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危险拦截美战机
“俄军苏-27干翻美军无人机”?
俄军苏-27干翻美军无人机 美军的MQ-9抵近塞瓦斯托波尔军港侦察,俄军出动空天军战机拦截,以放油的形式使得美军无人机出现空停特情,直挺挺地栽了下去。相比巴伦支海手术刀,此次俄军的“黑海手术刀”手法更加细腻,很明显这技术进步了嘛。更需要关注的,是俄军为何会在这个节点上,突然在黑海上空以这种十分特殊的形式,让美军的无人机坠毁?毕竟,美军的无人机,包括各种有人的战略侦察机在黑海,波罗的海上空来回侦察,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虽然西方的各型战机频繁出现在这些海域,但俄军和北约空军似乎维持了微妙的平衡。最多通过机动把北约飞机试图挤出去,基本没有出现过故意让对方发动机停车、发生空中特情并导致飞行器坠落这种事。那么为何俄军会在这个时候弄下来美军的无人机呢?此次俄罗斯空天军“弄”下来一架美军无人机,和前几天俄罗斯空天军使用“匕首”高超音速飞行器打击基辅、利沃夫等地,是基于同一个逻辑展开的行动。那就是打击北约为乌克兰建立的战役和战术战场态势感知能力,还有战役战术作战决策能力。背后的战术考量,北约对乌克兰战场的介入深度,非常之深,深到超出了想象。而且这种介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底线,尤其是涉核安全的底线,从扎波罗热核电站和恩格斯机场袭击事件都能够看出这一点。从中可以看出北约是在放任冲突甚至有意扩大冲突,俄军对此可能很难再容忍。而在具体的打击方式上,俄军选择的打击方式比较巧妙——比如使用“匕首”高超音速飞行器,俄军打完就走,不对外公开自己打了什么东西(有俄媒猜测是北约在乌克兰境内地下的“影子参谋部”)。但是够得上用高超音速飞行器、而且是六枚高超音速飞行器对付的目标,从俄军之前打击乌军的远程攻击手段上,乌军一个坦克连的集结都不一定够得上一枚伊斯坎德尔。又比如此次“弄”下来的美军的MQ-9,俄军没有使用航空武器,而是通过空中放油这种非军事手段,让美军无人机发动机空停。而且,美军无人机坠落后,俄军对美军指控的“俄军飞机空中放油”等细节全部不予承认。这两起事件,尤其是第一起事件,俄军等于是都得到了战略和战术上的收益。总之,俄军此次一次六枚高超音速飞行器,再加上“击落”一架美军无人机,虽然明面上什么也没说,但却在战略上给北约发出了明确的“STOP”信号。如果北约还不收手的话,会不会有更多的“匕首”,会不会再落下来更多的无人机,谁也说不准……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北约,目前北约尤其是美国和东欧国家,在乌克兰的沉没成本已经太高。乌克兰的大反攻又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要是失败了,那后果估计不堪设想。俄军向北约发出了明确的制止信号,北约到了这个地步,那是选择知难而退呢,还是不管不顾红着眼继续莽上去呢?这才是最值得关注的后续。
俄军苏27击落美军无人机
俄军苏27击落美军无人机 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的表现虽然称不上有多么亮眼,但这支军队乃至这个国家的凶悍程度,依旧不容小觑。海外网报道,一架美军MQ-9无人机在黑海海域上空接近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半岛附近,在向俄罗斯国境方向飞行时,遭到了俄罗斯空天军苏-27战斗机的拦截。美方通报,MQ-9遭到了俄军的击落,坠毁在黑海海域。而俄方则称,俄军战机并未使用机载武器,也没有与无人机发生接触,MQ-9是因剧烈机动导致失控并坠海。看完这则消息,不得不直呼“好家伙”。这不仅让人想起著名的“巴伦支海手术刀”和“我舰奉命撞击你舰”这两起事件,仿佛时刻可能爆发核战争的冷战危险气息又回来了,足见美俄关系是何等紧张。按照美方的说法,苏-27战斗机在MQ-9的航线前方多次放油,干扰无人机的飞行,然后以空中撞击的方式导致MQ-9失控坠海,而俄方则坚称双方并未发生接触。平心而论,过程如何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关键的地方在于这个结果。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并未在黑海及乌克兰战场上空设定“禁飞区”,只是划下了“临时空域管制区”,但关于“管制”的对象和俄方可能采取的管制手段,则并未做过多说明。不过看来,俄罗斯人显然不只是说说而已,面对美军无人机的进犯,俄军的处理过程和手段相当于是把这片空域划做了“禁飞区”。如此一来,俄罗斯等于拿此事做了一个模板,即若再有类似的事情上演,俄空天军战斗机部队仍会以这种强硬的手段应对。幸好美军出动的是无人机,若是一架有人驾驶战机,那事情恐怕会闹得更大且更严重。这种不设“禁飞区”,但管制手段丝毫不亚于“禁飞区”的方式,可谓是颇为巧妙了。俄方之所以并未设立真正意义上的“禁飞区”,或在于保持自身立场并未各方留有一定的余地。要知道,俄罗斯在乌克兰开展的是“特别军事行动”,其并没有在形式上声明对乌“宣战”,这起码在国际法和国际舆论中给自己留出了腾挪的空间。另外,若一旦设下“禁飞区”,那可能的外界斡旋力量也就很难进入乌克兰调停俄乌战事了,故普京政府并未把事情做绝。不过,俄罗斯不设“禁飞区”,不等于给美国的军用无人机留下搞小动作的空间,非法闯入相关空域、关闭应答器且不听从俄军指示的外军战机,仍会遭到俄空天军的强硬对待,相信白宫方面和五角大楼读懂了“战斗民族”的意思。而这架坠入黑海的MQ-9的命运,就很值得关注了。在俄乌冲突仍未结束的情况下,除了运粮船,其余船只均无法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出黑海,该海峡已被土耳其封锁,这是土方遵守相关国际公约做出的正常举动。美国若想派遣军舰和打捞船进入黑海搜索打捞MQ-9,显然无法过土耳其这关。至于俄罗斯,俄黑海舰队装备序列中倒是有数艘救援船、海洋调查船和打捞船,可能对美军无人机的坠落位置进行探测并打捞。考虑到MQ-9当前美军最为倚重的军用无人机之一,相关技术和机密信息若落入俄方手中,那美国的损失恐将不小.即便MQ-9所搭载设备具有自毁功能,但相信俄罗斯仍可获得某些价值不菲的收获。总之,此事再度展现了俄罗斯执行“特别军事行动”的坚定决心,即便是美军无人机来袭,普京政府依旧不会手软,乃至表现出不惜与美国一战的态度。拜登政府若还想找事,恐怕事前需要谨慎掂量一下了。
击落80余架俄军无人机!
击落80余架俄军无人厅雹机!泽连斯基高调“炫耀”,北约反而愁云惨淡此次俄乌冲突中,无人机得到了广泛应用,俄罗斯还接手了一批来自伊凯伏首朗的自杀式无人机,外界甚至分析认为,俄罗斯计划利用无人机攻势拖垮乌克兰。乌克兰军队却成功击落80余架俄罗斯的无人机,总统泽连斯基也高调炫耀,认为这是史无前例的成果,然而得知这一消息的北约反而愁云惨淡。一方面,在战场局势十分焦灼的情况下,乌克兰在短短两天之内击落80余架俄军无人机,确实值得庆祝,也能够重振乌克兰军队的信心。另一方面,击落无人机的成本也令人咋舌,S300是乌克兰的防空系统主力,而美国也为乌克兰提供NASAMS系统,拦截成本在14万至50万美元左右,俄罗斯的无人机单架成本约为2万美元,乌克兰的此次成果可谓是得不偿失。鉴于乌克兰获得了北约方面的大量援助,在成本消耗方面,乌克兰可谓是毫无负担,但北约不得不考虑经济效益问题。乌克兰的多名高官不断指责欧洲与北约,认为在援助乌克兰时表现得并不积极,力度也差强人意,并希望获得更多的援助。虽然美国等西方国家依然表示,会对乌克兰予以支持,但北约方面的压力也不小,不得不说这也是俄罗斯布局的一方面。自杀式无人机成本低廉,如果拦截乌克兰及其背后的北约将承受巨大经济压力,如果不拦截无人机也能够对乌克兰的相关目标予以打击。乌克兰是骑虎难下,北约也不得不继续为乌克兰提供支持,泽连斯基站在道德制高点,使得北约进退维谷,因此泽连斯基可以炫耀,北约却要承受损失,长此以往北约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粗略计算后便能够发现,乌克兰的拦截成本是俄罗斯无人机的七倍,考虑到俄罗斯已经大规模地装配无人机,即使美国继续支持乌克兰,这种压力也会越来越明显,进而也会影响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态度。北约除了美国之外,多国的军事力量与冷战时期相比也大幅减弱,就出现过英国从其他国家购入装备再援助给乌克兰的情况,如果俄乌冲突继续持续下去,北约的武器库存也可能告罄。事实上,乌克兰面临的问题也是现代战场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无人机的应用越发广泛,除此之外,各种无人设盯数备也在蓬勃发展,这类装备的显著特点便是成本低廉。与此同时,要想成功拦截这些无人机则仍需动用防空系统,成本的不对等也成为世界各国都要面对的问题。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撑,要想在代理人战争中取胜甚至谋取利益,也十分困难。无人装备的发展已经成为未来军事的发展方向,而研发成本更低的拦截装备也成为多国的努力方向。虽然世界和平是国际社会共同的愿望,但在当前的局面下,只有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才能更好地应对可能到来的风险。
俄罗斯这一架老牌战机,实力压制美国
俄罗斯这一架老牌战机,实力压制美国,真是不服不行系列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军事比拼一直以来都是存在的,两个国家都是以对方作为压制的模板,早在苏联时期,两国就已经在各个方面进行着较量。俄罗斯想要通过研制米格29战斗机来压制当时美国的fx计划,也就是之后的f-15战斗机,可以见得,苏联是把美国当作一个竞争的对象,不管美国出怎么样的计划,苏联都一定会给出相应的应对计划,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米格29战斗机它到底强在哪里。米格29战斗机,它的诞生是因为美国的fx计划,也就是说它完全是用来压制美国新型战斗机的。苏联空军对于米格29战斗机是有着非常大的预期的,在设计过程当中就向设计者提出了很多的要求,比如米格29战斗机需要适应任何苛刻的地理气象条件,不管是经受什么样的气象干扰,还是电子干扰,都需要精准的进行作业。对于它的攻击范围,米格29战斗机在最开始被要求的是可以在200米到60千米的高空当中,可以精准地摧毁目标。也就是说米格29战斗机是一架非常有性能优势的空中战斗机。对于地面的协同作战,当时是没有给出必要的设计要求的。米格29战斗机,从设计到开始研发,都经历了很长的时间。直到1982年,这一款战斗机才在莫斯科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米格29战斗机生产出来之后,被许多国家看好,在国内的服役数量是超过了800架,对外的销售也是非常多的。米格29战斗机的动力系统也有着新的创新。战斗机拥有两台发动机,这两台发动机所放置的位置之间有非常大的间隔,而且发动机的进气口也有着不一样的设计,采用了辅助进气口进气的原理。在起飞和降落的过程当中,挡板与前起落架会随之发生转动,挡板会在此过程当中挡住主要的进气口,此时启用辅助进气口进行工作,这样一来就使得可以避免地面异物的吸入可以减少起降落时发生机械故障的概率。米格29战斗机,所拥有的优势还有很多,这就是为什么米格29战斗机这一类型的战机会在之后设计出这么多的同系列战机的原因了,而且这款战斗机也随着苏联的解体,散播到了之前的苏联国家手中俄罗斯所拥有的米格29战斗机已经不再是数量最多的。这一款优秀的战斗机,在许多国家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军事比拼依然是愈演愈烈,不曾结束,但是相信这样的比拼其实是非常有利的,这样就可以督促美国以及俄罗斯进行更多的技术上的创新,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也未必是什么坏事。
美军这款战机在中俄领空横行30年
美军这款战机在中俄领空横行30年防空能力是一个大国必须所掌握的,像中美俄这样的军事强国,都有着完善的防空和反导系统, 保障领空免受他国空中目标的威胁。虽然现在没有人敢侵犯中俄领空,但在过去,美军曾有一款战机在中俄领空横行了30多年,一次都没有被击落过,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美军这款战机就是大名鼎鼎的SR-71“黑鸟”远程高空高速战略侦察机,被誉为“平流层黑鸟”。这款侦察机采用了大量当时最先进的科技,包括钛结构、涡喷/冲压变循环发动机,这些技术时至今日都遥遥领先世界。SR-71在设计时考虑到了隐形功能,所以采用了雷达吸波材料,并且还采用了内倾的双垂尾以避免强化雷达波反射的直角内角,因此在超音速飞行时可以有效突破热障。洛克希德公司从1963年就开始研制这款SR-71侦察机,仅仅在一年后就实现了首飞,1966年正式服役于美国空军。服役期间美国一共生产了32架SR-71,并且在实战中没有任何一架被敌机或者防空导弹击落,就连当时世界上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拿它都没有办法,因为这款侦察机最大飞行速度高达3.35马赫,当时世界上还没有哪一款导弹能够超过它的速度,所以“黑鸟”才能横行中俄领空30多年,直到1998年才宣布永久退役。虽然SR-71并没有被击落过,但是曾被防空导弹击伤,创下这一纪录的并非苏联这样的军事强国,而是我们的邻国朝鲜。当时美军经常派出这款侦察机到朝鲜东西海岸侦察,每个月都会出现三四次,朝鲜人民军一直无法将其击落。所以时任朝鲜人民武力部部长的吴振宇计划在1982年4月15日前击落一架SR-71,作为领导人70岁生日贺礼。由于导弹不能追上SR-71,所以朝鲜人民军决定计算出这款侦察机的飞行轨迹,用防空导弹进行伏击。为此朝鲜还邀请苏联专家一同研讨方案,最终达成一致,决定在咸镜北道花台郡舞水端里基地和平安北道信川郡银晶里基地实施“连动作战”,发射的导弹是经过技术升级的S-200“织女星”远程地空导弹。1982年3月,计划正式实施,一架美军SR-71被导弹命中,可惜未能将其击落。这架飞机带伤逃跑后,SR-71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再也不敢出现在半岛上空。
上一篇:台同性婚姻合法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