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
白族简介 白族介绍
1、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
2、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的各民族相互往来,创建了灿烂的经济文化。
3、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白族概况
民族概况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为1858063。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绝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语言,通用汉语文。元明时曾使用过“焚文”(白文),即所谓“汉字白读”。
白族的先民,史称“滇焚”、“叟”、“爨氐”、“白蛮”、“白人”、“民家”等。纳西族称之为“那马”,傈僳族称之为“勒墨”。本族自称“焚子”、“焚儿子”、“白尼”、“白伙”,意为焚人或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洱海地区已有居民生息繁衍,过着半穴居生活。秦汉时期,洱海地区同内地关系日益密切,公元前109年,西汉王朝向这里大批移入汉民,将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这里。东汉时改属永昌郡管辖。唐朝在此设立姚州都督府。后建立了以彝、白族先民为主体的南诏奴隶制政权。又于907年,建立了以白族段氏为主体“大理国”,并与宋朝以臣属关系相处。1253年,元朝在云南建立行省,在大理地区设置大理路和鹤庆路。明朝改为大理府、鹤庆府,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清代继续延袭明代这一政策,但在边远山区委任了一批土官和土司。
白族主要分布在哪个省
白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除此之外,在贵州、湖南、四川、重庆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的起源多样化,白族先民是洱海周边的土著昆明人、河蛮人与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以及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汉人等多种族群融合形成的民族。白族经济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商业较为发达,生产水平基本与周围汉族相同。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饰以白色为尊贵,各地男子的服饰大体相同,女子的服饰款式多样,头饰更是异彩纷呈。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如果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礼。
白族主要分布在哪儿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的各民族相互往来,创建了灿烂的经济文化。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扩展资料:白族支系:白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聚居于洱海区域、贵州、湖南等地的为民家人,受汉文化影响较深。勒墨、那马则散居于怒江流域兰坪、维西、福贡等县,经济文化水平与邻近的怒族、傈僳族相近。白族各支系之间在语言上有较大差异,风俗习惯也稍有不同。由于地域分布上的差别,白族各支系分别与周围的民族相互融合、互相往来,也就形成了各支系之间的差别。发展融合:白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_”、“爨”、氐羌、南诏大理国时的“乌蛮”、“白蛮”以及历代汉族、藏族、蒙古族及周边各少数民族,历经两千多年的融合演进,最终形成当代白族。大理白族自治州以外的白族,就是白族历代发展迁徙所形成的。例如,贵州的白族就是早期的“_人”融合南诏大理国时期迁徙而来的白族以及元代“寸白军”形成的。湖南、湖北的白族则是元代“寸白军”的后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族
白族为什么叫白族
白族被称为白族是因为其民族崇尚白色并且历史上有“白人”、“白王”、“白史”之称。在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白族”。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太白、洱海、剑川、姚安、华坪、昭通等地,以及其他省的一些地区。白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并有汉语、藏语、回辉语等方言。在历史发展中,白族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艺术和风俗习惯。例如,在建筑方面,白族的传统建筑以白色为主色调,注重装饰和雕刻;在音乐和舞蹈方面,白族的传统音乐和舞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在饮食方面,白族的特色食品有乳制品、酸汤、火腿等。总之,白族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和传统的民族,其被称为“白族”与崇尚白色和历史上的称呼有关。
关于白族的介绍
分类: 地区 >> 云南
解析:
一、人口及分布
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据1990年统计总人口1598,052人。除湖南桑植、贵州毕节、四川西昌等地散居着约26万余人外,133万多人分布在云南省各地,其中102.01万人(1990年)聚居在滇西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现辖12个县(市):大理市、鹤庆县、洱源县、剑川县、云龙县,以上四县一市为白族人口主要聚居地域;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永平县为各族杂居共处之地,其中以汉族人口居多;还有南涧彝族自治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 *** 自治县。白族历来与汉、彝、回、僳僳、苗、纳西、藏等兄弟民族和睦相处。
二、地理环境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东经98.51°至101.03°,北纬24.4°至26.42°之间,属于横断山脉南部西南峡谷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具有横断山脉纵谷和高原盆湖两大地貌。地形分为山地、盆地、河谷三种。山脉属云岭山脉,南北走向,海拔700-5000米。点苍山坐落境内中部,将大理地区分割成显著不同的地理环境。境内主要河流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元江、李仙江五大水系。支流有漾濞江、顺濞河、西洱河、弥苴河、漾弓江、落漏河、沘江、银江、大西河、乐秋河、桑园河等160多条遍布全州。湖泊著名的有洱海、剑湖、芘碧湖、西湖、东湖、青海、草海、天池等60余泊。全州重山之间环抱着大理、洱源、剑川、鹤庆、弥渡、巍山、祥云、宾川、南涧等108个大小不等的盆地。
全州山地占总面积80%,是境内最大的资源。州内水源丰富,经测量有水138.2亿立方米。全州林业用地占总面积的76.3%,其中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6.8%。优良树种云南松,遍布各地。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水源地外,大部分各种成熟林均可开发利用。水果资源丰富,药材品种繁多。花卉良种纷繁,众多的野生动物栖息于高山密林之中。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成矿地带,已查明有16种金属矿藏:铁、铜、铂、锡、铅、锌、锑、锰、钴、钨、金、银、钼、钯等。非金属矿有煤、岩盐、大理石、石炭岩、白云岩、莹石、石英砂、砷、重晶石、石棉、石墨、滑石、澎润土等。尤以大理石蕴藏量极为丰富。
大理白族人怎么样?
白族风俗习惯
白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儿子成婚后即行分居,父母一般从幼子居住。在地主阶级中,有少数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婚姻一般由父母包办,要门当户对。有女无儿的可以招赘,无儿无女的也可以抱养同族弟兄的子女(过继)或养子。赘婿和养子要改名换姓,才能取得财产继承权。
白族在元代以前盛行火葬。元代以后,因受汉族的影响而改为土葬。丧葬仪式一般比较隆重。
平坝地区白族人民主食稻米、小麦,山区的则以玉米、养子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于腌制火腿、弓鱼、油鸡棕、猪肝酢等菜肴,又喜吃一种别具风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丝,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还喜喝烤茶。
白族服饰,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臂环扭丝银镯,指带珐琅银戒指,耳坠银饰上衣右衽佩着银质的“三须”、“五须”;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白族崇拜相当于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本主有的是自然神,有的是南诏、大理国的王子,有的是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佛教约于唐代晚期盛行于洱海地区,最初传来的是“婆罗门”和瑜珈密宗,密宗僧人称“阿闺黎”,所以又??名“阿阉黎(阿叱力)”教。元明以后,内地禅宗传到大理,佛教寺院遍布各地,使洱海地区很早就有“古妙香国”的称号。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佳期。每年夏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川、藏及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新中国成立后,三月街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文艺大会。“火把节”是另一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它是白族人民在秋收前预祝五谷丰登、人富兴旺的活动。这天晚上,每家门前都竖有火把一柱,村口有全村公共的大火把,上插红绿纸旗,书写一些吉祥语句。村民们则高举火把在田间游行一周,以表捕灭虫害。此外还有“绕三灵”、“耍海会”等节日活动。
大理白族的名族性格??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地区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在云南洱源县西山区,每个成年后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个小巧玲珑的绣花荷包,荷包上绣着“双雀登枝”、“鸳鸯戏水” 等字样。绣荷包是爱情的象征,它是白族姑娘聪明智慧的结晶。
女子服饰则各地不一,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浅色蓝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未婚妇女梳独辫子盘于头顶,并以鲜艳的红头绳绕在白色的头巾上,红白相衬,相得益彰。腰系绣花短围腰,更显得色彩鲜明,美观大方。已婚妇女改为挽髻。洱海东岸妇女则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住,或绾以簪子,均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白族妇女有佩带耳环、手镯的习俗。居住在大理洱源县的白族妇女喜欢的一种头饰叫“登机”,它是姑娘心灵手巧的标志。
大理有哪些少数民族
13个。根据查询中国民族宗教网得知,大理白族自治州有13个世居民族,分别是:汉、白、彝、回、傈僳、苗、纳西、壮、藏、布朗、拉祜、阿昌、傣等民族。有8个人口较少民族,分别是傈僳、苗、傣、阿昌、壮、藏、布朗、拉祜等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除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其余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制定和实施民族团结统一工作也为了让各民族实现平等的权利,就开始下令组织力量对民族名称与族群进行辨别。
大理是什么民族?
问题一:大理什么民族多、 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特色,每个民族的特色都不一样,版纳的是傣族、大理的是汉族、丽江的纳西族,就看你喜欢什么民族了,不过一定要对比,那么,版纳傣族较有异国风情,大理白族受汉文化影响很深,丽江纳西族保持传统的东西较多,充满神秘色彩。
问题二:大理的民族是什么族呢? 大理的民族主要白族,其他还有汉族、 *** 、彝族,民族挺多的。大理是白族自治州!
问题三:云南大理有几个少数民族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声息繁衍之地,也是各民族沿横断山脉南北迁徙的走廊,少数民族成份居全国前列。因此,云南民族众多,人口在 5000 人以上的世居民族有:彝族 白族 哈尼族 壮族 傣族 苗族 僳僳族 *** 拉祜族 佤族 纳西族 瑶族 藏族 景颇族 布朗族 普米族 怒族 阿昌族 德昂族 基诺族 蒙古族 布依族 独龙族 水族 满族等 25 个,其中独有少数民族 15 个。少数民族人口 1415.3 万,占全省人口的 33.41 %。
云南民族介绍
彝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占全国彝族人口的 60 %左右,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 27.8 %。多数相对集中在楚雄自治州、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的哀牢山区、乌蒙山 区和滇西北大小凉山一带。彝族历史悠久,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灿烂的太阳历文化,曾用彝文写下了历史、文学、天文、和医学书籍、宗教经典等。
白族: 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 75 %左右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散居在丽江等地。白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自唐南诏以后,特别是大理国湿气便形成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经济水平相近居住比较固定的古代民族,元代时的大理已经形成一个比较繁华的都市。白族的建筑文化源远流长。
哈尼族 :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中间地带的哀牢山区。哈尼族历史悠久,与彝族、拉祜族同源于古代羌族居住的山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主要从事农业,以善制梯田著称。
傣族 :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世代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四双版纳、德宏一带。建国前,傣族正处于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方经济过渡发展过程。傣族历史悠久,文字源于梵文的拼音文字,贝叶文化饮誉中外,傣族人民用它记载了丰富的历史传说、宗教经典和文学诗歌。傣族基本上全民信仰小乘佛教,佛塔和佛寺建筑、雕刻、绘画精美。
僳僳族: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聚居在怒江州和迪庆藏族自治州。主要从事农业,建国前,封建地主制、家长奴隶制和原始公社制多种社会制度并存。僳僳族有口传山歌和长诗,还有许多神话传说。
拉祜族: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我省同缅甸接壤的山区。拉祜族民间文学艺术极为丰富,歌曲和五区的调子很多,传统乐器有芦笙、三弦,舞蹈有“芦笙舞”。
佤族: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建国前,局部地区才进入封建领主经济阶段。以物传情是他们原始文化的反映。
纳西族: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丽江。纳西族历史悠久,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用象形文字书写的约 500 多卷《东巴经》,是闻名于世的活着的古文字资料;诗歌、传说、语言、故事都很丰富,民族风格浓郁的建筑群和石牌坊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
藏族:主要聚居在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族原为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羌人。建国前,云南藏族地区基本上保持着封建农奴制,实行僧侣和土司联合的政教合一专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藏族人民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建筑艺术、藏文文献浩瀚,其中保存了许多历史、天文、医学文学等珍贵资料。
景颇族: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思茅、临沧同缅甸、老挝交界海拔 1500 米 似的高山地带。建国前,一部分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一部分已经进入封建地方经济的发展阶段。
普米族: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 90% 居住在滇西平均海拔 2500 米 以上的高寒山区。建国前,以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通用汉文和藏文。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内容广泛,诗歌、传说、故事、寓言、雕刻、绘画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怒族:主要居住在泸......>>
问题四:云南大理有几个少数民族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一个以白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境内居住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 *** 、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云南白族有140多万人,80%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继电影《五朵金花》蜚声中外之后,白族姑娘个个被中外友人统称为“金花”,白族小伙则被称作“阿鹏”。金花、阿龚们流传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从白文“山花碑”到现在还在演唱的三七一五句式的白族调和大本曲;有着各种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和集市,如:绕三灵、栽秧会、三月街等
问题五:大理洲有哪些民族 大理有哪些少数民族,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一个以白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境内触住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 *** 、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汉族
问题六:大理有多少个民族啊? 1997年《大理统计年鉴》统计,全州主要有25个民族,其中人口上千人以上的有汉、白、彝、回、僳僳、苗、纳西等7个民族,这些民族也是在大理州境内定居最早的触族。 1996年统计,全州总人口318.5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56.58万人,占总人口的49.2%。
问题七:云南大理是哪一个少数民族的自治州? 白族 白族
问题八:云南的大理以什么名族为主 云南大理的全称为“大理白族自治州”,所以当然是以白族为主的。
但从人口的绝对数来说,汉族人数最多。全州辖一市十一县,是一个居住着汉、白、彝、回、傈僳、藏、纳西等26个民族的地区,全州总人口330万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50%,其中白族人口110万人,是一个以白族为自治阀族的自治州。但在全州12个市县中,有三个民族自治县,这就不是白族,而是彝族、 *** 等民族了。包括漾濞彝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 *** 自治县。
问题九:大理的民族风俗 大理饮食饶有特色。其背靠苍山,凭苍山之优,干巴菌、树头菜、松茸等产量丰富,新鲜无比,味道更是别具一格;濒临洱海,借洱海之便,水产颇为丰富,弓鱼、田螺等等。 大理的小吃也非常有特色,著名的乳扇、奇妙的饵块、香酥的粑粑还有滑嫩的凉鸡米线,人民路的“梅子井酒家”是大理的饮食老字号。 大理特色小吃有砂锅鱼 喜洲粑粑 三道茶 乳扇 雕梅、大理酸辣鱼 、洱源乳扇 、祥云“姊妹七辣”、火烧猪肉、炒螺黄 树头菜炒火腿 、活水煮活鱼 、冷冻白豆腐鱼、乳扇、高河菜、南涧锅巴豆粉等。 此外在大理还有各色的小锅用丝和米线、雪白小米糕、破酥粑粑、热豆粉、豆花、卷卷、蒸糕、粉粑等地方小吃。 三道茶提起大理,“三道茶”、洱源乳扇都是不能不说的。三道茶分别为苦茶、甜茶、回味茶。苦茶,民间又称为响雷茶,多为烤制,味苦;甜茶,则在茶中加入核桃片和红糖,喝完后口中回甘;第三道,加入蜂蜜、花椒,有的加入乳扇,故称回味茶。大理古城文献楼点,大理南诏文化城内,还有喜洲严家大院内的三道茶都是比较地道的,另有民族歌舞表演。 白族调白族调是白族人民在歌舞时随口兴唱的一种曲调,以白族话演唱,生活气息浓厚。 诵经调诵经调是白族人民在做本主崇拜,诵经时所演奏的曲调。主要乐器为木鱼等,曲调庄重、和谐,显得古老、深沉。但是它并不等同于洞经古乐,二者在音色以及曲调上还存在一定区别。 本子曲本子曲实际上是白族调的一种,分为独唱和对唱。独唱时,除了起头第一段外,往往把第二段无限重复,只在节奏与感情方面略作调整;对唱时,每人八句,反复进行。 吹吹腔吹吹腔俗名“板凳戏”,是白族的古老剧种之一。吹吹腔以大理为界限,大理以南称为南派,以北则称为北派。两派风格各有特色。吹吹腔讲究韵律,风格多样,表演生动,地方色彩浓厚。 大本曲大本曲又名本子曲,是白族特有的民间说唱曲艺。本子曲往往是以人演唱,一人以三弦伴奏。唱词内容多为白族民间故事以及汉族的文学作品,如《白王的故事》、《蓝季子会大哥》、《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本子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南腔、北腔和海东腔。南腔婉转、轻柔,北腔平直、顺畅,十三腔高亢、粗犷。 洞经古乐洞经古乐原为一种道教音乐。在明代时期由内地传入西南。随后,在长久的历史演化之中,这种道教音乐慢慢地为西南少数民族所接受,并逐渐融入了民族音乐与乐器,形成了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洞经古乐。 巍山洞经音乐与大理洞经音乐为洞经音乐的两个分支。巍山洞经音乐融入了南诏音乐的古典与庄重;大理洞经音乐融入了白族民乐的优美与动听。虽然音色之中偶有区别,但是在乐器方面同采用了笛子、锣、鼓、二胡、三弦、绕、铃子等为伴奏。洞经音乐常常是在诵经之时进行演奏的。诵经腔调随着音乐游走,相互融合,无比庄重,宛如对古代英雄的赞歌,可谓是天籁之音,悠扬飘逸。 大理扎染扎染是白族的传统工艺,历史相当悠久。用蜡刀将蜡涂于土布之上,旋即用棉布在土布的不同部分捆扎,随后入染料浸染。晾干之后,去掉捆扎的棉布,土布之上就会留有图案各异的扎痕。纯手工制品,朴实大方,素雅凝重。由于棉布捆扎部位不同会造成不同的图案,因此扎染手法多样,变幻无穷。由扎染土布制作的产品非常丰富,如:桌巾、门帘、服装、民族包、帽子等等。剑川木雕剑川木雕做工精细,造型多样,形象生动、美观,质地坚硬柔韧,可谓是集明清各式木雕之精华。 大理市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白族占有大理市人口的65%。白族风情多姿多彩,风俗习惯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 白族民居一向外观整齐、庄重、大方,白墙青瓦,古朴大方。房屋由大量石料建成,墙基、门头、窗头、横梁皆用石头砌成,屋顶以板......>>
问题十:中国历史上的大理国是什么民族 大理国是白族建立的政权。
白族的风俗习惯
白族的风俗习惯有:涂脸仪式、步谷舞、瑶山腰鼓、黄瓜节、牛王节。一、涂脸仪式涂脸是以红、黑、白、黄四种颜色为主,用彩泥或彩粉在面部点、划涂成各种图案。这些图案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如红色代表吉祥、幸福,黑色代表庄重、沉着等等。涂脸仪式是白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彰显白族民族自豪感的一种表现。二、步谷舞步谷舞代表着生命的繁华和丰收的喜悦,歌舞洋溢着吉祥美好的寓意。在步谷舞中,舞者要穿戴特定的服饰,手持白色的手绢,在音乐的伴奏下起舞。华丽的手舞脚蹬,彰显白族文化的艺术气息和美学价值。三、瑶山腰鼓瑶山腰鼓一般由8至16名舞者共同演奏,使用的乐器主要是鼓、管、瑶琴等。表演时,舞者身着特制的衣服,在鼓点声中身体摆动、手舞足蹈,展现多姿多彩的动态舞姿。瑶山腰鼓是白族文化和音乐的精髓,可以唤起人们对白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意。四、黄瓜节每年这个节日,白族村庄中都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其中以“黄瓜戏”为主要表现形式。在这个戏剧中,演员化装成各种人物,结合白族音乐和舞蹈,表现出传统的文化内涵和人情味。此外,白族人还会在黄瓜节上制作丰盛的黄瓜宴,作为丰收的喜庆之意。五、牛王节在这个节日里,白族人会将地方神明——牛王进行祀奉和祭祀。在牛王节上,白族人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如舞狮、舞龙、踩高跷等。人们还会制作各种美食,如饵块、糍粑、虎嘴肉等来庆祝这个神圣的日子。牛王节是白族人表达对神明敬仰和感恩的重要节日,也是彰显白族文化的一种方式。
白族的风俗习惯
传统节日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佳期。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举行。绕三灵,农历四月下旬,为期三四天。石宝山歌会,农历七月末的在石宝山石钟寺举行三天;剑川骡马会本主节蝴蝶会茈碧湖歌会海西海歌会朝鸡节,农历一月初一至十五在宾川鸡足山举行;耍海会,农历八月初八在大理才屯举行;葛根会,农历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内举行。【摘要】
白族的风俗习惯【提问】
传统节日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佳期。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举行。绕三灵,农历四月下旬,为期三四天。石宝山歌会,农历七月末的在石宝山石钟寺举行三天;剑川骡马会本主节蝴蝶会茈碧湖歌会海西海歌会朝鸡节,农历一月初一至十五在宾川鸡足山举行;耍海会,农历八月初八在大理才屯举行;葛根会,农历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内举行。【回答】
住屋形式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婚俗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白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活动比较自由,他们通常利用劳动、赶集、节日活动及赶庙会的机会谈情说爱,通过山歌试探对方,抒发感情,寻觅自己的意中人。【回答】
白族在哪个省份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1858063。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还有说法主张白语(白族的语言)、土家语也属于汉语族。绝大部分操本族语,通用汉语文。元明时使用过“_文”(白文),即“汉字白读”。使用汉字书写,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善经营农业、盐渍杜鹃花。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传统饮茶方式。
云南的大理以什么民族为主?
云南的大理是主要以汉族和白族为主的,大理的全称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因此大理的民族主要是汉族和白族。大理的全称是:大理白族自治州,但从人口的绝对数来说,汉族人数最多。全州辖一市十一县,是一个居住着汉、白、彝、回、傈僳、藏、纳西等26个民族的地区,全州总人口330万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50%,其中白族人口110万人,是一个以白族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
上一篇:艾米视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