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潘刚现身
潘刚的介绍
潘刚,男,1970年出生,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欧工商管理硕士,正高级经济师。中共党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奶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欧盟协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5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达沃斯全球青年领袖。
伊利的总裁是谁
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
潘刚,中共党员,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中欧工商管理学院EMBA。
潘刚1970年出生于内蒙古;1992年7月大学毕业后即进入伊利集团;2002年7月任职伊利集团总裁兼液态奶事业部总经理,时为中国520家重点工业企业最年轻的总裁;2005年6月股东大会上,得到流通股代表的全票支持,当选为董事,进而全票当选为伊利集团董事长,兼任总裁。
在潘刚率领下,伊利集团创造了持续进步的出色经营业绩,已经成为中国食品业的领导者和领先者,下辖原奶、液态奶、冷饮、奶粉、保鲜五大事业部,液态奶、冷饮与奶粉三大主营产品都名列全行业第一。公司2004年销售收入87.35亿元,200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56.59亿元,稳居全行业首位。
潘刚1999年起任职伊利集团液态奶事业部总经理,被业内外誉为“中国液态奶第一人”,随着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和龙头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液态奶已经取代奶粉成为目前中国乳业最重要的产品。在潘刚主导下,伊利集团率先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将液态奶的保质期延长了20多倍,突破了此前只能囿于本地的销售半径,从而改变了行业游戏规则,引发了全行业的跟进,现在液态奶事业部每年给伊利集团贡献65%以上的销售收入,中国液态奶产销量占到了行业总量的50%以上。
潘刚就任总裁主抓公司经营后,体现了卓越的经营领导能力,伊利集团进入一个加速度发展的黄金时代。2002年销售收入40.10亿元,比2001年的27.02亿元增加51.2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6.57%;2003、2004年销售收入分别达到了62.99亿元、87.3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是57.09%、38.67%;2005年销售收入将轻松突破百亿元。
伊利集团在2004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公司接连发生“独董风波”与“高管事件”,2004年12月,前任董事长郑俊怀等五名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因涉嫌犯罪被依法立案审查,震惊全国,引发了部分流通股东的不安和动摇。在公司内外建立起了极大威望的潘刚此时临危受命,被寄以率领公司化危为机的厚望。潘刚以其特有的稳健缜密风格,全面推行精确管理,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强化信息披露透明制度,高度重视赢利能力,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迅速增强了公司员工、投资者与舆论的向心力,率领伊利集团在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连续创造了中国乳业历史最佳经营业绩,前三季度销售收入已经超越2004年全年水平,赢利能力大幅提升,同时使得伊利“牛奶专家”的形象更加突出;而其主持通过的一揽子十多亿元的投资计划更是令业内外惊叹不已,被形象地称为“将会释放核弹一般的产销能量”,他领导公司进入了又一轮发展的黄金时代。
潘刚还是中国“五四”青年奖章与内蒙古十大杰出青年的获得者,入选国内知名财经杂志《经理人》2003年度 “10位最有价值的40岁以下新生代企业家”,兼任内蒙古青联副主席、中国乳协副理事长、中国奶协副理事长
潘刚的人物履历
1992年7月,内蒙古农业大学毕业后进入伊利集团的前身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厂; 1992年7月—1993年7月,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厂车间工人、质检员; 1993年7月—1994年11月,伊利集团冷冻食品公司质检部部长; 1994年11月—1996年11月,伊利集团冷冻食品公司生产部部长; 1996年11月—1999年12月,伊利集团矿泉饮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党总支书记; 1999年12月—2002年7月,伊利集团总裁助理兼液态奶事业部总经理; 2002年7月—2004年7月,伊利集团董事、总裁兼液态奶事业部总经理; 2004年7月—2005年6月,伊利集团董事、总裁; 2005年6月至今,伊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
伊利怎么回应潘刚被带走调查?
3月26日上午,有自媒体消息称,伊利股份董事长潘刚被有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对此,伊利方面发公告回应称:该消息与相关信息不实,市场传言均为谣言,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上述自媒体在文章中指出,作为上市公司伊利乳业的董事长,潘刚已经离开中国赴美超过半年,其本人在近期回国,但很快被有关部门带走并被要求协助调查。受该传言影响,伊利股份今日开盘高开低走,午后一度重挫逾4%,截止收盘,股价报27.30元,跌幅3.53%。潘刚出生于1970年,2002年出任伊利集团总裁,现同时担任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
请问一下,伊利股份这几个月为什么一直在跌?
伊利股份是a股中传统的大白马,是我国乳制品领域的龙头企业,但是今年以来,伊利股份创造了51.03元的高点之后就一路下跌,目前股价仅在35元左右,跌幅达到30%,成了今年又一只被杀的白马。 伊利股份自从创出了新高之后,就一路下跌,最近又开启了一轮窄幅震荡。现在上证指数已经经历了几轮比较大的轮动行情,伊利股份相较于大盘并没有很好的表现,也可以看到目前伊利股份走势很弱,而目前大盘正在经历调整回测,伊利股份后市的走势还不明朗。伊利股份的周线图目前正在构建一个“头肩顶”的状态,虽然目前颈线还在支撑,但是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突破颈线的概率仍然存在。 伊利股份近两年来每季度的总收入变化幅度不大,上涨幅度与下跌幅度都在一个正常的范围里,但是这也说明了伊利股份最近两年并没有在营业总收入上去的突破性进展。同样的情况,最近几年净利润增长速度缓慢,甚至还没有我国gdp增长速度快,在这种业绩增长率情况下,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肯定也会下降,公司目前的市盈率在30倍左右,虽然这个数字并不高,但是在这种低业绩增长率的情况下,还是值得思考的。目前伊利股份正在处于一个窄幅震荡的行情,支撑点在35元左右,所以如果后市不能够突破35元的话,反弹或者反转行情将会出现。所以股民们可以适当的将自己手里的股票看情况抛出,因为伊利股份目前还没有上涨的趋势。但是也不能断言说这段时间伊利会持续走低,毕竟是国内的大企业,国民影响力还是不可小觑的。
伊利股份几个月来一直在跌,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随着乳品消费升级及消费场景的多元化,国内乳品市场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作为大众日常消费品,其行业的周期特征不明显,行业规模具有较高的天花板。报告期,尼尔森零研数据显示,公司液态类乳品的零售额市占份额为 32.4%。伊利股份公布了一份股权激励草案8月5日晚,伊利股份公布了一份股权激励草案。根据这份方案,此次股权激励的对象包括公司在职董事、高管、核心技术(业务)骨干等共计474人,授予价格为15.46元/股。对于这份方案,股民吐槽最多的点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这个方案的授予价格为15.46元/股,刚好是昨天伊利收盘价(30.81元)的一半,涉嫌“利益输送”。其实,熟悉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小伙伴一定知道,这个价格是完全符合相关规定的。伊利这份股权激励方案制定的行权门槛过低其次,伊利这份股权激励方案制定的行权门槛过低,不少股民觉得伊利管理层的吃相太难看。的确如此,根据草案制定的解锁业绩条件:以2018年净利润为基数,伊利未来五年(2019-2023年)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不低于8%、18%、28%、38%、48%,也即年复合增长率只要达到8.2%即可满足行权条件。此次股权激励最长锁定期为5年此次股权激励最长锁定期为5年,业绩考核解禁指标是:以2018年净利润为基础,2019-2023年度净利润增长率为8%、18%、28%、38、48%,同时设置2019-2023年度净资产的收益率不低于15%等。按照这一考核标准,伊利未来5年业绩的平均增速远低于伊利过去5年15.1%的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另外过去5年伊利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也均在23%以上。上证指数已经经历了几轮比较大的轮动行情自从1月5日创出新高后,伊利股份经历一段震荡下跌。从3月9日开始,开启了一轮窄幅震荡。而我们知道的是,3月9日之后,上证指数已经经历了几轮比较大的轮动行情,而从上图可以看见,伊利股份相较于大盘并未有更好的表现,也足见目前伊利股份走势之弱。而目前大盘正经历调整回撤,伊利股份后市的走势更不明朗。
潘刚何时成为伊利老大?
潘刚,中共党员,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中欧工商管理学院EMBA。
潘刚1970年出生于内蒙古;1992年7月大学毕业后即进入伊利集团;2002年7月任职伊利集团总裁兼液态奶事业部总经理,时为中国520家重点工业企业最年轻的总裁;2005年6月股东大会上,得到流通股代表的全票支持,当选为董事,进而全票当选为伊利集团董事长,兼任总裁。
被过滤广告
被过滤广告
在潘刚率领下,伊利集团创造了持续进步的出色经营业绩,已经成为中国食品业的领导者和领先者,下辖原奶、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五大事业部,液态奶、冷饮与奶粉等主营产品都名列全行业第一。公司2004年销售收入87.35亿元,2005年前9个月就突破了90亿元,全面超越2004全年水平,稳居全行业首位。
潘刚1999年起任职伊利集团液态奶事业部总经理,被业内外誉为“中国液态奶第一人”,随着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和龙头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液态奶已经取代奶粉成为目前中国乳业最重要的产品。在潘刚主导下,伊利集团率先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将液态奶的保质期延长了20多倍,突破了此前只能囿于本地的销售半径,从而改变了行业游戏规则,引发了全行业的跟进,现在液态奶事业部每年给伊利集团贡献65%以上的销售收入,中国液态奶产销量占到了行业总量的50%以上。
潘刚就任总裁主抓公司经营后,体现了卓越的经营领导能力,伊利集团进入一个加速度发展的黄金时代。2002年销售收入40.10亿元,比2001年的27.02亿元增加51.2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6.57%;2003、2004年销售收入分别达到了62.99亿元、87.3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是57.09%、38.67%;2005年销售收入将轻松突破百亿元。
伊利集团在2004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公司接连发生“独董风波”与“高管事件”,2004年12月,前任董事长郑俊怀等五名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因涉嫌犯罪被依法立案审查,震惊全国,引发了部分流通股东的不安和动摇。在公司内外建立起了极大威望的潘刚此时临危受命,被寄以率领公司化危为机的厚望。潘刚以其特有的稳健缜密风格,全面推行精确管理,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强化信息披露透明制度,高度重视赢利能力,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迅速增强了公司员工、投资者与舆论的向心力,率领伊利集团在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连续创造了中国乳业历史最佳经营业绩,前三季度销售收入已经超越2004年全年水平,赢利能力大幅提升,同时使得伊利“牛奶专家”的形象更加突出;而其主持通过的一揽子十多亿元的投资计划更是令业内外惊叹不已,被形象地称为“将会释放核弹一般的产销能量”,他领导公司进入了又一轮发展的黄金时代。
潘刚还是中国“五四”青年奖章与内蒙古十大杰出青年的获得者,刚刚成为全球最富盛誉的达沃斯经济论坛“世界青年领袖(The Young Global Leader)”,并且当选为“2005年中国十大优秀品牌领袖”、“2005年度中国十大营销人物”、 “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伊利董事长潘刚的故事
潘刚小时候特别贪玩,经常和小伙伴一起厮厮打打。在他7岁的时候,有一次他又和一群伙伴厮闹,也许是玩得太过高兴,竟然忘记了身边就是水井,潘刚脚一滑,就掉进水井里了,他的父亲一听见小伙伴们的惊叫,马上就跑到水井边上,二话没说就跳进到水井里面救潘刚。 那可是气温零下20多度的冬天,好在潘刚身上穿的衣服多,就浮在水面上,潘刚的父亲一把抓住潘刚,他就开始哇哇大哭,父亲拍了拍他的头说:“孩子,不能哭,要知道现在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消耗掉我们的体力,所以只能咬紧牙关,挺一挺也就过去了。” 听完父亲的话,潘刚擦干眼泪,像父亲说的那样咬紧了牙关。 潘刚的父亲把潘刚举在头顶上,自己站在齐腰深的水里。由于天空中还下着大雪,气温又低,井口结着一层厚厚的冰无法让两个人一起出来,直到半个小时之后,赶来的救援的人才先把潘刚救了出来,然后用冰锥把井口一下一下地扩宽,终于在两个小时之后把潘刚的父亲救了出来。 这段记忆成了潘刚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每每在他人生最艰难的时候,他都会想起在水井里面,父亲对自己说过的这句话,所以后来他能够从伊利的一名普通操作员,到质检员,然后再到生产部门主管,这个过程当中,经历了多少困难、多少挫折,只有潘刚自己心里明白。在做生产部门主管的时候,有多少次被当地的农民揪着脖领喊打喊杀,潘刚都告诉自己要忍着,因为他知道只要挺一挺就过去了。 2004年,潘刚正在北京开会,忽然他的手机响了,他接起一听,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伊利的老总和一批领导被检察院带走了,现在要潘刚赶回伊利。 回到伊利,潘刚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这天本身是星期天,但所有的员工都来了,他们坐在大门口和楼梯上,一看见潘刚就齐刷刷地站了起来,他们心里明白,潘刚是为数极少的清白高管之一,只有潘刚能够带着他们渡过这个难关。面对一双双热切地看着自己的眼睛,潘刚忽然间不知道说什么。 这个时候,伊利总部的各个角落都蹲着记者,他们手中的“长枪短炮”都对准了潘刚,因为伊利的股票一跌再跌,多家媒体都发出了伊利集团就要彻底崩溃的新闻。有许多竞争对手都放出风来要收购伊利,还有些竞争对手说收购不了伊利,就要把伊利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挖走。 怎么办?潘刚又仿佛掉到了水井中,但潘刚已经不是七岁的孩子了,他已经不需要别人跳下水井来救自己了。 潘刚首先做的是把所有的记者劝出伊利总部,他对所有的记者承诺:第二天,伊利会对所有的记者开放,并且回答记者提出的任何问题。 记者一走,潘刚就把所有的员工召集到总部的大会议室开会,会议一开始,潘刚就说:“伊利现在就像一条有点倾斜的大船,如果大家行动听指挥,不慌乱,那么这条大船有可能在船长的带领下重新稳定下来,并且驶向正确的航道,所以大家都要咬咬牙,挺一挺也就过去了。”说到“咬咬牙,挺一挺就过去了”的时候,潘刚忽然又想起自己小时候掉水井里的事情,于是他把自己小时候的这个故事原原本本地讲给所有的伊利员工听。 大会开完开小会,就这样潘刚上上下下地直接沟通,目的只有一个:他希望所有的员工能够团结一心,咬紧牙关,挺过这次巨大的风暴。 第二天,呼和浩特下了人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当记者们走进伊利集团的时候,他们惊呆了,因为所有的员工都在扫雪,他们有说有笑的,脸上是那么平静,就像伊利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 潘刚带着伊利所有的员工走过了冬天,迎来了春天,也正是在伊利的良好表现,潘刚成为了全球最富盛誉的达沃斯经济论坛“世界青年领袖”,并且当选为中国十大优秀品牌领袖和中国十大营销人物,还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董事长
在潘刚的带领下,伊利这几年有那些突出的业绩?
从2005起,潘刚领导下的伊利集团完成了一次次的跨越和自我突破。伊利集团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国内乳品企业主营产品收入第一个从“百亿级”到“两百亿级”的跨越;又用了五年时间,在2012年,实现年营业收入419.91亿元,成为首家业绩突破400亿元的中国乳品企业;2013年,伊利集团营收达到477.79亿,同比增长13.78%,持续位列行业第一;2014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74.71亿元,同比增长14.36%;净利润23.06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9.53%。
伊利的 创始人 是 谁
伊利的创始人是郑俊怀。郑俊怀(1950年9月——),男,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人,现任黑龙江红星集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有中国“乳业教父”之称。原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俊怀在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厂和伊利公司任职的20多年中,率先在企业内部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在分配、人事、劳动用工制度方面大胆进行改革,使一个频临倒闭的手工作坊式小厂发展成年利润达百万元的中型企业。1993年组织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使原来固定资产40多万元、年利税不足5万元的呼市回民奶食品厂发展成为全国大型乳业集团。与股份制改组前相比,净资产总额增长了118倍,销售收入增长了79倍,利润和税金分别增长了69倍和135倍。拓展资料: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伊利集团位居全球乳业五强,连续八年蝉联亚洲乳业第一 ,营收连续超百亿级增长。202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68.86亿元。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集团或伊利)创始于1993年,是中国规模最大、产品品类最全的乳制品企业 。是中国唯一一 家符合奥运会标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服务的乳制品企业 ;也是中国唯一一家符合世博会标准,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提供服务的乳制品企业 。2017年8月30日,伊利集团成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官方唯一乳制品合作伙伴。 伊利成为中国首家唯一同时服务夏季奥运和冬季奥运的健康食品企业。据2020年伊利企业年报显示,202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68.86亿元,归母净利润70.78亿元,逆势实现高位双增长,显示出公司主营业务的健康增长态势以及优秀的盈利能力。在"全球织网"的战略下,伊利已经实现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乳业发达地区的产业布局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伊利集团旗下多款产品长期居市场领先地位,整体营业额在行业中遥遥领先,是进入全球乳业第一阵营的亚洲乳企。2021年9月25日,202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发布,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82位。
伊利老板有女儿吗
潘刚先生出生于1970年,现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欧工商管理硕士,正高级经济师。2002年,潘刚先生出任伊利集团总裁,是当时中国520家重点工业企业中最年轻的总裁。2005年,潘刚先生全票当选为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当年伊利业务收入突破百亿。凭借着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卓越的战略规划能力和统御全局能力,潘刚先生带领伊利实现了健康稳健发展,持续领跑中国乳业,稳居全球乳业第一阵营,蝉联亚洲乳业第一。【摘要】
伊利老板有女儿吗【提问】
您好,请稍等一下。【回答】
您好,亲😊。很高兴为您解答。
有的,伊利老板有女儿。
伊利现在的老板叫潘刚。潘刚自2005年起担任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回答】
潘刚先生出生于1970年,现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欧工商管理硕士,正高级经济师。2002年,潘刚先生出任伊利集团总裁,是当时中国520家重点工业企业中最年轻的总裁。2005年,潘刚先生全票当选为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当年伊利业务收入突破百亿。凭借着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卓越的战略规划能力和统御全局能力,潘刚先生带领伊利实现了健康稳健发展,持续领跑中国乳业,稳居全球乳业第一阵营,蝉联亚洲乳业第一。【回答】
伊利董事长女儿【提问】
伊利董事长女儿叫郑海燕【回答】
上一篇:教师推搡拖拽学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