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中华
民族振兴和复兴的区别
民族振兴何以实现
在取得国家主权独立和基本统一的前提下, 实现民族振兴,首要的任务是极大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即加快发展经济,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其次,实现民族振兴,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实现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民主是劳动者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
再者,实现民族振兴,要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发展,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也只有产生了影响力,国家和民族才能真正强大,走向世界。。
最后,实现民族振兴,要充分认识和发挥教育的作用。民族振兴不能只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单方面的、各自的、分别的发展和振兴,而应该是人与社会(广义的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狭义的社会等,与人和自然相对举,而非仅指“十七大”报告中的“以民生为核心和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内容)的共同发展和振兴。振兴民族的民众,已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领域内的活动主体,还是自我实现意义上的人之为人,即全面发展的人。在社会和人的发展的进程中,教育以其质的规定性,全面地促进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
因此,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应该大力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与教育为首要和重要内容的社会建设。
二、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就在于教育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奠基,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基,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互为因果、互为基础,教育是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统一,教育通过培养人,来为人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从而也为民族的振兴奠基。振兴的民族既是一个社会全面进步、个人全面发展的民族,更是一个教育兴旺发达的民族。
首先,教育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教育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源泉。表现在:教育使劳动力素质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产业不断升级。 其次,教育促进政治民主。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与人民的文化水平,教育事业的发展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教育的普及程度越高,人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公民的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措施,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履行民主的权利,推动政治的改革与进步。一个民族的进步,应该是政治的更加民主,同时也是法制更加健全。教育使更多的人知法、懂法、守法。
第三,通过教育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和提高民族素质。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教育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文化的继承者和传递者。教育要坚持发展民族文化,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第四,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协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教育,使得社会通过人的素质的提高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满的人格,增益知识,启发智能。换言之,教育工作是以人为本,而非把人作为达成另一目标的工具来发展,更确切地说,我们所经由教育而获得和产生的知识,将随着经济的成长,让更多的人去享受,教育也就成为目的。增长知识、启发智能、培养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和本质诉求。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促进教育公平,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等等,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目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应该以此为己任,加快发展,为民族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开通VIP,免费获得本文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分享
收藏
下载
转存
打开App,免费阅读此文档
相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什么意思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内涵是什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的实现目标:
1、两个百年的发展战略。
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兴盛状况。
中华民族是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伟大民族。
而在这其中汉民族早自秦汉就进入盛世。
作为其载体的古代中国曾以世界上头号富强大国“独领风骚”达1500年之久。
古代中国的盛世有两个重要标识:
①疆域版图特别辽阔。
从汉武帝始,疆域版图就已经很辽阔了。
唐朝的盛世疆域版图达1000多万平方公里。
元世祖忽必烈开辟的蒙古帝国,面积约为1500多万平方公里。
清康熙年间设立台湾府,使古代中国疆域版图的最后定格为1300多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和南海诸岛。
满清帝国中央政府对各地的管辖权和控制力达到了封建社会的最大值。
②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特别巨大。
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的发明。
正是这些重大的发明(包括发现),使中国的农耕、纺织、冶金、手工制造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直到18世纪末期,中国的经济规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相当于刚刚过去的上个世纪末期美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上的比重;且对外贸易长期超出当时西方国家中最富强的英国销往中国的商品总值,尚不足以抵消中国卖给英国的茶叶一项;全世界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当时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
上一篇:墙角的花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03-27 复兴中华
- 03-27 墙角的花
- 03-27 付笛生任静
- 03-27 火力少年王之传奇再现
- 03-27 把酒问青天
- 03-27 遇见你的时候所有星星都落到我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