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恋
李谷一为什么唱《乡恋》?
说起《乡恋》这首歌曲,不禁令人感慨万千。这是40多年前的事情了,围绕《乡恋》的争议,是在20世纪80年代最初的几年中。 《乡恋》是由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演唱的一首抒情歌曲,直到现在,仍然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那么,为什么这样一首优秀的歌曲,竟然会在一段时间被视为不健康歌曲而遭受禁播呢?一、时代原因 要分析这个禁播原因,我想最重要的应该是“时代的产物”,就是当时正是新旧思想激烈交锋的时期,各种旧思想、旧观念还存在好多人的脑海中,顽固地阻碍着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对于《乡恋》的严厉批评,甚至到了禁播的地步,就完全是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的人们所集体用力的结果。所以,要说原因的话,这个时代限制是最重要的原因。二、独特唱法 李谷一在《乡恋》中的演唱技巧不同于传统的美声唱法,也不同于传统的民族唱法,而是采用了“气声唱法”,是也是一种通俗唱法。 因为这种演唱方法很独特新鲜,而且很柔和优美,所以很受欢迎。但由于有人说这种唱法与中国台湾的邓丽君相近,就被指责为是“靡靡之音”“黄色歌曲”,并认为这样的歌曲会消弭人的斗志,使人消沉堕落之类。 现在看来很是可笑,但当时确实是好多人有这种思想。结果,舆论上就开始出现两种声音,一种是叫好,另一种是严厉批评指责。甚至引起了有关领导的注意,还在某种场合点名批评《乡恋》,结果就导致一些电台电视台不敢播,深怕受到牵连,这就形成了《乡恋》被禁播的事实。三、关于《乡恋》风波 1979年12月31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电视风光片《三峡传说》,其片头曲就是《乡恋》,一经播放,《乡恋》就是以其不寻常的节奏和演唱方法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1980年元旦,上海《文汇报》发文,对前一天中央台的《三峡传说》进行评论,其中谈到了《乡恋》,并指出该歌曲旋律抒情优美,很受听众的喜爱。两个月后,这首歌曲入选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每周一歌》。《乡恋》迅速传遍全国,产生了巨大反响。在短短的几个月中,电视台、广播电台争相播放《乡恋》。 而批评之声也随之而来。1980年2月25日,《北京音乐报》在头版位置率先登出了《不成功的尝试》一文,批评《乡恋》“所抒发的不是健康的热爱祖国山河的怀恋之情”,而是“低沉缠绵的靡靡之音”。甚至有人给演唱者李谷一扣上了“腐朽资产阶级情调”的帽子。 1980年4月,中国音乐家协会在北京西苑宾馆召开第四届全国音乐创作会议(也被称为“西山会议”)。会上,一些思想较为保守的领导、专家对以邓丽君为代表的港台流行音乐表达了否定意见,称其为“萎靡不振、低级趣味、腐朽颓废,以及资产阶级情调”等。原因很明确:他们写的歌曲太港台味儿了。于是,《乡恋》等抒情歌曲都遭到了严厉批判。 《乡恋》作曲是张丕基,他曾经回忆道:“当时有很多音乐界的老前辈,就觉得你不应该这么写,这样写的话就和那些港台流行歌曲没什么区别。”《乡恋》作词是马靖华,他也回忆说:“当时会议气氛一片讨伐之声啊,人家批判这首歌(指《乡恋》)都到了什么程度,这首歌曲是什么性质的?是30年代黄色歌曲《何日君再来》的翻版,是投降歌曲、是卖国歌曲、是学西方的反动歌曲。”由此可见《乡恋》在当时所遭受的压力。 转机出现在1983年。这一年的2月12日,中央电视台举办了首届春节联欢晚会。现场设有4部观众点播电话。晚会开始不久,接线员端了一盘子观众的电话点播条给总导演黄一鹤。黄一鹤一看,观众点播的几乎全是李谷一的《乡恋》!于是,黄一鹤让示意把盘子端给了在座的广电部部长吴冷西。吴冷西看了以后摇摇头。可之后一连五盘电话的点播条大部分点的都是《乡恋》。吴冷西终于同意播出《乡恋》。之后,有媒体用两个整版回顾了这场争论,并配发《文艺创新人民开心》的评论。《乡恋》由此获得新生!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思想也在更新。李谷一、邓丽君等歌唱家的抒情歌曲,在这个时代依然闪耀出不朽的魅力!
李谷一的《乡恋》 歌词
您好,亲,很高兴为您解答:李谷一的《乡恋》 歌词:《乡恋》作词:马靖华 作曲:张丕基 演唱:李谷一你的身影 你的歌声永远印在 我的心中昨天虽已消逝 分别难相逢怎能忘记 你的一片深情昨天虽已消逝 分别难相逢怎能忘记 你的一片深情我的情爱 我的美梦永远留在 你的怀中明天就要来临 却难得和你相逢只有风儿 送去我的一片深情明天就要来临 却难得和你相逢只有风儿 送去我的深情【摘要】
李谷一的《乡恋》 歌词【提问】
您好,亲,很高兴为您解答:李谷一的《乡恋》 歌词:《乡恋》作词:马靖华 作曲:张丕基 演唱:李谷一你的身影 你的歌声永远印在 我的心中昨天虽已消逝 分别难相逢怎能忘记 你的一片深情昨天虽已消逝 分别难相逢怎能忘记 你的一片深情我的情爱 我的美梦永远留在 你的怀中明天就要来临 却难得和你相逢只有风儿 送去我的一片深情明天就要来临 却难得和你相逢只有风儿 送去我的深情【回答】
乡恋歌词是什么?
《乡恋》作词:马靖华作曲:张丕基歌手:李谷一歌词:你的身影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昨天虽已消逝,分别难相逢。怎能忘记,你的一片深情。昨天虽已消逝,分别难相逢。怎能忘记你的一片深情,我的情爱我的美梦。永远留在你的怀中,明天就要来临。却难得和你相逢,只有风儿送去我的一片深情。明天就要来临,却难得和你相逢。只有风儿送去我的深情。扩展资料:《乡恋》并非一首歌那么简单,是改革开放初期文艺界内的一颗“信号弹”。它昭示着文艺应该告别统一、僵化的模式,告别千人一面,千曲一调。有尝试,就有碰撞,甚至是论战,进而“刮风下雨”。歌曲内容朴素,无出格之处 。《乡恋》这首歌李谷一并没有用“气声唱法”,而是用了“半声”,或称为“轻声唱法”。群众对《乡恋》面世后的批判针对的不仅仅是一首歌,而是一种新的演唱方式、新的文艺形式。因为《乡恋》从节奏的变化、歌词的人性化、旋律的温情、演唱的甜美上来看,现代元素比其他歌曲更多一些。
乡恋歌曲原唱
《乡恋》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由马靖华填词,张丕基谱曲、编曲,是电视风光片《三峡传说》的插曲。歌曲发行于1979年,收录于专辑《乡恋-李谷一影视歌曲》中。1980年2月,《乡恋》入选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1983年,李谷一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乡恋》。2008年,在“全国流行音乐盛典暨改革开放30年流行金曲授勋晚会”上,《乡恋》获得改革开放三十年流行金曲勋章。创作背景:1979年12月21日,电视风光片《三峡传说》的插曲已经五易其稿。在插曲的录制现场,导演马靖华发现片子的插曲《思乡曲》不理想。时任中央电视台制作部主任的宋培福和总录音师曾文济建议,词曲都推翻重写。于是,李谷一返回中央乐团住处,马靖华留在办公室连夜赶写歌词,张丕基等词写好后重新谱曲。1979年12月22日早晨7点多,有人把马靖华写好的歌词送到张丕的基家里,该稿把歌名改成了《乡恋》。张丕基越看越有感觉,有了创作的灵感,半个多小时之后完成了曲子。张丕基给谱曲的定位是要时尚一点,于是运用了架子鼓、电吉他、电子琴等乐器。
上一篇:中国好声音陈永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