搜出直播,再插上电视。 年夜饭伴着春晚节目,氛围立刻就暖起来了,当然也有很多同学是认真在看春晚的,看看今年还能看到什么好笑的节目,什么喜欢的明星。(好笑的越来越少了) 5.文化传播型---此刻,我的中国心闪闪发光 随着中国留学生人数的增多,一些老外教授也了解了春节,知道这个节日对中国人的意义,一些留学生们会享受到老美教授邀请去他家过节的待遇。 更有同学会主动相邀外国友人来自己的年夜饭局感受感受。跟老外包包饺子,看看节目,聊聊文化,同样很有意思,当然这种方法也很容易交到朋友,向外国人展现自己的文化,也增进了互相的了解,可以更好的融入了留学生活。 6.闲不下来型----我就是不要待在家里过春节 一些国家的某些城市的春节气氛,并不比国内差。每到大年初一,在SF的唐人街,都会看到很多华人敲锣打鼓、舞龙舞狮,非常热闹,年味十足。 春节时,一些城市还会举办庙会庆祝中国的春节,各式各样的中国小吃和礼品摆满各个摊位,留学生会组团一起去中国城采购年货,这样在异国过春节一点都不会觉得孤单。 在国外,除了学习,还要感受当地的文化,旅游正是最好的方式。联欢结束后,有些同学如果没课程安排的话,也会邀三五好友一起游历国外的山山水水,过上一个在路上的春节,我那时候就在春节过后去了趟黄石,弥补了没过好年三十的遗憾..
留学生们是怎么在国外过年的
过一个月就是中国的春节了,春节可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对于出国留学的小伙伴来说,留学生们是怎么在国外过年的?下面我为大家做详细介绍。 一、网络团圆 对于大部分留学生而言,春节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还是备受重视的。 作为团圆的节日,“有幸回祖国过春节”,可谓全体中国留学生心向往之的夙愿。而欧美大部分学校在春节期间并不放假。对于在欧美留学的学子而言,“回家过年”就变得难以实现。 不能回家,留学生仍然可以和家人“见面”。网络的迅猛发展减少了面对面沟通上的地域阻隔,很多学子通过视频的方式给家人拜年,既能话话家常又能看见样子,而且更为经济便利些。现在的网络如此发达,上网和家人视频也就成了留学生偏爱的和家人交流的方式。 二、温暖年饭 年夜饭在春节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节目,留学在外的人儿也会选择给自己弄上一桌。 以前在国内什么都不会做的留学生,出国学的第一件事基本都是做饭。从简单的煮面、煎蛋,到复杂的炒菜、煲汤,一段时间后,大家都成了“中国好厨子”。做年夜饭时,很多中国同学的聚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包一顿饺子,而是做一桌丰盛的大餐。 在国外,年味淡了,虽然食材不比国内丰富,味道也不一定正宗,但大家自己动手,做一桌菜一起吃,气氛比去中国餐馆好。 当然,实在懒得动手,也可以去中餐馆嗨一把,有些餐馆气氛也是很不错的。 三、热闹春晚 春晚作为春节的必备背景音,留学生也不能错过。除夕夜,很多留学生都会借助网络观看春晚。 随着中国留学生人数的增多,一些外国教授也了解了春节,知道这个节日对中国人的意义。一些留学生们会享受到教授邀请去家中做客的待遇。跟外国人包包饺子、看看春晚甚是热闹。 同时,在海外,每逢过年,都会有各种各样团体组织的春节联欢会。出门靠朋友,在异国他乡相互“取暖”,有说不完的共同语言。 美国南加大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CSSA)每年都会举行春节联欢晚会。他们将在台上看到山寨版赵本山、宋祖英、刘谦,包括街舞、民族舞、民族和西洋乐器表演等十个左右节目。而加州华裔学生联盟会春节期间,选择在好莱坞举行激情四射的时尚派对,派对打扮最出位的男生和女生各获1000美元奖励。 四、逛中国城 一些国家的某些城市的春节气氛,并不比国内差。每到大年初一,在华人聚居地的大街上,都会看到很多华人敲锣打鼓、舞龙舞狮。 春节时,一些城市还会举办庙会庆祝中国的春节,各式各样的中国小吃和礼品摆满各个摊位。留学生可以一起去中国城采购年货,或邀请几名外国朋友,热热闹闹过大年。 五、春节旅游 在国外,除了学习,还要感受当地的文化,旅游正是最好的方式。新春佳节,联欢不过一个晚上,联欢结束后,邀三五好友一起游历国外的山山水水,倒也惬意。 春节时期也正好是一些学校考试周结束的时间,这时候出门逛逛风景、感受一下多元文化,给劳累了一学期的自己放个假,也是极好的。 关于谈谈留学生们是怎么在国外过年的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申请者能够有所帮助。
外国人是怎样庆祝新年的?
1、中文:新年快乐!2、意大利语:zhiBuon anno!3、英语:Happy New Year4、日语:あけまして おめでとう!5、法语:Bonne Année! 6、德语:Ein gutes neues Jahr!7、韩语:Seh heh bok mani bat uh seyo! 8、西班牙语:Feliz ano nuevo! 9、葡萄牙语:Feliz ano novo! 10、俄语:С Новым Годом ! (S novim godom) 11、阿拉伯语:Aam said!12、荷兰语:Gelukkig Nieuwjaar! 13、希腊语:Kali chronia!
国外是怎样过新年的?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新年为每年1月1日,中国、日本、越南以及东南亚华人多的地区新年为农历正月初月,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伊朗的新年为每年3月,柬埔寨新年为每年4月14日至16日,泰国新年为每年5月13日至15日。埃及新年为每年6月22日, 埃塞俄比亚新年为每年8月11日,缅甸新年为每年10月中旬的“跨朵节”,印度新年为每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菲律宾新年为每年12月30日。外国过新年的习俗1、在过新年时,日本人通常要到寺院、神社进行参拜,祈求一年平安吉祥。新年里第一次参拜有专门的名称,叫“初诣”,对日本人来说,“初诣”非常重要,只有进行“初诣”才意味着一年的开始。 2、在英国,新年即公历元旦,虽说这个节日没有圣诞节那样隆重,但各地还是会开展种种庆祝活动,以示辞旧迎新。在元旦前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瓶中有酒,柜中有肉。英国人认为,如果没有余下的酒肉,来年便会贫穷。3、法国人以酒来庆祝新年,人们从元旦起开始狂欢痛饮,直到1月3日才终止。元旦清晨,法国人还会上街看风向: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平安而炎热;刮西风,是一个捕鱼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歉收年。
外国人是怎么庆祝新年的?
在不同的国家,由于风俗习惯各异,所以庆祝节日的方式都不一样,有的时候很令人费解,但只要了解一下背后的寓意,就不足为奇了,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特殊文化。
印度:饿肚子
印度人在新年这天实行禁食,从凌晨直到午夜止。过了午夜各家才品尝准备好的饭菜,互相祝贺新年。
匈牙利:忌食飞禽
匈牙利人除夕之夜不吃禽类,因为他们认为吃鸡、鸭、鸽等飞禽,来年的幸运便会飞走。他们在新年送亲友的礼物,大都喜欢礼物上有“打扫烟囱工人”和小肥猪的图形,“打扫烟囱工人”当然是除旧的象征,胖乎乎的小肥猪,令人喜欢,蕴含也喜庆。人们在形象上尊敬小肥猪,但实际上又是另一回事了,因为他们新年的传统食品是油炸小乳猪,那是要拿小肥猪开刀的!杏花楼年夜饭也是包含了很多猪肉制品,冷热菜系都有。
保加利亚:打喷嚏得牛羊
你若在保加利亚人家里吃年饭,一定要打喷嚏,这样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当地习俗认为,第一个打喷嚏的人会给全家带来一年的幸福。于是主人走向自己的农场,将自己首先看到的第一只羊,第一头小牛,或者第一匹马驹牵过来,送给第一个打喷嚏的客人,这个喷嚏打得有多值啊。
法国:存酒喝光
法国人有一种迷信,认为除夕家中如有剩酒,来年会交厄运。只有干干净净,才能迎来一年的好日子。因此,他们宁可喝得酩酊大醉,也要将家中的酒喝个精光。
波兰:吃青菜
波兰少女在过新年时,要穿上特别的兔形衣服吃青菜,据说吃了青菜会事事顺心如意。
巴拉圭:不食烟火
年夜饭南美洲的巴拉圭人将年终最后5天定为“冷食日”。这5天,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庶民百姓,都不动烟火,只吃冷食。新年零时钟声响后,才能开始点火烹煮佳肴,大摆宴席欢度新年。有朋友开玩笑说,新雅年夜饭半成品礼盒非常适合他们。
马达加斯加:忌吃肉
在马达加斯加,新年以前7天时间之内不准吃肉,要到除夕晚餐,方可吃些禽类。春节时,夫妇要向双方父母赠鸡尾,表示尊敬;向兄弟姐妹赠送鸡腿,表示关心和友谊。
越南:要喝汤
越南北方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除夕夜要到平日取水的地方烧香、磕头,并打一桶水煮年饭。煮好后,先祭奠祖宗,然后全家吃年夜饭。吃这顿饭时,绝对要喝汤。他们认为,不喝汤,来年种下的庄稼就会受旱。
外国过年是什么时候
外国过年是1月1日。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元旦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在我国,元旦一词古已有之,在文学作品中最早见于《晋书》。我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首月首日)日期并不一致。在中国历史上,正月一日有许多称谓,如元旦、元日、元正、元辰、元春、上日、元朔等,但在诸多称谓中还是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元旦祝福语1、元旦到,祝福到,元你捡个好运旦,孵出美事一件件;元你捡个快乐旦,孵出笑声一串串;元你捡个逍遥旦,孵出幸福一年年。2、元旦到了,我把蓝天送给你,愿你的心情从此蔚蓝;我把阳光送给你,愿你的未来从此明亮;我把繁星送给你,愿你的人生从此璀璨,元旦快乐。3、别离风雨,迎接风雪,又是元旦;挥别霉运,拥抱明天,又是新年。最暖最美最丽的祝福就在今天,最暖最美最丽的幸运就在身边,愿你平安每一年,健康每一天,元旦快乐。4、新年伊始是元旦,万象更新换新颜。不再懒散拼搏干,克服困难勇向前。告别昨日的失败,振作精神创未来。祝你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创造辉煌。5、元旦来临心情好,风景入目挑一挑,帘卷西风你莫听,夜凉如水你莫察,没事信息翻一翻,祝你好运连成串,喜上眉梢又一年。
留学生过春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再过一个月就是中国的春节了,春节可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家团圆的好日子。那么对于身在海外不能回家过春节的留学生们,都是如何过春节的呢?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忙到遗忘 由于学制的不同,每年过春节的时候,正是国外大学考试的时候,很多留学生都是在准备复习中度过的。繁忙的学业让他们几乎忘记了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更没有时间去思考怎样过节。 无暇过节之外,一些留学生也不会庆祝农历春节,而是将春节当做平常日子对待。最多就是跟朋友在家一起吃顿火锅了事。他们认为,学校不会因春节而放假,自己也不必大费周章,一起吃顿火锅就可以。 网络团圆 对于大部分留学生而言,春节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还是备受重视的。 作为团圆的节日,“有幸回祖国过春节”,可谓全体中国留学生心向往之的夙愿。而欧美大部分学校在春节期间并不放假。对于在欧美留学的学子而言,“回家过年”就变得难以实现。 不能回家,留学生仍然可以和家人“见面”。网络的迅猛发展减少了面对面沟通上的地域阻隔,很多学子通过视频的方式给家人拜年,既能话话家常又能看见样子,而且更为经济便利些。现在的网络如此发达,上网和家人视频也就成了留学生偏爱的和家人交流的方式。 温暖年饭 年夜饭在春节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节目,留学在外的人儿也会选择给自己弄上一桌。 以前在国内什么都不会做的留学生,出国学的第一件事基本都是做饭。从简单的煮面、煎蛋,到复杂的炒菜、煲汤,一段时间后,大家都成了“中国好厨子”。做年夜饭时,很多中国同学的聚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包一顿饺子,而是做一桌丰盛的大餐。 在国外,年味淡了,虽然食材不比国内丰富,味道也不一定正宗,但大家自己动手,做一桌菜一起吃,气氛比去中国餐馆好。 当然,实在懒得动手,也可以去中餐馆嗨一把,有些餐馆气氛也是很不错的。 热闹春晚 春晚作为春节的必备背景音,留学生也不能错过。除夕夜,很多留学生都会借助网络观看春晚。 随着中国留学生人数的增多,一些外国教授也了解了春节,知道这个节日对中国人的意义。一些留学生们会享受到教授邀请去家中做客的待遇。跟外国人包包饺子、看看春晚甚是热闹。 同时,在海外,每逢过年,都会有各种各样团体组织的春节联欢会。出门靠朋友,在异国他乡相互“取暖”,有说不完的共同语言。 美国南加大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CSSA)每年都会举行春节联欢晚会。他们将在台上看到山寨版赵本山、宋祖英、刘谦,包括街舞、民族舞、民族和西洋乐器表演等十个左右节目。而加州华裔学生联盟会春节期间,选择在好莱坞举行激情四射的时尚派对,派对打扮最出位的男生和女生各获1000美元奖励。 逛中国城 一些国家的某些城市的春节气氛,并不比国内差。每到大年初一,在华人聚居地的大街上,都会看到很多华人敲锣打鼓、舞龙舞狮。 春节时,一些城市还会举办庙会庆祝中国的春节,各式各样的中国小吃和礼品摆满各个摊位。留学生可以一起去中国城采购年货,或邀请几名外国朋友,热热闹闹过大年。 春节旅游 在国外,除了学习,还要感受当地的文化,旅游正是最好的方式。新春佳节,联欢不过一个晚上,联欢结束后,邀三五好友一起游历国外的山山水水,倒也惬意。 春节时期也正好是一些学校考试周结束的时间,这时候出门逛逛风景、感受一下多元文化,给劳累了一学期的自己放个假,也是极好的。
上一篇:ofo被冻结145万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05-29 在国外应该怎么样过春节
- 05-29 ofo被冻结145万
- 05-29 60分钟以上韩国伦理片
- 05-29 超前凸后翘的美女
- 05-29 隋棠三胎产子
- 05-29 暑假减肥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