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拉黑伊朗卫队
美国对伊朗进行了哪些制裁
对伊朗制裁的现状自2003年伊朗核问题成为国际焦点以来,美国持续加大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力度。迄今,美国已推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四个制裁伊朗决议,即2006年第1737号、2007年第1747号、2008年第1803号与2010年第1929号决议。此外,美欧还出台单边制裁法案,并敦促日本、韩国、中国与印度跟进对伊朗制裁。(一)美国加大制裁力度,集中在能源、金融两大关键领域进一步打击伊朗第一, 为了强化对伊朗原有制裁措施的效果,2011年12月31日,美国公布《2012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重点强化对伊朗中央银行及相关银行的金融制裁。法案第1245条规定,自2012年6月28日起,如果某个国家的金融机构继续通过伊朗央行从伊朗购买石油,美国就切断该国所有金融机构与美国银行体系的联系,这是美国第一次将金融制裁扩大到所有外国金融机构,目的是切断伊朗中央银行与全球金融体系的联系。第二,2012年7月12日,美国财政部再次推出新制裁措施,将制裁范围从金融扩展至贸易、能源和人员等多个领域。7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下令对伊朗能源和石化部门采取额外制裁措施,同时还对向伊朗国家石油公司、朗蒂夫国际贸易公司和伊朗中央银行提供物质支持,或者向伊朗政府提供金融帮助的个人和实体实施制裁,目的是进一步深化细化制裁措施,阻挠伊朗采用其它途径规避制裁。第三,2013年1月2日,美国公布新财年《国防授权法》,不但加强在能源、船运、造船领域的制裁外,还将限制伊朗在贵金属、石墨、铝、钢铁、冶金用煤和一些商业软件领域的贸易,并特别规定限制易货交易,防止伊朗规避制裁。(二)美国敦促相关国家加入制裁伊朗行列,加剧伊朗困境
美国为什么要对伊朗实施制裁?
主要原因是伊斯兰革命的胜利。起因事件:1、伊斯兰革命:1951年,穆罕默德·摩萨台成为伊朗民选首相,把被美国与英国占有的石油资源,实现了国有化,归伊朗人们所有。英美岂能白白让自己利益受损,于是,英国军情六处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共同策动了一场‘阿贾克斯行动’,成功在1953年推翻时任总统摩萨台,让巴列维国王重新上台。巴列维上台后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国蓝图来进行改革,同时打压国内宗教势力,还签下了美国军事人员在伊朗的治外法权。那时的德黑兰俨然成了西方文化大都市,妇女着装西化,可口可乐大广告牌随处伫立。这引起民族、宗教人士的极度不满。伊朗开始爆发大规模的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政府出动军警镇压,在德黑兰,有数万示威者被打死,1979年,宗教领袖发动伊斯兰革命,全国各地大规模示威和罢工,交通中断,伊朗军方宣布中立,巴列维被迫流亡,巴列维王朝覆亡。2、美伊断交1979年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国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举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同年10月,流亡国王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的消息被传回国内,愤怒的德黑兰穆斯林群众冲入了美国大使馆,扣留了使馆人员,自此美国与伊朗断交。这场人质危机始于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续到1981年的1月20日,长达444天。电影《逃离德黑兰》讲述的就是这一伊朗人质危机事件。扩展资料:美国制裁对伊朗的制裁:路透社称,为遏制伊朗导弹与核计划并削弱伊朗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特朗普5月宣布退出伊核协议,8月重启对伊非能源领域制裁,现在又宣布新制裁,试图用一系列“组合拳”令伊朗最终屈服。美国财政部发布通告称,从5日起对涉及伊朗金融、航运、航空、能源等领域超过700个个人、实体、飞机和船只实施制裁,其中包括50家伊朗银行及其境内外分支机构、伊朗国有航空公司及旗下67架飞机和伊朗原子能机构。此次制裁重点瞄准伊朗石油出口。伊朗石油蕴藏量位居世界第四,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中仅次于沙特和伊拉克的第三大产油国。按特朗普所说,制裁是要“迫使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为零”,以限制伊朗介入也门、叙利亚等国,并迫使伊朗同意就核问题重新谈判。此外,美国国务卿蓬佩奥5日宣布,美国将暂时允许8个国家或地区在美对伊朗制裁后继续购买伊朗石油。这些国家或地区包括:中国、印度、意大利、希腊、日本、韩国、土耳其和中国台湾地区。豁免期限只有180天,到期后不会延长。另据报道,为展示高大形象,特朗普在宣布对伊朗新制裁时,模仿美剧《权力的游戏》“凛冬将至”桥段,在“推特”上发布一张海报图。图中他从层层迷雾中走来,配以“制裁将至,11月5日”字样。对此,《权力的游戏》制作方美国HBO电视网迅速声明“不希望商标被用于政治用途”。接下来,美国网友轮番斗图,以相同底图绘制“诉讼书将至”“米勒将至”(注:米勒是负责调查特朗普团队“通俄门”的特别检察官),甚至“牢狱将至”。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美国制裁生效,伊朗见招拆招百度百科:1953年伊朗政变百度百科:伊朗人质危机百度百科:逃离德兰黑
美国和伊朗有什么仇恨
美国和伊朗的仇恨原因:1、美国的石油霸权,在他们自己看来,是不容侵犯的。如果美国失去了在中东的石油霸权,他们会跌落王座的,因为掌控不了石油,就支撑不了美元的强势。伊朗作为中东的石油大国,对石油是有一定影响的,不过,尚在美国的控制之内。但是,伊朗想要扩大在中东的影响力,就会对美国的石油霸权造成较大影响。2、以色列是美国的小兄弟,在美国的犹太商人很多。以色列能在中东硬生生活下来,是因为有美国这个大哥罩着,而伊朗,对以色列很不感兴趣。谁也不会喜欢一个外来的强盗,哪怕在邻居家,也不行,所以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冲突点。曾经伊朗就放话,如果美国胆敢对伊朗不敬,伊朗就会对以色列下手。3、中东大地连接欧亚大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如果用个形象的比喻,那就是我国古代的中原大地,地理位置极其特殊,人人都想占领。美国想要控制中东大地,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看中了中东连接欧亚大陆独特的地理位置。4、伊朗一直想拥有核武器,但是美国不让。伊朗一旦拥有了核武器,不仅仅以色列的危险大增,美国在中东称霸的概率也会降低,毕竟,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面对美国时,也会有了十足的底气。5、从1980年以来,美国间断性地、用各种名目对伊朗进行了长期的制裁。这种长期的制裁,早期就是美国一家制裁,后来就是带领各种伙伴一起制裁。这一轮又一轮的制裁,让伊朗人对美国非常愤怒,就此仇恨慢慢滋生。
美国和 伊朗打起来了吗??
伊朗和美国之间绝对不会发生大规模的军事战争,因为一旦发生大规模的军事战争的话,将会拖垮两国的经济发展,这对于两个国家的老百姓将会构成巨大的伤害,这是两个国家的政府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不过小规模的军事冲突是有可能会发生的,但是两个国家一定会保持克制,绝对不会把战争扩大化。美国之所以一直针对伊朗,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伊朗的军事实力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一旦伊朗通过宗教影响力还有军事影响力扩大自己在中东的利益的话,将会使得美国的全球利益受到巨大的损害,再加上中东地区有美国的很多盟友,比如以色列和沙特,如果这两个国家没有美国的保护的话,将不得不独自应对伊朗这样一个地区军事强国。美国通过发动对伊朗少将苏莱曼尼的军事行动打击伊朗的军事指挥系统,虽然美国这么做起到了很大的效果,但是也引起了伊斯兰世界的强烈反对,我们看到在叙利亚,伊拉克,伊朗还有巴基斯坦这些伊斯兰教比较集中的国家都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这些事情对于美国政府也会构成巨大的压力,所以美国政府在这一段时间内绝对会保持克制,只有这样才能够维护自己在中东的利益。所以我们希望伊朗和美国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上,只有这样才能够维持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中东地区的老百姓常年饱受战火的困扰,造成了中东老百姓的家破人亡,希望双方能够顾及中东老百姓的生命,不要将事态继续扩大化。
布什家族为什么一定要除掉萨达姆?
小布什之所以会想方设法的要除掉萨达姆一共有两层原因,第一个,就是如果小布什一旦干掉了萨达姆发话,那么无疑就是我美国政府拔去了一个巨大的眼中钉,从而完全的控制整片中东地区这块重要的地盘,并获得其大量的石油资源。除此之外,小布什会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不过这个原因倒不是为了国家的利益着想,而是为了报自己的私仇。众所周知,布什家族跟萨达姆的仇恨已经整整持续了十几年,从当年萨达姆差点将老布什给暗杀了的事件之后,他们之间的仇恨就一直是没有断过。当然了,萨达姆和布什家族的仇恨直接就关系到了伊拉克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十几年来,这两个国家一直都是水火不容,有着很深的仇恨。要知道,在此之前,萨达姆还属于是华盛顿的一个重要盟友,结果先如今却是成为了死敌。那么,老布什和萨达姆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上世纪的80年代,伊拉克这个国家跟美国的关系尤为亲密,因为美国长期以来都在为伊拉克出售大量的武器,双方属于是那种买卖之间的关系。当然了,美国之所以会愿意跟伊拉克这个小国家保持着这么好的关系,其主要原因还是为了让美国在海湾地区也有一定的掌控力,所以,保证布什家族的枪火生意,这还是必不可少的。也正是因为布什家族和伊拉克之间的这种买卖关系,才直接导致了老布什对美国有着相当高的征集,这也让老布什更得民心了。可惜的是,最终伊拉克却因为自己国家经济上处于困难的处境,于是便放弃了和美国进行合作,并且还为了让自己国家受到更大的利益,还自私的想要独占石油利益,从而导致了老布什精心布置了很久的棋局化为了泡影。老布什此时已经无法控制海湾地区的制衡,迫不得已之下不得不耗费更多的精力去发动海湾战争,重新夺回原本已经失去的东西,可惜,任何一场战争都是劳民伤财的,所以,即便是美国最终打赢这场战争,又重新获得了海湾的掌控权,但是,美国却也因此消耗了大量的财力和兵力,可以说是得不偿失了。心中对美国政府充满愧疚的老布什,在面对这个现实之后,黯然离任了总统的宝座。之后的老布什也因此一直以来都很郁郁不乐,对于萨达姆的背叛,他将其视为了自己最大的伤痛和耻辱。可这个时候的老布什已经是一个没什么身份和地位的平民,他也没有这个能力再去向萨达姆报仇,虽然说对他充满了仇恨,却也根本没有办法来进行报复了。老布什没这个能力,就不代表萨达姆没有这个能力了,在1993年4月份的这一天,萨达姆直接雇佣了一批杀手准备去暗杀老布什。后来,这件事被美国军方的情报部门给掌握,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老布什才在一起汽车炸弹谋杀案之中保住了性命,后来,又陆续还有几起规模不小的谋杀案件,结果都被美国军方的情报部门给一一摆平。当萨达姆被美国军方情报部门告知,这些暗杀事件全部都是由萨达姆发起的时候,老布什父子可以说是对萨达姆更加的恨之入骨起来,恨不得扒了他的皮。后来,小布什渐渐的展开了自己的报复计划,最早的时候是在民主党的一次政治筹款会议上,他在发表讲话的时候说道:“从对萨达姆试图杀死我父亲的行为来看,他的主要目的还是在针对我们美国,所以萨达姆将会是我们美国共同的敌人。”在听到这番话之后,美国人自然是不肯放过萨达姆,毕竟自从美国成为了世界级强国之后,只要有国家敢于反对美国,或者是影响到了美国的利益,这些国家就会遭到美国无情的制裁和打击。这些弱小的国家哪里是美国的对手,一个个的下场都非常悲催。其实布什家族和萨达姆的个人恩怨,背后关系到的一直都是两国之间的利益,再加上小布什的煽风点火,美国才会对由萨达姆所统治的伊拉克大打出手,可怜的伊拉克在美国的打击之下受到了惨重的代价,这一切,也是萨达姆想不到的后果。
布什家族为什么一定要除掉萨达姆?
布什家族一定要除掉萨达姆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萨达姆是布什家族的眼中钉、肉中刺,而且萨达姆一直在跟布什家族各种周旋,他随时都能够对布什家族形成强有力的威胁,而如果一旦小布什将萨达姆除掉,不光解除了长期以来的威胁,还能够让美国更好的控制中东地区,此外,美国还能够获得大量的石油资源,二、除掉萨达姆是小布什的个人意愿,萨达姆曾经暗杀过老布什,虽然没有成功,但他们两者之间的仇恨却因此而激化了起来。萨达姆能够成为伊拉克总统,离不开老布什的背后支持。萨达姆原本是伊拉克的副总统,一不定能成为总统,原因是当时很多伊拉克高官反对他,这或许和他亲近西方的态度有关。但美国的美国总统老布什很看重他,于是他便通过政治手腕帮助萨达姆上台,而萨达姆上台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除掉了反对他的所有官员。美国之所以帮助他上位,目的是想利用伊拉克的实力去制衡伊朗,当时伊朗发生了伊斯兰革命,成了美国的死敌。两伊战争本身并不符合伊拉克的利益,萨达姆心知肚明,战后的伊拉克背负外债,经济下滑,民不聊生。为了转移注意力,同时夺取财富,伊拉克发动了海湾战争,出兵攻占了科威特。如果伊拉克和科威特成为一个国家,伊拉克就成了中东一霸,这是美国不能接受的。当时老布什得知这个消息,非常震惊,因为他和萨达姆一直保持着很好的沟通。海湾战争后,伊拉克被打垮后,老布什曾经去访问,萨达姆于是在1993年4月安排人手,试图刺杀老布什。老布什逃过一劫后,就改变了对萨达姆的态度。老布什下台后,美国继续修复同伊拉克的关系,但伊拉克已经失控,萨达姆的强权也压不住人心了。于是美国决定换掉萨达姆,另外选一个有能力的代理人,于是在2003年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而当时的美国总统已经是老布什的儿子小布什。
美国为什么退出伊核协议?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是因为一系列政治和战略考虑。以下是一些主要原因:1. 原则分歧:特朗普政府认为伊核协议存在重大缺陷,并且没有解决伊朗在地区问题、导弹计划和人权等方面的行为。他们认为该协议过于宽松,未能有效遏制伊朗的核野心和地区扩张。2. 协议限制:协议对伊朗核项目的限制是有限的,并且在某些方面有时间限制。特朗普政府认为,这些限制在未来几年内将失效,允许伊朗重新开展核活动,这对地区安全构成威胁。3. 对盟友的不满:美国的一些盟友,特别是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对伊核协议持批评态度,认为该协议未能有效限制伊朗的核计划,并对地区稳定造成威胁。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退出协议,与这些盟友保持紧密关系。4. 一揽子制裁: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重新实施了一系列对伊朗的制裁措施,旨在对伊朗的经济进行施压,以达到更严格的核限制和地区行为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决定是在2018年由特朗普政府做出的。对于当前情况,我无法提供最新的信息,请参考相关新闻和政府声明以获取最新动态。
美国为什么要退出伊朗核协议
其后果有多个方面,分析如下:
1.退出核协议,开始对伊朗进行制裁。此次中东之行,就是向盟友们告之,美国打算退出核协议,同时开始对伊朗重新启动经济制裁,继续打击伊朗刚刚开始恢复的经济,一旦伊朗经济受损,那么接下来一旦发生战争,则会进一步拖垮伊朗。
2.劝说沙特和以色列对伊朗和叙利亚出手。以色列对伊朗和叙利亚早已是摩拳擦掌,随时准备动手,甚至提供了一份国际原子能机构都不承认的伊朗核问题证据。但是考虑到目前美国和俄罗斯的形势,以及美国自身的实力,大概率美国是不会直接参战的,
3.切断叙利亚的经济生命线,重新在叙利亚问题上赢得主导权。。因此美国断定,与其攻打叙利亚,不如退出伊朗核协议,加紧对伊朗制裁会更加有效,甚至会有一箭双雕的效果。(专自【七点说】,有些分析还不错,可以关住下,能学到不少。)
伊朗为什么被美国制裁
伊朗被美国制裁的原因:伊朗与美国发生了激烈冲突并长期对立,在美国政府眼中,伊朗是对国家恐怖主义最积极的支持者。1995年4月30,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对伊朗实施新一轮经济、贸易制裁,严禁美伊之间的一切投资和贸易行为,不许美国石油公司及其海外分公司进口伊朗石油。这意味着美国每年取消对伊朗3.26亿美元的商品出口,停止购买30一40亿美元的伊朗石油。扩展资料:世界各国的看法:美国的做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反对。英国外交大臣金德就明确指出,美国正在采取的行动原则上是错误的,是将其国内法律延伸到国际社会,会造成西方盟友的分裂。2017年9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最新旅游禁令,伊朗在新版旅行禁令名单中。2018年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将对伊朗实施最高级别的经济制裁。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双边经济制裁
美国为什么要制裁伊朗?
主要原因是伊斯兰革命的胜利。起因事件:1、伊斯兰革命:1951年,穆罕默德·摩萨台成为伊朗民选首相,把被美国与英国占有的石油资源,实现了国有化,归伊朗人们所有。英美岂能白白让自己利益受损,于是,英国军情六处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共同策动了一场‘阿贾克斯行动’,成功在1953年推翻时任总统摩萨台,让巴列维国王重新上台。巴列维上台后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国蓝图来进行改革,同时打压国内宗教势力,还签下了美国军事人员在伊朗的治外法权。那时的德黑兰俨然成了西方文化大都市,妇女着装西化,可口可乐大广告牌随处伫立。这引起民族、宗教人士的极度不满。伊朗开始爆发大规模的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政府出动军警镇压,在德黑兰,有数万示威者被打死,1979年,宗教领袖发动伊斯兰革命,全国各地大规模示威和罢工,交通中断,伊朗军方宣布中立,巴列维被迫流亡,巴列维王朝覆亡。2、美伊断交1979年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国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举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同年10月,流亡国王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的消息被传回国内,愤怒的德黑兰穆斯林群众冲入了美国大使馆,扣留了使馆人员,自此美国与伊朗断交。这场人质危机始于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续到1981年的1月20日,长达444天。电影《逃离德黑兰》讲述的就是这一伊朗人质危机事件。扩展资料:美国制裁对伊朗的制裁:路透社称,为遏制伊朗导弹与核计划并削弱伊朗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特朗普5月宣布退出伊核协议,8月重启对伊非能源领域制裁,现在又宣布新制裁,试图用一系列“组合拳”令伊朗最终屈服。美国财政部发布通告称,从5日起对涉及伊朗金融、航运、航空、能源等领域超过700个个人、实体、飞机和船只实施制裁,其中包括50家伊朗银行及其境内外分支机构、伊朗国有航空公司及旗下67架飞机和伊朗原子能机构。此次制裁重点瞄准伊朗石油出口。伊朗石油蕴藏量位居世界第四,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中仅次于沙特和伊拉克的第三大产油国。按特朗普所说,制裁是要“迫使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为零”,以限制伊朗介入也门、叙利亚等国,并迫使伊朗同意就核问题重新谈判。此外,美国国务卿蓬佩奥5日宣布,美国将暂时允许8个国家或地区在美对伊朗制裁后继续购买伊朗石油。这些国家或地区包括:中国、印度、意大利、希腊、日本、韩国、土耳其和中国台湾地区。豁免期限只有180天,到期后不会延长。另据报道,为展示高大形象,特朗普在宣布对伊朗新制裁时,模仿美剧《权力的游戏》“凛冬将至”桥段,在“推特”上发布一张海报图。图中他从层层迷雾中走来,配以“制裁将至,11月5日”字样。对此,《权力的游戏》制作方美国HBO电视网迅速声明“不希望商标被用于政治用途”。接下来,美国网友轮番斗图,以相同底图绘制“诉讼书将至”“米勒将至”(注:米勒是负责调查特朗普团队“通俄门”的特别检察官),甚至“牢狱将至”。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美国制裁生效,伊朗见招拆招百度百科:1953年伊朗政变百度百科:伊朗人质危机百度百科:逃离德兰黑
为什么美国要制裁伊朗?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当地时间8月7日零时起,美国正式启动对伊朗新一轮的经济制裁。这是作为今年5月份,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的回应。制裁消息一出即引起伊朗强烈反弹,伊朗拟在特殊情况下“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并就此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的演习。那么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什么一定要对伊朗发起制裁?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首先,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是美国一直以来希望控制得,一旦控制了该地区的石油,就可以保证自己的霸主的领先地位。美国此番启动的对伊朗制裁,意图通过在伊朗乃至中东制造冲突和动荡,进一步使中东地区处于美国的可控范围之内;其次,意图通过制裁伊朗来恐吓英法等欧洲盟友,藉此来敲打欧洲盟友,必须在外交政策上紧跟美国,不得违背美国的利益。同时,也有强迫欧洲盟友在贸易问题上向美国让步的意味。最后,这也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的“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一个体现。“美国优先”政策下,只要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都可以否决,那怕是有协议在先。可以预料,退出伊核协议也见怪不怪,君不见,美国近一年来推出的多边组织、撕毁的协议有多少。就眼下来说,美国的制裁对伊朗和欧洲盟友都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尤其是在伊朗欧洲企业,因为害怕担心遭到制裁而求助于欧洲。欧盟委员会对美国的做法十分不满,除了表示会继续履行伊核协议外,近期更是重启贸易防卫法,以此来保护欧洲企业在伊朗的利益不受伤害。可以预见,随着美国对伊朗制裁的深入,美国和欧洲盟友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美国只是针对伊朗实施“最严厉制裁”,为何不敢贸然对伊朗发动战争?
主要是因为成本太高,伊朗不仅是中东主要产油国,还控制霍尔木兹海峡。这条狭窄而漫长的海峡,不仅是国际主要输油路线,在军事上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美国最忌惮的是这个,一旦伊朗封锁了霍尔木兹海峡,就天下大乱了。其实还有一个就是,伊朗不同于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它的军事实力还是很强的,所以并不好打,打起来也很费钱。现在海外美军的空中力量实力,其实已经可以发动一场的激烈的战争了,而且还不包括,驻扎在该地区的其他两个海上打击群军队,其中就包括一个拳师号两栖攻击舰打击群,和一个林肯号航空母舰打击群。当然面对美军不断在中东地区的规划,以及不断加强的军事实力,很快伊朗也做出反应,就是开始进行一些军事演习的活动项目。而对于现在的伊朗涞水,就是实力上,与当年的伊拉克相比都会有很大的距离。可伊朗又怎样在这样的危机中,生活着数十年时间呢。这实际就要说到地理位置了,伊朗控制着世界石油生命线的“霍尔木兹海峡”。仅仅从数据上来看,光波斯湾就长1000千米,宽200千米,平均水深高达60米,其中最窄处的霍尔穆兹海峡仅只有46千米宽。这天狭长而又狭窄的海峡,就是成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伊朗有了国际话语权。这样狭长但又狭窄的地方,就意味着美国军队航母战斗群,只能深入波斯湾才有可能参与战斗。但是在如此狭窄的海域里,航母根本无法展开,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防御会大大减弱,而穿行的地方,在伊朗的反舰导弹的射程范围之内。不仅仅如此,如果伊朗大量在水中布置水雷,那全世界任何一艘油轮都不要再想从这路过了,这会直接构成封锁的状态。
伊朗央行行长在美制裁名单中吗?
据新加坡媒体报道,美国15日宣布,对伊朗中央银行行长实施制裁。根据美国财政部官方网站声明,除制裁伊朗央行行长瓦里奥拉·赛义夫(Valiollah Seif),美国也对伊拉克境内一家银行和另外三名个人进行制裁。据俄罗斯媒体16日报道,赛义夫因支持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而遭到制裁。制裁名单中还包括一名伊朗公民和一名伊拉克公民。另有一名黎巴嫩公民因支持被华盛顿视为“恐怖组织”的什叶派真主党运动同样遭到制裁。伊斯兰国家银行(Bank Albilad)也因支持伊革命卫队被纳入制裁名单。来源:环球网
美国对巴格达发动袭击造成伊朗少将身亡!为何美国要对巴格达发动袭击?
在近段时间,美军针对巴格达国际机场发动了袭击,这次的袭击美军出动了全球鹰无人机,发射了3枚地狱火导弹,将包括伊朗圣城旅旅长苏莱曼尼少将在内的多名伊朗士兵和军官一网打尽。之所以美国要对巴格达国际机场发动袭击,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苏莱曼尼是伊朗圣城旅的领导人。其次就是苏莱曼尼是伊朗最厉害的将军。最后就是美国和伊朗在近段时间关系非常不好。首先就是因为苏莱曼尼是伊朗圣城旅的旅长。伊朗的圣城旅实际上就是伊朗革命卫队,是所有伊朗部队中的王牌部队。而苏莱曼尼正是这个旅的旅长,在他的率领下,圣城旅成为了维护伊朗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利剑,同时也是周边国家对伊朗保持敬畏的核心力量。其次就是苏莱曼尼是伊朗最厉害的将军,其本身的战略头脑非常强大。而且在多次局部战争中,苏莱曼尼都用自己的指挥艺术击败了敌军。所以美国和以色列等国家对其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而且苏莱曼尼是伊朗情报机构的实际领导人,负责伊朗的情报工作。最后就是伊朗和美国的关系这段时间变得更加恶劣。原因还是伊朗重新启动了对核武器的研究,而美国并不想让伊朗掌握核技术,所以双方因为这个事情闹得非常不愉快。所以这次美国对巴格达国际机场进行打击很难说没有打击报复的嫌疑。
上一篇:苏志燮回应购婚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