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史前石城墙
南阳楚长城,为什么被称作“长城之父”和“天下第一古长城”?
古代各国为了防止其他国家的进攻,因此就会建立长城来抵御外敌的侵犯。而在南阳所存在的楚长城遗址,是被认为是我国保存最完好、价值也最高的长城遗址之一。而在2000年发现的楚长城遗址始建于楚文王二年,并且是被中国学者称为是长城之父以及天下第一古长城。南阳楚长城遗址,之所以会被现在的学者认为是长城之父以及天下第一古长城,这是因为它是已知历史当中存在的、修建的长城最早的一段。楚长城位于南召县板山坪镇南三千米的华山之上。这条长城约有20多千米长,将六座山峰连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十分稳固的山中长城。楚长城的石城墙一共分为三大部分,而最外部的外廓墙则是石城的主体建筑,它就像一条巨蟒,将6座山峰围绕环绕了起来,看起来就是十分的磅礴、让人惊叹。楚长城的外廓墙一共有四个城门,这些城门之中都是各有一条古道。而石城的中部则是建了一个内城墙,这就是当地长城遗址的核心区。这四个主峰上面的古堡都有城门和外廓墙相连,而三个比较大的古堡当中更是有着烽火台。楚古长征遗址在春秋时期位于楚国的最北端,是楚国为了抵御北部的秦国、晋国和齐国等国的侵犯而建筑的,因此楚长城是楚国作为抵御外敌的边防线的。并且在不远之处的云阳镇上还保留着楚王行宫。根据史书记载,楚王经常来此休息游乐。楚长城是由以前的方城逐渐发展来的,它是先有一个小城后,才将这些城的边墙连接起来的长城。并且这一段楚长城遗址保存的也是十分的完好,人们登上这长城之时,既可以看见这长城的壮丽,亦可以欣赏当地的风景。
什么是中华文明的龙山时代?
新石器时代诸多文明因素的持续积累,终于在龙山时代出现质的飞跃,诞生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公元前3000-前2000年的龙山时代,黄河流域的马厂文化、齐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中原龙山文化诸类型、大汶口文化晚期、山东龙山文化,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中晚期等等,中华大地的多种文化交汇、融合,构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考古研究的成果证明,龙山时代是中华文明的形成期。从现有考古发掘资料看,龙山时代的社会分工和分化日趋激烈,原始氏族平等一致的原则遭到摈弃,社会成员分裂为贵族和平民,贵族中又分成地位高低不等的级别,少数贵族统治着占人口80%以上的平民,从而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多层社会结构。与之相应,在龙山时代,作为贵族等级制度观念形态集中表现的礼制也已形成,并成为规范贵族行为、调整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和财产分配与再分配的法则。这种礼制,在葬制方面反映最为典型。龙山时代的墓葬类型,呈现明显的分化,除了大、中、小墓的多层次等列外,还出现超大型墓。大型墓,多使用体现墓主生前权力与地位的木椁以及由玉石器、漆木器、特殊陶器构成的前铜礼器群;不同等级的中型墓,也使用与墓主地位一致的礼器,并逐渐形成以大墓为主体的上层富有家庭墓区。此外,宫室、宗庙等礼制也相当突出。龙山时代还具备了文明的又一要素:都市及大型聚落。在考古发掘中,有一个十分引人瞩目的现象,那就是发现了多处龙山时代的城址。经过确认,至少有20多座,面积从1万至100万平方米不等,以数万至数十万平方米者居多。在龙山时代,我国已有铜制品和铸造工艺,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从此,中华文明以独特的路径开始了自己的发展历程。
亚特兰蒂斯帝国是什么??
亚特兰蒂斯,又译阿特兰蒂斯,在梵蒂冈城国保存的古代墨西哥著作抄本(即《梵蒂冈城国古抄本》)和存留至今的墨西哥合众国的印第安文明的作品中,也有过类似的叙述:“地球上曾先后出现过四代人类。第一代人类是一代巨人,他们毁灭于饥饿。第二代人类毁灭于巨大的火灾。第三代人类就是猿人,他们毁灭于自相残杀。后来又出现了第四代人类,即处于“太阳与水”阶段的人类,处于这一阶段的人类文明毁灭于巨浪滔天的大洪灾。在梵蒂冈图书馆中迄今保存的另一批古代手稿中,对大洪水之前曾存在的人类文明也有所谈及。
现代科学发现,在大洪灾之前,地球上或许真地存在过一片大陆,这片大陆上已有高度的文明,在一次全球性的灾难中,这片大陆沉没在大西洋中。而近一个世纪以来,考古学家在大西洋底找到的史前文明的遗迹,似乎在印证着这个假说。在民间的说法中,人们把这片陆地叫做“大西洲”,把孕育着史前文明的那个国度叫做“大西国”。其实,科学界早就给这片神秘消失的大陆命名了,那就是沿用了柏拉图提出的名字:亚特兰蒂斯。
柏拉图在书中写道:亚特兰蒂斯不仅有华丽的宫殿和神庙,而且有祭祀用的巨大神坛。
柏拉图说亚特兰蒂斯人拥有的财富多的无法想象。亚特兰蒂斯人最初诚实善良,具有超凡脱俗的智慧,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亚特兰蒂斯人内心开始充满了膨胀的野心,他们开始派出军队,征服他们周边的国家。
他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腐化,无休止的极尽奢华和道德沦丧,终于激怒了众神,于是,众神之王宙斯一夜之间将地震和洪水降临在大西岛上,亚特兰蒂斯最终被大海吞没,从此消失在深不可测的大海之中。
柏拉图描绘的理想国:亚特兰蒂斯古大陆
柏拉图在他的著作《对话录》中,记录着由他的表弟柯里西亚斯所叙述的亚特兰蒂斯的故事。柯里西亚斯是苏格拉底的门生,他曾在对话中三次强调亚特兰蒂斯的真实性。柯里西亚斯说,故事他的曾祖父从一位希腊诗人索伦(Solon约639-559BC)那儿听到的。索伦是古希腊七圣人中最睿智的,索伦在一次埃及之旅时,从埃及老祭师处听到亚特兰蒂斯之说。对话录中的记载大意如下:
在地中海西方遥远的大西洋上,有一个以惊异文明自夸的巨大大陆。大陆上出产无数的黄金与白银,所有宫殿都由黄金墙根及白银墙壁的围墙所围绕。宫内墙壁也镶满黄金,金碧辉煌。在那里,文明的发展成度另人难以想象。有设备完善的港埠及船只,还有能够载人飞翔的物体。它的势力不只局限于欧洲,还远及非洲大陆。上面这幅壁画发现于阿克罗提里城中。这座城在3500年前因圣多里尼火山爆发而遭埋没,于1967年自火山灰中挖掘出来,似乎描述的是正前往北非贸易的船队。在一次大地震之后,使它沉落海底,它的文明随之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柏拉图在二千年前述说的这个岛屿,令许多人为之向往,但没有人能提出有力的证据证明亚特兰蒂斯确实存在过。因为亚特兰蒂斯消失在一场火山爆发的大地震及洪水之后,亚特兰蒂斯在顷刻之间便永远沉入了海底。根据柏拉图的记述,由于亚特兰蒂斯的文明程度极高,国势富强,渐渐社会开始腐化,贪财好富,利欲熏心。遂发动征服世界的战争。但遇到强悍的雅典士兵便吃了败仗。亚特兰蒂斯这种背弃上帝眷顾的行为,导致天神震怒,因而唤起大自然的力量,消灭了这个罪恶之岛。
亚特兰蒂斯在希腊神话中是海神波塞东统治的一座广大岛屿。
希腊神话中说,这座岛屿被分割成10份,由波塞东的5对双生子共同统治。长男亚特兰斯以盟主的身份成为王中之王。因此这座广大岛屿被命名为亚特兰蒂斯。
亚特兰蒂斯位于“海洛克斯之柱” (直布罗陀海峡)外的大西洋中,面积比北非和小亚细亚合起来还更宽广。其强大的权力则不仅限于周边的大西洋诸岛,还远达欧洲、非洲和美洲(真正的大陆)。
亚特兰蒂斯岛的海岸险峻,中央部位却有宽阔肥沃的平原,在距外海9公里处是首都波塞多尼亚。这座都市十分富裕繁华,其市中心有王宫和奉祀守护神波塞东的壮丽神殿。另外,在波塞多尼亚的四周还建有三层的环状运河。最外侧的运河宽500米,可通行大型船只,这些运河都以宽100米的水陆和外海衔接。
神殿是以黄金、白银、象牙或如火焰般闪闪发光、名为“欧立哈坎”的金属装饰。岛上的所有建筑物都以当地开凿的白、黑、红色的石头建造,美丽而壮观。
环状都市外有宽广的平原,四周为深30米、宽180米、全长达1800公里的沟渠所环绕,内侧的运河,则以每18公里纵横交错的方式围绕着,就好象是棋盘的格子一样的整齐方正。人们就用此水种植谷物和蔬菜,并用运河将产品搬运到消费地区。
在水路和海相接之处有3座港口。港口的附近密集地住着许多居民,从世界各地前来的船只和商人络绎不绝地往返于3座巨大港口之间,港口一带因此而昼夜喧嚣不已。
中国最早的县是哪个县
县作为行政单位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但那时的县的管治的范围非常的大,属于一级行政单位,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县。关于谁是中国最早的县其中的一种说法是:秦朝统一中国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设立九江郡,置新淦县,县镇府设在淦阳,成为中国最早的县。当然还有其他的说法。毕竟郡县制由秦开始。所以这种说服力更强一点。
中国哪个县的历史最悠久?
仙居县:位于浙江台州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沧海桑田”、“逢人说项”等成语典故都出自于此,仙居旅游资源丰富,距今7 000多年的下汤文化遗址、国内八大奇文之一————蝌蚪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皤滩古镇都在仙居。神仙居风景区皤滩古镇。仙居县仙游县:位于福建莆田市,境内的东西乡平原是有名的鱼米和蔗糖之乡。仙游美景秀丽,著名的景点有菜溪岩、九鲤湖等,2017年被列入国家园林县城。仙游县云梦县:位于湖北孝感市,历史悠史,1975年出土了著名的秦代竹简,"二十四孝"之一的汉孝子黄香也出生在这里。著名景点有楚王城遗址、泗洲寺等。云梦县桃源县:位于湖南常德市,境内的桃花源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因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闻名于世。桃源县扶风县,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地处关中西部,为佛骨圣地、佛教圣地法门寺所在地。扶风县是宝鸡市的东大门,因“扶助京师、以行风化”而得名。地势北高南低,以平原、台、塬地形为主。扶风县属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有“东方佛都”,“青铜器之乡”的美称。扶风县敦煌县,甘肃省辖县级市,由酒泉市代管,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为甘肃省四大绿洲之一。敦煌县自2100多年前汉武帝“据两关、列四郡”(两关:玉门关、阳关;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起,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中西交通中转站和西域门户,曾有“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景,更有《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天宝年间元宵灯会,长安第一,敦煌第二,扬州第三”的辉煌。凤凰县,隶属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部边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角,东与泸溪县接界,北与吉首市、花垣县毗邻,南靠怀化市的麻阳苗族自治县,西接贵州省铜仁市的松桃苗族自治县。凤凰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国家AAAA级景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八县市之一,史称“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边”。凤凰县历史悠久,凤凰古城内明清建筑保留完好,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85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8处;全县共有古遗址116处,特色民居120多栋,珍贵馆藏文物和各类珍稀化石1万多件,是西南地区现存文物古迹最多的县市之一。澜沧县是云南省普洱市下辖县之一,县境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东临澜沧江而得名。澜沧县主要旅游景点有哀牢山、千年万亩古茶园、糯福乡基督教堂等景点。澜沧县苍梧县,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古为百越之地。汉武帝统一南越,置苍梧郡、广信县,县治广信城(今梧州市城区)。苍梧县民国10年(1921年)10月,梧州设市政厅,与苍梧县分治 。城内设梧州市政厅,城外各乡镇仍属苍梧县辖。 1983年,苍梧县划归梧州市。 2013年,划出龙圩镇、新地镇、广平镇、大坡镇,设立梧州市龙圩区。 千年名茶六堡茶的原产地、核心主产地,“茶船古道”始发地之一。凤翔县(陕西省宝鸡市下辖县)一般指凤翔区,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宝鸡市东北,城区距宝鸡中心城区44千米。凤翔区东西分别邻岐山县和千阳县,南北分别为陈仓区和麟游县。 凤翔古称雍,是周、秦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区、华夏九州之一。凤翔县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善于吹笛,引来善于吹箫的华山隐士萧史,知音相遇,终成眷属,后乘凤凰飞翔而去,唐时取此意更名凤翔。是陕西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凤翔历史悠久,先秦19位王公在此建都294年,是秦始皇加冕、苏轼初仕之地。千年园林东湖,西府“三绝”,是民间工艺美术之乡,享有“青铜器之乡”和“西凤酒乡”的美誉。这十座县城的名字既诗情画意,又很有历史感,大家喜欢哪一个呢?如果还有更加诗意的城市名字,欢迎大家补充,同时也欢迎大家介绍一下您的家乡。
为何西方古建筑多用石头,而中国古建筑多用木头?
西方古建筑多用石头,而中国古建筑多用木头的原因如下:第一:东西方的信仰不同。在西方国家是更相信西方神话的,他们认为人类就是用石头制作而成的,所以石头在西方人眼里是非常高贵的存在,而且西方人的建筑讲究坚固,并且希望每一个建筑都可以永远的流传下去,所以就会选择更加坚固的石头作为原材料。而中国人讲究五行八卦,而木在五行中代表着生机,土代表的是成载万物。所以在古代延续至今就有土木的说话,因为在五行金木水火土中,只有土木这两行结合在一起才是最适合构建房子的,火和水以及金都不适合,于是古人就很喜欢用木头来构建房子。第二:东西方建造风格不同。西方的建筑很喜欢纵向发展,也就是非常的高,但是中国的建筑确实横向发展,非常的宽阔,但是普遍都不是特别的高。如果要承载建筑物那么高的高度的话,木头的承受力是不够的,如果要木头能够承受那么大的重要就对木材的要求很高,首先不仅找不到那么高的树木,而且也找不到那么粗的树木,所以选择石头才是比较恰当的。而在中国建造房子不需要用到钉子,古人很擅长用到榫卯结构,但是石头太坚硬也不容易造型,就不适合来制作。所以中国人就会选择木材来构建宫殿。第三:东西方的审美不同。其实这一点一直延续到现在都还是有东西差别的,西方人认为的东方美并不是我们自己认为的美。西方人认为自然和人类是一体的,所以喜欢用自然的材料来构建,漫山遍野的石头随便都可以捡到,但是如果要用木头的话,就需要大肆砍伐才能够取得材料,他们认为这样做是破坏自然的。
长城是什么时候建的?
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长城位于中国北部,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约6,700公里,通称万里长城。长城的修建持续了两千多年,根据历史记载,从公元前七世纪楚国筑“方城”开始,至明代(1368-1644年)共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5千公里。如果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总长度超过了5万公里; 如果把修建长城的砖石土方筑一道1米厚、5米高的大墙,这道墙可以环绕地球一周有余。长城的主体工程是绵延万里的高大城墙,大都建在山岭最高处,沿着山脊把蜿蜒无尽的山势勾画出清晰的轮廓,塑造出奔腾飞跃、气势磅礴的巨龙,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万里城墙上,分布着百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敌台、烽火台,打破了城墙的单调感,使高低起伏的地形更显得雄奇险峻,充满巨大的艺术魅力。各地的长城景观中,北京八达岭长城建筑得特别坚固,保存也最完好,是观赏长城的最好地方。此外还有金山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古北口长城等。天津黄崖关长城、河北山海关、甘肃嘉峪关也都是著名的长城游览胜地。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 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姚,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遂称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上大禹治水等”。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从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黑龙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从没间断过长城的修建,从洪武至万历,其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的边墙。(但据报道,1990年一个徒步走完长城全长的中国人的计步器显示的是6700公里。)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现在经过精心开发修复,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蹬高远眺,凭古怀幽,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长城是什么时候建的?
关于长城的资料简介长城资料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工程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476),今存者为明代所修建。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辽宁丹东鸭绿江畔的虎山口,横亘甘肃、宁夏、陕西、山西、蒙古、河北、辽宁等地。沿线险要或交通要冲都设有关口,如山海关、居庸关、娘子关等。简称为长城。最初修筑长城的是战国时代的燕、赵等国,目的是为了防御北方异族的侵袭。拓展资料:1、长城名字由来:长城之称始于长城产生的春秋战国时期。《史记·楚世家》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2、修长城的目的:在古代我们无法彻底打败游牧民族,为加强江山巩固,只能修长城。当年忽必烈打宋朝直接绕过长城,从西面进攻,长城就似乎没什么用处了,但这只是少数。长城建造起来有耗人力,有耗物力,有耗财力,但在历次战争中确实起了很大作用。3、修建长城的意义:长城修筑距今已有2000多年,虽已失去防御上的作用,但仍巍然屹立,显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反映中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的伟大成就,表现中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的坚强毅力与聪明才智,体现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
上一篇:双刀尼泊尔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