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女博士被遣返
出国留学要学会入乡随俗
据总结,学生在抵达新西兰后,会出现一个不适应的阶段,以下几点应当注意: 中国学生从小接受的是中国的文化教育,学生适应的是被动式的学习,注重课本知识学习,注重死记硬背。知识点学得比较深,应试能力较强。而新西兰教育注重培养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注重自我表达,注重交流技巧和创新思维。知识点掌握的广度和动手能力高于中国学生。这一点是中国留学生是需要了解的。
教育制度的差异,造成留学生在学习上的不适应。习惯了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的中国学生不习惯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所以,“中国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发言”已经成为新西兰校方在总结中国学生特点时最常提到的方面。
另外,中国学生普遍反映,老师上课通常不带教科书,但是却都能够侃侃而谈,绘声绘色,而且会列十多本参考书让学生课后到图书馆借阅。老师通常只会提出问题,答案需要学生自己去寻找。而且新学期刚开课就要写论文,还没讲课老师就布置作业。如何完成论文,怎么在图书馆中博采众家之长,成了中国学生的难题。
针对这些,中国学生在出国之前要有心理准备。不能盲目的认为自己应试能力高,知识点掌握的深于当地学生。更不能死抱着国内的学习习惯不变,这样是无法适应国外的学习生活的。
最后,希望每一个赴新西兰留学的学生都能很好的适应当地的生活,早日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梦想。
中国留美博士杀人案回顾:残忍刺杀前女友,被指控谋杀判46年,后来怎样?
美国当地时间2013年9月27日,地点为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附近的一座公寓里,凶手次永飞涉嫌杀害前女友黄梦晨。2014年6月18日,中国籍博士次永飞以谋杀罪被指控,判处46年的监禁,服刑后被遣返。究竟是何原因让次永飞刺杀自己的前女友,二人之间有何恩怨?请跟随小编走进中国留美博士杀害前女友案,一起探寻案件背后的真相。个人简介次永飞,河北石家庄人,2002年考入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在本科阶段成绩十分优秀。2008年进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数学系进行深造。2013年,是当时29岁的次永飞读博士的第6年。在留学期间,次永飞多次担任助教,但在学生眼中次永飞很少与学生互动,很少向学生提问,经常独来独往。案发前几周,次永飞社交动态上的恋爱状态忽然改为了单身。媒体披露,次永飞“脸书”的个人主页上,有公众可见的两篇关于讨论死亡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是关于作家J.D.塞林格死亡的感想,他表示塞林格有最纯粹的思想,与人群保持距离同时也保持了自己的纯洁。案件经过2013年9月27日清晨,次永飞进入前女友租住的公寓,将前女友的室友锁在了浴室里,随后用刀具刺死了自己的前女友。直到27日上午11时,前女友的室友成功逃脱并报警,室友并没有受伤。警方表示,一名女性曾在案发当天拨打报警电话,称她室友的前男友将其杀害,警方赶到现场后发现,受害者已经死亡,死者为伊利诺伊大学分校艺术系博士,名叫黄梦晨。黄梦晨来自中国南京,在美国已经读博士三年,曾经在国内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警方锁定犯罪嫌疑人驾驶一辆蓝色丰田四门轿车,通过手机定位技术,在下午1:20在距离案发现场5公里的一家汽车旅馆内将次永飞抓获。案件进展当地时间2013年9月28日,次永飞在香槟县法院出庭,被指控为谋杀罪,法官裁定保释金为1000万美元。由于伊州在2011年取消了死刑,所以杀人罪成立的前提下,最高可判为终身监禁。据了解,次永飞的作案动机为2013年9月初,次永飞前往伊利诺伊大学参加学术交流,黄梦晨结识了新的男友提出与次永飞分手。无法接受的次永飞提前预定了汽车旅馆的房间,强行闯入了前女友的公寓,用刀将其刺死。各方回应凶案发生后,伊利诺伊大学和警方向全校师生发布了短信和邮件警告,表示学校并未关闭。详细描述了犯罪嫌疑人的相貌特征。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管克英教授在2013年9月28日表示,次永飞的事情令他感到十分吃惊,并且深受打击。管克英教授曾经指导过次永飞的毕业论文,他认为次永飞在数学上一定会有所作为。写在最后次永飞在法官面前承认,自己在案发时很清楚在做“很可怕的事”。京华时报2014年6月21日报道,次永飞因半年前刺杀前女友黄梦晨,被判处46年监禁,服刑后将被遣返。
留学生活:学生要学会入乡随俗
【出国留学生活】自己的孩子出国在外,家长总是有这种那种的担忧属于正常,而学生则需要学会主动融入到当地,中国老话叫入乡随俗。 由(liuxue86.com)介绍的寄宿家庭,自然会有各种类型。然后专家并不主张寄宿在华裔家庭,因为这些家庭往往讲中文,对留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力的提高不利。 有些家长总希望找一对老年夫妇的家庭,这有利有弊,利在多关照、善监管,弊在有距离、少沟通。有些家长对寄宿家庭的子女的要求是:子女少一点,甚至无子女,可以让自己的孩子仍能像“贵族”一样生活。其实,独生子女长期在孤独中生活,寄宿家庭有子女也许会有“伙伴”的感觉,有利于留学生的心理成长。 中国人往往内敛,比较羞于与人交往。寄宿在老外家里,要主动与家人沟通。比如,西方人少食多餐,即使午餐也是吃些三明治之类的食物,加上水果、饮料充饥。一位学生接过老外给他的二、三片面包,感到吃不饱,心里在嘀咕老外的“抠”,可又不主动交流,更不敢理直气壮地索要,结果饿了自己。倘若你或明言没吃饱,或自己主动去取,老外也不会产生异议和另眼相看的。 双向交流很重要远离家人,面对陌生者,对留学生来说,自然会失去一种生活的平衡,甚至一度还会产生恐惧感。要缓解这种心理矛盾,唯一的途径就是交流,而且这种交流应该是双向的。 尊重当地生活习俗 由于东西文化背景的不同,生活上难免会有一些差异。留学生在寄宿家庭不可能要求人家适应你的生活习俗,相反,你必须逐步适应他们的生活习俗。例如沐浴,加拿大将肥皂、沐浴露、洗头液等都视为私人用品,即使是家人也不能共用,你必须自备。留学生在寄宿的过程中,通过与家人的“零距离”接触,应尽快尽多地了解当地的民情民风以及生活习俗。当然,如果有正当的理由主动向主人提出,寄宿家庭一般也会酌情考虑。如中国孩子不适应吃冰牛奶,而老外视这为常事,你可以说明理由,自己将冰牛奶煮一下喝,这并非苛求。 生活自理多做家务 独生子女在自己家里,大小事情全由家长包揽,造成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现象很是普遍。在寄宿家庭,个人生活必须自理,例如洗衣裤,清扫房间等。 寄宿家庭多为工薪家庭,收入不是很丰厚,也不会雇人帮忙做家务。因此,留学生还应尽力帮着多做些家务,如收洗餐具、除草、遛狗等,要戒掉“贵族”派头。 主动融入寄宿家庭 虽说寄宿的时间不长,短者三四个月,长者三年,但在这些岁月里,作为一个留学生只有主动融入其中,才会有一种家庭的温暖。留学生切忌沉默寡言,切忌闭门读书,而要多与身在同一屋檐下的“家人”交流,不要怕自己的口头表达不善而羞于启齿。 留学生要尊重主人,善待弟妹,首先从感情上融入这个家庭。举个例子,有位在美国纽约寄宿的中国留学生在主人的生日那天精心准备了一份礼物,让主人有个意外惊喜,留学生与主人的心理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中国美女博士史蛟拒绝美籍和百万年薪,毅然回国,如今怎样了
她们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不随波逐流,不特意强调好看的皮囊,更注重内在的才华,她们是学术教育领域的先行者,靠学术上的诸多成就赢得广泛敬重,史蛟,就是其中的,莲花,她是中国的美女博士,也是那个拒绝美国丰厚条件,毅然回国的爱国者1982年,史蛟出生在四川省,史蛟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史蛟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的心头肉,掌中宝,所以史蛟的父母倾全家之力培养她,不仅在家庭环境下功夫,更是言传身教,功夫不负有心人,史蛟没有辜负父母对她的期待,不仅成绩名列前茅,还进入了当地著名的高中
陈丹蕾入狱记:因担心丈夫抛弃,留美才女杀夫并与尸体生活数日,结果怎样?
2005年9月,美国发生了一起案件,可以说震惊了整个中国,美国和世界。一名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不幸死在美国拉法叶市的停车场,当他被发现时,尸体已经严重腐烂,没有尸体,尸体已经被肢解,只剩下骨头。28岁的何磊(音译)是普渡大学的一名中国学生,警方认定他就是受害者。谁干的?何磊是清华大学的本科生。他也是一位杰出的人物,性格活泼开朗。大学毕业后,他与大学恋人陈檀蕾结婚,一起去美国普渡大学学习,他和妻子过着正常而幸福的生活。案件结束后,警方也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何磊在学习圈里的人都很好,人阳光明媚,积极向上,不会树敌。但随着进一步调查,警方发现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惊喜,发现杀害何磊的凶手竟然是他的妻子,真是出乎意料。但是一旦你了解了这两个人的背景,一切都说得通了。她们都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她们被认为是美丽、美丽和才子佳人,但她们往往要透过外表才能看到本质,明亮和美丽的外表是难以掩饰的两个人不可能永远共存的性格差异,他磊外向,社交能力强。另一方面,陈坛雷则害羞内向,喜欢呆在家里,这种对比起初似乎并不重要,这个小支点确实能让整个家庭走向崩溃。他们的性格和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经常争吵。后来,据朋友介绍,他们有时会发生大大小小的冲突,大多是因为陈坦雷不讲道理,他雷一开始还可以和她争吵,但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就漠不关心不问,这也让妻子的孤僻性格在愤怒的心中,逐渐埋下了仇恨的种子。2004年圣诞节那天,这对夫妇又发生了一次争执,之后妻子用刀刺伤了丈夫,妻子被起诉,但是好心的雷先生用5000美元保释了她,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的爱人会被一颗,射向你的冷子弹击中。2005年8月19日,他们又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吵,但这次她的丈夫要求离婚,陈檀蕾的心变成了谋杀,陈檀蕾掏出手枪,朝她丈夫的后脑勺开了一枪。年轻的丈夫被他的妻子毫不留情地夺走了生命。更奇怪的是陈探雷抱着何磊的尸体七天七夜。没人能想象那一幕有多恐怖,最后,当她丈夫的尸体开始发臭时,她把尸体肢解,扔到了停车场。后来,陈檀蕾借用丈夫的护照返回中国,却在机场被人发现。经过仔细盘问,她发现陈檀蕾杀了她的丈夫。生活不应该与那些与自己的本性格格不入的人一起生活,更不用说与同一屋檐下结婚了。俗话说”不是一个家庭,不是一扇门”性格截然不同的人不能在一起,否则就是一场悲剧。陈檀蕾极端的偏执和占有欲毁灭了她,把她逼到了毁灭的边缘,最终毁灭了她,即使对自己的亲人也是如此,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警钟,永远不要和太极端的人一起工作。你自己的偏执和极端不应该让别人替代你的性格缺陷。
留美博士以死控告导师学术不端,调查的结果是怎样的?
中国博士生以死控告导师学术不端一事,美国计算机协会发布调查结果,证实其控告属实并给出严厉处分。佛罗里达大学中国留学生陈慧祥(音译)自杀身亡,他在遗书中写道自己被华人导师逼迫发表存在严重问题的论文,他在修改论文的过程中发现难以自圆其说,因担心问题论文影响日后学术生涯,他向导师提出撤稿要求却被拒绝,最终在绝望心境下选择自杀。2019年6月12日的晚上,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出了一起中国籍博士生失踪案,传得沸沸扬扬。 这位博士生陈慧祥 (Huixiang Chen,音译)被发现在工作的实验室自缢身亡,其遗书写道自己被华人导师逼迫发表存在严重问题的论文,向导师提出撤稿被拒绝,最终选择自杀。去年12月,陈慧祥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就一篇有关人工智能加速器的论文,并向ISCA(计算机体系结构国际研讨会)投稿,被该计算机体系结构顶级会议之一成功选中。论文由李涛(其导师)指导,四人合著,陈慧祥是第一作者。ISCA官网中的时间表显示,投稿者需要在去年的12月3号提交论文摘要,12月7号完成初稿。今年1月底,会议公布第一轮的入选结果,3月中旬正式公布中选论文,5月底定稿。但是,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认证, 他却发现自己的论文存在很大问题,很多理论完全说不通,导致整篇论文相当于废纸,没有任何价值,除非重头写。他找到导师李某,希望能撤掉论文。 但导师不肯,执意要如期发表,在陈慧祥的坚持下,导师还丢出一句话:“如果撤销论文,你的6年博士生涯将全部荒废,被开除。”据其和好友的聊天记录,陈称,为了自圆其说,只能尽力做出一点类似的可靠数据。陈慧祥曾告诉多位好友,他反复申请撤稿却遭导师的拒绝,“他认为论文符合发表标准”。事实上,这篇学术论文可以说就是压垮陈慧祥的“最后一根稻草”。陈慧祥在自杀前精心设置好了定时邮件,逐个发送给自己的父母、导师、朋友和同学。也正是在这份遗书中,人们找到了陈慧祥自杀的原因:生前疑似与导师产生巨大矛盾,并在遗书中描述到那篇论文是其导师通过关系发表,有严重的学术问题。据报道,陈慧祥离世后,导师李涛依然带着这篇被陈慧祥断定“问题很明显”的论文,前往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在6月24日的ISCA会议上发表演讲。官方调查结果:控告属实,直至近日,美国计算机学会(ACM)发布的这项处罚决定,禁止个别成员未来 15 年内在 ACM 旗下所有期刊发表论文或参与评审活动,这是 ACM 出版规定中对其成员最为严重的处罚。在此结果发布之后,ACM主席也已写信,将调查结果和决定告知了这位博士生的家属。目前,涉事高校(佛罗里达大学)尚未对此进行回应,这位导师依旧在岗。
因被导师逼着论文造假,中国留美博士自杀身亡,此事中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佛罗里达大学的警察于周五表示,该校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在他工作的校园大楼的办公室里上吊自杀。 校方发言人史蒂芬·布鲁姆表示,调查者已经找了一张纸条和电脑搜索记录表明陈曾经有过伤害自己的念头。陈的领英个人介绍上说自己是弗罗里达大学的 IDEAL的助理研究员。6月13日,家人朋友发现陈慧祥(Huixiang Chen 音译)失踪并报案,6月14日,陈就被确认死亡。短短1天时间,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永远离开了世界。更让人诧异的是,他的论文即将在6月底的国际会议 ISAC 2019(计算机体系结构国际研讨会)上发表。而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越多越多的迹象表明陈慧祥的自杀和导师脱不了干系。6月29日,也就是两天前,一个发布博客的平台 Medium 就详细地报道了陈慧祥死亡前不为人知的故事。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出现,我们发现陈慧祥选择自杀的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可能就是他一直因为学术不端而苦苦挣扎。 这封遗书发送给了他的朋友、实验室同事、尤其是他的导师李涛(音译)博士,他是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的教授,也是陈慧祥遗书中所提及的那份论文的第三作者。 而在这份遗书中,陈直接说明了自己向 ISCA 投递并挑中的那篇论文很有问题,和导师沟通之后,发现 Dr. Li 默许他伪造实验数据,但发现还是无法自圆其说。最终,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陈慧祥选择自杀,弥补过失,从而告诫大家论文中千万不要大跃进。而在陈和朋友的聊天记录中,更是赤裸裸的控诉了他的导师对自己的逼迫。在这一长段的聊天记录中,不难发现陈慧祥的导师一再逼迫当事人修改实验数据。面对陈提出的撤稿要求,导师坚决拒绝,并且威胁陈不允许毁坏他的声誉。
上一篇:曹格女儿好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