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墓
戴笠的墓现在何处?可以找到吗?
★戴笠的墓在南京灵谷寺后山上。
在灵谷寺附近,穿过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沿着一条石子小路,走出不多远,便是戴笠墓。掩映在一人多高的竹林里,四周杂草丛生,一片荒凉。墓已毁坏严重,仅存墓框似乎还能体会到原来的规模。墓室周围其它建筑经过岁月风霜的剥蚀,已经看不出本来面目了。在墓室的北侧躺着一块二、三米长的石碑,和几块残缺不全的墓碑底座。石碑倒伏在地,无法看到墓碑上的字迹。墓室的南侧还砌有三层月台和一片荒芜的水塘。在水塘和月台之间有一条水泥小路,直通月台。整个墓区占地约七八千平方米。戴笠生前血债累累,死后戴笠墓被后人炸掉,只留下残缺不全的墓穴。
1953年2月,毛泽东来南京谒见中山陵时,特地询问戴笠墓一事。当听说“已被废除了”,毛泽东惜称,“不要把他搞掉,留作当反面教材嘛!”
戴笠是飞机失事死亡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大特务头子,最早到达出事现场的是戴笠副官贾金南,当天到达现场搜救。
贾金南虽然是戴笠的亲信,对戴笠体貌特征很熟悉,但所有尸体都被烧得焦黑,他分不出谁是谁。戴笠嘴内左臼齿下面镶有六颗金牙,凭这点记号,贾金南才初步确定了戴笠的尸体。又结合从夹得紧紧的左膀内取出的残存破衣片,这才肯定下来。衣片系戴笠生前穿着物,但尸体的右手和小腿已找不到。当地是接连三天大暴雨,戴笠在“困雨沟”内暴尸三天。
其余的尸体仅是根据生前身材高矮肥瘦等特征,大致分了一下。
贾金南找出戴笠尸体后,其他军统的人便纷纷下山了,乘了自备汽车赶回南京。贾金南抱着戴笠的半截尸体,被拒绝搭乘,最后他只得抱着戴笠的尸体,坐大卡车,一路颠回了南京。
尸体运回南京三天后,装殓。因戴笠的面部已完全烧毁,殡仪馆的技师按照其生前的照片,代制了一副假面具套上,装入一具楠木棺材中。其余的人只用一块白布,画上眼鼻,蒙在脸上装殓。
戴笠墓由当年实力雄厚的上海陆根记营造厂承建。陆根记给近代中国留下了许多著名景观建筑:上海的娱乐场百乐门、南京的国民大会堂、国立美术馆,都是陆根记承建的。
为何陆根记被选为戴笠墓的承建商,这与其老板陆根泉就有关系了。陆根泉是一位传奇式的建筑商,早年是裁缝铺学徒,后来又改学瓦匠。而能发迹,据说是因为遇到了一位华姓女贵人,由她介绍又结交上了一帮上海滩的权势人物及南京政要,特别是傍上了上海滩头面人物杜月笙。其中最起作用的一位是后来当了汉奸的诸民谊。在诸民谊的帮助下,陆根泉与蒋介石身边的红人戴笠成为了朋友。此后,戴笠在苏州、青岛、重庆等地的多幢别墅,都是由陆根记承建。再后来,陆根记和陆根泉都被戴笠拉进了国民党特务系统,陆根泉也成了特务。
戴笠死后,营造墓穴自然非陆根记莫属了,这也是陆根泉最后一次孝敬戴笠。
戴笠墓所用石料与中山陵一样,都是从苏州运来的优质花岗石,沈醉当时负责监造。整个墓地大约在1500平方米,墓呈长方形,四周镶嵌花岗石,墓前竖立一块花岗石墓碑,上书“戴雨农将军之墓”,系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手迹。
戴笠墓十分豪华、气派,碑前设供奉石桌,两侧置石凳,墓道是水泥建造,左右环绕,成为当年总理陵园一景。
1947年春,依风水先生卜选“吉日”,将戴笠下葬。下葬时,蒋介石没有亲自到场,而是派陈布雷前去,代表他致祭。当时在南京的许多高级文武官员都参加了葬礼,葬礼很隆重。
下葬的前一天,毛人凤将沈醉拉到一边,商量一个问题:如何把戴笠墓穴筑得牢固一些,使得别人无法打开棺材。
为什么呢?戴笠生前作恶太多,他杀害了无数共产党人和无辜群众,难免日后有人找他算账。
毛人凤的担心是很现实的,沈醉当时认为毛人凤这决定“有预见性”:“虽未说出戴笠生前作恶太多,怕死后被人鞭尸,但我是了解他的用意,照他所指示的那样做了。”
沈醉与陆根记营造厂老板陆根泉研究了一下,决定在棺材放入墓穴后,用水泥炭渣搅拌,灌在墓穴内,使棺材与整个墓穴凝结成为一块整体,几尺厚的水泥把棺材铸在了穴内。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前夕,毛人凤曾想将戴笠的尸体掘出火化,骨灰带往台湾,但墓穴筑得太坚固了,要打开棺材,最成功的办法是用炸药将水泥炸开。但这样一来,可能就把棺材也一并炸碎了,将尸骨不存。
研究再三,最后只好决定原地不动。临走前,毛人凤带着几个骨干分子,在戴笠墓前深深鞠了一躬,算作告别。
虽毛人凤没有打开戴笠的墓,但戴笠的墓在解放初期还是被毁了,这是后话,这才有了毛泽东深感惋惜一事……
戴笠墓在哪儿?揭秘戴笠墓遭毁之谜
戴笠墓在哪?在南京中山陵,有一座有址无墓的墓,这就是 *** 第一特务戴笠墓。 戴笠之死 1946年3月17日,“军统”局副局长戴笠,从青岛乘飞机飞往南京途中,在江宁县岱山困雨沟失事。戴笠死后,蒋介石亲自为他在中山陵选定墓地,隆重下葬。 戴笠墓遭破坏 1951年春,南京中山陵园的佃户七八人用铁锹花了约一周的时间,把戴笠墓给拆了。根据中山陵园相关人员的回忆,戴笠墓不仅墓碑被放倒打断,把字凿去,戴笠墓的整个墓穴也被挖空。戴笠墓打开后,里面的红漆楠木棺材也被损坏。 戴笠墓之谜:戴笠墓到底有没有被拆? 但在沈醉的回忆录中却记录到,他在1964年3月仍到南京中山陵找到了戴笠墓。明明被彻底挖掘的戴笠墓,到了1964年沉醉竟然还能看到“完好无损”,原因可能是: 一是沉醉在说谎。但仔细读沉醉的回忆录,似乎沉醉没必要在这无关大局的地方编造一个谎言来达到什么目的。 二是沉醉没有说谎,戴笠墓没有在1952年或之前被挖掘。这也说不通,因为1951年的挖掘行动,不仅有许多人的回忆,还有准确的参与人姓名,墓穴里的准确遗物等等,不太可能作假。 三是最为可能的一种情况,戴笠墓在1951年春确实被挖掘,后来因为某种原因又把它重修了一下,导致沉醉64年去看的时候“完好无损”。而到了1967年,十几所高校的义和团分子再次把重修的戴笠墓彻底摧毁,今天我们看到的就是当年毁坏后的戴笠之墓。 无论是怎样,戴笠墓都已经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断为三截并凿去字迹的墓碑和一地狼藉。
戴笠死后为何葬八宝山
戴笠死后为何葬八宝山如下:说起戴笠,第一个跃进大众脑海的名字就是军统。戴笠和军统算是互相成就,军统本来是个不成气候的机构,在戴笠的带领下却发展壮大,一跃成为国民党旗下最强大的特务机构,差点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军队。不过,军统的辉煌是戴笠在世时走上巅峰,在戴笠死后,毛人凤接替戴笠时就开始了下坡路,幸好继任的毛人凤个人能力有限,比不上戴笠,不然解放战争一定会更加棘手。尽管戴笠似乎成为了军统的代名词,有着极高的知名度,但他并不是军统的局长,而只是个副局长,那位被戴笠盖了风头的局长叫贺耀祖,这位同志也是十分不凡,他最后葬入了八宝山革命公墓。时值“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觉得有必要加强国民党内部人员的效忠,督促军队的思想建设,他没有选择开会做演讲等宣传活动来达成这一目标,他决定选拔一些人为自己做一些暗地里的事,以此起到监督作用,在黄埔众学员的建议下,仿效意大利黑衫社的复兴社成立了。这和戴笠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复兴社下设有一个“特务处”,负责一些采集情报或暗杀工作,戴笠担任处长,这就是军统的前身。
戴笠死后为什么葬在八宝山
戴笠死后为何葬八宝山如下:说起戴笠,第一个跃进大众脑海的名字就是军统。戴笠和军统算是互相成就,军统本来是个不成气候的机构,在戴笠的带领下却发展壮大,一跃成为国民党旗下最强大的特务机构,差点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军队。不过,军统的辉煌是戴笠在世时走上巅峰,在戴笠死后,毛人凤接替戴笠时就开始了下坡路,幸好继任的毛人凤个人能力有限,比不上戴笠,不然解放战争一定会更加棘手。尽管戴笠似乎成为了军统的代名词,有着极高的知名度,但他并不是军统的局长,而只是个副局长,那位被戴笠盖了风头的局长叫贺耀祖,这位同志也是十分不凡,他最后葬入了八宝山革命公墓。时值“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觉得有必要加强国民党内部人员的效忠,督促军队的思想建设,他没有选择开会做演讲等宣传活动来达成这一目标,他决定选拔一些人为自己做一些暗地里的事,以此起到监督作用,在黄埔众学员的建议下,仿效意大利黑衫社的复兴社成立了。这和戴笠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复兴社下设有一个“特务处”,负责一些采集情报或暗杀工作,戴笠担任处长,这就是军统的前身。
谁挖了戴笠墓
7个老农挖了戴笠墓。戴笠最终死于飞机失事,由于坠机地点偏僻,戴笠三天才最终被找到。戴笠的手下毛人凤命令给戴笠做一个面罩,为了防止别人挖墓,毛人凤命令手下用水泥浇灌坟墓几次,整个坟墓拥有了铜墙铁壁,根本不可能打开。生活在戴笠坟墓旁边的老百姓,非常不满意戴笠的所作所为,认为他严重危害了普通老百姓的利益。生活在戴笠坟墓旁边的老百姓,非常不满意戴笠的所作所为,认为他严重危害了普通老百姓的利益,还杀害了大量的共产党人。于是决定挖开他的坟墓,并让他挫骨扬灰。七个老农经过七天的挖掘,才把戴笠的坟墓打开一个小的洞口。墓地结构很简单,根本没有什么随葬品,最值钱的东西就是戴笠的金面罩。这七个老农把挖出来的所有东西全部交给了陵园管理者。戴笠人物介绍戴笠(1897年5月28日-1946年3月17日),原名戴春风,字雨农,浙江省衢州府江山县(今衢州市江山市)保安乡人。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副局长。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早年曾在浙军周凤岐部当士兵,后脱离部队到上海,在上海股票交易所结识蒋介石、戴季陶等人。戴笠因得到蒋介石的信任,长期从事特工与间谍工作,曾负责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情治机关军统局并担任副局长(但为实际领导人)与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主任。领导的军统局行动。1946年戴笠因飞机失事身亡,死后被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由于其行踪不定、神出鬼没,他被美国《柯莱尔斯》杂志称为“亚洲的一个神秘人物”、“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
南京红色基地有哪些景点?
南京红色基地有:雨花台风景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金陵兵工厂旧址、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等。雨花台风景区雨花台风景区是为纪念新民主主义革命烈士牺牲的圣地,雨花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南京红色旅游的景点之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我国第一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每年清明都会在此举行祭扫仪式,进行缅怀悼念,不忘历史。渡江胜利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渡江胜利建立的,主馆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展馆、渡江战役五前委群雕、渡江胜利广场三部分,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单。金陵兵工厂旧址金陵兵工厂旧址是南京的一个老军事工业基地,是党工人运动的场所,金陵兵工厂当年是中国四大兵工厂之一,也是南京第一座近代机械化工厂。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主要有4个展厅,130多幅图片、实物等,对当年近代屈辱历史的再现,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想问南京红色景点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雨花台风景区中山陵园渡江胜利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金陵兵工厂旧址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南京工运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我国第一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每年清明都会在此举行祭扫仪式,进行缅怀悼念,不忘历史,是2021南京市十大地标建筑排行榜第六位。雨花台风景区是为纪念新民主主义革命烈士牺牲的圣地,曾有超过10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此遇难,雨花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南京红色旅游的景点之一。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建筑依山势而建,气势宏伟且庄严,墓地呈警钟形状,是瞻仰孙中山先生,启示后人的神圣之地。更多关于南京红色景点,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e59d291655789488.html查看更多内容
南京雨花台景区介绍-门票价格-交通
雨花台风景区是集4A级风景名胜和红色文化于一体的省级纪念性景区。单从景色来看,这里植被茂密,空气清新。从纪念的角度看,景区内的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等建筑为后人铭记历史、纪念和缅怀革命先辈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景区实用门票施宇华文化区:10元人民币;雨花格:7元人民币(周一至周日,1月1日至12月31日)半票:全日制学生免费:1.2m以下儿童。小贴士:具体请咨询景区。营业时间08:00-17:00、08:00-17:00(施宇华文化区)(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08:30-17:00(雨花台烈士纪念馆)、08:30-16:00(江苏省国家安全教育博物馆)闭馆时间:16:00(1月1日-12月31日周二-周日)、08:30-17:00(雨花茶博物馆)、08:30-16:30(南京生态文明小贴士:如遇法定节假日,详情请关注官网。景区介绍雨花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纪念圣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AAAA级旅游区,数百处经典红色旅游景区。是集教育、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江苏省级纪念景区。位于南京中华门外1公里处,占地153.7公顷,各类树木30多万株,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雨花台风景区位于中华门外的雨花台,是新中国最大的纪念公墓。烈士群雕、纪念观、纪念碑是主要纪念建筑。整个墓地绿如海,绿如竹。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南京以南1公里的雨花台半山腰,占地113公顷。从1927年到1949年,大约有10万革命烈士在这里牺牲。邓中夏、罗登贤等烈士在这里英勇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缅怀革命先烈,南京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此建立革命烈士陵园。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策反革命。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雨花台成为国民党屠杀爱国人士的刑场。22年来,近10万爱国志士在这里被杀戮牺牲,烈士的鲜血在这里洒满。1950年,南京人民在这里修建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革命先烈。陵园包括雨花台主峰等五个山头,以主峰为中心形成南北轴线。从南到北依次是南门、广场、纪念馆、纪念桥、纪念碑,北面是大型烈士塑像,西面是北门、烈士墓,东面是纪念亭。纪念馆位于主峰南部的任家山上,呈长方形结构,向南开放,东西长92米,南北长49米。它是四层重檐的主城堡,高25.8米。正门的名字是邓小平题写的。外墙和地面用花岗岩覆盖,古朴庄重。博物馆陈列着烈士的遗物、画像和史料。墓园正门有一对石柱,古朴庄严,高约11.7米,象征着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墓地里有宽阔的广场和花坛。雨花台主峰建有一座6.8米高的纪念碑,上面镌刻着“烈士万岁”的字样。建有“烈士墓”牌坊“烈士墓”牌坊“烈士墓”牌坊“烈士墓”牌坊“烈士墓”牌坊“烈士墓”牌坊“烈士墓”牌坊“烈士墓”牌坊“烈士墓”牌坊“烈士墓”牌坊“烈士墓”牌坊”牌坊“烈士墓”牌坊”牌坊“烈士墓”牌坊”牌坊”牌坊“烈士墓”牌坊”牌坊“烈士墓”牌坊”牌坊”牌坊“烈士墓”牌坊”牌坊”牌坊”牌坊“烈士墓”牌坊”牌坊”牌坊”牌坊”牌坊“烈士墓”牌坊”牌坊”牌坊”牌纪念碑位于主峰的顶峰,占地10000平方米。这座纪念碑高42.3米,呈正方形,宽7米,厚5米。正面刻有邓小平手书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八个金色大字。在纪念碑前此外还有第四烈士墓、烈士墓和三烈士墓,埋葬着项英、袁、周子昆。烈士墓位于西岗西烈士处,烈士纪念亭建在东烈士处,赭石花岗岩烈士群雕建在北烈士处。雕像高10.3米,长14.2米,由党的工人、知识分子、工农兵、学生等9位烈士组成。这座雕像充分展示了烈士们在被处决前的正直。在主峰东麓,设立了革命烈士史迹陈列馆,陈列革命烈士画像、遗书、遗物等革命文物,供后人参观缅怀。交通指南路26路、304路、764路公交车雨花台东大门站下车;32路中华门城堡站下车202路雨花台南大门站下车;43路琵琶巷站下车26路雨花台东大门站下车;地铁1号线中华门站。
南京雨花台景区门票-景点介绍
南京施宇华风景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纪念胜地。整个景区分为烈士陵园区、名胜古迹区、施宇华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和生态密林区。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文化底蕴深厚,值得一去。南京雨花台雨花台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纪念地,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雨花台由三座小山组成,整个景区分为烈士陵园区、名胜古迹区、施宇华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和生态密林区。景区周边环境优美,绿木环绕,绿化环境好,空气清新,充满历史感。景点介绍一进景区就看到烈士陵园的墓,历史上有10多万人在这里遇难。广场上有忠魂亭、纪念碑、烈士雕塑等建筑。纪念碑下的长明灯表示对烈士的敬意。景区内设立了烈士纪念馆,可以看到从大革命到南京解放的各种史料和文物,增进游客对历史的了解。景区风景优美,环境优美。除了自然风光,还有很多人文景观。可以去看看著名的“江南二泉”,有两个泉,离地一米。诗人陆游曾用雨花泉泡茶,这里还有百年二泉茶社,有闲情逸致的人可以坐在这里品茶。雨花石爱好者一定不能错过雨花石文化区,去雨花石博物馆看看馆内的珍品,了解一下雨花石的来历。每年九月,这里都会举办雨花石艺术节,非常热闹。有兴趣的不要错过。南京雨花石门票雨花台景区对游客免费开放,园内有三个景点需要另行购票;雨花博物馆门票:10元/人;盆景园门票:5元/人;雨花阁门票:5元/人;观光车:10元/人;(可以随意上下车)讲解费:100元/组;(不限数量)
“九龙宝剑”是什么东西?
“九龙宝剑”号称“一剑杀四主”,因为在被孙殿英挖出后,先后经手的四位民国时期历史名人尽皆惨死,所以民间传言此剑阴气过重,触之者必死!其实,这四位历史名人的惨死,以及乾隆陵墓的被盗,只不过很巧合地与“九龙宝剑”联系到了一起,并非有传言的那么邪性,下面我们就具体说一下“九龙宝剑”和与它接触过的那些人。01“九龙宝剑”的来历“九龙宝剑”是乾隆的佩剑,它的外形类似于蒙古弯剑,剑身长五尺,略微弯曲,剑柄长一尺五,上面雕刻着九条栩栩如生的金龙,寓意“九九归一”。关于乾隆是如何获得这把宝剑的,传说很多,有说是乾隆在下江南游玩时,于一处庙宇中,偶得这把宝剑。当时有人告诉乾隆,这把宝剑异常阴寒。凡是接触过这把宝剑的人,都非死即残,不过贵为天子的乾隆,当然不相信自己镇不住这把宝剑,所以他依旧把它带回了紫禁城。然后让工匠将这把宝剑重新打造,不但加长了剑柄,还雕刻了九条金龙,又在上面镶嵌了很多稀有宝石,乾隆对此宝剑爱不释手。当然了这个说法过于戏剧性,因为到底是什么样的庙宇能有这种宝剑,还被乾隆发现了,根本没有任何记载,所以这很有可能是后人杜撰的传说。还有一种说法,据说当时是新疆诸多部落,知道乾隆喜好奇珍异宝,专程打造了这把宝剑。传说,铸剑的工匠用自己的鲜血,滋养了七七四十九日,耗尽心血而死,才铸成此剑。并且进贡的使臣还故弄玄虚地说,此剑寓意“九九归一”、“皇权永驻”,非真龙天子不可驾驭,凡人触碰此剑,则剑过人亡、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相传,乾隆得此剑时,剑中散发出的光芒,把乾清宫照得五彩缤纷,仿佛人间仙境一般。乾隆大喜,从此对这把宝剑爱不释手,并当做护身符放在身边,还在生前嘱咐,一定要让这把宝剑陪葬。这种说法虽然过于玄幻,但却指出了宝剑的来历—地方部落朝贡物品,所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管是哪种说法,这把“九龙宝剑”,确实作为陪葬品,跟随乾隆葬入了裕陵。那这把宝剑既然已经跟随乾隆葬入了裕陵,后来是怎么重现人间的呢?这要从乾隆死后100多年,轰动一时的盗墓事件说起。02“九龙宝剑”重新现世1928年7月,孙殿英以开展军事演习的名义,率军包围了清东陵,在驱逐了所有守陵人后,先后用炸药炸开了慈禧和乾隆的陵墓,并将里面的宝物洗劫一空。而孙殿英之所以挑这两个陵墓下手,主要是乾隆和慈禧生前都过得极其奢华,死后陪葬品非常多,孙殿英足足拉了二十多辆大车,才将宝物全部带走,后来据孙殿英自己回忆:“乾隆的墓堂皇极了,棺材内乾隆尸体已化,只留下头发辫子。陪葬宝物不少,其中最宝贵的是颈上的一串朝珠,一百零八颗中最大的两颗是朱红色,和一柄九龙宝剑,剑鞘面上嵌了九条龙,剑柄上嵌满了宝珠……”孙殿英盗墓后,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反而拿出来炫耀,他认为这是自孙中山辛亥革命、冯玉祥驱赶溥仪后,给满清的最后一击,孙殿英说:“满清杀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报仇革命。孙中山有同盟会、国民党,革了满清的命;冯焕章(冯玉祥)用枪杆子去逼宫,把末代皇帝溥仪及其皇族赶出了皇宫。我孙殿英枪杆子没得几条,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说什么盗墓不盗墓,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大汉同胞!”所以抛开其他因素,孙殿英的盗墓中也包含着民族主义情结,冯玉祥也因此对孙殿英说:“殿英老弟,你的革命精神我很佩服!咱们是好朋友,好同志!在反对清廷这一点,我干的是活的(指驱逐溥仪),你干的是死的(指盗陵)。”但人民对他这种挖人祖坟的事并不买账,人们认为不管满清如何,他都不应该干这种断子绝孙的缺德事,关键是他还把这些宝物贪污了,于是各界人士,强烈要求法办孙殿英。特别是一个月后,当时的民国南京政府《中央日报》,刊登了一篇“匪军盗掘东陵的惨状”报道,让孙殿英彻底慌了手脚。他立即将其中的一部分宝物拿出来,打点国民政府高官,相传孙殿英将乾隆最大的两颗朝珠送给了戴笠,将慈禧口中的夜明珠送给了宋美龄,将“金玉西瓜”送给了宋子文。这才换得了孙殿英的平安,自此南京国民政府就没有深入追究孙殿英盗挖东陵的事,不过后来有可能是孙殿英依旧害怕自己的事被追究,又将“九龙宝剑”拿出准备献给蒋介石。03一剑杀四主于是,1939年的时候,孙殿英就准备通过戴笠之手,把“九龙宝剑”献给蒋介石,当时戴笠让马汉三(后来的保密局北平站站长)替自己接过了宝剑,而马汉三接过“九龙宝剑”后,并没有立即上交戴笠。有说马汉三是贪图“九龙宝剑”,所以藏了个心眼,才没有立即上交。不过在1940年初,马汉三就被日军俘获,他顺势将“九龙宝剑”献给了川岛芳子,换取了自由。几年后,抗战胜利,马汉三逮捕了川岛芳子,并重新夺回了“九龙宝剑”,马汉三原想杀川岛芳子灭口,可戴笠听说川岛芳子被捕后,立即赶到北平,亲自审问川岛芳子。并从川岛芳子口中得知,马汉三曾被日本人抓过,“九龙宝剑”也重新回到了马汉三手中,戴笠听后勃然大怒,派人秘密调查马汉三。马汉三知道后,向戴笠上交了“九龙宝剑”,以及大量珍宝,换得了自己的平安。戴笠这才没有立即处理马汉三。而是带着“九龙宝剑”离开了北平,打算回到南京后,将“九龙宝剑”献给蒋介石,不过没等戴笠见到蒋介石,自己的飞机却失事了,这在原军统特务沈醉的《我所知道的戴笠》一书中有明确记载:1946年3月17日,戴笠携带“九龙宝剑”,乘飞机从青岛去南京面见蒋介石途中,由于天气恶劣,飞机撞在了南京西郊的岱山上,机毁人亡。关于戴笠的死,有很多传说,与马汉三相关的是,马汉三怕戴笠秋后算账,所以提前派人在戴笠的飞机上做了手脚,安装了定时炸弹,这才让戴笠的飞机机毁人亡。而戴笠死后,孙殿英于1947年被解放军生擒,随后病死于战犯收留所。川岛芳子也于1948年3月25日,以汉奸罪被枪决于北平第一监狱。1948年9月27日,毛人凤派人秘密处决了,早就被自己诱捕的马汉三。至此接触过“九龙宝剑”的四个人都先后惨遭横祸而死,所以民间才传说此剑非常邪乎。04“九龙宝剑”的去处我们刚才说了,戴笠是携带“九龙宝剑”去南京面见蒋介石时,发生意外去世的,当时大火足足烧了几个小时,所以“九龙宝剑”已经焚毁。这在沈醉的《我所知道的戴笠》一书中也有记载,按照沈醉的说法,当沈醉去给戴笠殓尸时,发现那把“九龙宝剑”的剑鞘和剑柄已经被烧得一干二净。于是沈醉就把“九龙宝剑”的残骸,连同戴笠的尸骨一起放入棺中,几个月后葬在南京灵谷寺无梁殿西侧的一个小山坡上。并且为了防止戴笠的坟墓被盗掘,特意用水泥灌入墓中进行加固,所以“九龙宝剑”就跟随戴笠一起葬入墓中,不过很快戴笠就被掘墓了。1951年春天,当地的农民花费了足足半个月的时间,才将灌满水泥的戴笠墓挖开,据当时的农民讲,墓里面除了戴笠的残骸、还有一把左轮手枪、一个皮鞋后跟,以及严重变形的“九龙宝剑”,当时的农民这样形容这把宝剑:“那是一个一尺多长的狭长铁片,锈蚀得厉害,只依稀看出宝剑剑身的样子。”随后,那些农民就把“九龙宝剑”以及所有墓中之物,推入了墓地旁边的池塘中进行了填埋,自此“九龙宝剑”彻底消失于世间。05总结可以说,“九龙宝剑”之所以被传得神乎其神,主要就是接触过它的,孙殿英、马汉三、川岛芳子、戴笠四人先后惨死,而“九龙宝剑”作为陪葬的乾隆裕陵以及戴笠墓先后被盗掘。其实,我们认真看一下文章中的所有故事,无论是这四人的死,还是两个陵墓的被盗掘,都有其历史性,与九龙宝剑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一切皆为巧合而已。沧海桑田,世事多变,或许“九龙宝剑”化归为尘土也是不错的归宿!
“九龙宝剑”真的存在吗?
“九龙宝剑”号称“一剑杀四主”,因为在被孙殿英挖出后,先后经手的四位民国时期历史名人尽皆惨死,所以民间传言此剑阴气过重,触之者必死!其实,这四位历史名人的惨死,以及乾隆陵墓的被盗,只不过很巧合地与“九龙宝剑”联系到了一起,并非有传言的那么邪性,下面我们就具体说一下“九龙宝剑”和与它接触过的那些人。01“九龙宝剑”的来历“九龙宝剑”是乾隆的佩剑,它的外形类似于蒙古弯剑,剑身长五尺,略微弯曲,剑柄长一尺五,上面雕刻着九条栩栩如生的金龙,寓意“九九归一”。关于乾隆是如何获得这把宝剑的,传说很多,有说是乾隆在下江南游玩时,于一处庙宇中,偶得这把宝剑。当时有人告诉乾隆,这把宝剑异常阴寒。凡是接触过这把宝剑的人,都非死即残,不过贵为天子的乾隆,当然不相信自己镇不住这把宝剑,所以他依旧把它带回了紫禁城。然后让工匠将这把宝剑重新打造,不但加长了剑柄,还雕刻了九条金龙,又在上面镶嵌了很多稀有宝石,乾隆对此宝剑爱不释手。当然了这个说法过于戏剧性,因为到底是什么样的庙宇能有这种宝剑,还被乾隆发现了,根本没有任何记载,所以这很有可能是后人杜撰的传说。还有一种说法,据说当时是新疆诸多部落,知道乾隆喜好奇珍异宝,专程打造了这把宝剑。传说,铸剑的工匠用自己的鲜血,滋养了七七四十九日,耗尽心血而死,才铸成此剑。并且进贡的使臣还故弄玄虚地说,此剑寓意“九九归一”、“皇权永驻”,非真龙天子不可驾驭,凡人触碰此剑,则剑过人亡、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相传,乾隆得此剑时,剑中散发出的光芒,把乾清宫照得五彩缤纷,仿佛人间仙境一般。乾隆大喜,从此对这把宝剑爱不释手,并当做护身符放在身边,还在生前嘱咐,一定要让这把宝剑陪葬。这种说法虽然过于玄幻,但却指出了宝剑的来历—地方部落朝贡物品,所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管是哪种说法,这把“九龙宝剑”,确实作为陪葬品,跟随乾隆葬入了裕陵。那这把宝剑既然已经跟随乾隆葬入了裕陵,后来是怎么重现人间的呢?这要从乾隆死后100多年,轰动一时的盗墓事件说起。02“九龙宝剑”重新现世1928年7月,孙殿英以开展军事演习的名义,率军包围了清东陵,在驱逐了所有守陵人后,先后用炸药炸开了慈禧和乾隆的陵墓,并将里面的宝物洗劫一空。而孙殿英之所以挑这两个陵墓下手,主要是乾隆和慈禧生前都过得极其奢华,死后陪葬品非常多,孙殿英足足拉了二十多辆大车,才将宝物全部带走,后来据孙殿英自己回忆:“乾隆的墓堂皇极了,棺材内乾隆尸体已化,只留下头发辫子。陪葬宝物不少,其中最宝贵的是颈上的一串朝珠,一百零八颗中最大的两颗是朱红色,和一柄九龙宝剑,剑鞘面上嵌了九条龙,剑柄上嵌满了宝珠……”孙殿英盗墓后,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反而拿出来炫耀,他认为这是自孙中山辛亥革命、冯玉祥驱赶溥仪后,给满清的最后一击,孙殿英说:“满清杀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报仇革命。孙中山有同盟会、国民党,革了满清的命;冯焕章(冯玉祥)用枪杆子去逼宫,把末代皇帝溥仪及其皇族赶出了皇宫。我孙殿英枪杆子没得几条,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说什么盗墓不盗墓,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大汉同胞!”所以抛开其他因素,孙殿英的盗墓中也包含着民族主义情结,冯玉祥也因此对孙殿英说:“殿英老弟,你的革命精神我很佩服!咱们是好朋友,好同志!在反对清廷这一点,我干的是活的(指驱逐溥仪),你干的是死的(指盗陵)。”但人民对他这种挖人祖坟的事并不买账,人们认为不管满清如何,他都不应该干这种断子绝孙的缺德事,关键是他还把这些宝物贪污了,于是各界人士,强烈要求法办孙殿英。特别是一个月后,当时的民国南京政府《中央日报》,刊登了一篇“匪军盗掘东陵的惨状”报道,让孙殿英彻底慌了手脚。他立即将其中的一部分宝物拿出来,打点国民政府高官,相传孙殿英将乾隆最大的两颗朝珠送给了戴笠,将慈禧口中的夜明珠送给了宋美龄,将“金玉西瓜”送给了宋子文。这才换得了孙殿英的平安,自此南京国民政府就没有深入追究孙殿英盗挖东陵的事,不过后来有可能是孙殿英依旧害怕自己的事被追究,又将“九龙宝剑”拿出准备献给蒋介石。03一剑杀四主于是,1939年的时候,孙殿英就准备通过戴笠之手,把“九龙宝剑”献给蒋介石,当时戴笠让马汉三(后来的保密局北平站站长)替自己接过了宝剑,而马汉三接过“九龙宝剑”后,并没有立即上交戴笠。有说马汉三是贪图“九龙宝剑”,所以藏了个心眼,才没有立即上交。不过在1940年初,马汉三就被日军俘获,他顺势将“九龙宝剑”献给了川岛芳子,换取了自由。几年后,抗战胜利,马汉三逮捕了川岛芳子,并重新夺回了“九龙宝剑”,马汉三原想杀川岛芳子灭口,可戴笠听说川岛芳子被捕后,立即赶到北平,亲自审问川岛芳子。并从川岛芳子口中得知,马汉三曾被日本人抓过,“九龙宝剑”也重新回到了马汉三手中,戴笠听后勃然大怒,派人秘密调查马汉三。马汉三知道后,向戴笠上交了“九龙宝剑”,以及大量珍宝,换得了自己的平安。戴笠这才没有立即处理马汉三。而是带着“九龙宝剑”离开了北平,打算回到南京后,将“九龙宝剑”献给蒋介石,不过没等戴笠见到蒋介石,自己的飞机却失事了,这在原军统特务沈醉的《我所知道的戴笠》一书中有明确记载:1946年3月17日,戴笠携带“九龙宝剑”,乘飞机从青岛去南京面见蒋介石途中,由于天气恶劣,飞机撞在了南京西郊的岱山上,机毁人亡。关于戴笠的死,有很多传说,与马汉三相关的是,马汉三怕戴笠秋后算账,所以提前派人在戴笠的飞机上做了手脚,安装了定时炸弹,这才让戴笠的飞机机毁人亡。而戴笠死后,孙殿英于1947年被解放军生擒,随后病死于战犯收留所。川岛芳子也于1948年3月25日,以汉奸罪被枪决于北平第一监狱。1948年9月27日,毛人凤派人秘密处决了,早就被自己诱捕的马汉三。至此接触过“九龙宝剑”的四个人都先后惨遭横祸而死,所以民间才传说此剑非常邪乎。04“九龙宝剑”的去处我们刚才说了,戴笠是携带“九龙宝剑”去南京面见蒋介石时,发生意外去世的,当时大火足足烧了几个小时,所以“九龙宝剑”已经焚毁。这在沈醉的《我所知道的戴笠》一书中也有记载,按照沈醉的说法,当沈醉去给戴笠殓尸时,发现那把“九龙宝剑”的剑鞘和剑柄已经被烧得一干二净。于是沈醉就把“九龙宝剑”的残骸,连同戴笠的尸骨一起放入棺中,几个月后葬在南京灵谷寺无梁殿西侧的一个小山坡上。并且为了防止戴笠的坟墓被盗掘,特意用水泥灌入墓中进行加固,所以“九龙宝剑”就跟随戴笠一起葬入墓中,不过很快戴笠就被掘墓了。1951年春天,当地的农民花费了足足半个月的时间,才将灌满水泥的戴笠墓挖开,据当时的农民讲,墓里面除了戴笠的残骸、还有一把左轮手枪、一个皮鞋后跟,以及严重变形的“九龙宝剑”,当时的农民这样形容这把宝剑:“那是一个一尺多长的狭长铁片,锈蚀得厉害,只依稀看出宝剑剑身的样子。”随后,那些农民就把“九龙宝剑”以及所有墓中之物,推入了墓地旁边的池塘中进行了填埋,自此“九龙宝剑”彻底消失于世间。05总结可以说,“九龙宝剑”之所以被传得神乎其神,主要就是接触过它的,孙殿英、马汉三、川岛芳子、戴笠四人先后惨死,而“九龙宝剑”作为陪葬的乾隆裕陵以及戴笠墓先后被盗掘。其实,我们认真看一下文章中的所有故事,无论是这四人的死,还是两个陵墓的被盗掘,都有其历史性,与九龙宝剑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一切皆为巧合而已。沧海桑田,世事多变,或许“九龙宝剑”化归为尘土也是不错的归宿!
戴笠墓的其他民国名人墓葬
1929年6月1日孙中山归葬紫金山后,有许多民国的要人,作为孙中山的战友、追随者,身后的墓地也安置在孙中山陵墓的两旁。这些民国名人墓葬,同中山陵融为一体,共同承载着对那段历史的记忆。 在中山陵到灵谷寺的途中,有一座叫梅岭的山岗,山岗上有一座叫仰止亭的小亭。紧挨着亭有一小块墓坪,墓坪下长眠着捐建这座亭子的主人,叫叶恭绰。站在亭里看中山陵,成仰望之势。叶恭绰取《诗经·小雅》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句,生前亲自为这座亭子取名为“仰止亭”。
戴笠墓的平面布局
1946年3月17日,“军统”局副局长戴笠,从青岛乘飞机飞往南京途中,在江宁县岱山困雨沟失事。戴笠死后,蒋介石亲自为他在中山陵选定墓地,隆重下葬。如今,六十多年过去了,当年豪华的戴笠墓早已不复存在,甚至就连它的具体位置也没人能说清了。从无梁殿南侧的小路向西走。走过一个路口后,路开始变得相对宽阔,平整的石头路面上,一粒粒拳头大小的石头清晰可见。又走了三四分钟以后,路的右侧,出现了一块竖起的铜牌。根据铜牌提示,眼前这条弹石路,是上世纪30年代,专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第三公墓而建。继续走了两分钟后,这就是通往戴笠墓的墓道,也有60多年的历史了。这条宽约1.5米的水泥路面上,有很多细致的方格子,因为林深少阳光,上面长着斑斑点点的青苔,而路两旁的排水沟,还在发挥着作用。沿着墓道走了几十米,右边的宽阔地带,突然出现了三列并排的台阶。拾级而上,眼前是一片茂密的荒草。定睛细看,荒草丛中卧着两块花岗岩石,其中一块有一米多宽、两米多长、20厘米左右厚,冯德奎说,这可能就是戴笠墓当年所用棺盖。另一块石头,比棺盖要厚许多,冯德奎说,这可能是戴笠的墓碑。记者仔细看了看,这块石头表面粗糙不平,没有任何文字标识。除了两块大石头,荒草丛中还掩着一个和石制棺盖大小相仿的深坑。坑内荒草丛生,并无他物;坑的四围,则是用整齐的砖石砌成。这就是传说中的戴笠墓穴了。在2009年已经出版的《钟山志》里,也清楚记载了戴笠墓的位置:“进思亭西侧,原阵亡将士第三公墓前”,并简单描述了墓址样貌,“现仅存残碑卧于地面,整个墓址尚可见”。戴笠墓的确是上世纪50年代被拆的,“南京解放后,各界人士强烈要求破墓开棺,1951年春,由陵园的佃户七八人用铁锹沿着镶嵌的花岗石缝口,逐块剥落,约一个星期时间,就破墓开棺。”棺木打开时,刘维才也在场,“我亲眼所见,内有烧焦的残骨,左轮手枪一支,龙泉剑一把,还有两个皮鞋后跟。那把龙泉宝剑,已经被烧变形了,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一把刺刀。”戴笠墓被拆后的1953年,毛主席还曾来过中山陵,“主席曾问过戴笠墓的事情,听说已经被拆掉了,他还说,‘不要把他搞掉,留作当反面教员嘛!’”
上一篇:学习之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