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色财气歌
苏东坡酒色财气全诗是什么?
下两句若是谁能跳过去,不是神仙也寿长。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进京应试: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农历虚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二人正锐意于诗文革新,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
苏轼的《酒色财气歌》的全诗是什么?
酒色财气四首诗分别如下:
1、北宋著名僧人佛印,在大相国寺的墙壁上,题下这样一首《酒色财气诗》: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
2、苏轼去大相国寺找佛印,人没见着,却看见了这首诗,于是和了一首: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
3、宋神宗和王安石同游大相国寺,看到了佛印和苏轼的诗,宋神宗让王安石和一首,王安石和诗如下: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民不奋发,无气国无生机。
4、宋神宗也和了一首: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家国盛,气凝太极定阴阳。
酒色财气四首诗组合:
后人将四首诗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更通俗且流传更广的《酒色财气歌》: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看来四字有害,不如一笔勾销。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世路难行,无气到被人欺。看来四字有用,劝君量体裁衣。
这首《酒色财气歌》,前半言害,后半言利,酒色财气到底是有害还利呢?最终还是看人,从皆有欲望,懂得克制疏导自己的欲望,甚至利用自己的欲望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的人,才是真正的高人。
酒色财气歌完整十二句谁写的?
酒色财气歌完整十二句是佛印写的。完整的诗句为: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看来四字有害,不如一笔勾销。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世路难行,无气到被人欺。看来四字有用,劝君量体裁衣。相关内容:有一次苏东坡去到寺庙去找佛印和尚,但是恰好碰上佛印外出,苏东坡便在寺庙等佛印回来,于是在佛印禅房的墙上,发现了佛印题的这首诗。但东坡却对这首诗却持有不同意见,他认为人不可能没有任何欲望,毕竟每个人都是平凡之人,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所以我们在活着的时候,就要好好的享受这些,不要将自己约束在这些欲望中,当然,享乐也是有限度的,也不能随心所欲,于是便将自己的看法留在了墙上。后来宋神宗和王安石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也来到了这座庙,当他们看见这两人在墙上留下的诗时,顿时便来了感兴趣,于是宋神宗还让王安石发表他对此事的看法,而王安石的想法跟东坡和佛印两人的看法完全不一样了。在王安石看来,在生活中,人要充分享受自己的乐趣,因为人有了欲望之后,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实现自己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还对我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有着巨大的帮助。
《酒色财气歌》完整十二句谁写的?
《酒色财气歌》完整十二句是佛印【宋代】写的。酒色财气歌完整十二句是: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看来四字有害,不如一笔勾销;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世路难行,无气倒被人欺,看来四字有用,劝君量体裁衣。北宋著名僧人佛印是佛门中人,自然主张四大皆空,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酒色财气,都人的执念,沉沦在这些欲念之中,往往损命伤身,只有看破执念,“跳出圈外”,方得自在,寿命延长。苏轼和诗:佛印是苏轼的好友,一天,苏轼去大相国寺找佛印,人没见着,却看见了这首诗,于是和了一首: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苏轼是一个达观之人,佛印的看破执念,其实也是一种执念,因为你要不停地与自己的欲望作斗争。在苏轼看来,欲望不一定是完全消除,只要懂得将自己的欲望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之内就好。做人如果要成功,就不能太圆满,凡是要留三分,有些在我们潜意识里认为是不好的东西,只要你用对了地方,照样是有用的,色是刮骨钢刀,刀能杀人,也能救人。还有一句话就是用来告诫人们的,那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王安石酒色财气的四句诗
1. 王安石关于酒色财气的诗句(王安石关于酒色财气的诗)
王安石关于酒色财气的诗句(王安石关于酒色财气的诗) 1.王安石关于酒色财气的诗
这是宋 佛印写的《酒色财气》诗,有关诗人和诗如下:
1. 《酒色财气》宋 佛印
酒色财气四道墙,人人都在里边藏。
若是谁能跳过去,不是神仙也寿长。
2. 苏东坡见了和诗道:
饮酒不醉最为高,见色不迷是英豪。
世财不义切莫取,和气忍让气自消。
3. 王安石见了和诗道:
世上无酒不成礼,人间无色路人稀。
民为财富才发奋,国有朝气方生机。
4. 宋神宗见了和诗道:
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钢常。
财足粮丰国家盛,气凝大宋如朝阳。
5. 《赠孟浩然》唐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供参考。
2.“色是刮骨钢刀,无色人断路稀”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很有历史渊源,说的是北宋神宗年间,发生在大相国寺里的一段故事。相传苏东坡有一日,和佛印在大相国寺对饮。酒意正浓,佛印挥毫题写了一首“酒色财气诗”: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往墙里藏。谁能跳出墙垛外,不活百岁寿也长。苏东坡看着别有情趣的“酒色财气诗”,随即和道:饮酒不醉最为高,见色不迷是英豪。世财不义切莫取,和气忍让气自消。
后来有一天,宋神宗和王安石同游大相国寺,看到墙上的“酒色财气诗”颇感新鲜。神宗要王安石和一绝,王安石稍加思忖,便吟成一首诗:世上无酒不成礼,人间无色路人稀。民为财富才发奋,国有朝气方生机。这首诗把人们恐惧“酒色财气”与国民生计联系起来,给“酒色财气”添上了积极向上的色彩。
神宗也诗兴大发。随即吟道: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国家盛,气凝大宋如朝阳。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看来四字有害,不如一笔勾销;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世路难行,无气到被人欺,看来四字有用,劝君量体裁衣。故事中四人四首诗把“酒色财气”阐述的淋漓尽致。
当今社会当,包罗万象。酒色财气不可或缺,来来去去,不会穷尽。唯有一样,取之有限,留之不住,那就是岁月。俗话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人生百年,白驹过隙。先前童稚少年,转眼满鬓银丝。所以,人生得意须尽欢,家里有好酒,喝一口;眼前有美女,看一眼;兜里有余钱,花一点;遇到不平事,吼一声。这样,生活才能有滋有味。正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3.苏轼王安石宋神宗四人的酒色财气诗
《酒色财
佛印
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
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
苏轼附和的一首:
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
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
王安石的:
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
无财民不奋发,无气国无生机。
最后是神宗的:
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
财足粮丰家国盛,气凝太极定阴阳。
4.气 ( )( )色
酒色财气,泛指各种不良品德、习气。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秉传》。且有关北宋苏东坡的成语趣事
1、酒色财气的短处:
酒者烧身烈焰,财者陷身之阱,色者戕身之斧,气者毒肠之药。
2、酒色财气的好处:
(1)三杯能和万事,一醉善解千愁。阴阳和顺喜相求,孤寡须知绝后。财乃润家之宝,气为造命之由。助人情性反为仇,持论何多差谬!
(2)酒无不成礼仪,色无路静人稀,财无不成世界,气无反被人欺。
3、对酒的评论:
(1)酒,酒,酒,邀朋会友。君莫待,时长久,名呼食前,礼于茶后。临风不可无,对月须教有。李白一饮一石,刘伶解醒五斗。公子沾唇脸似桃,佳人入腹腰如柳。
(2)《西江月》 酒可陶情适兴,兼能解闷悄愁。三杯五盏乐悠悠,痛饮翻能损寿。
谨厚化成凶险,精明变作昏流。禹疏仪狄岂无由,狂药使人多咎。
酒之好处:(1)善助英雄壮胆,能添锦绣诗肠,神仙造下解愁方,雪月风花玩赏。
(2)酒可提神,亦能乱性,多少憾事,醉中酿成。
酒之坏处:(1)平帝丧身因酒毒,江边李白损其躯。劝君休饮无情水,醉后教人心意迷。
(2)酒能害德且伤生,多少英雄遭辱侵;饮酒知参恶旨意,不为所困方称贤。
4、对色的评论:
A、色,色,难离易惑,隐深闺,藏柳陌。长小人志,灭君子德。后主谩多才,纣王空有力。伤人不痛之刀,对面杀人之贼。方知双眼是横波,无限贤愚被沉溺。
B、色,色,易迷,难拆。隐深闺,藏柳陌。足步金莲,腰肢一捻,嫩脸映桃红,香肌晕玉白。娇姿恨惹狂童,情态愁牵艳客。芙蓉帐里作鸾凰,云雨此时何处觅? 色之好处:每羡鸳鸯交颈,又看连理花开。无知花鸟动情怀,岂可人无欢爱。君子好逑淑女,佳人贪恋多才。红罗帐里两和谐,一刻千金难买。
色之坏处:尾生桥下水涓涓,吴国西施事可怜。贪恋花枝终有祸,好姻缘是恶姻缘。
5、财之好处:收尽三才权柄,荣华富贵从生。纵教好善圣贤心,空手难施德行。有财人皆钦敬,无财到处相轻。休因闲气斗和争,问财须知有命。
财之坏处:有财有势是英雄,命若无时枉用功。昔日石崇因富死,铜山不助邓通穷。
6、气之好处:一自混元开辟,阴阳二字成功。含为元气散为风,万物得之萌动。但看生身六尺,喉间三寸流通。财和酒色尽包笼,无气谁人享用?
气之坏处:霸王自刎在乌江,有智周瑜命不长。多少阵前雄猛将,皆因争气一身亡。
7、综合:(1)香甜美味酒为先,美貌芳年色更鲜。财积千箱称富贵,善调五气是真仙。
(2)饮酒不醉最为高,好色不乱乃英豪。无义之财君莫取,忍气饶人祸自消。
(3)酒可好不可骂座,色可好不可伤生,财可好不可昧心,气可好不可越理。
(4)酒是烧身烈焰,色为割肉刚刀,财多招忌损人苗,气是无烟火憢。四件将来合就,相当不欠分毫。劝君莫恋最为高,才是修身正道。
(5)合欢杯,谁不饮,切莫贪杯醉不醒;行也稳,坐也稳,一斟一酌莫装悻。美姣娘,谁不念,切莫苦苦将她恋;鸳鸯枕上动干戈,恩爱之时反成仇。世间财,谁不爱,公道取去也莫怪;若将毒计算得来,来得快时去得快。英雄气,谁不习,身家性命休儿戏;人来寻我且由他,我若弃时无不弃。饮酒不醉最为高,见色不贪是英雄,无义钱财君莫取,忍气饶人祸日消。为人若知其中意,方得长久乐逍遥。
5.酒色财气;酒:是穿肠的毒药;色:是刮骨的钢刀;财:是致命的猛虎
我们试图从《酒色财气歌》中的几则入手,联系“酒、色、财、”三者来探究“气”的意思。
酒是断肠的毒药,色是惹祸的根苗。 财是下山的猛虎,气是杀人的钢刀。
————指精神状态,情绪,此专指躁动、暴躁的情绪,即盛气。与嗜酒、嗜色,贪财一起是祸的根源。
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色路静人稀。 无财不成世界,无气反被人欺。
————气派;气概;气节;骨气。酒色财都是人生活,传承,交往的必备品,少不得。
而骨气,气概是人立世的根本,也少不得,若否则被人欺压。 饮酒不醉尚为高,近色不乱乃英豪。
无义之财君莫取,忍气绕人祸自消。 ————这里又用酒、色、财、气几个标准:饮酒不醉,近色不乱,无义之财,忍气绕人来界定君子,英雄。
劝诫人们要取之有义,用之有度。气:愤怒;气恼;生气,当人气愤时忍让,饶人,也是君子的气度。
总结: 但凭“酒色财气”四个字,是无法确定“气”的意义。 后来宋神宗皇帝和王安石一同游相国寺,看到墙上的“酒色财气歌”颇感新鲜。
宋神要王安石和一绝,这首诗把人们恐惧“酒色财气”与国民生计联系起来,给“酒色财气”添上了积极向上的色彩: 世上无酒不成礼, 人间无色路人稀。 民为财富才发奋, 国有朝气方生机。
随后宋神宗皇帝即又吟道: 酒助礼乐社稷康, 色育生灵重纲常。 财足粮丰国家盛, 气凝大宋如朝阳。
这里两处的“气”与上面的又不同,楼主自己去理解。
6.请问色无路,绝人稀是什么意思
呵呵,大概是你理解错了吧。是“无色路绝人稀”,是“无色,路绝人稀或者路断人稀”。
给你贴个故事吧,其中意思你可以理解了。
酒色财气四道墙,人人都在里边藏。
只要你能跳过去,不是神仙也寿长。
酒是断肠的毒药,色是惹祸的根苗。
财是下山的猛虎,气是杀人的钢刀。
酒无不成礼仪,色无路静人稀,
财无不成世界,气无反被人欺。
饮酒不醉尚为高,近色不乱乃英豪。
无义之财君莫取,忍气饶人祸自消。
相传苏东坡有一日于京都相国寺和佛印和尚对饮。酒意正浓,佛印和尚便挥毫题写了一首“酒色财气诗”来:
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往墙里藏。
谁能跳出墙垛外,不活百岁寿也长。
苏东坡看着别有情趣的“酒色财气诗”即度和道:
饮酒不醉最为高,见色不迷是英豪。
世财不义切莫取,和气忍让气自消。
后来宋神宗皇帝和王安石一同游相国寺,看到墙上的“酒色财气诗”颇感新鲜。神宗要王安石和一绝,王安石稍加思忖,便吟成一首诗。这首诗把人们恐惧“酒色财气”与国民生计联系起来,给“酒色财气诗”添上了积极向上的色彩。
世上无酒不成礼,人间无色路人稀。
民为财富才发奋,国有朝气方生机。
王安石不愧为推行新法有独创的宰相,一绝“酒色财气诗”引来了神宗皇帝的诗兴。当即,神宗皇帝吟道:
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
财足粮丰国家盛,气凝大宋如朝阳。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
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
看来四字有害,不如一笔勾销;
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
无财世路难行,无气到被人欺,
看来四字有用,劝君量体裁衣。
酒 酒是杜康名传流,能和万事解千愁。 成事坏事皆因酒,洞宾醉倒岳阳楼。 李白贪酒江心死,刘伶大醉卧荒丘。 盘古至今流于世,酒迷真性不回头。
色 色是浮云百宝妆,贪恋娇娥不久长。 董卓贪色长安死,吕布贪色下沛亡。 纣王贪色江山失,幽王宠褒把命丧。 世人都把美色爱,袖里藏刀暗损伤。
财 财是世上养命根,白银催动黑人心。 人为财死累世有,父子兄弟亲朋分。 邓通铸钱终饿死,石崇豪富范丹贫。 劝君莫贪无义财,下山猛虎能杀人。
气 气是心中火一盆,惹祸根苗要记真。 霸王别姬自刎死,周瑜因气亡了身。 三寸真气丹田守,长生延年可修心。 劝君莫动无名火,百忍成金为圣人。
关于酒色财气的诗句
1. 王安石关于酒色财气的诗 这是宋 佛印写的《酒色财气》诗,有关诗人和诗如下: 1. 《酒色财气》宋 佛印 酒色财气四道墙,人人都在里边藏。 若是谁能跳过去,不是神仙也寿长。 2. 苏东坡见了和诗道: 饮酒不醉最为高,见色不迷是英豪。 世财不义切莫取,和气忍让气自消。 3. 王安石见了和诗道: 世上无酒不成礼,人间无色路人稀。 民为财富才发奋,国有朝气方生机。 4. 宋神宗见了和诗道: 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钢常。 财足粮丰国家盛,气凝大宋如朝阳。 5. 《赠孟浩然》唐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供参考。 2. 关于酒色财气的诗 西江月·遣兴 作者: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译文: 喝醉了酒后恣意欢笑,我哪里有那闲工夫发愁呢。最近才明白古书上的话,的的确确是没有半点可信的!昨儿晚上我在松边喝醉了,醉眼迷蒙,把松树看成了人,就问他:“我醉得怎么样啊?”恍惚中看见松树活动起来,疑是要来扶我,于是我用手不耐烦的推推松树说:“走开走开!”。 扩展资料: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 [1]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汉语-西江月·遣兴 3. 征集关于"酒色财气''的诗 诗辩“酒色财气” 晋江乡讯203期 薛思孝 四人对诗,一人曰:“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内中藏,能到墙外走走路,不是神仙亦命长。” 第二人持赞同态度,和诗曰:“酒是断肠毒药,色是剐骨钢刀,财是要命阎王,气是惹祸根苗。” 第三人持反对态度,曰:“没酒不成礼仪,没色世上人稀,没财何以经营,没气定被人欺。” 第四人持“一分为二”态度,诗曰:“饮酒不醉最为好,遇色不乱真英豪,不义之财不可贪,宽宏大量气自消!” 4. 急求宋神宗的酒色财气诗的解释 酒色财气,历为被人们视为人生之害,为人生守节长生之大防。所以人们大都持否定。有人说:“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惹祸根苗,气是无烟火炮。”“名缰利锁,酒色财气,无不是自囚之所。”这些民谣名言真是道尽了酒色财气的祸殃。据说2001年4月14日,37岁的数据压缩软件zip的创始人卡兹,因酗酒过度死于密尔瓦基市一家汽车旅馆,又成了酒色财气的一大罪证。 然而,中国的物色与文字一样,常常带有多重色彩,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立脚点,就会有不同的看法,一褒一贬,相差十万八千里。真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都不同”。 那个“大江东去”的大宋, “后庭花”淹没“满江红”的大宋,有着“十一世纪改革家”的大宋,风情万种的大宋,对“酒色财气”,就显示出了多重的理解。 那天,在开封相国寺,苏东坡遇到了被《核舟记》刻画描绘的那个“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的老朋友佛印禅师,不知不觉间,两个人谈到“酒色财气”,兴趣浓酣,佛印兴笔写了四句诗: 酒色财气四堵墙, 人人都往墙里藏。 若能跳出墙垛外, 不活百岁寿也长。 禅师有着对现实生存的超越感,诗句之间就含有几分劝慰几分揭示的禅理。 苏东坡即席而和的诗是: 饮酒不醉最为高, 见色不迷是英豪; 世财不义切莫取, 和气忍让气自消。 东坡毕竟是东坡,既知人性之乐,又识修身之理,人生在世,跳不出酒色财气这四堵墙,所以面对现实,还是在于你如何把握分寸。那种入世的态度,直面生活、重在自身修理的的勇气,正是现实生活的机智。 后来,宋神宗和王安石一起出游,来到相国寺,看到了佛印与苏轼的这两首“酒色财气”诗,神宗兴来,便要王安石以此为题和一首。王安石握笔在手,抬头远看寺院外的天空,想了一会,便落笔成了四句诗: 世上无酒不成礼, 人间无色路人稀; 民为财富才发奋, 国有朝气方生机。 这“酒色财气”被他作了新的诠解,赋上了新的意义,便别有洞天,另开机杼。王安石不愧为富有变革思想独创精神的宰相,那种境界思辩超越了个人的利害,反弹琵琶,褒意突兀,竟成就治国方策。 神宗皇帝一时高兴,诗兴顿发,便也吟了四句: 酒助礼乐社稷康, 色育生灵重纲常; 财足粮丰国家盛, 气凝大宋如朝阳。 这位颇有改革意识,能够采纳王安石改革方案的皇帝,这位曾经气恼东坡后又赦免了东坡的皇帝,虽承接王公的诗意,作了些许发挥,但也可见其开放的思想,治政的纲领,那一句“色育生灵重纲常”,把“色”与“纲常”交融一起,颇有辩证哲意。 于是这四首“酒色财气”歌,一时便传为佳话。正所谓物象多意,褒贬各自成议,人生在世,难离“酒色财气”这种种物质生态,重要的还是自持自守;更可取的是化腐朽为神奇,点铁成金,开拓出富有生机的意境。 今天,当我们面对“酒色财气”时,我们似乎也大可大气一些,高瞻远瞩一些,眼界高一些,也许我们还有更现代的意味,更切合现代经济的理念。 推而广之,万事万物即可同视,多向思考,辩证分析,也许不会在牛角尖里迷失生路。对一个事物,我们还是多几个视角,褒褒贬贬,正正反反,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寻思一下,方有最好的选择。
上一篇:亲爱的你可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