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股份601777
力帆破产,吉利接盘,以后车企只剩两三个,淘汰赛开始了!
魔幻的2020年令不少行业都遭受了打击,即便是支撑着国民经济的汽车行业未能幸免。接近20家的车企濒临破产或宣布破产重组,其中便包括曾经的重庆首富尹明善所创立的力帆汽车。2020年8月24日,力帆股份正式发布公告,称旗下包括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力帆财务有限公司在内的10余家公司全部进入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的程序中,这一举措也正式宣告力帆股份进入破产重整的程序。令人唏嘘的是,这家曾经市值高达170亿的公司一度无人愿意接手,也是在沉浮了数月之后,才迎来了新的接盘人。12月22日,ST力帆发布了《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东权益变动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根据公告显示的内容,在此次变更后,公司控股股东将由原先的力帆控股变更为满江红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微妙之处在于,满江红基金背后实际的控制人为重庆满江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而这家公司背后的两大股东分别为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前者股份占比51%,后者股份占比为49%。而参与破产重组的另一大主体为产业投资人,就公告来看,这部分由吉利迈捷与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或这两家公司持股比例达70%以上的绝对控股公司组成。整个过程其实不难发现,吉利均全程参与其中,而且直接和间接的方式都有涉及。而在公司接触的层面之外,其实也在上演这样一幕:尹明善将自己花甲之年创立的产业,全权托付给了李书福。笔者尤记得,李书福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未来车企会只剩2-3个。从力帆汽车的遭遇来看,李书福的预言,已经开始实现,这不由得让人感到唏嘘。而同样使人感概的,还有弄人的造化:力帆尹明善和吉利李书福,同样是白手起家,同样在曾经的中国摩托界有着响亮的名号,同样都从摩托车入局汽车行业,甚至连业余的爱好都十分相当,同样都是收购了足球球队。然而在之后的遭遇和处境上,却大相径庭,并最终以这样的方式产生交集,着实让人意想不到。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吉利出资约9亿元接盘直线坠落的力帆“起死回生”究竟美了谁?
文 | Autodealer综合 欢迎供稿 | Autodealer@163.com 2012年,在俄罗斯一座年产量达5万辆的 汽车 厂中,力帆 汽车 的产量占比一半还多,同时工厂还少量生产吉利和长城车型。——自主品牌这一时期的出海,是力帆曾与吉利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例证。 8年后,彼此的境遇已经天差地别,曾经在 历史 上产生过的交集,在2020年的结尾迎来了戏剧性变化。 12月22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力帆股份的控股股东由力帆控股变更为重庆满江红基金,后者由吉利迈捷、两江基金共同发起设立。作为公司控股股东满江红基金的唯一普通合伙人及执行事务合伙人,满江红公司及其背后的重庆两江管委会和吉利,成为力帆股份的实际控制人。 3天后,力帆股份发布《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这意味着正式交割指日可待。同时吉利 科技 集团旗下重庆江河汇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将正式入股力帆股份。 力帆在今年8月申请破产重组,并于11月发布重整计划,作为“白衣骑士”的吉利 科技 出面入主,规避了力帆破产的结局。 去年,力帆前11月的销量还不及吉利11月当月销量的五分之一,在 汽车 市场寒冬的常态化和黑天鹅事件影响下,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如今已经转变为实质性的兼并。 早在2018年入股戴姆勒时,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便曾经谨慎地预测,未来全球传统 汽车 行业只有2到3家企业能活下来,“届时谁能占领技术制高点,谁就是胜利者。” 吉利为何要出手救力帆 11月9日,ST力帆发布《*ST力帆管理人关于重整计划(草案)之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的公告》。公告称,满江红股权投资基金将取代力帆股份,成为*ST力帆控股股东。根据公告信息估算,吉利 科技 集团财务出资约9亿多资金,同时以产业投资人身份参与本次重整,成为力帆股份第二大股东。 之所以是间接占股,因为参与*ST力帆重整的并非吉利及其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团,而是吉利迈捷。后者成立于2015年,隶属于吉利 科技 集团,主要从事新能源、未来出行等前瞻业务,例如飞行 汽车 、低空卫星轨道等。而吉利 科技 集团是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子集团,在产业重组、战略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据了解,本次围绕着力帆的交割完成后,吉利 科技 作为产业投资人,将在主营业务升级、现金流支持和运营管理革新等方面全方位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这是中国资本史上首个 汽车 摩托车行业上市公司重整案。复杂的债权人关系和经营业务体系,堪称史上最复杂的民企重整案例,其成功交割,毫无疑问也能为未来企业重整提供经验。 此次吉利 科技 参与重整,正是看中力帆在市场上仍具备一定的品牌认可度和影响力,并拥有较为深厚的产业积淀和技术积累,成熟先进的生产技术、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及广泛的销售网络渠道,以及一大批成熟的产业工人。 同时,重庆地处的成渝经济圈致力于新能源产业发展和大数据智能化升级,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区位优势与吉利 科技 在新能源、物联网方面也存在较大协同空间。 换电业务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想象空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指出,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提出鼓励“换电”等商业模式创新。 早在2018年,力帆股份宣布通过定增方式募资的24.8亿元,用于智能轻量化快换纯电动车平台开发、智能新能源 汽车 能源站项目、智能新能源 汽车 16亿瓦时锂电芯等项目。 今年9月,吉利 科技 发布了全行业首个集换电技术研发,换电车制造和换电站运营“三位一体”的商业模型,以技术的开放共享推进换电商业服务快速普及。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重整投资人将通过授权生产的方式,免费授权上市公司生产一款车型,并通过合作开放等多种途径开发后续车型并改造上市公司新能源 汽车 生产线。 此前力帆 汽车 在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一旦完成重整工作,首先将量产吉利 科技 集团旗下换电型纯电动MPV枫叶80V。 资料显示,吉利 科技 集团已在重庆、济南、杭州、淄博等地签约运营超过1000座换电站。根据计划,吉利今年将在重庆建成35座换电站,到2021年建成100座、到2023年计划落成200座。 当然对于此次吉利 科技 参与力帆重整,有业内人士指出,近两年吉利扩张膨胀之下,投资一家债务高企的车企,存在一定的风险。 力帆终得起死回生 力帆的兴衰起伏,与创始人尹明善高度相关。 高龄创业的尹明善由摩托车业起家,反超嘉陵和建设两大品牌,成为重庆摩托车业的龙头老大。2010年上市后市值曾最高达到300多亿,尹明善也成为重庆首富。 随着摩托车逐渐被 汽车 所取代,力帆也投入到了 汽车 制造业中。但之后连续走的几个弯路,让力帆彻底失去了竞争力。 对于传统 汽车 发展不可缺少的核心技术,力帆一再选择抄袭,最终失去了自主设计的实力。在新能源补贴时期,力帆又因电池不符符合标准规定,被财政部纳入"骗补"企业名单,品牌因此一落千丈。 2017年,尹明善在力帆股份股东大会上正式宣告卸任董事长职位。从此力帆控股便持续面临债务风险。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债务的连锁效应显现,力帆集团门口聚集了大量讨债的供应商。 让力帆的落败真正走入大众视线的,是2019年底央视对于力帆的报道。报道中,力帆 汽车 总部的重庆北碚区生产基地已经处于半停工状态,员工已两个月没有收到工资。与此同时,力帆 汽车 的业绩也被爆出暴跌了20倍。 去年11月,力帆乘用车销量为514辆,其中传统乘用车仅为73辆,同比下滑98.6%。新能源 汽车 为441辆,同比下滑67.7%。前11个月力帆乘用车的累计销量约为2.5万辆。 一方面,过去两年跌跌不休的销量让力帆在国内市场基本丧失了存在感,仅依靠少量出口订单维系,乘用车品牌已经处于自我放弃的边缘。另一方面,力帆也曾经尝试过积极自救,甚至由高龄的尹明善重新回归带队重整。 为了回笼资金,力帆也多次断臂求生。比如,将具有15万辆乘用车项目的鸳鸯地块生产基地以约33.15亿元的价格,出售给了重庆两江新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再比如,将旗下子公司重庆力帆 汽车 有限公司100%股权以人民币6.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理想 汽车 。 但这些举措都没能让力帆“起死回生”,连曾经力保不让力帆破产、直接下令银行不准断贷力帆集团的重庆市政府也不得不寻求外兵的援助。 今年6月,当“吉利收购力帆”的传闻出现时,力帆股价直线拉升并封住了涨停。截至当日收盘,力帆股份股价报5.5元,涨幅为10%。创下了力帆股份近一年多来的股价新高。 7月,吉利与重庆两江新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吉利将推动其高端新能源整车项目、吉利工业互联网总部暨数字化工厂项目落户两江新区。 汽车 产业是重庆两江新区的支柱性产业,包括长安 汽车 、长安福特以及上汽红岩等多家企业都驻扎于此。 有业内人士表示,吉利对于力帆的接触,当地政府早有撮合之意。而吉利的加入,不仅能够加强双方的资源整合,加强吉利与重庆当地的链接,同时也能够共同承担 历史 遗留债务。 无论如何,此次交割完成意味着双方已就债务分配达成了共识。本次破产重整方案顺利实施,对于力帆股份而言,可以获得诸多方面的支持,这些支持来自基金投资、产业资本以及债转股股东的支持。这种股权结构将为全新的力帆继续开展业务奠定基础。
重庆力帆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尹明善的创业语录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并使用语录吧,语录是不讲求段落、内容间联系的一种文体。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语录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重庆力帆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尹明善的创业语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年轻人就是要敢于当出头鸟,敢于登上枝头,敢于冲上云霄。只有这样的人,今后才可能有所作为。
2.获利路有三,垄断我无权、投机我没胆、创新求发展。
3.创新并不是简单的技术发明,只有当一项发明能转化为社会的经济活动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时,发明才可以说是创新。
4.八分人才,九分使用,十分待遇。
5.我想对品牌的追求,至少80%的.人都不可能完全免俗的。人们崇尚品牌也是一种趋势。
6.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竞争有高低之分,如果从商战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市场竞争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是:机会战、价格战、质量战、服务战、创新战,最后才是品牌战。
7.经营者惟有正视和善于保护利用自己的品牌,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真正获益。
8.一个人的成功,三分靠吃苦,七分靠受屈。
9.创业者有胆少识,尚有50%的机会;有识无胆,成功率为零。
10.创造靠智商,非常人能及;精细凭认真,十人九人行。
11.民营企业家首先是一群有能力的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不仅要自己赚钱,还要带动更多的人致富,使企业健康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12.多数人都是喜新厌旧的,要培养员工的岗位新鲜感。
13.很多人说我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我觉得还算不上。什么时候我能给我的工人发2000美元的月薪,而不是200美元,我才算成功。
14.老板厚道,员工地道。和谐企业,生财有道。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不仅仅是履行企业的义务,还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15.有一则寓言说:一只猫刚走进一间屋子,一阵风吹来,门自动关上,猫被困在屋里。怨天尤人、困兽犹斗是徒劳的,聪明的猫时时保持蹲伏的姿态,等待一阵风再度吹开这扇门时,一跃而出。那个时候,我就是这样一只伺机而动的猫。
16.同舟共济最为贵,错过此渡无好舟。
重庆首富尹明善建立的“力帆”,到底有多牛?
多次传言要倒闭的力帆汽车,这一次真的要破产了。8月6日,一纸要求司法重整的公告,把力帆股份推上了可能退市的风口浪尖。此外,也有消息说,力帆很有可能被吉利收购,仅保留其摩托车板块。也就是说,未来力帆汽车可能还存在,但是,尹明善的造车梦却即将破碎。力帆内部早已危机重重:8月6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力帆控股以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进行司法重整。目前公司已经被债权人申请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若法院依法受理债权人对公司重整的申请,将可能对公司股权结构等产生影响。据公告称,截至目前,力帆控股共持有力帆股份6.1854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47.08%。截至午间收盘,力帆股份报价跌幅3.77%,报价4.59元,共有约60万股东。其实,力帆内部早已是“风雨飘摇”。6月29日晚,力帆股份公告称,债权人嘉利建桥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仍具有重整价值为由,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公告显示,拖欠货款为56.3万元。昔日的“摩托车大王”陷债务危机,56万的欠款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由于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力帆的多家子公司也被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司法重整。7月9日力帆公告称,公司将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破产的风险。一些高管纷纷离职并开始减持股份。7月20日力帆股份公告称, 已离职董事杨彬和马克本次减持计划的减持数量均已过半。杨彬累计减持52500股,马可累计减持109400股。自此,2名已离职董监高合计减持16.19万股。不仅如此,其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牟刚2020年4月13日以来已经12次被法院列为限制高消费人员。另外,力帆乘用车现有15万辆乘用车生产基地进行搬迁、出售。乘用车生产基地,占地面积约740亩(含重庆力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部分土地),土地使用权面积约30万平方米。截至2018年1月31日,乘用车生产基地账面原值4.7亿元,账面净值3.58亿元。2018年12月25日,重庆两江新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已分别与力帆乘用车和重庆力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国有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收购储备合同》,约定收购价格为人民币33.15亿元,力帆股份2018年内已收到收储款24.45亿元。力帆乘用车、重庆力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已交付相关土地使用权、房屋建筑物权证,确认资产处置收益19.9亿元。目前,公司拟在重庆两江新区范围内择址修建新厂区,承接现有的15万辆乘用车生产基地的搬迁升级。不过,这些举措都未能扭转力帆股份的资金紧张局面。力帆的噩梦开始于2016年。2016年10月9日晚间,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下称力帆乘用车)于近日收到财政部下发的《财政部关于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处理决定》。
起死回生?吉利收购力帆皆大欢喜!
力帆汽车也曾登陆过A股,也曾让创始人尹明善一举成为重庆首富,但是后期由于经营不善以及决策上出现失误,最终走向资不抵债的地步。之前有传言称,吉利将要收购力帆,而车叔近日也得到消息,力帆汽车宣称,力帆的重整进程已经取得实质化的进步,而且力帆汽车在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一旦完成重整工作,我们首先将量产吉利科技集团旗下换电型电动MPV‘ 枫叶80V’。”23年间,吉利是如何成长为“自主一哥”的呢?众所周知,吉利一直都在“买买买”,从沃尔沃到路特斯,还有宝腾以及猎豹等品牌,吉利一直都在当一个“接盘侠”,而低价接盘和资源整合正是李书福的拿手好戏,“买买买”自然也就成了吉利发展壮大的法宝之一。据车叔了解,此次力帆的重整获得了重庆地方政府和大力支持以及深度介入,最终的结果也是自然也是皆大欢喜,力帆有了最强民营自主车企作为依靠,尹明善也能体面的退场,而吉利顺利的吞并了力帆,李书福更是下了盘一步登天的好棋。吉利汽车目前押注国家支持的新能源换电业务,并将重心放在重庆,而力帆旗下的移峰能源以及壳资源,刚好可以为吉利所用,吉利这次绝对是稳赚不赔的。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吉利收购力帆? 官宣否定 业内人士观望
吉利汽车和力帆集团,是汽车圈中两个永远都不会衰败的话题。先说后者,要是提到力帆你会想到什么?重庆首富?濒临倒闭?月卖一台车还是在4月份的董事会上尹明善提出由自己的孙女尹安妮出任力帆第四届监事会股东监事?当然,这都是力帆的标签,不过最近力帆好像又有新动作——工厂拆除!这件事儿说是新闻也算是,毕竟力帆曾经也擎起汽车圈的重庆半边天,但要说不算新闻,即便是力帆现在宣告破产倒闭,估计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看来,尹安妮这位博学多才的女子,也没能拯救得了力帆。那么谁会是力帆的救世主呢?当然就是我们文中提到的吉利汽车了。最近频繁爆出吉利集团即将开始“买买买”的战略,先是觉得是不是能和韩国双龙集团达成合作共识,后又被大家传出可能会收购力帆汽车。而至于这两件事情是否可以落地,说实话目前还没有得到官宣。最近有消息称,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计划投资入股力帆汽车!就是这一个点,把力帆汽车又重新带回来人们的视线之内,对于吉利想要“买买买”人们并不觉得新奇,但是为什么相中岌岌可危的力帆集团,倒是大家的关注点。只是目前吉利并没有官宣此事不说,更有官方发言人就这个消息进行了澄清,说这不是事实,没有此事。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聪明的吃瓜群众只知道吃瓜,看惯了汽车圈的浮浮沉沉,那些千辛万苦出来否认的事儿,十有八九最终会成为真实。所以大家还是在吉利收购力帆这件事情上有很大的猜想。或许在很多人眼中,力帆已经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了,但是在吉利的眼中却可能并非如此,从之前吉利的几起收购事件可以看出,眼光还是相当独到的,那时候的沃尔沃好像都快要濒临退出中国市场了,却也在吉利的扶持之下达到了2019年的“车生”巅峰。而对于Smart的介入,其实也是在市场以及技术占领上,来到了更高的台阶。吉利作为中国初长成的一批自主品牌龙头企业,和比亚迪一直明里暗里的“厮杀”,燃油车上差不多的成绩,到了新能源上就成为了吉利的短板,那这次关于收购力帆的“谣言”,是不是就在此布局呢?鬼扯:关于吉利是否收购力帆,或者吉利能够成功入股韩国双龙,其过程是吃瓜群众不知道的,但是有这样的消息传说,只能说明中国自主品牌在逐渐壮大。收了TA们,你就是神通。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电话是多少?
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联系方式:公司电话023-61663079,该公司在爱企查共有4条联系方式,其中有电话号码2条。公司介绍: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是2003-11-19在重庆市北碚区成立的责任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同兴工业园区B区。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巧凤,注册资本125,000万(元),目前处于开业状态。通过爱企查查看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更多经营信息和资讯。
力帆股票为什么会跌那么多
1、力帆股票大幅下跌的原因有很多:
(1)受大盘指数的影响:目前中国股市的大盘指数在不断震荡,如果大盘指数也在大跌,那么力帆股票作为个股下跌也是正常的。毕竟大盘指数本来就是由这样各种个股构成的。
(2)受力帆集团的业绩影响:根据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该公司在2014年的业绩下滑,导致很多投资者不看好这个上市公司,从而股价下跌。
(3)受汽车行业的市场影响:目前由于各种利空信息的影响,汽车股普遍下跌,所以力帆股票作为汽车股会下跌。截至8月14日,中国股市中的汽车股普遍都下跌,力帆股份(咨询 买卖)跌超3%,一汽夏利、海马汽车(咨询 买卖)、金杯汽车(咨询 买卖)、长安汽车(咨询 买卖)跌超2%,江铃汽车(咨询 买卖)、悦达投资(咨询 买卖)、比亚迪(咨询 买卖)、中通客车(咨询 买卖)、长城汽车(咨询 买卖)等跌超1%。
2、力帆集团成立于1992年,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历经21年发展,成为以汽车、摩托车的研发、生产、销售(包括出口)为主业,并投资于金融业的大型民营企业。2012年,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6.79亿元,产销汽车13.15万辆,出口创汇5.82亿美元,位列重庆民营企业第一位。截至2012年12月,累计申请专利8007件,其中已获授权专利6951件,各项指标居全国同行领先地位。目前,公司现有员工9375余名,其中具有大中专文化程度7080余人。力帆已十度入选中国企业500强,连续多年成为重庆市出口第一名。2010年11月25日,力帆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为601777,是中国首家上市A股的民营乘用车企。
上一篇:伊朗追踪美航母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05-27 力帆股份601777
- 05-27 伊朗追踪美航母
- 05-27 冯提莫干爹门
- 05-27 癌症来临前身体都发出这些信号
- 05-27 2018年连休16天不是梦
- 05-27 双11第一批买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