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江苏首富总结人生
如何评价江苏首富严昊发言称“我的人生就是生得好”?
“我的父亲常讲,什么叫成功?成功就是‘品种加平台’:先天的品种加后天的平台。我总结自己的人生只有三个字:生 得 好 。”12月18日,年仅31岁,拥有千亿身家,一向低调内敛的太平洋建设董事局主席严昊出席了在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并发表演讲,因为这三个字的大实话在网上火了。网友们纷纷为其点赞:这是个会说实话的成功人士。在演讲中,严昊还表示,未来做的再好,也属于父辈的传承,如果在过程中有不足,唯有自己反思自己。传统的国学是先做人再做事,但是从自己那一代年轻人开始,都是先做事后做人。因为和父辈相比,自己这一代有良好的经济和教育基础。所以,新一代人不缺乏做人基本的准则和常识,应该走上社会,行万里路把事情做成。 在中国,富二代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标签,严昊敢于毫不避讳得说出“生得好”三个字,一方面逾千亿的家族财富给了他十足的底气;另一方面,从25岁开始掌舵家族企业的历练使他在富二代群体中与众不同。 不过话说回来, 让他“生的好”的老爹又是谁? 严昊的父亲严介和是太平洋建设集团的创始人,数次登上胡润富豪榜,在2017年出台的最新榜单中,严介和与严昊家族的财富为1150亿元,在中国排名第八。目前,严昊是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 严昊还说过“我为什么狂、张扬?因为我屁股干净,中国的建筑税定额征收,没法偷、没法漏,我想偷、漏也做不到。”不过广大网友还是很喜欢他这种霸气的感觉。
江苏的历史
江苏建省始于清代初年,取江宁、苏州两府的首字而得名。溯流求源,江苏是《尚书·禹贡》所载九州中的徐、扬两州的一部分。
江苏地域和古老的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之一。从远古时代起,在江苏这土地上就有人类劳动、生息、繁衍。考古发现表明,在距今四五十万年以前,江苏境内就生活着丹徒“高资猿人”;在距今四万至一万年前,“泗洪下草湾人”、“丹徒人”、“溧水人”、“宜兴人”等远古居民,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的许多地方。距今六七千年前,北自淮河流域,南至太湖的广大区域,分布着许多原始的氏族部落。从淮安青莲岗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炭化小米,吴县草鞋山文化跨越中发现的炭化籼稻、粳稻、大米、野生葛纤维织成的罗纹葛布线片以及“杆栏式”房屋建筑遗存,昆山千墩、吴县张陵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大批史前玉器琮璧文化来看,江苏境内古人类创造的文化位居当时其他地区的前列。
江苏在春秋时期,分属吴、宋等国,战国时为楚、越、齐国的一部分。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分属九江、会稽等郡。西汉时分属徐州郡和扬州郡。
三国时,苏南属吴,苏北归魏。唐朝由河南道、淮南道和江南道分管。
宋代属江南东路的一部分。
元朝时,苏北属河南省,苏南属江浙省。明朝,建应天府,直隶南京。
清朝初年为江南省的一部分。
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二省,江苏省辖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府、江宁府、苏州府、常州府、镇江府、松江府,其范围大致与现在相同。
省的体制一直延续到民国以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在苏北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发动和领导人民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解放。6月2日,江苏全境解放,分设苏南、苏北两个行政公署和南京市人民政府。
1953年1月,两署一市合并,成立江苏省人民政府。
1955年2月举行的江苏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出由47名委员组成的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接替了原有的省人民政府。
1958年3月至1959年1月,原松江专区九县和崇明县划归上海市管辖。
1966年1月,江苏省人民委员会中断。
1980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恢复办公
江苏首富陈建华创第三民企,年入账7000亿,每天坐直升机上下班
我国是一个国土面积十分广大,人口众多的 社会 主义国家。凭借着我国政府的英明领导以及利好政策,我国整体的经济也是实现了快速的发展。现今我们国家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当然这也是得益于产业市场的推动。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众多的优秀民企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市场当中。 这些企业当中的佼佼者基本都成为了一个地区的招牌,而且在这些企业的发展历程当中,同时也造就了很多杰出的企业家。比如说陈建华,他就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企业家。 陈建华不仅创造了我国第三民营企业,同时还登顶了江苏省首席富豪职位,下面我们也是来了解一下陈建华的故事。 江苏省处于我们国家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同时背向我国的中部地区。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江苏省一直都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镇地区。在江苏省当中,自然也是有着许多实力强劲,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 比如说恒力集团,这家企业相应的发展极其快速,每年的市场营收极其可观。 恒力集团的主要业务是以炼油、石化、聚酯新材料为主,另外还形成了纺织等全产业的发展链环。多元化的业务发展模式确实是恒力获得了极大的市场,获得了高额的市场应用数据。由于相应的市场营收数据高,企业发展的规模也大。 恒力集团也是成为了我国的第三大民营企业,在江苏省当地更是占有着一定的地位。 根据相关的媒体报道来看,陈建华拥有一架价值高达3亿元的私人喷气式飞机,同时还有一架市场价值8,200万元的直升机。 这架直升机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就是为了每天定时定点地接送陈建华上下班。 如此的生活品质可能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不过这其实并不是因为陈建华铺张浪费,只是为了节省出更多的工作时间而已。 所以说我们也是不要过于诟病陈建华乘坐直升机上下班这个问题。不管是成为首富还是自己所创办的企业成为我国第三民企,这都是陈建华自己努力的成果,他有资格去享受这一切。 那么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陈建华究竟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呢?下面我们也来了解一下他的创业历程。 从相关的资料上来看,陈建华出生于江苏省的苏州市,是一名不折不扣的70后企业家,陈建华幼时家中的经济条件其实并不算太好,因此陈建华并没有像其他的企业家一样接受良好的教育,而是早早的进入到了市场当中去赚钱谋生。 13岁的时候,陈建华就已经开始在市场当中摸爬滚打了。 刚刚进入 社会 的陈建华并没有什么生活经验,也同时不具备任何的职业技能,因此他只能在建筑工地上打打小工而已。 工地的工作让陈建华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还令陈建华落下了双腿骨折的永久残疾。不过经受了这些苦难的陈建华并没有放弃,而是依然决定自己要闯出自己的一片天下。 上世纪80年代之时,应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陈建华也是开始下海创业。当时江苏省发展最为繁荣的产业是纺织业,而陈建华也开始投身于此。凭借着倒卖旧蚕丝的生意,陈建华赚到了人生当中的第一桶金。 这一生意也是持续了几年的时间,陈建华在这段时间当中积累了200万元的资产。 陈建华真正富起来是在上世纪90年代。1994年陈建华跟妻子一同买下了一家面临倒闭的化纤工厂,这家化纤工厂便是恒力集团的前身。虽然说在他刚刚购买了工厂之后,很快市场就遭受到了金融危机的重创。 但是陈建华并没有畏惧退局,而是反向操作,收购其他破产工厂的设备和资产。 苦苦的坚持确实有了回报,金融危机过后市场也是开始呈现出再次的发展高峰,而陈建华在当时贱价购买和收购的资产价值无疑是极大的提升了 。他旗下的产业也是开始规范化的集中,恒力集团就此而诞生。虽然说此时的恒力集团已经是发展壮大了不少,但是陈建华并没有满足,而是开始加快集团的发展。 后续我们也是可以看到,以纺织产业为主的恒力集团开始陆续涉足道沪房地产酒店产业当中开启了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这样的发展模式确实使得恒力集团获取到了高额的营收。 在去年的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当中,恒力集团就以将近7,000亿元的市场营收数据排在了榜单当中的第3名。 恒力集团现今的发展实力是有目共睹的,陈建华也确实是一位有远见有头脑的杰出企业家。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现今我们国家的市场也是到了一个转型阶段,产业市场当中的主流开始进行交替。 恒力集团只有把握住未来产业市场发展的主流,那么他们的成绩才可以保持下去。 相信陈建华对此也是非常的有自信,未来他必定会带领着恒力集团实现更为辉煌的成绩。 综合全文的内容来看,陈建华作为一名杰出企业家,他创办了我们国家市场当中排名第三的民营企业,恒力集团 。同时还做到了江苏省首席富豪的位置,这跟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当然现在他也收获到了自己努力的成果,每日乘坐直升机上下班确实惹人艳羡。 只不过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恒力集团也是有着更多的困难需要去克服。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恒力集团才能发展得更加繁荣。 那么最后,各位读者对于恒力集团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期待呢? 欢迎在下面评论区当中一起交流讨论。
江苏首富陈建华,身价540亿超刘强东,年入账7000亿坐直升机上班
说起江苏的首富,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刘强东,当然这和家喻户晓的京东有很大关系,然而,现在刘强东的首富之位却被另一个知名度不高的企业家取代了。 在江苏,很多人都知道刘强东,因为出身贫困、借钱上大学,最后成为富豪的故事,几乎人尽皆知。 但是 在如今的江苏富豪榜单上,刘强东却被一位名叫陈建华的老板挤了下来。 在2022年福布斯富豪榜公开后, 陈建华的身价已达540亿元,而刘强东的身价才仅有400多亿元,轻易将刘强东甩开了100多亿。 如果看 前年 这两对夫妻的总身价, 陈建华夫妇 还要对刘强东夫妇高出 400多亿! 虽然我们不常在各大新闻媒体中看到陈建华的报道,但是他却真的是在悄悄发大财。 陈建华名下的企业是 恒力集团 ,当地不少人都知道,前身是专门做纺织的。江苏向来擅长做桑蚕、丝绸生意,恒力集团自然在这方面也得心应手。 不少人看到财富榜单,都只知道陈建华是个大富豪,但却很少人知道,他并不是专业做丝绸出身的。 陈建华和刘强东一样,没有富庶的出身,但和刘强东不同的是,他 甚至都没有读完书,更别提上大学了。 十几岁在工地打工挣钱,因为从高处摔落,不能再继续干重活,才有了自己创业做生意的想法。 由于当地有许多纺织厂,陈建华就开始 收那些别人不要的下等蚕丝去售卖 ,虽然单价不高,但好在陈建华还算勤快, 靠着量大,因此积攒下不少财富。 后来,当地一家 国营纺织厂 经营不善,想要转手,陈建华果断将其收入囊中,在劝说工人留下后,大刀阔斧地对工厂进行了革新,之后终于扭亏为盈。 在1995年的时候,陈建华的工厂就已经能收入1000万元了,这在20几年前,可是不小的财富。 两年后,由于经济危机,当地的许多纺织厂都办不下去,陈建华夫妇却打算赌一把, 把别人经营不了的纺织厂并购过来,扩大了自家生意的规模。 好在,他们赌赢了,这才有了后来的 恒力集团。 后来生意越做越好,陈建华成立了现在的恒力集团,也开始 对上游的石化产业有所涉及。 2016年时,陈建华名下的化纤厂成功上市, 到了2020年,恒力集团的年入账金额就已经逼近7000亿元,比当时的阿里巴巴都高。 就在去年年初时,石化行业股价大涨,陈建华夫妇的身价也水涨船高。 在胡润富豪榜单中, 这对夫妇的身家已高达2600亿,成功问鼎当地新首富的位置。 当然,这也刷新了当地首富的身家纪录。 在恒力集团出名后,陈建华在当地几乎人尽皆知,尤其是他 坐直升机上下班的 视频,更是刷爆了当地网友的朋友圈。 虽然有不少人都质疑陈建华,“这算不算炫富”,但是陈建华却表示,就是不想忍受堵车而已,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没有别的意思。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人对陈建华的“姐弟恋”津津乐道,虽然他的妻子范红卫比他大四岁,但也由于范红卫在财务上的运作,才有了恒力集团的今天。 陈建华虽然身价不菲,但是也有网友注意到,在2021年 3月 和 10月 公开的胡润财富榜单中,这对夫妇的 财富值前后缩水了800亿元 ,相当于一个月就减去100个亿。 很多人说这可能是受到了 股价波动 的影响,后期可能就恢复了。但是如今股市变幻莫测,很难裁定由股价得来的财富是否经得起考验。 而就恒力集团的 整体经营 来看, 2021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高达127.12亿元,利润率也保持了上升趋势, 可见,除去股市炒作出来额价值,陈建华夫妇的实际财富实力也不容小觑。
江苏首富陈建华:一年狂赚6953亿,每天坐直升机上下班
文|浮渔说娱 编辑|浮渔说娱 2019年,陈建华名下产业总营收达到6953亿,反超刘强东,一跃成为江苏新首富。 然而谁能想到, 在30年前的时候,陈建华还是一个被迫辍学,在工地卖苦力维生的小小泥瓦匠 。 从普通的泥瓦匠,到如今的江苏首富,陈建华到底是如何完成逆袭的呢? 而陈建华又是靠什么,能够年赚6953亿的呢? 1、 1971年,陈建华出生在江苏这片鱼米之乡上。 只是陈建华的家庭并没有感受到“鱼米之乡”的繁华,反而因为家里人口众多,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 在开始的时候,父母确实也指望陈建华“知识改变命运”,所以陈建华从小就被送到学校读书。 但事实证明,在吃不饱饭的情况下,说什么都是空话。 在陈建华13岁那年,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只能让他辍学进城打工 。 这个时候的陈建华年纪还小,干不了太重的体力活。 父母便恳求同村的人带着陈建华,学着做一个泥瓦匠 。 别看泥瓦匠到现在机会都快见不着了,但在当时也算是门响当当的好手艺。 且不说在工地里,泥瓦匠比普通卖力气的工人待遇更好。 就说村里, 一年到头总有几家要翻新房子的时候,这些泥瓦匠根本就不愁吃喝 。 可见,父母虽然让陈建华辍学回家,但是对于他的前途可从来没有放弃过。 都是含辛茹苦养大的宝贝疙瘩,若不是真的没有办法,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受苦 。 陈建华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待,很快学成归来,凭借着一手砌砖的本事,在成立一家建筑队站稳脚跟。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正是江苏高速发展的阶段,不管是盖楼还是盖工厂,都需要大量专业的工人。 像陈建华这样掌握一门手艺的工人,就更是吃香,几乎都是活儿赶着活儿,根本不愁挣不到钱 。 眼看着陈建华一家的日子越来越好,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 2、 泥瓦匠这活儿虽稍微轻松些,那也只是与普通人卖力气的工人相比,实际上都是体力活,又能够轻松到哪里。 尤其是在城里盖楼的时候,泥瓦匠需要在十几层楼高的地方添砖加瓦,辛苦自是不必多说,还非常的危险。 1989年的时候, 年仅18岁的陈建华,就是在一次高空作业的时候,不小心掉了下来,小腿直接摔断,被迫回到家里养伤 。 在家躺着的陈建华一时间没有了经济来源,心中说不出的焦虑。 虽说工地方面肯定会报个工伤,赔偿一笔钱财,但这毕竟是个死数,迟早会坐吃山空的。 更何况,陈建华对于自己的腿伤什么时候能好,到底还能不能好,心中都是一个未知数。 陈建华可不想自己家的日子刚刚有些好转,年迈的老父老母就又得照顾自己 。 所以在家的这段时间,陈建华根本就坐不住,没事的时候就拄着拐杖到院子里瞎转悠,琢磨来钱的路子。 别说, 竟然还真的让陈建华琢磨出一些门道来 。 那时在一天下午的时候,陈建华正拄着拐在院子里溜达,结果正好看到母亲从院外回来,怀中还抱着一大堆的废线。 这废线就是纺织厂所裁剪下来的废弃线头,一般这些废线利用价值低,二次加工又太浪费时间,根本不划算。 所以大部分的纺织厂,就会将这些废线直接当做废品处理掉 。 但是这却不代表这些废线就真的没有利用价值。 在江苏,许多农户的女主人,都将这些废线收集起来,按照颜色重新归纳串在一起,这样就能够如同正常的线一样缝制衣服。 而且,却让陈建华渐渐起了心思。 江苏自古便能够被称为鱼米之乡,靠的可从来不单单是种地或捕鱼。 纺织业在江苏一直占据着极高的地位。 从古时候的男耕女织,到后来的江宁织造,再到如今的各种织布厂、纺织厂。 可以说, 自古以来江苏对于纺织行业就极为重视,即便不说当地人人都会织布,但至少每个村里都会出几个远近闻名的织女 。 陈建华打得便是这个主意。 当地纺织厂比较多,能够为陈建华提供足够多的废线。 而同村会纺织的人也不少,陈建华也不担心找不到人处理这些废线 。 说干就干,陈建华拿出自己的积蓄,一边联系纺织厂收购废线,一边联系同村好纺织的女工加工。 等出来第一批成品之后,陈建华又与伙伴一起推着小车到城里卖。 这算是陈建华“创业”的第一笔生意 。 这次“创业”成功的经历,不但给陈建华树立了信心,甚至还将一个至关重要的人送到他的身边。 这个人就是陈建华未来的妻子范红卫。 3、 范红卫比陈建华大四岁,两人同样是苏州吴江区人。 但是两人小时候却并不认识。 范红卫的家庭条件要比陈建华好上不少,至少家里能够供她一直读完大专毕业。 凭借着这个学历,范红卫在18岁那年成为纺织厂的一名会计 。 而这个时候的陈建华,还是个刚刚辍学一边打工一边学艺的泥瓦匠。 按照道理说, 陈建华与范红卫一个泥瓦匠、一个纺织厂会计,就算是说破天也没有机会相识才对 。 但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巧合。 随着陈建华创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渐渐已经不满足在附近小打小闹,开始寻思着扩张自己的生意规模。 好巧不巧,陈建华就来到范红卫工作的工厂,两人就这么认识了。 在听完陈建华的规划之后,范红卫也认为这很有搞头,便主动帮助陈建华出谋划策 。 而陈建华虽然有想法、有能力,但毕竟早早就辍学出来打工,迫切需要范红卫这个高材生来帮自己铺路。 就这样两人一拍即合,开始合伙做生意。 两人在共同创业的过程中,也渐渐互生好感,很快便结为夫妻。 至此,陈建华就更加放心将财务方面的问题交给范红卫,自己则是一门心思扩大生产。 还别说,男外女内的合作方式,果然让生意规模扩大了好几倍。 然而说到底, 陈建华、范红卫所干的生意也不过是家庭作坊模式而已,即便扩张的速度再快,也终归有个限度 。 其一,是因为陈建华认识的人有限,越到后期能够招募到的女工就越少。 其二,是因为陈建华没有自己的场地,很多厂商根本不愿意与陈建华合作。 其实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只要自己开办个工厂,这两个问题都能轻松解决 。 但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最大的三个原因就是没人、没钱、没地。 没人这个好解决,只要工资给开到位,不怕没人来。 没钱这个问题虽然困难,但是妻子范红卫倒是帮陈建华出了一个主意。 此时的江苏大力鼓励民营企业,为此还开出不少的贷款扶持。 然而实际上,贷款的程序流程复杂,非专业人士一般很难申请下来。 但是这一切,却难不倒会计专业出身、拥有近十年工厂会计经验的范红卫 。 按照范红卫所说,如果他们决心开办一家纺织厂的话,范红卫就有信心贷回来大额商业贷款。 没人、没钱都不是问题,反而开工厂的地儿却成了老大难。 原因很简单,江苏自古以来便纺织业盛兴,到了如今几乎每个镇都有属于自己的纺织厂,外人根本插不进去。 即便有没有开办纺织厂的镇,那也确实证明不适合开办纺织厂。 不管是那个原因,反正都不会给陈建华批地办工厂 。 陈建华如果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纺织厂,那么就只能去收购那些已有的纺织厂,不过这价格就要昂贵许多。 但天无绝人之路,很快属于陈建华、范红卫的机会就来了。 1994年,这也是陈建华从事废线生意的第五年那头 。 这个时候南麻镇有一家纺织厂经营不下去,准备向外出售。 陈建华、范红卫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急匆匆跑到南麻镇商讨收购事宜,但结果却有些不尽人意。 南麻镇开出的价格倒也还算是合理,只需要300万就能够买下这家纺织厂以及相关设备。 但问题是,南麻镇将一些与纺织厂无关的产业捆绑兜售。 如果陈建华、范红卫要买下这家纺织厂,就得多花69万买下一些自己根本用不上的东西 。 范红卫对此是坚决反对,但是陈建华却觉得不无不可。 陈建华认为像南麻镇这样的机会并不多,错过了再等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 如果这些时间用来好好发展工厂,说不定早就将这些钱赚了回来。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范红卫虽然学识远远好于陈建华,但是思想上还是处于一个打工的心理,还是偏好于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 而已经经商五年的陈建华,虽然也会控制成本,但是却已经诞生了时间成本的概念,知道如何规避时间的浪费 。 这一点,还是陈建华从那些纺织厂里学到的。 那些纺织厂难道都不知道废线是可以二次加工的吗?当然知道,只不过没人愿意浪费这个时间。 假如每月生产的布需要花费100万成本,卖掉后进账160万,利润在60万。 而如果将这些废线回收二次加工,确实能够再提高10万的利润,但是需要额外花费一个月的时间。 但如果这个月用来生产新布的话,可是足足有60万的利润,为什么要浪费这个时间来赚这10万呢? 所以这也是那些工厂明明知道废线能够降低成本,但却依旧不会进行二次加工的原因。 显然,陈建华也是这个思路。 看上去是多花69万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 但是换一个思路,多花费69万就能够提前好几年拥有一个纺织厂 。 范红卫听到陈建华的解释之后,心里顿时好受许多。 也正是这个举措,让陈建华的人生提前步入快车道。 4、 1994年,已经完成工厂收购的陈建华、范红卫,正是成立吴江化纤织造厂,而这也正是日后“恒力化纤”的前身 。 为了稳住工厂里经验丰富的工人,陈建华定下了“每月15号发工资”的铁律,在全体员工面前立誓,即便是借钱也绝对不会拖欠工人一天工资。 正是因为这条“铁律”,让工厂的员工积极性空前的高涨。 在全厂员工上下一心的情况下,吴江化纤织造厂仅仅第一年就完成了1000万的产值,成功让工厂转亏为盈。 更是在第二年,创下了2700万的产值,为陈建华积攒了第一笔财富。 而陈建华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借着这笔钱立马重新投入到生产中。 短短几年间,陈建华的工厂无论是规模还是利润,都是成倍的往上翻。 单单是1998年,陈建华就一次性从国外收购了306台最先进的喷水织机 。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却开始显现出来。 其实自从1997年起,这场金融危机就在东南亚国家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泰币更是一落千丈,经济险些崩盘。 但是这个时候,对于国内的影响还并不算太大,陈建华一直在江苏本地做生意,更是不会受到国际经济局势变化的影响。 但是到了1998年,随着香港、深圳、广东等地的外贸企业受到影响,连累着国内各个工厂订单滞留,许多工厂生产的货物却无法及时变现。 各个工厂的产业互相关联,都是一条线,当一端受到影响的时候,它的上下游工厂未免也会受到影响。 最终会导致整条线都无法运转起来。 许多老板是在无法忍受日益亏本的工厂,只能低价将手头的工厂出售。 而这,却让陈建华看到了机会。 陈建华说: “人总要穿衣服。” 陈建华既对市场信心,也对自己的产业有信心。 也正是源于这种信心, 陈建华一举拿下8500万,仅一年就将厂房扩张了2万平方米 。 事实证明,陈建华的决策是对的。 在这场危机中,陈建华手底下的工厂却从来没有停过工。 虽然堆积了不少的货物,但是在危机接触的第一时间,这些货物就能够第一时间变现。 单单是从1998年到2002年的四年间,陈建华的“恒力”产值就超过百亿 。 而陈建华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满足。 2002年,投资32亿成立“恒力化纤”,光是第一期工程就超过80公顷的面积。 不仅如此,陈建华还积极扩展自己下游产业,扩展自己的销售渠道。 正是这个举动,奠定了陈建华在化纤行业的龙头地位。 在2008年的时候,“恒力”年产20万吨工业丝,一举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丝生产商。 在2009年,“恒力”年产60万吨化纤聚酯,成就了陈建华“世界化纤巨子”的名号 。 陈建华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恒力的价格波动,就是国际市场的行情。” 但显然, 光凭现在的“恒力”还是无法做大的,真正能够产生这么巨大的能量,其实是在2009年之后 。 其实陈建华早就在知道,只掌握下游产业的”恒力“就和无源之水一样,表面看上去声势浩大,但实际上一点风吹草动就会断送眼前一切。 如果想要持久,就需要掌握上游产业。 但在这件事情并不简单,众所周知化纤的上游产业是能源产业,其中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等重要资源。 任何人想要拿下来也并不简单。 陈建华从2012年起就开始谋划这件事情,到了2017年才成功拿下项目,直到2019才彻底完工 。 前前后后七年的时间,“恒力石化”至此总算名副其实。 虽然陈建华在“恒力石化”上的投入非常大,但是收益也是显而易见的。 2019年,“恒力”全年总营收6953亿 。 陈建华更是凭此反超刘强东,成为江苏新首富。 但是陈建华因为“摊子”铺得太大,陈建华光是奔走在几家分公司之间都是个问题。 不说别的,光是“恒力集团”、“恒力化纤”、“恒力石化”三大版块,距离就相隔十万八千里,每次开会的时候,陈建华光是赶路就得半天。 到后来, 陈建华干脆直接专门配了一家私人飞机,每天坐飞机上下班 。 如此不仅节省时间,还能够避免高峰期堵车的尴尬。 论出生,陈建华在一众富豪中并不算好,曾经一度因为吃不饱,被迫辍学打工。 而能够从一位普普通通的泥瓦匠,到如今的江苏首富,其中除了陈建华自己的努力与运气之外,更加离不开他与妻子的相辅相成。 没有妻子范红卫的专业知识的帮助,陈建华根本就无法拿下第一笔贷款。 没有范红卫坐镇后方稳定局势,陈建华也无法大刀阔斧的扩张产业。 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陈建华的信任,范红卫才会有一展拳脚的机会。 而且几个关键决策上,也都是陈建华力排众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陈建华与范红卫是真正意义上的相辅相成。 这也是为什么直到如今,“恒力集团”依旧是陈建华与范红卫一正一副,共同主持大局。 也是各大排行榜,都会将陈建华与范红卫两人绑定在一起排名的原因。 或许,“琴瑟和鸣”才是陈建华与范红卫,能够取得如今成就的真正原因。
中国江苏十大首富排行榜
1 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财富达350亿元
2沙钢集团 沈文荣 财富290亿
3雨润集团 祝义材、吴学琴夫妇,财富达210亿
4苏宁环球董事长张桂平家族,财富为125亿元
4大平洋建设 严介和 张云芹夫妇 120亿
6[施正荣家族] 121.65亿元(尚德控股)
7波司登 高德康家族
8三胞集团 袁亚非
9红星家具集团 车建新
10盛虹集团 缪汉根
10恒瑞医药 孙飘扬
上一篇:袁立 演员的诞生 视频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05-23 85后江苏首富总结人生
- 05-23 袁立 演员的诞生 视频
- 05-23 哈里王子订婚照
- 05-23 龙珠超119预告
- 05-23 环卫工救出40人
- 05-23 王思聪长春参加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