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阳洪水新闻直播
2023年7月份8月份江西省降雨情况
亲亲,您好。[开心]7月份:江西省7月份的降雨情况比较多变,上半月降雨比较多,下半月降雨减少,有部分地区降雨减少至少。江西省一般地区7月份共降雨量约为105mm,最高温度一般在30℃以上,最低温度可达到20℃以下。8月份:江西省8月份的降雨量一般比7月份少,一般地区共降雨量约为80mm,最高温度一般在30℃以上,最低温度可达到20℃以下。这个月的降水量相对较少,但江西省的一些地区仍可能会降雨,也有可能出现雨雪天气,应注意防范。【摘要】
2023年7月份8月份江西省降雨情况【提问】
亲亲,您好。[开心]7月份:江西省7月份的降雨情况比较多变,上半月降雨比较多,下半月降雨减少,有部分地区降雨减少至少。江西省一般地区7月份共降雨量约为105mm,最高温度一般在30℃以上,最低温度可达到20℃以下。8月份:江西省8月份的降雨量一般比7月份少,一般地区共降雨量约为80mm,最高温度一般在30℃以上,最低温度可达到20℃以下。这个月的降水量相对较少,但江西省的一些地区仍可能会降雨,也有可能出现雨雪天气,应注意防范。【回答】
2023年7月份8月份江西省降雨情况
亲,江西省7月份和8月份的降雨情况可通过国家气象局官网查询。据国家气象局官网统计,7月份,江西全省有12个市的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宜春市最多,达到170.9毫米,抚州市最少,为69.1毫米,省会南昌市居中,降雨量为114.9毫米。8月份,江西省有15个市的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宜春市最多,达到152.7毫米,抚州市最少,为68.3毫米,省会南昌市居中,降雨量为111.8毫米。此外,江西省7月份的平均降雨量为90.9毫米,8月份的平均降雨量为90.0毫米。7月份和8月份,江西省晴天占比均为76.3%,多云天气占比为22.5%,小雨天气占比为1.1%。【摘要】
2023年7月份8月份江西省降雨情况【提问】
亲,江西省7月份和8月份的降雨情况可通过国家气象局官网查询。据国家气象局官网统计,7月份,江西全省有12个市的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宜春市最多,达到170.9毫米,抚州市最少,为69.1毫米,省会南昌市居中,降雨量为114.9毫米。8月份,江西省有15个市的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宜春市最多,达到152.7毫米,抚州市最少,为68.3毫米,省会南昌市居中,降雨量为111.8毫米。此外,江西省7月份的平均降雨量为90.9毫米,8月份的平均降雨量为90.0毫米。7月份和8月份,江西省晴天占比均为76.3%,多云天气占比为22.5%,小雨天气占比为1.1%。【回答】
亲,具体详情如上呢,还有什么疑问我都可以为你解答的啦🙃【回答】
江西近期暴雨的原因有哪些?
近期江西出现暴雨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气候因素:夏季是暴雨的高发季节。在这个时候,大气层中的水汽充足,气温较高,容易形成积雨云,进而产生暴雨。
2. 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是一个稳定的高压带,它将暖湿空气推向南方,使得江西地区容易出现强降水。此外,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变化也可能影响降水的强度和分布。
3. 地形因素:江西省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江西南部靠近珠江三角洲,受季风影响较大。山区地形有助于水汽的抬升,从而增加降水量。
4. 季节性变化:在夏季,大气环流和季风系统的季节性变化可能导致降水量的波动。这种季节性变化可能导致江西近期出现暴雨。
5. 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这可能包括暴雨的增加,也可能影响暴雨的发生时间和地点。
需要注意的是,江西近期暴雨的具体原因可能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大气环流等因素而有所不同。要了解更多关于暴雨的详细信息,建议关注当地气象部门的预报和预警。
江西遭遇特大暴雨,近千人被紧急转移,暴雨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暴雨所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在生活当中,如果出现了暴雨的情况可能会造成洪灾,并且也会直接影响到大家的正常生活。所以这样的天气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大家应该提前做好准备。一般来说,如果出现了暴雨天气,洪灾就是暴雨天气造成的主要危害之一。因为洪灾指的是在河流上游的降雨量或者是遇到了降雨量非常大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河流的水位突然上升。这样就会造成河流当中的水量出现了堆积的现象,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排泄通畅的,所以暴雨所引起的山洪爆发或者是泥石流的后果非常的大。一般来说,如果出现了暴雨的天气造成身体出现滑坡的危险也是非常大的,因为山体滑坡大多是由于暴雨,天气在持续降雨量下导致山体部位的一些地方出现了滑失的情况,可能会直接危害到人们的生命。暴雨天所造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并且也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有一些地区居住的地方是比较低洼或者是在一楼居住的情况下,那这个时候暴雨天气可能直接会让他们的室内出现雨水堆积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发生时,他们就没有办法正常的生活。也有一些老人可能会被困在这些房屋当中,就会直接危害到他们的生命,所以说暴雨天气所造成的灾害是非常大的。那在生活当中,如果大家在观看天气预报的过程当中发现即将要出现暴雨天气时,一定要注意做好相应的准备,避免在这样的天气下危害到自己的生命。如果大家在遇到这样的天气时,一定要注意做好相应的准备。因为这种天气所造成的灾害是非常可怕的,所以大家要选择避免。
江西洪涝灾害形成原因
江西洪涝灾害形成原因是:江西省洪涝灾害频繁,洪涝灾害多出现在4月-7月上旬,有些年份也会出现春汛、秋汛和冬汛。重度洪涝灾害全省平均3年出现一次,浙赣铁路沿线附近、沿江、滨湖地区洪涝频率高于其它地区。江西省暴雨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多发期是4月-8月,6月最多;4月-8月的暴雨、大暴雨站数分别占全年的82%、90%,并且,近年来暴雨等强降水事件呈现增多趋势。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其中,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由于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有时难以准确界定,往往统称为洪涝灾害。其中,洪水灾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风暴潮洪水等。根据雨涝发生季节和危害特点,可以将雨涝灾害分为春涝、夏涝、夏秋涝和秋涝等。
江西洪涝灾害较为严重,今年的雨水较往年来说是不是更大一些?
我们都知道,其实现在对于很多地方而言,现在已经是5月份快到6月份的,但是还是会经常出现这种雨水的天气,相信大家在网上也是看到了江西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这件事情,所以有很多人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就是今年的雨水比往年来说是不是更大一些了呢?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我们确实深刻感受到了今年的雨水要大一些。这主要有我们的天气变化有关,下面我们具体来有点像。1 确实要大一些相信大家对于天气的变化也都是感同身受的,我们都知道在今年现在已经是快要接近6月份了,但是很多地方的气温还是非常低的,而且也会经常出现这种降雨的天气。在往年中情况是没有的,因此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今年雨水确实要多很多。2 极端天气比较多相信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会经常看到一些地方出现暴雨以及各种冰雹以及台风等天气,因为今年我们的天气经常会出现这种极端的现象,在咱们的学生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在我看来,其实我觉得这与我们人类的活动有一点的关系,同时也是与日晕气象有关。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更多的去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天气的变化我们是难以去改变他的,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要去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同时能够让我们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付出行动,每天为地球做出一点贡献的话,那么我们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同时我们的天气也会变的越来越正常。以上就是我总结的一些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造成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原因都有哪些?
造成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原因都有哪些?长江流域1998年的洪水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自然的原因,当时的雨水实在是太大了,我爷爷说过,他都没见过那么大的雨水,几天几夜都一直在下,雨水特别的猛。当时村里面的人都怕了,几天几夜的下,实在是少见的那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为的因素。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是非常严重的,为什么这么严重呢,我们从几个方面一起来说说。长江流域的周围有很多地方都乱砍乱伐,周围有的地方本来的森林覆盖率是非常可观的,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部分都被乱砍乱伐,导致水土流失,这个是非常严重的。这些水土都带入了长江,尤其是下大雨的时候,这个水土全部都被带走了,导致河床也越来越高。中下游的很多湖泊都消失了,这是当时很多的人围湖造田,这个湖泊本来是可以缓解长江的一些水流的,但是,大家围湖造田,导致很多湖泊消失,下大雨的时候,大雨只有向长江流入,这样一来,长江也受不了那么大的雨水,周围湖泊被围起来甚至是消失了,没有了分担的能力。长江流域的森林面积本来是可以的,但是人们不断进行农地开垦,不断地围湖造田,造成很多森林本破坏,甚至是消失了。在下大雨的时候,一些泥土就被带入到长江,年复一年的这样,长江的河床就会高出了地面。大量的围湖造田,有的湖泊是越来越小,有的湖泊甚至都消失,这些有蓄洪功能的湖泊没了这个蓄洪的能力,长江河床也越来越高,小雨的时候还可以,但是暴雨一来,这样的情况长江也是受不了的,爆发了1998的洪水。我们应该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长江1998年特大洪水
1.1998年洪水,包括长江,嫩江,松花江等。长江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之一;嫩江,松花江洪水同样是150年来最严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
2.受灾原因,长江发生1998年大洪水主要是气候异常,暴雨过大,河湖调蓄能力下降,削峰作用降低及水位抬高等原因造成的。
3.受灾特点,1998年洪水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严重。
4.损失情况,据初步统计,全国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共有29个省市自治区都遭受了这场无妄之灾,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
鄱阳湖刷新历史最低水位,水位降低的原因是什么?
鄱阳湖刷新历史最低水位,水体萎缩,曾经的河床变为草原,让周围的居民十分担忧。而鄱阳湖水位降低的原因也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鄱阳湖水体面积减少、水位下降,也会对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鄱阳湖水位降低,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持续的高温天气和降水量的降低。1.鄱阳湖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降雨天气的减少,导致鄱阳湖没有充足的补充水源鄱阳湖附近经历了持续性的高温天气,而且又加上今年的降水量,比往年来说减少了很多,鄱阳湖的出水量也是进水量的多倍,最终造成了鄱阳湖入不敷出的现象。而又没有充足的水源补充上,旱情持续时间很长,梅雨时期持续时间比较短,甚至很多地区出现了空梅的情况,使得降水量和常年相比明显偏少。2.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持续的高温天气使得湖水的蒸发量变大鄱阳湖水位下降的另一个原因也是由于附近遭受了非常强的高温事件,导致湖面的蒸发水量十分大。而当地的居民也需要用水,灌溉用水也需要使用鄱阳湖的水,而当地也已经全力以赴地做好了受灾群众的饮水救助工作,而当地也在进行人工增雨作业,而全省的气温总体仍然很高,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会加剧旱情。总而言之,造成鄱阳湖水位降低的原因是由于今年当地异常干旱,很多湖底已经干涸,湖面面积减少了很多,这也跟当地的气候变化和水源不足,以及鄱阳湖周围存在过度开发的现象有关系,而鄱阳湖水位下降,也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应该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量增加都会造成鄱阳湖水位下降。
鄱阳湖水位为何破历史极值?
鄱阳湖在位于江西省北部,水位不同时面积也不同。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九江、南昌、上饶三市,在平水位在14米到15米的时候,湖水面积为3150平方公里,在水位高为20米的时候为4125平方公里以上。但低水位在12米时仅500平方公里,并且根据2008年水文资料,当湖水位22.59米时,湖泊面积为4070平方公里。扩展资料:江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云辉谈到,江西省入汛以来,从2020年3月28日8时至7月19日8时,鄱阳湖流域累计平均降水1015.6毫米,与历史同期相比,偏多2.1成,排名1961年以来同期第13高位。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呈现北多南少、前少后多的特征。江西五大河流域除赣江上游外,其余流域均偏多,其中饶河流域偏多2.2成、抚河流域偏多1.9成,修河流域偏多3.4成、信江流域偏多2.2成、赣江中游偏多2.7成、赣江下游偏多4.1成。“汛前期暴雨呈阶段性、局部性、点大面小特点﹔汛后期持续性、区域性特点明显,且强降水落区重叠,致灾风险高,灾情重。其中5月29日-6月10日出现今年首个降雨集中期﹔6月30日至7月10日出现今年第二个也是最强的降雨集中期。”陈云辉分析说。谈及鄱阳湖汛情严峻的原因,陈云辉表示,因自5月29日以来,江西降水时间长、范围广,累计雨量大,使鄱阳湖水位超历史极值。此外,6月以来,长江流域持续出现强降水,长江水位高,江水顶托倒灌。之后,7月7日至9日,赣北、赣中更是连续3天出现区域性大暴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鄱阳湖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鄱阳湖水位为何破历史极值?专家解读来了
鄱阳湖预计将发生流域性大洪水是怎么回事?
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7月10日21:00召开新闻发布会,江西省水文局水情处处长冻芳芳在发布会上表示,鄱阳湖由枯转洪,将发生流域性大洪水。据悉,4月下旬至6月中旬,鄱阳湖水位较同期偏低2.5米,6月下旬开始水位快速上涨,当前鄱阳湖湖口站已超警2.3米,较同期偏高3.9米。“从偏低到偏高变幅6.4米,特别是近期鄱阳湖水位连续8日涨幅在0.4米以上,单日最大涨幅0.65米,历史罕见。结合当前五河及长江雨水情,预计鄱阳湖将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冻芳芳说。扩展资料今年江西降雨量偏多今年以来江西降雨量较常年偏多2成,但时空分布不均,表现在1~3月偏多3成,4~5月偏少两成,6月以来偏多6成,特别是7月以来致灾暴雨维持在赣北,“江西全省70多个县区1700多个站点降雨超过250毫米,覆盖江西40%国土面积。此外,今年以来降雨过程31次,较常年偏多11次,强降雨10次,较常年偏多3次,强降雨过程6月占了一半。”赣江、饶河、修河、信江、鄱阳湖接连集中发生编号洪水,超警站次多,历史罕见。7月4日以来,五河及鄱阳湖一周内共发生10次编号洪水,昌江在一周内形成4次编号洪水,80%以上的站点发生在一周内,修河、信江、鄱阳湖均形成2020年第1号洪水。7月以来,赣北、赣中遭受暴雨至大暴雨袭击。饶河、修河及鄱阳湖区,累计面雨量达300~500毫米,浮梁县、彭泽县最大24小时县平均雨量暴雨频率均50年一遇,多个站点12小时、24小时暴雨超100年一遇。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鄱阳湖或将发生流域性大洪水
鄱阳湖洪灾频繁的原因是什么?
鄱阳湖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1、入湖水量大,出湖水量小.年平均入湖水量高达3018亿m3,是鄱阳湖的3倍,黄河的5倍,太湖的10倍.由于只有一个出口,泄洪能力有限.一遇暴雨,形成上压下顶之势,致使上百亿m3超额洪水滞留湖内,酿成洪涝灾害.
2、泥沙淤积,湖容缩小.大量洪水,带来大量泥沙,淤积在洞庭湖内,年均淤积达1亿m3.1949年以来,全湖平均淤高1.7m.
3、防洪标准低,抗灾能力弱.经过一期治理,防洪标准由3-5年一遇,提高到5-10年一遇.但这个标准远远不能适应洞庭湖区防洪的严峻形势,也远远低于全国7大江河已经达到的20-100年一遇的标准. 造成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固然是气候的异常所形成的长时间持续暴雨,但人为因素也是主要原因.由于人口膨胀,向森林、湖河争地,过度采伐森林,破坏植被,填减湖泊,侵占河道等人类掠夺性活动,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增加了洪涝的发生几率.
森林的破坏降低了人类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对全世界的降水资料进行汇总,科学家们发现:这个世纪,由于地球温度升高约 0.5℃ ,许多干旱地区变得异常干旱,而湿润地区则洪涝灾害明显增多.
鄱阳湖沿线数千官兵抗洪抢险,他们背后的付出到底有多少?
江西连日遭遇强降雨袭击,鄱阳湖水位迅速增高,数千名官兵在沿线抗洪救险,他们用身体替人民挡住了洪水,甚至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官兵们始终走在抗洪第一线,有村庄被淹,他们即刻出动,救出被困人员,在救援的过程中,有许多惊险的时刻,有新闻报道,一次消防救援人员在疏散一个村庄的村民时,发现在急湍的河流中有一个人被困在电线杆处,一名消防员当机立断,沿着绳索爬至电线杆处,而河流太急,自己险些被冲走,幸好最终还是把人给救回来了。由于长时间在外面抗洪救人,被太阳晒着,官兵们的胳膊都被晒伤,看着十分心疼,有的士兵就利用野外的生存知识,往胳膊上涂泥巴以达到防晒的效果,但他们仍坚持着自己的岗位,一刻也不敢松懈。因为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知道背后是人民,所以不敢懈怠。他们日夜坚守在防汛一线,搬运沙袋用来加固堤防,当地村民十分感谢这些官兵们,自己熬了绿豆汤为他们送去解暑,还有各种物资也源源不断的送到官兵的手中,真正体现了官民一家亲。在报道中,我们看到了官兵们奋力抢险的背影,我为在急湍的河流中还在坚持救人的消防官兵点赞,同时也为被晒伤还坚持在抗洪一线的士兵们感到心疼,他们也只是孩子,却已经在为保护人民拼命,他们背后的付出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我们没有体会过在一线抗洪的艰难,只是通过各种报道中了解他们。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子弟兵,抗洪救险,军人冲在最前面,致敬中国军人。希望江西的洪灾可以早日过去,愿所有人都平安。
鄱阳湖沿线集结兵力数千人抗洪是怎么回事?
7月12日零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内,湖水漫过一道红色标记——“1998年洪水位22.52M”,这标志着我国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纪录以来的历史极值。据央视军事,截至11日晚,江西省军区上饶军分区出动民兵队伍加固堤坝8863米;江西省军区协调东部战区陆军某部1500名官兵抵达鄱阳县;加之赶来的火箭军、武警和预备役部队,鄱阳湖沿线集结兵力数千人参与抗洪抢险。扩展资料江西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7月11日,江西省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省委书记刘奇来到九江市鄱阳湖、长江圩堤检查防汛工作,并在省防指主持召开全省防汛工作调度会,他强调,全省防汛工作已经进入战时状态、关键时候。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工作,坚决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预警预报到位、撤离救助到位、应急处置和各项保障到位,切实以战时状态打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参考资料来源:中华网-驰援!鄱阳湖沿线已集结兵力数千人参与抗洪抢险
鄱阳湖目前的水位同比1998年低多少
2020年7月12日零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内,湖水漫过一道红色标记“1998年洪水位22.52米”,这标志着我国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纪录以来的历史极值。受持续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叠加影响,江西境内河流水位暴涨。截至7月11日,全省河道超警戒站数达32个,河水汇聚导致鄱阳湖水位迅速上涨。同时,长江干流也对鄱阳湖形成顶托倒灌,导致水位持续抬升。据介绍,鄱阳湖星子站水位5日1时超警戒后,一周左右时间便突破历史极值,目前水位仍在上涨。鉴于当前防汛形势,7月10日,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升级发布鄱阳湖湖口附近江段、鄱阳湖湖区洪水红色预警。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于7月11日10时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各地各部门全力展开抢险救灾。扩展资料:2020年7月12日,省防指印发通知,督促各县(市、区)在7月13日24时之前,按照防御湖口水位22.5米和相应堤段2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对重点圩堤有可能出现漫堤的堤段抢做挡水子堤,子堤高度要达圩堤设计水位的1米以上,确保重点圩堤不漫堤进水,确保大堤安全。省防指派出26个专家组,分赴沿江滨湖地区开展防汛重点圩堤技术指导。当日12时,省水文局继续发布洪水红色预警,提请南昌市赣东大堤、永修县城、吴城镇、虬津镇、幸福圩、高桥圩、三角联圩、九合联圩、永北联圩、马口联圩等地及各相关管理单位和社会公众加强防范。及时避险,重点关注鄱阳湖湖区及五河下游地区的圩堤防洪安全。据统计,7月11日7时至12日7时,我省共转移2.8万余人,其中南昌市11366人、九江市5180人、上饶市4805人、吉安市6595人、鹰潭市261人。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鄱阳湖水位超1998年历史极值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鄱阳湖水位破历史
上一篇:厦门海湾公园好玩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