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开啦
语文版二年级上册教案
语文版二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难点: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教学用具: 录音机、录音带、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简案)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板书:黄山奇石。请齐读一遍课题。 二、运用课件欣赏黄山奇石课文插图,生观察图说像什么? 三、观察完图,初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自然段。 四、认读生字词。 五、接读课文,生评价。 六、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七、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配乐读出情。 八、小组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详案) 一、导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新授: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生答。 老师用“奇特、有趣”两个词来概括大家的发言,好不好?(板书:奇特、有趣) 2、那么你觉得哪块黄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哪块奇石,边读边把描写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画下来。当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就把它标出来,待会儿一起解决,好吗? 3、生画。然后问:你有哪些词不理解?请提出来! 4、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听听?介绍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你愿意结合刚才画的词句给大家讲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讲;如果你愿意读,就有感情地读一读;如果你能通过动作把石头奇特的样子表演出来,你就表演给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画图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画。下面自己抓紧想一想,小组可以讨论讨论。 5、下面谁先来介绍?(顺序依学生回答的为准。) (1)仙桃石:生说自己的理解。谁愿意来读读?(一生读)老师把其中一个句子改写成这样,你看看哪句好?为什么?(这说明作者用词非常准确。)好,谁还想来读读?别看就一句话,想读好也不太容易。谁再试试?(生读)还是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2)猴子观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下面,谁能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一生读)谁认为自己能比他读得还好,读得更有趣?试一试(一生读)老师帮你一把,给你配上音乐来读,一定会更棒,谁想来试试?(一生读)齐读。试背一遍。 (3)仙人指路:生说。多么奇特、有趣呀!谁能读好?试一试!找个同学比一比。配乐读。试背一遍。 (4)金鸡叫天都:生说。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他的样子?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找生读。配乐读。齐读一遍。 6、课文是不是就写了这几块奇石?在哪一自然段还写了?找生读最后一段。 7、又写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 8、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黄山上的石头可真奇特有趣呀!并且还有许多石头等着咱们去给它起名字呢!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 9、你喜欢黄山吗?那老师现在就带你去游览一下黄山好吗?这次咱们就不单单看奇石了,还记得老师上节课讲的黄山四绝吗?除了“怪石”,还有什么?(生答)好,同学们等不及了吧!请看录象。 10、美不美?请你们带着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11、下面用你喜欢的方式选两段你认为最好的课文背诵一下。 12、检查背诵。 13、同学们,黄山石奇特、有趣,黄山更美!其实,祖国大地上还有许多这么著名的风景区,课下同学们可以读读有关的课外书。另外,告诉大家,下一单元就有一篇介绍宝岛台湾风景秀丽迷人的日月潭的文章,课下同学们可以先睹为快! 好!这节课就学到这儿,下课! 第三课时(简案) 一、背诵课文。 二、学习生字。 三、处理课后题。 四、出示一幅怪石图训练学生想象力,先说话,再写话。 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奇特 仙桃石 猴子观海 有趣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 附:教案怎么写? 1【活动名称】 1。写明××班××活动(按领域写):活动名称(类别)是作品要加书名号 2。对外观摩教案中这一项放在标题处,三号宋体加粗居中;日常教案撰写中不需要写××班) 2【设计意图】 1。可以从教材分析入手,分析作品特点(教育价值)、幼儿年龄特点及二者的结合点,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现阶段教育教学的要求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选择这个教材的原因,字数不要太多,以100—200个字以内为宜。 2。设计意图在日常教案中可以不写。 3【活动目标】 围绕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写,以幼儿为主体。目标应具体、可操作、体现递进,并有针对性。 不要写重复和无效的目标,目标制定应避免空、大的现象。 4【活动准备】 围绕知识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 5【活动过程】 1。标号应按照一、(一)1。(1)的顺序设置。 2。教师设计的教学策略应围绕目标,环节中应避免无效的学习,考虑用什么方式来达成目标,关注每个环节实现什么目标。 3。理清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每一个大环节下属的小环节应是对大环节的有效分解。 4。活动过程中要体现层层递进,如:感受——理解——体验。 5。每个大点写明:做什么及用什么方式达到什么目的。 6。不要提只回答是与不是的封闭性的问题。 6【活动延伸】 1。活动延伸单列,不属于活动过程中。 2。应注明通过什么形式的活动完成。如表演区:尝试多人套圈舞蹈表演。
火车火车呜呜响一节一节长又长这首歌怎么唱
歌曲名称:《火车火车呜呜响》歌手:佚名作曲:佚名填词:佚名火车火车呜呜响一节一节长又长前头装的优质钢后头装的丰收粮备战备荒为人民铁路工人运输忙火车火车呜呜响米来到,米来到一节一节长又长前面装的是优质钢后面装的是丰收粮备战备荒为人民工人叔叔运输忙忙忙忙,忙忙忙,......火车火车呜呜响一节一节长又长前头装的优质钢后头装的丰收粮备战备荒为人民全国人民心里齐欢唱扩展资料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首儿歌另一首类似的儿歌,名字也是《火车呜呜叫》: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火车呜呜叫,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我们出发了,火车火车我问你,开到哪里去,就送我的小朋友,上呀上北京。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火车呜呜叫,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我们出发了,火车火车我问你,开到哪里去,就送我的小朋友,上呀上北京。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二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 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鸡妈妈的新房》 教学目标 1.会认“既”、“牢”、“印”、“此”四个生字以及多音字“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明白不是谁的意见都得听,别人的意见要通过思考才接受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明白不是谁的意见都得听,别人的意见要通过思考才接受的道理。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 出示了鸡妈妈的图片,随即让孩子们:“跟鸡妈妈打声招呼?” 鸡妈妈家有件喜事儿,鸡妈妈的新房子造好了,(板书课题)咱们去瞧瞧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自己轻声地读读这个故事,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谁能读给大家听?指名逐段读课文。要求:努力读正确、读通顺。 (2)故事里生字宝宝等不及了,急着出来和我们交朋友呢!谁已经认识他们了?带大家和他们打个招呼?(即、牢固、脚印、从此)领读,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得很好。瞧!鸡妈妈来欢迎我们了。读读第一自然段,鸡妈妈的新房子怎么样? 2.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3.“牢固”就是——(坚固、结实。) 用上了“既……又……”,把新房子的两大优点都放在一起写出来了。 4.鸡妈妈的新房子除了漂亮、牢固,你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感受? (说说自己对新房子的感受。教师板书:美观、结实、舒适、实用等) 你能从这些词中选择两个,说说“鸡妈妈的房子既……又……”。 扩展:天安门红墙黄瓦,既……又……。 5.一起读第一段。 (二)学习2-6自然段。 1.谁对鸡妈妈的新房子提意见了?他们提了什么意见呢?自己读2.—.6.自然段,找一找,用直线把他们的意见划下来。 板书:鹅大哥 狐狸 鹅大哥的意见是什么?指名读。(房子造得不错,如果墙上开个窗就更好了。) 2.鹅大哥提出的意见好吗?从哪儿能看出来?自由读3自然段。 指名说。 教师引读:是呀!夏天到了,鸡妈妈的房子里——又闷又热。鸡娃娃都——生病了,鸡妈妈这才想起鹅大哥的建议,她赶紧在墙上开了隔窗。这样——清新的空气进来了,屋里凉快多了,鸡娃娃的病也慢慢好了。 3.看来,鹅大哥是关心鸡妈妈,真心为鸡妈妈好,他的意见是——善意的,(板书善意) 4.那你能当这只鹅大哥来对这只鸡妈妈提意见吗? 表演,评价(看得出,你很关心鸡妈妈的。嗯,你为鸡妈妈着想的。善意的提) 5.那鸡妈妈从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回答问题。板书:多听别人的意见 6.狐狸又提出了什么建议呢?齐读 7.那么狐狸提的这个建议怎么样?从哪儿看出。 8.一天,鸡妈妈从外面回到家,发现少了一只鸡娃娃,她到处找也没有找到。忽然,她在窗台上发现了狐狸的脚印。7.原来,狐狸说“你家的窗子在开大一点儿就更好了。”为的是什么? 狐狸的建议是为了自己,对鸡妈妈来说是不怀好意的(板书:恶意) 9.这只不怀好意的狐狸会怎么来提意见呢? 谁能试试看。评价:演得很好,演出了狐狸的狡猾。 10.这件事后,鸡妈妈得出结论(指板书):不是谁的意见都得听。 那谁的意见可以听,谁的意见不可以听呢? 11.总结:对,象狐狸这样坏人的话不可以听。如果想鹅大哥这样好心的建议我们就要听。要多听别人的意见,但不是谁的意见都得听。 12.鸡妈妈明白这个道理?“赶紧”,从此鸡娃娃再也没有少过。 “从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引导学生理解从此。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2.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四季的脚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初步感受四季的不同特点;在尽情地朗读中感悟一年四季的变化及特征;通过诵读及探究,发现诗歌的语言特点。 (2)喜欢读儿童诗歌,在诗歌优美的韵律中感受四季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步骤: 一、图片导入 1、播放课件,欣赏四季的图片 2、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3、板书:四季的脚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四季的优美诗歌——四季的脚步)。 过度:课文中四季正迈着脚步,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二、教师范读,初步感知 1、师配乐朗读 2、你感受到了什么? 过渡:四季真美啊,它正等着小朋友去读、去欣赏呢!请小朋友自由地读读诗歌,把小诗读正确,读通顺了。 三、初读课文,读通小诗 1、思考:共几个小节?分别写了哪些季节?板书:春夏秋冬 3、你喜欢哪一节?有感情的读一读。 过渡:有这么一句话,一年之计在于春,那么我们就先去会会春姑娘,怎么样? 四、精读课文,朗读感悟春天 春天 1、春姑娘是迈着这样的脚步来的?指导朗读“悄悄” 引导:什么是悄悄地?(轻轻地)你会悄悄地做什么?(不让别人知道,无声无息) 2、春姑娘还是怎么来的?指导朗读“笑着走来” 3、练读 4、指名读 5、齐读 过渡:温柔、美丽的春姑娘悄悄地走了,那你还喜欢什么季节,用刚才的方法读一读。 五、学生练读二、三、四小结 六、抽读,让学生展示。并适当指导。 小结:时间过得可真快,一转眼,可爱的四季就要和我们告别了,让我们再来听听他们的声音!(四人配乐朗读) 七、提供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唱起了歌儿 ——(),(), ()。 1、小组合作说一说 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秋天》 教学目的: 1、知道秋天的一些特点,感受秋天的美,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2、能按一定顺序看懂图意。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知道秋天的特点。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教学准备: 录音机、幻灯机、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夏天过去,秋天就来到了3我们的身边。秋天到了,天气、动物、植物都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块儿去看一看。 学生齐读课题:秋天 二、讲授与讨论 看图 1、出示幻灯,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告诉老师,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这幅图是秋天的景象? 2、指名按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秋天的景象。 初读课文 1、同学们真聪明,作家叔叔也观察了这幅图,还把它写下来了。 2、请看书,听录音。 3、自己读一读课文。 学习课文 1、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看图:谁能告诉老师,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2)有多高?有多蓝?能不能用另一个词把“那么”换一换? (3)指导读。 (4)比较句子有什么不同。 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过渡语:在高高的蓝天下,有什么呢?我们向远处望,看见了稻田。 2、请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1)看图理解“一眼望不到边” (2)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作者要把熟了的稻子比作金子呢?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然后齐读。 指图过渡:现在我们往近处看,谁能说说近处的景物?(生甲:稻田旁边有池塘,池塘边上有棵梧桐树}还有些什么?{生乙:地上有小蚂蚁和落叶,池塘中有小鱼}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咱们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3、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 (1)想想春天的梧桐树是什么样的,秋天来了,梧桐树有什么变化。{树叶黄了,叶子落了} (2)梧桐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我们一齐读一读下面这句话: a、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b、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3)第二句和第一句有什么不同? (4)填空:当黄叶落下来后 ()把黄叶当作()。 学生口头填空,先填课文中的,然后扩展,自由填。 (5)教师导读最后两句。 过渡:小鱼把黄叶当作伞,蚂蚁把黄叶当作运动场,燕子把黄叶当作什么呢? 4、男同学读第四自然段。 (1)秋天来了,燕子有什么变化? (2)燕子把黄叶当作什么? (3)电报是什么?燕子为什么把黄叶当作电报呢? (4)指名朗读。 看图小结 秋天来了,天那么高,那么蓝;稻子熟了,黄灿灿的;梧桐树的叶子变黄了,开始一片一片地往下落;燕子也准备飞到南方去过冬了。在我们身边你也会发现许多事物在悄悄地变化。 六、作业 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秋天的变化。
上一篇:otherside
下一篇:没有了