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夜泊
秋江夜泊
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句意境深远,文笔拙朴。由外面的景物引发自己反观内心世界,诗中只一个“愁”字表达人的内心活动,但却不是强调愁绪,而是表达对自己内心的反省。每个人都要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是坦然面对?还是愁云惨雾?就要看各人如何自解。“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钟声,已然昭示:克服愁困的力量,在於自心的清净。
明代古曲《秋江夜泊》即取张继的《枫桥夜泊》诗意,并根据琴曲《隐德》改编而成。作者不详,最早见于公元1614年严天池的《松弦馆琴谱》。后收录于《古音正宗》、《大还阁琴谱》、《琴学入门》、《醒心琴谱》等二十余部琴谱中。
此曲属于商调类,音色悲凉,韵律惨动,让人有一种“音声凄然”的感觉。曲调朴素自然,委婉连绵,取意深邃而高远,风格悠远而典雅。曲意依枫桥夜泊诗意,入情入景,生动表达了诗文的情感和意境,是与古人对话的传神之作。虽然流露着一种凄然的基调,但给人的感觉还是一种固有的超然,于悠然中宁静的自在。
秋江夜泊写的是什么季?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注释】
①宿建德江——夜晚住宿在建德江上。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浙江省建德附近的一段江水。
②泊——船靠岸,停船。
③渚——水中间的一小块陆地,洲或者岛。
④暮——傍晚,天色将要暗的时候。
⑤旷——空而且宽敞。
【译文】
把船停靠在烟雾笼罩的小洲旁,
暮色苍茫给离家的游子增添了新的忧愁。
原野广阔远处的天空似乎比树木还低,
江水清澈空中的明月好像离人更近。
【赏析】
诗约作于开元十八年(730),是诗人应进士而不第的第二年。这一年,作者带着仕途失意的痛苦,漫游了吴越一带,在暮江景色的描写中寄寓了旅愁。这是一首写游子在外,满腹愁思的小诗,是五言绝句中的写景名篇。此诗着重写泊舟,写暮宿,不写行人出发,也不写途中,寥寥二十个字,勾勒出一幅清新明丽的秋江夜泊图。首句点题,又为下文写景抒情作准备。第二句写景写情,后两句描绘出一幅野旷天低,江清月近的图画,诗人举目远望,孤独之感异常强烈,而当诗人俯视时,江中明月似乎能给人以抚慰,这是一种化静为动的拟人手法,在寂寞中获得亲切,诗人要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羁旅之愁。
秋江夜泊图是哪首诗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注释】
①宿建德江——夜晚住宿在建德江上。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浙江省建德附近的一段江水。
②泊——船靠岸,停船。
③渚——水中间的一小块陆地,洲或者岛。
④暮——傍晚,天色将要暗的时候。
⑤旷——空而且宽敞。
【译文】
把船停靠在烟雾笼罩的小洲旁,
暮色苍茫给离家的游子增添了新的忧愁。
原野广阔远处的天空似乎比树木还低,
江水清澈空中的明月好像离人更近。
【赏析】
诗约作于开元十八年(730),是诗人应进士而不第的第二年。这一年,作者带着仕途失意的痛苦,漫游了吴越一带,在暮江景色的描写中寄寓了旅愁。这是一首写游子在外,满腹愁思的小诗,是五言绝句中的写景名篇。此诗着重写泊舟,写暮宿,不写行人出发,也不写途中,寥寥二十个字,勾勒出一幅清新明丽的秋江夜泊图。首句点题,又为下文写景抒情作准备。第二句写景写情,后两句描绘出一幅野旷天低,江清月近的图画,诗人举目远望,孤独之感异常强烈,而当诗人俯视时,江中明月似乎能给人以抚慰,这是一种化静为动的拟人手法,在寂寞中获得亲切,诗人要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羁旅之愁。
上一篇:以朋友的名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