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男孩持刀弑母
湖南12岁少年弑母案回顾:少年弑母后镇定藏尸,后来怎样?
湖南沅江市泗湖山镇淅淅沥沥得下着小雨,看似平静的小镇里,人们心有余悸地议论着村里发生的一件耸人听闻的大事儿——村里男孩吴某康,亲手杀死了她亲生母亲陈欣(化名)。▲吴某康接受警方问询案发后他换了衣服 称“妈妈外出了”王梅(化名)是第一个发现案发现场异样的人。她就住在吴某康和其母亲陈欣家隔壁。此前,有媒体从湖南益阳沅江市委宣传部获悉,该市泗湖山镇发生一起未成年人持刀杀害亲生母亲的案件,目前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王梅证实了以上信息的真实性,吴某康今年12岁,就读于泗湖山镇中心学校,读六年级。案发当晚,王梅曾听到过隔壁传来吵闹声,感觉像是在吵架,但是由于没有听到喊“救命”声,王梅也就没有多想。“谁能料想,陈欣会被自己的亲儿子杀死。”▲案发现场陈欣被害后的第二天天上午,王梅发现陈欣并没像往日那样将一楼客厅朝街的大门拉开,而是大门紧闭不见人影,于是敲门询问,但并没有人来开门。后来,他叫来了吴某康的外公陈某华,外公叫门时吴某康才把门打开,见到外公,吴某康说“我妈去外面了,没在家。”看到当时吴某康衣着整洁,一楼并没有血迹,吴某康的外公并没有多想,他还担心吴某康和他两岁的弟弟饿,便让他们到爷爷家吃了早饭大人们难以料到,这个12岁的孩子城府会这么深。据村民讲述,实际上,当时吴某康将二楼卧室门反锁,把钥匙收起来,把沾了血迹的衣服换下,作案的菜刀也被扔到房屋后的鱼塘中,神情镇定地应对着外公的问询。称“母亲是自杀” 表示“我就是恨她”因为一直没看到陈欣出现,有邻居提醒外公“感觉不对劲,还是找一找你女儿。”就这样,陈某华开始在二楼寻找女儿,发现卧室门被反锁后,他爬窗户进入卧室。当从窗户外看到女儿时,陈某华一下子懵了,“屋里到处是血,凳子都倒了,女儿浑身是血倒在地上,双手被砍断,手腕里的骨头露了出来,脖子上有一道很深的伤口,头皮血肉模糊,身上至少二十多道伤口。”陈欣就这样死在了卧室,陈某华跪在女儿身旁大哭起来……警察在没赶到案发现场前,12岁的吴某康镇定地说“母亲不是我杀的,她是自杀。”后来警察来了问询吴某康,他才承认是自己杀了母亲。“我就是恨她。”吴某康被带走的时候,有村民问他为何会杀母亲,他镇静地回答。外公:母子俩身高相仿,外孙更壮实“这孩子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被宠坏了。”陈某华告诉津云新闻记者,“女儿是这两年回老家生二儿子,才开始带吴某康,看到他身上有不好的习惯,会去管教他。”“事发那天晚上,应该是吴某康抽烟,我女儿用皮带抽了他,所以他才会拿菜刀砍向他妈。”陈某华说,“我女儿确实有脾气,但是人很善良。”吴某康,约有一米四高,而其母亲陈欣也只有一米四多,两个人身高差不多。“外孙比女儿还要壮一些。”▲遇害的陈欣吴某康的父亲在珠海打工,事发后,他也从外地赶了回来。“孩子父亲主要在外挣钱,对孩子的管教比较少。”陈某华解释。记者来到吴某康爷爷奶奶的住所,但家里没人。村民:这孩子各种叛逆 都怕他谈到吴某康,村里很多人都有些害怕。 “昨天,警察带这孩子回案发现场了解情况,他居然还在楼下笑。”邻居林强(化名)回忆,“脸上没有一点害怕的表情。”陈某华介绍,外孙比较叛逆,见到他和外婆比较冷漠,经常找陈欣要钱,“有一次我给他二十元钱,他觉得少,还打了我几下。”▲左起为陈欣的父母、妹妹,第二排为陈欣弟弟“女儿看他抽烟、经常玩手机,不听话,会骂他,但是很少打他。”陈某华说,“反而是他经常不高兴就打他妈妈。”事发前一个星期,吴某康并没有去上学,家里人并不知情,因为他都是按时出家门的,“出了这事儿后,他老师才说他逃学的事。”陈欣被害后,吴某康居然用母亲的手机向老师请假,他跟老师发信息说,“吴某康明天请假行不,他感冒了”。“这孩子习惯不好,喜欢偷别人钱物。”村民刘梅(化名)告诉津云记者,“他平时不怎么爱和别人交流,比较沉默。”陈某华讲述,之前吴某康还偷了爷爷1000多元。“他爷爷也不批评他,昨天警察带他回事发现场了解情况,他爷爷还摸了摸他的脸。”陈欣已经下葬,娘家的门上白底黑字贴着挽联,陈欣母亲刘某秀一提起女儿就撕心裂肺地哭,“这是我大女儿,。”陈欣娘家门前贴着挽联。因为吴某康才年龄够不上负刑事责任,所以,就连外公外婆都有些害怕自己的外孙,“不知道接下来会怎样。”陈某华一脸担忧。
怎么看待12岁少年弑母事件
12岁的湖南益阳沅江市泗湖山镇少年吴某持刀杀害亲生母亲9天后,因未满十四周岁,未达刑事责任年龄,已被警方释放。目前,吴某已被带离原生活环境,由其监护人及公安、教育、镇政府共同对其进行定点监护管理,并进行心理疏导、法制辅导、文化教育等。 对于这样的问题少年重返学校,确实引起了不少学生家长的恐慌。对此,网友们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网友认为孩子也是受害者,应该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更多的网友则表示该少年应该受到惩罚。 其实对于吴某,从法律层面上来说还真不好处理,虽然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有网友就提出,吴某应当由政府收容教养,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刑法规定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但什么时候才算是必要目前还缺乏系统、具体的认定,况且该由政府哪个部门、在何处、如何进行收容教养等相关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 所以如何处理吴某,我们还是期待政府的安排,相信在通过多部门的联合行动后,一定会妥善处理。虽然吴某犯下如此大错,但是其似乎没有悔改之意,因此也有人说这样的人还值得培养吗? 吴某现在是12岁,其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思想,虽然其犯下了如此大错,但从客观方面来说还有挽救的可能,我们的社会当然不能放弃,但在挽救的时候需要特殊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不可放之任之,以避免将来给家人和社会再次造成危害。
12岁男孩杀母后大笑,绝情杀人犯背后,父母才是凶手。他到底做了什么?
小吴12岁,在读小学六年级。他在家偷偷抽烟,却被妈妈不小心发现,生气的妈妈捡起皮带狠打了他一顿,他和他的母亲开战了。小吴用伤器害死母亲后,一点也不慌张。他让他的哥睡着了,没有逃跑。他换了干净的衣服,把作案工具扔进了鱼池。那天晚上,他还接了几个妈妈的电话,不但没有给妈妈回信,还用妈妈的语气替自己向班主任请了病假。第二天,一位邻居发现出事了,他叫爷爷来开门。即使到了那个时候,他还是平静地对爷爷说“我妈妈出去了,不在家。”因为一楼没有痕迹,爷爷没怎么在意。他和哥哥去爷爷家吃早餐。直到中午,我的祖父才发现自己在二楼,他看到地板上到处都是痕迹,“我没有害我的母亲,”吴说。“不是我做的。”直到警察来了他才承认。后来警察把他带回现场时,他还站在楼下,当被问及为何害母亲时,小吴平静地回答说:“我只是恨她。”随着你了解得更多,冲突只是一个导火索。事实上,他的“恨”由来已久。吴是一个留守儿童,她的父母一直在外地工作,没有受到太多的处罚。她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爷爷奶奶非常疼爱她,所以她有叛逆的性格。吴在两年多前搬去和他的母亲一起住,当时他的母亲带着第二个孩子回家了。直到那时,他的母亲才发现吴养成了许多坏习惯面对这样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她可能在长时间的分离后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她对他非常严格的管教,经常严厉地开始打他。这一切,最终导致了这场悲剧。这种扭曲的心理和强大的承载能力让人不寒而栗的同时也让人深思:事实上,所有在这场悲剧中的人都是悲剧的制造者。两个从这个家庭,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问题家庭存在的问题,父母错过了孩子几乎所有的成长岁月。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奇怪教育……在看了很多大数据之后,你会发现这个家庭的现状真的是很多留守儿童的现状!我有一个朋友曾经在一所重点城市学校教书,后来她被安排到一所城镇学校任教一年。一年级也是如此,但她发现孩子之间的差距非常大。不仅成绩差距很大,态度也很重要:孩子的态度和父母的态度。从整体基础上看,城市学校的孩子比较调皮,比较难控制,坏习惯真的非常多,即使老师管教很严,也没有效果。而在家庭教育方面则更为明显。在那次家长会上,她发现,在一个有50多个孩子的班级里,超过一半的孩子是留守儿童,而且父母都出去工作了。孩子几乎都留给了祖父母,他们除了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外,其他几乎都不关心。教育孩子的一切责任都推到了老师身上。撇开文化知识不谈,有很多父母,连最基本的品德,对与错都不关心。最严重的一名学生:一年级的试卷只能考二三十很,班上突然乱的捣乱,偷同学的东西,他有一次同一个班的女生头部被打伤,被朋友叫到办公室去罚站,忍无可忍的请父母,给孩子的奶奶。第一次见面时,孩子的奶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却被朋友头顶着头说了一顿,理由是,虽然孩子犯了错误,但你不能罚他站着啊,他多大了!经过这件事之后告诉我们孩子就要从小教育好。
“13岁男孩杀害10岁女孩案”:绝情杀人犯背后,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大连市河口区发生一起未成年人杀害邻居小女孩案件,闻者皆气愤。据曝光的聊天记录,蔡某杀害女孩后还在群里装无辜,并强调自己虚岁14岁,这就意味着他年龄不够负刑事责任,几年后依然回归生活,照样上学、生活……这几天,最让我气愤的可能就是大连13岁男孩杀人案了。蔡某某,今年13岁,还在上初二。10月20日下午3点20分,蔡某在街上遇到从美术班下课的女孩,随后将女孩骗到家中图谋不轨,事后将女孩拖到家对面的灌木丛中隐藏。其实,这并不是他偶遇女孩,而是蓄谋已久。当天下午三点,蔡某特意到女孩家的水果店问:琪琪去哪了?因为蔡某和女孩曾是同一个补习班的同学,女孩的父亲毫无防备地告诉她:琪琪上课去了。事发后,蔡某还很淡定的两次到女孩家中询问,女孩找到没有。后来,警方根据血迹怀疑到他时,他还很无辜地在群里发消息称,“小孩死了,吓死我了,我一个小孩怀疑我,我虚岁14岁。”他还说是自己擦过血的手帕刚好扔窗外,刚好扔到受害女孩身上,自己的血混在一起,还问自己的指纹咋整。多么幼稚可笑,却又多么令人可怕。幼稚的是,他竟然以为只要自己说血迹是自己不小心扔出去的,就可以撇清和自己的关系。可怕的是,他特别强调自己的年龄,也就是说他明确知道自己未满14岁,即使犯事也用不着负刑事责任。甚至,在警方找到女孩遗体后,蔡某还在人群中说了句:“真死了啊。”多么云淡风轻,多么轻描淡写。如此漠视生命的态度,让人心惊,让人害怕,让人毛骨悚然。而在更多了解后,你会发现,其实这次的作案早就蓄谋已久。附近邻居曾多次反映,蔡某经常骚扰女性,包括同学、成年女性。一位年轻女性称,就在今年8月,蔡某曾三次骚扰她。第1次,在楼道上,蔡某从后面猛然拍她的肩膀,还说帮她拿东西,令她很不舒服。第2次,她发现有人跟在她后面,她觉得不对劲立马走出大楼,果然看到蔡某匆匆跑了出去,当时她还拍下蔡某的照片。第3次,蔡某在路上和她搭讪,说她长得真好看,还叫她不要害怕。曾经有女同学被蔡某骚扰后,投诉到蔡某家长那里,家长也没有教育蔡某。据邻居爆料,蔡某在家里看过黄色视频,爱打游戏,有时候会打整整一个通宵,蔡某家里是卖烧烤的,平时忙于生意可能没有太多关注蔡某的教育问题。事发之后,蔡某母亲还清理血迹、和蔡某一起卖废品。女孩家长也说,蔡某的父母一直没有出面,连最基本的一句道歉都没有。这样的态度,就可以想象出他们平时对儿子是怎样的态度。二父母忙于做生意,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孩子犯了错也认为,他只是个孩子,犯点小错不打紧,甚至有一天,孩子犯下大错,父母还不以为然。这样的家庭多吗?13岁少女因美生恨,残杀同窗好友;3岁少年杀害 三姐弟弃尸体;12岁男孩弑母;13岁男孩用锤子残忍杀害父母;12岁男孩电梯内暴打8岁女孩;……这样的悲剧有岂止这些,在这些悲剧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出同样的问题:父母教育的缺失。有研究机构做过一次抽样调查,发现只有36.3%的未成年犯同亲生父母长期生活在一起。在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看来,每一个未成年人犯罪的背后,首先都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有的家庭是生而不养,有的家庭是养而不教,更多的是教育不当。”她说。这些未成年们,都是那么绝情、冷酷、没人性,但他们背后,真正的凶手是父母。是父母一次又一次的放纵,一次又一次的忽略,才导致最后悲剧的发生。纪录片《镜子》里有一番话:“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父母。”“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往善的方向发展,就是父母的责任。
对“湖南少年弑母案”的一点点思考
2018年12月2日晚间,沅江泗湖山镇一名12岁的小学六年级男生,持刀将自己的亲生母亲杀害在家中。案发原因是:12月2日星期日,晚餐后,吴某康在家吸烟,被母亲发现,其母亲用皮带抽打儿子。吴某康当即进厨房拿了一把菜刀,将母亲砍了20余刀,致其母亲当场死亡。
看到这个案子,很是让人惊讶和不解,心里一阵凉凉的。但这也只是一个极端的,特殊的个例,不必过度担心。我们都知道,一个思维正常,心理健康的人,不管是10岁的也好,12岁的也好,18岁的也好,无论是哪一个年龄段的人,都是不会做出这样伤天害命,大逆不道的事情的。只有是心理扭曲了,精神上出现了问题的人才会因为一件事情而杀害自己的母亲。虽然这是一个特殊的个例,但是,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一个12岁的男孩心理扭曲,精神异常的,这背后的原因是值得我们挖掘和深思的。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家庭的生活状况,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前期夫妻两外出打工,小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因工作原因,夫妻两很少回家看望孩子,近两年由于要生第二个儿子,妻子才回到老家,带着现在12岁的大儿子一起生活,丈夫则继续在外务工。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生活状况,在农村是很普遍的,甚至是大多数的,所以我会说这是一个极端的,特殊的个例,大部分农村家庭的孩子个性和心理都是健康的,生活也是正常的。
就单个事件而言,从因果关系的角度来分析,一定是有人做错了什么,才会导致了这样的悲剧发生。但我们如果从整体大环境的背景来分析,就会发现,好像谁都有错,又好像谁都没错,而且,谁都是受害者。
孩子的父母错了吗?是因为他们没有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造成了孩子心理扭曲,才产生如此悲剧?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因为家庭不富裕,为了生活,为了能让父母和孩子能过得幸福一些,快乐一些,夫妻两不得不外出打工。在外面生活,吃过多少苦,流过多少泪,但他们依然咬牙坚持着,所以他们没有错。
爷爷奶奶错了吗?老人不识字,不懂教育,在家里面,能保证让孩子吃饱穿暖,生病了有人照顾,已经做得不错了。大部分农村的孩子都是这样野蛮生长的,至于抽烟喝酒,在农村,好一部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是习以为常了,爷爷奶奶想管也管不了的,这是环境造成的,所以不能责怪爷爷奶奶。
孩子错了吗?孩子扭曲的心理,是他成长的环境和极端的性格所造成的,这种病态心理再发展的过程中,没能得到很好的引导和治愈,越积越重,最后因受到外界的刺激而爆发,所以就产生了弑母的行为。
孩子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可能一两年才会见到一次父母,孩子与父母之间感情交流少,从小对他们的理解仅停留在称呼上,没有感情上的交融,只知道那个会按时给家里打钱,给自己买过衣服的人,叫爸爸妈妈,父爱和母爱对他来说是没有什么印象的,由于孩子在这样一个感受不到父母关爱的环境里成长起来,对父母的认知比较肤浅,所以也才会忍心对母亲施暴。
孩子的性格极端,孤僻,不喜欢跟人沟通交流,特立独行,对很多事物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自己的认知上,不知道别人对同样的事物还会有其它的理解和看法,所以他不容易辨别是非,没有道德观念。这样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形象主要是性格内向,冷漠,心机重重,城府深厚,让人是琢磨不透。
孩子这种极端的性格和病态的心理,在母亲的一次次刺激下开始恶化,最后形成深深的恨,这种恨主要表现于在他杀了母亲之后,还能不慌不忙的,从容冷静的面对,也不认为是自己的错,甚至还笑,好像是报了大仇似的,城府之深,是一般人无法与之相比的。
被害的母亲是什么样的行为刺激到了孩子,才引来杀身之祸的呢?我的分析有以下几种:
第一、因对弟弟的嫉妒而产生了对母亲的恨。弟弟还小,所以受到母亲百般的呵护与照料,而自己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没有得到母亲对弟弟同样的待遇,因此产生了嫉妒心理,再加上孩子的性格孤僻极端,更是加持了他的这种嫉妒心理,由此产生对母亲深深的恨意。
第二、没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在孩子的世界里,母亲就是应该理所当然的满足他所有的物质需求的,没有得到满足就会打破他心里的平衡,时间久了,这种不平衡的心理也会转为恨意,为了发泄不满情绪,所以就长期对母亲施暴。
第三、母亲用暴力的方式来管教他。爷爷奶奶对孩子过于溺爱,主要表现于曾经偷过爷爷的钱,爷爷奶奶也不打不骂,甚至这次杀了自己的母亲,警察带他回家指认现场的时候,爷爷还去摸摸头,表现出来的还是关心。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肯定是没法忍受母亲的管教和打骂的,再加上对母亲积累已久的恨意,所以导致了他疯狂和不理智的弑母行为。
通过以上详细的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个血案是在一种无奈的生活状态下,无意中发生的,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去谴责那一方,怪罪那一个人。但对案件的分析和思考,是有利于升华和完善我们对自己孩子教育的方法方式的,避免重蹈覆辙。
我个人认为,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应该因人而育,因时而育。对于缺失父母关爱和照料的孩子,该弥补的弥补;对于调皮捣蛋,屡教不改的孩子,该教化的教化,该批评教育的就批评教育,甚至可以采取适当的体罚;对于乖巧懂事的孩子,该鼓励的鼓励,该奖励的奖励。只要是有利于孩子健康发展的教育方式,就是正确。在孩子教育方式的研究方面,我觉得父母只有多花心思和精力,才能做到拿捏有度,也才能教育出身心健康,乖巧懂事的孩子。
湖南12岁少年弑母案回顾:少年弑母后镇定藏尸,结局如何?
案件发生在湖南省沅江市泗湖山镇,看似平静的小镇里,人们心有余悸的议论着前几天镇中发生的了一件骇人听闻的大事,一位12岁男孩吴某康亲手杀死了自己34岁的母亲陈某。少年残忍弑母,令很多人感到揪心,也引发了不少争议。2018年12月2日晚上9时许,沅江市泗湖山镇的吴某康家里传出了一阵尖叫声,隔壁邻居听到后,便敲门询问情况,见吴某康开门出来,笑了笑对邻居说:“阿姨,没事,我弟弟拉屎在床上了,我妈妈很生气。”邻居正准备转身上楼,可又听见屋里传来小孩子的哭声,但想到吴某康的回答,邻居没有多想,便回去了。可没想到的是,就在当晚,12岁的吴某康在家中亲手持刀砍死了熟睡中的母亲陈某。估计陈某到去世前都没想到过,自己会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杀死。由于爷爷奶奶从小溺爱吴某康,对其言听计从,让吴某康自私的性格重重加深,并且其两岁时,母亲就外出打工,他一直由爷爷奶奶代养。而吴某康杀害母亲的原因,是因为他在家中抽烟,被母亲陈某撞见,陈某为管教孩子,用皮带抽打了吴某康,引起其不满,吴某康心生恨意,便趁陈某睡着时,从厨房拿了一把菜刀,砍向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吴某康将母亲杀死之后,立即换掉了自己带血的衣服,反锁锁上了母亲房间的门,并把家里整理了一番,又冒充母亲的口吻给自己老师发了一条短信:“胡老师,吴某康明天请假行不?他感冒了。”并且当天外公来他家串门时,他表现的不慌不忙,镇定的对外公撒谎说:“我妈去外面了,没在家。”吴某康丧尽天良、惨无人道的弑母行为,再加上弑母后的淡定自若,让人毛骨悚然,他简直就像地狱中降临人间的索命恶魔,亲手勾走了怀胎十月,养育他十二年的母亲陈某的生命。12岁少年弑母案,轰动了整个社会,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可令人震惊的是,12岁的吴某康由于不满刑事责任年龄14岁,而被无罪释放了,尽管这个“一刀切式”的年龄界定一直备受争议,但刑法有明文规定,所以在法律上讲,被释放也倒说得过去。但更可怕的是,他在无罪释放之后,居然还要重返自己之前的学校上学!这令学校家长感到强烈的恐慌,今天你觉得母亲惹你生气让你不爽,你就杀了她并没收到任何惩罚,那明天如果老师同学冒犯到你,你就继续杀人以谋取痛快?可笑的是,当儿子返校申请受到众人反对时,失去妻子的丈夫吴某,写了一封家庭情况书,恳请政府和社会放孩子一马…对恶人的仁慈,就是对善良人的残忍,对生命的轻视,对社会治安的不负责任。我们永远不知道恶魔的屠刀什么时候又会挥舞到无辜人的身上。一个个恶性事件,一次次的警示着我们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性,恶魔般的少年的背后,是长久以往、无人导正的扭曲的心。望逝者安息,天堂没有恶魔。
上一篇:母亲节快乐的图画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05-24 12岁男孩持刀弑母
- 05-24 母亲节快乐的图画
- 05-24 TES战胜V5
- 05-24 美国累计确诊超106万
- 05-24 新闻联播再批蓬佩奥
- 05-24 英国一婴儿出生几分钟后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