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脚猪图片
五指山五脚猪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五指山市所辖通什镇、毛阳镇、南圣镇、番阳镇、水满乡、畅好乡、毛道乡、市畅好农场、海胶集团畅好橡胶站共计7个乡镇1个农场1个橡胶站59个行政村。
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9′-109°44′,北纬18°38′-19°02′。
五指山五脚猪,外貌特征为头小而长,嘴尖、嘴筒微弯,耳小而直立,腰背平直,腹部不下垂,胸部较狭,臀部不发达,四肢细而长。全身大部为黑色,腹部和四肢内侧为白色,鬃毛呈黑色或棕色,长达2-10厘米,体型小,细致紧凑,型似老鼠。
在感官品质上,五指山五脚猪健康畜体的肉质具有肉色正常、弹硬度好、肌间脂肪含量少的特点。
五指山市属低纬度、高海拔的热带季风山区气候,冬暖夏凉,温暖湿润,全年都是无霜期,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约为2000小时,降雨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906毫米,年平均气温22.4℃,全年大于10℃的积温在3140.8℃-4735.6℃,持续天数359天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4%。
五指山市境内地貌群山起伏,河谷纵横,呈盆凹山地状,地势总体呈四周高、中心低,东北高、西南低,以市区为中心,逐次往外,地势有增高趋势。五指山市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少量河流阶地和低洼盆地。
海拔高度多在500-1000米。土壤组成以中酸性喷岩风化发育而成,呈酸性和微酸性,pH值为5.5-6.5,加上历年植被的枯枝落叶腐烂,土地较肥沃,有机质丰富,能够培养出优质的五指山五脚猪品质。
五指山市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常年平均流量13亿立方米。境内地表水大部分靠降雨产生,有少部分是由雨水的渗透汇合而形成溪流,为昌化江水系的通什河(南圣河)和毛阳河两大河流发源地。境内太平水库,蓄池水量141万立方米,均是优Ⅱ类以上卫生饮用水。
五指山五脚猪屠宰率:65.27%-69.65%;瘦肉率:60.25%-62.16%,属于瘦肉型猪,较一般地方猪高;肌间脂肪含量:6.35%±0.36,比长白猪(5.62%±0.27)的含量高。
饱和脂肪酸含量:46.03%±0.5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53.97%±0.70;单不饱和脂肪酸48.65%±0.84,多不饱和脂肪酸5.47%±0.21。其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均高于一般瘦肉型猪。
经测定,五指山五脚猪肉质具有氨基酸种类丰富、含量高(尤其是呈味氨基酸的含量高)以及脂肪含量低的特点,加上其自身体躯小、肌纤维细的特点,热加工后具有肉质细嫩、滋味鲜美、香气浓郁的优美风味。
五指山五脚猪肉是高蛋白、低脂肪、口感好、风味好的肉食品原料。在加工性能上,五指山五脚猪表现出较低的失水率和滴水损失,是优良的高蛋白、低脂肪、口感好、风味好的肉食品原料。
用五指山五脚猪作为种用。
五指山五脚猪天性较野,可用“舍养+放养”的方法进行。做到“配合饲料+青绿饲料+本地资源+适度放牧”的养殖模式,使环境、生态、能源及资源处在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之中。对五指山五脚猪的养殖也是在摸索中前进,养殖模式也是采用了“舍养+放养”,即在猪的一般生长阶段,上午9点饲喂后10点多放入放养的山坡上,下午5点左右再放回来。
这样一是可以让猪的天性得以释放,满足了猪的空间需要、玩耍需要和探究等行为需要;二是让猪在户外活动中提高其机能;三是在放养区中获取一定的微量元素。
在饲养五指山五脚猪的过程中我们根据五指山五脚猪的特点,应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在养殖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管理的便利又要让猪的特性不能受到太大的约制。在饲养上我们按“四段饲养”的方法来进行,即空怀妊娠阶段、哺乳阶段、保育阶段和育肥阶段。
空怀妊娠阶段
主要工作为配种和妊娠管理,在母猪发情时要做到适时配种,掌握发情配种规律,尽可能提高受孕率。五指山五脚猪天性较野,尚人工授精暂时不用,主要以自然交配为主。具体做法是在母猪适情的时候放出山上让其与公猪相处,回舍后加强饲养和观察。这要求掌握两个技术,一是发情鉴定,二是妊娠诊断。在饲养上主要营养指标应控制如下,蛋白质14-16%;能量13.39兆焦耳/千克,矿物质0.5-1%,日喂量根据膘情来定,约为1.2千克。
哺乳阶段
主要工作一是保证泌乳正常,加强对出生仔猪的护理,保证全活全壮;二是少掉膘,体况好,便于断奶后正常发情配种。五指山五脚猪的母性较好,护仔性较强,一般发生压死仔猪较少,但在分娩过程中一般不喜生人靠近,而且经常在夜晚分娩。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加强营养和管理。
保育阶段
主要的工作要点有几个,一是做好仔猪断奶的过渡期,在这一阶段可采用不限饲的方法让仔猪有充足的日粮,同时投喂一定的青饲料以促进其消化器官发育。主要营养指标应控制如下,蛋白质18%。
育肥阶段
主要工作是保证猪只的健康成长,饲喂与其营养需要相符的日粮,与一般的品种的猪饲养不同的是育肥时间较长,育肥期需要8个月(12月龄),体重30千克-45千克,方可出栏,在药残期内禁止出栏。在日粮上主要以青饲料为主,辅以麦麸、玉米和矿物饲料等饲料。
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五指山五脚猪”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五指山猪原产于海南省五指山区,是该地少数民族饲养的一种小型猪。海南山区因交通不便,过去没有外来猪种,饲养的猪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长期的极度近亲交配,使其主要特征如体型、外貌、毛色等稳定地遗传下来,成为该地区特有的小型猪种,俗称“老鼠猪”。
1986年,五指山五脚猪被收录到《中国猪品种志》。
2000年,五指山五脚猪又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品种。五指山猪还被列为国家二类重点保护动物,收入由国家环境保护局主持编写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之中。
从20世纪70-80年代,五指山猪由于外来猪种的冲击和政府政策的一度误导,头数剧减、种群混杂,几乎濒临灭绝边缘。
1998年,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在海口市灵山镇建立了国家级五指山猪资源保种场。
上一篇:海胆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