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荷堂
吴岳秋的介绍
吴岳秋,字“声宇”, 号“万荷堂” ,1956年出生于广东揭阳,职业画家,岭南画派刘春草弟子;1992年毕业于天津神州书画学院;广东省青年美协,揭阳市美协理事;政协揭东县第二、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政协揭阳市第三届委员会委员;2011年出版《吴岳秋画集》;2011年11月作品与恩师刘春草在北京政协礼堂联展;2012年由岭南出版社出版《刘春草、吴岳秋画集》;2013年1月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举办“刘春草、吴岳秋师生画展”深受艺术界,学者,专家的赞赏;2013年6月在广州天天健康馆由广东电视台主办,广东万里马集团协办“刘春草、吴岳秋师生画展”并出版师生画集;2013年9月国画作品《木棉》、《荷花》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中国梦民族魂”《荣誉奖》;2013年12月国画作品《木棉》、《荷花》由中国邮政出版明信片全国发行;2013年国画作品《出淤泥而不染》荣获澳门首届国际荷花展二等奖;2014年参加中澳投资重庆临空旅游文化商贸合作论坛,国画作品《松青峻岭通云气》代表中方赠与澳方;2015年国画作品《木棉花》由第68届联合国联大主席约翰•威廉•阿什收藏;2015年4月出版《吴岳秋画集》;2015年5月意大利米兰国际艺术中心隆重举办个人画展,并受到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李晰女士的大力支持;国画作品《孔雀图》由圣马力诺总统姜•弗朗哥•泰伦齐收藏;国画作品《鱼鹰图》由意中基金会总理事Luini AIcide收藏;2015年12月参加海峡两岸视点“中华文化发展方略——两岸四地文化沙龙",国画作品《同舟共济》由主办方中国华艺广播公司收藏。在艺术活动中,情感与思想认知是交融在一起的。没有情感的说教不是艺术,没有思想的情感也不能产生艺术。真正的艺术活动是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2015年12月8日岭南吴岳秋应邀请为“中华文化发展方略——两岸四地文化沙龙”以海峡两岸为主题,创作大写意国画作品《同舟共济》,表达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是兄弟,是一家人,同舟共济,让两岸同胞过着和平、安静、美好的生活。广州美院画展现场《刘春草、吴岳秋师生画展》开幕式2013116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许钦松先生题吴东霞,圣马力诺总统姜.弗朗哥.泰伦齐,岭南画家吴岳秋先生,吴碎满收藏家意大利米兰“奉华文化”有限公司董祖火会长与岭南画家吴岳秋先生,吴碎满先生会见了意中基金会理事长 Luini Aicide ,理事长Luini Aicide收藏吴岳秋先生《鱼鹰图》并友好交流合影。岭南画家吴岳秋先生与联合国旅游联盟主任王岩先生、亚太旅游组织卡梅隆先生、澳大利亚Rising star 集团董事长托尼先生一起分享吴岳秋先生的(松青峻岭通云气),同时作品被澳大利亚政府收藏。圣马力诺总统泰伦齐题,岭南画家吴岳秋画圣马力诺总统泰伦齐题,岭南画家吴岳秋画圣马力诺总统泰伦齐题,岭南画家吴岳秋画圣马力诺总统府,受总统姜.弗朗哥.泰伦齐之邀所作领南画家吴岳秋先生画,原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先生题词 吴岳秋花鸟画的突出特点是:写意的酣畅淋漓与写实的笔墨相结合,造成一种激情洋溢和欢乐愉悦的审美气息,以表现现实自然景物的诗意美感和蓬勃生机。 多年来,吴岳秋把自己艺术置于现在生活中,宁静,踏实又诚挚地看书,画画与写生。他的作品毫无矫情造作之态,让人感受着生动,热烈,亲切 ,温暖的心灵愉悦。 就水墨,色彩技法而言,吴岳秋明显地继承了高奇峰,陈树人,以及刘春草恩师的笔墨用色技法,又溶入了当代小写意技法,以点缀交代画眼,让人欣赏起来情景舒畅又有明确主题寻味。 其实岭南画派传统就注重写生和色彩,而吴岳秋花鸟画更是色彩丰富。画家表现色彩是大学问,许多画家宁愿追求简单水墨而不轻易用多色重色,因为色彩稍重稍偏,易入艳俗景况。吴岳秋花鸟画敢于多色重色,似乎每个景物色泽信手拈来,却总层次丰润,欣心悦目又恰到好处。 生活和自然景物始终是艺术创作的资源和宝藏,蕴含着无限丰满的创作题材和诗意形式。岭南画派先贤们勇于向生活与自然中求索技法与表达方式,这是画随时代变的真正主旨,衷心期待吴岳秋先生从生活中来,立足美好审美情感,取得更丰硕成果。 岭南画派宗师刘春草先生题,其弟子吴岳秋先生画 吴岳秋舆我相识於祖国襌城,他是潮汕揭阳人,说起来我萍居海外数十年,以推掦中华艺术为已任,所到处,有水的地方,便有华人,有华人,便有潮汕人,有了潮汕人,便有中华文化,举凡教育慈善基构,便得潮汕人支持,一壶茶,一杯酒,两句潮音歌曲,诗词书畵,多是来自韩江流域。 吴岳秋便是生长于韩江流域了。东方的艺术舆西方的文化不同,浩然之气於心间,雅隽的笔墨表现在纸素里,文以载道,吴岳秋的作品了无俗气,山谷畵师说:“俗气不可医,稍落名利则终身不能到艺术的彼岸。”我喜其诚,复循循古道,故常引所知,以启艺匙。他擅畵荷花静直香远,出污泥而不染,正是从事艺术的人格观,喫而不舍的原则,八大石溪上而宗院,日课勤习可以卓然大观了。 吴岳秋拟东南亚旅游,故撰数言以壮其行,读书行路,是畵人应循的道径,愿勉之。 ——岭南宗师刘春草先生书
黄永玉的万荷堂的内容简介
黄永玉,1924年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土家族人。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16岁开始以绘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中小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自学美术、文学。博学多识,诗书画俱佳。出版多种画册及《永玉六记》、《吴世茫论坛》、《老婆呀,不要哭》、《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等书。《阿诗玛》为其版画代表作,设计的生肖邮票《猴》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还画过毛主席纪念堂正厅后的背景山水画等一些重要的作品。在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和中国内地、香港开过画展,其美术成就曾获“中国美术金彩奖”、“意大利总司令奖”,在海内外享誉甚高。1997年春节后,移居香港的黄永玉先生和好友几经选址,看中北京通州徐辛庄的几亩地。园子于当年兴建,次年五月主体建筑竣工。八亩万荷堂。分东西两院。东院是以凤凰古建筑风格为主的建筑群及一方三亩荷塘;西院是生活、工作区。万荷堂圆满了黄先生的通州记忆,也圆满了他有一个大画室的梦想。
吴岳秋的个人荣誉
1995年 国画作品《荷塘淸趣》获“金刚杯”全国书画大赛最隹创作奖。2000年国画作品《朝阳》入选广东省美协主办群艺馆书画大赛。2001年《清气图》获广东省监察纪检书画大赛优秀奖。2003年《生命的韵律》入选广东省美协主办群艺馆书画大赛。作品发表于广东电视周报,揭阳日报,汕头日报,中国书画报和艺术报等。入编书籍《中国书画家作品大观》,《清风墨韵》,《中国书画家名鉴》,《中国青年书画家》,《中国当代书画家》。吴岳秋:画笔下锦绣画卷源于祖国在我心中 吴岳秋,岭南画派第三代画家,其恩师刘春草是岭南画派开派宗师陈树人的唯一弟子。 刘春草教授旅居海外50载难忘中国心; 2014年2月7日,马年春节后,岭南画派第二代著名画家刘春草仙逝,享年90岁。一支画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传播中华文化于四海,是刘春草教授一生的真实写照。有网友在微博中悼念刘春草教授时如此感慨:”上帝喜欢看刘老先生作画,所以,刘老先生就去了。“刘春草教授一生用笔墨挥洒渲染着祖国的秀丽河山,内心的故乡情结是任何人都不能体会的。 刘春草,原名刘颂耀,号竹园,1925年3月29日出生,祖籍广东顺德,是岭南画派创始人陈树人的唯一弟子,与关山月、赵少昂、黎雄才、杨善深同为“岭南画派”第二代传人。他创作的描绘祖国壮丽山河的《月是故乡明》、《天下第一峰》两幅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幼年时,刘春草在顺德容山书院读小学。中学时,刘春草跟随父亲刘镛伯到广州求学,清末太史桂南屏将刘春草收为入室弟子,后又将春草推荐到岭南画派宗师陈树人门下为徒。弱冠之年的刘春草,书画艺术得到名师指点进步很快,抗战胜利后,广州经济萧条,当时刘春草作品在广州展出,所卖作品的款项能买到一套民房。解放前夕,刘春草应香港中文学院邀请,赴港任教。后在一次书画展中,马来西亚教育官员欣赏刘春草的作品和才华,聘请他到北婆罗洲(今沙巴)从事教育工作;在马来西亚的岁月里,刘春草担任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以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刘春草先后在东南亚、欧美、澳大利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画展。晚年的刘春草还在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举办画展,观众如潮,人们纷纷被中国画的魅力感染。刘春草是一位全才的中国画大家,他笔下的花鸟、山水、人物,各具其美,栩栩如生。时至今日,在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艺术馆、博物馆、文化机构都珍藏有刘春草的作品。 早在1941年,刘春草就在广州文献馆举办第一次个人书画展。1999年南韩亚细亚艺术展上,刘春草获得最高奖项——亚细亚大奖,同年,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向他颁发政府元首B.S.K勋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春草旅居海外50余载,游历大半个世界,其创作手法也在岭南画派的基础上兼收并续,融合了西画素描、透视的手法,吸收海派、京派等特点,创立了“我之为我,只有我在”的独特艺术风格。 虽然,在国外无限风光,刘春草却不改拳拳赤子心。月是故乡明,树高千丈,落叶归根。2003年,刘春草决定从马来西亚回国定居。他在家乡佛山市郊外修建“竹园”作为画室,生活起居都在那里。每日静心作画,将画作所得款项都用于慈善事业。2008年,他获得佛山市政府颁发的“外国专家证”,这也是佛山市书画艺术家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2009年佛山市政府为他颁发“佛山友谊奖”。今日,你若到广东佛山,刘春草先生的大名连出租车司机都知道。 恩师陈树人“未妨低处是前程”的精神一直影响着刘春草。做人淡泊名利,两袖清风。刘春草把毕生呕心沥血创作所得几乎全部奉献给了教育、慈善事业。“希望为佛山岭南文化名城建设,为岭南画派的发扬传承,为故乡为祖国作出更多贡献。”老人这样说。回国后,年逾古稀的老人更加尽心力,深夜常常伏案创作。他赴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给学生上课讲解中国画。 “我想在有生之年多努力一点,也许能帮助更多的人。”刘春草在世时告诉身边的朋友。他多次举办画展义卖作品资助社会。 2007年,他将义卖作品所得310万元悉数捐赠给澳门的劳工学校。生前,他在澳门医院检查身体,一报上自己的姓名,一群看护小姑娘就把老人围绕起来,感谢老人资助她们完成学业,有今天这份工作。2009年,他在贵州黔西南州兴义中学设立春晖班资助贫困的少数民族学生就读,这一资助就是五年直至老人去世。2011年3月,他向佛山市荣山中学捐资20万元,设立“刘春草扶贫助学金”,帮助在读的贫困学子完成学业,资助有困难的毕业生升读大学。 2006年,刘春草饱含深情地创作长1.6丈,宽1.2丈的国画巨作《天下第一峰》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在刘春草的画作里,祖国的秀丽山川是他画笔绘不完的美景。 如今,刘春草老人已驾鹤西去,你若到访竹园会看到大量被资助的学生写给老人的感谢信,这中间有小学生,也有在校大专生、本科生。老人的音容笑貌仿佛展现你眼前。2013年10月30日,岭南画派著名画家刘春草在广东佛山竹园以传统拜师仪式收下弟子吴岳秋。今天是他岭南画派陈树人这一支脉传承人确立的重要历史时刻。在釆访中吴岳秋告诉记者,他永远都不会忘记,那天给恩师刘春草奉茶时老师对他说的话。后来,吴岳秋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那天,我就像一个孩子在过新年时分得了一块糖,而这块糖足以让我甜一辈子不忘,我感到非常欣喜和荣幸。这十年间,吴岳秋每周要去竹园多次,向刘春草学习书法绘画,二人情如父子,亲如家人。回忆起和恩师刘春草相处的日子,吴岳秋不禁潸然泪下。他说老人爱吃海鲜,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期间,因为不能说话,老人用画板在白纸上画出螃蟹和虾,告诉吴岳秋自己想吃海鲜了。老师常说“老吴,你办事,我很放心!”如今,这句话不时在耳边响起。谈及和老师的师生缘分, 《吴岳秋画集》出版,刘春草欣然题字作序。老人这样回忆两人的交往:吴岳秋与我相识于祖国襌城,他是潮汕揭阳人,说起来我萍居海外数十年,以推扬中华艺术为已任,所到处,有水的地方,便有华人,有华人,便有潮汕人,有了潮汕人,便有中华文化,举凡教育慈善机构,便得潮汕人支持,一壶茶,一杯酒,两句潮音歌曲,诗词书画,多是来自韩江流域。 吴岳秋便是生长于韩江流域了。东方的艺术与西方的文化不同,浩然之气于心间,雅隽的笔墨表现在纸素里,文以载道,吴岳秋的作品了无俗气,山谷画师说:“俗气不可医,稍落名利,则终身不能到艺术的彼岸。”我喜其诚,复循循古道,故常引所知,以启艺匙。他擅画荷花静直香远,出污泥而不染,正是从事艺术的人格观,锲而不舍的原则,移动图片八大石溪上而宗院,日课勤习可以卓然大观了。 书画评论家伊诺在《路正根深的岭南派画家》评论中写到:水清出芙蓉,禅心凝荷魂。一字一画,一言一行,返归自我,缘起这种感觉的人,这便是,“万荷堂”主人吴岳秋。 早年的吴岳秋云游四海,寻师学画,博众家之长,走进自然感悟的天地。得到恩师刘春草真传后,绘画上再度飞跃;谦虚诚实的他不负恩师所望,通宵达旦,日夜苦练,潜心感悟,在画坛独领风骚!吴岳秋的勤奋是记者在采访中不曾多见的,作画间隙休息时他会泡上一壶好茶,听听音乐,和多多说说话。多多是恩师刘春草的爱犬,如今,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 在吴岳秋的作品中荷花、木棉、牡丹、山川、松树常常是其最擅长的。吴岳秋喜欢荷花、欣赏荷花、画荷花,画得如痴如醉。他说画家要有洁净的灵魂,慈悲的心,这样才能出好的作品。书画同源,画品如人品,通过作品可以看得艺术家的修为。 2011年出版《吴岳秋画集》,同年10月18日作品参加刘春草北京政协礼堂画展。2012年岭南出版社出版《刘春草吴岳秋师生画集》,同年,吴岳秋国画作品由中国民航在全国机场贵宾厅发送;这一年,他的荷花作品《荷花图》、木棉作品《花冠群香》两幅作品入选中国邮政明信片全国发行。2013年6月出版第四册《刘春草吴岳秋师生画集》。 2013年1月16日,“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刘春草、吴岳秋师生作品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举办。广东省原省长卢瑞华为画展题词,广东省美协主席许钦松为画展题词并作序。广东省广东画院党委书记致辞,此次展览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展览共展出70多幅刘春草、吴岳秋的新作。专家评价作为岭南画派第二代传人的刘春草教授虽然年近九十,作品依然大气雄浑,意趣高妙,形成了“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的鲜明精神风骨;其徒弟吴岳秋的作品也让广大观众惊喜,他的木棉、荷花系列作品色彩绚丽,笔墨老辣,画风洒脱飘逸,传承了刘春草教授的艺术特点并形成了新时代风格。在场的收藏家无不认为,近年来岭南画派画家作品收藏前景喜人,吴岳秋的作品将成为收藏家的新宠。 2013年10月吴岳秋的荷花作品《出污泥而不染》荣获首届澳门国际荷花展二等奖,后该作品被澳门“赏心堂”收藏。2014年春节吴岳秋作为岭南画派的代表画家通过广东卫视向全国人民贺岁拜年。2014年4月,吴岳秋应邀参加“中澳投资2014重庆临空旅游文化商贸合作论坛”,他的作品《松青峻岭通云气》作为国礼赠送澳大利亚代表团,为澳方商务部收藏。如今,吴岳秋为联合国创作的《南国木棉图》正在创作中。 墨韵生辉,大家气象,品高淡雅,隐者之风。这是记者对吴岳秋的评价。吴岳秋说,作为岭南画派的传承人,岭南画派传统的撞水撞粉重渲染的技法将随着发展而创新;自己画笔下的锦绣画卷,源于祖国在我心中。
鸟是好鸟,就是话多是谁写的?
黄永玉先生画了只鹦鹉,题跋上写着八个字:鸟是好鸟,就是话多。那一年,黄永玉八十岁,所以,落款处除了他的一方印,就是,八十翁黄永玉作于万荷堂。
黄永玉先生的字画,浓缩了他的率真的个性。看似潦草,却极精细。都说字如其人,其实,画也一样。他的画,没有那种画过饰非的腐味。看着顿感清风徐来,荡气回肠,总能从中,品悟出黄永玉的真知灼见,令人拍案叫绝!
鸟是好鸟,虽然是黄永玉先生八十岁的作品,但不容置疑,黄永玉先生是在抒发人生感悟。莫说是特么人,就是鸟,话儿一多,都会遭人反感。更何况还是嚼舌的鹦鹉。
看着这幅画,沙雅达人忽然想起了一则印度民间故事。这则故事的译作,登在八十年代的《羊城晚报》副刋上,作者已经记不清了。
故事说的是:古时候会学人讲话的鸟,不是鹦鹉,而是洛里基。洛里基的牛逼,不仅在于能模仿人的讲话,它还能经过独立思考,用人话和人交流。应当说,在这点上,洛里基已经超越了所有的鸟!所以,洛里基深得饲养它的主人喜爱。可是,一个偶发事件,却让洛里基几乎死灭!
一天,主人看到一头牛闯入了他的水稻田里,他明明知道那头牛是邻居的,但却把牛杀了。洛里基目睹了主人的屠牛、煮牛肉、把剩余的牛肉藏起来的全过程。
第二天,邻居找上门来问洛里基的主人:先生,你看见我的牛了吗?主人回答:没有。可是,他的洛里基却大声说:我的主人把它杀了!他把牛肉藏在米仓里,藏在稻草房顶上。邻居听了洛里基的话,果然找到了一些牛肉。但洛里基的主人,否认说:这是我经常存放牛肉的地方啊!我真没看到你家的那头牛。洛里基又喊起来了:是他杀了水牛!邻居听了不知所措,不知道应当是相信人呢,还是相信洛里基。于是,他把这件事情告到了法官那里。法官接到案子,决定在第二天下午进行审理。并且指定了洛里基到庭作证!
当天晚上,洛里基的主人,把洛里基从笼子里抓了出来,把它放到一个大铜锅里。然后用一块布,把铜锅蒙得严严实实。这么一来,外面虽然是满月的夜,锅内却是漆黑一团。洛里基自然一无所知!它的主人开始轻轻地敲响铜锅,并且一次比一次敲得响,声如雷鸣。随后,主人开始用盛满水的长柄勺,把水滴在蒙锅的布上。从而营造出一个电闪,雷呜、雨儿不断的场景。
第二天天亮,主人终于把洛里基从铜锅里抓了出来,放回到笼子里。当然,外面是阳光一片,无比灿烂。
下午法官审理了此案,洛里基成了关健先生。它的话,当然会左右案件的审判。先由邻居陈述了失牛,以及根据洛里基提供的信息,找到了牛肉的经过。接着,法官让洛里基作证陈述,洛里基坚持了曾经说过的话。然而,它的主人否定了它的指证!他说:尊敬的法官大人,我的洛里基的确很聪明,但是,它说胡话的时候,比说正经话的时候要多得多。您问它另一个问题试试吧!比如,昨天晚上的天气。
洛里基立马回答说:昨天晚上,天空一片漆黑,暴风骤雨,雷声隆隆。
您听,您听!法官先生。洛里基的主人接过来说:昨晚,明明是星稀月朗,天气晴好。可我的洛里基,却说风骤雨暴,雷声隆隆。现在,您还相信这只胡话连篇的鸟儿吗?
在场的法官和旁听的人们信服了。他们异口同声说:你是清白的,我们差一点,就让这只胡言乱语的鸟给骗了!
故事的结局很悲惨,洛里基被它的主人逐出家门,重回森林。
有一天,洛里基遇见了一只有着彩色羽毛的鸟。那只鸟告诉洛里基:自己的名字叫鹦鹉,来自南方,会说人话。洛里基就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告诉了这只来自南方的鹦鹉。洛里基说:我寄人篱下,不但会说人话,而且还会自如地表达我的思想。不过,每当我经过独立思考,说出一些真话时,人们就会不高兴,说我是:鸟是特么好鸟,就是话多。人们知道你会讲人话之后,一定会把你抓住养起来的。到了那个时候,你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讲那些,人们没教过你的话!所以,后来鹦鹉记住了洛里基的教训,它只说一些人类教它说过的话。只会嚼舌,不会思考!
洛里基的故事,我所以印象深刻!能够凭记忆,把故事复盘出来。那是因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是人们思想解放的美好时光。现在,如果有人让沙雅达人选择喜欢鹦鹉还是洛里基,毫无疑问,我会选择那只被逐的洛里基,如果真有洛里基的话!
(2017.6.26)
吴岳秋人物简介
吴岳秋吴岳秋,男,广东人,字“声宇”,号“万荷堂”,岭南画派第三代画家,恩师刘春草是岭南画派开派宗师陈树人的唯一弟子。中文名:吴岳秋别名:字声宇号“万荷堂”国籍:中国出生地:广东揭阳人出生日期:1959年职业:画家主要成就:刘春草吴岳秋师生画展代表作品:《吴岳秋画集》人物经历1956年出生于广东省揭阳市,岭南画派画家。1992年毕业于天津神州书画学院,是岭南画派著名画家刘春草唯一弟子。2011年出版《吴岳秋画集》,同年10月18日作品参加刘春草北京政协礼堂画展。2012年岭南出版社出版《刘春草吴岳秋师生画集》,同年,吴岳秋国画作品由中国民航在全国机场贵宾厅发送;这一年,他的荷花作品《荷花图》、木棉作品《花冠群香》两幅作品入选中国邮政明信片全国发行。2013年10月30日,岭南画派著名画家刘春草在广东佛山竹园以传统拜师仪式收下弟子吴岳秋。是他岭南画派陈树人这一支脉传承人确立的重要历史时刻。在_访中吴岳秋告诉记者,他永远都不会忘记,那天给恩师刘春草奉茶时老师对他说的话。后来,吴岳秋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那天,我就像一个孩子在过新年时分得了一块糖,而这块糖足以让我甜一辈子不忘,我感到非常欣喜和荣幸。这十年间,吴岳秋每周要去竹园多次,向刘春草学习书法绘画,二人情如父子,亲如家人。回忆起和恩师刘春草相处的日子,吴岳秋不禁潸然泪下。他说老人爱吃海鲜,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期间,因为不能说话,老人用画板在白纸上画出螃蟹和虾,告诉吴岳秋自己想吃海鲜了。老师常说“老吴,你办事,我很放心!”如今,这句话不时在耳边响起。谈及和老师的师生缘分,《吴岳秋画集》出版,刘春草欣然题字作序。老人这样回忆两人的交往:吴岳秋与我相识于祖国_城,他是潮汕揭阳人,说起来我萍居海外数十年,以推扬中华艺术为已任,所到处,有水的地方,便有华人,有华人,便有潮汕人,有了潮汕人,便有中华文化,举凡教育慈善机构,便得潮汕人支持,一壶茶,一杯酒,两句潮音歌曲,诗词书画,多是来自韩江流域。东方的艺术与西方的文化不同,浩然之气于心间,笔墨藏于纸张文以载道。吴岳秋的作品了无俗气,山谷画师说:“俗气不可医,稍落名利,则终身不能到艺术的彼岸。”我喜其诚,复循循古道,故常引所知,以启艺匙。他擅画荷花静直香远,出污泥而不染,正是从事艺术的人格观,锲而不舍的原则,八大石溪上而宗院,日课勤习可以卓然大观了。书画评论家伊诺在《路正根深的岭南派画家》评论中写到:水清出芙蓉,禅心凝荷魂。一字一画,一言一行,返归自我,缘起这种感觉的人,这便是,“万荷堂”主人吴岳秋。早年的吴岳秋云游四海,寻师学画,博众家之长,走进自然感悟的天地。得到恩师刘春草真传后,绘画上再度飞跃;谦虚诚实的他不负恩师所望,通宵达旦,日夜苦练,潜心感悟,在画坛独领风骚!吴岳秋的勤奋是记者在采访中不曾多见的,作画间隙休息时他会泡上一壶好茶,听听音乐,和多多说说话。多多是恩师刘春草的爱犬,如今,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2013年1月16日,“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刘春草、吴岳秋师生作品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举办。广东省原省长卢瑞华为画展题词,广东省美协主席许钦松为画展题词并作序。广东省广东画院党委书记致辞,此次展览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展览共展出70多幅刘春草、吴岳秋的新作。专家评价作为岭南画派第二代传人的刘春草教授虽然年近九十,作品依然大气雄浑,意趣高妙,形成了“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的鲜明精神风骨;其徒弟吴岳秋的作品也让广大观众惊喜,他的木棉、荷花系列作品色彩绚丽,笔墨老辣,画风洒脱飘逸,传承了刘春草教授的艺术特点并形成了新时代风格。在场的收藏家无不认为,近年来岭南画派画家作品收藏前景喜人,吴岳秋的作品将成为收藏家的新宠。2013年10月吴岳秋的荷花作品《出污泥而不染》荣获首届澳门国际荷花展二等奖,后该作品被澳门“赏心堂”收藏。2014年4月,吴岳秋应邀参加“中澳投资2014重庆临空旅游文化商贸合作论坛”,他的作品《松青峻岭通云气》作为国礼赠送澳大利亚代表团,为澳方商务部收藏。如今,吴岳秋为联合国创作的《南国木棉图》正在创作中。墨韵生辉,大家气象,品高淡雅,隐者之风。这是记者对吴岳秋的评价。风格与特色在吴岳秋的作品中荷花、木棉、牡丹、山川、松树常常是其最擅长的。吴岳秋喜欢荷花、欣赏荷花、画荷花,画得如痴如醉。他说画家要有洁净的灵魂,慈悲的心,这样才能出好的作品。书画同源,画品如人品,通过作品可以看得艺术家的修为。吴岳秋说,作为岭南画派的传承人,岭南画派传统的撞水撞粉重渲染的技法将随着发展而创新;自己画笔下的锦绣画卷,源于祖国在我心中。作品发表作品发表于广东电视周报,揭阳日报,汕头日报,中国书画报和艺术报等。入编书籍《中国书画家作品大观》,《清风墨韵》,《中国书画家名鉴》,《中国青年书画家》,《中国当代书画家》。社会活动1995年国画作品《荷塘_趣》获“金刚杯”全国书画大赛最隹创作奖;2000年国画作品《朝阳》入选广东省美协主办群艺馆书画大赛;2001年《清气图》获广东省监察纪检书画大赛优秀奖;2003年《生命的韵律》入选广东省美协主办群艺馆书画大赛;2011年出版《吴岳秋画集》,同年其作品与恩师刘春草在北京政协礼堂连展;2012年由岭南出版社出版《刘春草、吴岳秋师生画集》;2013年1月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举办“刘春草、吴岳秋师生画展”;作品《木棉》、《荷花》由中国邮政明信片全国发行;2013年1月16日,“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刘春草、吴岳秋师生作品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举办;2013年6月出版第四册《刘春草吴岳秋师生画集》;2013年10月吴岳秋的荷花作品《出污泥而不染》荣获澳门首届国际荷花展二等奖;2014年春节吴岳秋作为岭南画派的代表画家通过广东卫视向全国人民贺岁拜年;2014年参加中澳投资重庆临空旅游文化商贸合作论坛,中方将其作品《松青峻岭通云气》赠与澳方收藏;2015年其国画作品《木棉花图》在深圳被第68届联合国联大主席约翰·威廉·阿什收藏;2015年5月个人画展在意大利米兰国际艺术中心举办受到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的大力支持;国画作品《孔雀图》被圣马力诺总统姜·弗朗哥·泰伦齐收藏;国画作品《鱼鹰图》被意中基金会总理事LuiniAIcide收藏。他人评价岭南画派大师刘春草:《吴岳秋画集》序言吴岳秋与我相识于祖国_城,他是潮汕揭阳人,说起来我萍居海外数十年,以推扬中华艺术为已任,所到处,有水的地方,便有华人,有华人,便有潮汕人,有了潮汕人,便有中华文化,举凡教育慈善基构,便得潮汕人支持,一壶茶,一杯酒,两句潮音歌曲,诗词书画,多是来自韩江流域。吴岳秋便是生长于韩江流域了。东方的艺术与西方的文化不同,浩然之气于心间,雅隽的笔墨表现在纸素里,文以载道,吴岳秋的作品了有俗气,山谷画师说:“俗气不可医,稍落名利,则终身不能到艺术的彼岸。”我喜其诚,复循循古道,故常引所知,以启艺匙。他擅画荷花静直香远,出污泥而不染,正是从事艺术的人格观,锲而不舍的原则,八大石溪上而宗院,日课勤习可以卓然大观了。吴岳秋拟东南亚旅游,故撰数言以壮其行,读书行路,是画人应循的道径,愿勉之。袁玉江:读吴岳秋先生近作有感吴岳秋,是岭南画派第二代国画大师刘春草先生的高足。2009年11,我在佛山有缘结识刘春草先生,并应邀为先生写了《高士放歌亦无声》一文。时至今天我还被刘春草的艺术感染着。世上万事均姻缘而生。前几天吴岳秋来访,品茶论道之余流露出要我为他的画集作序之意,我欣然答应。原因有二:一是我对他老师的艺术意犹未尽,想再次品读刘氏画风的艺术魅力;二是岳秋深得老师真传,也想探其玄妙。岳秋自幼酷爱绘画,青年时代当过舞台美术设计,有着良好的造型能力和扎实的传统功底。他曾云游四方,拜师学艺,立博众长;采风访贤,贴近自然,感悟天地。岳秋绘画上的大飞跃,大转变是拜师刘门之后。古人云“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朴素谦和的岳秋不师望,十几年的艰苦磨练,潜心悟道,终于得师真传,独领一技风骚。岳秋作品中蕴藏着岭南画派血脉。秉承着刘氏艺术风采,强烈的书写意味,彰显着正宗中国画风骨。“笔意纵横,参于造化”,“默契天真,冥周物理”,以墨为主,墨彩并饰,白粉点精,妙处横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岳秋正步入艺术的成熟期,也是历史大师成功的必经之路——取得在“临摹乱真”的修养期。“临摹”得于手,“乱真”得于心,神玄妙,心手法。岳秋与其师不二,已入得境界!当今很多聪慧之士不重视此道,另辟新境,然而,大都无功而返,最后以“乱式”归终。“创新”是历代文人墨客和有志之士的最高追求。其实“创新”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文化基因”的改变。血脉基因无法改变,文化基因却因人之不同,教育不同,对传统文化和自然大象的取舍不同,而各自改变着。然而,这些高人“天有大美而不言”,成了隐者。岳秋用自己特殊的人生经历,艰难的用一颗寂寞之后已经不再寂寞的心,在铺满荆棘的路上,改变着自己的文化基因。这就是成就大师的“必经之地”。探索以修养为北斗,叛逆以传统为基础,没有良好的基础,“创新”就是痴人说梦。岳秋路正根深。很多人认为:用毛笔在宣纸上画画的人,就是中国画画家,这就是非常不准确的!中国画区别于西画和其他画种的一个核心就是中国画的“笔墨意境”,这个“笔墨意境”的核心就是“线”,这个“线”的核心就是书法笔意的再生和演变。岳秋作品中线的组合、构成、穿插、点面处理,墨复彩,彩叠墨无不体现了强烈的书法笔意。中国画的大气象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怀,一种修养,一种天赐。另类、夸张、用笔用墨的极端行为,都不是大气象。方寸之间尽展万千气象,一点笔墨气吞山河是中国画的大气象。岳秋紧追刘师,继承和发扬着中国画的大写意精神。这是艺术的生命之气,是天地之间的元气。岳秋以后的路还很长,笔下自然显露出很多新的笔墨语言。这是传承有序的新生命。血脉,文化两大基因必将铸成岳秋自己的艺术风格。伊诺:路正根深的岭南派画家水清出芙蓉,禅心凝荷魂。一字一画,一言一行,这是来自于灵魂深处的本真,忽然间伴着血液在冉冉飞升,飞向无际的苍穹。那纯粹的超尘的感觉使我内心更加宁静和谐。感谢使我返归自我,缘起这种感觉的人,这便是,“万荷堂”主人吴岳秋。吴岳秋曾云游四海,寻师学画。博众家之长,走进自然感悟天地。吴岳秋非常珍视这些足迹,因为其中饱含了他的辛酸和喜悦!得到恩师刘春草的真传,绘画上再度飞跃。谦虚诚实的吴岳秋不负恩师所望,通宵达旦,日夜苦练,潜心感悟,已在画坛独领风骚!吴岳秋与荷有着等同的血脉“结修根于重壤,泛清流而濯茎”他喜欢荷欣赏荷研究荷画荷,画得如痴如醉,铺天盖地。在世界的污水中,画家笔下的莲荷在尘埃之中冉冉升起,清涟挺拔,既有高雅的意境,又有袅娜的斑斓。吴岳秋恪守着英雄心境,诗人情怀,更有一朵朵盛开的天地良心。吴岳秋做事为人以荷为镜,洒脱澄明,像一颗清纯的莲子,在岁月的图画上,写上饱满的心智,追崇恩师的慈善奉献一方弱土。他恩师心灵的大无畏,助人为乐的精神,感染着吴岳秋浓厚的志向,让人感动和佩服。感动他的善良,佩服他能看透人世真伪,将理想中的美好付诸实践,像一朵绽放的荷花“抱性一何洁”,卓然地吐露着人生的清芬。古人曾说“其为人也多文,不晓画都寡矣”绘画要注入思想,感情,形式,体悟。吴岳秋画荷独有个性,追求在立意,达意,抒情的基础上创新求异,意在追求荷趣荷神,表达对荷花的寓意悠远的高尚情结,从而赋予荷花以超凡禅意之静美!吴岳秋置身艺海,漫漫路途中沿着自己的方向在走。这超凡脱俗的境界成为一种无尽的向往和孜孜追求,成为完美自身实现自我的努力方向。为自己的理想而尽情展现它而带给我们美的思考和奋发的精神,让我们感悟到很多东西,总是在触目的霎那迎接着一个个诗画般的美。这是一位艺术家,画品、人品、艺品、文品俱佳的表现,吴岳秋熟谙了关于禅的诸多理念,通读了美的许多哲学。在意象和物象皆出自岭南画派的同时融进了对于笔墨的再理解和再运用,植根在这一厚重的土壤里,通过自己的创意,得到了骄人的成绩,确为一大家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吴岳秋在绘画的路上,坚实行走,使自己心明如镜,能够照见美好事物,照亮美丽色彩。新闻报道南方日报:1月16日,为期一周的“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刘春草、吴岳秋师生作品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举办。本次展览会共展出了70多幅刘春草、吴岳秋的近年最新作品。作为岭南画派第三代传人刘春草教授虽然年近九十,但近年创作的作品依然大气雄浑,意趣高妙,很好地继承了岭南画派的传统,并形成了“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的鲜明精神风骨。刘春草作品已被广泛收藏,其中《天下第一峰》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尼加拿瀑布》被澳洲西澳艺术馆收藏;《万般千帆归祖国》被香港驻军收藏。吴岳秋先生作品也让广大观众惊喜。他的木棉、荷花系列作品色彩绚丽,笔墨老辣,传承了刘春草老师的艺术特点并形成了绚丽热烈的新时代韵味。原广东省老省长卢瑞华为本次画展题词,广东省美协主席许钦松为画展题词并作序。在场的业内藏家认为,近年来岭南画派作品收藏前景喜人。广东侨鑫在2011年首届艺术品拍卖会推出500幅珍贵书画,其中,“岭南画派各时期代表人物传世精华”系列引人瞩目。此场拍卖中,不少岭南画派的佳作以高价拍出,有的成交价甚至以高出起拍价10多倍。至今嘉德拍卖等国内知名竞拍机构也多次组织岭南画派作品的拍卖会,2012年秋拍中更是被称为“价格洼地”,在书画作品中逆势飘红。
兔年邮票现蓝兔子遭吐槽是什么原因
兔年邮票现蓝兔子遭吐槽是什么原因 中国邮政定于2023年1月5日发行《癸卯年》特种邮票,一套两枚。这套邮票的图稿日前已正式公布,图稿邀请著名艺术大师黄永玉执笔绘制。 据中国邮政报,两枚邮票中第一枚邮票名为“癸卯寄福”,用别出心裁的蓝色描绘了一只右手执笔、左手持信的睿智卯兔,仿佛在向人们传递着新春的美好祝福; 第二枚邮票名为“同圆共生”,描绘了3只兔子首尾相接、奔腾不息的场景,展现了生命的灵动、生机与温情。黄永玉笔下的卯兔,童稚、热烈、奔放、自由。希望大家通过《癸卯年》生肖邮票,感受到潇洒、喜悦与幸福。 不过,网友对于卯兔的形象却褒贬不一,有网友看到蓝兔子感觉很奇怪,直言:“怎么看都透露着强烈的妖气啊”“想起来童年阴影”。 也有网友认为画风很酷,很有童趣。 邮政兔年邮票谁设计的 当中国邮政公布了兔年生肖邮票后,许多网友都看傻眼了。特别是第一张的“蓝兔”,显得非常的“不正经”,甚至带有一点邪恶感。 鲜红的眼睛、诡异的笑容、粗壮的大腿、歪斜的身体。有人说这兔子的神态狡诈鬼魅,酷似耗子,造型邪恶,一眼过去像个西方的恶魔一样,堪称史上最丑。 更特别的是,这个“蓝兔”还长着巫婆一样的人手。一手拿笔,一手拿簿,不像是在传送祝福,更像是在索命。 脚上还长出了三根毛,非常诡异。 所以很多人开始质疑:中华传统文化中代表吉祥如意的生肖兔,怎么在中国邮政的邮票上就变成了这个“不正经”的样子?让人不禁想到人教版的教材插画事件。 不过事情往往没有那么简单,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生肖兔邮票蕴含的是一个宏大时代的历史过程。 癸卯年生肖邮票设计者是我国著名艺术家黄永玉大师。 黄永玉是何许人也? 他是文学大师沈从文的表侄,1924年生于湖南凤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2010年,黄永玉被聘为中国国家画院版画院院长。 黄永玉设计了新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庚申年》,因此他被称为“猴票之父”。 黄永玉曾为1980年、2016年两轮猴年生肖邮票进行图稿设计。其中1980年的猴票被众多的集邮爱好者称为经典之作。 这位艺术家也被戏称为“最不正经的老头儿”。喜欢黄永玉的人,永远不会惊讶于他的“大胆”。因为他永远真诚、直率地表达自己,他的作品总是呈现出自然的天真和不设限的趣味。
兔年邮票现蓝兔子遭吐槽是什么原因
兔年邮票现蓝兔子遭吐槽是什么原因中国邮政定于2023年1月5日发行《癸卯年》特种邮票,一套两枚。这套邮票的图稿日前已正式公布,图稿邀请著名艺术大师黄永玉执笔绘制。据中国邮政报,两枚邮票中第一枚邮票名为“癸卯寄福”,用别出心裁的蓝色描绘了一只右手执笔、左手持信的睿智卯兔,仿佛在向人们传递着新春的美好祝福;第二枚邮票名为“同圆共生”,描绘了3只兔子首尾相接、奔腾不息的场景,展现了生命的灵动、生机与温情。黄永玉笔下的卯兔,童稚、热烈、奔放、自由。希望大家通过《癸卯年》生肖邮票,感受到潇洒、喜悦与幸福。不过,网友对于卯兔的形象却褒贬不一,有网友看到蓝兔子感觉很奇怪,直言:“怎么看都透露着强烈的妖气啊”“想起来童年阴影”。也有网友认为画风很酷,很有童趣。邮政兔年邮票谁设计的当中国邮政公布了兔年生肖邮票后,许多网友都看傻眼了。特别是第一张的“蓝兔”,显得非常的“不正经”,甚至带有一点邪恶感。鲜红的眼睛、诡异的笑容、粗壮的大腿、歪斜的身体。有人说这兔子的神态狡诈鬼魅,酷似耗子,造型邪恶,一眼过去像个西方的恶魔一样,堪称史上最丑。更特别的是,这个“蓝兔”还长着巫婆一样的人手。一手拿笔,一手拿簿,不像是在传送祝福,更像是在索命。脚上还长出了三根毛,非常诡异。所以很多人开始质疑:中华传统文化中代表吉祥如意的生肖兔,怎么在中国邮政的邮票上就变成了这个“不正经”的样子?让人不禁想到人教版的教材插画事件。不过事情往往没有那么简单,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生肖兔邮票蕴含的是一个宏大时代的历史过程。癸卯年生肖邮票设计者是我国著名艺术家黄永玉大师。黄永玉是何许人也?他是文学大师沈从文的表侄,1924年生于湖南凤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2010年,黄永玉被聘为中国国家画院版画院院长。黄永玉设计了新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庚申年》,因此他被称为“猴票之父”。黄永玉曾为1980年、2016年两轮猴年生肖邮票进行图稿设计。其中1980年的猴票被众多的集邮爱好者称为经典之作。这位艺术家也被戏称为“最不正经的老头儿”。喜欢黄永玉的人,永远不会惊讶于他的“大胆”。因为他永远真诚、直率地表达自己,他的作品总是呈现出自然的天真和不设限的趣味。
关于黄永玉.
黄永玉,1924年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土家族人,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少年时期就以出色的木刻作品蜚声画坛,被誉为“中国三神童之一”。十六岁开始以绘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副主席。
黄永玉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其人博学多识,诗书画俱佳,亦是诗、杂文、散文、小说、剧本的大家,写过、出版老祖宗多种画册,还有《永玉六记》、《吴世茫论坛》、《老婆呀,不要哭》、《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等书。画过《阿诗玛》、生肖邮票《猴》和毛主席纪念堂山水画等。在澳大亚、德国、意大利和中国内地、香港开过画展,其美术成就曾获意大利总司令奖。在海内外享誉甚高。
他有主页的,我想应该有你想要的
http://www.hnetv.com/sjlt/hyy/
上一篇:异型鱼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