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
元曲中。越调,黄钟,中吕,双调,仙吕,南吕,般涉调,套数,正宫等,都是什么调
元曲常用分仙吕宫、南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商调、商角调、双调、越调十二种。以琵琶四弦定为宫、商、角、羽四声,每弦上构成七调,宫声的七调叫“宫”,其他的都调,共得二十八宫调。 附上一些常见的联套格式【黄钟】
1、 醉花阴—喜迁莺—出队子—刮地风—四门子—古水仙子—尾声
2、 醉花阴—喜迁莺—刮地风—四门子—古水仙子—尾声
3、 醉花阴—喜迁莺—出队子—刮地风—四门子—古水仙子(少数联套可以无尾)
4、 醉花阴—喜迁莺—出队子—么篇—刮地风—四门子—古水仙子
5、 醉花阴—出队子—么篇—尾声
【正宫】
1、 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滚绣球—塞鸿秋—脱布衫—小凉州—醉太平—煞尾
2、 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滚绣球—倘秀才—呆骨朵—煞尾
3、 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煞尾
4、 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滚绣球—倘秀才—滚绣球—脱布衫—小梁州—么篇—二(煞)—一(煞)—煞尾
5、 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滚绣球—倘秀才—塞鸿秋—耍孩儿(借般涉)—四—三—二—一—煞尾
6、 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滚绣球—呆骨朵—倘秀才—醉太平—脱布衫—小梁州—么篇—二—一—煞尾
7、 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耍孩儿—四—煞尾
8、 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脱布衫—小梁州—么篇—醉太平—叨叨令—煞尾
9、 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滚绣球—脱布衫—小梁州—么篇—煞尾
10、 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醉太平—煞尾
11、 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醉太平—脱布衫—小梁州—么篇—煞尾
12、 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脱布衫—小梁州—煞尾
13、 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脱布衫—醉太平—煞尾
14、 端正好—滚绣球—脱布衫—醉太平—煞尾
15、 端正好—滚绣球—脱布衫—小梁州—么篇—煞尾
16、 端正好—滚绣球—煞尾
17、 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滚绣球—倘秀才—滚绣球—煞尾
18、 端正好—滚绣球—呆骨朵—倘秀才—滚绣球—倘秀才—滚绣球--倘秀才—煞尾
19、 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滚绣球—叨叨令—滚绣球—呆骨朵—煞尾
20、 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脱布衫—醉太平—煞尾
【仙吕】
1、 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那吒令—鹊踏枝—寄生草—金盏儿—后庭花—青哥儿—尾声
2、 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醉中天—金盏儿—尾声
3、 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寄生草—赚煞
4、 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金盏儿—尾声
5、 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醉中天—后庭花—青哥儿—尾声
6、 点绛唇—混江龙—寄生草—金盏儿—后庭花
7、 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鹊踏枝—那吒令—寄生草—么篇
8、 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那吒令—鹊踏枝—寄生草—么篇—么篇—尾声
9、 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尾声
10、 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寄生草—尾声
11、 赏花时—尾声
12、 赏花时—么篇—醉中天—金盏儿—尾声
13、 赏花时—么篇—尾声
14、 赏花时—赚煞
15、 赏花时—么篇—赚煞
16、 赏花时—么篇—金盏儿—醉中天—赚煞
17、 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鹊踏枝—赚煞
18、 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那吒令—寄生草—赚煞
19、 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那吒令—鹊踏枝—寄生草—么篇—后庭花—青哥儿—赚煞
20、 点绛唇—混江龙—醉中天—油葫芦—天下乐—赏花时—金盏儿—赚煞
【南吕】
1、 一枝花——梁州第七——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尾声(同正宫煞尾)
2、 一枝花——梁州第七——尾声
3、 一枝花——梁州第七——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后三曲实为带过曲,故可不用尾声)
4、 一枝花——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么篇——隔尾
5、 梁州第七——一枝花——尾声
6、 一枝花——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
7、 一枝花——梁州第七——隔尾——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尾声
8、 一枝花——梁州第七——隔尾——尾声
9、 一枝花——梁州第七——隔尾——骂玉郎——感皇恩——么篇——采茶歌——尾声
10、 一枝花——梁州第七——骂玉郎——尾声
【中吕】
1、 粉蝶儿——醉春风——迎仙客——红绣鞋——十二月——尧民歌——耍孩儿——上小楼——么篇——耍孩儿——尾声(同正宫煞尾)
2、 粉蝶儿——醉春风——迎仙客——红绣鞋——十二月带过尧民歌——尾声
3、 粉蝶儿——醉春风——迎仙客——红绣鞋——十二月——尧民歌——耍孩儿——尾声
4、 粉蝶儿——醉春风——迎仙客——红绣鞋——满庭芳——耍孩儿——尾声
5、 粉蝶儿——醉春风——红绣鞋——普天乐——上小楼——么篇——十二月带过尧民歌
6、 粉蝶儿——醉春风——红绣鞋——上小楼——耍孩儿——尾声
7、 粉蝶儿——醉春风——红绣鞋——满庭芳——上小楼——尾声
8、 粉蝶儿——醉春风——红绣鞋——耍孩儿——尾声
9、 粉蝶儿——醉春风——普天乐——十二月——尧民歌——耍孩儿——尾声
10、 粉蝶儿——醉春风——十二月——尧民歌——尾声
11、 粉蝶儿——醉春风——普天乐
12、 粉蝶儿——醉春风——红绣鞋——普天乐——十二月——尧民歌——尾声
13、 粉蝶儿——醉春风——迎仙客——上小楼——么篇——满庭芳——十二月——尧民歌——尾声
14、 粉蝶儿——醉春风——上小楼——么篇——小梁州——么篇(借正宫)——满庭芳——十二月——尧民歌——尾声
15、 粉蝶儿——醉春风——迎仙客——满庭芳
【商调】
1、 集贤宾——逍遥乐——金菊香——醋葫芦——么篇——么篇——梧叶儿——浪来里煞
2、 集贤宾——么篇——金菊香——浪来里(即浪来里煞)——浪来里煞
3、 集贤宾——逍遥乐——梧叶儿——后庭花(借仙吕)——双雁儿——醋葫芦——么篇——么篇——么篇——浪来里煞
4、 集贤宾——逍遥乐——金菊香——醋葫芦——浪来里煞
5、 集贤宾——逍遥乐——金菊香——醋葫芦——后庭花——青哥儿(借仙吕)——浪来里煞
6、 集贤宾——逍遥乐——金菊香——梧叶儿——后庭花——青哥儿(借仙吕)——浪来里煞
7、 集贤宾——逍遥乐——金菊香——梧叶儿——醋葫芦——后庭花——青哥儿(借仙吕)——浪来里煞
8、 集贤宾——逍遥乐——金菊香——醋葫芦——么篇——浪来里煞
9、 集贤宾——逍遥乐——么篇——么篇——么篇——浪来里煞
10、 集贤宾——逍遥乐——醋葫芦——么篇——么篇——么篇——浪来里煞
11、 集贤宾——逍遥乐——金菊香——醋葫芦——梧叶儿——醋葫芦——么篇——么篇——后庭花——双雁儿——浪来里煞
12、 集贤宾——逍遥乐——醋葫芦——浪来里煞
13、 集贤宾——逍遥乐——醋葫芦——梧叶儿——后庭花——双雁儿——醋葫芦——浪来里煞
14、 集贤宾——逍遥乐——醋葫芦——么篇——梧叶儿——后庭花——青哥儿——浪来里煞
15、 集贤宾——逍遥乐——梧叶儿——金菊香——醋葫芦——浪来里煞
16、 集贤宾——逍遥乐——金菊香——醋葫芦——么篇——浪来里煞
17、 集贤宾——逍遥乐——金菊香——醋葫芦——么篇——么篇——么篇——梧叶儿——后庭花——青哥儿——浪来里煞
18、集贤宾——么篇——金菊香——浪来里煞——尾
19、集贤宾——逍遥乐——醋葫芦——么篇——么篇——梧叶儿——后庭花——青哥儿——浪来里煞
20、 集贤宾——逍遥乐——金菊香——醋葫芦——么篇——么篇——么篇——么篇——么篇——么篇——梧叶儿
【越调】
1、 斗鹌鹑——紫花儿序——小桃红——调笑令——秃厮儿——圣药王——尾声
2、 斗鹌鹑——紫花儿序——小桃红——金蕉叶——尾声
3、 斗鹌鹑——紫花儿序——小桃红——天净沙——尾声
4、 斗鹌鹑——紫花儿序——小桃红——天净沙——调笑令——尾声
5、 斗鹌鹑——紫花儿序——调笑令——秃厮儿——圣药王——尾声
6、 斗鹌鹑——紫花儿序——调笑令——小桃红——天净沙——尾声
7、 斗鹌鹑——紫花儿序——金蕉叶——调笑令——秃厮儿——圣药王——尾声
8、 斗鹌鹑——紫花儿序——金蕉叶——调笑令——秃厮儿——小桃红——圣药王——尾声
9、 斗鹌鹑——紫花儿序——金蕉叶——小桃红——尾声
10、 斗鹌鹑——紫花儿序——秃厮儿——尾声
11、 斗鹌鹑——紫花儿序——秃厮儿——圣药王——尾声
12、 斗鹌鹑——紫花儿序——秃厮儿——小桃红——天净沙——尾声
13、 斗鹌鹑——紫花儿序——天净沙——尾声
14、 斗鹌鹑——紫花儿序——么篇——尾声
15、 斗鹌鹑——金蕉叶——天净沙——小桃红——尾声
16、 斗鹌鹑——金蕉叶——调笑令——秃厮儿——圣药王——尾声
17、 斗鹌鹑——调笑令——秃厮儿——圣药王
18、 斗鹌鹑——小桃红——醉中天(借仙吕)——天净沙——尾声
19、 斗鹌鹑——紫花儿序——调笑令——小桃红——金蕉叶——天净沙——秃厮儿——圣药王——尾声
20、 斗鹌鹑——紫花儿序——小桃红——尾声
【双调】
1、 新水令——驻马听——雁儿落——得胜令——甜水令——折桂令——水仙子——馀音(同越调收尾或黄钟尾声,有时不标馀音,径标尾、尾声)
2、 新水令——驻马听——乔牌儿——雁儿落——得胜令——水仙子——馀音
3、 新水令——驻马听——乔牌儿——沉醉东风——甜水令——折桂令——随煞(同黄钟尾声)
4、 新水令——驻马听——乔牌儿——落梅风——雁儿落——得胜令——馀音
5、 夜行船——沉醉东风——么篇——馀音
6、 夜行船——步步娇——风入松——沉醉东风——馀音
7、 新水令——驻马听——雁儿落——得胜令——甜水令——折桂令——馀音
8、 新水令——驻马听——雁儿落——得胜令——折桂令——馀音
9、 新水令——驻马听——乔牌儿——雁儿落——得胜令——甜水令——折桂令——馀音
10、新水令——驻马听——乔牌儿——沉醉东风——甜水令——折桂令——馀音
11、 新水令——驻马听——乔牌儿——落梅风——雁儿落——得胜令——馀音
12、 新水令——驻马听——落梅风——步步娇——甜水令
13、 新水令——乔牌儿——雁儿落——得胜令——甜水令——青哥儿(借仙吕)——折桂令——水仙子——馀音
14、 夜行船——乔牌儿——雁儿落——得胜令——沉醉东风——馀音
15、 新水令——夜行船——雁儿落——得胜令——落梅风——甜水令——折桂令——水仙子 元曲的宫调各具声情,音乐韵律皆可从其宫调中显现,元人芝庵
〔唱论〕: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做作六吕十一调,共计十七
宫调。如下:
仙吕宫唱:〔清新绵邈〕
南吕宫唱:〔感叹伤悲〕
中吕宫唱:〔高下闪赚〕
黄钟宫唱:〔富贵缠绵〕
正宫唱:〔惆怅雄壮〕
道宫唱:〔飘逸清幽〕
大石唱:〔风流蕴藉〕
小石唱:〔绮丽妩媚〕
高平唱:〔条畅晃漾〕
般射唱:〔拾缀坑崭〕
歇指唱:〔急并虚歇〕
商角唱:〔悲伤宛转〕
双调唱:〔健捷激袅〕
商调唱:〔凄怆怨慕〕
角调唱:〔呜咽悠扬〕
宫调唱:〔典雅沉重〕
越调唱:〔陶写冷笑〕
越调的剧目
1962年统计越调传统剧目有五百六十多个,分为“正庄戏”、“外庄戏”两类。其中“正庄戏”是取材于历史类演义小说,它的体裁唱少白多,词句语意较深。剧中的人物以“外八角”(男性角色)为主。而“外庄戏”则大多取材于汉族民间传说、公案故事。并且剧中的人物角色多以“内八角”为主。 常表演的剧目有《踢狮子》、《秦琼卖马》、《金蹬救主》、《快活林》、《文王吃子》、《跑马跳坑》等老十八本,以及《一捧雪》、《十王宫》、《乌江岸》、《两狼山》、《乳石关》、《关公小出身》等小十八本。除此之外还有象《打铁》、《卖豆腐》、《挫柱》、《三哭殿》、《摸楼》、《官三怕》、《民三怕》、《送灯》等小戏。
上一篇:刘庸下南京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