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座空间站送货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对我国航天事业有何积极影响?
在2021年9月20日,他在天中3号活跃飞船的长征7号杨四运载火火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了预定轨道,而且工作是非常顺利的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然后后来天宫3号货运飞船也将在轨道上运行的空间站进行了交会对接,其实这是我国在任航天工程的第20次发生任务了,已经运载火箭的389次飞行,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证明我国的载人航天的发展是越来越好。其实这也代表了我国的高新科技已经可以我国科研人员自己完全自主的研究开发了,并且这是强大的实力,它的发射也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在空间领域的发展,也提升了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科学学技术进步,而且在一定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这是非常具有影响意义的事情。虽然这不是第1个发射成功的载物飞船,但是任何一个飞船都有他自己的意义,并且这都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一个体现。同时这也是攻坚战中可以自主完成对接,然后转入组合体飞行段,这也为空间站在轨道建造之后,飞行任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是具有非常大的意义的,每一个飞船都有他自己存在的意义。天舟3号的发射其实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这其实也是对空间占有建造阶段的一个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的地方,所以它的意义也是非常大的。建设世界一流的航天发射场,其实一直是我国的一个奋斗的目标,所以为了中国的航天未来,我国的科技也是在一步一步的进步,而这也体现了我国的综合实力的增强。
美国航天局:将于夏季向国际空间站发射货运龙飞船
中新网6月5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5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消息称,SpaceX公司将于夏季向国际空间站发射美国货运龙飞船。
当地时间3月3日,美国宇航局在任务现场直播视频宣布,SpaceX载人龙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进行对接。载着载人龙飞船的助推火箭“猎鹰9”于3月2日,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飞船里有个假人模型,用来记录真实宇航员承受的各项数据。(资料图片)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网站发布消息称,将通过猎鹰9号(Falcon 9)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龙飞船。
据该领域消息人士称,龙飞船预计于7月21日发射。
报道称,5月份飞往国际空间站的龙飞船于6月5日在太平洋降落。
美国于2012年至2019年共向国际空间站发射18次SpaceX公司研发的货运龙飞船。其中一次由于运载火箭事故,未能飞抵空间站。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即将发射,此次发射的目的是什么?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即将发射,此次发射的目的是就是为了我们国家的空间站。知道我们国家这几年航天实验室非常好的,而且就是在五月中旬这一段时间来,本来就是计划这一段时间飞行,但是由于这几天的地震,还有一些地区的,一些地区的的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还有一些个别人的离开了我们,所以说这次会因为这些种种原因,然后会脱离或者是推迟发射,当然,我觉得航天发展我还会有很多的原因,这样说就是说害怕失败,比如说他投入了非常非常多,第二个就是他的风险非常大,第三个就是,而且必须发射的话,一定要成功的,不能说是失败的,所以说这个对于些压力是非常大的,第二就是最近的,也不是很好,我们都知道要发射火箭,或者是危险的话,一定要选择一个晴空万里,不能选择一个乌云密布,因为这样对我们发射非常不利,而且也会非常容易的失败,所以说我觉得这个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次发射天宫二号的话,也是有众多任务的,假如说就是探测一些太空,需要我们进行探测的,再就是因为前一段时间的一个关于太空的一个新闻,是真金到了,我们所有也是怀着一个探索的一个心里去观察的,第二个就是也是希望这次能够发射成功,然后因为这几天开心都知道这几天就在飞船的核心进仓进行物资的输送,还有燃料的,所以说相信再过一周左右或者,是,几天的样子,我估计就可以发射。也是希望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能够,越来越厉害,可以造福我们中国更多的人,然后希望我们这个可以走在别的国家的前面。加油吧!中国航天。
“天鹅座”飞船的主要参数
主要参数名称 参数 运载火箭 金牛座2号运载火箭 服务舱 继承“星”平台,黎明号 加压货舱 继承ISS多功能后勤舱 干质量(服务舱/加压货舱) 1500kg / 1800kg 高度(服务舱/加压货舱) 3.66m / 4.86m 最大直径 3.07m 加压舱货运容积(服务舱/加压货舱) 18.9m3 / 26.2m3 货物上行能力 2000kg(标准),2700kg(改进) 货物下行能力 1200kg 功率输出 3.5kW(太阳定向)
“天鹅座”飞船的介绍
“天鹅座”飞船是美国轨道科学公司因应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mmercial Orbital Transportation Services)发展计划的一部分而正在开发的无人驾驶补给飞船(Unmanned resupply spacecraft),是借由安塔瑞斯火箭来将飞船运送至国际太空站所在轨道以补给物资。2008年2月1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选中轨道科学公司为商业轨道运输服务计划的另外一个合作伙伴,并与之签订了空间法案协议。NASA将商业再补给服务合同授予轨道科学公司,要求该公司在2012-2016年间完成8次任务,运送约20000kg的货物到“国际空间站”。轨道科学公司根据合同要求将设计、制造和试验金牛座2号运载火箭和“天鹅座”飞船(Cygnus)。
2021世界航天发射活动预报!(附详单表格)
文 | 刘进军
这是来自未来的报告!
2021年1月8日,美国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猎鹰-9”火箭,将一颗土耳其的通信卫星送上天,打响了新一年火箭发射和竞赛的第一枪。2021年,世界航天发射将再度出现许多新奇迹和新 科技 ,各国的重点发射引起广泛注意,从诸多动向体现世界航天的变化。
2021年,世界航天发射预计将具有10大特点和成就。
(图)“神舟”飞船翱翔太空
按目前统计:2021年,世界航天发射大约100多次,其中预备发射大约60次,计划发射大约40次。美国准备发射45次;俄罗斯准备发射24次;中国航天发射可能会超过40次,再创新高。美国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将发射24次,其中14次发射“星链”互联网卫星。
但是,火箭预备发射会有变化,计划发射大多数不能完成。2021年,各国会报告新的发射计划,发射次数可能创造新纪录。根据预测:2021年,美国发射次数保持第一,中国可能第二,俄罗斯第三。
(图)美国“猎鹰-重型”火箭发射升空
(图) “长征-5B”运载火箭正在测试。
2021年,各国报告的航天器发射数量将超过1000颗,超越2020年。美国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将14次发射“星链”互联网卫星,将790颗“星链”卫星送上太空。1月24日,美国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发射一枚多次回收的“猎鹰-9”火箭,将143颗卫星送上天,创造世界航天发射新纪录。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全面转入建设“天宫-1”空间站的准备阶段。2021年 2022年间,中国预计发射空间站核心舱、2个实验舱、4艘载人飞船、4艘货运飞船等11次发射任务。2021年,中国可能3次发射阿根廷卫星逻辑公司的卫星,每次13颗。如果成功,中国将创造本国发射卫星数量的纪录。
根据预测:2021年,美国发射航天器数量稳居第一,中国第二,俄罗斯第三,但俄罗斯都是大卫星和飞船。
(图) 气象卫星
2021年,美国、俄罗斯将发射8艘载人飞船,奔赴太空和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联盟-MS”载人飞船将执行3次飞行任务。美国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的载人“龙”飞船飞行2次,“公理太空-1” 旅游 飞船1次,为国际空间站接送宇航员和太空游客。
2021年,美国波音公司的“星际线”载人飞船将首飞。“星际线”直径4.56米,长度5.03米,体积 11立方米,发射质量 13000千克,乘员最多7名;自由飞行60小时,停靠飞行210天,可重复使用10次。
“星际线”的指令舱采用无焊接结构,直径为4.56米,比“阿波罗”稍大,比“猎户座”稍小。指令舱增加了一个返回罩,以便在大气层猛烈下降时提供额外的保护。服务舱则为飞船提供推进和电力。
2019年,“星际线”已经经过2次飞行试验。根据计划:2021年3月29日,“星际线”会进行一次无人试验飞行。6 7月间,“星际线”进行首次载人试飞,对接国际空间站。宇航员为3上太空的巴里·威尔莫尔、4次飞天的迈克尔·芬克和航天女兵妮可·阿努阿普·曼。
最值得庆贺的是2021年中国“神舟-12”飞船可能飞行,对接“天宫-1”号空间站的核心舱。中国航天已经计划了“长征-5B”火箭、“天和”核心舱、“神舟”飞船、“天舟”飞船等6次飞行任务。
(图)“星际线-1”飞船
“(图)星际线”试飞宇航员(左起:迈克尔·芬克、巴里·威尔莫尔和妮可·阿努阿普·曼
2021年,美国、俄罗斯、中国将发射9艘货运飞船,奔赴太空和国际空间站。俄罗斯的“进步-MS”货运飞船将执行3次飞行任务。美国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的“龙”货运飞船飞行3次,为国际空间站运送零部件、科研仪器、燃料、水、食品、水果和服装等。美国轨道科学公司“天鹅座”货运飞船将执行2次任务,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中国的“天舟”货运飞船至少飞行1次,为建设“天宫-1”号空间站贡献力量。
(图)“天鹅座”飞船对接国际空间站
(图)“天舟”货运飞船
2021年,美国国防部将发射2颗“大黄蜂”太空反导卫星,“国家侦察局-111”军事卫星、“国家侦察局-174”绝密卫星、“锁眼-11 18”光电侦察卫星、“突发轨道网状网络-1”试验卫星、“太空测试计划-6”卫星、“天宇-6”太空试验军事卫星、核爆炸探测传感器等6颗试验军事卫星、“全球定位系统-3 5”导航卫星、“普罗米修斯-2 10”超视距军事通信卫星等,以及10多颗小军事卫星和试验军事卫星。
“天宇-6”卫星,又称为“太空测试计划-6”,是美国国防部太空测试计划的实验航天器,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参加太空测试。它将在地球静止轨道上进行多项实验。其主要有效载荷是“太空与大气爆炸报告系统-3”(SABRS-3)。该系统提供核爆炸探测和太空环境数据,旨在补充现有GPS导航卫星上的核爆炸探测器。第2个有效载荷是美国宇航局的激光通信中继演示器,将进行激光通信中继实验。
“天宇-6”卫星还将承载来自太空测试项目办公室的7个国防部太空实验审查委员会的有效载荷,其中包括一个名为SENSER的实验性有效载荷。SENSER有效载荷将在生产和集成到下一代系统之前测试太空环境中的关键技术,以降低未来核爆炸探测传感器的开发风险。
2021年,美国空军太空司令部、太空与导弹系统中心择机从肯尼迪太空中心发射“猎鹰-重型”火箭,将搭载“太空司令部-44 PL1”重型军事卫星和“太空司令部-44 PL2”微型军事卫星。这到底是什么卫星?为什么要用世界上最强大的火箭发射?
“猎鹰-重型”火箭是目前世界上运载能力最强大的火箭。它高度70米,芯级直径3.66米,宽度12.2米,质量1420.8吨,配备5.2米整流罩。“猎鹰-重型”火箭的低轨道运载能力为63.8吨,静止轨道运载能力为26.7吨,火星运载能力为16.8吨,冥王星运载能力为3.5吨。它的大倾角发射的发射场是范登堡空军基地,低倾角发射的发射场是肯尼迪太空中心LC-39A发射台。
俄罗斯国防部将发射多颗军事卫星:“迷宫-1”电子侦察卫星、“酒吧-M3”光电侦察卫星、“中子-1”雷达侦察卫星、“芍药-NKS-1”海洋侦察卫星、“子午线-M 9”军事通信卫星,以及几颗“飓风-M”导航卫星等。
日本防卫厅将发射“X频段-2”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印度将发射几颗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水手-1J”导航卫星。德国国防部将发射一颗第2代相控阵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2颗“莎拉”雷达侦察卫星。
(图) 军事卫星,硝烟弥漫
英国空客防务与太空公司、欧空局、欧洲通信卫星组织联合研制了“欧星-量子”通信卫星。“欧星-量子”是一颗实验性通信卫星,具有软件可定义有效载荷。
“欧星-量子”卫星计划提供了一种新的通用有效载荷设计,与传统的、定制的、一次性的卫星建造方法不同。它将首次使用户能够要求在覆盖范围、带宽、功率和频率方面的性能和灵活性。
“欧星-量子”通信卫星与目前使用的通用子系统和设备的方法相比,制造成本更低,速度更快,能够实现更大规模的生产和更有效的库存控制。
“欧星-量子”卫星也能够在轨道上完全变换。一旦进入太空,这颗类似变色龙的卫星可以适应覆盖范围、频段、用电等方面的新指令,甚至改变轨道位置。这将使它能够服务于世界任何地区,并适应新的业务,而用户无需购买和发射一颗全新的卫星。
这种在地球静止轨道上任何地方镜像或补充另一颗卫星的能力将改变卫星 星座 管理,并使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萨里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基于GMP-TL卫星平台的卫星平台。相控阵天线由空客西班牙CASA部门提供。
第一颗量子卫星将于2021年5月发射,由欧洲通信卫星组织运营,服务于政府、移动和数据市场。
(图)“欧星-量子”通信卫星
美国公理太空公司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它的目标是建造世界上第一座商业空间站。2024年,公理太空公司将发射第一个“公理太空”舱段。
2020年初,美国宇航局宣布:公理太空公司已获准进入国际空间站“和谐”号舱的前方端口。公理太空公司计划将“公理太空”舱段对接到“和谐”号舱端口。“公理太空”舱将至少有3个加压舱和一个大的观察窗,类似于国际空间站观察窗的综合体,将有助于太空游客在近地轨道上的活动。
在2024年发射“公理太空”舱之前,公理太空公司计划组织飞行载人任务去往国际空间站,成员由太空游客、公共机构或私人机构的宇航员组成。
2020年3月,美国公理太空公司宣布与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合作,将第4艘载人“龙”飞船命名为“公理太空-1” 旅游 飞船,包机飞往国际空间站。2021年10月,“公理太空-1” 旅游 飞船将发射升空,向国际空间站运送1名宇航员和3名太空游客,进行为期10天的飞行。这项任务将是国际空间站首次完全商业化运营的载人任务,也是第一批专门的太空 旅游 游客任务。
公理太空公司雇佣了原美国宇航局宇航员迈克尔·阿莱格里亚当宇航员。迈克尔,1958年5月30日出生,是一名西班牙裔美国宇航员和试飞员。他曾执行过3次航天飞机飞行任务和1次国际空间站飞行任务;进行了10次太空行走,共计67小时41分16秒,目前保持着太空行走时间的亚军纪录,在美国宇航员中排名第一;太空飞行了215天,全美太空飞行长度排名第5位。
3名太空游客:托马斯·克鲁斯是美国演员和制片人。道格·利曼是美国电影导演和制片人,太空 旅游 电影的拍摄者。伊坦·斯蒂比是以色列英雄和以色列第一批太空游客之一,他服完兵役后在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担任顾问。每位太空游客的太空 旅游 费用为5500万美元。
太空 旅游 有风险,但太空游客们都说:哪怕太空 旅游 变成葬礼,也非常荣幸,在所不惜!
(图)第4艘载人“龙”飞船命名为“公理太空-1” 旅游 飞船
(图)原美国宇航局宇航员、“公理太空-1” 旅游 飞船宇航员迈克尔·阿莱格里亚
航天 科技 早已超出地球观测、星地通信的范畴。
2021年10月31日,美国宇航局将发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它拥有比“哈勃”更高的红外分辨率和灵敏度,并将在天文学和宇宙学领域进行广泛的研究,包括观察宇宙中一些遥远的事件和物体,例如第一个星系的形成。
“韦伯”太空望远镜的4大主要科学目标:寻找宇宙大爆炸后形成的第一批恒星和星系,研究星系的形成和演化,了解恒星和行星系统的形成,研究行星系统和生命起源。“韦伯”太空望远镜能观测宇宙最遥远时代,也就是宇宙大爆炸时发出的光芒。
“韦伯”太空望远镜焦距131.4米,收集区25.4平方米,功能强大。它的主镜由18个内圆直径为1.32米的六边形镜片组成。这些镜片由镀金铍制成,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直径为6.5米的大镜子,比“哈勃”望远镜2.4米的镜子大得多。“哈勃”观测近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的光谱。“韦伯”将在较低的频率范围内观测长波可见光到中红外光谱,尤其能够观测到高红移的物体。这些物体太老太远,“哈勃”无法观测。
“韦伯”望远镜必须保持非常冷,以便在红外观测中不受干扰,因此它将部署在地球-太阳L2拉格朗日点附近的太空。它由硅涂层和铝涂层制成的大型遮阳板将保护镜子和仪器保持在-223.2 。从1996年开始,美国宇航局就开始研发“韦伯”太空望远镜,时间长达24年,研发成本超过100亿美元。
“哈勃”望远镜颠覆了人类对宇宙的看法。“韦伯”太空望远镜必将穿越宇宙黑暗时代,又一次改变天文学、宇宙学和人类对宇宙的看法。
(图)美国宇航局的“韦伯”太空望远镜
(图)“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底部
美国宇航局研发了一种“双小行星重新定向测试”卫星,简称“飞镖”卫星。2021年7月,美国宇航局将发射“飞镖”卫星。这是有史以来首次利用动能撞击器,推离和偏转小行星的太空任务。
2022年10月,“飞镖”卫星计划拦截“迪蒙菲斯”小行星。它是迪迪莫斯(Didymos,即小行星65803)的第2个成员,编号“迪迪莫斯-B”,绰号“迪迪蒙”。这是一个双星近地小行星系统,其特征非常适合美国宇航局的整体行星防御工作。
“飞镖”卫星的设计很简单。它分为一个动能撞击器,一个用于小行星侦察的照相机两部分,可以在接近小行星时观察小行星。“飞镖”卫星支持导航和目标定位,并确定撞击地点和地质背景。“飞镖”卫星的推进器仅重约500千克。在照相机镜头和先进的自主导航软件的帮助下,“飞镖”卫星将以大约6千米/秒的速度撞上“迪蒙菲斯”。
“飞镖”卫星精确、自主的导航是动力冲击成功所必需的。美国宇航局为“飞镖”卫星开发了一种小型机动自主实时导航算法。该算法由图像处理、导航与控制算法组成。此外,智能导航燃料管理逻辑还可以确定航向修正的适当时间,以优化有限推进剂供应的有效利用。
当“飞镖”卫星撞击后,“迪蒙菲斯”可能发生偏转,飞离地球;也可能更逼近地球。
为了观察和拍摄到精彩的撞击小行星,意大利太空局研制了一颗“撞击小行星观测”成像卫星,专门拍摄撞击小行星的精彩画面,用于科研、科普和欣赏。
(图)美国宇航局“飞镖”卫星撞击计划
(图)“飞镖”卫星撞击小行星
“成像X射线偏振测量探测”卫星是美国宇航局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研发的一个X射线天文卫星。它作为第一个专门的偏振观测天文卫星,将为宇宙源的研究增加一个新的维度,扩大观测空间,为基本问题提供答案。“成像X射线偏振测量探测”卫星采用美国宇航局和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制造的X射线光学器件和意大利太空局提供的气体像素焦平面探测器。
“成像X射线偏振测量探测”卫星测量天体的线偏振,作为能量、时间和位置的函数,能提高对磁星等天体如何产生X射线发射的理解,以及对孤立的脉冲星、脉冲星风星云和超新星遗迹、微类星体、活动星系和超大质量黑洞的认识。
世界航天是全人类的事业。航天 科技 已经从地球、月球、火星延伸到其他行星、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航天 科技 研究等离子体成像探测、小行星撞击探测、电离层与伽马射线、银河宇宙辐射、等离子体宇宙射线、粒子与太阳辐射、太空垃圾、抓捕卫星、维修卫星、太阳帆、新型推进器、离子成像等尖端科学。
世界航天的新目标:月球空间站、火星空间站、登陆火星、登陆小行星、银河系探测、洲际航行、太空 旅游 、太空探矿和太空移民等。这些目标和太空探测,会改变航天学、天文学、行星学、宇宙学,甚至人类的思维和想象!
祝火箭和卫星们一路走好,快乐升空,永垂史册!
:首次发射; :国际空间站发射; :安装在国际空间站
2021世界航天发射活动预报!(附详单表格)
文 | 刘进军
这是来自未来的报告!
2021年1月8日,美国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猎鹰-9”火箭,将一颗土耳其的通信卫星送上天,打响了新一年火箭发射和竞赛的第一枪。2021年,世界航天发射将再度出现许多新奇迹和新 科技 ,各国的重点发射引起广泛注意,从诸多动向体现世界航天的变化。
2021年,世界航天发射预计将具有10大特点和成就。
(图)“神舟”飞船翱翔太空
按目前统计:2021年,世界航天发射大约100多次,其中预备发射大约60次,计划发射大约40次。美国准备发射45次;俄罗斯准备发射24次;中国航天发射可能会超过40次,再创新高。美国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将发射24次,其中14次发射“星链”互联网卫星。
但是,火箭预备发射会有变化,计划发射大多数不能完成。2021年,各国会报告新的发射计划,发射次数可能创造新纪录。根据预测:2021年,美国发射次数保持第一,中国可能第二,俄罗斯第三。
(图)美国“猎鹰-重型”火箭发射升空
(图) “长征-5B”运载火箭正在测试。
2021年,各国报告的航天器发射数量将超过1000颗,超越2020年。美国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将14次发射“星链”互联网卫星,将790颗“星链”卫星送上太空。1月24日,美国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发射一枚多次回收的“猎鹰-9”火箭,将143颗卫星送上天,创造世界航天发射新纪录。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全面转入建设“天宫-1”空间站的准备阶段。2021年 2022年间,中国预计发射空间站核心舱、2个实验舱、4艘载人飞船、4艘货运飞船等11次发射任务。2021年,中国可能3次发射阿根廷卫星逻辑公司的卫星,每次13颗。如果成功,中国将创造本国发射卫星数量的纪录。
根据预测:2021年,美国发射航天器数量稳居第一,中国第二,俄罗斯第三,但俄罗斯都是大卫星和飞船。
(图) 气象卫星
2021年,美国、俄罗斯将发射8艘载人飞船,奔赴太空和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联盟-MS”载人飞船将执行3次飞行任务。美国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的载人“龙”飞船飞行2次,“公理太空-1” 旅游 飞船1次,为国际空间站接送宇航员和太空游客。
2021年,美国波音公司的“星际线”载人飞船将首飞。“星际线”直径4.56米,长度5.03米,体积 11立方米,发射质量 13000千克,乘员最多7名;自由飞行60小时,停靠飞行210天,可重复使用10次。
“星际线”的指令舱采用无焊接结构,直径为4.56米,比“阿波罗”稍大,比“猎户座”稍小。指令舱增加了一个返回罩,以便在大气层猛烈下降时提供额外的保护。服务舱则为飞船提供推进和电力。
2019年,“星际线”已经经过2次飞行试验。根据计划:2021年3月29日,“星际线”会进行一次无人试验飞行。6 7月间,“星际线”进行首次载人试飞,对接国际空间站。宇航员为3上太空的巴里·威尔莫尔、4次飞天的迈克尔·芬克和航天女兵妮可·阿努阿普·曼。
最值得庆贺的是2021年中国“神舟-12”飞船可能飞行,对接“天宫-1”号空间站的核心舱。中国航天已经计划了“长征-5B”火箭、“天和”核心舱、“神舟”飞船、“天舟”飞船等6次飞行任务。
(图)“星际线-1”飞船
“(图)星际线”试飞宇航员(左起:迈克尔·芬克、巴里·威尔莫尔和妮可·阿努阿普·曼
2021年,美国、俄罗斯、中国将发射9艘货运飞船,奔赴太空和国际空间站。俄罗斯的“进步-MS”货运飞船将执行3次飞行任务。美国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的“龙”货运飞船飞行3次,为国际空间站运送零部件、科研仪器、燃料、水、食品、水果和服装等。美国轨道科学公司“天鹅座”货运飞船将执行2次任务,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中国的“天舟”货运飞船至少飞行1次,为建设“天宫-1”号空间站贡献力量。
(图)“天鹅座”飞船对接国际空间站
(图)“天舟”货运飞船
2021年,美国国防部将发射2颗“大黄蜂”太空反导卫星,“国家侦察局-111”军事卫星、“国家侦察局-174”绝密卫星、“锁眼-11 18”光电侦察卫星、“突发轨道网状网络-1”试验卫星、“太空测试计划-6”卫星、“天宇-6”太空试验军事卫星、核爆炸探测传感器等6颗试验军事卫星、“全球定位系统-3 5”导航卫星、“普罗米修斯-2 10”超视距军事通信卫星等,以及10多颗小军事卫星和试验军事卫星。
“天宇-6”卫星,又称为“太空测试计划-6”,是美国国防部太空测试计划的实验航天器,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参加太空测试。它将在地球静止轨道上进行多项实验。其主要有效载荷是“太空与大气爆炸报告系统-3”(SABRS-3)。该系统提供核爆炸探测和太空环境数据,旨在补充现有GPS导航卫星上的核爆炸探测器。第2个有效载荷是美国宇航局的激光通信中继演示器,将进行激光通信中继实验。
“天宇-6”卫星还将承载来自太空测试项目办公室的7个国防部太空实验审查委员会的有效载荷,其中包括一个名为SENSER的实验性有效载荷。SENSER有效载荷将在生产和集成到下一代系统之前测试太空环境中的关键技术,以降低未来核爆炸探测传感器的开发风险。
2021年,美国空军太空司令部、太空与导弹系统中心择机从肯尼迪太空中心发射“猎鹰-重型”火箭,将搭载“太空司令部-44 PL1”重型军事卫星和“太空司令部-44 PL2”微型军事卫星。这到底是什么卫星?为什么要用世界上最强大的火箭发射?
“猎鹰-重型”火箭是目前世界上运载能力最强大的火箭。它高度70米,芯级直径3.66米,宽度12.2米,质量1420.8吨,配备5.2米整流罩。“猎鹰-重型”火箭的低轨道运载能力为63.8吨,静止轨道运载能力为26.7吨,火星运载能力为16.8吨,冥王星运载能力为3.5吨。它的大倾角发射的发射场是范登堡空军基地,低倾角发射的发射场是肯尼迪太空中心LC-39A发射台。
这次,美国空军用“猎鹰-重型”火箭发射“太空司令部-44 PL1”军事卫星,证明卫星的重量大约60吨左右,是一颗重型军事卫星。“猎鹰-重型”火箭从肯尼迪太空中心发射,说明“太空司令部-44 PL1”重型军事卫星运行在经度不高的轨道或静止轨道。“太空司令部-44 PL1”重型军事卫星尚未命名,不知功能和类型。它可能会是一颗影响未来世界和平的卫星,引起各国关注。
俄罗斯国防部将发射多颗军事卫星:“迷宫-1”电子侦察卫星、“酒吧-M3”光电侦察卫星、“中子-1”雷达侦察卫星、“芍药-NKS-1”海洋侦察卫星、“子午线-M 9”军事通信卫星,以及几颗“飓风-M”导航卫星等。
日本防卫厅将发射“X频段-2”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印度将发射几颗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水手-1J”导航卫星。德国国防部将发射一颗第2代相控阵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2颗“莎拉”雷达侦察卫星。
(图) 军事卫星,硝烟弥漫
英国空客防务与太空公司、欧空局、欧洲通信卫星组织联合研制了“欧星-量子”通信卫星。“欧星-量子”是一颗实验性通信卫星,具有软件可定义有效载荷。
“欧星-量子”卫星计划提供了一种新的通用有效载荷设计,与传统的、定制的、一次性的卫星建造方法不同。它将首次使用户能够要求在覆盖范围、带宽、功率和频率方面的性能和灵活性。
“欧星-量子”通信卫星与目前使用的通用子系统和设备的方法相比,制造成本更低,速度更快,能够实现更大规模的生产和更有效的库存控制。
“欧星-量子”卫星也能够在轨道上完全变换。一旦进入太空,这颗类似变色龙的卫星可以适应覆盖范围、频段、用电等方面的新指令,甚至改变轨道位置。这将使它能够服务于世界任何地区,并适应新的业务,而用户无需购买和发射一颗全新的卫星。
这种在地球静止轨道上任何地方镜像或补充另一颗卫星的能力将改变卫星 星座 管理,并使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萨里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基于GMP-TL卫星平台的卫星平台。相控阵天线由空客西班牙CASA部门提供。
第一颗量子卫星将于2021年5月发射,由欧洲通信卫星组织运营,服务于政府、移动和数据市场。
(图)“欧星-量子”通信卫星
美国公理太空公司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它的目标是建造世界上第一座商业空间站。2024年,公理太空公司将发射第一个“公理太空”舱段。
2020年初,美国宇航局宣布:公理太空公司已获准进入国际空间站“和谐”号舱的前方端口。公理太空公司计划将“公理太空”舱段对接到“和谐”号舱端口。“公理太空”舱将至少有3个加压舱和一个大的观察窗,类似于国际空间站观察窗的综合体,将有助于太空游客在近地轨道上的活动。
在2024年发射“公理太空”舱之前,公理太空公司计划组织飞行载人任务去往国际空间站,成员由太空游客、公共机构或私人机构的宇航员组成。
2020年3月,美国公理太空公司宣布与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合作,将第4艘载人“龙”飞船命名为“公理太空-1” 旅游 飞船,包机飞往国际空间站。2021年10月,“公理太空-1” 旅游 飞船将发射升空,向国际空间站运送1名宇航员和3名太空游客,进行为期10天的飞行。这项任务将是国际空间站首次完全商业化运营的载人任务,也是第一批专门的太空 旅游 游客任务。
公理太空公司雇佣了原美国宇航局宇航员迈克尔·阿莱格里亚当宇航员。迈克尔,1958年5月30日出生,是一名西班牙裔美国宇航员和试飞员。他曾执行过3次航天飞机飞行任务和1次国际空间站飞行任务;进行了10次太空行走,共计67小时41分16秒,目前保持着太空行走时间的亚军纪录,在美国宇航员中排名第一;太空飞行了215天,全美太空飞行长度排名第5位。
3名太空游客:托马斯·克鲁斯是美国演员和制片人。道格·利曼是美国电影导演和制片人,太空 旅游 电影的拍摄者。伊坦·斯蒂比是以色列英雄和以色列第一批太空游客之一,他服完兵役后在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担任顾问。每位太空游客的太空 旅游 费用为5500万美元。
太空 旅游 有风险,但太空游客们都说:哪怕太空 旅游 变成葬礼,也非常荣幸,在所不惜!
(图)第4艘载人“龙”飞船命名为“公理太空-1” 旅游 飞船
(图)原美国宇航局宇航员、“公理太空-1” 旅游 飞船宇航员迈克尔·阿莱格里亚
航天 科技 早已超出地球观测、星地通信的范畴。
2021年10月31日,美国宇航局将发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它拥有比“哈勃”更高的红外分辨率和灵敏度,并将在天文学和宇宙学领域进行广泛的研究,包括观察宇宙中一些遥远的事件和物体,例如第一个星系的形成。
“韦伯”太空望远镜的4大主要科学目标:寻找宇宙大爆炸后形成的第一批恒星和星系,研究星系的形成和演化,了解恒星和行星系统的形成,研究行星系统和生命起源。“韦伯”太空望远镜能观测宇宙最遥远时代,也就是宇宙大爆炸时发出的光芒。
“韦伯”太空望远镜焦距131.4米,收集区25.4平方米,功能强大。它的主镜由18个内圆直径为1.32米的六边形镜片组成。这些镜片由镀金铍制成,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直径为6.5米的大镜子,比“哈勃”望远镜2.4米的镜子大得多。“哈勃”观测近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的光谱。“韦伯”将在较低的频率范围内观测长波可见光到中红外光谱,尤其能够观测到高红移的物体。这些物体太老太远,“哈勃”无法观测。
“韦伯”望远镜必须保持非常冷,以便在红外观测中不受干扰,因此它将部署在地球-太阳L2拉格朗日点附近的太空。它由硅涂层和铝涂层制成的大型遮阳板将保护镜子和仪器保持在-223.2 。从1996年开始,美国宇航局就开始研发“韦伯”太空望远镜,时间长达24年,研发成本超过100亿美元。
“哈勃”望远镜颠覆了人类对宇宙的看法。“韦伯”太空望远镜必将穿越宇宙黑暗时代,又一次改变天文学、宇宙学和人类对宇宙的看法。
(图)美国宇航局的“韦伯”太空望远镜
(图)“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底部
美国宇航局研发了一种“双小行星重新定向测试”卫星,简称“飞镖”卫星。2021年7月,美国宇航局将发射“飞镖”卫星。这是有史以来首次利用动能撞击器,推离和偏转小行星的太空任务。
2022年10月,“飞镖”卫星计划拦截“迪蒙菲斯”小行星。它是迪迪莫斯(Didymos,即小行星65803)的第2个成员,编号“迪迪莫斯-B”,绰号“迪迪蒙”。这是一个双星近地小行星系统,其特征非常适合美国宇航局的整体行星防御工作。
“飞镖”卫星的设计很简单。它分为一个动能撞击器,一个用于小行星侦察的照相机两部分,可以在接近小行星时观察小行星。“飞镖”卫星支持导航和目标定位,并确定撞击地点和地质背景。“飞镖”卫星的推进器仅重约500千克。在照相机镜头和先进的自主导航软件的帮助下,“飞镖”卫星将以大约6千米/秒的速度撞上“迪蒙菲斯”。
“飞镖”卫星精确、自主的导航是动力冲击成功所必需的。美国宇航局为“飞镖”卫星开发了一种小型机动自主实时导航算法。该算法由图像处理、导航与控制算法组成。此外,智能导航燃料管理逻辑还可以确定航向修正的适当时间,以优化有限推进剂供应的有效利用。
当“飞镖”卫星撞击后,“迪蒙菲斯”可能发生偏转,飞离地球;也可能更逼近地球。
为了观察和拍摄到精彩的撞击小行星,意大利太空局研制了一颗“撞击小行星观测”成像卫星,专门拍摄撞击小行星的精彩画面,用于科研、科普和欣赏。
(图)美国宇航局“飞镖”卫星撞击计划
(图)“飞镖”卫星撞击小行星
“成像X射线偏振测量探测”卫星是美国宇航局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研发的一个X射线天文卫星。它作为第一个专门的偏振观测天文卫星,将为宇宙源的研究增加一个新的维度,扩大观测空间,为基本问题提供答案。“成像X射线偏振测量探测”卫星采用美国宇航局和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制造的X射线光学器件和意大利太空局提供的气体像素焦平面探测器。
“成像X射线偏振测量探测”卫星测量天体的线偏振,作为能量、时间和位置的函数,能提高对磁星等天体如何产生X射线发射的理解,以及对孤立的脉冲星、脉冲星风星云和超新星遗迹、微类星体、活动星系和超大质量黑洞的认识。
世界航天是全人类的事业。航天 科技 已经从地球、月球、火星延伸到其他行星、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航天 科技 研究等离子体成像探测、小行星撞击探测、电离层与伽马射线、银河宇宙辐射、等离子体宇宙射线、粒子与太阳辐射、太空垃圾、抓捕卫星、维修卫星、太阳帆、新型推进器、离子成像等尖端科学。
世界航天的新目标:月球空间站、火星空间站、登陆火星、登陆小行星、银河系探测、洲际航行、太空 旅游 、太空探矿和太空移民等。这些目标和太空探测,会改变航天学、天文学、行星学、宇宙学,甚至人类的思维和想象!
祝火箭和卫星们一路走好,快乐升空,永垂史册!
:首次发射; :国际空间站发射; :安装在国际空间站
空间站怎么进行补给?
空间站补给,航天飞机功不可没。它拥有长约18.3米、直径约4.57米的大型货舱,可携带最大约25吨载荷进入轨道。“国际空间站”建设过程中,是它将空间站的巨型桁架、太阳翼、实验舱和节点舱送入轨道,是空间站建设的头号功臣。航天飞机货舱除了携带大量非加压货物对空间站进行补给外,货舱内还可携带最多运输9吨货物的多功能后勤舱。它们为“国际空间站”运去了大量加压货物,有力地支持了“国际空间站”的正常运行和空间实验与应用。目前担任“国际空间站”货运任务的,还有欧洲航天局的自动货运飞船和日本的H-Ⅱ转移飞行器,以及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未来,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天鹅座”飞船也将加入其中。欧洲航天局的自动货运飞船还具备提升空间站轨道的能力,它和日本的H-Ⅱ转移飞行器一样,是一次性使用的,不能将空间站的物资带回地面。与俄罗斯的飞船相比,欧、美、日的飞船设计更先进,运载能力也更大。欧洲航天局的自动货运飞船具备运输7.6吨货物的能力,日本的H-Ⅱ转移飞行器的运输能力约6吨,美国的“龙”飞船也具备比“进步号”飞船更强的货运能力。目前,日本的H-Ⅱ转移飞行器和美国的“龙”飞船,除设计了加压货舱外,还有独立的非加压货舱,可直接为“国际空间站”运输暴露在外部的实验载荷或是空间站设备,这是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仅有的两种具备非加压货物运输能力的飞船。
航天器如何对接的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 工程技术科学
问题描述:
靠发动机控制速度吗
解析:
如果开始A和B的距离相差6分钟,A、B运行的轨道周期是96分钟,A减速改变轨道后,轨道周期变为93分钟,这样在A减速后再次到达加力点,与B只差3分钟的距离,当再次到达加力点时就已经赶上B了,这时A需要加速以使它可以重新回到圆轨道,实现A、B的对接。对这个情况要想在更短的时间内赶上B,可以将A速度减小更多,使它进入90分钟的轨道,只要一圈就可以赶上B。但因为减速和再次加速所需的能量更多,所以在提高时间性的同时推进剂的用量加大了。
另一种情况,如果A和B没在同一高度的轨道上,这时可以采用霍曼转移来实现会合。但要注意一点因为A和B分别在轨道上运动,要实现这两个航天器的会合,进入转移轨道的时间是需要考虑的,如果进入转移轨道的时间不对,转移后虽然他们进入了同一个轨道,却在轨道中的不同位置。要实现低轨道运动的航天器到高轨道运动航天器的会合,由于转移轨道上的运动速度比高轨道的运动速度要快,所以低轨道上的航天器必须在高轨道航天器之后开始霍曼转移。反之,实现高轨道运动航天器到低轨道航天器的对接,则高轨道航天器要在低轨道航天器之前进入霍曼转移轨道。
到这里我们简单的讨论了有关轨道动力学以及轨道机动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中轨道机动比你已经看到的复杂很多,要结合不同方向、不同大小的力,考虑到各种条件、影响,这些都要经过严格而又复杂的数学推导来实现。但他们所用到的基本原理在前面的内容中已经基本涉及了。
航天器是如何对接的?
在浩瀚的宇宙太空,人类发射的航天器有时也需要互相对接,以便完成人员轮换、物资补给、设备维修等任务。不过,航天器的飞行速度很快,要使它们交会并对接,当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原来,航天科技人员是通过航天器轨道控制和航天器姿态控制实现对接的,其过程主要通过航天器控制系统完成。1965年12月15日,“双子星座”7号和“双子星座”6号在空间交会,当时它们在同一轨道上运行,又是同一速度,两个航天器仅相隔10厘米,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实现航天器空间交会,为实现对接积累了经验。对接通常都是在宇航员的指挥和操纵下进行的。例如,“双子星座”号飞船和“阿金纳”号火箭对接时,两者相距仅300米左右,相对速度为1.5~3米/秒时,宇航员通过手控调整飞船完成对接,随后“阿金纳”号火箭的对接环与飞船的小头紧密配合,连成一个整体。
在空间站停靠一个月后,SpaceX货运龙飞船将带着科学货物返回地球
去年的12月21日,SpaceX公司向国际空间站(ISS)发射了第24次美国宇航局商业补给任务(CRS-24)。猎鹰9号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39A发射台发射升空,将“H货运龙”号送上了国际空间站,共携带了超过6500磅的货物,其中包括科学研究设备材料和为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准备的节日礼物。
在轨道实验室呆了一个月后,CRS-24货运飞船于美国东部时间1月23日(周日)上午10点40分(北京时间1月24日晚23点40分)从国际空间站“和谐号”模块脱离。视频如下:
货运飞船装载了超过4900磅的空间站货物返回地球,包括在微重力条件下进行的重要科学实验的结果。在空间站“66号远征队”宇航员监控下,它启动了推进器,离开了空间站。
“龙号分离确认,”美国宇航局宇航员汤姆·马什本(om Marshburn)在“货运龙”号脱离对接后通过无线电向任务控制中心报告。它是在南太平洋上空的轨道上与国际空间站分离的。
SpaceX任务控制中心将在当地时间1月24日星期一命令“货运龙”执行一次脱轨燃烧,以完成SpaceX的CRS-24任务。货运飞船将重返地球大气层,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点05分(北京时间1月25日早上5点05分)左右,在佛罗里达州巴拿马城附近进行降落伞辅助溅落。
一旦“货运龙”号成功溅落,SpaceX和NASA的回收团队将从海洋中打捞出飞船,把重要的货物运回NASA位于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处理设施。这些货物包括在微重力环境下进行的精密科学研究,需要尽快将这些研究运送给科学家,以尽量减少重力对实验结果和发现的影响。
此次返回的货运飞船中装载的有欧洲航天局研究“细胞骨架”实验的结果。这项研究旨在扩展人体对微重力的反应的知识。该机构表示:“这项研究将有助于制定对策,帮助宇航员在未来的太空任务中保持最佳 健康 状态。”
另一项名为“InSpace-4”的研究的结果,可以帮助科学家开发新的程序,使用纳米粒子来制造航天工具的创新材料。
见证历史!SpaceX“龙”号首个载人飞船抵达现场,准备发射
2020年5月15日,星期五,SpaceX利用本公司的转运设施,将“龙”号太空船的一个载人舱,从卡纳维纳尔角的空军基地转运至NASA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的39A发射台,为Demo-2飞行测试做准备。(图源:©NASA/Kim Shiflettt) 将执行SpaceX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的“龙”号太空舱已经抵达位于美国佛罗里达的发射场,下周将迎来 历史 性的发射。 “龙”号飞船载人舱于周五(5月15日)到达佛罗里达卡纳维拉尔角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肯尼迪太空中心(KSC)39A发射台,缩短了SpaceX从附近的卡纳维纳尔角空军基地转运设施的路程。 “龙”号太空舱的抵达,对SpaceX计划于5月27日进行Demo-2发射任务的准备工作来说,是另一个重大里程碑。 Demo-2将搭载NASA宇航员道格·赫尔利(Doug Hurley)和鲍勃·班肯(Bob Behnken)前往国际空间(ISS)并返回。5月27 日由SpaceX猎鹰9号火箭顶部搭载的太空舱发射任务,将成为自2011年7月NASA太空航天器退役以来,首个在美国本土发射的轨道载人飞船。从那时起,NASA就只利用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完成搭载飞行任务。 “龙”号载人舱已经造访过一次国际空间站,是在2019年3月发射的无人飞行,称为Demo-1。该公司在1月份发射了另一个“龙”号载人舱,以展示飞船在前往太空过程中遇到紧急事件时的飞行中断系统。 Demo-2的设计目的是确保“龙九号”系统运转无误,以及为机组人员来去国际空间(ISS)提供道路。SpaceX为执行六个这样的飞行任务,签订了一份26亿美元的合同。如果Demo-2运行地一切顺利,第一项任务就会众望所归的在今年后半年展开。 伴随着SpaceX和NASA为发射做出的准备,KSC活动将在下个一周半有相当大幅的增加。例如,本肯和赫尔利将从基地即NASA的在休斯顿的约翰逊航空中心并且在本周三(五月20日)飞向KSC。NASA代理官员说,NASA将在第二天开始对Demo-2飞行准备进行评估,通过这个评估来决定五月27日的任务是否准备就绪。 比如SpaceX,波音公司与NASA的商业乘员项目签署了一份运送宇航员的合同,这家航天巨头将充分利用一个称为CTS-100的星际飞机。但波音公司还没准备好商用载人计划;星际飞机第一样板计划于12月推出,却遇到了一些问题,使之无法按计划与ISS碰面。波音公司在送宇航员上星际飞机之前会重新执行无人飞行任务。 相关知识 太空 探索 技术公司,简称为SpaceX,是一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霍桑的美国私营的航空航天制造商和太空运输服务公司。该公司由埃隆·马斯克于2002年创立,其目标是降低太空运输的成本,以期能够在火星进行殖民活动。SpaceX已经开发了许多运载火箭以及命名为“龙”的宇宙飞船。 SpaceX的主要成就包括向每一个轨道发射第一枚私人投资的液体推进火箭(猎鹰1号,2008年),是第一家成功使宇宙飞船发射、进入轨道并且收回的私营公司(龙号,2010年),是第一家将宇宙飞船送往国际空间站的私营公司(龙号,2012年),第一次使轨道火箭推进式着陆(猎鹰9号,2015年),研制出第一枚可重复使用的轨道火箭(猎鹰9号,2017年)并且是第一家将物体发射到绕日轨道的私营公司(装备有特斯拉跑车的Falcon Heavy,2018年)。 SpaceX在与美国宇航局的合作下完成了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的任务。美国宇航局也在2011年为了开发和展示与人类相关的龙号与SpaceX签订了一份进一步开发的合同,龙号可以往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并使他们安全回到地球。[自我发表的来源?]Spacex 在2019年3月2日在美国航天局要求的演示飞行中指挥了龙2号宇宙飞船的首次发射并将在2020年5月27日发射第一艘满载宇航员的龙2号。 在2015年12月,猎鹰9号完成了一次推进式垂直着陆。这是轨道式火箭第一次达到这样的成就。2016年4月,随着CRS-8的应用,Space X使它成功的垂直降落在海洋无人驾驶飞机着陆平台地第一级。2016年5月,实现了另一个第一次,Space X又一次使它降落在第一级,但是是在一个非常活跃的地球静止转移轨道的飞行中实现的。2017年3月,SpaceX成为第一家成功二次发射并登录轨道火箭的第一级的公司。2020年1月,随着Starlink项目的第三次开始,Space X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用卫星系列运营商。 作者 :Mike Wall FY :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上一篇:俄试射反舰导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